解析几何ppt(三)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 第2章 解析几何初步 3 3.3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课件高一数学课件
()
[解析] (1)×,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与两点顺序无关.
[答案] (1)× (2)√
12/12/2021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页。
栏目导航
2.已知点 A(1,-2,11),B(4,2,3),C(6,-1,4),则△ABC 的形
状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12/12/2021
(2)如果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a,b,c,那么对角线长 d= a2+b2+c2.
12/12/2021
第四页,共四十页。
栏目导航
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空间任意一点 P(x0,y0,z0)与原点的距离 |OP|= x20+y20+z02 . (2)空间两点 A(x1,y1,z1),B(x2,y2,z2)间的距离 |AB|= x1-x22+y1-y22+z1-z22 .
栏目导航
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 A(1,2,a),B(2,3,4),若|AB|= 3,
则实数 a 的值是( )
A.3 或 5
B.-3 或-5
C.3 或-5
D.-3 或 5
12/12/2021
第九页,共四十页。
栏目导航
A [由题意得|AB|= 1-22+2-32+a-42= 3,解得 a=3 或 5,故选 A.]
2.若所给题目中未建立坐标系,需结合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坐 标系,再利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
12/12/2021
第十六页,共四十页。
栏目导航
1.如果点 P 在 z 轴上,且满足|PO|=1(O 是坐标原点),则点 P 到点 A(1,1,1)的距离是________.
2或 6 [由题意得 P(0,0,1)或 P(0,0,-1), 所以|PA|= 0-12+0-12+1-12= 2, 或|PA|= 0-12+0-12+1+12= 6.]
空间解析几何-第3章-常见的曲面2
②当 时
截线为双曲线
y = h
y
x
z
o
③当 时
截线为直线
用平行于坐标面的平面截割
(2)用y = h 截曲面
(0 , b , 0)
用平行于坐标面的平面截割
(2)用y = h 截曲面
③当 时
截线为直线
②当 时
①当 时
(1)单叶双曲面与x,y轴分别交于(±a,0,0), (0,±b,0)而与z轴无实交点. 上述四点称为单叶双曲面的实顶点, 而与z轴的交点(0,0,±ci) 称为它的两个虚交点. (2)截距:分别用y=0,z=0和x=0,z=0, 代入得x,y轴上的截距为: , ; 在z轴上没有截距.
*
空间解析几何
第3章 常见的曲面2
本章主要内容
柱面 2 锥面 3 旋转曲面 4 曲线与曲面的参数方程 5 椭球面 6 双曲面(单叶双曲面,双叶双曲面) 7 抛物面(椭圆抛物面,双曲抛物面) 8 二次直纹面 9 作图
五种典型的 二次曲面
§3.5 五种典型的二次曲面
x
y
z
o
2°用y = 0 截曲面
3°用x = 0 截曲面
1°用z = 0 截曲面
x
z
y
O
4.主截线
Cx=0
Cy=0
两条主抛物线具有相同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其为点(0,0,0)
————xoz 面上的抛物线
主抛物线
———— yoz 面上的抛物线
有相同的定点(0,0,0) 相同的对称轴z轴,开口均向z轴正方向
单叶双曲面 双叶双曲面
x
y
o
z
x
y
o
z
单叶双曲面
截线为双曲线
y = h
y
x
z
o
③当 时
截线为直线
用平行于坐标面的平面截割
(2)用y = h 截曲面
(0 , b , 0)
用平行于坐标面的平面截割
(2)用y = h 截曲面
③当 时
截线为直线
②当 时
①当 时
(1)单叶双曲面与x,y轴分别交于(±a,0,0), (0,±b,0)而与z轴无实交点. 上述四点称为单叶双曲面的实顶点, 而与z轴的交点(0,0,±ci) 称为它的两个虚交点. (2)截距:分别用y=0,z=0和x=0,z=0, 代入得x,y轴上的截距为: , ; 在z轴上没有截距.
*
空间解析几何
第3章 常见的曲面2
本章主要内容
柱面 2 锥面 3 旋转曲面 4 曲线与曲面的参数方程 5 椭球面 6 双曲面(单叶双曲面,双叶双曲面) 7 抛物面(椭圆抛物面,双曲抛物面) 8 二次直纹面 9 作图
五种典型的 二次曲面
§3.5 五种典型的二次曲面
x
y
z
o
2°用y = 0 截曲面
3°用x = 0 截曲面
1°用z = 0 截曲面
x
z
y
O
4.主截线
Cx=0
Cy=0
两条主抛物线具有相同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其为点(0,0,0)
————xoz 面上的抛物线
主抛物线
———— yoz 面上的抛物线
有相同的定点(0,0,0) 相同的对称轴z轴,开口均向z轴正方向
单叶双曲面 双叶双曲面
x
y
o
z
x
y
o
z
单叶双曲面
03空间解析几何
截口椭圆任意接近,即:
x
双曲面和锥面任意接近。
z
o
y
20. 单叶双曲面是直纹面
x2 y2 z2 1
a2 b2 c2
含两个直母线系
.
直纹面在建筑学上有意义
例如,储水塔、 电视塔等建筑都 有用这种结构的。
21. 双曲抛物面是直纹面
x2 y2 z
a2 b2
含两个直母线系
22. 一般锥面
方程 F(x,y,z)= 0是 n次齐次的: 若 F (tx, ty, tz) t n F ( x, y, z). t是任意数
y2 z2 b2
1
x
z
0
y
.
12. 单叶旋转双曲面
上题双曲线
x2 y2
a
2
b2
1
z 0
绕 y 轴一周
y
o
a
x
12. 单叶旋转双曲面
上题双曲线
x2 y2
a
2
b2
1
z 0
绕 y 轴一周
.
z
y
o
a
x
12. 单叶旋转双曲面
上题双曲线
x2 y2
a
2
b2
1
z 0
绕 y 轴一周
得单叶旋转双曲面 . .
Sz
z1 C
o
y1
y
.
S:f ( x 2 y 2 , z) 0.
x
11. 双叶旋转双曲面
双
曲
线
x a
y b
z
绕 x 轴一周
x
0
y
11. 双叶旋转双曲面
双
曲
线
x a
《大学数学解析几何》PPT课件
➢笛卡尔的《几何》虽然不像现在的解析几何那样,给读者展现 出一个从建立坐标系和方程到研究方程的循序过程,但是他通过 具体的实例,确定表达了他的新思想和新方法.这种思想和方法 尽管在形式上没有现在的解析几何那样完整,但是在本质上它却 是地道的解析几何.
➢笛卡尔的解析几何有两个基本思想: (1)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坐标; (2)把互相关联的两个未知数的代数方程,看成平面上的一 条曲线。
Back
四、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 2、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记好笔记. 3、课后及时复习,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 4、课外适当阅读课外参考书,拓宽知识面,加深对课本内 容的理解.
Back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成绩70%
《解析几何》
-Chapter 1
Back
3.解析几何创立的意义
➢ 笛卡尔和费马创立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解析几何沟通了数学内数与形、代数与几何等最基本对象之间 的联系,从此,代数与几何这两门学科互相吸取营养而得到迅速 发展,并结合产生出许多新的学科,近代数学便很快发展起来了。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笛卡尔的革新思想。他说:“数学中的转折 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 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 了。”
关于解析几何产生的历史,可以查阅数学史方面的 书,例 如李文林的《数学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或 上网查阅 查关的内容,网址:
/2/22/07/0641.htm
Back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中学平面向量和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上,进一步 学习空间向量和空间解析几何。主要内容有:
➢笛卡尔的解析几何有两个基本思想: (1)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坐标; (2)把互相关联的两个未知数的代数方程,看成平面上的一 条曲线。
Back
四、学习要求
1、课前预习. 2、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记好笔记. 3、课后及时复习,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 4、课外适当阅读课外参考书,拓宽知识面,加深对课本内 容的理解.
Back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成绩70%
《解析几何》
-Chapter 1
Back
3.解析几何创立的意义
➢ 笛卡尔和费马创立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解析几何沟通了数学内数与形、代数与几何等最基本对象之间 的联系,从此,代数与几何这两门学科互相吸取营养而得到迅速 发展,并结合产生出许多新的学科,近代数学便很快发展起来了。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笛卡尔的革新思想。他说:“数学中的转折 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 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 了。”
关于解析几何产生的历史,可以查阅数学史方面的 书,例 如李文林的《数学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或 上网查阅 查关的内容,网址:
/2/22/07/0641.htm
Back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中学平面向量和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上,进一步 学习空间向量和空间解析几何。主要内容有:
空间解析几何基本知识_ppt课件
M
O x P(x,0,0)
在直角坐标系下
1 1
Q (0 ,y ,0 )
y
A (x ,y ,0 )
(x, y, z) (称为点 M 的坐标) 点 M 有序数组
8
4.各卦限坐标的符号: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14 14 解得 z , 即所求点为 M(0, 0, ) . 9 9
13
二、曲面及其方程的概念
引例: 求到两定点A(1,2,3) 和B(2,-1,4)等距离的点的 轨迹方程. 解:设轨迹上的动点为 M AM BM ,即 ( x ,y ,z ) ,则
( x 1 ) ( y 2 ) ( z 3 )
2
第七章 第一节 空间解析几何基本知识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
二、曲面及其方程的概念 三、几种常见的曲面及其方程
3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
为了确定空间上一个点的位 置,我们需要引入空间直角坐 标系. 为此,过空间中一点 o 分别作 ,oy ,oz 三条互相垂直的数轴 ox
z
o
y
x
(见右图所示),常称这三条数轴为三个坐标轴,分别 oy轴和 oz 记为ox 轴、 轴.
4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
(一)空间坐标系的建立 定义:由原点重合且互相 垂直的三条数轴(单位一般
o
x
z
y
一致), 而且三条数轴的正方
向符合右手系. 即构成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
右手系: 即以右手握住z轴,当右手的四个手指从 轴的正向以 角度转向 y轴的正向时,大拇指的 x 2 指向就是 z 轴的正向.
《高中数学课件《解析几何》PPT》
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互换、球坐标系的定义与性质。
直线与平面方程
平面方程
点法式、点向式和一般式等多种表示平面的方法, 并讲解其转换。
直线方程
点向式、两点式和截距式等表达直线的不同方法,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推导过程及其应用,涉及到点、线段、向量等 各种基本概念的综合运用。
点到平面距离公式
公式的证明及其几何意义,以及与点法式和向 量的关系。
向量基本概念
1
向量的线性运算
2
向量加减法和数乘,推导过程及其应用,
讲解向量的几何意义。
3
向量的定义
介绍向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与几 何图形的关系。
向量的数量积
定义、性质、模长、平行、垂直以及相 关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平面向量的向量积
直线与直线的交点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和求交点法,包括斜交和异面交 的情况。
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
1 棱锥
定义、性质和分类讨论,包括三棱锥、四棱锥和五棱锥。
2 棱柱
定义、性质和分类讨论,包括三棱柱、四棱柱和五棱柱。
3 圆柱和圆锥
定义、性质和分类讨论,以及圆锥的侧面积、母线和母线扫描等的介 绍。
4 球体
定义、性质和分类讨论,以及球冠、球状锥和球状三角锥的计算。
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空间内点、直线、平面和几何 体等基本图形的性质,以及它们与坐标系和代数方程的关系。
坐标系概念
1 平面直角坐标系
2 空间直角坐标系
坐标系的定义、建立和性质; 向量变换和坐标变换。
三维坐标系的定义,向量的 坐标表示及其基本运算规律。
3 极坐标系和球坐标系
直线与平面方程
平面方程
点法式、点向式和一般式等多种表示平面的方法, 并讲解其转换。
直线方程
点向式、两点式和截距式等表达直线的不同方法,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推导过程及其应用,涉及到点、线段、向量等 各种基本概念的综合运用。
点到平面距离公式
公式的证明及其几何意义,以及与点法式和向 量的关系。
向量基本概念
1
向量的线性运算
2
向量加减法和数乘,推导过程及其应用,
讲解向量的几何意义。
3
向量的定义
介绍向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与几 何图形的关系。
向量的数量积
定义、性质、模长、平行、垂直以及相 关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平面向量的向量积
直线与直线的交点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和求交点法,包括斜交和异面交 的情况。
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
1 棱锥
定义、性质和分类讨论,包括三棱锥、四棱锥和五棱锥。
2 棱柱
定义、性质和分类讨论,包括三棱柱、四棱柱和五棱柱。
3 圆柱和圆锥
定义、性质和分类讨论,以及圆锥的侧面积、母线和母线扫描等的介 绍。
4 球体
定义、性质和分类讨论,以及球冠、球状锥和球状三角锥的计算。
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空间内点、直线、平面和几何 体等基本图形的性质,以及它们与坐标系和代数方程的关系。
坐标系概念
1 平面直角坐标系
2 空间直角坐标系
坐标系的定义、建立和性质; 向量变换和坐标变换。
三维坐标系的定义,向量的 坐标表示及其基本运算规律。
3 极坐标系和球坐标系
2017版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3讲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三点 七分。
1.圆心在 y 轴上,半径为 1,且过点(1,2)的圆的方程为( A )
A.x2+(y-2)2=1
B.x2+(y+2)2=1
C.(x-1)2+(y-3)2=1
D.x2+(y-3)2=1
解 析 : 设 圆 心 坐 标 为 (0 , b) , 则 由 题 意 知 (0-1)2+(b-2)2=1,解得 b=2,故圆的方程为 x2
[解](1)设圆的方程为 x2+y2+Dx+Ey+F=0, 将 P、Q 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得 2D-4E-F=20, ①
3D-E+F=-10. ② 又令 y=0,得 x2+Dx+F=0.③ 设 x1,x2 是方程③的两根, 由|x1-x2|=6,有 D2-4F=36,④ 由①②④解得 D=-2,E=-4,F=-8 或 D=-6,E=- 8,F=0.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 x2+y2-2x-4y-8=0 或 x2+y2-6x-8y =0.
+(y-2)2=1.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三点 七分。
2.方程 x2+ y2+4mx- 2y+5m=0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
(B ) A.1<m <1
4
B.m<1或 m>1 4
C.m <1 4
D.m >1
解析:由(4m)2+4-4×5m>0,得 m<1或 m>1. 4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三点 七分。
2.已知实数 x,y 满足方程 x2+y2-4x+1=0. (1)求 y-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求 x2+y2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原方程可化为(x-2)2+y2=3,表示以(2,0)为圆心, 3 为半径的圆. (1)y-x 可看作是直线 y=x+b 在 y 轴上的截距,当直线 y= x+b 与圆相切时,纵截距 b 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时 |2-0+b|= 3,解得 b=-2± 6(如图 1).
1.圆心在 y 轴上,半径为 1,且过点(1,2)的圆的方程为( A )
A.x2+(y-2)2=1
B.x2+(y+2)2=1
C.(x-1)2+(y-3)2=1
D.x2+(y-3)2=1
解 析 : 设 圆 心 坐 标 为 (0 , b) , 则 由 题 意 知 (0-1)2+(b-2)2=1,解得 b=2,故圆的方程为 x2
[解](1)设圆的方程为 x2+y2+Dx+Ey+F=0, 将 P、Q 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得 2D-4E-F=20, ①
3D-E+F=-10. ② 又令 y=0,得 x2+Dx+F=0.③ 设 x1,x2 是方程③的两根, 由|x1-x2|=6,有 D2-4F=36,④ 由①②④解得 D=-2,E=-4,F=-8 或 D=-6,E=- 8,F=0.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 x2+y2-2x-4y-8=0 或 x2+y2-6x-8y =0.
+(y-2)2=1.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三点 七分。
2.方程 x2+ y2+4mx- 2y+5m=0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
(B ) A.1<m <1
4
B.m<1或 m>1 4
C.m <1 4
D.m >1
解析:由(4m)2+4-4×5m>0,得 m<1或 m>1. 4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三点 七分。
2.已知实数 x,y 满足方程 x2+y2-4x+1=0. (1)求 y-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求 x2+y2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原方程可化为(x-2)2+y2=3,表示以(2,0)为圆心, 3 为半径的圆. (1)y-x 可看作是直线 y=x+b 在 y 轴上的截距,当直线 y= x+b 与圆相切时,纵截距 b 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时 |2-0+b|= 3,解得 b=-2± 6(如图 1).
空间解析几何演示
27. 作图练习
4
2
.
x
0
z
y
6
6
6
平面y=0 , z=0,3x+y =6, 3x+2y =12 和x+y+z =6所围成的立体图
27. 作图练习
a
a
x
z
y
0
28. 作图练习
z = 0
y = 0
x = 0
a
a
x
z
y
0
28. 作图练习
.
a
a
x
z
y
0
学画草图
28. 作图练习
.
a
b
c
y
x
z
o
16. 椭球面
x
z
y
0
截痕法
用z = a截曲面
用y = b截曲面
用x = c截曲面
17. 椭圆抛物面
x
z
y
0
截痕法
用z = a截曲面
用y = b截曲面
用x = c截曲面
17. 椭圆抛物面
.
用z = a截曲面
用y = 0截曲面
用x = b截曲面
x
z
y
0
截痕法
(马鞍面)
18. 双曲抛物面
截痕法
.
18. 双曲抛物面
(马鞍面)
x
z
y
0
用z = a截曲面
用y = 0截曲面
用x = b截曲面
截痕法
.
18. 双曲抛物面
(马鞍面)
x
z
y
0
用z = a截曲面
用y = 0截曲面
4
2
.
x
0
z
y
6
6
6
平面y=0 , z=0,3x+y =6, 3x+2y =12 和x+y+z =6所围成的立体图
27. 作图练习
a
a
x
z
y
0
28. 作图练习
z = 0
y = 0
x = 0
a
a
x
z
y
0
28. 作图练习
.
a
a
x
z
y
0
学画草图
28. 作图练习
.
a
b
c
y
x
z
o
16. 椭球面
x
z
y
0
截痕法
用z = a截曲面
用y = b截曲面
用x = c截曲面
17. 椭圆抛物面
x
z
y
0
截痕法
用z = a截曲面
用y = b截曲面
用x = c截曲面
17. 椭圆抛物面
.
用z = a截曲面
用y = 0截曲面
用x = b截曲面
x
z
y
0
截痕法
(马鞍面)
18. 双曲抛物面
截痕法
.
18. 双曲抛物面
(马鞍面)
x
z
y
0
用z = a截曲面
用y = 0截曲面
用x = b截曲面
截痕法
.
18. 双曲抛物面
(马鞍面)
x
z
y
0
用z = a截曲面
用y = 0截曲面
解析几何课件
直线、圆、椭圆等。
解析几何模型的动画演示
动画制作基础
了解如何使用Python或MATLAB制作动画 。
解析几何模型动画演示
学习如何将解析几何模型制作成动画演示, 例如直线的旋转、圆的滚动等。
动画演示应用
了解动画演示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例如轨 迹的形成、运动的模拟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解析几何在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物理学中,解析几何被用来解决力学、电磁学和光 学等问题。
解析几何的发展历程
解析几何的起源
解析几何起源于17世纪,主要代 表人物有法国数学家费马和荷兰 数学家斯蒂文。
解析几何的发展
18世纪和19世纪是解析几何发展 的黄金时期,许多重要的数学家 如欧拉、高斯等都对解析几何做 出了杰出的贡献。
标。
空间平面与方程
平面的定义
平面是一组无穷多个点组成的集合,这些点都在同一平面上。
平面方程
平面的方程通常用三元一次方程表示,即Ax+By+Cz+D=0,其中 (x,y,z)是平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坐标,A、B、C和D是方程的系数 。
平面方程的应用
通过给定平面的方程和任意一点的位置坐标,可以判断该点是否在 平面上。
解析几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01
金融数据分析
02
股票价格预测
03
04
05
经济模型构建与优化
市场分析与管理决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企业选址与布局优化
05
解析几何的进阶概念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极坐标系
01
极坐标系是一种用极径和极角表示平面上的点的坐标的方法。
直线极坐标方程的一般形式
解析几何全册课件
易错点和难点的 避免:认真审题、 仔细计算、规范 答题,避免粗心 大意和盲目做题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解析几何全册课件大纲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解 析 几 何 概 述 03 平 面 解 析 几 何 04 空 间 解 析 几 何 05 解 析 几 何 中 的 变 换 06 解 析 几 何 中 的 重 要 定 理 和 公 式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解析几何概述
空间直线方程
空间直线方程的定义 空间直线方程的表示方法 空间直线方程的性质 空间直线方程的应用
空间平面方程
空间平面方程的定义 空间平面方程的表示方法 空间平面方程的性质 空间平面方程的应用
球面和旋转曲面
球面:定义、性质、方程 旋转曲面:定义、性质、方程 球面和旋转曲面的应用:几何、物理、工程等领域 球面和旋转曲面的实例:球、圆柱、圆锥、球面镜等
的应用
空间曲线和 曲面方程: 描述空间中 曲线和曲面 的形状和位
置
空间解析几 何在实际生 活中的应用: 如建筑设计、 机械制造等
领域
变换中的重要定理和公式
旋转变换:旋转角度、旋转中心、旋转 矩阵
投影变换:投影矩阵、投影向量
平移变换:平移向量、平移矩阵
反射变换:反射向量、反射矩阵
缩放变换:缩放因子、缩放矩阵
05
解析几何中的变换
平移变换
定义:将图形 沿某个方向移 动一定距离的
变换
性质:保持图 形的形状和大
小不变
应用:在解析 几何中,平移 变换常用于求 解方程、证明
定理等
例子:平移变 换可以将一个 图形移动到另 一个位置,例 如将直线y=x 平移到y=x+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1 n
M3 M2
= − 3 4 − 6 = 14i + 9j − k − 2 3 −1 所以, 所求平面的方程为: 14(x − 2) + 9(y + 1) − (z − 4) = 0
即: 14x + 9y − z − 15 = 0
例3、已知两点M1(1,-2,3),M2(3,0,-1),求线段的垂直 平分面π的方程。 解: 因为矢量M1M2={2,2,-4}=2{1,1,-2} 垂直于平面π,所以平面π的一个法矢量为 n={1,1,-2}. 又所求平面过点M1M2的中点M0(2,-1,1),故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为 (x-2)+(y+1)-2(z-1)=0 整理得 x+y-2z+1=0
(4)
例如: 求点A(1, 2, 1)到平面Π: x + 2y + 2z −10 = 0 的距离
d=
1× 1 + 2 × 2 + 2 ×1 − 10 12 + 2 2 + 2 2
3 = =1 3
第三节
两平面的相关位置
(1) (2)
1、设两个平面的方程为: π1:A1x+B1y+c1z+D1=0 π2:A2x+B2y+c2z+D2=0 定理1:两个平面(1)与(2) 相交⇔A1:B1:C1≠A2:B2:C2. A1 B1 C1 D1 = = ≠ 平行 ⇔ A B2 C2 D2 2
2.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设平面Π过定点 M0(x0, y0, z0), 且有法向量n={A,B, C}. 对于平面上任一点M(x, y, z), 向量M0M与n垂直. n ⋅ M0 M = 0 而M0 M ={x − x0, y − y0, z − z0}, 得: 称方程(1) 为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点法式方程. 点法式方程
(2)式称为平面π的坐标式参数方程 坐标式参数方程。 坐标式参数方程
例1、已知不共线的三点M1(x1,y1,z1),M2(x2,y2,z2), M3(x3,y3,z3),求过这三点的平面的方程。 设M(x,y,z)是平面上任意一点,已知点为Mi的 解: 径矢为ri=OMi,则可取方向矢量为 r2-r1=M1M2={x2-x1,y2-y1,z2-z1}, r3-r1=M1M3={x3-x1,y3-y1,z3-z1}, 因此,平面的矢量式参数方程 矢量式参数方程为 矢量式参数方程 (3) r=r1+u(r2-r1)+v(r3-r1) 坐标式参数方程为 坐标式参数方程 x = x1 + u ( x2 − x1 ) + v( x3 − x1 ) y = y1 + u ( y2 − y1 ) + v( y3 − y1 ) (4) z = z + u ( z − z ) + v( z − z ) 1 2 1 3 1
O
z M0 M
n
y
x
A(x − x0) +B( y − y0) +C( z − z0) = 0
(1)
例1: 求过点(2, −3, 0)且以 n = {1, −2, 3}为法向量 的平面的方程. 解: 根据平面的点法式方程(1), 可得平面方程为: 1 ⋅ (x − 2) − 2 ⋅ (y + 3) + 3 ⋅ (z − 0) = 0 即: x − 2y + 3z − 8 = 0
例4: 设平面与x, y, z 轴的交点依次为P(a, 0, 0), Q(0, b, 0), R(0, 0, c)三点, 求这平面的方程. 解: 设所求平面的方程为 Ax + By + Cz + D = 0 因P(a, 0, 0), Q(0, b, 0), R(0, 0, c) 三点都在这平面上, 于是 aA + D = 0 bB + D = 0 cC + D = 0 解得: A = −
(8)
z M3 o x M1 M2 y
二、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1. 法向量 法向量: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 于一平面,这向量就叫做 于一平面, 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法线向量
z
r n
M
M0
o
x
y
法线向量的特征: 垂直于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法线向量的特征: 垂直于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特征 注: 1° 对平面Π, 法向量 不唯一 ° 法向量n不唯一 不唯一; 的法向量n与 上任一向量垂直. 2° 平面Π 的法向量 与Π 上任一向量垂直 °
1Hale Waihona Puke 1 1 1 1 ∴1 = ⋅ ⋅ ⋅ ⇒t= , 6 6t t 6t 6
∴ a = 1, b = 6, c = 1,
所求平面方程为 6 x + y + 6 z = 6.
代入体积式
第二节 点到平面的距离 设P0(x0,y0,z0)是平面Ax+By+Cz+D=0外一点,求点 P0到平面的距离。 r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1、平面的方程 2、平面与点的相关位置 3、两平面的相关位置 4、空间直线的方程 5、直线与平面的相关位置 6、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7、空间直线与点的相关位置 8、平面束
第一节 平面及其方程
一、由平面上一点与平面的方向矢量决定的平面的方程 1、方向矢量 在空间给定一个点M 与两个不共线的矢量a,b a,b, 在空间给定一个点 0与两个不共线的矢量a,b,则 通过点M 且与a,b平行的平面π就被唯一确定。矢量a, a,b平行的平面 通过点 0且与a,b平行的平面π就被唯一确定。矢量a, 称为平面π的方向矢量。 b称为平面π的方向矢量。 显然,任何一对与平面π 显然,任何一对与平面π平行的不共线矢量都可作 为平面π的方向矢量。 为平面π的方向矢量。
三、平面的一般方程 1. 定理1: 任何x, y, z的一次方程. Ax +By +Cz +D = 0 都表示平面,且此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 n = {A, B, C} 证: A, B, C不能全为0, 不妨设A ≠ 0, 则方程可以化为 −D A x −( ) + B( y −0) +C ( z −0) = 0 A 它表示过定点 M ( − D , 0 , 0 ) 0 A 且法向量为 n = {A, B, C}的平面. 注:一次方程: Ax + By + Cz + D = 0 (2) 称为平面的一般方程.
例2: 求过三点M1(2, −1, 4), M2(− 1, 3, −2)和M3(0, 2, 3) 的平面的方程. 解: 先找出该平面的法向量n. 由于n与向量M1M2, M1M3都垂直. 而M1M2={−3, 4, −6} 可取n = M1M2 × M1M3 i j k M1M3={−2, 3, −1}
D a B=− D b
z R
o P x
Q
y
C=−
D c
所求平面的方程为:
D D D − x− y− z+D =0 a b c
即:
x y z + + =1 a b c
(3)
例 5 求平行于平面6 x + y + 6 z + 5 = 0 而与三个坐 标面所围成的四面体体积为一个单位的平面方程. 标面所围成的四面体体积为一个单位的平面方程
(2) 平行于坐标轴的方程 考虑平行于x轴的平面Ax + By + Cz + D = 0, 它的法向量n = {A, B, C}与x 轴上的单位向量 i ={1, 0, 0}垂直, 所以 n ·i = A ·1 + B ·0 + C ·0 = A = 0 于是: 平行于x 轴的平面方程是 By + Cz + D = 0; 平行于y 轴的平面方程是 Ax + Cz + D = 0; 平行于z 轴的平面方程是 Ax + By + D = 0. 特别: D = 0时, 平面过坐标轴.
2、平面的矢量式参数方程 在空间,取标架{O;e1,e2,e3},并设点M0的径矢 OM0=r0,平面π上的任意一点M的径矢为OM=r,显然 点M在平面π上的充要条件为矢量M0M与a,b,面, 因为a,b不共线,所以这个共面的条件可写成: z M0M=ua+vb M0 a b M 又因为 M0M=r-r0 r0 r 所以 r-r0= ua+vb x O y r=r0+ ua+vb (1) 即 方程(1)称为平面π的矢量式参数方程 矢量式参数方程。 矢量式参数方程
例2: 已知平面过点M0(−1, 2, 3), 且平行于 平面2x −3y + 4z −1= 0, 求其方程. 解: 所求平面与已知平面有相同的法向量 n ={2 −3, 4} 2(x +1) − 3(y −2) + 4(z − 3) = 0 即: 2x − 3y + 4z −4 = 0
2. 平面方程的几种特殊情形 (1) 过原点的平面方程 由于O(0, 0, 0)满足方程, 所以D = 0. 于是, 过原点的平面方程为: Ax + By + Cz = 0
3、平面的坐标式参数方程
r=r0+ ua+vb
(1)
若设M0,M的坐标分别为(x0,y0,z0),(x,y,z),则 r0={x0,y0,z0},r={x,y,z} 并设 a={X1,Y1,Z1},b={X2,Y2,Z2}
则由(1)可得
x = x0 + X 1u + X 2 v (2) y = y0 + Y1u + Y2 v z = z + Z u + Z v 0 1 2
又
A(x0 − x1) + B(y0 − y1) + C(z0 − z1) = Ax0 + By0 + Cz0 + D −(Ax1 + By1 + C z1 + D) = Ax0 + By0 + Cz0 + D
M3 M2
= − 3 4 − 6 = 14i + 9j − k − 2 3 −1 所以, 所求平面的方程为: 14(x − 2) + 9(y + 1) − (z − 4) = 0
即: 14x + 9y − z − 15 = 0
例3、已知两点M1(1,-2,3),M2(3,0,-1),求线段的垂直 平分面π的方程。 解: 因为矢量M1M2={2,2,-4}=2{1,1,-2} 垂直于平面π,所以平面π的一个法矢量为 n={1,1,-2}. 又所求平面过点M1M2的中点M0(2,-1,1),故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为 (x-2)+(y+1)-2(z-1)=0 整理得 x+y-2z+1=0
(4)
例如: 求点A(1, 2, 1)到平面Π: x + 2y + 2z −10 = 0 的距离
d=
1× 1 + 2 × 2 + 2 ×1 − 10 12 + 2 2 + 2 2
3 = =1 3
第三节
两平面的相关位置
(1) (2)
1、设两个平面的方程为: π1:A1x+B1y+c1z+D1=0 π2:A2x+B2y+c2z+D2=0 定理1:两个平面(1)与(2) 相交⇔A1:B1:C1≠A2:B2:C2. A1 B1 C1 D1 = = ≠ 平行 ⇔ A B2 C2 D2 2
2.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设平面Π过定点 M0(x0, y0, z0), 且有法向量n={A,B, C}. 对于平面上任一点M(x, y, z), 向量M0M与n垂直. n ⋅ M0 M = 0 而M0 M ={x − x0, y − y0, z − z0}, 得: 称方程(1) 为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点法式方程. 点法式方程
(2)式称为平面π的坐标式参数方程 坐标式参数方程。 坐标式参数方程
例1、已知不共线的三点M1(x1,y1,z1),M2(x2,y2,z2), M3(x3,y3,z3),求过这三点的平面的方程。 设M(x,y,z)是平面上任意一点,已知点为Mi的 解: 径矢为ri=OMi,则可取方向矢量为 r2-r1=M1M2={x2-x1,y2-y1,z2-z1}, r3-r1=M1M3={x3-x1,y3-y1,z3-z1}, 因此,平面的矢量式参数方程 矢量式参数方程为 矢量式参数方程 (3) r=r1+u(r2-r1)+v(r3-r1) 坐标式参数方程为 坐标式参数方程 x = x1 + u ( x2 − x1 ) + v( x3 − x1 ) y = y1 + u ( y2 − y1 ) + v( y3 − y1 ) (4) z = z + u ( z − z ) + v( z − z ) 1 2 1 3 1
O
z M0 M
n
y
x
A(x − x0) +B( y − y0) +C( z − z0) = 0
(1)
例1: 求过点(2, −3, 0)且以 n = {1, −2, 3}为法向量 的平面的方程. 解: 根据平面的点法式方程(1), 可得平面方程为: 1 ⋅ (x − 2) − 2 ⋅ (y + 3) + 3 ⋅ (z − 0) = 0 即: x − 2y + 3z − 8 = 0
例4: 设平面与x, y, z 轴的交点依次为P(a, 0, 0), Q(0, b, 0), R(0, 0, c)三点, 求这平面的方程. 解: 设所求平面的方程为 Ax + By + Cz + D = 0 因P(a, 0, 0), Q(0, b, 0), R(0, 0, c) 三点都在这平面上, 于是 aA + D = 0 bB + D = 0 cC + D = 0 解得: A = −
(8)
z M3 o x M1 M2 y
二、平面的点法式方程
1. 法向量 法向量: 如果一非零向量垂直 于一平面,这向量就叫做 于一平面, 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该平面的法线向量. 法线向量
z
r n
M
M0
o
x
y
法线向量的特征: 垂直于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法线向量的特征: 垂直于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特征 注: 1° 对平面Π, 法向量 不唯一 ° 法向量n不唯一 不唯一; 的法向量n与 上任一向量垂直. 2° 平面Π 的法向量 与Π 上任一向量垂直 °
1Hale Waihona Puke 1 1 1 1 ∴1 = ⋅ ⋅ ⋅ ⇒t= , 6 6t t 6t 6
∴ a = 1, b = 6, c = 1,
所求平面方程为 6 x + y + 6 z = 6.
代入体积式
第二节 点到平面的距离 设P0(x0,y0,z0)是平面Ax+By+Cz+D=0外一点,求点 P0到平面的距离。 r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1、平面的方程 2、平面与点的相关位置 3、两平面的相关位置 4、空间直线的方程 5、直线与平面的相关位置 6、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7、空间直线与点的相关位置 8、平面束
第一节 平面及其方程
一、由平面上一点与平面的方向矢量决定的平面的方程 1、方向矢量 在空间给定一个点M 与两个不共线的矢量a,b a,b, 在空间给定一个点 0与两个不共线的矢量a,b,则 通过点M 且与a,b平行的平面π就被唯一确定。矢量a, a,b平行的平面 通过点 0且与a,b平行的平面π就被唯一确定。矢量a, 称为平面π的方向矢量。 b称为平面π的方向矢量。 显然,任何一对与平面π 显然,任何一对与平面π平行的不共线矢量都可作 为平面π的方向矢量。 为平面π的方向矢量。
三、平面的一般方程 1. 定理1: 任何x, y, z的一次方程. Ax +By +Cz +D = 0 都表示平面,且此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 n = {A, B, C} 证: A, B, C不能全为0, 不妨设A ≠ 0, 则方程可以化为 −D A x −( ) + B( y −0) +C ( z −0) = 0 A 它表示过定点 M ( − D , 0 , 0 ) 0 A 且法向量为 n = {A, B, C}的平面. 注:一次方程: Ax + By + Cz + D = 0 (2) 称为平面的一般方程.
例2: 求过三点M1(2, −1, 4), M2(− 1, 3, −2)和M3(0, 2, 3) 的平面的方程. 解: 先找出该平面的法向量n. 由于n与向量M1M2, M1M3都垂直. 而M1M2={−3, 4, −6} 可取n = M1M2 × M1M3 i j k M1M3={−2, 3, −1}
D a B=− D b
z R
o P x
Q
y
C=−
D c
所求平面的方程为:
D D D − x− y− z+D =0 a b c
即:
x y z + + =1 a b c
(3)
例 5 求平行于平面6 x + y + 6 z + 5 = 0 而与三个坐 标面所围成的四面体体积为一个单位的平面方程. 标面所围成的四面体体积为一个单位的平面方程
(2) 平行于坐标轴的方程 考虑平行于x轴的平面Ax + By + Cz + D = 0, 它的法向量n = {A, B, C}与x 轴上的单位向量 i ={1, 0, 0}垂直, 所以 n ·i = A ·1 + B ·0 + C ·0 = A = 0 于是: 平行于x 轴的平面方程是 By + Cz + D = 0; 平行于y 轴的平面方程是 Ax + Cz + D = 0; 平行于z 轴的平面方程是 Ax + By + D = 0. 特别: D = 0时, 平面过坐标轴.
2、平面的矢量式参数方程 在空间,取标架{O;e1,e2,e3},并设点M0的径矢 OM0=r0,平面π上的任意一点M的径矢为OM=r,显然 点M在平面π上的充要条件为矢量M0M与a,b,面, 因为a,b不共线,所以这个共面的条件可写成: z M0M=ua+vb M0 a b M 又因为 M0M=r-r0 r0 r 所以 r-r0= ua+vb x O y r=r0+ ua+vb (1) 即 方程(1)称为平面π的矢量式参数方程 矢量式参数方程。 矢量式参数方程
例2: 已知平面过点M0(−1, 2, 3), 且平行于 平面2x −3y + 4z −1= 0, 求其方程. 解: 所求平面与已知平面有相同的法向量 n ={2 −3, 4} 2(x +1) − 3(y −2) + 4(z − 3) = 0 即: 2x − 3y + 4z −4 = 0
2. 平面方程的几种特殊情形 (1) 过原点的平面方程 由于O(0, 0, 0)满足方程, 所以D = 0. 于是, 过原点的平面方程为: Ax + By + Cz = 0
3、平面的坐标式参数方程
r=r0+ ua+vb
(1)
若设M0,M的坐标分别为(x0,y0,z0),(x,y,z),则 r0={x0,y0,z0},r={x,y,z} 并设 a={X1,Y1,Z1},b={X2,Y2,Z2}
则由(1)可得
x = x0 + X 1u + X 2 v (2) y = y0 + Y1u + Y2 v z = z + Z u + Z v 0 1 2
又
A(x0 − x1) + B(y0 − y1) + C(z0 − z1) = Ax0 + By0 + Cz0 + D −(Ax1 + By1 + C z1 + D) = Ax0 + By0 + Cz0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