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导学案
2015届高三第一轮《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二框学案
![2015届高三第一轮《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二框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2bcde7856a561252d36f1f.png)
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问题时贯彻抓住主要矛盾的原则;2、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关系;解释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及其关系;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
二、重点与难点:1、矛盾的含义;2、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3、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4、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三、知识清单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2、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及其方法?3、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含义?4、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5、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含义?如何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与矛盾的次要方面无关。
()说明:2、当务之急,急需解决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说明:3、主要矛盾是固定不变的。
()说明:4、坚持两点论就是抓全面,坚持重点论就是抓重点。
()说明:5、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会迎刃而解。
()说明:6、任何事物内部都有主要矛盾。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3广东湛江二模)33. 与“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A.轻者蓬之端,小者大之源 B.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D.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2、(2013广东韶关一调)35.微博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
上述材料体现了()①矛盾有主要和次要方面之分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③矛盾有主要和次要之分④事物都是表里如一的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3、(2013广东深圳二调)33.如果西方是苹果,中国是橘子的话,那么苹果的话语是解释不了橘子的。
当然,橘子可以学习苹果,因为大家都是水果,但是必须明白,橘子学习苹果的目标不是把自己变成苹果,而是要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e7097d3d6f1aff00bfd51e04.png)
A、遵守市场规则,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道德规范 企业 B、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C、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统一。
A、要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消费者 B、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C、树立诚信观念,遵守社会公德。
部编版新教材对本部分内容变动较大,增加了“市场体系”的相关内容, 使知识内容更流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作为高考高频考点, 对此要引起格外关注。
国家
A、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B、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加大对违反市 场规则的打击力度,严格实施市场规则(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 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 易规则); C、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 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 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法律,褒扬诚 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目标 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
(2)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原因 以市场为基础形成价格是现代市场体系的核心
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定 措施 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
面,政府定价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 的行政
发展战略和规划、收 手段,
入分配政策、产业政 形成科
策等;宏观性、战略 学的宏
性、指导性、间接性 观调控
。
体系,
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充分发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及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eb87a7551810a6f4248636.png)
3.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内容不同
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 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 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 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 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促 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通过采取强制 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 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 发展
3.单纯的市场调节造成的后果
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
速记忆。)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手段?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调节资源的实现途径? 3.市场调节的优点? 4.良好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过程图示如下:
注意: 市场调节实质是价值规律在调节,价值规律引导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 社会的配置。 ①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指示器。价格提高,将会促进生产,增加供给, 抑制需求;反之;则减少供给,刺激需求。 ②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生产者、经营者根据供求的变化不断调节生产经营活 动,引导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 ③竞争是市场活动的灵魂,通过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在价格和质量方面的较 量,使社会资源不断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
1.原因
场
经
2.含义 ④
济
⑤
科学的宏观调控
3.目标 ⑥
(根本目标)
4.手段
⑧
手段
⑨
手段
必要的行政手段
以⑩
为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37张PPT)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2766a3aef8941ea76e057e.png)
①放宽市场准入,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②完善资本市场,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③增加投资选择,控制资本市场风险
④加速资金流动,提高股市投资回报率
A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允许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很明显在放宽
市场准入,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增强资本市场对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完善资本市场,提高资本配置效率,①②符合题
2020/8/16
1
时政新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 见》于2020年5月18日对外公布。
其中提到,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 质量发展阶段,与这些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 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还存在市场激励不足、要素 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观经济活力不强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 扩大高水平开放,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
一、合理配置资源
资源有限性
矛盾
需求无限性 现代商品经济中,资源配置
手段 有限的资源 满足 无限的需求 人、计财划、物 + 市场
决
决
定
定
性
性
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来实现。 2020/8/16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8
1984年中共 十二届三中全会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八届三中全会 使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98
2020/8/16
2
思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什么样
第九课--学案经济生活---高三一轮-学案
![第九课--学案经济生活---高三一轮-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9257d03169a4517623a3cc.png)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编制人:金路星审核人:高三政治组使用日期:2012.09.12一、高考考点1、市场经济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二、知识点梳理(一)、市场配置资源1、资源配置(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有哪些?2、市场调节(1)市场经济的含义。
(2)市场调节主要是靠什么实现的?(市场调节的三要素是什么?)(3)市场调节的优点。
(4)市场调节的缺点和不足及弥补的措施。
(5)“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指什么?3、如何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4、社会信用制度(1)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性。
(2)如何建立社会信用体系?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有哪些?(2)如比较区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3)后果及不良影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三)国家的宏观调控1、我国宏观调控的原因。
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1)有哪些?(2)如何进行区分?(结合讲义 47页)4、比较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
(结合讲义 47页)三、跟踪练习1.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会议强调,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和利用互联网、通信与电视网络销售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
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发生,表明市场经济具有A.法制性B.盲目性C.自发性D.滞后性2.2011年12月2日人民网载文指出,近4个月来,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逐渐落实,调控效果逐渐体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3%,涨幅比6月份缩小1.1个百分点。
这表明()A.稳定物价是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目标B.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C.行政手段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D.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紫砂由于富含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近年来被一些厂家以“健康养生”的概念引入炊具行业,推出功能独特的紫砂堡。
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知识梳理复习学案
![高三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知识梳理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90d6e78762caaedd33d47f.png)
加美学校2009年高三政治高考第一轮复习讲稿(续6)编写时间:2009.8.19 编写人:liuzhaohai第九课考点1:税收(1)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_________,凭借其______________,依法________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形式。
(2)本质:是以__________为主体,采取__________式的分配。
(3)地位: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____________。
意思分解如下:第一,税收是财政收入的_____________第二,财政收入来源中,税收_____________(4)税法:有税必有法。
_________是税收的_____________和法律保障。
(了解)税法制定机关有哪些?税收征管机关有哪些?考点练习题:1.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稳定可靠的形式,是因为:①税收具有强制性,可减少或避免拖欠和偷漏行为②税源广③税款有相当部分不受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好坏的影响④我国的税收高,应税总量巨大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2.对“有国就有税”的理解正确的是:A.国家与税收同时产生B.任何国家的税收性质都是一致的C.任何国家都把税收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都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D.国家与税收是一回事,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考点 2:税收的基本特征(1)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强制性的表现:一是,二是。
正因为税收具有强制性,所以它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普遍、最可靠的一种形式。
(2)无偿性:国家征税后,不直接对纳税人返还利益。
无偿性是相对的,直接无偿,间接有偿,即“————————————————”。
(3)固定性:税收在征收前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变更。
固定性既是对__________的约束,也是对____________的约束。
固定性是相对的,税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作出调整,如通货紧缩时降低税率。
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轮复习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e2ca1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9.png)
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轮复习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2.学习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和他们的含义;3.掌握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2.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3.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2.难点: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2.课堂讨论;3.分组合作。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通过引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了30年,未来经济发展可能面临哪些问题?”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二)重点内容讲解1. 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三个代表”和“五大发展理念”,教师通过PPT讲解授课。
2. 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劳动力市场等,教师通过例子和图表讲解授课。
(三)难点内容深入讨论1. 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2. 经济政策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按照经济政策调控手段,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四)总结教师通过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入思考和反思。
六、教学资料与作业1. 教学资料•PPT课件•经济生活第九课课本2. 作业根据自己所在的省份和城市,查找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报告,结合本课所学的经济发展规律和指标,撰写一份1000字的分析报告。
七、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作业,对学生对本课程知识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4120c703763231126edb11fc.png)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第九课(2课时)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时政导入2013年9月11日,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开幕。
李克强总理在开幕式致辞强调:要推进结构性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能源开发、公用事业、服务业等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间投资增长,为各类所有制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着力激发市场活力。
同时,还要通过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积极防范与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兼顾当前和长远,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优化。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着力激发市场活力与稳定宏观经济政策。
二、高频考点解读核心考点(一)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调节的优点调研(1)(2012〃江苏高考)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
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A.企业联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B.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D.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知识归纳: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及市场如何配置资源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调研(2)(2012〃新课标全国卷)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
为提振经济、摆脱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
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依据是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备考指要:如何认识单纯市场调节的缺陷和不足3.市场经济秩序调研(3)近期的“毒胶囊”事件是我国药品安全领域又一“标志性”事件,犯罪当事人在良心与利益的对决中泯灭了良心。
随着对这一案件的查处,药品安全将得到进一步的整治。
这说明①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②市场并非有效配置资源的方式③市场调节存在着不足,需要加强宏观调控④打击犯罪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知识归纳:如何规范市场秩序4.诚信与市场经济调研(4)(2013〃延边质量检测)2012年11月11日,“光棍节”网购狂欢节一天内成交额达到191亿元,再度刷新中国电商行业纪录。
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
![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9c7c70e2bd960590c677c8.png)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部分课标导航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二、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信用制度的主要容,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
②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的方式、优点与不足,规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
③运用: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市场如何调节资源配置,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
2、能力目标:学会用辨证的、看问题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节约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2、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3、规市场秩序第二部分课前预习案【预习围】教材P78-81.【预习时间】20分钟。
【预习方法】依据导学案,通读课本,搞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容,把握教材体系。
查阅资料、梳理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梳理知识】一、市场调节1、资源配置(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2)基本手段:和。
2、市场经济的含义:的经济。
3、市场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有哪些?二、市场秩序1、必要性:只有具备______、______的市场秩序,形成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如何维护市场秩序?(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___________来维护。
①市场规则的形式:市场规则以、、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市场规则的容:规则、规则和规则,其中市场交易必须、、、,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2)治本之策:形成以为支撑、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①必要性:②主要容:。
(3)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要求①法:②德:。
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的,市场调节存在、、等固有的弊端。
第三部分行课案【探究一】教材P761.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2.你能想出哪些方式配置这些资源?试对这些方式作出利弊比较。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九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九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3900b9b8f67c1cfbd6b826.png)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标导航(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②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③了解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④知道宏观调控的含义;⑤了解宏观调控的目标;⑥了解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①针对市场调节局限性,初步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策的应用能力;②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特征,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征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切实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三)我们应着重掌握的知识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宏观调控的手段;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
二、合作探究1、是不是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国家的宏观调控?提示:现代市场经济,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只不过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有力、更有效。
2、2010年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有人认为这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实施宏观调控,对吗?提示:不对,价格政策等属于经济手段,但是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属于行政手段。
三、课本探究问题提示1、教材P82“探究问题1”提示:(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可以有,社会主义也可以有。
关键是看其从属的社会制度的性质。
2、教材P82“探究问题2”提示:(1)国家采取税费改革、粮食直接补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工作、全面取消农业税、政府财政支农政策。
(2)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表明我国的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教材P83“探究问题1”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和市场经济的长处,把人们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
![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九课](https://img.taocdn.com/s3/m/f34951e4856a561252d36f79.png)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 决 定 前 提 手 (3)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实现共同富裕为 ———调控力度 ———根本目标 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基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础不同 实现目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标不同 宏观调 控的力 度不同
消费者 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
(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与主要内容
①表现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
市场准入规则
②内容
市场竞争规则 市场交易规则
必须遵循法律法规、行 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
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2012福建龙岩5月检测)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 展。但在当下的中国社会,我们发现,道德“病”了, 雷锋精神缺失。在生活中,地沟油、毒胶囊等问题层出 不穷。引发了全社会道德问题的大讨论。但道德风尚的 转变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建设、持久 营造。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全社会如何共同建设、持久 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
[知本课学什么]
考点考向概览
考点概览
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主要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立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重点考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查市场调节及宏观调控的具体 ①市场与计划 措施 ②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多 以措施类和体现类为主,集中 ③规范市场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于市场的缺陷和宏观调控措施。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材料题多以措施类为主,立足 经济发展形势,具体考查资源 基本特征 配置方式,重点考查宏观调控 ②宏观调控 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第八课第二框导学案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第八课第二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d5b41fa2161479171128fd.png)
2015届番实高三年级政治学科《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编号:1802第八课第二框征税和纳税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解释税收的本质和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区分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的含义及其各自作用。
3、说明我国公民自觉诚信纳税的原因及增强对税收征管的公民监督意识。
4、识别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二、重点与难点1、税收的基本特征。
2、依法纳税。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什么是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2、我国的税收有哪几大类?3、什么是增值税?征收增值税有何作用?4、什么是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特点是什么?开征个人所得税有何意义?5、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如何区分?6、树立纳税人意识的原因和要求。
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个人的全部收入都要征收个人所得税。
()说明:2、骗税是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说明:3()说明:4、税收具有固定()说明:5、不同性质国家的税收,其分配主体都是国家,税款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说明:五、巩固练习1、有一家经营婴儿用品的网上店铺,半年销售额超过280万元,却没有交过一分钱税。
最终,这起被称为“网上交易偷税第一案”的案件在沪宣判,被告张某被判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6万元。
这体现了税收________的特征()A.强制性B.固定性C.无偿性D.法制性2、针对一些地方的工商管理部门随意增加收费,加重个体工商户创业成本的问题,有专家呼吁将“费”改“税”,这样可以减轻个体工商户的负担。
这是因为( )A.税收具有强制性 B.税收具有固定性C.税收具有无偿性 D.税收金额比收费低3、[2012高考,大纲版]2011年末,我国开始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试点。
之所以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是因为增值税()①不受企业盈亏影响②可以避免重复征税③税源广且便于征收④能防止进货商品的偷漏税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2·重庆卷]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引起了广泛讨论。
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轮复习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aede95cc175527072208e4.png)
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轮复习教学案一、考点概览(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①市场与计划②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③市场配置资源④规范市场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②宏观调控二、考向定位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主要立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重点考查市场调节及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多以措施类和体现类为主,集中于市场的缺陷和宏观调控措施。
材料题多以措施类为主,立足经济发展形势,具体考查资源配置方式,重点考查宏观调控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三、高考复习策略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为主线,明确了资源配置中市场与计划两种手段的运用。
复习本课时要把握一对关系,明确两项保障和三个特点。
一对关系就是市场与计划的关系。
两项保障,即从市场秩序维护和宏观调控两个方面认识对市场缺陷的弥补。
三个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特征。
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本单元立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明确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
复习中必须明确资源配置两种手段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资源配置方式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系。
立足整个教材,必须认识宏观调控与物价、消费、就业、分配、生产的关系。
3.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主线,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①结合2015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特别要关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注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与国家经济发展走势,认识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这是高考命题的兴奋点。
②结合我国通过宏观调控手段促进就业,发展生产,维护公平等措施,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③结合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分析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认识规范整顿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及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名师点睛〗:一个关系→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一个治本之策→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三个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三种手段→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及其运用四、考点分析考点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1.市场与计划(1)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①资源----拓展知识资源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具备基本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除了传统的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包括技术、信息、人才、文化、环境、信用等资源。
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学案
![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adbb8c71fe910ef12df8d1.png)
经济生活学案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自学提纲】(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4)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5)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二、【问题探究】材料一: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直接原因:一是各地奶企为争夺奶源无序竞争,一些个体经营者以次充好、弄虚作假,企业忽视质量、盲目抢购。
二是少数奶站经营者利欲熏心、违法犯罪。
为追求利润,明目张胆地制造销售和向原料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三是三鹿集团见利忘义、故意隐瞒真相……材料二:自今年9月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日益显现。
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环境不断恶化;中国出口需求下降;出口受损进一步导致国内投资放缓、行业萎缩;部分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重重,企业开始较大幅度裁员,就业市场愈加狭窄。
请结合材料一、二回答:1、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2、针对材料一、二中的问题,我们可采取怎样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措施?三、【典题训练】1、下列关于国家宏观调控必要性的说明,正确的有: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③市场调节具有客观性④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宏观调控,指的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①促进经济增长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③增加就业④抑制通货膨胀⑤稳定物价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①③⑤⑥3、加快西部开发,从而缩小全国各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是为了:A、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B、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优化资源配置C、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调节弊端D、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富裕4、俗话说:“商有商规,店有店法。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精选3篇)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2b8e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a.png)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精选3篇)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篇1【课程标准】内容目标学习要求归纳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2.理解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3.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4.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5.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知识再现】1、供求影响价格:商品的价格时高时低,导致价格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天气、季节、时间、地域、产量,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引起价格的波动。
这些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来实现的。
①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有利于)。
(即供不应求,价格升高)②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接受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的现象,这时的价格就低。
这就是所谓的(有利于)。
(即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2、价值决定价格:①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
在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决定的,二者成。
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
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决定,商品交换以为基础实行,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 价格变动对需求的一般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a、互为替代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 第二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时:2课时 课型:复习课 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一、学习目标:1、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
2、解释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
3、回忆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
4、结合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区分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二、重点与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2、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与手段。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4、什么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1、国家宏观调控的事目标就是促进经济增长。
( )说明:2、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
( )说明:3、国家的宏观调控就是行政调节。
( )说明:五、巩固练习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B 、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C 、充分发挥了计划的长处D 、完全克服了市场的弊端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
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是一件鼓腰包、顺民心的要紧事。
材料体现出我国的市场经济( )A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B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C 、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需要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3、漫画《饕餮》嘲讽一个贪吃的人。
这幅漫画告诫我们( )A .市场调节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B .必须充分利用地球资源,促进经济发展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D .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2013广州三模]广东省是全国第一个启动碳交易试点的省,碳排放权交易把与节能、减碳和生态发展密切相关的碳排放权益作为一种可交易的产品,建立了一种统筹能源战略、节能降耗和编号:1902生态发展的机制。
这种机制()①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推进节能减排工作②是政府利用利益杠杆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③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④创新了商品交换和国内贸易的内容与形式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南京市对原来每半小时收2.5元的收费标准进行了修改,白天同样路段停车两小时至少比原来多付近10元。
南京市实施新的停车收费政策,这是运用宏观调控中的()A. 行政手段B. 货币政策C. 经济手段D. 法律手段6、为解决我国当前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严禁新增项目,立即停建违规项目。
材料中发改委调控经济的手段是()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政治手段7、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根据决定,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
这体现的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是()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道德手段8、[2012·汕头模拟]“居者有其屋”,房价关乎民生。
下列政府采取的措施中,可能有效抑制房价增长过快的经济手段有()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保障性住房→抑制房价增长过快②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领域货币量减少→投机性购房减少→抑制房价增长过快③查处囤地炒地→增加住房用地有效供给→扩大住房供应量→抑制房价增长过快④调整房产税收政策→减少房产保有和交易成本→投机性购房减少→抑制房价增长过快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9、下图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一种宏观经济的收缩过程,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过程中各环节相应的调控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用的手段是()A.①B.②C.③D.④10、2011年11月16日,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首次提出适时适度进行微调,调控重心发生微妙变化。
需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行适调微调的目的在于()A、解决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矛盾,抑制消费过快增长B、解决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抑制投资过快增长C、实现我国经济总量平衡,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D、通过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11、材料一: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关于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推进实施“一线放开”。
允许企业凭进口舱单将货物直接入区,探索简化手续;实行“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模式,创新监管技术和方法。
第二,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
推行“方便进出,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
材料二: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1)结合材料,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和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做法。
(6分)(2)面对上海自贸实验区的启动,我们将如何进一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4分)2015届高三年级政治学科 《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第九课 第二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2课时 课型:复习课 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一、学习目标:1、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
2、解释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
3、回忆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
4、结合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区分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二、重点与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2、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与手段。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2、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4、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 4、什么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1、国家宏观调控的事目标就是促进经济增长。
( )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任务和目标。
2、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
( )说明:宏观调控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它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区别在于宏观调控效果上的差别,而不是有无的问题。
3、国家的宏观调控就是行政调节。
( )说明: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并不是平行的,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五、巩固练习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B 、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C 、充分发挥了计划的长处D 、完全克服了市场的弊端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
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是一件鼓腰包、顺民心的要紧事。
材料体现出我国的市场经济( )A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B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C 、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需要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3、漫画《饕餮》嘲讽一个贪吃的人。
这幅漫画告诫我们( )A .市场调节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B .必须充分利用地球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编号:1902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D.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2013广州三模]广东省是全国第一个启动碳交易试点的省,碳排放权交易把与节能、减碳和生态发展密切相关的碳排放权益作为一种可交易的产品,建立了一种统筹能源战略、节能降耗和生态发展的机制。
这种机制()①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推进节能减排工作②是政府利用利益杠杆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③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④创新了商品交换和国内贸易的内容与形式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南京市对原来每半小时收2.5元的收费标准进行了修改,白天同样路段停车两小时至少比原来多付近10元。
南京市实施新的停车收费政策,这是运用宏观调控中的()A. 行政手段B. 货币政策C. 经济手段D. 法律手段6、为解决我国当前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严禁新增项目,立即停建违规项目。
材料中发改委调控经济的手段是()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政治手段7、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根据决定,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
这体现的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是()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道德手段8、[2012·汕头模拟]“居者有其屋”,房价关乎民生。
下列政府采取的措施中,可能有效抑制房价增长过快的经济手段有()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保障性住房→抑制房价增长过快②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领域货币量减少→投机性购房减少→抑制房价增长过快③查处囤地炒地→增加住房用地有效供给→扩大住房供应量→抑制房价增长过快④调整房产税收政策→减少房产保有和交易成本→投机性购房减少→抑制房价增长过快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9、下图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一种宏观经济的收缩过程,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过程中各环节相应的调控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用的手段是()A.①B.②C.③D.④10、2011年11月16日,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首次提出适时适度进行微调,调控重心发生微妙变化。
需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行适调微调的目的在于()A、解决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矛盾,抑制消费过快增长B、解决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抑制投资过快增长C、实现我国经济总量平衡,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D、通过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11、材料一: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关于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推进实施“一线放开”。
允许企业凭进口舱单将货物直接入区,探索简化手续;实行“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模式,创新监管技术和方法。
第二,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
推行“方便进出,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
材料二: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