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教学提纲
古诗词解读讲义完整
古诗词鉴赏专题时间:姓名:第一讲:梳理鉴赏诗词必备知识考纲陈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
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
小口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
(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内容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形式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
→【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写了哪些意象?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⒈离别类:▼月亮(思乡或团圆),双鲤、尺素(远方来信),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芭蕉(离情别绪);▼阳关曲(送别的歌声),南浦(送别之地),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梳理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1、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1、 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如: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 诗人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一般有下面几种 形象类型。
(与情感类题型具有一定互通性)(1) (2) (3) (4) (5) (6)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3、 分析思路,技法解密(1) (2) (3) (4)4、 答题步骤: 形象集中统一 (1) 概括描述形象特征(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2) 找出诗人描写人物的有关诗句,分析形象。
(3) 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
形象特点多样(1) 特点1+分析+意义(2) 特点1+分析+意义(3) 特点1+分析+意义(二) 景物形象1、 答题思路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与“境”融合一致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
2、 答题步骤:(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画面。
(要忠实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表达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方只答“表达了作者感 伤的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友人送别、思念故土的形象。
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分析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抓住人物特征。
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o(三)事物形象1、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一.诗歌分类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
主要写法: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1.读诗时要"想诗"。
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人风格补充】1.三曹——苍凉雄健。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鉴赏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形象
2.诗中人物形象
(二)鉴赏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 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
(三)鉴赏景物形象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诗歌的“炼字”艺术
1.动词
2.形容词
(二)诗歌的诗眼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修辞手法
1.比喻
2.比拟
3.夸张
4.借代(其他提一下,不举例)
(二)表达方式
1.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2.描写技巧
(1)虚实相生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动静结合
(4)细节描写
(三)表现手法
1.衬托
2.对比
3.象征
4.比兴
5.渲染
6.烘托
7.用典
(四)鉴赏构思立意技巧
1.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2.以小见大
3.以景结情
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一)送别抒怀诗(二)羁旅思乡诗(三)山水田园诗(四)怀古咏史诗(五)民生疾苦诗。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及知识点一、教学目标1.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如诗歌的格律、韵脚等。
2.了解古诗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并能运用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进行理解和欣赏。
3.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其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方法。
2.理解古诗四大家的代表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辨析古代诗歌中的格律、韵脚等。
2.如何进行文学鉴赏,理解古诗四大家的代表作品。
四、教学方法1.讲授+分组朗读,通过学生分组朗读来逐渐达到对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掌握。
2.听课式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神韵和意境,增强文学鉴赏力。
五、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古代诗歌背景音乐,让学生进入古代诗歌的意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中授课(40分钟)(1)授课一: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方法(15分钟)1.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如诗歌的格律、韵脚等。
2.古代诗歌的写作方法:如从事物本质上的感悟、间接表达等。
(2)授课二:古诗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25分钟)1.李白:《将进酒》2.杜甫:《登高》3.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王之涣:《登鹳雀楼》(3)授课三:文学鉴赏方法(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掌握文学鉴赏方法,如借助生活和文化背景进行解读,以及把握诗歌表现手法。
3.课后练习(10分钟)1.要求学生自己朗读一首古代诗歌,并进行鉴赏。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文学鉴赏方法,了解古诗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辨析古代诗歌中的格律、韵脚等,以及如何进行文学鉴赏,理解古诗四大家的代表作品。
七、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以学生的表现为主,评价学生在诗歌朗读、鉴赏和讨论方面的表现。
同时,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八、相关知识点1.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如格律、韵脚等。
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考大纲求: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感情的体察。
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境界的鉴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复习重点1.认识古典诗歌中的形象的种类;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中形象的方法。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建出来的生动详细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怀主人公)形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情景)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掌握形象的特点,解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怀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或许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绘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情痴心、朴实朴实,女青年美丽开朗、机灵调皮;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分别时的无穷伤心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义,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氓》刻画了勤奋和善而又清醒刚强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旁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怀主人公的形象,其实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边几种形象种类。
(1)傲视显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显贵,使我不得高兴颜”表现了李白淡于荣华、傲视显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显贵、豪迈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伤时感事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1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其实不不过逗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伤时感事的性格。
(3)寄情山川、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显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政界的憎恶,对田园的喜欢;如王维《山居秋暝》经过对晚秋节气空山新雨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山川风光的喜欢。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代诗歌,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代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课堂讲授: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5. 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与分类介绍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阐述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格律、韵律、意象、情感等讲解古代诗歌的分类:近体诗、古体诗、词、曲等2. 第二课时: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3. 第三课时: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步骤:理解、品味、感悟讲解如何分析古代诗歌的意象、情感、主旨等4. 第四课时: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分析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5. 第五课时:古代诗歌的综合鉴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首古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鉴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互相交流学习七、教学资源与手段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古代诗歌的相关内容2. 教学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作为教学案例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古代诗歌鉴赏实例4. 教学视频: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八、教学环境与条件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齐全3. 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古代诗歌鉴赏材料九、教学策略与措施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3. 比较鉴赏:引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古代诗歌的鉴赏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十、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提问:教师应及时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4.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十一、教学拓展与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
2. 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度,能够准确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 通过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表达技巧概述2. 具体诗歌的鉴赏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鉴赏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诗歌的鉴赏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表达技巧。
3.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歌的表达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
3. 诗歌鉴赏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让学生结合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与拓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古代诗歌的魅力。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选取一首古代诗歌,运用所学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分析。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如《登高》、《静夜思》等。
2. 分析重点:针对每首诗歌,引导学生关注其表达技巧的运用,如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
3.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感悟。
七、诗歌鉴赏实践1. 实践活动: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运用所学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3. 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
2. 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3.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
三、教学重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分类和用法。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四、教学难点:1.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准确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诗歌材料,包括诗人和作品介绍、诗歌全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学习。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古代诗歌,引起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介绍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即诗人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讲解各种表达技巧的分类,例如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三、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并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和记录。
四、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10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具体的诗歌,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表达技巧。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作业,例如分析一首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写出一篇短文进行鉴赏。
六、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古典诗歌鉴赏导学提纲
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辨类析情[学习目标]通过辨类整体把握诗的主旨。
做好简答题。
[诗歌思想内容类别]1.寄别亲友类----抒写离情、慰藉亲人、表明心志等;2.咏史怀古类----评论史事、凭吊古迹、吊古伤今、借古讽今、仰慕先贤、壮志未酬、建功立业、黍离之悲、抚今追昔等;3.边塞战事类----戍边报国、渴望安定、思乡思亲、厌倦战争等;4.羁旅行役类----思乡思亲、失意苦闷、怀才不遇、有志难伸、漂泊哀伤、自我安慰等;5.山水田园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超脱尘世、闲适安逸、对官场生活的淡漠、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等;6.忧国忧民类----关心家事国事、关心民生疾苦等;7.相思爱情类----相思之苦、离合悲欢、忠贞不渝、男欢女爱等;8.生活哲理类----以事明理、因形见理等;9.写景状物类----托物言志等。
[训练]下列所选诗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主观情意?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答:寄别亲友类,抒写离情。
抒发了作者依依惜别的感情(寓情于景)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答:寄别亲友类,慰藉友人。
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
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答:咏诗怀古类。
一、二句凭吊古迹,三、四评论史事。
抒发历史变迁的感慨。
4.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答:咏诗怀古类,昔盛今衰,吊古伤今。
运用对比,吊古伤今,抒写今非昔比的感慨。
5.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答:咏诗怀古类,仰慕先贤、壮志未酬、建功立业。
借歌颂孔明的业绩,抒发了仰慕先贤、功业无成的感慨。
6.千里莺啼绿映红,山村水郭酒旗风。
古诗鉴赏提纲
古典诗歌鉴赏这就要求我们注重鉴赏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能有所偏废。
要记一些鉴赏的术语,尝试一些答题的模式。
围绕三点:1.读标题。
诗歌标题与诗歌内容往往紧密相连,考生若能带着标题来读诗歌,可能事半功倍。
2.读作者。
(见“评价作者观点态度”)3.读类别。
(见“评价诗歌思想内容”)4.读注释。
5.读诗眼(题眼)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诗歌中的一词一句往往对全诗的主旨有着高度概括意义。
我们把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词或句叫诗的眼目,即“诗眼”。
“诗眼”是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因此抓住“诗眼”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鉴赏古代诗歌。
那么,如何抓住一首诗的“诗眼”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抓住关键词找“诗眼”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他们在诗歌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②把握重点句找“诗眼”③注意确认诗歌体裁,从而把握“诗眼”一般地说,五言诗句型多为上二下三,七言诗多为上四下三,五言诗一般以第三字为眼,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
另外,近体诗中,绝句类诗的“诗眼”往往在后两句;对于律诗而言,由于律诗四联起、承、转、合的特点,往往尾联两句即为“诗眼”所在。
6.读问题。
(1)以题带读。
(2)严格按照指令,忠实于题干,“问什么,答什么”;忠实于文本,“要什么,给什么”。
几问几答,先问先答,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
(3)弄清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分析诗题中的人和事,理解诗的大意。
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
(4)从问题入手,找准题目考查的知识点,然后搜集相关信息,酝酿答题。
另外要关注作品中的“典故”,语言的倒装,读懂诗眼、意象。
(5)观点与理由相结合。
答题不要空想,一律要结合具体诗句,作具体分析。
(6)评价要恰当。
不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7.读内容。
要注意:诗贵含蓄,诗歌的语言往往具有暗示性、跳跃性、多意性等,分析时应该重视;把握诗歌,看名词,知道写;注意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知道怎么写、为什么写。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流传千年,代代传诵。
在这些古代诗歌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涵义,以及卓越的艺术功底。
以下是中国古代诗歌赏析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一、诗歌的类型分类中国古代诗歌可以根据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
按内容来分,可以分为抒情诗、咏物诗、写景诗、豪放诗等。
按形式来分,可以分为四言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双调词等。
二、四种修辞手法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
其中,四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夸张、对仗和借代。
比喻是通过比较的手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夸张则是夸大事物的形象以达到强调的目的;对仗是诗句中呼应、对应的手法;借代则是通过借用一个特定的词来代指其他事物。
三、韵律格律中国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格律而著名。
其中最常用的格律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五言绝句一般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韵脚分别为仄仄平平仄;七言绝句一般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韵脚分别为平平仄仄平平仄。
四、意境和写景手法中国古代诗歌以其深远的意境和生动的写景手法而饱受赞誉。
古代诗人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巧妙地描绘自然景物,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比如《静夜思》中的“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通过写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寂寞之情。
五、兼具思想性的诗歌作品中国古代诗歌既有其艺术品味,又兼具深刻的思想性。
古代诗人借助诗歌这个载体,表达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杜甫在《登高》中以壮怀激烈的诗句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悲愤和对时局的关切。
六、古典名篇的欣赏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经典名篇,这些名篇以其出色的艺术价值被广泛传诵。
像《离骚》、《长恨歌》、《水调歌头》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被誉为古代诗歌的瑰宝。
总结:中国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格律、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性,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独树一帜。
通过赏析古代诗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诗人的才华横溢,还能窥探到古人的情感和人生哲思。
希望这些知识点的总结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点及教材学习任务梳理+课件
必修上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这首词,抒发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雄视天下的 凌云壮志。阅读时注意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品味其中意象的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要反复诵 读,仔细揣摩,体会这首词炼字选词的精妙之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很多诗词都能引发我们对青春的思考, 可以课外阅读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周恩来《赤光的宣言》、朱德《太行春感》、陈毅《赣南游击词》等, 感受他们的情怀。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写文学短评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从多方面触动我们的情思,引 发我们的思考,值得评论的点很多。写短评时要能够聚焦,如果面面俱到,很容易失之浮泛。比如作 者怎样渲染气氛,怎么描摹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运用了哪些手法等,都可以成为评论的焦点。同 时,也要注意选择小的切入口,可以关注一些细节。茹志鹃《百合花》中“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小通讯员衣服上被撕开的口子等细节反复出现,就可以将它们作为切入口,分析这些细节对于表现人 物、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东的《沁园春·长沙》作于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至今都能让人感受 到诗人炽热的情感、豪迈的气概。如果我们平时多关注现实,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诗情就会不 期而至,也就能从中提炼出抒情的主题。
诗歌需要形象。思想感情与具体形象相融合,就形成意象。通过意象抒发自己的诗情和意趣, 诗歌就会产生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在闻一多的《红烛》中,诗人通过对红烛这一核心意象的层层渲染 和开掘,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和对人生的 思考是通过几个意象的组合实现的。雪莱的《致云雀》以云雀为中心组成密集的意象群,表达诗人奔 放的激情和坚定的理想。写作诗歌时,最好不要直接说出你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要通过具体的形象, 运用比喻、象征等方式来暗示。总之,要婉转曲折地表达才能耐咀嚼,有诗味。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辅助提纲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辅助提纲一、解读诗句的基本常识1.知晓“活用”,理解词句。
①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②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2.留意“互文”,参互理解。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齡《出塞》)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3.识别“倒装”,还原语序。
①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②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注意“省略”,添补字词。
①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二、解读古典诗歌的要领1、捕捉关键词句领悟主旨诗有诗眼,句有句眼,诗眼、句眼即诗歌中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
2、抓住诗歌意象领悟意境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作者借以抒怀的凭借物。
诗歌的意境是指作者在诗作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包括作者的主观情态和客观风物两个方面。
3、借助风格流派把握思想感情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柔美婉丽、王维的诗画一体、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等。
通常论风格或说格调,常用的术语有:典雅、壮丽、新奇、雄浑、冲淡、纤秾、秾丽、柔靡、绮丽、豪放、自然等等。
风格相同或相近的作家合在一起又形成不同流派。
如诗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
词有婉约派、豪放派等等。
4.读其诗,知其人——知人论世①社会生活、政治生活背景。
②诗人自身经历遭遇。
③同一作家的多样风格。
三、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一)表达技巧的鉴赏知识1.修辞手法角度: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双关、对比、互文、化用、叠词、衬托、反语等。
2.表达方式角度重点注意描写、抒情。
⑴描写:①描写角度②描写顺序③描写方法⑵抒情①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即作者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直接倾吐在作品中,以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九上诗歌赏析复习总结提纲
九上诗歌赏析复习提纲一、《塞下曲六首》之一(李白)1、默写全诗2、如何理解首联中包含的物候现象?3、诗歌中“晓”“宵”二字,对表现守边将士的精神有何作用?4、如何理解“折柳”的含义?1、略2、这是由于地势高下产生的温差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这里的“天山”即“祁连山”,由于其海拔高,山上温度低,因此尽管是五月的时候,仍然是冰天雪地,看不到花草。
3、“晓”“宵”二字,画龙点睛地把将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使人肃然起敬。
4、“折柳”语意双关,既指将士们长年驻守在祁连山上,见不到内地杨柳依依的景致,也含蓄表达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
二、《凉州词》(王之涣)1、默写全诗2、试从物候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谈谈你对最后一句的理解。
3、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一、二句的图景描绘出来。
4、“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春风”语意双关,既指,又指5、这首诗描写了塞外荒凉壮阔的景象,表现了守边将士久戍思家的哀怨和凄苦之情。
1、略2、物候现象:凉州地处高纬度地区,又加上周围群山环绕,海洋暖湿气流无法到达这里,因此气候干燥寒冷,春天短暂得几乎感觉不到,所以“春风不度玉门关”。
3、在苍茫的西北荒漠上,黄河犹如一条金色的绸缎,缓缓地流向天边的白云深处;沉沉暮色中,一座孤零零的边境小城坐落在高达万仞的群峰之间。
4、自然界的春风朝廷的关心三、《塞下曲》(卢纶)1、默写全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的守边将士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单于夜遁逃”的/?3、一二句极富暗示性,试说说它暗示了哪些信息?4、三四句言有尽而意无穷,试作分析。
1、略2、月黑雪猛,非雁飞之时,却见大雁高飞,暗示已有敌情发生,那是被围困已久的单于乘着夜色逃跑了。
3、第一,月黑雁飞,暗示敌情已经发生;第二,敌人被围已久,将乘黑夜逃跑;第三,将军极富作战经验,正密切观察敌情;4、后二句描写将军雪夜率军追敌的壮举,突出了将军杀敌卫国的精神。
不正面写轻骑远追及辉煌的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将士人们跃跃欲追的场景,引人联想。
诗歌鉴赏复习提纲
诗歌鉴赏提纲一、容1、历史背景2、作者经历生卒年、身世、生平、追求、遭遇、思想、性格〔著名诗人:屈原、渊明、白、杜甫、白居易、轼、辛弃疾、清照、陆游〕3、引用典故4、思想感情不同的提法:意思、容、思想、感情、中心思想、主旨、题旨、意图、意蕴效果:深刻、含蓄、鲜明、辛辣、冷峻诗歌的主旨往往是作者阐述的*种哲理,或者是作者对社会、人生、历史进展反思后的总结等等。
我国古代诗歌表现的重要主题根据彼此之间的联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建功立业、忧国忧民、羁旅行役、蔑视权贵、怀才不遇、怀古伤今等。
第二类归隐田园、寄情山水。
第三类忆友怀旧、思乡念亲、别恨离愁等。
5、意象和意境附:“近体诗六首“意象解读意象,是作者借以传递自己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中国古典诗歌开展到唐代已臻成熟,诗中对意象的运用吸收了前人之长,同时也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很多“意象〞几乎成了表达*些特定情感、情绪的“代号〞。
下面以“近体诗六首“中出现的典型意象为例进展说明。
“山居秋暝“:空山:“空〞为全诗的诗眼。
“空山〞点出山的寂静空旷。
在向往隐居生活的诗人眼中,这种“空〞是山的魅力之一。
“山〞似乎在等着他欣然来归,诗人只有置身于空山之中,心灵才会得到充实。
新雨:秋雨而“新〞,“新雨〞而“后〞,一扫季节、天气带来的阴郁沉闷之气,写出作者舒畅欣喜的心情。
明月:“月〞是古典诗词中最常用的意象之一,寄托了诗人们各种复杂的情感。
“明月〞要么成为良辰美景的组成局部,要么就是“不谙离恨苦〞的无情之物,反衬着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心忧患。
清泉:清泉之“清〞,与“浊〞相对。
“清泉〞代表了高洁出世的人生理想。
可它在山而清、出山而浊,又对有精神洁癖的诗人有警示的作用。
浣女:自西施浣纱的故事之后,“浣女〞形象已笼罩了一层浪漫色彩。
吴王夫差身边的西施象征沉重的“责任〞,溪边浣纱的西施却代表轻灵的“自由〞。
“浣女〞的笑声就是自由之歌。
渔舟:是隐居图画的典型容之一。
代表与山水合一的生活环境、卑微平凡却自得其乐的谋生方式。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诗歌鉴赏知识点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诗歌鉴
赏知识点
以下是古代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点:
1.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用语言表达感情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韵律、节奏和意境等特点。
2. 诗的分类:古代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包括古风、乐府和古体诗等;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词等。
3. 五言诗和七言诗:古代诗歌常用的两种韵律形式,五言诗每句五个字,七言诗每句七个字。
4. 诗歌的艺术特点:古代诗歌追求音韵的和谐,注重意境的营造,借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表达出深刻的感情和思想。
5. 诗歌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复、排比等,通过这些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达力和艺术感染力。
6. 诗歌的意象:指诗歌中那些具象化的事物或者形象,可以是自然景色、动植物、人物形象等,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诗人的感情和情绪。
7. 诗歌的韵律:诗歌中的韵律可以通过平仄、押韵和句式的长短来体现,可以帮助诗人调整情绪,增强语言的美感。
8. 诗歌的意境:指通过意象和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思,可以产生美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9. 诗歌的主题:古代诗歌的主题非常广泛,有爱情、自然、人生等,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主题倾向。
10. 名家名篇: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名家名篇,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夜喜雨》、苏轼的《赤壁赋》等,这些作品代表了古代诗歌的高峰。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可以用于诗歌的鉴赏和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考纲要求: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复习要点1.了解古典诗歌中的形象的类型;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中形象的方法。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或者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
两位诗人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技巧点拨:提问方式:(1)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形象?(2) 这首诗歌中的“xx”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的特点。
分析步骤:(1)概括描述形象特征(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2)找出诗人描写人物的有关诗句,分析形象。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
技法解密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2、分析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抓住人物特征。
3、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4、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二)景物形象1、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在古诗中,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诗人的形象。
所以,我们要解意象,品诗歌。
(要牢记常见意象的特定含义)2、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与“境”融合一致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三)事物形象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2.要由表及里把物的含义挖掘出来。
3.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阅历作答。
答题步骤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感情。
例:小松 (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诗人所写的小松有何特点?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
这里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
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2、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3、 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1 表达方式2 修辞手法3 表现手法4 结构技巧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还有咏史抒情、怀古抒怀、用典抒情等。
4、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古诗中景物描写的方法: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多感官描写(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多角度描写(远近、俯仰、高低、上下)渲染、白描、烘托多种意象组合(意象叠加)色彩的映衬补充:虚实结合,何为虚: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B、已逝之景之境C、设想的未来之境D、悬想揣测对方活动和心情(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喻。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3)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4)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5)反问。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6)设问。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7)借代:不直接的说出事物,而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整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绿和红两种颜色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8)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
(9)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10)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11)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三)表现手法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1、衬托2、联想、想象、3、对比、4、白描、5、渲染、6、烘托、7、象征、8、用典、9、抑扬结合、10、动静相衬、 11、虚实结合、12、赋比兴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对比。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4、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5、烘托: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一种表现手法。
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只写一事物)。
如“东船西舫方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广阔的回味空间。
而对比衬托是双方都写。
烘托是侧面描写6、象征(托物言志):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
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
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
7、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
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