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孔珩磨和粗糙度
珩磨机标准
珩磨机标准珩磨机是一种专门用于珩磨工件的高精度机床。
下面将介绍珩磨机的标准。
一、设备精度珩磨机的精度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而言,珩磨机的精度应符合以下要求:1.圆度误差:珩磨机加工后的工件圆度误差应不大于0.005mm。
2.圆柱度误差:珩磨机加工后的工件圆柱度误差应不大于0.01mm。
3.表面粗糙度:珩磨机加工后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0.8以下。
4.尺寸精度:珩磨机加工后的工件尺寸精度应符合相应的公差要求。
二、设备结构珩磨机的结构应合理、稳定,能够保证长期使用而不易出现故障。
一般而言,珩磨机的结构应符合以下要求:1.机身:机身应采用高刚性材料制造,能够保证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振动或变形。
2.工作台:工作台应具有高精度、高稳定的定位和夹紧装置,以确保工件的位置精度和夹紧力。
3.珩磨头:珩磨头应具有高精度、高稳定的定位和驱动装置,以确保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振动或偏移。
4.冷却系统:珩磨机应配备完善的冷却系统,以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过热而产生变形。
5.控制系统:珩磨机应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三、使用规范为了确保珩磨机的精度和使用寿命,使用规范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使用规范应包括以下内容: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性能、结构和操作方法。
2.在加工前,应对工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符合要求。
3.在加工过程中,应控制珩磨头的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以避免对工件造成过大的冲击和热量积累。
4.在加工完成后,应对工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并做好记录。
5.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6.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四、维护保养为了保持珩磨机的精度和使用寿命,必须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一般而言,维护保养应包括以下内容:1.清洁设备:定期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油污,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整洁。
发动机缸孔平台珩磨加工技术初探
3 9
・
产品与市场・
3 . 1 珩 磨加 工 过程
・
产 品与 市 场 ・
1 . 1 缩 短磨 合 时 间 。延 长缸 套寿 命
气 缸 套工 作 表 面 的尖 峰 、卷边 毛 刺被 清 除掉 ,所 以 初 期磨 合 性 能优 良 .缸 套 很快 进入 正 常 工作 期 ,提 高 了
族 参 数 的含 义 。 网纹 参 数 由三部 分 组成 ,分 别 为轮
4. 尼 龙 压 板 5. 过 渡 垫 板 6. 调 整 螺 栓
3 _ 2 关键技 术参 数
切 削速 度 v : 由珩 磨 头 旋 转 速 度 v 和往 复 速 度 v
合成 的速 度 ,它 影 响到 工件 的表 面质量 和 加工 效 率 ,对 于铸 铁缸 套 加工 ,旋 转 速度 和 往 复速度 的增 加 ,均有 利 于表 面粗糙 度 值 的减 小 。其 中 ,往 复 速度 v ( m / m i n ) 在 程序 中直 接 给定 ,在 程 序 中一 般 给 出主轴 的转 数 ,若 已 知 加 工 工件 直径 ,则 旋 转 速 度 可 以 根 据 公 式 = v : 叮 『 d n /
Z
实现 缸 体 的 固定 。采用 在 两端 主轴 孑 L 处 压 紧 ,为 了保 护
已加 工完 的主轴 承孔 .故 设计 了两个 半 圆形 的尼龙压 板 。 与 主轴 承孔 配合 ,并 通 过调 整螺 栓 和压 紧螺 栓 将其 拧 紧 在过 渡 垫板 上 ,实 现缸 体在 加 工过 程 中 的完全 固定 。通 过 V6夹具 的设计 ,将 原有夹 具 设计 成 了模块 化 ,今 后 , 在换 型产 品时 ,只需 做几块 过渡垫 板就能 实现装 夹 。 ( 2 ) 珩 磨程 序 编制 。为 了 实现 加工 , 首先 必 须定 义缸
缸孔加工的质量问题、主要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缸孔加工的质量问题、主要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加工缸内孔时,对经常出现的缸孔表面有振动波纹、孔表面出现深沟刀痕、切屑划伤表面,表面有起皮和折皱、孔尺寸超差、缸孔几何形位超差等常见加工质量缺陷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可以帮助生产厂家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加工质量问题。
标签:油缸;加工缺陷;原因分析;预防对策缸内孔加工时,技术要求通常都比较高,不仅有严格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而且对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也非常高,影响内孔表面粗糙度的几种表现形式包括:表面有振动波纹、孔表面出现深沟刀痕、切屑划伤表面,表面有起皮和折皱等1 缸孔加工质量问题及预防对策1.1 表面有振动波纹表面振动波纹是影响缸孔粗糙度的重要因素,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机床、夹具、刀具工艺系统刚性差。
②各导向部分间隙过大。
③镗刀过度磨损;镗刀后角过大;切削力过大。
④珩磨砂条磨钝;砂条太硬;自励性差。
⑤滚压头滚子制造精度差;一组滚子尺寸差过大(滚压时产生周期性振动)走刀量大等。
预防对策:①增加系统刚性。
②合理选择各导向部分的间隙。
③及时刃磨刀具;减小后角;减小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增加切削速度。
④修整砂条;合理选择砂条。
⑤提高滚压头制造精度;仔细选择滚子尺寸;减小走刀量。
1.2 孔表面出现深沟刀痕深沟刀痕这类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①镗孔时出现积屑瘤。
②精镗刀刃磨、抛光粗糙度太粗。
③滚压头滚子疲劳点蚀和剥落;滚子圆角过渡不良;表在粗糙度粗。
④珩磨时有粘砂现象,划伤缸孔表面。
预防对策:①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②仔细刃磨和抛光。
③及时检修滚压头;提高滚子制造质量。
④合理选择砂条;加大冷却液的流量和压力;减低冷却液粘度。
1.3 切屑划伤表面切屑划伤表面在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其产生的主要原因①冷却液流量、压力小,排屑不畅。
②镗头体设计不合理,冷却液产生涡流,不能顺利排出切屑。
③鏜刀断屑台设计不合理,不能断屑。
预防对策:①提高压力或增加流量。
发动机缸体珩磨机加工尺寸的控制方法
发动机缸体珩磨机加工尺寸的控制方法上汽通用五菱发动机工厂的缸体珩磨机是进口全自动加工设备,该珩磨机承担了保证缸体加工重要部位缸孔和曲轴孔的最终加工尺寸的任务,是缸体线的关键设备。
由于加工方式的特殊性及工艺要求的多样性,加工精度和加工稳定性要更高,掌握珩磨机加工尺寸的控制方法,对于实现发动机性能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了影响珩磨机加工尺寸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珩磨机加工的现状1.珩磨机及加工工序描述上汽通用五菱发动机工厂的珩磨机是德国格林(Gehring)公司生产的,分为12个工位,由进出料工位、型号识别工位、缸孔粗加工工位、精加工工位、曲轴孔加工工位、MARPOSS检测工位、翻转工位及几个空工位组成。
加工工位拥有机械电子涨刀系统和液压涨刀系统,可以加工1.0~1.2L多种型号的缸体。
工件通过一个抬起步进式输送系统进行输送加工,该抬起步进式输送系统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实现精确控制。
2. 珩磨机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1)珩磨机精珩工位换刀后,加工首件粗糙度不合格,不能完全覆盖粗珩留下的刀痕和深沟槽(见图1)。
图1 不能完全覆盖粗珩留下的刀痕和深沟槽(2)加工出现缸孔圆度和圆柱度不好,出现超差和偏上差(见图2)。
图2 出现超差和偏上差(3)由于加工的缸孔是半盲孔,缸孔底部直径偏小,需要在缸孔底部增加延时增长缸孔底部的加工时间来修复,会造成缸孔出现环行刀痕的风险(见图3)。
图3 缸孔出现环行刀痕(4)珩磨加工直径偏大或偏小,影响节拍和造成返修的浪费。
影响加工尺寸的因素分析要获得良好的珩磨效果,除选用先进的珩磨工具及正确选用磨条材料和粒度外,珩磨时采用的工艺参数对加工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由无锡汽车租赁 奶茶店加盟 联合整理发布1.珩磨速度V珩磨速度为旋转速度V1和往复速度V2的合成,旋转速度V1为18~25m/min时最佳。
经验证明,缸孔的加工质量和往复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往复速度V2为25~35m/min时,网纹角θ为45°~70°时,珩磨效率最高。
发动机气缸孔压板镗珩加工工艺研究
文章编号:1000-0925(2004)03-075-06250061发动机气缸孔压板镗珩加工工艺研究彭 浪1,曹 武2(1.常州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常州213033;2.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 esearch on Machining T echnics of Engine Block Bore with Simulate BoardPENG Lang 1,CHAO Wu 2(1.Changzhou Dongfeng Automotive C ompany ,Changzhou 213033,China ;2.Dongfeng Automotive C ompany )Abstract :Using simulate cylinder head in engine block machining to simulate the practical assembling state ,with technical bolts compaction technical board ,fastening a gasget on the cylinder block ,block bore finish machin 2ing (hone )has heen realized.This technics can revise transfiguration of block when a cylinder head is assembled on the block ,assure the round tolerance and prick tolerance of a bore ,and reduce the forepart inhomogeneous wear of a block bore effectively.摘要:作者在发动机气缸加工中采用压板镗珩工艺,模拟实际装配状态,用工艺缸盖螺栓将工艺压板(模拟缸盖)、工艺缸垫与气缸体压紧,然后对气缸孔进行精镗、珩磨等精加工,对气缸在实际装配时所产生的变形进行校正,从而保证发动机在装配缸盖后气缸孔的圆度和锥度,有效减少气缸孔的早期不均匀磨损。
缸孔平台珩磨工艺及常见问题的解决
采 集 与 处 理 ; C8051F350 通 过 串 口 中 断 接 收 C8051F320 的指令数据 。C8051F350 软件处理流程 见图 3 。
的作用下可大大减少油膜中断的几率 ,从而明显改 善供油和油膜分布状态 。小平台因网纹相互隔离 , 不会形成较大面积的连续干摩擦区或边界摩擦区 (半干摩擦区) ,从而可大大降低熔着磨损扩大化的 几率 。因此 ,多网纹小平台可使摩擦副的润滑状况 大为改善 ,从而延长缸套 (缸体) —活塞环摩擦副的 使用寿命 ,并显著降低机油油耗量和燃料消耗 。只 要保证缸套 (缸体) 和活塞环的制造精度 ,保证两者 配合良好及适度润滑 ,就能大大缩短发动机的磨合 期 。因此 ,平台网纹珩磨技术在现代汽车制造业已 得到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78
工具技术
3 缸孔珩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 表面粗糙度的控制 表面粗糙度值的大小在珩磨机上是可调的 ,但 在珩磨加工中经常遇到粗糙度不均匀的问题 ,主要 由以下 3 个原因造成 : ①前序几何精度超差过大 。珩磨加工中粗糙度 不均匀大多是由珩磨前序 (精镗) 中几何精度超差所 致 。精镗几何精度超差包括缸孔 (缸套) 的圆度 、圆 柱度 、位置度等超差 。珩磨余量过小也是造成此类 问题的原因之一 。 ②珩磨头存在问题 。包括 :珩磨头顶杆的长度 不合适 ;砂条座间隙大小不合适 ,影响涨出和回缩 ; 砂条座弹簧松紧不合适 ;同时工作的砂条几何精度 (砂条外径的圆度 、圆柱度等) 不达标 ;珩磨头砂条外 圆与珩磨孔直径不匹配等 。 ③珩磨条 (珩磨油石) 性能和质量的影响 。例 如 :金刚石颗粒的形状及大小不合适 、均匀性差 ,或 结合剂 、疏松度不匹配等 。 因此 ,在发现珩磨粗糙度不均匀时应具体分析 其原因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 (2) 沟槽数量的控制 网纹的有效沟槽 (即有一定深度的沟槽) 的数量 是缸体珩磨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缸体中有效沟槽 的多少直接影响发动机活塞副的功效 、寿命以及发 动机的排放质量和机油消耗 。各公司根据发动机的 用途 、性能不同 ,对单位长度内的沟槽数量有不同的 要求和标准 。影响有效沟槽数量的因素包括 : ①珩磨油石中金刚石的形状 、粒度 、浓度及性能 直接影响有效沟槽数量 ,粒度过粗 、浓度过低都会导 致有效沟槽数量过少 。 ②精珩量过大也会影响有效沟槽数量 ,即原有 足够数量的有效沟槽会被精珩平顶珩掉 。因此精珩 量一般应控制在 5~8μm 以内 。 ③增加有效沟槽数量的方法包括 :适当降低珩 磨油石粒度 ,同时适当减小精珩量 。如需保证原有 加工节拍 ,就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如提高主轴转速 、 增加设备数量等 。 (3) 其它珩磨缺陷 ①黑色划痕 在平台网纹珩磨中 ,有时在珩磨完成后的缸孔 中可看到黑色亮带或划痕 。经反复检测和观察发 现 ,在珩磨头完成操作退出缸孔时 ,珩磨条已收进珩 磨头本体 。产生这种痕迹的原因是珩磨主轴 、珩磨
缸孔珩磨表面粗糙度的优化
缸孔珩磨表面粗糙度的优化陈玉;黄雅韵;陈福华【摘要】缸孔表面粗糙度是珩磨工艺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缸体的实际生产中,许多因素影响着缸孔表面粗糙度。
本文提出从珩磨加工参数、砂条和加工余量等方向进行优化,分别进行加工对比验证,从而找到最合适的方案改善缸孔表面粗糙度。
【期刊名称】《汽车制造业》【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表面粗糙度珩磨工艺缸孔优化加工参数多因素影响加工余量对比验证【作者】陈玉;黄雅韵;陈福华【作者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84缸孔表面粗糙度是珩磨工艺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缸体的实际生产中,许多因素影响着缸孔表面粗糙度。
本文提出从珩磨加工参数、砂条和加工余量等方向进行优化,分别进行加工对比验证,从而找到最合适的方案改善缸孔表面粗糙度。
发动机缸体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它决定了发动机功率、转矩、油耗和寿命等运行性能。
这对缸体的加工精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所以通常采用珩磨工艺对缸孔进行精加工。
加工中提到的缸孔表面粗糙度一般是指平台表面粗糙度与沟槽的综合粗糙度。
因此,沟槽的数量和深度是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原因。
轮廓支撑长度率曲线(又称Abbott-Fire-Stone曲线),是描述轮廓形状的主要指标,能直观地反映零件表面的耐磨性,对提高承载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个形状评定参数,Abbott曲线实际包含了粗糙度轮廓横向和纵向所有的信息,如图1所示。
表面粗糙度参数主要为Rz、Rk、Rpk、Rvk、Mr1和Mr2等参数。
现在主流的评价标准为依据德国工位标准DIN4776,对平台表面进行Abbott曲线评定。
用特定规格的测针在被测表面划过评价长度的距离,被测表面的凹凸通过测针传递至粗糙度仪的处理电路,最终被处理成直观的测量结果,Abbott曲线主要评价波峰、波谷和平台等部分的比例关系。
内燃机缸套内孔珩磨工序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间 ,其 内孔对 活塞起 导 向作用 。缸 套 的内孔 是 内燃 机磨 损最 为严 重 的表面 之一 ,制造 材料 一般 采用 高
磷铸 铁 、含硼 铸 铁 、钛 钒 合 金铸 铁 和 球 墨 铸铁 等 。
其内孑 L 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燃机的综合性 能 和使用 寿命 ,而珩磨 工序 又是缸 套 内孔 的关键 加 工工 序 ,对缸 套 内孔 的加工 质量 至关重 要 。 以下 详 细介 绍 缸 套 内 孔 的 珩 磨 工 序 的 常 见 问 题 与 解 决 方案 。
脱 落 过快 。 解 决方 案 :适 当降低 珩磨 油石 的工 作压 力 。
7 结束 语
本 文简 单介 绍 了 内燃 机缸 套珩 磨工 序加 工过 程
中容 易 出现 的缸 套 内孔椭 圆度 大 、锥度 大 、粗糙 度
( 2 )珩磨油石 的工作压力小 。
解决 方 案 :提高 珩磨 油石 的工 作压 力 。
内 燃 机 与 配 件
2 0 1 5年第 6期
内燃 机 缸套 内孑 L 珩 磨 工 序 常 见 厂 )
1 引 言
缸套 是 内燃机进 行气 体压 缩 、燃烧 和膨胀 的空
大 、两端小 ,可将珩 磨油 石 的两端 越程 量调 大 ;如 果 中间小 ,两 端大 ,可将 珩磨 油石 的两 端越程 量 调 小 ;如果 一端 大 、另一端 小 ,可将 小端 的珩磨 油 石
( 2 )珩磨 夹具 的 下 定 位 平 面 及 上 压 盘 平 面 不 平 整 ,或者 夹 紧压力 过大 ,致使 缸套 变形 。 解 决方 案 : 修复 下定 位平 面 和上 压 盘平 面 ,也 可更 换 新 的下定 位座及 上压 盘 ,降低 珩磨 夹具 的夹
大型油缸内孔处理工艺
在大型油缸的制造过程中,内孔处理工艺是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着油缸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内孔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精镗、研磨、珩磨等工序。
精镗是利用镗床对油缸内孔进行加工,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精镗时,通常使用多刃镗刀,以较低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进行加工。
精镗后的内孔尺寸精度一般可达IT7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0.8μm。
研磨是利用磨具对油缸内孔进行加工,以进一步提高其表面光洁度。
研磨时,通常使用油石或金刚石磨具,以较低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进行加工。
研磨后的内孔表面光洁度可达Ra0.2μm。
珩磨是利用珩磨工具对油缸内孔进行加工,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珩磨时,通常使用珩磨头,珩磨头由许多珩磨石组成,珩磨石与内孔表面接触并进行磨削。
珩磨后的内孔尺寸精度可达IT6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0.1μm。
大型油缸内孔处理工艺的选择,需要根据油缸的使用要求和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于要求精度高、表面光洁度高的油缸,可采用研磨或珩磨工艺。
对于要求精度不高、表面光洁度要求不高的油缸,可采用精镗工艺。
在大型油缸内孔处理工艺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工艺选择要合理。
应根据油缸的使用要求和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工艺。
2.加工设备要先进。
先进的加工设备可以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提高生产效率。
3.工艺参数要合理。
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应根据油缸的材料、加工工艺等因素合理选择。
4.操作人员要熟练。
熟练的操作人员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5.检测要严格。
应严格对油缸内孔的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等进行检测,以确保油缸质量符合要求。
大型油缸内孔处理工艺是油缸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油缸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油缸制造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内孔处理工艺,确保油缸质量符合要求。
缸孔珩磨表面微观质量评定方法的制定及应用
缸孔珩磨表面微观质量评定方法的制定及应用李建华;周跃钢;王祖化;彭科国;李卫国【摘要】Among the parameters which affect cylinder bore honing surface quality, parameters like profile bearing length ratio, ten point height of irregularities, profile waviness, valley mean spacing which affect engine cylinder bore cross hatch honing characteristic are selected, and different weights are allocated to those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ffect,this is used as a new method in the evaluation of cylinder bore honing surface quality. This method is tested in many commercial vehicle engine series, correctness and adaptability of this evaluation method are verified.%从诸多发动机缸孔珩磨表面微观质量的评价参数中,选择了影响发动机缸孔网纹珩磨特性的轮廓支撑长度率、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轮廓波度、谷沟平均间距等参数,并根据各参数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不同的权重,将其作为一种新的评定方法用于缸孔珩磨表面微观质量的的评定.在多种商用车系列发动机上进行了检测,验证了该评定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期刊名称】《汽车技术》【年(卷),期】2011(000)009【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发动机;缸孔;珩磨;微观质量;评定【作者】李建华;周跃钢;王祖化;彭科国;李卫国【作者单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83+41 前言发动机气缸体的缸孔珩磨表面质量对发动机的可靠性、耐久性和排放有很大影响。
影响缸孔珩磨质量的因素
影响珩磨质量的因素1)缸套的刚性、壁厚均匀程度和材料的均一性缸套的刚性与壁厚不均匀会导致珩磨后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变差,对网纹的一致性也有影响,特别是已装入气缸孔的半成品缸套(取决于气缸孔底孔),这些影响很难在加工过程中彻底纠正。
材料的不均一给珩磨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预测和估计的。
2)前一道工序的加工质量首先要留有合适的加工余量。
珩磨的加工余量一般在0.02~0.08mm,最理想的余量为0.03~0.05mm。
余量过大会导致节拍加长,珩磨条钝化严重,珩磨头导向条磨损加速。
余量过小会导致无法修正和提高孔的尺寸、形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第二是珩磨前的圆柱度不能太差,否则无法纠正过来,一般圆柱度在0.02以内会得到较好的纠正。
第三是珩磨前的表面粗糙度2.5mm左右,粗糙度过大会导致珩前刀纹去除不掉,粗糙度过小会导致一般在Ra珩磨困难,节拍成倍增加。
3)珩磨条珩磨条相当于切削刀具,用来去除余量并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珩磨条对珩磨质量和效率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对于平台网纹珩磨来说,粗珩磨条负责去除较大的余量并改善原有的形状精度和粗糙度,精珩磨条则去除较小的余量,形成沟谷和平台,并达到最终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珩磨条的粒度和硬度是两个重要参数,粒度越大珩磨效率越高,硬度越高,珩磨条的寿命越长,所以珩磨效率与珩磨条的寿命有时是一对矛盾。
珩磨条的材料有多种,金刚石和碳化硅(油石)是最常用的两种,现在粗珩磨条一般都用金刚石材料,精珩磨条有用油石的也有用金刚石的,但是目前业内精珩还是用油石的比较多。
4)粗、精珩磨余量、压力及时间一般是粗珩的余量大,压力也大,基础、精珩的余量小,压力也小,若是二次珩磨工艺,精珩的余量一般为10~15μm,若是三次珩磨,前两次珩磨的余量一般应在20~30μm。
珩磨压力越大,珩磨效率越高,反之亦然,但对于珩磨质量来说,珩磨压力过高往往是没有好处的。
5)主轴行程和珩磨条越出孔两端的大小行程大容易产生腰鼓形孔,中间小两头大,行程小容易形成鼓形孔,中间大两头小,哪一端越出量大,哪一端的孔径相应的就会大,所以必须适当控制行程和珩磨条越出两端的大小,并根据实际加工情况适时加以调整才能保证质量。
发动机缸体缸孔珩磨圆度影响因素研究
发动机缸体缸孔珩磨圆度影响因素研究摘要:导致缸孔圆度超差的因素有很多,为了找出真正的原因,必须要对缸体缸孔圆度超差位置进行统计分析,与此同时,还要将缸孔珩磨的加工特点一同考虑进去。
为了找出影响缸体缸孔珩磨圆度的因素,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比如,缸体缸孔壁厚、珩磨加工余量分布等角度,寻找出控制和改善缸体缸孔圆度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发动机;缸体;珩磨;圆度;缸孔壁厚0.引言影响发动机的排放和油耗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发动机缸体缸孔圆度。
而且目前针对油耗和排放的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因此必须要注重缸体缸孔圆度的加工质量。
本文对不同缸体和不同缸孔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寻找和研究影晌缸体缸孔珩磨圆度的因素,而解决缸孔圆度超差的问题则是目前最重要的。
1缸孔珩磨工艺介绍及现状调查1.1缸孔珩磨工艺介绍(1)粗珩:去余量,此时的缸孔经过精镗后表面十分粗糙,需要粗珩来消除前面精镗缸孔所产生的的几何误差,使缸孔圆度、圆柱度均符合工艺要求,为后面的半精/精珩打好基础,相当于一个过渡阶段。
(2)半精珩:拉网纹(拉沟槽),是要在缸孔表面形成清晰可见的、对称的、均匀的网纹,并在微观轮廓上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和深度的沟槽。
(3)精珩:去掉粗珩产生的波峰而保留其波谷,从而使轮廓曲线上出现一定宽度和数量的平台,并保有一定深度的沟槽。
1.2缸孔圆度现状调查为了使调查的结果更具有权威性,通过对25件超差缸体的圆度测量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后发现圆度超差50%在第二缸,另外50%在第三缸;超差(圆度上限:5um)出现在中间的第3截面的几率占85.4%;出现在第4截面的占14.6%。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不论是圆度超差的不合格缸孔还是合格的缸孔,都会在中间3截面处得最大的孔圆度,而且两端截面与其他相比是比较好的。
1.3缸孔圆度超差原因为了找出缸孔圆度超差的真正原因,分析了超差缸体缸孔圆度和缸孔形状,最后得出缸体在珩磨的加工过程中位置不同受力不同,导致形状存在着差异,而且中间位置上的两个缸孔变形最大,这是因为它们在珩磨后材料回弹最严重。
气缸孔平台珩磨的质量改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气缸孔平台珩磨的质量改善
珩磨是磨削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是精加工中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
这种工艺不仅能高效去除较大的加工余量,而且是一种提高零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可达Ra0.2~1.0mm,甚至可以低于
Ra0.025mm)的有效加工方法,尤其适合于薄壁孔和刚性不足的工件或较硬材料工件的加工,在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中应用很广泛,尤其是发动机缸体的制造。
气缸孔平台网纹珩磨
平台珩磨、滑动珩磨是较普通珩磨更为先进的珩磨工艺,具有气缸孔表
面微观形貌呈光滑的平顶(而不是尖峰),与相对较深的波谷(与普通珩磨
相比波谷较深)规律性地间隔分布、发动机的磨合周期短、润滑条件好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发动机气缸孔珩磨工艺的主流。
平台珩磨和滑动珩磨工艺对于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气缸体质量、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克服发动机早期磨损和降低发动机油耗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我公司实际应用重点探讨平台网纹珩磨。
1. 平台网纹的评定参数及定义
平台网纹总体的要求是表面微观结构上有一定数量和一定深度的深沟,
深沟之外的部分是平台,平台网纹就像稻田一样(见图1)。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珩磨质量评估
缸孔珩磨质量评估缸孔是发动机燃烧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珩磨质量优劣对发动机的磨合时间,油耗和排放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缸孔是发动机燃烧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珩磨质量优劣对发动机的磨合时间、油耗和排放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缸孔珩磨精度的评价仍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本文对常见的几种缸孔珩磨精度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缸孔珩磨技术作为内燃机缸孔(或缸套)精加工的一种工艺,早期主要用于高压缩比的柴油机,近些年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汽油机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20世纪80年代的粗珩、精珩两级珩磨已经发展到了粗珩、精珩和平台珩磨(通常也称“平顶珩磨”)三级珩磨技术,使发动机的寿命、油耗及排放等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缸孔各级珩磨的作用粗珩,也是缸孔珩磨的第一步,为预珩阶段,主要用于去除余量,消除精镗加工的刀痕,形成几何形状正确的圆柱形孔和适合后续珩磨加工的基本表面粗糙度,形成图1中的基本形状C。
图2�0�2 缸孔平顶珩磨的表面状态及轮廓曲线精珩是缸孔珩磨的第二步,主要在缸孔表面形成清晰可见的、对称的且均匀的网纹,并在微观轮廓上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和深度的沟槽,形成图1中的B形状,这也是缸孔长期工作时与活塞接触的部分。
缸孔珩磨的第三步为平台珩,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三级珩磨中最关键的环节。
典型的平台珩磨技术是在缸孔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见图2),这种结构由具有储油功能的深槽及深槽之间的微小支承平台表面组成,有着很多优点,如:良好的表面耐磨性、油膜储存性,可使用低摩擦力的活塞环;降低机油消耗;减少磨合时间(几乎可省掉);减少摩擦导致的功率损耗。
平台珩磨的余量通常为3~5mm,以使精珩产生的微观凸起(见图1中A部分)磨掉,以形成一个个小平台,这些小平台也就是平台支承表面,该表面粗糙度很高,同时具有较高、较好的轮廓支撑长度率(以下简称“支撑率”)。
平台珩磨的采用大大缩短甚至是免除了缸孔的磨合期。
虽然精珩和平台珩磨为两个工步,但是要想获得理想的表面平台网纹结构,对精珩和平台珩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通常将两个阶段合并成一次加工来实现。
缸孔珩磨工艺及表面特征参数浅析
小的 沟槽 , 这 些沟槽有规律地排 列形成 网纹 , 并 由专 门的珩磨 工 艺削掉 沟槽 的 尖峰 , 形 成微 小的平 台, 平 台保 证承 栽, 原硬度保证耐磨 , 而被 广泛应 用。根据 我公 司所使 用的美国 NAG E L珩磨机 , 介绍 了珩磨缸孔后表 面质量 的评定 理论 及工艺 , 并对影响其表面特征 参数的 因素进行 了简要 的分析。
为 了形 成 质 量较 好 的平 台珩 磨 表 面 ,在 大 批 量
1 珩磨 的原理
珩磨是利用安装在珩磨头上 的砂条 ,由珩磨机 主轴带动珩磨头作旋转往复运动 ,在珩磨过程 中需 通过珩磨头内涨缩机构使砂条伸 出,从而压向孔壁 以作径 向涨开运动 , 以便产生一定 的面接触, 砂条上 的磨粒 以一定 的压力 和速度 队工件 表面进行磨 削 、 挤压 , 同时零件保持不动。 之所以采用往复运动,因在珩磨缸孔壁面原方 向珩磨 时 ,其表层会有一部分被磨粒 的切削刃直接 切断 ,还会有大部分表面会被切削刃的棱边和钝化 的砂条颗粒挤压 、 磨 削产生塑性变形 , 并 隆起在具有 切削作用的砂条颗粒两侧 ,由于这些隆起 的部分与 原基体发生晶格滑移 , 使其结合面强度 降低 , 从而很 容易被往复运动 的砂条颗粒从其他方 向切 除掉。在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4 — 1 2
生产时一般需要三道工序。第一道粗珩 , 该工序是要 消除前面精镗缸孔所产生的的几何误差 ,使缸孔圆 度、 圆柱度均符合工艺要求 , 并形成适合下一道珩磨 工序加 工的 良好 的表面粗 糙度和合适的加工余量 。 第二道工序是拉沟槽 ,该工序是要在缸孔表面形成 清 晰可见 的、 对称的 、 均匀 的网纹 , 并在微 观轮廓上 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和深度的沟槽 。第三道工序精珩 形成平 台 ,该工序是要去掉粗珩产生的波峰而保 留 其波谷 ,从而使轮廓 曲线上 出现一定宽度和数量的 平台, 并 保 有一 定深 度 的沟槽 。 我公 司对缸孔珩磨 的三道工序分别 通过粗珩 、 半精珩 、 精珩 ( 平 台珩 ) 来实现 , 其加工的尺寸及表面 质量要求如下( 以B 1 2 发动机为例 ) : ( 1 ) 珩磨 缸 孑 L 。粗珩 缸 孔 : 直径 6 9 . 6 8 5 m m~ 6 9 . 7 m m; 半 精珩缸孔 : 直径 6 9 . 7 1 m m一 6 9 . 7 1 2 m m; 精珩缸孔 :直径 6 9 . 7 1 m / n~ 6 9 . 7 2 n l m;珩磨 网纹角 度: 4 5 o~ 6 5 。; 圆柱度 : 0 . 0 0 8 m m; 圆度 : 0 . 0 0 5 m m。 ( 2 ) 表面质量参数评定。 表面质量评定的要求如 表 1 所示。
缸孔平台珩磨相关知识
缸孔平台珩磨技术摘要:本文从珩磨的原理、评价平台珩磨的各种参数以及影响平台珩磨加工质量的因素三个方面介绍了平台珩磨在缸孔加工领域上的应用。
关键词:平台珩磨、粗糙度、缸孔加工、油石1、前言这几年来,汽车行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大家有目共睹。
汽车在国内的人均保有量越来越大。
全国各汽车公司之间的竞争更是越演越烈。
怎样才能脱颖而出赢得市场是他们首要关心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加上油价攀升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购车群体对汽车的经济性、环保性越来越重视。
改善发动机加工工艺、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及尾气排放是汽车赢得市场的重大突破口。
影响发动机的油耗和尾气排放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发动机气缸与活塞环这对摩擦副的工作状况。
润滑油对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的工作状况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气缸壁的润滑油过多,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润滑油很容易燃烧而产生废气,使排放超标;相反如果气缸壁的润滑油过少,会大大增加活塞环对气缸壁的摩擦,降低发动机的效率,增加油耗,还会影响燃烧室的密封性能,增加废气的排放;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拉缸的现象。
所以控制气缸壁的储油能力对发动机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样发动机气缸壁的表面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传统的发动机气缸壁的加工工艺已经很难对其表面质量作进一步的改善了,有必要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发动机气缸壁的加工方法。
平台珩磨是国内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精加工方法,它能在气缸壁形成良好的表明网纹,使气缸壁在拥有较高的承载率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储油能力,大大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平台珩磨的表面微观轮廓如下图所示:图一2、珩磨的原理珩磨是利用安装在珩磨头圆周上的多条油石,由张开机构将油石沿径向张开,使其压向工件孔壁,以便产生一定的面接触。
同时使珩磨头旋转和往复运动,零件不动;或者珩磨头只作旋转运动,工件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珩磨。
珩磨时,油石上的磨粒以一定的压力、较低的速度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挤压和刮擦。
油石作旋转运动和上下往复运动,使油石上的磨粒在孔表面所形轨迹成为交叉而又不重复的网纹。
珩磨缸孔表面粗糙度超差问题分析
摘要:表面粗糙度是发动机气缸孔珩磨加工的关键控制特征。
为研究缸孔表面粗糙度超差问题的发生原因,对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案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珩磨油石、珩磨参数和石墨脱落对缸孔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关系,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同时就石墨脱落导致缸孔表面粗糙度超差提出了判断依据及接受标准。
研究结果可作为珩磨加工中缸孔表面粗糙度控制的参考。
关键词:珩磨缸孔表面粗糙度超差中图分类号:U466文献标识码:BDOI :10.19710/ki.1003-8817.20190464珩磨缸孔表面粗糙度超差问题分析赵兴龙颜灿宝吴玲(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柳州545007)作者简介:赵兴龙(1982—),男,工程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发动机制造。
1引言目前行业内对缸孔表面粗糙度的评价普遍采用DIN 标准,即Rk (核心粗糙度深度)系列参数组。
这组参数可有效的控制沟槽的深度和有效承载面积,保证活塞运转时在缸孔表面形成充足的油膜,降低运动摩擦磨损[1]。
在实际生产中,缸孔表面粗糙度超差是缸体珩磨加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下文从某生产线验收时的珩磨缸孔表面粗糙度超差问题入手,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2缸孔珩磨工艺设备简介该生产线采用了日本富士珩磨设备,分为粗珩、半精珩与精珩2个工位。
每工位采用2根珩磨轴,半精珩与精珩砂条集成在同一个珩磨刀体上,通过双涨芯实现半精珩与精珩功能;其中粗珩和半精珩采用带即时测量反馈系统的机械涨刀方式,精珩采用液压涨刀方式。
加工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生产线加工缸体类型为直列四缸,缸孔珩磨工艺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粗珩,主要目的是去除余量,同时消除掉上道精镗工序对缸孔形状的影响;第二步是半精珩,主要是拉网纹并控制缸孔直径、圆度、圆柱度等尺寸和形状;第三步是精珩也称为平台珩,在半精珩的表面上进行磨削,形成类似平台的表面形态,缸孔表面粗糙度即在平台珩阶段获得。
珩磨前和珩磨后的缸孔特征精度要求见表2。
最大加工直径/mm 最大行程速度/m·min 主轴旋转速度/r·min -1油石扩张方式30100~400粗珩与半精珩:机械(AC 伺服电机)精珩:液压3缸孔表面粗糙度超差问题解析3.1缸孔表面粗糙度超差问题表现按照设备验收规范,缸体加工特征需要通过1+5+50件的能力验证。
缸套内孔珩磨网纹参数及其检测
1 、我 国的行 业标 准 网纹 参 数 和俄 罗 斯 网纹 参 数 有 : a R 、 s 、 m 、m 以及 A bt 范斯 通 ) R 、 zR k R rS bo t( 曲
线:
用 轮廓 滤 波器 A 抑 制 了 长波 轮 廓成 分 相 对应 c 的中线 。 5 取 样长 度 sm l gl g 、 、 、 a pi n t l l 1 n e hp rw 用 于 判别 被 评 定 轮 廓 的不 规 则 特 征 的 X轴 向
上 的长度 。
2 英 、 的 网纹参 数 引用 IO 1 5 5 3R 、 美 S 3 6 — k在材
料 概率 曲线 参数 : p 、 v 、 m 、 z和 V R qRqR qR c 3德 国、 、 日本 、 大 利 的 R 意 k网纹 参 数 引用 IO S
15 5 2R 3 6 — k在 材 料线 性 曲 线 的 比例 参 数 : k R k R 、p 、
套 内表 面 的 油 膜 分 布 、 少缸 套 磨 损 、 长 缸 套 的 减 延
二
有 关 网纹 的 术 语 定 义 :
1 原 始轮廓 pi aypo l 、 r r rfe m i 在应 用短 波长 滤波 器 A 之 后 的总 的轮廓 。 s
使 用 寿 命 , 而延 长 了发 动机 的 大修 间 隔 , 进 给用 户 带 来经 济 收益 。
在 发 动 机 工 作 过 程 中深 沟 槽 储 存 的润 滑 油 能 及 时
供 给 工 作 表 面 。重 建 油 膜 的速 度 大 于 挤 出去 的速 度, 保证 了发动机 工作 中油膜 的稳定 。可 以说 , 台 平 珩 磨 后 的缸 套可 减 少发 动 机初 期 磨 合 时 间 、 改善 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与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有关的表面粗糙度参数术语:.................................................................... 7 2、与微观不平度间距特性有关的表面粗糙度参数术语。.................................................................... 8 3、与微观不平度形状特性有关的表面粗糙度参数术语。.................................................................... 8
(一)、产品设计标准............................................................................................................ 14 (二)、发动机目前现状........................................................................................................ 14 (三),暂时让步的使用条件 ................................................................................................14
(四)、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 ..................................................................................................5 (五)、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的影响................................................................................... 6
1、 分形几何理论 ..................................................................................................................................... 9 2、motif 法 ................................................................................................................................................ 9 3、 特定功能参数集 ............................................................................................................................... 10 a. 简约峰高 RPK ...................................................................................................................................... 11 b. 核心粗糙度深度 RK ............................................................................................................................ 11 c. 简约谷深 RVK ...................................................................................................................................... 11 d. 轮廓支承长度率 Mr1 .......................................................................................................................... 11 e. 轮廓支承长度率 Mr2 .......................................................................................................................... 11 f. 存油量 V0 ............................................................................................................................................ 11
三、表面粗糙度理论与标准的发展 ......................................................................... 7
(一)、粗糙度发展与各国标准 ..............................................................................................7
1、美国标准 ............................................................................................................................................... 7 2、前苏联标准 ........................................................................................................................................... 7 3、联邦德国 ............................................................................................................................................... 7
(二)、间距参数(共有两个): ............................................................................................5
1、轮廓单峰平均间距 S: ........................................................................................................................ 5 2、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 Sm: ...................................................................................................... 5
二、设计零件粗糙度选择原则:............................................................................. 6
1、总的原则: ........................................................................................................................................... 6 2、具体原则: .........................................................................................................................Βιβλιοθήκη ................. 6
(五)、结束语 ....................................................................................................................... 11
四、481 发动机缸体珩磨:.....................................................................................14
(三)、 精密加工表面性能评价的内容及其迫切性 .............................................................8 (四)、表面粗糙度理论的新进展 ..........................................................................................8
(三)综合参数(只有一个) ................................................................................................5
3、轮廓支承长度率 tp: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