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词类活用练习(含答案解释)

(完整版)词类活用练习(含答案解释)

文言文小测系列专题:词类活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陈涉首难,豪杰蜂.起A、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B、无不膝.行而前C、欲东.下井陉击赵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皆沉.船,破.釜甑A、水上军开入.之B、异姓并起,英俊乌.集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梁以此奇.籍B、侣.鱼虾而友.麋鹿C、而相如廷.叱之D、而耻.学于师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项王军.壁垓下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B、大王必欲急.臣C、侣.鱼虾而友.麋鹿D、项伯杀人,臣活.之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将军身披坚.执锐.B、小.学而大.遗C、积善.成德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追亡逐北,流血漂.橹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C、外连横而斗.诸候D、钩党之捕.遍于天下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等死,死.国可乎B、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C、后人哀.之而不鉴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9、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牛困人饥日已高.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B、辟左右与之步于庭C、信与张耳以兵数万D、足下深沟高垒,坚勿与战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B、人皆得以隶使之C、置人所罾鱼腹中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公始常欲奇此女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月出于东山之上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3、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④渔樵于江渚之上⑤粪土当年万户侯⑥生死而肉骨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⑧籍吏民,封府库⑨六王毕,四海一⑩李牧连却之A、①④⑩/②③⑦/⑧⑤/⑥⑨B、①④⑧/②③⑥⑩/⑤/⑦/⑨C、①④⑧/②③⑦/⑤⑥/⑨/⑩D、①④/②③⑥⑦/⑤⑩//⑧⑨14、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患志之不立②羞与绛、灌等列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诸候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⑤不能容于远近⑥秦孝公据函之固⑦安能屈豪杰之流⑧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⑨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⑩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A、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B、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C、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D、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阅读(一)曹玮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及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及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及练习词类活用语文文言文必考考点,考验学生们对文言文的熟练程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及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及练习【知识梳理】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一)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类型及规律例句译法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其一犬坐于前(《狼》)#FormatImgID_0#像……一样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用对待……的方式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表示动作行为的依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依据……,按据序》)其势必不敢留君(《廉蔺列传》)照……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卒廷见相如(《廉蔺列传》)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在……,从……,向……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时公兵不满万(《三国志·武帝纪》)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当……,每……名词作动词后面有宾语或补语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沛公军霸上(《鸿门宴》)(1)动+名:军,驻军。

(2)介+名+动:蹄,用蹄踢。

(3)换成动词:德,感激;风,吹拂。

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二月草已芽(《采草药》)三岁贯汝,莫我肯德(《硕鼠》)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蹄而杀之(《黔之驴》)项王复引兵而东(《项羽本纪》)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商君书》)两个名词连用,一个常活用面山而居(《愚公移山》)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说苑》)形作动后面有宾语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山多石,少土(《登泰山记》)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远,疏远;穷,到尽头;高,推崇;轩邈,争高争远前面有能愿动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前面有助词“所”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其他表动态的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二)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活用的类型例句译法说明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动+宾=使+宾+动有时也可译成一个动补式词语。

高中课内文言词类活用40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课内文言词类活用40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课内文言词类活用40题(附答案解析)1.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答案解析】B(A.名词作状语,向下B.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奶C.名词作状语,向西D.名词作状语,亲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火尚足以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答案解析】A(A.形容词作动词,照明B.形容词作名词,圣人C.形容词作名词,深度D.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B.无乃尔是过.与?C.刑.人如恐不胜D.年十七,好.古文【答案解析】D(A.名词作动词,出现龙B.名词作动词,责备C.名词作动词,处罚 D.形容词作动词,喜欢)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拔剑撞而破.之B.骊山北.构而西.折C.天下云.集响应D.道芷阳间.行【答案解析】A(A.形容词作动词,击碎、击破B.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C.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D.名词作状语,从小路)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糜鹿C.序八州而朝.同列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答案解析】B(A.使动用法,使……跳舞 B.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C.使动用法,使……来朝见D.使动用法,使之为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非有仲尼,墨翟之贤.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小.学而大.遗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答案解析】B(A.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B.形容词作动词,缩小、削弱C.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D.形容词作名词,聪明的人、愚蠢的人)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歌.窈窕之章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则其至.又加少矣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答案解析】C(A.名词作动词,唱B.名词作动词,游水C.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D.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却.匈奴七百余里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吾得兄.事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答案解析】A(A.使动用法,使……退却 B.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C.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弟一样D.名词作状语,每天)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覆道行空,不霁何虹.?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沛公军.霸上D.此其志不在小.【答案解析】D(A.名词作动词,出现虹B.名词作动词,穿C.名词作动词,驻扎军队D.形容词作名词,小事)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既来之,则安.之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答案解析】B(A.使动用法,使……来,使……生活安定B.意动用法,把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C.使动用法,使……学习D.使动用法,使……止,阻止)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中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题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题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一、示例练习: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苦: 使……痛苦 劳:使……劳累 4、空乏..其身 空乏: 使……贫困、痛苦 5、饿.其体肤 饿: 使……饥饿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用箕畚装土石 7、腰.白玉之环 腰: 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 8、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以宾客之礼相待或:把.........当宾客 9、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 童趣 10、一鼓.作气 公将鼓.之 鼓: 击鼓. 曹刿论战 11、肉食者谋之,又何加间.焉间: 参与 曹刿论战 12、恵子相.梁 相: 做宰相 恵子相梁 13、皆刑.其长吏 刑: 惩罚 陈涉世家 14、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 用鞭子打. 童趣 15、策.之不以其道 策: 鞭打,驱使 马说 16、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 奔: 飞奔的马 三峡 17、皆披发文.身 文: 画文彩 观潮 18、恐前后受其敌.敌: 攻击 狼 19、一狼洞.其中 洞: 打洞. 狼 2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 从柴草中打洞. 狼 2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 穿丧服. 唐雎不辱使命二、词类活用汇总练习打“‐”的字一.名词活用为动词:1 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2.父利.其然也.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4.会宾客大宴..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5.不能名.其一处也.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6.一狼洞.其中.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着名.8.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涂染.9.居右者椎髻..仰面.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10.每至晴初霜.旦.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结霜.11.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12.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树立,举.13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名词用作动词:客居.14策.之不以其道.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鞭策用鞭子打,驱使.15、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或“腰间挂着”1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同上名词用动词:穿着旧棉袄、穿着破衣服.17.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动手.18.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守”,名词,太守,官名.这里是动词,即“做……太守”.19.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名词用作动词:命名.20.泉.而茗者.满井游记名词用作动词:用泉水.21泉而茗.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煮茶.22.罍.而歌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端着酒杯.23.红装..而蹇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2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名词作动词:下大雨.25.置人所罾.鱼腹中.同上名词作动词:用鱼网捕.26.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同上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27.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28.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睢不辱使命名词用作动词:白色丝织物,指丧服.这里是“穿丧服‘的意思.29.百姓孰敢不箪食..以迎将军者乎..壶浆同上名词作动词:箪:用箪盛;壶:用壶装.30.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同上形容词用作状语:外:对外;内:对内.30.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32.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长庄稼或长草木33.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名词活用作动词参与3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35.公将鼓.之鼓,名词做动词,击鼓36.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37.人恒过.,然后能改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38.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向着,对着二.名词作状语: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2.楼五架,窗扉皆洞.开.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3.其一犬.坐于前.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5.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6.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7.故外.户而不闭.同上名词用作状语:从外面.8.与余舟一芥..同上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9.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10.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笔.1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名词用作状语:向西.12.如鸣佩环,心乐.之.同上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1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下.1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1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1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7.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同上名词作状语:用丹砂.18.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19.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地20.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2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三.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故: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新: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4.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5.将军身被坚.执锐..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坚:坚固的铁甲.锐:锐利的武器.6.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7.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恶的敌人.四.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6.而竖.其左膝.同上形容词用作使动:使……竖,竖起.7.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观潮形容词用作动词:高过.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轩:指争着往高外;邈:指争着往远处.9.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传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10.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使……乐.11.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形容词用作动词:辱没.12.一食.或尽粟一石.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完.13.食之不能尽.其材.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1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寒泠.15.天下苦.秦久矣.同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1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同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或“以……为怪”17.忿恚..尉,令辱之.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1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19.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和……亲近.20.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和……疏远.21.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或“认为……美”2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23.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24.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痛苦25.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26.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27.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形容词用作状语:先:在……之前;后:在……之后.五.动词作名词: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动词用作名词:善跑的马.3.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景象.4.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同上动词用作名词:马.5.急湍甚至箭,猛浪若奔..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六.动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1.无丝竹之乱.耳.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2.无案牍之劳.形.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3.卧.右膝.同上使动用法:使……卧,平放.4.诎.右臂支船.同上使动用法:使……屈,弯曲.5.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第一个“亲”意动用法:以……为亲.6.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同上第一个“子”意动用法:以……为子.7.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8.作则飞.砂走砾.同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9.作则飞砂走.砾.同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走.七.其他:1.专诸、聂政、要离与臣而将四.矣.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这里是“成为四个人”的意思.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行千里.3.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尽,全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学生版答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学生版答案

词类活用练习(三)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1下:使动用法,使……放下来2屈:使动用法,使……屈居3窜:使动用法,使……出走4闻:动词使动,使……听5活:使动用法,使……活,救活6从: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7内:使动用法使……进入,接纳8舞:使动用法,使……起舞9泣:使动用法,使……哭泣。

10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减少,侵损、削减11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12亡:使动用法使……灭亡13却:使动用法,使……退却14斗:使动用法,使……争斗15亡:动词使动,使……灭亡16负:使动用法,使……承担17归:使动用法,使……回去18 终:动词使动,使……结束19、赐:动词作名词,恩赐20、传:.动词作名词,流传下来的文字21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收藏\经营之物词类活用练习(四)形作动、名一、1敝,形作动,损害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3形作动,完善4完好保全;形容词作动词5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走到尽头6形容词用作动词对……友善、交好7形容词作动词,穷尽8使动用法,使……受苦 9小弱,形作动,变小变弱 10弱,使动用法,使……变弱1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撞破12意动用法,以……为先后,13愚,使动用法,使……愚笨 14耻,意动用法,以……为耻1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 1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1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 18意动用法,以……为羞耻1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乐 20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21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 22形容词用作名词,年少的人,年长的人23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了的人 24形作名,才俊25圣,形容词作名词,圣人 26形容词作名词,深度27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艰险偏远之地 28卑微低贱的身份,形容词用作名词二、(A )……………BCD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三、2、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1、大凡治理国家的方法,一定要首先使人民富裕起来。

2、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完整版)词类活用练习(含答案解释)

(完整版)词类活用练习(含答案解释)

文言文小测系列专题:词类活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陈涉首难,豪杰蜂.起A、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B、无不膝.行而前C、欲东.下井陉击赵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皆沉.船,破.釜甑A、水上军开入.之B、异姓并起,英俊乌.集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梁以此奇.籍B、侣.鱼虾而友.麋鹿C、而相如廷.叱之D、而耻.学于师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项王军.壁垓下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B、大王必欲急.臣C、侣.鱼虾而友.麋鹿D、项伯杀人,臣活.之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将军身披坚.执锐.B、小.学而大.遗C、积善.成德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追亡逐北,流血漂.橹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C、外连横而斗.诸候D、钩党之捕.遍于天下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等死,死.国可乎B、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C、后人哀.之而不鉴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9、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牛困人饥日已高.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B、辟左右与之步于庭C、信与张耳以兵数万D、足下深沟高垒,坚勿与战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B、人皆得以隶使之C、置人所罾鱼腹中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公始常欲奇此女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月出于东山之上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3、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④渔樵于江渚之上⑤粪土当年万户侯⑥生死而肉骨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⑧籍吏民,封府库⑨六王毕,四海一⑩李牧连却之A、①④⑩/②③⑦/⑧⑤/⑥⑨B、①④⑧/②③⑥⑩/⑤/⑦/⑨C、①④⑧/②③⑦/⑤⑥/⑨/⑩D、①④/②③⑥⑦/⑤⑩//⑧⑨14、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患志之不立②羞与绛、灌等列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诸候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⑤不能容于远近⑥秦孝公据函之固⑦安能屈豪杰之流⑧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⑨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⑩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A、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B、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C、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D、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阅读(一)曹玮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

500道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训练(含答案),必考题型,建议收藏!

500道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训练(含答案),必考题型,建议收藏!

500道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训练(含答案),必考题型,建议
收藏!
在古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原来的词性。

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常见的现象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等等。

文言文词类活用题型解题技巧,主要强化记忆,增加积累。

注重日常积累,特别是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常用虚词的意义用法及句式结构的记忆。

考场上,随时从记忆仓库中选调,迅捷而又准确。

牢记方法,掌握技巧。

熟悉文言文句式,熟练掌握文言文翻译中增补、删略、调整、保留、扩充、整体、替换等七种方法,多多操练,学以致用。

注意以下11种重点考查对象:(1)名词作动词,敲鼓(2)名词作动词,保佑(3)名词作状语,当面(4)名词作状语,在早上(5)形容词作动词,偏爱(6)使动用法,使……听到(7)形容词作动词,赞美(8)名词作动词,受蒙蔽(9)形容词作名词,险恶的事情(10)名词作动词,面对着(11)名词作状语。

•文末附有资料免费获取方式!
篇幅有限,完整版资料免费获取方式:
第一步:点击头像,会自动跳到主页界面
第二步:点击“私信”,发送“资料”二字,即可获取
注:如果您的孩子有偏科、学习成绩下滑、记忆力不好等问题,老师可以分享一些免费精品公益直播课程,私信发送“精品直播课”
获取。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专项训练:词类活用(一)
一、将下面所列得成语或例句填入“名词活用为动词”部分得恰当位置。
鱼肉百姓草菅人命幕天席地车水马龙不毛之地先礼后兵心猿意马能文能武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华而不实汗牛充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垓下之围》)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黄州快哉亭记》)
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圣益圣,愚益愚(《劝学》)
形容词活用名词
1、 动词(介词)+形容词
例如:
2、 其+形容词
例如:
3、 形容词作主语
例如:
4、 数量词+形容词
例如:
四、根据老师讲义得相关提示,将下面所列得成语或例句填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部分得恰当位置.
言无不尽无足轻重不远千里恃才傲物正本清源富国强兵
兴风作浪惊天动地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动词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1)动词(介词)+动词:后面得动词作宾语,活用为名词
例如:
(2)其+动词
例如:
2、动词活用为使动:不及物动词+宾语后多活用为使动词。
例如:
词类活用(一)答案
名词活用
(一) 名词活用为动词
1、名词活用为普通动词
(1) 名词+名词(名词性短语):如果前一个名词不就是起修饰限定作用,那么可以断定有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二、将下面所列得成语或例句填入“名词活用为状语”部分得恰当位置。
道听途说日理万机土崩瓦解风餐露宿金榜题名车载斗量
烟消云散拳打脚踢蚕食鲸吞南征北战
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名词活用为状语 :状语+谓语(动词)

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练习及答案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练习及答案词类活用巩固练习:1、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火尚足以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世之奇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B、无乃尔是过与?C、刑人如恐不胜D、年十七,好古文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拔剑撞而破之B、骊山北构而西折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道芷阳间行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糜鹿C、序八州而朝同列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非有仲尼,墨翟之贤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小学而大遗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歌窈窕之章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则其至又加少矣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却匈奴七百余里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吾得兄事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覆道行空,不霁何虹?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沛公军霸上D、此其志不在小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既来之,则安之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下江陵C、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C、以愚黔首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B、后世必为子孙忧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D、秋毫不敢有所近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C、头发上指D、有泉侧出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籍吏民封府库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历年考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历年考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历年考题练习(含答案解析)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021·新高考Ⅰ卷)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己,莫之敢违。

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上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

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2.(2020·浙江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

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

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

(选自《张耒集》,有删改)3.(2019·全国I卷)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4.(2019·北京卷)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

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5.(2019·浙江卷)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

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幹角立。

爰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

(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有删节)6.(2021·江西师大附中5月三模)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白以类己,由是有名。

陈天嘉中,父(虞)荔卒,世南毁不胜丧。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答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答案

1、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使动,使……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③序八州而朝同列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2.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六. 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争斗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消减)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发出声音⑤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⑥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饮酒②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

使……吃惊)《滕王阁序》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

“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动用法。

使……活。

7.乘车,从吏卒。

《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存活)十. 形容词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高:使……高,抬高③昂其直,居为奇货昂:使……高昂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削弱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笨师得大木,则王喜。

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完整版)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答案.doc

(完整版)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答案.doc

文言文专项训练:词类活用(一)一、将下面所列的成语或例句填入“名词活用为动词”部分的恰当位置。

鱼肉百姓草菅人命幕天席地车水马龙不毛之地先礼后兵心猿意马能文能武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华而不实汗牛充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垓下之围》)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劝学》)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黄州快哉亭记》)沛公军霸上(《鸿门宴》)所友者以百数。

(《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活用为动词1、名词活用为普通动词(1)名词 +名词(名词性短语):如果前一个名词不是起修饰限定作用,那么可以断定有名词活用为动词。

构成主谓关系。

例如:(2)名词 +代词(宾语)构成动宾关系。

例如:( 3)副词 +名词副词(状语)+谓语动词例如:(4)能愿 +名:可,能,欲,足,,当,宜例如:( 5)名 ++例如:(6)所 +名例如:(7)“而”前后的名:保持性一致。

例如:(8)方位名作例如:**其中,( 5)—( 8)不作考要求2、名活用使:使某事物()具那个名的某种性状。

例如:3、名活用意:表示人主上某事物是怎的。

“以⋯⋯”例如:二、将下面所列的成或例句填入“名活用状”部分的恰当位置。

道听途日理万机土崩瓦解餐露宿金榜名斗量烟消云散拳打脚踢蚕食吞南征北道芷阳行(《宴》)吾得兄事之(《宴》)名活用状:状 +()1、表比:像⋯⋯一例如:2、表状:例如:3、表度:像待⋯⋯一例如:4、表所:在⋯⋯例如:5、表:在⋯⋯,每⋯⋯例如:6、表工具(方式):用⋯⋯例如:7、表方向(方位名):向⋯⋯例如:**注意区分名作与名作状的区三、将下面所列的成或例句填入“形容活用名”部分的恰当位置。

十全十美千奇百怪万紫千好高异思迁扶老携幼温故知新披坚执锐取长补短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圣益圣,愚益愚(《劝学》)形容词活用名词1、动词(介词)+形容词例如:2、其+形容词例如:3、形容词作主语例如:4、数量词+形容词例如:四、根据老师讲义的相关提示,将下面所列的成语或例句填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部分的恰当位置。

(完整版)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标准答案

(完整版)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标准答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 (高三 2012年9月)现代汉语语法基本构成要素: “主语 + 【状语】 + 谓语 +(定语)+ 宾语”一、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名师金典》 P72-P74 (一)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 类型及规律例 句 译 法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 状态 其一犬 坐于前(《狼》) 像 一样名.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 方式 吾得兄事 之《史记·鸿门宴》 用对待 的方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作..状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其势 必不敢留君《廉蔺列传》依据 ,按照..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趋向卒廷 见相如 《廉蔺列传》在 ,从 ,向.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频率 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劝学》当 ,每.后面有宾语或补语朝服 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1)动 +名:军,驻军。

名 . ( 2)介 +名 +动:蹄,用沛公军 霸上《鸿门宴》词.蹄踢。

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二月草已芽. 《采草药》作( 3)换成动词: 德,感动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硕鼠》 激;风,吹拂。

词 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蹄而杀之 《黔之驴》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项王复引兵而东. 《项羽本纪》两个名词连用, 一个常活用 春风风 人,夏雨雨 人《说苑》. .后面有宾语亲贤臣,远 小人 《出师表》 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形. .远,疏远;穷,到尽头;前面有能愿动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也《游褒禅山记》 作高,推崇;轩邈,争高 前面有助词“所”世之所高 ,莫若黄帝 《庄子· 盗跖》动争远.其他表动态的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与朱元思书》..(二)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活用的类型例 句 译 法 说 明使 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动+宾 =使+宾+动 有时也可动 形容词使动用法 焚百家之言, 以愚 黔首《过秦论》 形+宾 =使+宾+形译成动补 用 . 式词语。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标准答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标准答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高三 2012年9月)现代汉语语法基本构成要素: “主语 + 【状语】 +谓语 +(定语)+ 宾语”一、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名师金典》 P72-P74 (一)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类型及规律例 句 译 法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 状态 其一犬 坐于前(《狼》)像⋯⋯一样名.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吾得兄事 之《史记·鸿门宴》用对待⋯⋯的方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作..状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其势 必不敢留君《廉蔺列传》依据⋯⋯,按照⋯⋯..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趋向卒廷 见相如 《廉蔺列传》在⋯⋯,从⋯⋯,向⋯⋯.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劝学》当⋯⋯,每⋯⋯.后面有宾语或补语朝服 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1)动 +名:军,驻军。

名.( 2)介 +名 +动:蹄,用沛公军 霸上《鸿门宴》词.蹄踢。

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二月草已芽. 《采草药》作( 3)换成动词: 德,感动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硕鼠》 激;风,吹拂。

词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 蹄而杀之 《黔之驴》.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项王复引兵而东. 《项羽本纪》两个名词连用, 一个常活用春风风 人,夏雨雨 人《说苑》. .后面有宾语亲贤臣,远 小人 《出师表》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形. .远,疏远;穷,到尽头;前面有能愿动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也《游褒禅山记》作高,推崇;轩邈,争高前面有助词“所”世之所高 ,莫若黄帝 《庄子· 盗跖》动争远.其他表动态的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与朱元思书》..(二)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活用的类型例 句 译 法 说 明使 动词的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动+宾 =使+宾+动有时也可 动 形容词使动用法 焚百家之言, 以愚 黔首《过秦论》形+宾 =使+宾+形译成动补 用.式词语。

名词的使动用法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名+宾 =使+宾+为+名 法 活,救活。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词性活用)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词性活用)

第五章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词性活用)高中词类活用练习一、圈画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注意一句句子中或有多个涉及词类活用的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2.陈骇涕不敢声3.二月草已芽4.秦师遂东5.吾村不齑粉乎6.驴不胜怒,蹄之7.范增数目项王8.乃使其从者衣褐9.沛公军霸上10.凡吏《于土》者11.登入所罾鱼腹中12.日夕策马,侯权着之门,门者故不入13.进城梯而下之14.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15.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16.五年冬十月雷17.今日当一切不事事18.君君,臣臣19.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20.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1.舍相如广成传舍22.去年之墓而葬焉23.左右欲刃相如24.沛公欲王关中25.诸越则桃李冬实26.天下云集响应27.其一犬坐于前28.吾得兄事之29.田忌善而客侍之30.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3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33.日与子弟角,无不胜34.而乡邻之生日蹙35.其后楚日以削36.谨食之,时而献焉37.时,操军已有疾疫38.乃丹帛曰:“陈胜王。

”39.失期,法当斩。

40.乃遂收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41.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42.夫山居而谷汲者43.尔安敢轻吾射44.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45.毛墙、丽姬,人之所美也46.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7.瑜军率轻锐继其后48.项伯素善留侯张良49.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50.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5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人幼,以及人之幼52.船载以入53.乃夜驰之沛公军54.义不杀少而杀众55.则其至又加少矣56.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57.等死,死国乎58.伯氏苟出而图吾君59.又私自送往迎来60.既泣之三日61.人一能之,已百之62.六王毕,四海一6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64.陈利兵而谁何65.昔与敬亭尔汝者66.孰能一之67.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68.项伯杀人,臣活之69.君将哀而生之乎70.外连衡而斗诸侯71.可烧而走也7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73.欲辟土地,朝秦楚74.春风又绿江南岸75.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76.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77.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78.齐威王欲将孙膑79.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肉骨也80.乘势,则哀公臣仲尼81.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82.欲因此降武83.疆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之84.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85.成以其小,劣之86.大将军劝骘奇其才87.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88.粪土当年万户侯8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90.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9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92.渔人甚异之93.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94.分子乃自骄而功之95.孟尝君客我二、选择分类题。

文言文词类活用答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答案

文言文之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天雨墙坏2.名:①不能名其一处也②名之者谁③有仙则名3.妇抚儿乳4.一狼洞其中5.狼不敢前6.处处志之7.不蔓不枝8.任意东西9.腰白玉之环10.泉而茗者11.罍而歌者12.故自号曰醉翁1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14.陈胜王15.天下缟素16.因屏人曰17.在宋城上而待楚寇18.一鼓作气19.神弗福也20.琴瑟友之(二)名词作状语1.吾日三省吾身2.北饮大泽3.其一犬坐于前4.道渴而死5.石青糁之6.箬篷覆之7.手自笔录8.斗折蛇行9.皆若空游无所依10.犬牙差互11.山行六七里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1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14.日光下澈(三)名词使动用法1.无案牍之劳形2.如鸣珮环3.凄神寒骨4.忿恚尉,令辱之5.闻寡人之耳者6.钟鼓乐之7.无丝竹之乱耳8..必先苦其心志9.动心忍性10.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四)名词的意动用法1.父利其然也(《伤仲永》)2.稍稍宾客其父3.鱼肉百姓4.孟尝君客我5.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6.其家甚智其子7.邑人奇之8.稍稍宾客其父9.渔人甚异之10.固以怪之矣11.心乐之12.吾妻之美我者二、动词的活用(一)动词活用为名词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传不习乎《论语十则》3.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三)动词的使动用法1."项伯杀人,臣活之"2.外连横而斗诸侯3.中军置酒饮归客4.生死而肉骨5.惊天动地6.可烧而走也(四)动词的为动用法1.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2.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司马迁《报任安书》)3.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陈寿《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三、形容词的活用(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晓看红湿处2.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 常在于险远。

4. 借旁近与之5.温故而知新6.选贤与能7.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8. 此皆良实9.优劣得所10.攘除奸凶11.造化钟神秀(二)形容词用作动词1.家富良马2.欲穷其林3.互相轩邈4.请广于君5.以光先帝遗德6.恢弘志士之气7.亲贤臣,远小人8.轻寡人与(三)形容词使动用法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3.富国强兵4.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四)形容词意动用法1."登泰山而小天下"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3.予怪而问之4.渔人甚异之四、词类活用之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中考文言文词类活用分类例举,附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词类活用分类例举,附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词类活用分类例举,附练习题及答案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

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

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5)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

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

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2020初升高语文衔接(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梳理 附练习及答案

2020初升高语文衔接(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梳理 附练习及答案

2020初升高语文衔接(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梳理(附练习及答案)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要准确阅读文言文,就必须善于辨析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以下按词类活用的类型举例说明。

(一)名词用作动词1. 用一个相应的动词对译,这个动词的意义与名词表示的意义有关。

如: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籍”用作动词,是登记的意思。

这个意思与“籍”的名词义“户口册子”有关,户口册子的功用是登记户籍。

2. 用一个动宾短语对译,让原有的名词充当宾语,根据文意,在它的前面加上能恰当支配它的动词。

如: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狼》)“洞”用作动词,译为“打洞”。

3. 用一个状动短语对译,让原有的名词充当介词“以”“在”的宾语,在这个介宾短语的后面加上一个与原有名词的意义相关的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蹄”用作动词,译为“用蹄踢”(二)名词作状语1. 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比喻,译为“像……一样(似的)”。

如:天下云集响应。

(《过秦论》)“云”“响”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表示使用的工具或方式,译为“用……”。

如: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活板》)“木格”是名词作状语,译为“用木格”。

(3)表示处所、趋向,译为“在……”“从……”。

如: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赤壁之战》)“水陆”是名词作状语,译为“从水上和陆上”。

(4)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译为“像对待……那样”“把……当作……”。

如:①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对待哥哥那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隶”是名词作状语,译为“把……当作奴仆”。

(5)表示行为的根据,译为“按……”。

如: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法”是名词作状语,译为“按秦朝的法律”。

2. 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处所或趋向,译为“在……”“向(到)……”。

如:①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专项训练:词类活用(一)一、将下面所列的成语或例句填入“名词活用为动词”部分的恰当位置。

鱼肉百姓草菅人命幕天席地车水马龙不毛之地先礼后兵心猿意马能文能武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华而不实汗牛充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垓下之围》)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劝学》)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黄州快哉亭记》)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所友者以百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名词活用为动词
1、名词活用为普通动词
(1)名词+名词(名词性短语):如果前一个名词不是起修饰限定作用,那么可以断定有名词活用为动词。

构成主谓关系。

例如:
(2)名词+代词(宾语)构成动宾关系。

例如:
(3)副词+名词副词(状语)+谓语动词
例如:
(4)能愿动词+名词:可,能,欲,足,应,当,宜
例如:
(5)名词+补语谓语+补语
例如:
(6)所+名词
例如:
(7)“而”前后的名词:保持词性一致。

例如:
(8)方位名词作动词
例如:
**其中,(5)—(8)不作考试要求
2、名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某事物(宾语)具备那个名词的某种性状。

例如:
3、名词活用为意动词:表示人主观上认为某事物是怎样的。

译为“以……为”
例如:
二、将下面所列的成语或例句填入“名词活用为状语”部分的恰当位置。

道听途说日理万机土崩瓦解风餐露宿金榜题名车载斗量
烟消云散拳打脚踢蚕食鲸吞南征北战
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名词活用为状语:状语+谓语(动词)
1、表比喻:像……一样
例如:
2、表状态:
例如:
3、表态度:像对待……一样
例如:
4、表处所:在……
例如:
5、表时间:在……,每……
例如:
6、表工具(方式):用……
例如:
7、表方向(方位名词):向……
例如:
**注意区分名作动与名作状的区别
三、将下面所列的成语或例句填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部分的恰当位置。

十全十美千奇百怪万紫千红好高骛远见异思迁
扶老携幼温故知新披坚执锐取长补短
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圣益圣,愚益愚(《劝学》)形容词活用名词
1、动词(介词)+形容词
例如:
2、其+形容词
例如:
3、形容词作主语
例如:
4、数量词+形容词
例如:
四、根据老师讲义的相关提示,将下面所列的成语或例句填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部分的恰当位置。

言无不尽无足轻重不远千里恃才傲物正本清源富国强兵
光宗耀祖独善其身兵贵神速不耻下问是古非今。

以夭梅病梅为业求钱也。

(《病梅馆记》)成以其小,劣之。

(《促织》)
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动宾
(1)形容词+名词(名词性短语):如果形容词不是起修饰限定作用,那么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代词
例如:
(3)副词+形容词副词(状语)+谓语动词
例如:
(4)能愿动词+形容词
例如:
2、形容词活动为使动词:使某事物(宾语)具备那个形容词的某种性状。

例如:
3、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形容词的某种性状。

以……为……
例如:
五、根据老师讲义的相关提示,将下面所列的成语或例句填入“动词活用”部分的恰当位置。

飞沙走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救死扶伤量入为出道不拾遗
兴风作浪惊天动地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褒禅山记》)
动词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1)动词(介词)+动词:后面的动词作宾语,活用为名词
(2)其+动词
例如:
2、动词活用为使动:不及物动词+宾语后多活用为使动词。

例如:
词类活用(一)答案
名词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名词活用为普通动词
(1)名词+名词(名词性短语):如果前一个名词不是起修饰限定作用,那么可以断定有名词活用为动词。

成语:车水马龙(如流水一样流动,如游龙一样游动)、心猿意马(如猿猴跳跃,如快马奔腾)
(2)名词+代词(宾语)动宾
成语卷:无。

例如: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黄州快哉亭记》)(3)副词+名词副词(状语)+谓语动词
成语卷:不毛之地(长草木)
先礼后兵(讲礼貌,用兵)
(4)能愿动词+名词:可,能,欲,足,应,当,宜成语卷:能文能武。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劝学》)
(5)名词+补语谓语+补语
成语卷:无。

例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上于盆养之(《促织》)
(6)所+名词
成语卷:无。

例如:所友者以百数。

(《廉颇蔺相如列传》)
(7)“而”前后的名词:保持词性一致。

成语卷:不胫而走(长腿)、
不翼而飞(长翅膀)
华而不实(同“花”,开花,结果实)
(8)方位名词作动词
成语卷:无。

例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垓下之围》)
**其中,(5)—(8)不作考试要求
2、名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某事物(宾语)具备那个名词的某种性状。

成语卷:汗牛充栋(使……流汗)
3、名词活用为意动词:表示人主观上认为某事物是怎样的。

译为“以……为”
成语卷:鱼肉百姓(以……为鱼肉),
草菅人命(以……为野草),
幕天席地(以……为幕,以……为席)
(二)名词活用为状语状语+谓语(动词)
1、表比喻:像……一样
成语卷:烟消云散(像烟一样,像云一样),
土崩瓦解(像土一样,像瓦一样),
蚕食鲸吞(像蚕吃桑叶一样,像鲸吞吃小鱼一样)2、表状态:
成语卷:无。

例如: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3、表态度:像对待……一样
成语卷:无。

例如: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4、表处所:在……
成语卷:道听途说(在路途上),
风餐露宿(在风中,在露天),
金榜题名(在金榜上)
5、表时间:在……,每……
成语卷:无。

例如:日理万机(每天)
6、表工具(方式):用……
成语卷:拳打脚踢(用拳,用脚),
车载斗量(用车,用斗)
7、表方向(方位名词):向……
成语卷:南征北战(向南,向北)(也可看作表处所,在南面,在北面)
**注意区分名作动与名作状的区别
一、形容词活用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宾
1、动词(介词)+形容词
成语卷:好高骛远(过高过远的目的),
见异思迁(新奇的东西),
取长补短(长处,短处),
披坚执锐(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温故知新(旧知,新知),
扶老携幼(老人,小孩)
2、其+形容词
成语卷:无。

例如: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偏义复词,深度)
3、形容词作主语
成语卷:无。

例如:圣益圣,愚益愚
4、数量词+形容词
成语卷:万紫千红
例如:十全十美,千奇百怪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法与名词活用为动词基本一致)
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动宾
(1)形容词+名词(名词性短语):如果形容词不是起修饰限定作用,那么可断定活用为动词。

成语卷:恃才傲物(傲视)
(2)形容词+代词
成语卷:无。

例如:上以无隐,益重之。

(《训俭示康》)
(3)副词+形容词副词(状语)+谓语动词
成语卷:无。

例如:言无不尽(说尽)
(4)能愿动词+形容词
成语卷:无。

例如:无足轻重(偏义复词,重视)
2、形容词活动为使动词:使某事物(宾语)具备那个形容词的某种性状。

成语卷:正本清源(使……正、清),
富国强兵(使……富强),
光宗耀祖(使……光耀),
独善其身(使……善)
例如:以夭梅病梅为业求钱也。

(《病梅馆记》)
3、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形容词的某种性状。

以……为……
成语卷:兵贵神速(以……为贵),
不耻下问(以……为耻),
是古非今(以……为是,以……为非),
不远千里(以……为远)
例如:成以其小,劣之。

(《促织》)
二、动词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1)动词(介词)+动词:后面的动词作宾语,活用为名词
成语卷:救死扶伤(死伤的人),
量入为出(收入、支出的财物),
道不拾遗(遗失的财物)
(2)其+动词
成语卷:无。

例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褒禅山记》)
2、动词活用为使动:不及物动词+宾语后多活用为使动词。

成语卷:飞沙走石(使……飞,跑),
沉鱼落雁(使……沉,落),
闭月羞花(使……闭),
兴风作浪(使……兴起),惊天动地(使……惊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