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荧光素的发射激发波长
fam荧光基团激发波长
![fam荧光基团激发波长](https://img.taocdn.com/s3/m/fc27f2c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8.png)
fam荧光基团激发波长
FAM(6-羧基荧光素)是一种常用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的荧光染料。
当被蓝光或紫外光激发时,它的激发最大值为494 nm,发射最大值为519 nm。
这意味着FAM在494 nm左右波长的光下最有效地被激发或“激活”,并且在被激发时会发射519 nm左右波长的光。
FAM的发射最大值通常被用作涉及其他荧光染料或蛋白质的实验的参考,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方便和众所周知的比较点。
FAM是标记DNA或蛋白质的常用选择,因为它相对稳定,荧光强度高,并且可以使用各种技术轻松检测。
常用染料的激发与发射
![常用染料的激发与发射](https://img.taocdn.com/s3/m/4fad37b7aeaad1f346933fd2.png)
常用荧光染料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备注:发射波长的颜色及频率荧光染料的使用吖啶橙:吖啶橙是最经典的灵敏的荧光染料,它可对细胞中的DNA和RNA同时染色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荧光,DNA呈绿色荧光,RNA呈橙红色荧光。
EB:染色DNA和RNA 荧光素双醋酸酯(FDA):FAD本身无荧光,无极性,可透过完整的原生质膜。
一旦进入原生质体后,由于受到酯酶分解而产生具有荧光的极性物质荧光素。
它不能自由出入原生质膜,因此有活力的细胞能产生荧光,无活力的原生质体不能分解FAD无荧光产生。
5mgFDA溶于1ml丙酮中,避光4℃下贮存,使用时取贮存液加入L甘露醇中.使用时,使最终浓度为%。
荧光染料Ho33342和若丹明123:活细胞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和线粒体。
一般的生物染料不能穿透细胞膜,只有当细胞被固定后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染料才能进入细胞内。
但有些活体染料能进入活细胞,并对细胞不产生毒性作用。
荧光染料Ho33342和若丹明123都是活体染料。
Ho33342能与细胞中DNA进行特异的结合,若丹明123能与线粒体进行特异的结合。
采用两种荧光染料的混合染液可对一个活细胞的核和线粒体同时染色。
荧光组化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每种荧光染料,均有自己的最适PH值,此时荧光最强。
当pH改变时,不仅荧光强度减弱,而且波长将有所改变,因此荧光检测时要在一定的PH值的缓冲液中进行。
2.一放荧光染色在20℃以下时荧光比较稳定,温度升高常出现温度猝灭。
3.在荧光观察中,常因激发光的增强而使样品荧光很快衰竭,造成观察和照相困难。
为此最好用能量小的长波长光进行观察,需照相时再适当增强激发光。
4.一般荧光染液的浓度在万分之一以下,甚至亿万分之一,也能使标本着色。
在一定的限度内,荧光强度可随荧光素的浓度增加而增强,但超过限度,荧光强度反而下降,这是由于荧光分子间的缔合而使自身荧光猝灭所致。
常见荧光素
![常见荧光素](https://img.taocdn.com/s3/m/f85a81c365ce050876321392.png)
常见荧光素:(1)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 :FITC纯品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和酒精溶剂。
有两种异构体,其中异构体Ⅰ型在效率、稳定性与蛋白质结合力等方面都更优良。
FITC分子量为389.4,最大吸收光波长为490~495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520~530nm,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
FITC在冷暗干燥处可保存多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荧光素。
其主要优点是人眼对黄绿色较为敏感,通常切片标本中的绿色荧光少于红色。
(2)四乙基罗丹明(rhodamine, RB200) :RB200为橘红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和丙酮,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
最大吸收光波长为570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595~600nm,呈现橘红色荧光。
(3)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etramethyl rhodamine isothiocynate, TRITC):TRITC为罗丹明的衍生物,呈紫红色粉末,较稳定。
最大吸收光波长为550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620nm,呈现橙红色荧光,与FITC的翠绿色荧光对比鲜明,可配合用于双重标记或对比染色。
因其荧光淬灭慢,也可用于单独标记染色。
(4)镧系:镧系螯合物某些3价稀土镧系元素如铕(Eu3)、铽(Tb3)、铈(Ce3)等的螯合物经激发后也可发射特征性的荧光,其中以Eu3 应用最广。
Eu3螯合物的激发光波长范围宽,发射光波长范围窄,荧光衰变时间长,最适合用于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5)藻红蛋白(P-phycoerythrin,PE):PE是在红藻中所发现的一种可进行光合作用的自然荧光色素,分子量为240kD的蛋白,最大吸收峰为564 nm,当使用488 nm激光激发时其发射荧光峰值约为576 nm,对于单激光器的流式细胞仪来说,推荐使用585±21nm的带通滤光片,双激光器的流式细胞仪推荐使用575±13nm的带通滤光片。
常用染料的激发与发射
![常用染料的激发与发射](https://img.taocdn.com/s3/m/588a81d46529647d272852da.png)
常用染料的激发与发射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常用荧光染料的激发和发射波长荧光染料的使用吖啶橙:吖啶橙是最经典的灵敏的荧光染料,它可对细胞中的DNA和RNA同时染色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荧光,DNA呈绿色荧光,RNA呈橙红色荧光。
EB:染色DNA和RNA荧光素双醋酸酯(FDA):FAD本身无荧光,无极性,可透过完整的原生质膜。
一旦进入原生质体后,由于受到酯酶分解而产生具有荧光的极性物质荧光素。
它不能自由出入原生质膜,因此有活力的细胞能产生荧光,无活力的原生质体不能分解FAD无荧光产生。
5mgFDA溶于1ml丙酮中,避光4℃下贮存,使用时取贮存液加入L 甘露醇中.使用时,使最终浓度为%。
荧光染料Ho33342和若丹明123:活细胞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和线粒体。
一般的生物染料不能穿透细胞膜,只有当细胞被固定后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染料才能进入细胞内。
但有些活体染料能进入活细胞,并对细胞不产生毒性作用。
荧光染料Ho33342和若丹明123都是活体染料。
Ho33342能与细胞中DNA进行特异的结合,若丹明123能与线粒体进行特异的结合。
采用两种荧光染料的混合染液可对一个活细胞的核和线粒体同时染色。
荧光组化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每种荧光染料,均有自己的最适PH值,此时荧光最强。
当pH改变时,不仅荧光强度减弱,而且波长将有所改变,因此荧光检测时要在一定的PH值的缓冲液中进行。
2.一放荧光染色在20℃以下时荧光比较稳定,温度升高常出现温度猝灭。
3.在荧光观察中,常因激发光的增强而使样品荧光很快衰竭,造成观察和照相困难。
为此最好用能量小的长波长光进行观察,需照相时再适当增强激发光。
4.一般荧光染液的浓度在万分之一以下,甚至亿万分之一,也能使标本着色。
在一定的限度内,荧光强度可随荧光素的浓度增加而增强,但超过限度,荧光强度反而下降,这是由于荧光分子间的缔合而使自身荧光猝灭所致。
常用荧光 波长
![常用荧光 波长](https://img.taocdn.com/s3/m/b88e2a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f.png)
常用荧光波长
荧光是一种物质在受到激发后发出的可见光,常用荧光波长包括蓝色、绿色、黄色和红色。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介绍常用荧光的特点和应用。
一、蓝色荧光
蓝色荧光的波长一般在400-500纳米之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蓝色荧光的物品,比如保健品中的荧光染料和荧光笔。
此外,蓝色荧光还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如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荧光探针。
二、绿色荧光
绿色荧光的波长一般在500-600纳米之间。
绿色荧光在荧光显微镜、荧光指示剂和荧光染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荧光显微镜利用绿色荧光染料的特性,可以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上观察生物分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此外,绿色荧光还被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分子标记和荧光成像。
三、黄色荧光
黄色荧光的波长一般在550-600纳米之间。
黄色荧光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荧光灯、液晶显示器和荧光染料等。
黄色荧光的特点是亮度高、稳定性好和发光时间长,因此在照明和显示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四、红色荧光
红色荧光的波长一般在600-700纳米之间。
红色荧光具有较长的波长,因此在光学成像和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红色荧光染料可以用于标记生物样品中的特定分子,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分布和变化。
此外,红色荧光还被用于红外线光学成像和光学通信等领域。
总结起来,常用荧光波长包括蓝色、绿色、黄色和红色。
这些荧光的特点和应用各不相同,但都在科学研究、生物医学和光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和应用这些荧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并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流式配色及分析
![流式配色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d6c2df0912a21615792996.png)
如想要鉴定到th中的细胞因子,则必须对其进行“开源”与“节流”。
精选2021版课件
47
胞内因子的含量与检测效果
如想要鉴定到th中的细胞因子,则必须对其进行“开源”与“节流”。
开源:刺激活化T细胞。方法有二:
1:PMA(PHA/LPS...)+Ionomycin: PMA能自由透过细胞膜,因此能绕过细胞膜受体直接激活PKC; Ionomycin则能使细胞膜外Ca2+进入膜内增加,导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 只有PMA+Ionomycin联合应用才是使T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的最有效的方法.
流式配色分析及实验设计
精选2021版课件
1
关于流式抗体
什么是荧光素
fitc pe
✓ 荧光素是具有荧光特性的染料 ✓ 只在特定波长激光照射后才发出自身荧光 ✓ 发出的精选荧20光21版颜课件色(波长)也是固定的 2
流式细胞技术:
在细胞分子水平上; 通过单克隆抗体; 对单个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 进行多参数; 快速的; 定量分析。
红3
Pe-cy7
远红 4
Apc(AF647,ef660) 红 5
Apc-cy7(ApcH7,ef780)
远红 6
可以也仅可以最多选择8个荧光抗体去标 记抗原;
需要注意: 同一通道不可以选2种荧光抗体,例如: AF488,BB515,FITC 不可以同时使用;
精选2021版课件
19
染料的亮度与抗原表达强度相匹配
Tertiary: 低水平表达,激活性marker,或者表达区 分不明显
Example: CD25
CD4 CD45RA
CD25
荧光基团 波长
![荧光基团 波长](https://img.taocdn.com/s3/m/16cb1b9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9.png)
荧光基团是一种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并发出荧光的分子。
不同的荧光基团具有不同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
常见的荧光基团包括荧光素、罗丹明、Cy 系列染料等。
荧光素的激发波长为 495nm,发射波长为 520nm;罗丹明的激发波长为 550nm,发射波长为 570nm;Cy 系列染料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则根据不同的染料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荧光基团需要考虑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是否与实验设备匹配,以及荧光基团的亮度、稳定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注意荧光基团的浓度和环境条件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总之,了解荧光基团的波长特性对于荧光标记和荧光检测等实验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荧光基团和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荧光显微镜的激发波长
![荧光显微镜的激发波长](https://img.taocdn.com/s3/m/fa5fc48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3.png)
荧光显微镜的激发波长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利用荧光现象进行观察的显微镜。
它通过激发样品中的荧光染料,使其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并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信号。
激发波长是指用于激发荧光的光的波长。
不同的荧光染料具有不同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激发波长来观察和分析样品。
在生物医学领域,荧光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细胞和组织的研究。
通过标记生物样品中的特定分子或结构,荧光显微镜可以实现对细胞内分子的定位、追踪和定量分析。
例如,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可以用于检测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布情况,从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荧光显微镜的激发波长通常在紫外光、蓝光和绿光范围内。
紫外光激发波长通常在350-400纳米,可用于激发DNA、染色体和一些特定荧光染料。
蓝光激发波长通常在450-490纳米,可用于激发荧光蛋白等。
绿光激发波长通常在510-550纳米,可用于激发荧光染料如荧光素等。
荧光显微镜的激发波长选择对于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荧光信号的强度和对比度,从而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分辨率。
此外,激发波长还应与荧光染料的吸收峰值匹配,以确保荧光信号的最大化。
除了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荧光显微镜的成像系统也需要具备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
高灵敏度可以提高荧光信号的检测能力,而高分辨率可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展示能力。
现代荧光显微镜通常配备了高性能的光源、滤光片和检测器,以满足不同样品和实验需求的激发波长和成像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荧光显微镜的激发波长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样品特性进行优化。
例如,在研究细胞核内的DNA复制过程时,可以选择适合DNA染料的激发波长,以提高荧光信号强度和对比度。
而在观察细胞内蛋白质分布时,应选择适合荧光蛋白的激发波长,以实现对蛋白质的定位和追踪。
荧光显微镜的激发波长是实现对生物样品的荧光观察和分析的关键因素之一。
正确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荧光信号的强度和对比度,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和可靠的实验结果。
常用荧光基团的名称及颜色
![常用荧光基团的名称及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1e00d85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e.png)
常用荧光基团的名称及颜色
荧光基团是一类能够在紫外或可见光激发下发射荧光的化学基团。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荧光基团及其典型的荧光颜色:
荧光素(Fluorescein):激发波长约为494纳米,发射波长约为521纳米,呈现黄绿色荧光。
罗丹明B(Rhodamine B):激发波长约为540纳米,发射波长约为625纳米,呈现红色荧光。
荧光染料Cy5:激发波长约为650纳米,发射波长约为670纳米,呈现红色荧光。
荧光染料Cy3:激发波长约为550纳米,发射波长约为570纳米,呈现橙红色荧光。
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激发波长约为664纳米,发射波长约为690纳米,呈现红色荧光。
荧光素-5-异硫氰酸酯(FITC,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激发波长约为495纳米,发射波长约为520纳米,呈现黄绿色荧光。
吲哚橙(Acridine Orange):激发波长约为502纳米,发射波长约为525纳米,呈现橙黄色荧光。
荧光素-5-醋酸酯(CFSE,Carboxyfluorescein Succinimidyl Ester):激发波长约为488纳米,发射波长约为520纳米,呈现黄绿色荧光。
这些荧光基团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生物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用于标记和追踪生物分子,以及在荧光显微镜等技术中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荧光颜色可能因化合物的环境和浓度而有所变化。
1。
荧光素激发发射波长
![荧光素激发发射波长](https://img.taocdn.com/s3/m/b92e2e4ebb68a98270fefa12.png)
520-540
?
5-Hydroxy Tryptamine (HAT)
370-415
520-540
?
5-ROX (carboxy-X-rhodamine)
578
567
604
591
?
5-TAMRA (5-Carboxytetramethylrhodamine)
548
542
552
568
?
6-Carboxyrhodamine 6G
492
518
?
5-Carboxynapthofluorescein?(pH 10)
512/598
563/668
Ratio Dye, pH
5-Carboxytetramethylrhodamine (5-TAMRA)
542
568
?
5-FAM (5-Carboxyfluorescein)
492
518
?
5-HAT (Hydroxy Tryptamine)
480
520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
Dabcyl
453
?
?
Dansyl
340
578
?
Dansyl Amine
337
517
?
Dansyl Cadaverine
335
518
?
Dansyl Chloride
372
518
?
Dansyl DHPE
336
517
?
Dansyl fluoride
Blue Fluorescent Protein
381, 382, 383
荧光素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
![荧光素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https://img.taocdn.com/s3/m/29e88eb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b.png)
荧光素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荧光素,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深?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神奇的玩意儿,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再神秘,反而变得亲切可人。
首先,荧光素是一种能发光的化合物,听上去有点像魔法,不是吗?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就像一个小小的灯泡,只不过这个灯泡需要“激发”,才能让它闪闪发光。
1. 荧光素的基本知识1.1 激发波长是什么?那么,什么是激发波长呢?简单来说,激发波长就是你得给荧光素“喂”什么样的光,才能让它“高兴”起来,开始发光。
就像我们有时候需要咖啡提神,荧光素也得需要特定波长的光来激发。
通常,这个波长在紫外线范围,听上去有点像科幻片里的设定,但其实就在我们周围!1.2 发射波长又是啥?然后,再说说发射波长。
这就像是荧光素“高兴”过后,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光芒。
每种荧光素发出来的光的颜色都不同,这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一样。
你激发了它,它就会发出五光十色的光,有的可能是绿色,有的可能是蓝色,甚至是红色,真是让人眼花缭乱!2. 荧光素的应用2.1 科学实验中的大明星说到荧光素,它在科学实验中可是个大明星呢。
比如,研究人员用荧光素标记细胞,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这就像是在黑暗的房间里打开了一盏灯,让所有的细胞都亮起来,研究人员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形态和运动。
想想看,细胞在显微镜下跳舞的场景,简直酷毙了!2.2 日常生活的小帮手不仅如此,荧光素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你可曾在派对上见过那些荧光棒?没错,那就是荧光素的魅力所在!当你在黑暗中摇晃它时,看到的那种光亮,都是因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完美配合。
简直让人感到活力四射,心情瞬间就飞扬起来了!3. 小结3.1 激发与发射的乐趣总的来说,荧光素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就像是一对亲密的好朋友,缺一不可。
激发波长给荧光素能量,而发射波长则将这种能量转化为可见的光。
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需要朋友的鼓励才能找到自信,展现出最好的自己。
常用荧光染料及应用领域
![常用荧光染料及应用领域](https://img.taocdn.com/s3/m/e496ddc028ea81c758f57822.png)
617nm 461nm 500-550nm 570-620nm 509nm/540nm —— —— —— —— ——
2
3
蛋白质、酶、 RITC(四甲基异硫氰基罗丹明) 抗体的检测 绿色荧光蛋白(GFP) 6-羧基荧光乙酰乙酸(CFDA), FITC JC-1、Rhodamine123、SPMI NBD ceramide、BODIPY ceramide 细胞结构检测 Dil DAMP、neutral red
常用荧光染料及应用领域
序号 应用领域 燃料名称 吖啶橙(AO) 1 DNA和 RNA检 测 激发波长 492nm 发射波长 530/640nm
碘化丙啶(PI) Hoechst/DAPI 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
536nm 325nm 488nm 561nm 395nm/479nm —— —— —— —— ——
料及应用领域
特性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双通道观察可见;活细胞的胞核呈黄绿色荧 光,胞质呈绿色荧光;死细胞呈红色荧光 PI不能进入完整的细胞膜,常用于检测膜损伤、细胞凋亡、细胞 核定位、核酸定量等。 对细胞毒性小,特异性强。不与DNA特异性结合 能够结合细胞内总蛋白质,是检测蛋白质最常用的荧光探针,它 还能广泛地结合各种特异性的配体。光照下易淬灭。 常用的共价标记探针,稳定性高 跟踪活组织或细胞内基因表达及蛋白质定位的标记物 FRAP技术 线粒
荧光素的含量测定原理
![荧光素的含量测定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b58b3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b.png)
荧光素的含量测定原理
荧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光化学研究中的化合物,常用于荧光标记分子和生物学试剂。
其含量的测定可通过荧光光谱技术进行。
荧光光谱技术是一种利用物质在吸收光能后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荧光信号的分析方法。
在荧光素的测定中,一般使用荧光光谱仪来测量其荧光信号。
测定原理如下:
1. 激发:荧光素的测定需要先用特定波长的光激发荧光素分子,使其从基态能级跃迁到激发态能级。
一般常用的激发波长为325 nm。
2. 发射:激发后,荧光素分子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回到基态,并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荧光信号。
荧光素的发射波长一般在550-560 nm之间。
3. 检测:荧光光谱仪会测量荧光素样品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荧光发射强度。
测量结果可以通过仪器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4. 定量:荧光素的浓度可以根据荧光信号的强度来进行定量分析。
通常情况下,荧光素的浓度与荧光信号强度呈正比关系。
总结起来,荧光素的含量测定原理是通过将荧光素样品激发后测量其发射的荧光信号强度,并根据荧光信号强度来定量分析荧光素的浓度。
荧光素概括
![荧光素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912e321ca8114431b90dd82c.png)
CytoCy5S
628 nm
638 nm
Far-Red
Alexa Fluor 680
679 nm
702 nm
Far-Red
Alexa Fluor 680–Allophycocyanin
650 nm
702 nm
Far-Red
Alexa Fluor 680-R-phycoerythrin
555 nm
495 nm
519 nm
Green
Alexa Fluor 500
503 nm
525 nm
Green
Alexa Fluor 514
518 nm
540 nm
Green
FITC
490 nm
520 nm
Green
Fluorescein
494 nm
518 nm
Green
HNP
290 nm
509 nm
Green
激发光波长
发射光波长
Blue
Alexa Fluor 350
346 nm
442 nm
Blue
Alexa Fluor 405
402 nm
421 nm
Blue
Pacific Blue
410 nm
455 nm
Blue
DAPI
340 nm
488 nm
Blue
AMCA
350 nm
450 nm
Blue
Cascade Blue
650 nm
775 nm
Far-Red
Allophycocyanin-Cyanine 7
633 nm
760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