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

合集下载

陈元方候袁公的译文

陈元方候袁公的译文

陈元方候袁公的译文
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袁绍)。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效法(学习)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

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

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

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导读:陈元方候袁公,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至少有九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

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欢迎阅读。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翻译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绍。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注释候:拜访,问候。

履行:实施,实行。

绥:安,体恤。

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等称呼。

师:学习。

尝:曾经。

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

(2)方法,做法。

(3)效法,仿效。

(4)标准,法则。

这里用(3)效法,仿效。

称:称赞,赞不绝口。

周公:周武王的弟弟。

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

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益:更加。

以:用。

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

赏析袁公比较自负,问题刁钻。

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文言文翻译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文言文翻译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文言文翻译
翻译: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原文:
陈元方候袁公
刘义庆[南北朝]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日:“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日:“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日:“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日:“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

《周公不师孔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周公不师孔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周公不师孔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周公不师孔子》又名《陈元方候袁公》,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至少有九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

这八条记录,除了《德行》之十的内容(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

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为空泛评价的话以外,其余的七条,都是七个精彩的瞬间,记载了陈元方和他的家人们的生活。

作品原文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作品注释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施,实行。

3、绥: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等称呼.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8、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

(2)方法,做法。

(3)效法,仿效。

(4)标准,法则。

这里用(3)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10、周公:周武王的弟弟。

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

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12、益:更加13、以:用14、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15、孤往者尝为邺令,为:担任作品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绍。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陈元方候袁公南北朝:刘义庆原文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注释候:拜访,问候。

履行:实施,实行。

绥:安,体恤。

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等称呼.师:学习。

尝:曾经。

卿:客气,亲热的称呼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

(2)方法,做法。

(3)效法,仿效。

(4)标准,法则。

这里用(3)效法,仿效。

称:称赞,赞不绝口周公:周武王的弟弟。

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

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益:更加以:用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字季伯,南。

陈元方文言文

陈元方文言文

陈元方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出自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原文: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陈元方十一岁的时候,去拜访袁公。

袁公问他:“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 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 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注释: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施,实行。

3.绥:安,体恤。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

10.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2.益:更加。

13.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陈元方候袁公》是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的其中一篇,下面整理了《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原文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注释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施,实行。

3、绥:安,体恤。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等称呼.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8、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

(2)方法,做法。

(3)效法,仿效。

(4)标准,法则。

这里用(3)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10、周公:周武王的弟弟。

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

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12、益:更加13、以:用14、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

陈元方候袁公翻译、解析

陈元方候袁公翻译、解析

陈元方候袁公南北朝:刘义庆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注释候:拜访,问候。

履行:实施,实行。

绥:安,体恤。

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等称呼.师:学习。

尝:曾经。

卿:客气,亲热的称呼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

(2)方法,做法。

(3)效法,仿效。

(4)标准,法则。

这里用(3)效法,仿效。

称:称赞,赞不绝口周公:周武王的弟弟。

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

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益:更加以:用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创作背景《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鉴赏袁公比较自负,问题刁钻。

古诗陈元方候袁公翻译赏析

古诗陈元方候袁公翻译赏析

古诗陈元方候袁公翻译赏析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选自小学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1、候:拜访,问候2、履行:实践,做3、绥:安,安抚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侯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等称呼5、师:学习6、尝:曾经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8、法:效法,仿效9、称:称赞,赞不绝口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翻译】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

【鉴赏】袁公比较自负,问题刁钻。

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机智应变。

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陈元方候袁公》文言文翻译

《陈元方候袁公》文言文翻译

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践,做。

3、绥:安,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侯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等称呼。

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译文陈元方在十一岁的时候,去拜会袁公。

袁公问他:“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呢?”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的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到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呢?”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鉴赏袁公一个比较自负,问题刁钻。

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机智应变。

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创作背景《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这一本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候袁公
———选自《世说新语》
原文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
1、候:
2、履行:
3、绥: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等称呼.
5、师:
6、尝:
7、卿:
8、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

(2)方法,做法。

(3)效法,仿效。

(4)标准,法则。

这里用(3)效法,仿效。

9、称:。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
明公奇器世所罕,雪窗盘玉炫奇珍。

黄帝梦神仙载册,西王母醉玉山寻。

葫芦纳福三方事,羽扇腾云万里心。

玄经紫府分明白,丹凤朱雀目空深。

乾坤变化无妨异,教化人间秉道真。

不论高下虚中实,为德为良天地新。

陈元方候袁公翻译:
明公,您的仪器非常稀有,是世间所难得一见的宝物,如同雪亮的窗玉闪
耀着璀璨的光芒。

黄帝曾经在梦中得见神仙,载记于册中;西王母在玉山上醉
酒游玩。

您手持的葫芦能够纳福招财,羽扇则可腾云驾雾,心中憧憬千里之外。

您的境界寄托在玄经和紫府之中,而纯洁的道德却已深深扎根于您心中,如同
丹凤和朱雀舞动着羽翼,冲破虚空飞翔。

乾坤变幻,没有任何奇异的事能够干
扰到您,从而您能将人们引导至正确的道路上。

无论在贵贱高下之上,您将始
终忠诚于德行,为新天地为良知而献身。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注释及翻译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注释及翻译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

陈元方候袁公原文注释及翻译选自《世说新语政事》(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陈元方候袁公原文注释及翻译选自《世说新语政事》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

《小学文言文》

《小学文言文》

1.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注释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践,做。

3、绥:安,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侯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等称呼.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方言证古老父:对父亲的敬称。

老,表示敬称的词头。

老爸(父亲)、老母(母亲)。

家君(对自己父亲的尊称,谦词)。

君(对他的尊称,谦词)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鉴赏袁公比较自负,问题刁钻。

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机智应变。

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的翻译及赏析

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的翻译及赏析

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的翻译及赏析《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该篇文言文的赏析及解释,欢迎阅读!陈元方候袁公南北朝:刘义庆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注释候:拜访,问候。

履行:实施,实行。

绥:安,体恤。

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等称呼.师:学习。

尝:曾经。

卿:客气,亲热的称呼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

(2)方法,做法。

(3)效法,仿效。

(4)标准,法则。

这里用(3)效法,仿效。

称:称赞,赞不绝口周公:周武王的弟弟。

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

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益:更加以:用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鉴赏袁公比较自负,问题刁钻。

小初课外文言文阅读——《元方候袁公》

小初课外文言文阅读——《元方候袁公》

元方候袁公【古文原文】陈元方①年十一时,候②袁公③。

袁公问曰:“贤家君④在太丘⑤,远近称⑥之,何所履行⑦?”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⑧之以德,弱者抚⑨之以仁,恣(zì)⑩其所安,久而益⑪敬。

”袁公曰:“孤⑫往者⑬尝⑭为邺(yè)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⑮家君法⑯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⑰、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⑱,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⑲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陈元方:名纪,(129年—199年)字元方,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陈寔长子,享年七十岁。

与弟陈谌俱以至德称,兄弟孝养,闺门雍和。

与父亲陈寔和弟弟陈谌在当时并称为“三君”。

②候:拜访,问候。

③袁公: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

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④贤家君:用称人父,但多需在前面加适当的敬词如"贤"﹑"足下"之类。

⑤太丘:地名,在今河南省。

下文的“邺”也是地名。

⑥称:称赞,赞不绝口⑦履行:实施,实行。

⑧绥:安抚。

⑨抚: 安抚。

⑩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

⑪益:更加。

⑫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等称呼。

⑬往者:过去,从前。

⑭尝:曾经。

⑮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⑯法:效法,仿效。

⑰周公:周武王的弟弟。

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

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⑱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⑲师:学习。

【译文】陈元方十一岁的时候,去拜会袁公。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是怎么治理地方的?”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
导读:陈元方候袁公,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至少有九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

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欢迎阅读。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翻译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绍。

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

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注释
候:拜访,问候。

履行:实施,实行。

绥:安,体恤。

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后、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孤家
等称呼。

师:学习。

尝:曾经。

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法: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四种解释(1)法令,制度。

(2)方法,做法。

(3)效法,仿效。

(4)标准,法则。

这里用(3)效法,仿效。

称:称赞,赞不绝口。

周公:周武王的弟弟。

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汉族,因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

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益:更加。

以:用。

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

赏析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

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

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
1.《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
2.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
3.陈元方候袁公文言文鉴赏
4.语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知识点总结
5.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
6.关于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
7.陈元方候袁公诗词鉴赏
8.《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答案与参考译文
上文是关于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