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疑难易错题系列之三化学实验

合集下载

2009年备考一线名师易错题点睛系列化学(三)实验设计

2009年备考一线名师易错题点睛系列化学(三)实验设计

2009年备考一线名师易错题点睛系列化学(三)实验设计【1】用下列仪器、药品验证由铜和适量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NO (仪器可选择使用,N 2和O 2的用量可自由控制)。

已知:① O H NO OH NO NO 22222+→++--② 气体液化温度:NO 2 21℃, NO -152℃ 试回答:(1)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填各接口的编号)为____。

(2)反应前先通入N 2,目的是______。

(3)确认气体中含NO 的现象是________。

(4)装置F 的作用是________。

(5)如果O 2过量,则装置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其意了。

NO 2和NO 分离(NO 2被液化)后的气体与O 2作用,又出现红棕色,这个特征现象便确认了NO的存在。

另外,制气前须将各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否则会氧化NO),气体中混有的水气的吸收以及最后尾气的吸收,这些问题都要考虑。

而盛酚酞的装置E便成了命题者用来干扰思维的多余装置。

【易错点点睛】框图分析【2】欲在室温和1.01×105Pa条件下测定镁的原子量。

请利用图给定的仪器(盛放镁条的隔板有小孔)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用一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气流方向为左→右,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的先后顺序为(用小写字母填写)______。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①待仪器B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简C中水的体积(若假定将测定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为VmL);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假定其质量为mg),并将其投入试管B中;③检查各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

上述几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数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若未将试管B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C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________。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总结(专题培优)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简答题专项知识点总结(专题培优)

一、解答题1.下图形象地表示甲、乙两种变化,其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2)乙中与分子构成的不同点为______。

解析:甲变化不生成新物质、乙变化生成新物质;“”是同种原子(氧原子)构成“”是由两种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或:一种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另一种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

(1)甲变化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没有新分子生成,是物理变化;而乙变化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转化为水分子,有新分子生成,是化学变化。

(2)的1个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图1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X”的数值为 _____ 。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问题,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3)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 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_____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B.核内有115个质子C.是非金属元素 D.核内有173个中子(4)图4中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都具有 _____ 结构。

2H S+3O=2SO+2H O C 相对稳定(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解析:2222【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解答;(2)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3)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4)根据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属于稳定结构解答。

(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求得x=8;(2)由图2可知,反应物是H2S和O2,生成物是SO2和H2O,故反应方程式为:2H S+3O=2SO+2H O;2222(3)A、由图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288,正确;B、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故核内由115个质子,正确;C、由图可知,该元素为金属元素,错误;D、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88-115=173 ;正确。

易错0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九年级化学上册易混易错微考点(人教版)(原卷版)

易错0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九年级化学上册易混易错微考点(人教版)(原卷版)

易错0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易错分析一】、实验基本操作的常见错误【错题纠正】例1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下列做法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A.实验前检查仪器和用品是否齐全B.取用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中,避免浪费C.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D.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需征得老师同意后再进行操作例2(2021·海南海口市·九年级一模)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固体药品D.闻气味例3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A.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B.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C.手持试管,应垂直拿稳D.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例4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A.用镊子B.用药匙或纸槽C.滴管D.玻璃棒【知识清单】一、药品的取用知识点一:液体药品的取用知识点二:少量液体的滴加知识点三:量筒的读数知识点四:固体药品的取用知识拓展①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等。

②用于取药品的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等。

方法技巧手不触,嘴不尝,鼻不闻,取少量。

剩不回,不丢弃,不出室,放定器。

易错警示量筒的使用易错点:a .手拿着量筒读数;b .读数时有的俯视,有的仰视;c .有的不能依据需量取液体体积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

d .液体加多了,又用滴管向外吸。

正确方法:使用量筒时应根据需量取的液体体积,选用能一次量取即可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操作要领是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若不慎加入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持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处。

注意:5mL 量筒的精确度是(一般把当做量筒的精确到,不再限制量筒的量程。

)二、药品的加热方法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

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许使其平整。

(2)检查灯里有无酒精。

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初三化学典型实验总结与10大易错点举例分析

初三化学典型实验总结与10大易错点举例分析

初三化学典型实验总结与10大易错点举例分析化学试验在初中化学学问中比重比拟大,也是难以搞定的一个学问点,初三化学的鹅典型试验有哪些?我整理了相关资料,盼望能协助到您。

化学典型试验总结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参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止水夹加紧胶皮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

马上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视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翻开止水夹,视察试验现象及水面的改变状况。

2.试验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试验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留意事项:①红磷要取足量或过量;②试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止水夹夹紧;④点燃红磷后马上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⑤要冷却完全。

二、高锰酸钾制氧1.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2.试验现象:有大量气体进入集气瓶中。

3.试验结论:利用高锰酸钾可以制氧。

4.留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裂开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匀称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匀称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起先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试验完毕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三、电解水1.操作步骤:在一个盛有水的水槽中倒立两支盛满水的试管,接通直流电源,视察电极上和试管内有什么现象发生。

切断装置的电源,在水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把试管取出,直立后松开拇指,马上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进展视察。

2.试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了气泡,通电一段时间以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为1:2。

伸入正极试管里的带火星木条燃烧,负极试管里的气体/燃烧并出现淡蓝色火焰。

3.试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留意事项:①水中可参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加导电性。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总结(培优专题)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总结(培优专题)

一、选择题1.A原于与B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碳12原子与B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ad/bcB.bc/12adC.12ac/bdD.ad/12ac A解析:A根据题给信息,碳−12原子质量为:B原子的质量×cd,由于A 原于与B原子的质量比为a:b,所以A原于质量为:B原子的质量×ab,相对原子质量=1×12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所以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dbc,故选A。

2.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硒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是45 D.硒元素的化学性质与③的化学性质相似C解析: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掌握。

A、由图可知,硒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4,即质子数为34;不符合题意;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不符合题意;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质子数为34,则中子数=79-34=45;符合题意;D、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代入计算时,需要取整。

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③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既有吸热又有放热B.②→③的过程中水没有发生分解C.t1→t2是冰融化成水的过程,水分子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③,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②>③B解析:B解:①是冰状态,②是水状态,③是水蒸气状态。

A、①→②→③过程是冰吸热变成水,再吸热变成水蒸气,没有放热,故错误;B、②→③的过程是水变成水蒸气,没有发生分解,故正确;C、分子永远不停地运动,因此t1→t2是冰融化成水的过程,水分子始终在运动,错误;D、①是冰状态,②是水状态,③是水蒸气状态,水分子运动速率②<③,水分子间隔②<①<③,故错误。

易错点3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易错点3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易错点3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易错点3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易错题【01】实验仪器的选择易错题【02】广口瓶的不同用途用于监控气体流速易错题【03】球形干燥管的不同用途易错题【04】装置的选择及作用(1)气体干燥装置。

干燥气体可用洗气瓶(如图①盛放液体干燥剂)、干燥管(球形干燥管,如图①;U形管,如图①,均可盛放固体干燥剂)。

(2)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排液法)。

使用装置①时需注意:等气体冷却至室温再通入,使集气瓶与量筒内液面相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

(3)冷凝装置。

装置①(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应与气流方向相反。

易错题【05】常见实验操作的必备仪器(1)过滤: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

(2)蒸发:三脚架、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3)蒸馏: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羊角管、锥形瓶。

(4)萃取:铁架台(带铁圈)、烧杯、分液漏斗。

(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6)酸碱中和滴定: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典例分析1.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A.A B.B C.C D.D2.下列实验操作或相关说法合理的是A.A B.B C.C D.D3.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的保障。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但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A.操作①:使用稍浸入液面下的倒扣漏斗检验氢气的纯度B.操作①:使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C.操作①:吸收氨或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D.操作①: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4.氧化铅(PbO)是黄色固体。

实验室用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制备CO,其原理为H2C2O4CO↑+CO2↑H2O。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CO还原氧化铅并检验氧化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CO通入银氨溶液产生黑色银粒)。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探究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探究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

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

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若拆去B装置,直接连接A和C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____________后果发生。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答案】质量守恒定律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看木条是否复燃SO2+Ca(OH)2=CaSO3↓+H2O C中玻璃管破裂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H2酸性物质【解析】【分析】【详解】[提出猜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说明生成铜,含有硫元素,可能生成二氧化硫,铁和酸反应放出氢气,故猜想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经典题(培优专题)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三章选择题专项经典题(培优专题)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稀有气体元素氖的原子B.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C.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解析:BA、原子失去电子后原子核没有变化,故质子数不会变化,所以原子的种类就不会变化;错误;B、氩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而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核外也有18个电子,故会变成了和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离子;正确;C、两种粒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相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氖原子和钠离子,只能说都比较稳定,但化学性质不可能相同;错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原子;错误;故选:B。

2.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显电性B.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C.“零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D.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B解析:B【分析】根据“四中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四中子”是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微粒中无质子,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则知它不是某种元素,而只有中子,又知中子不带电.据此分析即可.由题意可知:A、由于中子不显电性,该微粒中只有中子,所以不显电性。

故A正确;B、由于该微粒中只有中子,失去中子也不显电性,故不会化合价为+1,故B错误;C、因为中子的质量≈质子的质量,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个中子的质量=4,故C正确;D、因为它不是某种元素,而只有中子,故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3.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电子上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解析:CA、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A错误。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错误。

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易错点

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易错点

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易错点1.加热固体物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完毕,先移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中取出,使水倒流,试管破裂。

2.把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没有将试管夹夹在离管口1/3的位置,而是夹在试管的中部。

3.倾倒液体时,掌心没有对着瓶上标签,试剂瓶盖没有倒放在桌子上。

4.用量具(量筒和滴定管等)量取液体时,视线往往在上方,量出液体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大。

没有掌握“量具上的刻线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应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读法。

5.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没有将导管先插入水里,或插入水中太深,气体无法逸出。

6.使用滴管时,将滴管口伸入试管并触及试管内壁。

7.在做实验时,试剂瓶塞张冠李戴,如将盛氯化钡溶液的滴瓶管放到盛稀硫酸的滴瓶上,或者相反,造成试剂污染。

8.药品用量太多,如硝酸与铜反应,铜量太多,生成大量的毒气,既影响健康又浪费药品。

9.用玻璃棒蘸取一种溶液后,没有用蒸馏水洗干净就去蘸取另一种溶液;或用药匙取粉末药品时,没有用纸将药匙擦干净,就去取另一种药品,造成严重污染。

10.试验氨的溶解性时,用湿的试管收集;检验试管或集气瓶是否充满氨气时,红色石蕊试纸没有用水润湿。

11.做中和滴定实验时,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了后又用待测试液洗,使待测溶液的实际用量大于用移液管所取的量,使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量增多,造成误差。

1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没有用棉花堵住试管口,使高锰酸钾进入导管污染水槽。

1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将集气瓶倒置在水中,集气瓶没有灌满水或者根本没有灌水。

14.实验结束时,没有将所用玻璃器皿洗干净,桌面也没有整理好,影响下一节课的实验。

15.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用手拿着酒精灯或者酒精灯的位置不当,不是太高就是太低。

中考化学易错点十例

中考化学易错点十例

中考化学易错点一:走进化学实验易错点:滴管的使用、液体的倾倒、酒精灯的使用、药品的取用与加热,同学们在操作时往往顾及不全,导致操作时失误较多。

[例1]小明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10.5g氯化钠固体,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此时他应该()A。

减少药品B。

添加砝码C。

移动游码D。

调节天平平衡螺母[解析]天平、量筒的使用及误差分析是学生的易错题。

对天平有两个主要操作,一是称量末知质量的药品,一般是调节平衡后,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调节天平平衡;二是称量固定质量的药品,一般是天平调节平衡后,在天平右盘加上所需的砝码,将游码移动到固定位置后,通过加减药品来调节天平的平衡。

本题是要称量10.5g氯化钠固体,是称量固定质量的药品,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所称的质量就不是10.5g了,所以B、D是错误的;平衡螺母的调节是在称量前调节的,称量过程中不能移动,故D错。

中考化学易错点二:质量守恒定律易错点:在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时,常出现以下错误: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意义理解不透,常把反应物当成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是化学反应,有些同学却用来解释一些物理变化;对可燃物燃烧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时,认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因此,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时,一定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点。

[例2]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

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质量一定和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C.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水答案:B03中考化学易错点三:原子的结构易错点:原子结构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原子是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初三化学易错题、难题

初三化学易错题、难题

初三化学易(Yi)错题、难题1.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Hua)钠、硫酸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Huo)几种,现将(Jiang)该固体溶于水配成(Cheng)溶液后,小红同学进(Jin)行了如下实验: 过量稀(Xi)盐酸 氯化(Hua)钡溶液① 操作A 的名称是 。

②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③ 小明同学改换了上述实验中的两种试剂后,发现实验现象与小红的相同,就把该白色固体的成分全部确定了。

则小明把 换成了 ;把 换成了 。

2.为测定一瓶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Na 2SO 4、 NaCl 、 Na 2CO 3中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如下实验:①操作①的名称: (15) ,写出滤液A 溶质 (16) (化学式); ②混合溶液中一定有 (17) ,一定没有 (18) ;③在实验中选择加入硝酸钡溶液而不用氯化钡溶液的原因是 (19) 。

常见CO 2 、CO 性质题型的考点:CO 2 的收集不可用排水法收集,但可用“类排水法”; CO 2 的检验、吸收问题;CO 对环境的危害及实验室解决方法。

1.实验室现有下列实验仪器① 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a ; e 。

石灰水白色沉无色气无色溶液硝酸银溶液白色沉无色溶白色沉淀稀硝酸无色溶操作A②利用上述仪器中(Zhong)的(填仪(Yi)器编号)可(Ke)以组装一(Yi)套制备(Bei)O2的发生装(Zhuang)置,写(Xie)出该反(Fan)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都可以用法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③实验室也可以利用上述相同的发生装置,使草酸(H2C2O4) 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来制取CO气体:H2C2O4 CO2↑+CO↑+H2O。

如果要利用纯净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则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选填下列装置的序号,假设各步均完全反应):发生装置(产生混合气体)→,该套实验装置存在的一个缺点是。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九年级化学常见易错题汇总含答案,初中化学经典易错点归纳及练习

中考经典易错题型易错题 1、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易错题2、集气瓶中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试剂是()A.铁B.红磷C.木炭D.硫黄易错题3、下图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该图说明了()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D.水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易错题4、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时,提纯的方法是()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B.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D.加入足量盐酸,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易错题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壳中的铁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生铁和钢都不能完全溶解在盐酸中C.锯条上的烤蓝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D.钢是由生铁炼制而成的,因此钢不会生锈易错题6、可由金属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物质是()A.CuCl2B.FeCl3C.AgCl D.AlCl3易错题7、向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溶液中插入一铁钉,片刻取出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不溶物一定是Cu B.不溶物一定是FeC.不溶物一定含有Cu,但不一定含有FeD.溶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易错题8、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都是混合物C.溶液各部分性质不同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易错题9、下列对“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的理解正确的是()A.20 ℃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水中B.20 ℃时,100 g 硝酸钾溶液中含31.6 g 硝酸钾C.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20 ℃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易错题10、现有30 ℃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易错题1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碱一定含有氧元素,盐不一定含有氧元素B.酸、碱、盐都一定含有氧元素C.酸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一定不含有氢元素D.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酸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易错题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H=0 的溶液是中性溶液B.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用pH 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可将pH 试纸浸入溶液中D.某溶液的pH=10,该溶液滴入酚酞溶液时,溶液呈红色易错题13、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金属析出,过滤后滤液呈浅绿色,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金属()A.只有Ag B.只有Cu C.有Ag 和Cu D.有Fe 和Cu易错题14、今有AgNO3溶液、BaCl2溶液、Ba(NO3)2 溶液、Ba(OH)2 溶液、Na2CO3溶液和Zn 粉供选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答案:C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选项正确;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而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正确;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而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选项错误;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水的化学性质不变,选项正确;答案为:C。

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

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分子间有间隔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答案:BA、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A正确。

B、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原子间有间隔,B错误。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C正确。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D正确。

故选:B。

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BA、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选项正确;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错误;C、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选项正确;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受热后分子的间隔变大,使乒乓球内气体体积变大造成的,选项正确。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错误集汇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错误集汇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错误集汇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没塞棉花团,导致收集的氧气变成紫色。

2)实验室制取氧气完毕时,“把导管从水槽取出”和“撤去酒精灯”两个步骤颠倒使水倒流入试管,试管骤冷破裂。

3)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

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净。

4)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试管口没稍向下倾斜,引起湿存水的倒流而引起试管骤冷破裂。

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仪器外壁,再将导管放进水中错误。

应先将导管放进水中,再用手握仪器外壁。

6)加热玻璃仪器,外壁没擦干,受热不均而破裂。

7)加热试管过程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容易造成试管破裂。

8)加热试管过程中,由于液体过多沸腾时冲出而引起试管骤冷破裂。

9)给试管加热时,没先给整个试管均匀受热,而是直接给试管中的放药品部分的试管处加热,而引起试管炸裂。

10)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拇指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有可能使试管掉下打碎。

11)加热试管中的物质完毕之后,立即放入水中清洗,导致试管骤冷破裂。

12)把鼻子凑近瓶口闻一氧化碳的气味导致中毒。

13)用嘴吹灭酒精灯,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的燃烧,发生危险。

14)浓硫酸稀释时,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导致液滴溅出而伤人。

15)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标签没向着手心,标签会被腐蚀;瓶塞没倒放在桌面,瓶塞会玷污桌面,且会向试剂引入杂质。

16)把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引起溶液变质,测得pH也不准。

17)用手拿刚蒸发完毕的蒸发皿,手被烫伤。

18)用手拿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物质的质量,导致砝码锈蚀,以后称量不准。

19)用手拿起块状的氢氧化钠,观察其颜色,皮肤被腐蚀。

20)胶头滴管伸入容器滴加溶液可能使试剂变质。

21)胶头滴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倒放,胶帽会被残液腐蚀。

2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白磷或红磷在空中的燃烧”没在通风橱中进行,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23)把用于吸收白磷表面水分的滤纸乱丢,可能引起火灾。

九年级化学实验题易错点分析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实验题易错点分析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实验题的易错点剖析1、多功能瓶专题:图示能否装液体用途注意点气体出入用于乏味气体·盛有浓硫酸,汲取气体中的水蒸气〔乏味气体〕广口瓶中装用于汲取气体·盛有NaOH溶液,汲取CO2、SO2、HCl·盛有Ca(OH)2溶液,查验CO2,一半液体进步短出·澄清石灰水变污浊那么气体中含有CO〔洗气瓶〕用于查验某种2·盛有AgNO溶液,查验HCl〔氯化氢气体〕气体3·溶液中出现白色积淀,那么气体中含有HCl 〔氯化氢气体〕采集气体·因为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沉在集气如:CO2,O2等气瓶底部,空气从短的导管处排出进步短出集气瓶中不体装液体采集气体·因为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浮在集气瓶上,空气从长的导管处排出短进长出如:H2等气体·该气体不可以溶于水。

·瓶中必定要装满水,否那么采集到的气体不集气瓶中装排水集气法收贞洁,短进长出满液体集气体·气体从短导管进入,液体从长的导管排出·装置后还可以连结一个量筒,便于丈量采集到的气体体积2、混淆气体中含有水蒸汽和CO2的查验和去除专题:查验混淆气体中能否有水蒸气:在乏味管中放入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如混淆气体通事后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有CuSO4·5H2O生成〕,那么混淆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查验混淆气体能否含有CO和水蒸气:先查验水蒸气,再查验CO,次序不可以颠倒22混淆气体:→原由:假如气体先经过洗气瓶后,会将洗气瓶里溶液中的水蒸汽带出到后边的乏味管无水硫酸铜中,这样乏味管中白色粉末会变为蓝色晶体,这样以来,就没法判断出水蒸气是本来混淆气体中含有的仍是从洗气瓶中带出的了。

澄清石灰水溶液去除混淆气体中的CO和水蒸气:先去除CO,22混淆气体:→再去除水蒸气,次序不可以颠倒CO2原由:假如混淆气体最后再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去除气体,那么气体排出后还会有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蒸气1 NaOH溶液浓硫酸溶液被带出,那么没法完整汲取水蒸气。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经典复习题(专题培优)(1)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经典复习题(专题培优)(1)

一、选择题1.下列四组实验中,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 B C D配制稀硫酸固体NaHCO3分解制备Fe(OH)2沉淀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①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烧碱溶液混合: Ca2++HCO-3+OH- =CaCO3↓+H2O②碳酸镁与稀硫酸: MgCO3+2H+= H2O+CO2↑+Mg2+③醋酸与大理石: 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④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2-4刚好沉淀完全:2H++SO2-4+Ba2++2OH- = 2H2O+BaSO4↓⑤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2Fe2++H2O2+ 2H+=2Fe3++ 2H2O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Al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H)3B.氯水久置后,漂白性和酸性均增强C.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D.CO2与少量NaOH反应生成NaHCO3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可用作净水剂B.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还可用作食品添加剂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能与酸反应,都可用作膨松剂D.补铁口服液中除含铁化合物外常添加维生素C作抗氧化剂5.向下列四种铁的化合物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再滴入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的是A.FeO B.Fe3O4C.Fe2O3D.FeCl36.下列物质中既能和盐酸反应,又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铝②氧化铝③氢氧化铝④氯化铝A .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全部 7.向FeCl 3溶液中加入铜粉与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u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容器中肯定无Fe 粉存在B .容器中可能有Cu 粉存在C .溶液中n (Fe 2+ )比n (Cu 2+ )多D .溶液中肯定不存在Fe 3+ 8.用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5mol Mg 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为N AB .18g H 2O 中所含的H 原子数为N AC .0.1molOH -所含的电子数为N AD .46g NO 2和N 2O 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N A9.高铁酸钾是种一重要的绿色净水剂,具有净水和消毒双重功能。

初中化学十个常见实验出错点与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十个常见实验出错点与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十个常见实验出错点与解题技巧实验题是中考化学必考的一个题目,而且是大题必出的,所以我们要掌握好这个题型。

对于操作常见的错误,你想了解吗?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化学十个常见实验出错点1. 试管的握持出错点:用手一把抓或将无名指和小指伸展开;位置靠上或靠下。

正确方法:“三指握两指拳”。

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试管,无名指和小指握成拳,和拿毛笔写字有点相似。

手指握在试管中上部。

2. 药品的取用出错点:A。

取粉末状药品,由于药匙大,加药品时不能深入容器内致使洒落或粘附容器内壁,而不知用V形纸槽代替药匙送药品入容器内。

B.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没紧挨接受器口致使药品外流,标签没向着手心,造成标签被腐蚀。

正确方法:A.取用粉末状或细粒状固体,通常用药匙或纸槽。

操作时,做到“一送、二竖、三弹”。

(即药品平送入试管底部,试管竖直起来,手指轻弹药匙柄或纸槽。

)使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

B.取用块状或大颗粒状固体常用镊子,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

"即向试管里加块状药品时,应先把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后,再把试管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沿着管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C.使用细口瓶倾倒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一放、二向、三挨、四流”。

即先拿下试剂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拿起瓶子,瓶上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让液体沿试管内壁慢慢地流入试管底部。

3. 胶头滴管的使用出错点:中指与无名指没夹住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将滴管尖嘴伸入接受器口内。

正确方法:夹持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这样可防止胶头脱落。

吸液时: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橡皮胶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后,再将玻璃尖嘴伸入试剂液中,放开拇指和食指,液体试剂便被吸入,然后将滴管提起。

禁止在试剂内挤压胶头,以免试剂被空气污染而含杂质。

吸完液体后,胶头必须向上,不能平放,更不能使玻璃尖嘴的开口向上,以免胶头被腐蚀;也不能把吸完液体后的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以免沾污滴管。

初中化学实验题易错点

初中化学实验题易错点

初中化学实验题易错点初中化学实验题易错点一、明明冰和水混合了,偏说它是纯净物这是关于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冰和水的混合物,虽然看上去是两种物质,但是水——冰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因此在化学上,冰水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二、明明只含一种元素,偏说它是混合物与第一题相反,有时候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反而是混合物,例如:石墨和金刚石(均由碳元素构成)、红磷和白磷,等等。

三、明明讲的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非说氢原子核不含中子原子由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是正确的。

但是有例外,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 号元素、也是最轻的元素——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中,有一种不含有中子。

四、明明一瓶水是无色透明的,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生活中的水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

例如镁盐、钙盐、钠离子、钾离子等等,当然属于混合物。

有色无色,是否透明,不作为判断纯净物的标志。

五、明明说燃烧是可燃物跟氧发生的反应,又说没有氧气也行燃烧,通常情况下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发生的反应。

后来扩充了定义为: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所以有些可燃物也可以在氯气、氮气中燃烧,没有氧气也行。

六、明明说爆炸是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造成的,却说锅炉爆炸不是化学变化锅炉爆炸,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锅炉中的可燃物质爆炸,属于化学变化;锅炉本身的金属破碎,是物理变化。

七、明明合金“合”的是金属,却说铁和碳也能形成合金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化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

铜和金属锡能形成合金(青铜),铁和非金属也能形成合金(钢)。

八、明明说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又说镁着火不能用它来灭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这是一般情形,一些活泼金属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气这样的惰性气体中燃烧,比如Mg 就可以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九、明明写的是“铅笔”,非说它不是用铅做的铅笔是习惯用的名字,铅笔的笔芯是由石墨和粘土构成,与金属铅不搭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常见疑难易错题系列之三(化学实验)
1.下列五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中:①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③用碳在氧气中燃烧制取二氧化碳;④用高锰酸钾与氯酸钾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⑤用石灰石与稀盐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④⑤
2.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所用的一组仪器及干燥剂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锥形瓶、导气管(带橡胶塞)及浓硫酸
B.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锥形瓶、导气管(代橡胶塞)及浓硫酸
C.漏斗、集气瓶、锥形瓶、导气管(带橡胶塞)及固体氢氧化钠
D. 长颈漏斗、集气瓶、锥形瓶、导气管(带橡胶塞)及浓硫酸
3.下列实验方法最合理的是()
A.可用燃着的木条验证某集气瓶内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B.可用3溶液鉴别(即区分)两瓶无色溶液:稀硫酸和稀盐酸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2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气体
D.为检验石灰石煅烧后所得的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反应的3,可取样后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则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属于碳酸盐
C.某无色溶液中加入2溶液后,产生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42-
D.将、2、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溶液、浓硫酸、灼热的后(假设每次反应均完全),最后所得的气体为2和N2
5.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用23溶液即可将2、、24三种无色溶液一次性鉴别开来
B.不用任何试剂即可将4、2、23、、3鉴别开来
C.不用任何试剂即可将2、23、3鉴别开来
D.用物理方法无法将食盐水和白醋区分开来
6.除去2(4)3溶液中的少量H24,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
A. 粉2O3溶液2溶液
8.根据下图中所列仪器填空:
(1)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可选用的仪器是 [填写字母代号]和带橡胶塞的导气管;
(2)做粗盐提纯实验第一步“溶解”时,可选用的仪器有;
(3)粗盐提纯实验的三步操作中都要使用的仪器是。

9.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

请按要求填空(填装置的字母代号):
(1)①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该选用,该装置还应作的一个改动是。

要使收集的氧气中不含氮气,收集装置最好选用。

②若用H2O2溶液和2混合氧气,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在观察到容器中有大量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的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其原因可能是。

③比较用上述两种方法制氧气,哪种方案较理想,前者还是后者?,理由是。

(2)氨气(3)在通常情况下是—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的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称为氨水。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
种固体物质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装置(填代号),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

收集氨气选用(填序号)装置。

(3)为了得到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分别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F、G装置,你认为可行的是装置。

不用另一个的理由是。

此发生装置还可用来制气体.
10.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
实验。

回答:
(1)若再提供酒精灯和火柴,以及下列仪器:
尖嘴管、小试管、橡皮管,怎样证明加热前试管
内的空气已经排尽?
(2)若只提供火柴,以及下列仪器:尖嘴管、小试管、橡皮管。

两同学就能否完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了辩论:
①甲同学认为无法完成,其理由是.
②乙同学经过思考后,认为仍然可以完成。

其做法是:
11.实验室可以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水蒸气)和进行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气体,应把A装置与E装置连接。

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将A装置和E装置连接后,还要在E装置后接上
装置 (填装置序号,下同)。

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

(3)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其中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12.探究2和是否发生反应时,设计出
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
(1)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
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实验
①。

实验③。

(2)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
置中的广口瓶
...,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3)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检验2和溶液反应生成了2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13.一种溶液X含有、、23、24、4中的部分物质。

某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实验步骤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①观察溶液X的颜色溶液呈无色溶液X中不含有。

②取少量溶液X于试管中,
溶液变红色溶液X显性。

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
③另取少量溶液X于试管中,溶液X中可能含有23和24。

滴加2溶液
④向步骤③的试管中继续滴
溶液X中肯定含有23和24。

加稀盐酸
14.根据下图判断(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1)写出化学式:
(2)若A中只有一种溶质,该溶质为
若A中有两种溶质,则这两种溶质可能为和
15.某化学探究活动小组的小峰同学为了测定某不纯氧化铁试样(其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⑴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小峰同学通过称量反应前、后D部分的质量,来计算试样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若按这一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则计算出的结果和实际值相比将(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⑶对于小峰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方案,谈谈你的评价意见和建议。

16.用下图所示装置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尾气处理装置未给出):
(1)过氧化氢(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时发生如下反应:2H2O22H2O+O2↑。

实验室利用此反应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应选和。

(2)检验中混有的2的装置是。

除去中较多的2,最好选装置。

(3)水煤气含有、H2、2、H2O。

证明水煤气中含有和H2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答案为楷体字,加粗)
9. (1)①24 K 24 + 2
+ O 2↑ A 试管口放棉花 D ②B 2H 2O 2 2H 2O + O 2↑ 装置漏气 ③后者 后者具有不需加热、生成物无污染、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 (2)A 该反应属于固体和固体加热类型 E
(3)E 装置G 中的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插入液面下,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 H 2 或2 10. (1)将尖嘴管、橡皮管接上,再接到试管口的出气导气管上,用小试管收集排出的气体,验纯。

若排出的气体已纯,则说明试管内的空气已经排尽。

(2)①没有酒精灯,无法加热. ②将尖嘴管、橡皮管连接,再接试管口的出气导气管上,验纯后,在尖嘴管处点燃气体,给试管加热。

11. (1)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 3 ↓+ 3
(2)C 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3)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12. (1)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③锥形瓶内小气球胀大 (2)软壳塑料瓶 塑料瓶变瘪
13.① 4 ②碱 ③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④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14. (1)4 ()3 (2)2(4)3 (3)3 K 24 或 2(4)3 3 15. (1) + 2 2 + H 2↑(2)偏大
操作
后果
用嘴吹灭酒精灯
可能引发灯内酒精燃烧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 试管炸裂
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俯视
读数偏高(或读数不准确)
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水槽中出现红色 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或其他合理答案) 加热固体时,试管炸裂了
没有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就收集(或集气瓶没有装满水等其他合理答案) 排水法收集氢气时,氢气中混有氮气
没有检查气密性,气密性不好
发生装置中出现大量的气体,2收不满 答案颇多,合理即可(但应指出错误的操作)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无火星四射
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
量筒受热,容积不准确,且易破裂 反应完,没有继续通氢气到试管冷却 氢气还原氧化铜,部分铜变黑
将胶头滴管伸入到试管内滴加溶液
滴管受沾污,并会沾污试剂
(3)该方案不足。

进入装置C中的气体没有经干燥,会使D中质量偏大,从而使计算结果偏高。

建议:在B、C之间接上干燥装置。

16.(1)(2)E F
(3)混合气体 F G H D
E (参考右图)
或混合气体 F
H D E(F装置后接E装置
的作用是为了检验2是否除干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