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人物关系的把握和思考。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背景。
2. 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情节。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三、人物关系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
四、道德观念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反思。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理解环节的回答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观察学生在人物关系分析和道德观念探讨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2. 人物关系的进一步把握和思考。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六、情节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情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
七、角色扮演(15分钟)1. 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通用6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通用6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危险来临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从而体会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抓住文中关键句段进行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高大形象。
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地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引导学生学习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所采取的措施,想象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能够简单地描述出来。
2、通过人物的语言以及行为、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查找相关资料,如:《泰坦尼克号》主题歌。
有关雨果的照片和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音乐,导入新课:1、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歌,引起学生联想。
2、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影的插曲吗?指名说说对《泰坦尼克号》影片的了解。
3、教师小结,导入,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艺术创作,从而产生了许多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师板书课题)4、教师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那么《“诺曼底”号遇难记》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要求,同桌合作,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同桌检测认读生字的情况,并交流识记和书写的要点。
(2)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词语,全班读一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艘名为“诺曼底”号的邮船在夜晚航行时被撞开一个大窟窿,情况万分危急。
船上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板书:9,“诺曼底”号遇难记二、整体感知1、看诵读动画,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
3、初步交流。
⑴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⑵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
⑶说说还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三、深入学习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⑴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
⑵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⑶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看图,理解“这尊黑色的雕像”:⑴“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⑵反复读,抓住“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再联系前面船长争分夺秒救助他人的情形,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⑶船长是一个舍己救人、临危不惧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长则更加可敬可爱,他的形象与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⑷用“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长这一人物的品质与壮举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四、布置作业1、摘抄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2、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激趣导入,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读、感悟,小组讨论“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交流中加上教师巧妙地引导、点拨。
学生活动设计丰富:读书、感悟;质疑问难;讨论、交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沉着果断、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诺曼底号遇难记》语文教案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背景和历史事件。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3. 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讨论。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
1.2 教学内容1. 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重点句子和段落的分析与讨论。
3. 课文内容的复述和表达。
4. 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思考。
2. 讨论与交流: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写作与表达: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表达和讨论。
2.2 教学手段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理解。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背景和历史事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思考。
3. 重点句子和段落分析:学生分析和讨论课文中重点句子和段落的意义和作用。
4. 课文内容复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表达和讨论。
5. 问题与思考:学生提出对课文内容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3.2 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背景的兴趣和关注。
2. 阅读活动: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阅读理解和思考。
3. 分析与讨论活动:学生分析和讨论课文中重点句子和段落的意义和作用。
4. 复述与表达活动: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进行表达和讨论。
5. 问题与思考活动:学生提出对课文内容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6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6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3、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静果断的优秀品质。
学习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学习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进行质疑1、(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部分剪辑视频)大家看过《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吗?1912年这艘当时世界最大、最豪华、意为永不沉没的客船载着1513名乘客和船员因撞到冰山而沉没,这次海难最后只有500多人侥幸逃生。
海难的恐怖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寒而栗。
1870年,有两艘英国轮船相撞,但其中的一艘“诺曼底号”除船长以外其余60人都安全获救,这是真的吗?为什么只有船长没能逃生呢?出事时人们都在干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赶快到“诺曼底号”上去寻找答案吧。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的大作家维克多·雨果。
我们先来拜访他,谁认识他?投影雨果画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二、购买船票,掌握生字词1、(出示本课“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指名读,组词,正音,齐读。
2、开火车读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师相机指导学生较难理解的词语。
三、登上“诺曼底号”,了解事实真相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4、船长是谁?在紧急情况下,船长是如何救人的?海难的结局如何?四、整体感悟课文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配《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悟场景,初步受到震撼,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2、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指导朗读。
朗读指导:(1)开头介绍“诺曼底号”部分用轻快、平和与赞美的语气来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说,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危急时刻”这个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作品语言生动、情节感人,通过“诺曼底”号轮船遇险过程中哈尔威船长只会救援工作最后以身殉职的故事,表现船长临危不惧、沉着果敢、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
全文犹如一曲生命的赞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
二学情分析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对于小说体裁还不太熟悉,但对小说的课文很感兴趣,理解故事的情节不成问题,但是否真正能感受到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伟大情操呢?为此,我们根据学生具有对船长品质的情感认同,但苦于没有危急时刻的生活体验而难以真正理解船长的行为的特点,选择时机适量运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应学生特点,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个情景中,从而带来能力与心理品质的和谐,保证语文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能力目标:在自读质疑、自读感悟、合作交流、悟中积累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感悟大作家的语言魅力,感受人物高大形象,从而感动于哈尔威船长的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难点:1、学生不了解海上航船规则及船长的职责,导致对课文理解有困难。
2、学生没有沉船危急时分的体验与感受,体会起来比较困难。
五教法学法教法:依据本教材编排本单元的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同时还能感受到人物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教这篇小说要淡化小说的体裁教学,抓住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潜在的英雄主义情结,让它进入学生的大脑,渗透到学生生命的深处。
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3篇

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通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描述和插图的展示,让显示感受到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的美好心灵。
重点、难点:理解“诺曼底”号遇难后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做的?从而认识他崇高的品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帆船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2、揭题,板书课题(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诺曼底”号遇难记》,课文的主人公哈尔威船长会给你答案的。
二、整体感知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知故事内容。
相机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惊恐万状汹涌湍急不可开交井然有序惊慌失措镇定自如你推我搡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继续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你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谁留给你的印象最深?三、深入探究1、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用小黑板出示讨论题目:(1)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引导学生分三步进行:A.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援工作的?B.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C.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2)船长给你流下了什么印象?2、汇报学习结果。
3、教师小结:“诺曼底”号油船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混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指挥船员,使船上所有的人获救,而自己,却被海水吞没。
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4、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四、诵读课文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连线,明白各部分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介绍“诺曼底”号油船紧张危急及混乱惊慌的语气撞船部分船长镇定威严的语气最后一段无限感激、崇敬和无比沉痛的心情开头部分轻快平和及赞美的语气2、把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听听。
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精选11篇)

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精选11篇)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篇1教育家皮亚杰认为能创造情境就是发明,发明存在于构建求知情境的过程中。
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皮亚杰认为,创造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学生获得的每个真理都是由学生重新发明或至少是重新建构的。
为此,我注意创设情境化的教学氛围:课堂伊始,借助课件和老师的诗情描述,将学生引入到出航船破的场景,从而感受慌乱,体验逃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第一次寻找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内涵的契合点。
研读课文,领悟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围绕主问题:你眼中的船长是个怎样的人?找到文中重点语句,在形式多样的反复品读中,结合课件直观演示,领悟人物美。
探究质疑,升华情感,引导学生实话实说,最终获得知行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最后,凄美的《铁达尼号》音乐响起,教师完善板书,课堂结束,学生胸中的情绪仍在涌动语文教育,是充满激情如诗样的艺术,我追求的就是这种理想的境界。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遇难一刻的惊险;2、通过研读人物言行重要语句的方法领悟人物形象,提高默读、感悟的能力。
(反思:在合作学习中缺少自学策略的提示、规范,以致学习效果欠佳,甚至失误。
)(三)德育渗透点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四)美育渗透点感受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的美好心灵。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难点船长是个怎样的人?(二)疑点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三)解决办法1、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品读、感悟;2、小组讨论(甚至小辩论)、班级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3、媒体展示惊险现场,帮助理解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特殊言行。
《诺曼底号遇难记》语文教案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汇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课文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珍惜生命,懂得在危险面前要保持冷静和勇敢。
二、教学重点2.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2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3.1 课文中的长句理解和朗读。
3.2 学会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4.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4.2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汇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4.3 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五、教学准备5.1 课文课件或黑板。
5.2 生字词卡片。
5.3 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题《诺曼底号遇难记》。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二、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解释生字词。
3.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生字词学习情况。
三、理解课文内容(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汇报课文内容理解情况,教师点评并讲解课文难点。
四、分析人物性格特点(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教学步骤6.1 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
6.2 学生讨论:为什么船长哈尔威能够在遇难时保持冷静?6.3 教师总结:船长哈尔威的勇敢和智慧,使他能够在危险面前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决策。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范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2)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文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2)教学课件和多媒体教具。
(3)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所需道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查阅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诺曼底号遇难的图片和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回顾预习所了解的诺曼底号遇难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结合预习所查阅的历史背景资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对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第1篇】《“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说出他忠于职守、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3.能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试着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教学重点】了解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感悟哈尔威船长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能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试着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自主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查找相关资料,如:《泰坦尼克号》主题歌、视频,有关雨果的照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教师导:同学们,英雄的故事总会触动人心,每每读起,都会眼含热泪,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英雄船长哈尔威的故事,走进“诺曼底号”遇难时那精心惊心动魄的场面。
师生齐板题,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什么?3.这个故事的哪个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先走进灾难发生的时刻。
二、想象品读,体会惊恐万分的场面1.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录音,学生倾听。
2.听了刚才的场景,你感受如何?3.那么“诺曼底”号上的人们又是怎么表现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找出相关的段落。
“震荡可怕极了。
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4.指名读文,其他评议。
(1)指名学生读,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出人们的表现?(2)海水哗哗往里灌说明什么?(3)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三、细读品味,感受三幅画面1.突如其来的灾难是多么可怕,人们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精选9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精选9篇)《诺曼底号遇难记》篇1教学目的:1、总体感知小说的中心意思和作者组织材料的特点。
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哈尔威船长的优秀品质。
3、了解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法。
4、初步了解小说的特点和小说分类。
教学重点: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哈尔威船长的优秀品质。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句话,“危难之处见真情”,在危急之时,更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来,在这篇课文中,就塑造了这样一个英雄人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真正的英雄。
二、简介小说的基础知识: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基本手段,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有的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
小说一般根据篇幅的长短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三、作者简介:雨果:( 1802 - 1885 ),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和领袖,在诗歌、小说、戏剧、政论创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等,在长达 60 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 79 卷文学作品和 4000 多幅绘画作品,是法国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四、课文解析:1、提学生朗读课文,分析本文段落层次。
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诺曼底”号雾海夜航。
第二部分(6-10),“诺曼底”号海难发生。
第三部分(11-46),哈尔威船长舍已救人。
第四部分(47-50),赞美英雄的船长。
2、自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1)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起什么作用?(2)这场海难的发生谁负主要责任?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3)文中是如何刻画哈尔威船长这个人物形象的?从文中找出这些语句来。
(提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重点让学生分析是如何利用侧面描写的。
)(4)提学生分角色朗读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要求读出语调、语气,思考作者为什么具体描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5)哈尔船长说“必须把60人救出去。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四)美育渗透点通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描述和插图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的美好心灵。
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启发谈话,相机点拨。
(二)学生学法自读感悟与讨论交流相结合。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二)疑点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三)解决办法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读、感悟,小组讨论并联系《跳水》一课中船长的做法去考虑,交流中加上教师巧妙地引导、点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激趣导入,调控学生学习活动,相机点拨,随机评价,提供媒体展示,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读书、感悟;质疑问难;讨论、交流。
五、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一艘名为“诺曼底”号的邮船在夜晚航行时被撞开一个大窟窿,情况万分危急。
欲知,请看第9课。
板书:9*“诺曼底”号遇难记(二)整体感知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1)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2)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
(3)说说还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问题:①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②“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三)深入深究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清文章的情节脉络,理解小说的主题。
(2)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体会其精神品质。
2、难点(1)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2)体会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轮船在海上航行遭遇风暴的视频,然后提问学生:“当轮船在海上遭遇危险时,你认为船长应该怎么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导入新课《诺曼底号遇难记》。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简单介绍作者维克多·雨果,包括他的生平、文学成就等。
2、背景介绍讲述“诺曼底号”轮船遇难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再读课文,理清情节1、学生默读课文,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3、教师总结归纳,明确课文的情节结构:夜航—遇难—救援—牺牲(五)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的语句,包括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和品质。
2、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讨论和交流。
3、全班分享,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如:(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哈尔威船长的果断、镇定和指挥有方。
(2)“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檐饰冠捣谐),会写14个生字(棚饰冠菊瞧率觅耸捣搬巢谐眠辛)。
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向晚、归巢、和谐、辛苦、鸡冠花、大丽菊、催眠曲、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建议背诵段落:1—3节或4—7节,由学生自由选择)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一是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孩子);二是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课前准备】借助网络资源,收集整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并制作成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题1、指名背诵(齐诵)古诗:《游山西村》、《乡村四月》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诵读的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乡下人家”生活的情景。
《游山西村》,生动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一片欢悦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农民淳朴、好客的性格;我们即将要学习的《乡村四月》(第23课)则描写了江南初夏时的景象。
今天,我们就和作者陈醉云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吧!出示课件,板书课题:21、乡下人家(陈醉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配乐朗读。
出示与课文相关的。
(瓜藤攀檐图、鲜花绽放图、雨后春笋图、鸡群觅食图、群鸭戏水图、农家晚餐图、月夜虫鸣图)要求:学生一边听朗读,一边做记号,并想像一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2、疏通字词,扫清学习障碍。
⑴课件出示新词,引导学习生字新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第【1】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小说。
该篇小说中运用了许多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刻画哈尔威船长的人物形象。
通过船长与大副等人的对话、环境描写、船上其他人的侧面描写生动地体现出船长的沉着冷静、指挥有序、忠于职守。
该篇文章中哈尔威船长的忠于职守,强烈的责任感都与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
《“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课文品读中,通过船长的行为引导学生们养成自觉承担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高尚品德,并且形成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无论在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哈尔威船长的精神都值得学生们铭记和学习。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弥、脉”等 13 个生字,正确朗读文中的地名、人名等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读好课文。
(设计意图:因为本篇课文是一篇外国小说,里面有很多比较难读的词语和句子,所以第一课时,我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朗读和理清文章脉络上,“好书不厌百回读”只有在把课文读熟读透的基础上才会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所以第一课时我制定了这样的目标。
)【教学准备】学习准备: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相关词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贴。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三人学习小组分配。
教具准备:黑板、粉笔、翻页笔。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扫除字词障碍,理清课文脉络。
1.出示,了解课题的意思。
板书:23 “诺曼底号”遇难记2.结合注释了解作者。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文学大师。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他著名的短篇小说。
3.扫除字词障碍。
出示:玛丽号诺曼底号南安普敦根西岛埃居伊山脉敖德萨哈尔威船长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克莱芒见习水手英尺海里4.随机交流并出示板书,理清课文脉络。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共3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共3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1本文介绍一份以电影《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主题的教学设计。
该教学设计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进行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的1.1 语言目标(1)通过学习电影中的对话和情节,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2)让学生了解二战期间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1.2 文化目标(1)了解二战中的盟国和轴心国及其间的背景原因。
(2)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其与英语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2.1 电影选材本教学设计所选电影是一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诺曼底号遇难记》(Saving Private Ryan),该电影讲述了美军在诺曼底登陆时营救一名士兵的故事。
电影运用了比较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2.2 教学内容(1)电影片段欣赏: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播放2~3个片段,让学生感受电影的气氛和情节。
(2)文本阅读:介绍电影中经典的对白和情节,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
(3)口头表达: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演练,并进行小组讨论和整体表演。
(4)写作:通过电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用英语写一篇有关二战时期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介绍。
三、教学方法3.1 听说读写综合本教学设计将听说读写综合为一体,同时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如欣赏电影片段、对话演练、小组讨论、文本阅读、写作等,让学生在不同角度上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
3.2 历史学科与英语学科的结合英语教学强调语言交际和文化学习,历史学科则注重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本教学设计将历史学科和英语学科的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了解二战背景和历史事件,掌握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同时提高英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和深入的英语语言和文化学习。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讨论、小组表演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通用8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通用8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忠于职守、勇于牺牲的精神以及沉着、坚毅、果敢、干练的英雄品质。
2、继续练习画情节曲线。
3、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词语,理解“大雾弥漫、惊恐万状、势不可挡、粹然而至、威严、井然有序、悲壮、舍己救人、巍然屹立、镇定自若、纹丝不动”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4、独立识字学词练句。
认字8个,写字11个。
5、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通过中文哈尔威船长指挥救援的具体表现,体会船长的精神品质。
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课文是如何有详有略地记叙。
2、感受故事发生的过程,感受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品质。
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当灾难不可避免的来临时,每个人都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课文中的主人公哈尔威船长是如何救助众人脱离险境的?请大家打开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也为下文体会危机时刻船长采取果断办法埋下伏笔。
接着以看看主人公哈尔威船长是如何救助众人脱离险境的?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整体感知了解背景1、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检查预习情况。
2、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浏览,这些词语你都懂了吗?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3、每件事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有的有一个起伏,有的有几个起伏,可以试着用情节曲线把故事的情节表现出来。
(展示学生画的情节曲线)[设计意图: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自然段较多,所以我先引导学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清理文章的脉络,画出文章的曲线,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语文教案

《诺曼底号遇难记》优秀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诺曼底号遇难事件的相关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诺曼底号遇难记》,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介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是如何表现人物品质的?(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从课文中可以学到什么?(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总结并强调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小作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学生感悟:了解学生在课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教学成果。
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年级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三篇

六年级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三篇《诺曼底号遇难记》课文记叙了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诺曼底”号在薄雾中前行的时候不幸被“玛丽”号撞伤,在哈尔威船长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最终救出了众人而自己以身殉职。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六年级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六年级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和学习船长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1、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新的主题单元:危急时刻。
大海是美丽的,大海是雄放的,但大海又是无情的,有关大海中的故事说不完也道不尽,,在四年级的时候《跳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船长,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位新船长,一个英雄——哈尔威船长,在危急时刻,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诺曼底”号遇难记。
2、生齐读课题。
(板书:“诺曼底”号遇难记)3、师:读了课题,同学们你们会想到哪些问题呢?生:哈尔威船长是如何化险为夷的?(这就是问题,很会思考)生:当时的场面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很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真棒!)4、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都很有价值,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会“质疑”,还要学会自己通过阅读理解来“解疑”。
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读课文,相信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的。
师:读出自己的理解来吧!把书本立起来,把课文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开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这篇课文比较长,请你们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把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2、学生自读。
3、师:刚才声情并茂的读书,一定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
现在来考考大家。
(师出示生字词:哈尔威船长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惊恐万状、势不可挡、不可开交、井然有序、惊慌失措、镇定自若、调遣、裸露、违抗) (开火车读)师:你能说说这是一场怎样的灾难?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说的时候如果能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那就更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二次复备洪水学区语文备课组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琉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虚拟情境的感悟迁移到现实生活的体验,让
学生学会从名著中汲取养分,迁移学习、主动学习。
3.理解、体会哈尔威船长镇定勇敢、忠于职守、
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所采取的措施,想想
令自己感动的场面,简单地描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揣摩“一个伟大的灵魂”是在怎样的情
况下诞生的,人们为什么视其为“一个伟大的灵魂”。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谈话:同学们,“海难”这两个字也许是任何一
个航海的人都不愿意提及的字眼。
大家想一想,结合
你的所见所闻,谈一谈其中的原因。
二次复备
3.导入课题:在茫无边际的大海上行驶,“海难”
的发生是不可预料的,而处于危急中的人们又无处躲
藏,所以常常会因为慌乱而发生混乱不堪的局面,造
成惨重的损失。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叫做《“诺曼
底”号遇难记》,伟大的法国作家雨果,同样给我们
描绘了这样一个惨烈而悲壮的场面,不同的是这次事
故因为有了一个“伟大的灵魂”,船上61人中有60
人生还,创造了“海难”史上的一个奇迹!
(板书课题)
二、质疑问难
1.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
3.以“雨果”为关键词上网搜索和查阅图书资料,
充分了解作者生平、本文的写作背景、作家的相关作
品及创作风格等。
三、合作探究
1.初步阅读,感知雨果作品的语言风格。
要求
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识字,并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要求学生根据以下提示合作读书:(1)根据预习的
情况,给课文中的生字加注拼音,重点的词语可以标
记一下。
(2)依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
的人物等要素,试着概括故事情节。
(3)相互交流
读书的初步认识,检查初读的效果。
四、解疑分享
二次复备
1.解决本小组内解决不了的一疑难字词。
2.反馈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3.指名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五、拓展升华
谈话:感人的故事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它往往描
述了一定的感人的情节或者塑造了一个或多个感人
的艺术形象。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本文塑
造了一个感人的形象——哈尔威船长,一个把生的希
望留给了别人的崇高的灵魂。
那么,小说是如何塑造
这个形象的呢?
请同学们找出小说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简单说
说它让你感动的理由。
提出阅读理解过程中遇到的困
难。
六、课末检测
(一)比一比再组词
例()秩()淹()
列()秒()掩()
(二)多音字组词
()()
难薄()
()()
(三)填空
1870年3月17日,“诺曼底号”雾海夜航,
二次复备后来,哈尔威船长,
最后。
七、作业布置
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八、板书设计
起因:“诺曼底号”海夜航
诺曼底号遇难记经过:船遇难,船长救人
结果:船长以身殉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述“诺曼底号”遇难记。
二、细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哈尔威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群?
(2)“一个伟大的灵魂”指的是什么?
2.反馈
(1)哈尔威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群?
首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
共鸣,然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交流看法,各抒己见。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人们想的是什么?哈尔威船长
想的是什么?注意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提出
“如
果你在‘诺曼底’号上,面对此情此景,你首先会怎
二次复备之类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索。
灾
难到来时,那些“争先恐后逃生的人”与镇定自若指
挥的船长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
哈尔威船长关键时
刻采用的特殊手段,正好体现了他临危不惧、舍己为
人的崇高境界。
(2)“一个伟大的灵魂”指的是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全文进行。
先让学生在
课文中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能让我们看到一个“伟
大的灵魂”?
①“实际上一共61个人,他把自己给忘了。
”
他是不是真的把自己给忘了?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
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
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
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他怎么会忘了自己?
②“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一个伟
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人们为什么不违抗他
的意志?为什么会感到自己的上空出现了“伟大的灵
魂”?
抓住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一部分对
话,反复阅读体验,然后分角色朗读。
引导学生透过
简短有力的对话描写,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
用对话的形式塑造形象的方法。
③“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
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本文中多次描写“雾”:“大
二次复备雾弥漫”、“雾愈来愈浓了”、“沉沉的夜雾中冒出
一枚黑点”等,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雾”?
“黑色的雕像”指的是什么?面对这“沉进大海的雕
像”,怎样理解获救后的人们的心情?
三、拓展延伸
本文中人物的对话为什么都是短句?给人什么
感觉?有什么作用?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灾难面前人们的“惊恐万
状”?这与突出哈尔威船长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从“大雾弥漫”到“阴惨惨的薄雾”,记叙了故
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给你什么启示?
四、课末检测
(一)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耸立屹立
1.哈尔威船长()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大
家。
2.“东方明珠”电视塔()在黄浦江边,引来无
数游人参观。
(二)扩句
船长驾驶着“诺曼底号”。
五、总结收获
1. 学生谈收获
2. 教师总结
六、作业布置
二次复备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感触吧,请写一
写。
七、板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
指挥救人:镇定自若
船长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壮烈殉职:纹丝不动
二次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