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素材:关于“积累”的典型论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议论文素材:关于“积累”的典型论据
袁枚积累语言
——积累的“数量”是创作“质量”的保证
清代的袁枚十分注重积累语言 , 他很多的好词佳句都是从村夫僧人
那里得到的。有一次,在二月梅花盛开的时节,站在梅树下的一个村
夫很高兴地对袁枚说:“你看,梅树有了一身花了!”袁枚听了,心想:“这不是诗吗?”他便默默地记下,久久咀嚼,后来就写出了
“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名句。还有一次,一位给袁
枚送行的僧人,惋惜地说:“可惜园里梅花正盛开,您带不去!”袁
枚吟得“只怜香梅千百树,不得随身带上船”的诗句,一直为人称道。
苏步青的“零布头”
——时间是积累不可缺少的“支出”
我国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把会前会后、饭前饭后的时间比喻为零布头,
并加以利用。他在参加五届三次人大会议期间,抓紧空隙时间完成了《仿射学微分几何》的后半部分。他说:“别看时间零碎,分分秒秒
的时间好比零布头,只要充分利用,能做很多事情呢。”时间本来是
一定的,但是,对于善于利用它的人来说,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
“助跑器”。
拿破仑的知识积累
——成功离不开积累
当年叱咤疆场,横扫欧洲大陆的拿破仑,一个给法兰西人民带来无限
荣耀,一个向世人发出“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的誓言的“自
信家”,早年是何等勤苦地积累。在他于巴黎军校攻读炮兵攻略,学
习海军知识时,一直是勤勉地苦学,用心地积累。当室友们吃午餐的
时候,拿破仑依旧潜心于对地理、历史和数学的研究并乐此不疲。这
个直持续了他整个学习生涯的积累过程,为他今后事业的成功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终于,拿破仑成就了法兰西帝国,而长期的积累则成就
了拿破仑,成就了他近似疯狂的自信。
昆山无书
——积累要从点滴开始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他生长在江苏昆山,据传说,他从小
就如饥似渴地勤奋读书,没有多少年,昆山所能找到的书都被他读完了,至今还流传着“昆山无书”的美谈。
顾炎武的著作《日知录.自序》说:“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
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他不但每天读书,而且遇到难题,一定弄懂弄通;发现疑点,更是反复琢磨,直到完全清楚、恰当为止。因为不知疲倦地勤奋学习,顾炎武十多岁时就把一部令人望而生畏的《资治通鉴》读完,并且全部抄了一遍。他一生所读过的书,有好几
万卷,能够装满一间屋子。
名人如何积累资料
——积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每研究一个科学问题,总是事先收
集大量资料。他去世后,人们在他书房中发现他亲自摘录的笔记竟达
2.5 万多本。
列宁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曾浏览了数以百计的书籍,
其中重点对 148 本书和 49 种刊物上的 232 篇文章认真实行了阅读,
作了笔记摘录和批注,写下了 60 多万字的札记。在此基础上实行分析、批判、吸收,完成了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阶段》的写作。
爱迪生口袋里经常放着一个小笔记本,有时还画上草图,写下一些计
算公式,这个笔记本像是爱迪生盛知识的“金碗”,一有空,他就拿
出来研究。
清朝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就在自己家的道路旁设了茶烟 , “见行者过 , 必强与语 , 搜奇说异 , 随人所知”。日复一日 , 年
复一年 , 这种闲聊使作者积累到了广泛的素材 , 才使他写出了这部
伟大的书。
我国现代文学家顾颉刚,一生花了很多时间读书,做笔记,读书时独
立思考,常把自己的主张批在书上。他积累了近 200 册读书笔记,使
他著述丰硕,享誉国内外。
苏步青说:“近几年来,我在国内连续出版了几本专著,其中有《射
影共轭网概论》、《微分几何五讲》(中英文版)、《仿射微分几何》(中英文版,英文版自序),还和刘鼎元副教授合著《计算几何》……最近又编写了《等周问题》、《拓扑学初步》等教材,为中
学教师举办讲座。我已经年逾八旬,而且还有一些社会工作,哪有时
间搞科研、著书立说呢?我的办法是见缝插针。……我常常利用零碎
的时间,积沙成塔,积少成多。当时外国同行寄来国外最新出版的微
分几何新书,我就细读,写了几万字的笔记……”
杰克·伦敦的“笨工夫”
——点滴积累成就事业
杰克·伦敦是美国的小说家,他的学识全是靠自修得来的。他经常把
词典和书里的词句抄在小小的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挂在窗帘上、
衣架上、柜橱上、床帐上,甚至塞在镜子缝里,以便在刮脸、穿衣、
睡觉前后都能随时看一看,记一记。他把一些纸片放在衣兜里,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