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礼仪教案行走
幼儿园出门回家的礼仪教案大班
![幼儿园出门回家的礼仪教案大班](https://img.taocdn.com/s3/m/9cd57b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e.png)
幼儿园出门回家的礼仪教案大班教案标题:幼儿园出门回家的礼仪教案(大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出门回家时的自理能力和礼仪意识。
2. 培养幼儿与他人交往时的基本礼貌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在离开学校前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出门前的准备工作:a. 整理个人物品,如书包、帽子、围巾等。
b. 穿戴整齐,系好鞋带。
c. 检查个人卫生,如洗手、梳头等。
2. 出门回家的礼仪:a. 离开教室前,向老师和同学道别,说“再见”。
b. 出门时,走整齐的队列。
c. 在路上保持安静,不打闹或乱跑。
d. 遇到行人或车辆时,停下来等待过马路的指示。
e. 穿越马路时,牵着大人的手,注意安全。
f. 到达目的地后,向大人问好,如“您好,我回来了”。
教学步骤:1. 导入:与幼儿一起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他们在回家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困惑。
2. 介绍出门回家的礼仪:通过图片或实际示范,向幼儿介绍出门回家时需要注意的礼仪。
3.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模拟出门回家的情境,互相观察和评价对方的表现。
4. 教学练习:与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出门回家的过程,引导他们正确表达礼貌用语和行为。
5. 温故知新:通过游戏或问答的形式,复习并巩固今天所学的出门回家的礼仪。
6. 结束: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礼仪。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用于介绍出门回家的礼仪。
2. 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书包等,用于模拟出门回家的情境。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按照礼仪要求行动、是否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交流和合作等。
2. 与幼儿进行问答,检查他们对出门回家礼仪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拓展活动:1. 家长互动:将出门回家的礼仪内容与家长分享,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练习和强化。
2. 角色扮演游戏:在幼儿园内设置模拟的出门回家场景,让幼儿自主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礼仪的理解和应用。
大班礼仪教案(优秀11篇)
![大班礼仪教案(优秀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91c10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0.png)
大班礼仪教案(优秀11篇)小学课堂礼仪教案篇一一、活动目的:1、通过文明礼仪班会课,使学生对文明礼仪有更明确的认识,体会到文明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
3、人人争做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
二、活动重点:提高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
三、活动难点:能适时适地适用文明语言及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活动准备:1收集礼貌用语和平时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事例。
2搜集文明礼貌儿歌、歌曲。
3布置中队长组织各小队队员排练有关讲文明、讲礼貌方面的节目。
五、活动形式:队会形式六、活动内容:小品表演、儿歌、讲故事、歌曲等。
七、活动过程:主持人(合):“革除五陋习、塑造五形象”的活动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文明之花”开在我们的心中。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四年级“争做文明礼仪小学生”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甲:我们是祖国的小雏鹰,主持人乙:文明之花在心中开放。
主持人甲: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主持人乙:我们要做21世纪文明的人。
主持人甲:做文明的人要有良好的行为,主持人乙:做文明的人要有良好的习惯。
主持人甲:做到这些,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主持人乙:做到这些,养成教育是关键。
下面先请大家欣赏小品“一张废纸”。
(第一小组学生表演,革除乱仍垃圾的陋习)主持人甲:这个小品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在笑过以后,能用实际行动给“文明”一个完美的答案。
主持人乙:讲文明是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做的,同学们,请看相声“卫生小标兵”。
(第二小组学生表演,革除随地吐痰的陋习)主持人乙:谢谢同学们的表演,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们都应该象他们一样讲文明,懂礼貌。
主持人甲:朝霞托着红日,徐徐从东方升起。
主持人乙:一个光辉灿烂的日照洒满大地。
主持人甲:小雏鹰飞得高,红领巾,胸前飘,讲文明,讲礼貌。
请欣赏歌曲《歌声与微笑》。
主持人乙:优美的歌声引来百花开,少先队员来争做文明花。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第四小队表演的故事:“友好相处”(与同学之间要加强友好、团结、要助人为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更不能动手打人,骂人,不说粗话,脏话,待人礼貌、和气。
幼儿园走路教案
![幼儿园走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1b1a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b.png)
幼儿园走路教案教案目标:通过走路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的行走能力和注意力,以及促进幼儿身体发育。
教材准备:1. 走廊或户外教学区域2. 跑道或标记出的行走区域3. 音乐播放器及适合走路的音乐4. 图片或卡片示范姿势、动作等活动流程:1. 热身准备:- 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幼儿在原地做简单的活动热身,如原地小跑、踏步、摆臂等。
- 提醒幼儿喝水和上厕所,确保身体状态良好。
2. 行走姿势示范:- 准备一些图片或卡片,上面有不同行走姿势的示范图,如挺拔的直线行走、小步快走、踮起脚尖走路等。
- 跟幼儿们一起观察这些行走姿势,并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解释每个姿势的特点和好处。
3. 模仿行走姿势:- 让幼儿按照示范图或卡片上的姿势一起行走。
- 引导幼儿注意姿势的正确性,以及行走的节奏和速度。
4. 跑步游戏:- 在跑道或行走区域上,设置起点和终点。
- 定义不同的跑步游戏规则,如快速跑到终点、慢速行走到终点、双脚跳跃行走等。
- 让幼儿们依次参与游戏,注意安全,互相鼓励。
5. 散步欣赏:- 选择一个适合散步的路线,如公园或者校园内的风景区。
- 让幼儿们手牵手,跟随成人的示范,慢慢地行走,欣赏周围的风景和自然环境。
- 鼓励幼儿们观察、发现和描述所见到的事物,并与他们进行简短的交流。
6. 放松活动:- 使用柔和的音乐,让幼儿们在原地做几分钟的舒展活动,如伸展身体、旋转双肩等。
- 随着音乐的变化,幼儿们逐渐将身体放松下来。
教学延伸:通过多次开展走路教学活动,逐渐增加幼儿行走的难度和复杂性,如增加行走时间、改变行走路线、引入一些简单的搭配动作等。
同时,鼓励幼儿们在日常的行走中保持良好的姿势,养成正确的行走习惯。
大学礼仪走姿教案
![大学礼仪走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ca989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4.png)
标题:大学礼仪走姿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走姿礼仪的重要性,提高个人形象和气质。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走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走姿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正确走姿的要点3. 走姿礼仪的实践与训练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走姿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到走姿礼仪在个人形象和社交中的作用。
二、讲解正确走姿的要点(15分钟)1. 头部的姿势:保持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下颚微收。
2. 肩部的姿势:保持肩部放松,微微向后靠。
3. 臂部的姿势:双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微屈。
4. 躯干的姿势:保持躯干挺直,不要弯腰驼背。
5. 腿部的姿势:双脚并拢,脚跟抬起,脚尖微微向外。
6. 步态的姿势:保持步态稳定,不要拖沓或跳跃。
三、走姿礼仪的实践与训练(40分钟)1. 教师示范正确走姿,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互相练习走姿,教师巡回指导。
3. 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练习走姿礼仪,如面试、会议等。
4. 学生分享走姿礼仪的实践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正确走姿的要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要求,鼓励学生养成正确走姿的好习惯。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走姿礼仪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走姿的要点。
3. 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能够展现出良好的走姿礼仪。
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视频资料:正确走姿的示范教学建议:1.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练习走姿礼仪。
4. 鼓励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走姿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了正确走姿的要点。
在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展现出良好的走姿礼仪。
但仍有部分学生需要在课后继续加强练习,养成良好的走姿习惯。
《文明礼仪伴我行》幼儿园大班教案,让孩子从文明礼仪中提升自我素质,共建美好环境
![《文明礼仪伴我行》幼儿园大班教案,让孩子从文明礼仪中提升自我素质,共建美好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cea1d8a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6.png)
文明礼仪伴我行一、教育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幼儿能够:1.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2.能够遵守基本礼仪,表现出良好的社交形象;3.提高着装等方面的审美和审慎性;4.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共建美好环境。
二、教育内容和方法1.学习礼仪知识。
为了让幼儿能够全面了解礼仪的重要性及其内涵,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进出教室、饮食礼仪、校园环境卫生等来进行学习,并逐步让幼儿明确和掌握基本礼仪。
2.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学习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例如在学校中仪表端庄,着装得当等方面来锻炼与培养幼儿的良好社交能力,不但让我们的幼儿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崭露头角,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具备更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3.以游戏为媒介。
游戏是幼儿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开展有关礼仪的游戏,如队列游戏、成语接龙等,其趣味性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还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到社交礼仪的重要性,更能增强他们对人际交往礼貌性的认识。
三、教育流程第一天教学内容: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树立起对文明礼仪的重视意识方法:通过展示生动图片和实际场景,让幼儿了解到常见礼仪的基本知识,如能说会道、微笑、自我介绍等,引导幼儿发言,让大家一起了解儿童礼仪的常见场合,如校内外见面礼仪等。
第二天教学内容:餐桌礼仪教学目标:介绍餐桌上的基本礼仪,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就餐礼仪。
方法:在餐桌上,要求幼儿保持坐姿端庄,注意咀嚼,杜绝说话嚼口香糖等不文明行为,引导幼儿注意将用过的餐具放在指定的位置,告诉幼儿如果餐桌上有违和现象应该如何处理,让幼儿逐步学会规范用餐并培养良好的就餐习惯和餐桌礼仪。
第三天教学内容:公共场合运动礼仪教学目标:介绍文明运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礼仪。
方法:在体育课上,要求幼儿从着装开始注意细节。
纠正穿着过于暴露、不合时宜或破烂不堪的现象,让幼儿感受运动礼仪的具体表现。
文明行走教案
![文明行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386d4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c.png)
“文明行走”教案是一种普及行为礼仪文明的教学方法。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礼仪素养不足,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教育部门积极推广这种教育方法,以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建设文明社会。
本文将介绍“文明行走”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和重要性。
一、“文明行走”教学方法的基本步骤1. 增强学生的意识教学方法中,需要提高学生的文明行为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文明行为的重要性和好处。
可以向学生普及行人交通规则,行人应该遵守的基本礼貌等,以此引导学生理解并意识到行为文明的必要性。
2. 预先讲解文明行为的规范为了让学生更明确文明行为的规范,可以向学生讲解学校、社区等地方通行的文明行为规范,例如应如何排队、避让等。
也可以结合校内实际情况,教导学生遵守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3. 演示文明行为的正确示范凭借课本不足以为学生提供文明行为的正确示范,需要通过演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明行为的要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例行文明行为示范,例如校内“文明游行”、到社区参与文明行为动员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文明行为的氛围和意义。
二、“文明行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文明行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均认为文明行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素质,也是社会共同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教学方法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社会层面都有着显著的意义和作用。
1. 增强师生的共识在进行“文明行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逐步树立起行为文明的意识和共识。
通过共同参加各类文明行为示范,其影响也会扩散到家庭和社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文明行为的重要性,从而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 增强社会的文明素质教育部门推崇“行文明之路”,旨在提高社会公民的文明素质和自我觉悟,让大家能够逐渐摆脱不文明行为等问题。
通过推广“文明行走”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还可以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建设。
3. 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在进行“文明行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除了可以加强行为文明意识,还可以逐渐形成较好的道德观念。
礼仪指引手势走路教案
![礼仪指引手势走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9fbd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2.png)
礼仪指引手势走路教案引言。
在现代社会,礼仪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商务场合、社交场合还是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礼仪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展现自己的风采。
而其中,走路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基本的行为之一,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礼仪的地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礼仪指引手势走路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走路时更加得体、优雅。
一、站姿。
首先,站姿是礼仪的起点。
一个良好的站姿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自信和大方。
在站立时,我们应该保持身体挺直,双肩放松,双脚自然并拢,双手自然下垂,眼睛看向前方。
这是一个标准的站姿,能够让人看起来更加得体、自信。
二、手势。
在走路时,手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手势能够让我们显得更加得体、优雅。
在行走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手势来配合。
比如,可以将手臂放在身体两侧,轻轻摆动,这样能够显得更加自然、大方。
另外,我们也可以选择将手放在口袋里,或者轻轻地摆动手臂,这样也能够让我们看起来更加得体。
三、姿势。
除了站姿和手势,姿势也是走路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行走时,我们应该保持身体挺直,双肩放松,双腿自然并拢,脚步轻盈。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走路的节奏和步伐,尽量保持稳定,不要走得太快或者太慢,这样能够显得更加得体。
四、表情。
除了站姿、手势和姿势,表情也是走路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个良好的表情能够让我们看起来更加自信、大方。
在行走时,我们应该保持微笑,眼神坚定,这样能够让我们显得更加自信、亲和。
五、练习。
最后,要想在走路时展现出良好的礼仪,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在家里或者空旷的地方进行练习,尝试不同的站姿、手势、姿势和表情,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另外,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些优秀的榜样,学习他们的走路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礼仪水平。
结语。
总的来说,礼仪指引手势走路教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良好的走路姿势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自信和大方,帮助我们在社交场合更加得体、优雅。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加重视走路时的礼仪,不断提升自己的礼仪水平。
早操行走游戏教案
![早操行走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1f09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7.png)
早操行走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早操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爱好早操的习惯;2. 通过行走游戏,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早操的重要性,行走游戏的规则和技巧;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早操,如何让学生在游戏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 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确保行走游戏的安全性;2. 准备好行走游戏所需的器材,如绳子、标志物等;3. 设计好行走游戏的规则和流程;4. 准备好奖励物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教学过程:1. 初步引入。
首先,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早操的重要性,告诉他们早操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注意力,让他们在一天的学习中更加精神饱满。
同时,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早操的方式和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早操的乐趣和益处。
2. 游戏规则介绍。
接着,老师向学生介绍行走游戏的规则。
游戏可以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有若干名成员。
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绳子在操场上划定一个区域,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小组成员要在这个区域内行走,同时要避开其他小组成员。
如果有小组成员被其他小组成员碰到,就要重新开始行走。
最后,看哪个小组的成员能够坚持最长时间不被碰到,就是胜利者。
3. 游戏实施。
在游戏实施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安全。
可以适当加入一些音乐和欢呼声,营造出欢快的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和挑战。
4. 游戏总结。
游戏结束后,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游戏的过程,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
同时,可以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并给予奖励,激励他们在以后的早操活动中继续努力。
五、课堂延伸。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邀请学生自己设计行走游戏的规则,或者设计其他形式的早操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小学生行走的安全教案
![小学生行走的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c9cb7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4.png)
小学生行走的安全教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讨论一下行走的安全问题。
作为小学生,我们每天都需要走路去学校或者去附近的地方。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如何安全地行走。
首先,我们要记住在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走斑马线,不可以横穿马路。
即使我们觉得没有车辆,也不能随意横穿马路,因为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其次,当我们走在人行道上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玩耍、追逐或者乱窜。
因为人行道上可能会有行人和骑车的人来往,如果我们乱跑的话可能会和他们发生碰撞,所以一定要小心。
最后,当我们走在路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路上的情况,尤其是要留意左右的车辆。
当我们要过马路或者要绕过有车辆停靠的地方时,一定要先看看左右再行动,不可以擅自冲出去。
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这些安全规则,让我们变成一个懂得保护自己的小行人。
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安全地行走。
此外,我们在行走的时候也要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
红灯亮的时候表示停止,绿灯亮的时候表示可以走。
我们一定要等到绿灯亮了才能过马路,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如果在行走的过程中遇到了危险,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需要及时寻求帮助,可以找周围的成年人或者警察叔叔阿姨帮忙,千万不要私自冒险。
在天黑之后,我们的能见度会下降,这个时候行走就更要小心了。
最好能有家长或者老师陪同一起走路,可以增加安全保障。
最后,我们要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安全都是最重要的。
所以,不管是走路还是其他活动,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小小的行动来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学习这些行走安全知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
这样,我们就能够远离危险,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果大家遇到了不懂的情况,一定要及时询问老师或者家长,我们一起努力,让行走变得更加安全。
大班轻轻行走教案
![大班轻轻行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bbe9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1.png)
大班轻轻行走教案主题:大班轻轻行走教学目标:1.能够意识到安全行走的重要性,并按照指导进行安全行走。
2.发展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
3.提高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4.培养孩子的集中注意力和耐心。
教学准备:1.一段宽敞的走廊或室外空地。
2.具有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地面标记。
3.图片或卡片,包括不同种类的行走动作。
教学过程:步骤1:引入活动(15分钟)1.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教室外的空地或走廊,引导他们注意地面上的不同标记和颜色。
2.老师向孩子们解释这些标记的用途,例如指示方向、安全区域等,并强调安全行走的重要性。
3.老师展示不同种类的行走动作图片或卡片,并鼓励孩子们模仿动作。
步骤2:练习基本行走(20分钟)1.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一系列基本行走练习,如直线行走、脚跟行走、脚趾行走等。
每种行走动作持续1-2分钟。
2.老师提醒孩子们保持平衡和注意前方,防止碰撞或跌倒。
步骤3:集体行走游戏(25分钟)1.老师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指派一个领队。
2.老师在走廊或室外空地上设置几个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地面标记,并告诉孩子们领队的任务是带领小组按照指定的标记行走,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3.老师一边计时,一边观察孩子们的行走动作和团队合作情况。
4.完成任务后,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提高行走速度和团队合作,并鼓励他们尝试更困难的行走挑战。
步骤4:巩固和总结(15分钟)1.老师请孩子们坐下来,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2.老师提问孩子们行走时应注意什么,以及如何避免碰撞或跌倒。
3.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今天活动的意义,比如为什么要进行安全行走,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4.老师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行走动作,并鼓励他们互相观察并学习。
教学延伸:1.孩子们可以设计并绘制自己的行走路线图,然后与小伙伴们一起进行行走比赛。
2.在户外环境中,孩子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行走挑战,如跳过绳子、穿越障碍物等。
礼仪走姿技能目标教案大班
![礼仪走姿技能目标教案大班](https://img.taocdn.com/s3/m/36d117e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8.png)
礼仪走姿技能目标教案大班教案标题:大班礼仪走姿技能目标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礼仪走姿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步伐,展示出优雅的走姿。
3.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礼仪走姿技能。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图片、视频或幻灯片,展示正确的走姿和姿势。
2. 教具:音乐播放器,播放适合练习走姿的音乐。
3. 小道具:纸制冠冕、领带、披肩等,用于模拟正式场合的礼仪走姿。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场合下的人们走路时的姿势和步伐。
2. 引导学生讨论,询问他们对于优雅走姿的看法和重要性。
正式教学:3. 向学生介绍礼仪走姿的概念和意义,解释为什么在特定场合中展示良好的走姿是重要的。
4. 使用图片、视频或幻灯片展示正确的走姿和姿势,强调身体姿势的挺直、步伐的稳健和优雅。
5. 与学生一起模仿正确的走姿,鼓励他们尝试并纠正错误的姿势和步伐。
6. 播放适合练习走姿的音乐,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节拍进行走姿练习。
巩固练习:7. 分发纸制冠冕、领带、披肩等小道具给学生,模拟正式场合的礼仪走姿。
8. 学生们穿戴小道具,根据老师的指导,练习展示正式场合下的走姿。
9. 鼓励学生互相观察和评价彼此的走姿,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活动:10. 回顾并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强调良好的走姿对于个人形象和社交交往的重要性。
1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礼仪走姿技能,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和形象。
拓展活动:12. 邀请学生在其他场合中展示他们的优雅走姿,例如校内活动、家庭聚会等。
13. 组织学生参与小型舞蹈或戏剧表演,让他们能够在舞台上展示自信和优雅的走姿。
教学评估:14. 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模仿过程中的表现,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
15. 在学生展示走姿的活动中,评估他们是否能够展示出正确的姿势和步伐,以及是否能够自信地运用所学的礼仪走姿技能。
教学延伸:16. 在日常教学中,适时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走姿,培养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文明礼仪伴我行》礼仪教育活动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文明礼仪伴我行》礼仪教育活动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c8b22b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5.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文明礼仪伴我行》礼仪教育活动反思活动介绍在幼儿园的社会实践课程中,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我们设计了一个名为《文明礼仪伴我行》的教育活动。
该活动历时一个月,针对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置了多个环节,包括了游戏、模拟交通安全、师生互动、生活细节等等,旨在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反思活动优点1.通过多个环节,孩子体验到了不同场景下的文明礼仪,避免了枯燥的讲解和理论灌输。
2.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环节设计合理,孩子们非常喜欢参与,主动性和参与度都很高。
3.通过模拟交通安全和生活细节等方面,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遵守规则、避免伤害,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活动缺点1.活动设置过于宽泛,由于时间和资源等因素限制,对于某些环节的细节讲解和指导不够充分。
2.对于孩子们具体的行为规范和标准的讲解不够详细,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
3.活动的实施和组织略有混乱,部分环节和时间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孩子们的年龄和习惯,有一些孩子在活动中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
改进措施1.针对活动设置过于宽泛的问题,我们需要对活动内容的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完善,确保每个环节的时间和教育意义上达到平衡。
2.针对孩子们具体的行为规范和标准的讲解不够详细的问题,我们需要针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孩子们的行为规范进行更为详细的讲解和指导,营造更好的教育氛围。
3.对于活动的实施和组织混乱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整体规划和组织协作,让每个环节的时间、人员分配和安排更加合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混乱。
活动总结《文明礼仪伴我行》这个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让他们在生活中能够遵守规则,避免伤害,学会礼貌待人。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收获了不少,也发现了不少不足之处。
我们将通过本次活动反思,持续优化我们的教育活动,努力创造更加丰富、全面、科学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大班礼仪出门回家教案
![大班礼仪出门回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7bec5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9.png)
大班礼仪出门回家教案☆活动目标1. 使大班幼儿知道出门回家的一般礼仪,知道离家前应检查门窗,帮助大班幼儿树立安全意识。
2. 使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出门前整理衣衫等。
☆活动准备1. 《弟子规》中“出必告,反必面”的视频。
2. 猪妈妈、猪爸爸、猪宝宝的图片。
3. 教材和配套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9图片展示法、问题启发法。
☆活动过程1. 用小故事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谁来我们班级做客了呀?(教师出示猪妈妈、猪爸爸、猪宝宝的图片)我们快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吧。
猪妈妈和猪爸爸悄悄告诉老师,现在猪宝宝一点儿也不听话,经常偷偷地出去和小伙伴们玩儿,它们很担心。
这不正好赶上咱们班学习出门回家的礼仪了吗?它们也想让猪宝宝来学一学。
你们有没有信心比猪宝宝学得好呀?(激发大班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师:那就赶快来听一听吧。
2. 引导大班幼儿观看教学课件。
教师:听了小儿歌,你们知道出门前照镜子是为什么吗?(请举手的大班幼儿回答)对,因为我们要看一看衣服有没有穿好,头发有没有梳好,然后美美地、帅气地出门,对不对呀?(对)教师:那如果爸爸妈妈不让你出去,你可以像猪宝宝一样偷偷跑出去吗?(不可以)那样爸爸妈妈会很生气、担心的,因为我们还小,独自出门很容易发生危险。
教师:回到家中,我们要先和爸爸妈妈打招呼,并且主动去洗手洗脸,做个懂事且讲卫生的乖宝宝!教师:老师说的你们都记住了吗?(记住了)3. 引导大班幼儿看教材,对不同的行为进行判断教师让大班幼儿将书翻到第14 页,引导大班幼儿观察图片,并进行行为判断。
教师:又到了帮助老师评选“礼仪小天使”的时候了,这次老师想考一考猪宝宝,看它学会了今天的知识没有,你们说好不好?(激发大班幼儿的兴趣)它呀,把笑脸贴在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上了。
认为它选对了的小朋友请举手。
(大班幼儿进行判断后举手)教师:恭喜刚才举手的小朋友,你们和猪宝宝一样,都选对了。
教师:那你们为什么没有选第二幅图中的亮亮呢?(大班幼儿自由回答)因为他出门的时候重重地关门,这是很没有礼貌的行为,我们应该轻轻地关门,否则门也是会“疼”的,可千万不要“欺负”它哦!4. 引导大班幼儿看教学课件,完成“拓展链接”的内容。
大班礼仪活动教案优秀10篇
![大班礼仪活动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8ce6e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6.png)
大班礼仪活动教案优秀10篇大班礼仪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围餐,让幼儿认识中国的饮宴礼仪,认识围餐的上菜顺序。
2、在进餐过程中实践所学的礼仪,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3、让家长配合,在家进餐时也让幼儿“练习”,让幼儿在习惯中养成良好的行为。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过程:一、进餐前,介绍中国传统的饮宴礼仪。
1、介绍上菜的顺序。
上菜顺序,中餐一般讲究:先凉后热,先炒后烧,咸鲜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浓味厚的后上,最后是饭菜凉菜-冷拼,花拼。
热炒-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不是必须的)指整只,整块,整条的。
高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
点心-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水果-爽口,消腻。
2、讲解进餐礼仪。
(1)、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
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
(2)、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
使用筷子不能交叉;夹菜应先拣离自己最近的菜下箸,夹菜时不要在碗碟里乱翻找。
(3)、要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
决不能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这样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
不要挑食,不要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莱吃,或者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4)、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莱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
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这都是粗俗的表现。
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
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
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
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
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
(5)、汤和食物如果太热,不可用嘴吹。
守行走之礼,交通安全伴成长 教案
![守行走之礼,交通安全伴成长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e9ed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f.png)
守行走之礼,交通安全伴成长引言:交通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每天都要步行上学或乘坐交通工具前往学校,因此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守行走之礼,以及提醒他们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并全面保护他们的安全。
目标:•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掌握行人规范;•学会如何安全地过马路;•培养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习惯。
教学步骤:第一步:交通安全知识普及(15分钟)•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强调道路的危险性和交通事故的危害;•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交通事故的例子,提醒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提供相关的统计数据,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严重性。
第二步:守行走之礼规范(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守行走之礼的基本规范,包括行人道路上的基本行为规则和礼貌规范;•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行人规范,如不闯红灯、走斑马线、走人行道等,并解释其背后的原因;•教师鼓励学生在行人规范方面做到模范,培养良好的行人习惯。
第三步:如何安全地过马路(20分钟)•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安全地过马路,并解释每个步骤的重要性;•教师强调观察路况的重要性,包括观察红绿灯、车辆和行人流量;•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寻找安全的过马路地点,并向他们介绍安全岛的概念;•教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过马路的情景,加深他们的印象。
第四步:交通安全行为习惯培养(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培养良好交通安全行为习惯的方法,如勤洗手、穿着明亮的衣物、听音乐时调低音量等;•教师强调不乱扔垃圾、不在车内乱动以及正确使用交通工具等与交通安全相关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分享自己遵循的交通安全行为习惯。
结论: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掌握行人规范,学会如何安全地过马路,并培养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习惯。
【创意教案】最新幼儿教育-大班礼仪活动教案:《行走》(四篇)
![【创意教案】最新幼儿教育-大班礼仪活动教案:《行走》(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633f180b4c2e3f572763af.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创意教案2019最新幼儿教育-大班礼仪活动教案:《行走》(四篇)目录:创意教案2019最新幼儿教育-大班礼仪活动教案:《行走》一创意教案2019最新幼儿教育-大班礼仪活动方案:《保护我们的牙齿》二创意教案2019最新幼儿教育-大班礼仪活动方案:《好朋友握握手》三创意教案2019最新幼儿教育-大班礼仪活动方案:《花儿好看我不摘》四- 1 -大班礼仪活动教案:《行走》教师:活动目标:1、让幼儿懂得车道的分布,知道行走时应走人行横道。
2、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图片基本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在过马路时是怎样行走的?"2、关键步骤:(1)幼儿分辨出马路上哪条是车道,哪条是人行道。
(2)幼儿同家长一道在马路上行走时应走人行道。
(3)幼儿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3、与幼儿讨论(1)有时我们在过马路时,却遇到了马路上没有人行横道,想想看,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2)过马路时,怎样做才能保证交通安全?活动延伸:1、户外活动:在户外场地画上行车线、斑马线,请小朋友扮演司机或行人进行"行走"游戏。
2、幼儿操作练习:翻看《礼仪教育幼儿用书》第五册第45页,请小朋友从书后找到"行人"和"骑车"的贴纸,贴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活动反思:大班礼仪活动方案:《保护我们的牙齿》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
2、使幼儿懂得保护牙齿的意义,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
3、指导幼儿学会刷牙的正确方法,培养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4、体验健康洁白的牙齿给人带来的快乐与美感。
活动准备:提前两天将洗净的蛋壳浸在醋里收集幼儿的漱口水若干杯故事准备《爱吃糖的老虎》活动过程:1、故事《爱吃糖的老虎》引出主题提问:狐狸想出了什么办法?老虎的牙齿怎么了?引出问题找找自己是不是也有坏掉的牙齿。
大班文明出行礼仪教案设计意图
![大班文明出行礼仪教案设计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61150ae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d.png)
大班文明出行礼仪教案设计意图教案名称:大班文明出行礼仪教案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教案旨在帮助大班幼儿理解、掌握和遵守文明出行的礼仪规范。
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互动体验,以及角色扮演和绘本阅读等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出行礼仪意识和实际的行为表现。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出行礼仪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文明出行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 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关心环境等方面的行为习惯。
3.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文明出行的基本礼仪规范和标准。
2. 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三、教学准备:1. 绘本:《小小行人守则》、《交通信号灯是怎么工作的》等。
2. 角色扮演:制作小交通标志牌,穿搭相关服装和道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文明出行礼仪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讲述交通安全事故的故事,激发幼儿对出行礼仪的兴趣。
2. 绘本阅读:读《小小行人守则》,教师重点解读出行礼仪规范,并与幼儿共同总结制定出行礼仪守则。
3. 角色扮演: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出行场景中的礼仪行为。
第二课时:交通规则与信号1. 回顾上节课的出行礼仪守则。
2. 绘本阅读:读《交通信号灯是怎么工作的》,引导幼儿认识并理解交通信号的作用。
3. 游戏活动:设置红灯、绿灯的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遵守交通信号的行为习惯。
第三课时:关心他人,尊重环境1. 回顾出行礼仪守则和交通信号的内容。
2. 绘本阅读:读《小小环保小卫士》,引导幼儿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与幼儿一起探讨如何在出行中保护环境。
3. 制作小交通标志牌:引导幼儿使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小交通标志牌,提醒大家文明出行。
第四课时:综合实践与巩固1. 角色扮演: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扮演出行场景,展示他们学到的出行礼仪行为。
2. 分组活动:将班级分成小组,组织安全出行小实践活动,例如在校园内模拟安全过马路等情景,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展示文明出行的行为。
幼儿启蒙手指操走路教案
![幼儿启蒙手指操走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a990c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f.png)
幼儿启蒙手指操走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2.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性;3.通过手指操走路教案,引导幼儿学会走路的基本动作;4.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手指操的动作;2.走路的基本动作。
三、教学难点:1.手指操和走路的结合;2.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走路姿势。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手指操和走路的动作示范;2.教室或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摇摆手臂、扭动腰部等,让幼儿的身体得到放松。
2.手指操示范(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简单的手指操动作,如捏圆圈、拉橡皮筋等,引导幼儿跟着做。
3.手指操练习(15分钟):让幼儿自由练习手指操动作,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走路动作示范(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正确的走路动作,包括脚步稳健、身体保持平衡等。
5.走路练习(20分钟):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走路动作,注意引导幼儿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步伐。
6.手指操和走路结合(1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将手指操和走路动作结合起来,如在走路时做一些简单的手指操动作。
7.游戏活动(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手指操和走路的动作。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手指操和走路的动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动作协调性。
同时,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走路姿势,激发了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运动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更好地掌握手指操和走路的技巧。
大班礼仪走路教案反思
![大班礼仪走路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9435b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f.png)
大班礼仪走路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大班礼仪走路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走路姿势和礼仪规范。
2. 培养大班学生的自律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大班学生对于公共场合行为的意识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教学过程:1. 引入:- 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走路姿势和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在公共场合走路时的经验和感受。
2. 知识点讲解:- 向学生介绍正确的走路姿势,如保持直立、放松肩膀、挺胸收腹等。
- 向学生介绍公共场合的礼仪规范,如不奔跑、不推搡、不大声喧哗等。
3. 示范演示:- 教师进行走路姿势的示范,并解释每个动作的重要性。
- 教师示范公共场合的礼仪行为,并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4. 学生练习:- 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走路姿势的练习。
-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公共场合礼仪行为的练习。
5. 反思:- 引导学生反思练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6.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 强调正确的走路姿势和公共场合礼仪的重要性。
教案反思:在这个教案中,我成功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走路姿势和礼仪规范的重要性,并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走路姿势和公共场合礼仪行为。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好的自律和团队合作意识。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 引入部分的讨论可以更加开放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2. 在示范演示环节,我可以加入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来发现正确的走路姿势和礼仪规范。
3. 反思环节可以更加深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走路姿势和礼仪规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建议。
通过反思和改进,我相信下一次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礼仪教案行走
【篇一:礼仪活动教案大班】
行为习惯活动计划
年月日
行为习惯活动计划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篇二:幼儿园课堂礼仪教案】
幼儿园课堂礼仪教案
教学内容:
课堂礼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课前入厕洗手,听到上课铃声主动回到座位并且安静不说话。
2、学会正确的坐姿,头抬起眼平视背挺直腿靠拢脚并齐两小手
轻抚膝.
3、课堂上专心听,多动脑,不说话,不乱跑。
4、举手礼仪,养成课堂上有任何问题举手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演示示范法故事启迪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倾听,得到允许说话,知道尊重他人。
教学准备:
教案、椅子、邀请其他老师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课前入厕洗手,听到上课铃声主动回到座位并且安静不说话。
2、学会正确的坐姿。
教学重点:
保持课堂秩序
活动过程:
一、课堂导入
导入语:“现在我要介绍的是如何坐,请小朋友仔细地看”。
二、学习坐姿
1、示范“坐”的姿势。
(1)双手握椅子背,将椅子的前腿翘起并轻轻地拉出来。
(2)在椅子前站好,上身前倾,臀部坐于椅子前三分之二处,上身挺直,双脚并拢,脚尖朝前方,双手放于膝上,双眼平视。
2、介绍没有桌子的坐法。
(1)摆放椅子:四条腿平稳地放在地上。
(2)示范坐姿:身体轻轻地坐到椅子上;分步示范上身、腿、手和头的体姿。
三、示范后和幼儿一起讨论:
(1)身体为什么要坐正,为什么身体要朝前面的方向坐?
(2)为什么坐时双腿要并拢?
1、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坐姿,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势。
2、家长要注意自己的坐姿,为幼儿树立榜样。
注意事项:
1、脚要着地并放于桌子底下。
2、在教室里只要离开座位就要将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3、坐下后,手可以放在膝盖上,也可以放在桌子上。
活动延伸:
1、通过讲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坐姿礼仪教育。
2、把幼儿在平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坐姿(包括进餐、看书、绘画等)拍摄下来,或洗成照片张贴在主题板报中,或制作成vd,让幼儿观赏。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附:故事《照镜子》
【篇三:礼仪教案】
5-6岁幼儿礼仪教学活动教案《文明礼仪伴我行》
活动意图:为了推进和提高幼儿文明礼仪素养,园内开展了各种礼仪活动。
每个班级都在用心的培养孩子的礼仪教育。
大班最近推出
十字文明用语大比拼,请、谢谢、对不起、您好、再见。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好文明用语,我们用绘画和手工相结合的形式做成一面面礼仪彩旗,送给街上的……
活动意图:为了推进和提高幼儿文明礼仪素养,园内开展了各种礼仪活动。
每个班级都在用心的培养孩子的礼仪教育。
大班最近推出十字文明用语大比拼,请、谢谢、对不起、您好、再见。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好文明用语,我们用绘画和手工相结合的形式做成一面面礼仪彩旗,送给街上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礼仪画展,让礼仪之花遍地开。
活动目标:1、通过礼仪伴我行的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集体外出的兴奋和喜悦。
2、幼儿学会使用十字文明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您好、再见,能用绘画手工的形式表现出来,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学习礼仪三字歌,能整齐流利的集体朗诵。
4、知道要跟着老师和同伴,不能擅自离开集体,会用礼貌、连贯的语言把自己的礼仪彩旗送给路人。
活动准备:1、各色彩纸背面是文明用语,正面是幼儿作画,用筷子做成彩旗。
2、各班学会礼仪三字歌。
3、注意出游安全。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做好准备工作。
上午8:45在幼儿园集合清点人数,9:00准时出发。
工作人员和老师做好安全工作。
二、带领幼儿排整齐队伍,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关注个别幼儿。
鼓励幼儿独立行走,不跑跳、不推挤、不掉队!
三、活动安排1、每班幼儿人手一面彩旗,整齐排好队出发。
2、每班轮流朗诵礼仪三字歌。
《我会排队》《红绿灯》《行走》《环保小卫士》
3、到指定地点,把礼仪彩旗送给路人。
4、幼儿与路人合影,老师与幼儿进行合影。
四、活动结束1、老师清点人数,带队回幼儿园。
在返回的路上,老师要鼓励幼儿坚持的原则。
2、组内通讯员及时发表新闻,年级组长完成大班礼仪活动小结。
活动延伸:礼仪画展。
2016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