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的文学常识1[1]

合集下载

(文学常识)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

(文学常识)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

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文学常识第一关:梨园长廊通关战1.元曲在元代被称作()。

A.新诗B.新词C.新曲D.新乐府2.《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A.马致远B.郑光祖C.石君宝D.白朴3.李翠莲这个人物出自()。

A.话本B.诸宫调C.传奇D.杂剧4.“临川四梦”指的是()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部写有梦境的戏剧作品。

A.马致远B.郑光祖C.汤显祖D.王实甫5.被后人称为“南曲之宗”的作品是()。

A.《荆钗记》B.《琵琶记》C.《拜月记》D.《杀狗记》第二关:梨园百花争艳战6.“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B.女角C.没有性别限制7.《浣纱记》唱词中表达了范蠡、西施归隐之念的是()。

A.山深地僻,花飞鸟啼,伤心过处,双双蹙着翠眉。

B.君恰妇,妾又行,做浮花浪蕊。

C.谁知道戈挽斜晖,龙起春雷,风卷潮回,地转天随。

D.伴浮欧溪头沙嘴,学冥鸿寻双逐对。

8.《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A.花旦B.青衣C.花衫9.越剧前身是流行于()一带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

A.浙江绍兴B.浙江嵊县C.浙江嘉兴D.浙江杭州10.下面京剧作品中故事背景不属于宋代的是()。

A.《挑滑车》B.《宇宙锋》C.《三岔口》D.《四郎探母》第三关:梨园教主争夺战11.京剧艺术在上海的发展,形成了海派京剧,海派京剧更符合都市人的欣赏口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A.梅兰芳B.周信芳C.孟小冬12.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江苏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由于曲高和寡,昆曲自清乾隆年间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____年,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很大影响,被周恩来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近年来,著名作家()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赴世界各地演出,所到之处再掀一股昆曲热潮。

A.俞振飞B.白先勇C.王瑾13.上世纪20年代起,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旦角演员开始在京剧舞台上脱颖而出,并由此改变了京剧惯以“生行”为主的传统演出格局。

英美文学常识(戏剧)Drama

英美文学常识(戏剧)Drama
upstage
stage right
downstage
stage left
Setting the Stage
Scene design transforms a bare stage into the world of the play. Scene design consists of
• sets • lighting
Props (short for properties) are items that the characters carry or handle onstage.
•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props must make sure that the right props are available to the actors at the right moments.
Drama
What Is Drama?
What makes Drama different from other forms of literature (fiction, poetry)? Name some of the differences by providing particular aspects about drama. For example: Actors, audience, stage, setting, lighting, music…

Practice II
ALPHABET Conversation Have a conversation where each sentence begins with the next letter of the alphabet. Here is an example: A: Anyone seen my cat? B: Black one, with funny eyes? A: Can't say I remember. B: Don't tell me you've forgotten what it looks like? A: Every cat looks the same to me. B: Fortunately, I found one yesterday A: Gee, that's great!

衔接教学——戏剧

衔接教学——戏剧

衔接教学——戏剧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回顾梳理戏剧知识。

2.巩固九下第五单元文学常识、字词。

3.回顾课文内容,通过训练提高答题能力。

复习步骤:一.回顾梳理戏剧知识①定义: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②分类及标准按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分:话剧、歌剧、舞剧话剧以对话为主,如《威尼斯商人》。

歌剧以歌唱为主,如《白毛女》。

舞剧以舞蹈为主。

按剧情繁简及结构分多幕剧生活面宽广,情节较复杂。

人物较多,布景变换频繁。

独幕剧人物较少,情节较简单。

布景变换少或不变。

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如《打渔杀家》。

现代剧如《白毛女》。

按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分喜剧、悲剧、正剧(悲喜剧,如《白毛女》)③剧本特点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受时间限制,篇幅不宜过长,人物不宜太多,场景不能过多变换。

必须有情节(即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又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有时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语言必须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通俗自然,简练明确,响亮动听。

动作必须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

④有舞台说明:位置-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对话中间。

内容-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作用-帮助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

本单元《屈原》是历史剧,《天下第一楼》是话剧,《枣儿》是独幕话剧小品。

二、回顾九下第五单元文学常识、字词回顾课文内容,通过训练提高答题能力。

《屈原》:1.靳尚和郑詹尹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人的对话和屈原的独白有什么联系?2.屈原的独白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课文的舞台说明有哪些?不同作用是什么?《天下第一楼》:1.主旨理解2. 《天下第一楼》被称为“京味话剧”,“京味”具体表现在哪里?3.福聚德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枣儿》1.“枣儿”在文中的作用?2.怎样认识剧中人物形象?三、过关演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要听那鞺鞺鞳鞳( tāng tà)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suì)、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B.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dàng)的无边无际的波澜(1án)呀!C.靳(jìn)尚带卫士ニ人,各蒙面,诡调(júe)地由右侧登场。

初一上册语文1到3单元文学常识

初一上册语文1到3单元文学常识

初一上册语文1到3单元文学常识在初一上册语文教材的1到3单元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

本文将以适当的格式和排版,分小节论述这些文学常识,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第一节:文学常识介绍文学常识是指关于文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

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升我们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第二节:文学体裁文学作品可以分为多种体裁,常见的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每种体裁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通过学习各种体裁,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文学的多样性。

第三节:诗歌的特点和形式诗歌是一种运用特殊的语言和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它通常具有韵律、押韵和节奏感,可以通过作者独特的语言运用传递深层次的情感。

第四节:散文的特点和分类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学形式,它较为接近日常用语,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

散文可以分为抒情散文、游记散文、随笔散文等,每种分类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风格。

第五节:小说的基本要素小说是一种虚构的叙事作品,它由情节、人物、环境和风格等多个要素构成。

通过学习小说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小说,提升我们的阅读体验。

第六节:戏剧的结构和表演形式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的文学形式。

它包括剧本的结构、角色的设定以及舞台表演的形式等。

了解戏剧的基本结构和表演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作品。

第七节:文学名著的欣赏文学名著是指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通过欣赏经典文学名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和情感,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八节:文学常识的应用学习文学常识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和欣赏能力,还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写作和表达中。

通过运用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总结:通过学习初一上册语文教材的1到3单元中的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美妙之处。

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戏剧文学常识

戏剧文学常识

戏剧文学常识一、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戏剧按表演形式来分往往有歌剧、舞剧、话剧等等;按作品类型来分又有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分也有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等。

二、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戏剧文学中重要的是人物语言。

戏剧中情节的进展、人物性格的展示和剧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一般都得依靠人物语言来完成。

戏剧人物语言的特性:第一,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发展;第二,戏剧语言要有个性化;第三,丰富的潜台词;第四,易懂,上口。

三、关于戏剧冲突(一)戏剧冲突,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同时也是戏剧中矛盾产生、发展、解决的过程,由戏剧动作体现出来。

戏剧冲突,主要指戏剧作品中故事的情节发展过程,也就是剧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以及人物内心各种因素彼此消长的过程。

戏剧冲突是包含戏剧动作、反动作和矛盾解决的一种完整的运动形式。

劳逊说:“一出戏就是一个动作系列。

”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性格冲突.一些没有构成真正冲突的“戏剧”例子:①两人打乒乓球、冲突没有社会意义;②单纯的自然灾害;③主人公毫无阻力,所向披靡地达到目的。

④现代戏剧中的经典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戏剧冲突的三种类型:1.自然情况下造成的(灾难、命运)。

《战洪图》、《水下村庄》2.自然情况下心灵方面所引起的(社会、文化)。

劳逊说:“戏剧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性冲突——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或集体与社会或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

”《雷雨》、《赵氏孤儿》他谈到了一个“冲突律”:第一,冲突的社会性;第二,冲突的自觉意志;第三,意志的强度。

(《英台抗婚》)3.心灵本身的分裂和矛盾(个体心灵)。

(《推销员之死》)在中国戏剧理论和批评中长时间流行一种说法: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二)戏剧冲突的表现方式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常识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常识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常识导读:1、诗歌诗歌,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开路先锋。

是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最凝练、形象地反映生活,富于想象,构思精巧,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常根据节奏和音顿分行排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是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来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既有别于其他一切文体,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原始歌谣的不定型,发展到四言、五言、七言诗基本定型,又发展到宋、元的词和曲,以至于今天的新体诗。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1)乐府乐府原指朝廷所设置的音乐机构。

它的任务,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歌制成曲谱,制作、演奏新的歌舞新的歌舞;二是采集民间歌谣,陪上音乐演唱;三是训练演奏人员和歌手。

以供郊祀、饮宴、游观娱乐的需要。

后来,把乐府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

这样一来,“乐府”一词就由专业机关而变成诗歌的名称了。

最早的乐府诗是配乐歌唱的,后来文人仿照这种体裁创作的乐府诗,不管配不配乐,都一律称之为“乐府”。

(2)歌行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

汉魏南北朝乐府诗多用歌、行、曲、引、叹、吟、怨、弄、操等,其中以用“歌”、“行”为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篇幅长短不一。

(3)古体诗古体诗有两种含义。

一指诗体名,也称为古诗、古风。

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格律诗)相对应。

其表现形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多种,且不讲究对仗、平仄等格律,用韵也较为自由且可换韵。

在多种体式中,以五言、七言为多。

二是对于古体诗歌的泛称。

又,南北朝时称汉魏无名氏的诗为古诗。

(4)近体诗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律诗”。

是唐代以后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近体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讲究平仄,双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五言仄起式首句不用韵)。

律诗除首联尾联外,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还要求对仗。

莎士比亚戏剧文学常识大全

莎士比亚戏剧文学常识大全

莎士比亚戏剧文学常识毋庸置疑,莎士比亚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现代英语作家——他的戏剧被多次搬上荧幕,他的十四行诗是书籍和乐曲的常客,他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他对英语这一语言有着最卓越的贡献。

1.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创作于1599年和1601年之间,以丹麦为背景,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如何向叔叔复仇的故事。

该剧生动地刻画了哈姆雷特的真疯与假疯——从悲痛欲绝到满腔怒火——并深刻揭示了背叛、复仇、乱伦和道德败坏这些主题。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英语语言中最富深远影响的悲剧。

该剧还是莎士比亚生前演出频度最高的戏剧,自1879年以来一直高居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演出单的榜首。

该剧极大地启发了包括歌德、狄更斯、乔伊斯和默多克在内的许多作家,并被誉为“继‘灰姑娘’之后翻拍最多的电影故事”。

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剧名角色是为莎士比亚时期一位主要的悲剧作家理查德伯比奇而创作的。

《哈姆雷特》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戏剧,四百年来,每个年代最著名的男女演员都出演过该剧。

2.《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和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所著的悲剧(也可能是他写的第一部悲剧),剧中一对命运悲惨的年轻情侣用他们的“英年早逝”换来了两大封建家族的冰释前嫌。

该剧的语言与戏剧效果赢得了文学评论家的高度赞扬。

它是莎士比亚在世期间最受欢迎的戏剧之一,并和《哈姆雷特》一道成为演出频度最高的戏剧之一。

该剧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人们把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当成年轻情侣的.典型。

它是有史以来所作的最伟大的爱情故事,并且在每一个时代都被改编成音乐剧、电影和戏剧等。

3.《亨利五世》《亨利五世》创作于1599年,取材于英格兰王亨利五世的生平,以百年战争期间发生在阿金库尔战役前后的事件为中心。

该剧是莎士比亚一部悲剧中的最后一幕,这部悲剧创作于《理查德三世》、《亨利五世第一卷》和《亨利五世第二卷》之后。

戏剧体裁知识点总结

戏剧体裁知识点总结

戏剧体裁知识点总结戏剧是文学艺术中的重要体裁,它是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和情节的艺术形式。

戏剧可以分为古代戏剧、现代戏剧、音乐剧、舞台剧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本文将就戏剧的体裁、历史、发展和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便让读者对戏剧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一、戏剧体裁的分类戏剧的体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古代戏剧、现代戏剧、音乐剧、舞台剧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学特点。

1. 古代戏剧古代戏剧是指古代文学中的戏剧作品,主要包括希腊悲剧、喜剧和罗马戏剧等。

希腊悲剧以神话传说和英雄人物为题材,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来反映人类的生存境遇。

喜剧则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性弱点。

罗马戏剧则受希腊戏剧的影响,注重历史和政治题材,以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来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黑暗面。

2. 现代戏剧现代戏剧是指19世纪以后的戏剧作品,主要包括现代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自然主义戏剧和表现主义戏剧等。

现代戏剧以对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揭示为主题,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来表现人类的生存境遇,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黑暗面。

3. 音乐剧音乐剧是一种融合音乐、歌唱和舞蹈的戏剧形式,其特点是以音乐表现剧情和人物情感,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营造氛围和情绪。

音乐剧通常以真实事件或虚构故事为题材,以歌唱和舞蹈来表达情感和情节,通过音乐和舞蹈的表现来打动观众的心灵。

4. 舞台剧舞台剧是一种以舞台表演为主要形式的戏剧形式,其特点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台布景来表现故事和情节。

舞台剧包括话剧、喜剧、音乐剧、歌剧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二、戏剧的历史戏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起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戏剧文化和艺术形式。

1. 古代戏剧古代戏剧起源于希腊和罗马的古代文明,希腊悲剧和喜剧是古代戏剧的两大类型,分别以神话传说和社会生活为题材,以人性和命运为中心,通过对现实生活和人性的思考来揭示人类的生存境遇。

京剧文学常识大全

京剧文学常识大全

京剧文学常识大全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京剧文学的一些常识和要点:
1.起源和历史:京剧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在北京发展起来的一种戏曲形
式,吸收了徽剧、皮影戏、秦腔等多种戏曲艺术元素,并逐渐形成独特风格。

2.表演形式:京剧主要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

其中,“唱”指唱腔,用来
表达人物的情感;“念”指念白,表述对话和情节;“做”指动作、姿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打”指武打动作,展示戏剧冲突和搏斗。

3.剧目和剧情:京剧剧目丰富多样,内容涵盖历史传说、文学名著、民间故事等。


见剧目有《红楼梦》、《三岔口》、《牡丹亭》等。

剧情多以中国古代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为背景,塑造了众多受欢迎的戏剧人物形象。

4.行当和表演特点:京剧分生、旦、净、末、丑等行当。

不同行当有不同的表演特点
和艺术风格,例如生角重视武打表演,旦角重视唱腔和舞蹈。

5.音乐和舞台:京剧音乐以曲调和唱腔为主,伴有传统乐器如京胡、二胡、琵琶、锣
鼓等。

舞台布景和服饰丰富多彩,以色彩鲜艳、图案华丽著称。

6.承载文化和影响: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对中国戏曲和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京剧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和历史积淀。

以上列举的是一些关于京剧文学的基本常识,如果需要更详细或具体的信息,还可以进一步展开研究和了解。

威尼斯商人可用1

威尼斯商人可用1

安东尼奥 退 让
仁爱 友谊 仁慈
“一磅肉”借约
夏洛克 执意
贪婪 残忍
狡黠
对比
学习后半部分
讨论:
1、戏的下半场,鲍西娅怎样多方劝说夏 洛克,给了他妥善解决纠纷的三个台阶, 而夏洛克又是如何拒绝的?
2、戏的下半场,鲍西娅如何按照法律断 案,夏洛克又是怎样节节败退的? 3、这场戏的结局如何?
鲍西娅 以仁慈方式结案
不近人情的恶汉。”简洁的几句话,就
准确而有力地描述了夏洛克的心地凶
狠,感情冷酷和处事待人的态度。
贴切而又新颖的比喻,是莎士比
亚戏剧语言的一大特色。他那高度的 创作才华和广阔的生活视野,取比自
天上人间大海陆地,比喻新颖独特、
喻义深邃。
莎士比亚的语言优美动人,含义隽 永,这和他在戏剧语言里运用自如地使 用多种修辞手法分不开。仅这一场戏在 人物对话里就使用了五、六种修辞手法 。那五句同义反复,使剧情跌宕曲折别 开生面。葛莱西安诺每复述一句夏洛克 的话,都是对他痛快淋漓的冷嘲热讽。 而那些赞美鲍西娅的话,则令夏洛克无 地自容,让观众捧腹大笑,增加了轻松 愉快的喜剧效果。
威尼斯商人
【英】莎士比亚
戏剧文学常识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 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 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 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 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文学的分类
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 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 歌剧、舞剧、戏曲等; 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 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3)剧中巧用穿插。鲍西娅与尼莉莎女扮男 装和丈夫同时出庭,丈夫却不明真相。巴萨 尼奥激情表白,愿意献出生命、妻子以及整 个世界来救出安东尼奥,鲍西娅一句幽默的 答话增添了喜剧气氛:“尊夫人要是就在这 儿听见您说这样的话,恐怕不见得会感谢您 吧。”葛莱西安诺希望妻子马上归天求告上 帝,尼莉莎一句诙谐对白“幸亏尊驾在她的 背后说这样的话,否则府上一定要吵得鸡犬 不宁了”调节了现场的紧张气氛。 (4)剧中巧用对比。有仁慈与残忍、友谊与 仇恨、复仇与报应、宽容与凶残、善良与邪 恶的尖锐对立,借此寄托作者关于仁爱、友 谊、爱情、财富等的人文主义理想。

雷雨文学常识

雷雨文学常识

雷雨文学常识
雷雨文学常识是指与中国戏剧《雷雨》相关的文学知识。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于1934年首次演出。

该剧以农村地主家庭的婚姻家庭纠纷为背景,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和破裂。

以下是《雷雨》的一些文学常识:
1. 内容概述:《雷雨》以贡家兄妹贾铨和贾世忠的命运展开,通过他们与家族成员以及外来人物王仁奎、刘勇的交错纠葛,展示了封建社会中人的悲剧命运和封建伦理道德关系的破裂。

故事以雷雨之夜为高潮,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现实的反抗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2. 人物塑造:曹禺通过对各个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如贾铨的理想主义、儿女情长和对自由的追求;贾世忠的势利心和自私欲望;王仁奎的革命热情和对正义的追求等。

3. 话剧形式:《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杰作,采用了自由体的结构和表演形式,注重角色的内在冲突和情感表达。

它突破了传统戏剧的局限,对话语和舞台动作相辅相成,奠定了中国话剧发展的基石。

4. 社会批判意义:《雷雨》揭示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和不合理,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和社会压迫进行了批判。

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响。

5. 文化影响:《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之作。

它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启了中国话剧的新时代。

总之,雷雨文学常识涵盖了曹禺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话剧形式以及其对社会的批判意义和文化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戏剧的文学常识

戏剧的文学常识

戏剧的文学常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活动方案、自我介绍、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activity plans, self introduc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戏剧的文学常识戏剧的有关文学常识在我们上学期间,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关于戏剧的文学常识大全

关于戏剧的文学常识大全

关于戏剧的文学常识大全
一、戏剧是一种整体的艺术形式
戏剧是一种整体的艺术形态,是以语言(文字或口头)、行动、音乐、美术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形式,创作出具有独特跨学科特征的作品。

二、戏剧可分为民俗戏剧和商业戏剧
* 民俗戏剧:民俗戏剧是指以民间传统出土或历史古籍记载的戏剧,这一类戏剧源于民间,流传未定,贴近社会现实,天马行空,情节活泼,形式多变,以极大的活力影响着民间戏剧的发展。

* 商业戏剧:商业戏剧指以商业和社会利益为中心的戏剧,这类戏剧致力于以最精彩的结局吸引观众,以满足大众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需求,同时保持此领域的文化多样性,流行性,以及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三、戏剧的构成
戏剧的构成是至关重要的,它由文本、编剧、导演、演员和观众五部分组成。

* 文本:文本是指编写戏剧的剧本。

* 编剧:编剧是指文本的编写者,也就是戏剧的创作者。

他的作用在于把自然的灵感转化为演出的文字,并对整部戏剧进行组织和设计,使之更加生动有趣。

* 导演:导演是负责把戏剧落实到现场的主要执行当局,主要负责演出的创作,场景布置,行动安排,演员指挥,全局把握等工作。

* 演员:演员是演出活动的主体,是把文字转化为有生气的表演。

* 观众:观众是戏剧演出的对象,参与戏剧的表演,接受戏剧的影响,参与戏剧的创作,是戏剧的一部分,他们的投入和反馈将决定戏剧的发展趋势。

四、戏剧的表演形式
戏剧的表演形式很多,如朗诵戏剧、歌剧、音乐剧、哑剧以及舞台剧等,从它们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上来说,各有不同的特色和魅力,但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怀,追求人们内心无限的美丽梦想。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文学体裁之戏剧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文学体裁之戏剧

怎么分清文学作品的体裁一直是孩子们所困扰的问题,弄清楚了文学作品的文学体裁,孩子们们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理解文章。

在上次给大家分享了散文和小说之后,为大家继续分享“小学语文文学常识——文学体裁之戏剧”,供大家学习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戏剧。

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行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窦娥冤》)。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剧本示例:《美丽的公鸡》叙述人:从前有一只公鸡它自以为很美丽,整天得意洋洋的唱。

公鸡: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要比漂亮我第一。

叙述人:有一天,公鸡吃的饱饱的,挺着胸脯唱着歌,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一只啄木鸟。

公鸡:长嘴巴的啄木鸟,咱们俩比一比到底谁最美?啄木鸟:对不起,老树长了虫子,我要给它治病。

叙述人:公鸡听了,唱着歌,大摇大摆的走了。

公鸡: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叙述人:公鸡来到一个果园里,看见一只蜜蜂。

公鸡:鼓眼晴的小蜜蜂,咱们俩比一比,到底谁美?小蜜蜂:对不起,果树开花了,我要去采蜜。

叙述人:公鸡听了,又唱着歌,大摇大摆的走了。

公鸡: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叙述人:公鸡来到一块稻田边,看见一只青蛙。

公鸡:大肚皮的青蛙,咱们俩比一比,到底谁美?青蛙:对不起,稻田里有害虫,我要去抓虫。

叙述人:公鸡见谁也不跟它比美,只好往回走。

戏曲及《雷雨》文学常识语言赏析课件

戏曲及《雷雨》文学常识语言赏析课件

练习二、潜台词含义分析正确的项是
• • • • 鲁侍萍 周朴园 鲁侍萍 周朴园 修。 • 鲁侍萍 • 周朴园 •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1)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亲戚?②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
哦,——那用不着了。③ 怎么?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
A、①你这样狠毒,哪管我母子死活。 ②哪是 什么亲戚,别骗人了。 ③她还活着,就在你面 前。 ④看你现在怎样对待她。 B、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②根 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③她没有死,现在就 立在你面前。 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C 、①你只管剥削人的大事吧。 ②你真的是 她的亲戚吗? ③谁需要你给她修坟墓? ④你现在打算怎样对待她? D 、①你哪有心思管我们的事! ②你哪配做 她的亲戚! ③人活着,就在你面前! ④你怎么不认识我?( B )
个性化语言举例(二)
•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 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 周家来。 • 鲁侍萍 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 周朴园 (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 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 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 周朴园 侍萍。 • 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4、曹禺,原名 万家宝 ,《雷 雨》是他的处女作、代表作, 发表于 30 年代,另外他的代 日出 表剧作还有《 》 《 北京人 》《 原野 》《明朗 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戏剧语言的特点
——《雷雨》人物语言分析
本课时目标
了解戏剧语言(主要指人物语言)的 一般特点:
• 1、普遍了解个性化语言 • 2、进一步了解潜台词 • 3、再进一步了解动作语言和前 两种语言的运用
•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 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 •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一、知识要点复习:内容涉及面较广泛。

一是文体知识: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常识。

二是文学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还有小说、散文、、戏剧的常识,还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识,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识。

(一)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识1、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升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情节:(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散文的含义和特征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通常指除诗歌、小说、戏剧、曲艺等以外的其他所有文章。

狭义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章体裁。

近年来,杂文、报告文学、回忆录等已从散文中分离出来,成为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这一概念的外延逐步缩小。

这里所说的散文就是狭义范围内的散文。

根据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散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当然也有将记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样式,有以下特征:(1)取材广泛散文的题材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中具有认识意义、思想价值、美学意蕴的人、事、物、景,都能成为散文的题材范围。

散文的这一特点使它能够迅速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

(2)形散神聚形散神聚又叫形散神不散,是大多数散文的基本的特征。

形散指取材广泛、形式自由、手法灵活、思路开阔,从内容到形式要散得开。

神聚指文章整体结构严谨,材料层次井然,有统一的主题。

散文贵“散”,但要散而不乱,思路清晰,首尾一贯,做到撒得开,收得拢。

(3)形式自由散文无定体,笔法无定格,凡写人、叙事、议论、抒情,兴之所至,挥洒自如,涉笔成趣。

这使得散文形式自由灵活,多种多样,随笔、游记、札记、访问记……都是散文家族的成员。

戏剧影视文学常识知识

戏剧影视文学常识知识

戏剧影视文学常识知识导读:1、古代知识题目(1)“四书五经”及其中篇章语言风格上的异同。

(2)《诗经》、六义、赋比兴今古例子。

(3)屈原地位及其作品。

(4)《孔雀东南飞》故事及在汉乐府中的地位。

(5)陶渊明及其作品。

(6)用李白作品分析其浪漫主义特色。

(7)杜甫荷马“诗史”“史诗”两个词语能否互换。

(8)《琵琶行》(9)唐宋八大家及柳宗元山水小记。

(10)盛唐边塞诗代表及作品及诗风差异。

(11)唐代山水田园诗代表及作品并细分析某个作家。

(12)苏轼、豪放派、辛词一首分析。

(13)婉约词、宋代代表及一作家作品分析。

(14)元杂剧代表及一部作品分析。

(15)中国著名悲剧、莎士比亚悲剧与此的.不同。

2、古代分析题目(1)一部我国古代戏剧作品(如《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2)《三国演义》中的某个人物。

(3)《红楼梦》中的某个人物。

(4)比较《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的结构。

(5)一般认为《红楼梦》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从大章节看全是现实主义的吗,这些部分能否删掉,为什么?(6)《聊斋志异》部分篇章分析。

3、现代知识题目(1)阿Q(2)郭沫若、《女神》、《雷电颂》。

(3)曹禺、《雷雨》《日出》话剧。

(4)繁漪(5)巴金、《家》与《红楼梦》内容有无相同之处?(6)朱自清散文特色风格。

4、现代文学分析题目(1)老舍作品、《雷雨》与《茶馆》结构、人物设置等方面的不同。

(2)建国以后作家及一部作品。

(3)金庸作品及艺术特色。

(4)名着标准。

(5)评价王朔、分析作品艺术特色。

5、外国文学知识题目(1)《圣经》(2)《罗摩衍那》故事情节及艺术特色(3)《古兰经》(4)《一千零一夜》(5)《源氏物语》(6)《春香传》(7)泰戈尔(8)川端康成(9)荷马史诗(10)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一部作品。

(11)《堂吉珂德》故事情节(12)莎士比亚四大悲喜剧及主要主人公。

(13)莫里哀及主要作品(14)《红与黑》、于连。

第五章,戏剧

第五章,戏剧

第五章戏剧欣赏与剧本的写作本章内容戏剧文学常识剧本的写作第一节戏剧文学常识一、戏剧文学的概念和分类1.戏剧概念: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西方指话剧,我国则包括了戏曲、话剧和歌剧等剧种。

2.历史回溯:总的来看,是在仪式(巫术、宗教)的基础上逐渐融合多种艺术手段而形成。

中国戏剧:春秋战国时期以歌舞娱神;汉代,出现娱人的歌舞百戏,俳Pái优是最早的滑稽剧演员;魏晋、唐代,出现表演故事的参军戏;宋金时期,戏剧形态初具规模。

元杂剧产生了中国戏剧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是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今天戏剧的内涵作了某些规定,在此基础上,人们进行话剧、歌剧、舞剧的尝试,把西方的话剧与东方的戏剧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对戏剧的真正认识:戏剧是一种以表演为中心,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因素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合称为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合称元杂剧四大家。

明清时期,传奇极盛,清末,标志着民族戏剧特色的京剧成熟;近代,西方话剧进入中国,文明戏是早期的话剧。

3.戏剧四要素:演员、舞台、观众、剧本。

其中,演员的当众表演是核心。

4.戏剧文学概念:通称剧本,是戏剧演出用的脚本,戏剧艺术家塑造舞台形象的依据。

比较完整的剧本的出现表明戏剧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成熟。

作家有意识的进行剧本写作为戏剧表演奠定了基础。

剧本和戏剧的关系:剧本对演出有规范和制约作用。

演出又不断以实践的方式完善着戏剧文学的创作。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1.容量大小:多幕剧、独幕剧、小品多幕剧:结构上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元杂剧的“四折一楔子”体制就是典型结构。

独幕剧:用一幕演出完整故事,情节的基本部分集中在一场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剧的文学常识
1、什么是戏剧
概念:戏剧,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2、戏剧的基本要素:矛盾冲突。

概念:人物与人物之间,由于性格和追求的目的不同而展开的矛盾斗争。

戏剧作品总是由一个冲突的提出、发展和解决而得到完成的。

戏剧的矛盾冲突更集中、更简练、更尖锐的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

3、戏剧的特点:
①、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的原则。

(适合舞台演出)
②、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
③、人物语言和动作来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4、剧本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戏剧的组成要素:
文学:(剧本)
剧本: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

剧本的组成: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说明组成。

剧本的通称:脚本或演出本(台本)。

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唱腔)
美术、雕塑:(布景、灯光、舞台)
舞蹈:(动作、姿态)
表演:(中心要素)
6、剧本结构和形式
①、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

②、人物的对白和唱词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③、结构形式:分幕分场。

幕和场:一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

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

一场,戏剧中较小的段落,每场表演故事的一个片断。

7、戏剧分类:
①、按作品的内容性质分:
悲剧
喜剧(讽刺喜剧、幽默喜剧、闹剧)
正剧(悲喜剧)
②、按表演形式划分
话剧(对话、动作)
歌剧(歌唱、音乐、舞蹈)
舞剧(舞蹈、音乐、哑剧)
歌舞剧(歌舞的结合)
诗剧(诗的语言、对话)
相声剧
③、按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不同分:
历史剧、现代剧。

④、按作品容量大小和结构分:
多幕剧、独幕剧
⑤、按演出的不同分:
舞台剧、街头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⑥、按地域色彩不同分:
京剧、沪剧、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江西)、黄梅戏(浙江)、粤剧、高甲戏(福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