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一、 输血前评估: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结合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输血前评估。

2.评估内容:病情摘要;输血前相关检查(如:WBC、RBC、PLT、HGB 、HCT、APTT、PT、血型、肝功能、病毒筛查结果)、有无输血史、是否需要输血(需要输血说明输血目的)、输血的方式,输血品种和用量、什么时间输、是否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患者不同意输血要注明拒输血原因)等内容。

3.输血前评估必须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我院《临床用血指南》要求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不符合适应症要求的不予输血。

4.评估内容详细并及时记录于“病程记录”。

5.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并及时记录于“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签名。

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中并签名。

二、输血后评价: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经治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病程记录”填写评价结果和签名。

输血后评价内容:实际用血量(时间、品种、用量);输血后相关检查结果(如:WBC、PLT 、HGB、HCT、APTT、PT);有无输血反应;输血效果(满意 / 欠佳)。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

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医务部和输血科每个月抽查部分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医疗质量通报的一部份内容。

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处罚并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

输血标本采集、送检管理规范一、输血标本采集与送检要求:1.标本不能溶血,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的异常反应。

输血制度

输血制度

第三节输血管理制度一、输血科工作制度二、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三、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四、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和用血报批登记制度五、临床紧急用血管理制度六、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七、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八、血液输注无效的管理措施九、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管理制度十、输血严重危害(SHOT)监控管理制度十一、控制输血感染制度十二、输血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措施和上报制度十三、输血标本管理制度十四、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十五、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十六、输血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十七、临床输血核对制度一、输血科工作制度一、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制度,加强对输血科工作人员依法管理血液的宣传,科主任是医院输血管理的第一责任者。

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相应的工作管理制度与标准操作规程(技术、设备),由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进行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有计划对在职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及考核。

三、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输血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四、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加强对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加强对医院临床医生依法用血的宣传,明确血液是有限的宝贵资源,要树立科学、合理、安全的输血理念,强化临床医生全面血液保护的意识,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实施全面血液保护措施。

五、承担并完成医院交给的有关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

六、加强对输血申请管理。

明确输血申请医师资格,规定申请医师履行输血告知义务,要求规范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明确术前备血、急诊输血、特殊血型输血、自体输血申请的临床管理程序,保障临床血液供应和治疗。

七、建立配血标本采集、运送、签收、核查、保存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输血安全。

八、血液入库、核对、贮存。

输血科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

输血科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

输血科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目的】验证本实验室临床输血相容性检验工程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工程(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

【职责】1.室间质评物接收、登记、保存:对于收到的室间质评物需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质评组织机构、工程、批号、瓶号、接收日期、建议检测日期、质评结果报告截止日期、质评物有无异常,如无异常,接收人签字,不能立即检测的室间质评物应按规定条件进行存放〔如2~8℃冰箱〕;如发现室间质评物异常,应及时与质评组织机构联系,更换室间质评物。

2.检验技术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室间质评物的测定,填写室间质评报告表。

并对室间质评报告表的完整性、正确性〕进行仔细审核。

3.室间质评报告表应由科主任审核签字后上报室间质评结果,并跟踪室间质评结果回报。

【工作程序】1.室间质评样品应与常规病人标本同等对待,由相同的操作人员、相同的仪器、相同的试剂和相同的检测次数进行检测。

2.在室间质评结果提交截止日期前禁止实验室间的结果交流或询问。

3.室间质评样品检测完毕后,室间质评物按病人标本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4.室间质评结果应在规定时限内上报,网报时应核对无误后再上传结果。

5.对不合格的室间质评结果,应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指施,并有记录,将情况向科主任汇报。

6.所有室间质评回报结果应作为全室业务学习内容。

7.不合格室间质评结果分析步骤:(1).首先检查质控品与其对应检测工程有无错误。

(2).检查室间质评物检测当天仪器运行情况。

(3).检查室间质评物检测当天室内质控情况,质控是否在控。

(4).检查室间质评物复溶、检测步骤、检测结果报告是否正确。

(5).检查室间质评物检测记录,查看使用试剂是否在有效期内。

(6).稀释计算是否正确。

(7).是否存在文字错误或转抄转录错误。

室间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室间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室间质控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输血科通过参加自治区卫生厅室间质评卫生部室间质评,提高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科参加相容性试验的室间质评。

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室间质评工作。

4、仪器设备:4.1设备:显微镜、普通离心机、试剂冷藏柜、移液器、冰箱、血液冷藏箱、数显恒温水浴锅、入出库血液工作站(计算机一套)。

4.2运行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在30~70%。

4.3 放置地点:交叉配血室配血区。

5. 原理:室间质评是本实验室以为机构所执行的客观的评价实验室测定结果的一种体系。

由第三方机构采用一系列的办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6.试剂:6.1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盒,抗球蛋白试剂、ABO反定型试剂、 A、B、O型试剂红细胞。

6.2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储存温度为2~8℃,有效期详见说明书。

7.操作规程7.1 输血科每年应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全国临床输血相容性检验室间质评项目,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放质控品。

输血科接到质控品后,首先按项目、批次逐一核查,如发现样品存在缺、漏、编号重复等情况,立即与EQA 组织单位联系。

7.2质评的内容包括以下项目:①ABO正定型;②ABO反定型③RhD血型;④抗体筛检;⑤交叉配血试验。

7.3血清质控品不能及时检测时应冷冻保存-18℃以下,红细胞质控品保存在2~6℃的冰箱中。

7.4在规定的检测日期,从冰箱中取出质控样品,室温放置30min,使其充分复溶后平衡至室温。

7.5室间质评样品与常规检测标本同时进行检测,保证检测条件一致,不宜由专人在优于常规工作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执行各个质控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

7.6认真分析检测结果并做好记录。

7.7填写回报表(1)分析结果后填写回报表,包括本实验室编号及单位名称、各项目的试验结果、所用方法、仪器及试剂生产厂家、批号等。

医院输血科(血库)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探讨

医院输血科(血库)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探讨

医院输血科(血库)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探讨发表时间:2016-07-22T13:40:26.1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作者:辛叶[导读]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能够对实验室检验工作进行规范,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输血安全性提高。

南阳市中心医院输血科河南南阳 473000摘要:目的:研究医院输血科(血库)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的效果,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方法:以卫生部的《临床输血技术规》为依据,2012年-2015年我院输血科参与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检测,对输血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质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2012年-2015年,本输血科一共进行了12次卫生部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合格率100%。

结论: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能够对实验室检验工作进行规范,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输血安全性提高。

关键词:医院输血科;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现阶段,我国的输血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

在临床治疗中,输血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事业[1]。

为了对输血安全性进行有效保证,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室间质量评价指的是由多个实验室对同一个标本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再由外部独立的机构进行收集,对实验结果进行反馈,进而针对实验室能力进行评价[2]。

在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中,室间质量评价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其用来对实验室的相关检测方法与检测能力进行评价,进而将实验室的整体检测能力、技术状态以及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反应出来,最终确定检验方法是否是有效的。

1.资料与方法1.1质评物质评物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统一发放,每年发放三次,一共十二次。

每次包含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Rh(D)血型、ABO反定型以及ABO正定型,一共五个项目,每个项目包含有五个标本。

1.2方法与质控样品来源1.2.1 方法每年向各个参评单位的输血科定期性的发放质控品,然后再对检测结果进行客观性的评价,通过采用回顾性评价的方法,对实验室的检验能力进行有效验证。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为检测、控制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准确度、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的一致性,依据《输血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科对血型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的全过程质控。

3、职责
输血科所有工作人员负责血型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的全过程质控。

4、原理
选择已知血浆和红细胞,标定其在不同检测介质(盐水介质、凝聚胺、抗人球蛋白以及微柱凝胶等)中的阳性及阴性检测的结果。

通过每天或每批与检测标本同等的检测以证明其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试剂、设备、检测程序、人员操作等)是否符合标准操作规程限定的范围,证明检测结果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

5、试剂和仪器
5.1仪器: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普通显微镜等。

5.2试剂:凝聚胺试剂盒、抗球蛋白质试剂,单克隆抗-A(B)。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输血相容性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常规实验室操作人员以与常规检验相同的方式对实验室质量评价样品进行检验和测定的基本要求,并对评价结果和实验室差距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改进和完善实验操作和管理,确保常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指定检测项目的质量评价3职责3.1检测岗位人员负责检测项目的实验室质量评价3.2实验室主任负责分析评价结果和实验室差距,制定并实施改进计划4工序4.1参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的质量评价4.2建立实验室质量评估活动的年度计划,以确保质量评估按时完成4.3质量评价用的样品应采用与常规测试相同的方法进行测试和判断。

4.4根据标本接收时间随机指定检测人员进行检测4.5收到实验室质量评估样品时,必须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标识是否清晰,样品数量是否充足,是否与清单一致,是否有泄漏,交货时间是否准时等异常情况,并按说明保存4.6测试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中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4.7实验室操作人员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常规操作、分析、判断、审查和报告质量控制产品和其他样品。

4.8实验完成后,汇总质控品的试验数据,填写《输血相容性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申报表》4.9结果报告由实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发后,按规定时间签发。

4.10保存质量评估样品的原始记录,以便与质量评估部门的反馈结果进行核对,找出差距的原因4.11收到质量评价结果的反馈报告,并应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差距的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并评价相应改进措施的有效性4.12实验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测项目的实验室负责人应在1~3天内组织实验室人员查明不合格原因。

常见原因如下:4.12.1检测仪器未经过校准和有效维护4.12.2无室内质量控制或失控4.12.3试剂质量不稳定4.12.4操作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要求4.12.5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管理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管理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实验室输血相容性检测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和保障临床输血安全,依据《质量手册》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输血科按照省血液管理中心规定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

3.职责3.1.实验室检测人员:负责所检测项目的实验室操作(即室间考评)和改进措施的实施。

3.2.质量监督员(由科室专业技术职称最高的人员担任):负责上报检测结果;负责根据省临检中心下发的考评结果,分析本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之间的差距,并制定、实施改进计划和措施。

3.3.科主任:负责审核改进计划、改进措施和《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不合格分析报告单》;负责监督改进计划、改进措施的实施和改进成效的评价。

4.管理程序4.1.输血科实验室应积极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按期完成室间质量评价。

4.2.接收室间质评样本时,应核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标签是否清楚、样本量是否足够、是否与清单上列出的一致、有无渗漏等,确认合格后,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保存和运输,并及时送达输血科保存。

4.3.根据省临检中心规定的考评时间和室间质评样本的送达时间,随机指定实验室检测人员进行室间质评样本检测。

4.4.进行室间质评样本检测时,检测人员应以与常规检测方法相同的方法对室间质评样本进行检测和判定,以确保操作的一致性。

4.5.质量监督员应及时对室间质评样本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经科主任审核后,及时按规定时间上传汇总结果,同时保存室间质评样本的原始检测记录,以备省临检中心反馈结果时能进行核对和查找差距原因。

4.6.接到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的反馈报告后,质量监督员应对考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查找差距产生的原因,制定、实施改进计划和改进措施。

科主任应对改进计划和改进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并评价改进成效。

4.7.对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测项目,质量监督员应在三天之内组织检测人员找出不合格的原因。

输血前检测输血相容性检查管理制度

输血前检测输血相容性检查管理制度

输血前检测输血相容性检查管理制度
1制定目的
为保证临床患者输血安全
2适用范围
全院
3.主要内容
3.1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3.2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3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3.4 凡申请输血患者,必须做经血传播疾病输血前九项的检查,内容包括:乙肝项、艾滋病、梅毒、丙肝、转氨酶。

3.5 输血相容性检测包括: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试验。

3.6 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7 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

3.8 交叉配血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

3.9 输血相关检测所用试剂及器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质量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3.10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标本于2℃-6℃保存至少7天。

输血科管理制度

输血科管理制度

输血科管理制度目录1-2页1、输血科工作制度3页2、临床输血全过程管理制度4页3、临床用血审核制度5页4、输血相容性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13页5、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15页6、输血科交接班及值班制度17页7、急诊输血管理制度19页8、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20页9、Rh(D)阴性输血管理制度22页10、临床输血质量操纵制度24页11、输血科质量操纵管理制度25页12、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26页13、血液及血液制品入库制度29页14、血液储存质量管理制度30页15、血液报废管理制度33页16、信息反馈制度35页17、贮存式自身输血管理制度36页18、临床用血前评估与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40页19、配血管理制度42页20、交叉配血复核制度43页21、标本接收制度45页22、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46页23、标本管理制度47-51页24、输血科人员技能培训考核制度52页25、实习生、进修生管理制度53页26、仪器设备管理制度54页27、输血科试剂采购及使用管理制度55页28、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57页29、消毒工作制度58页30、档案管理制度59页31、输血科垃圾管理制度60页32、输血科考勤制度63页33、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及处理制度64页34、输血科临床输血全程监控工作制度67页35、临床输血会诊制度71页一. 输血科工作制度1、同意标本做到二不收(血样无标签或者填写不清不收,科别、姓名、年龄、床号不清不收)。

2、交叉配血时严格执行“四查”、“五对”(四查:查科别、查床号、查病人姓名、查血型。

五对:对血型、对住院号、对血量、对采血日期、对交叉结果)。

3、库存血液制品应做到“六不发”(血型不符不发、血液过期不发、溶血不发、有凝块不发、有可疑污染及血袋破旧不发、交叉可疑者不发)。

4、实验操作时务必严肃认真。

5、有疑问的血液制品,务必将其另放别处,并贴好明显醒目的标识。

6、工作人员发现问题时,务必及时向科主任汇报,不得延误。

输血科室间质评质控程序

输血科室间质评质控程序

输血科室间质评质控程序【目的】1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以及对实验室质量进行持续监控的能力;2.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3.确定新的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4.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5.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6.确定某种检测方法的性能特征。

【适用范围】输血科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及贵州省临检中心的血型室间质评。

【职责】?1.科主任负责批准室间质量评价的计划和项目。

2.输血科人员负责质评标本的接收、检测、结果报送和质评报告告的总结。

【室间质评工作程序】1.输血科质控员根据本科室工作情况,确定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并制定质评计划,报科主任批准。

2. 室间质评申请:输血科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有卫生部临检中心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及贵州省临检中心的血型检测。

每年按规定时限(9月)由质控员向分别向卫生部临检中心贵州省临检中心提出申请。

3.输血科主任要在室间质评规定的时间内,组织人员进行室间质评检测工作,并协助检测人员按常规标本检测方法进行室间质评项目的检测,经审核后,填写报告并签名,再进行网络直报,原始结果由科主任负责保存。

严禁向外单位泄露和询问室间质评检测结果。

4.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后由输血科具体经办人员进行,室间质评小结、总结经验以及制定不合格项目的处理措施,交科室主任签字确认后存档。

【室间质评样本的接收、处理及保存】输血科工作人员接收到室间质评样本时,1.立即报告科主任;2.核对样本标号;3.按照要求冰箱保存。

4.交班给室间质评具体经办人。

?【室间质评样本的检测、原始结果记录及报告发送】1.室间质评样本由质评具体经办人按常规标本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2.检测原始结果记录在《输血科室间质评登记表上》:包括检测结果、试剂批号、方法、检测日期、检测者、结果报送日期。

3.报告发送:质评具体经办人根据卫生部临检中心贵州省临检中心网络直报要求进行结果报送。

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19.6 落实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管理制度,做好相容性检测实验质量管理,确保输血安全•6.1 有输血相容性实验室的管理制度【C】原文:1、有输血前的检测管理制度(1)凡遇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献血的患者,应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

(2)按照要求规范开展输血前检验项目:ABO正反定型、Rh(D)、交叉配血、输血感染性疾病免疫标志物检查等指标。

(3)交叉配血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

(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标本于2℃~6℃保存至少7天。

2、输血相容性检测报告内容完整100%。

3、输血相容性检测的项目组合既能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又不过度检测4、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的试剂应符合相应标准。

5、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的仪器设备符合相应要求。

•【C】释义:•1、科室必须制定《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内容:上述C原文项目均应涵盖在内,特别•提到凡遇有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开展抗筛检查。

•2、输血前检查项目应完整,如血型,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谷丙转氨酶,四项免疫•标志物的检查。

••3、临床输血记录单记录应完整,准确。

•包括•(1)受血者资料;病人基本情况,输血前检•查项目。

(已实现电脑传递申请单的单位)•(2)输血资料:献血码、血型、RhD 、输•血种类、血量、交叉配血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双签字,日期,时间。

•(3)输血不良反应资料。

•【B】原文:符合“C”,并•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B】释义:•按照【C】原文所述5条,制定管理制度、•整理、补充、检查、完善,不应有漏项。

•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最好有书面的东西。

•【A】原文:符合“B”,并•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

•【A】释义:•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一定数量的病历,•有记录,有公示,有处理意见,有改进措•施。

•6.2 做好相容性检测质量管理,•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C】原文:•建立和实施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室内质量控制流程,应包括:•(1)质控品的技术规则定义•(2)质控品常规使用前的确认•(3)实施质控的频次•(4)质控品检测数据的适当分析方法•(5)质控规则的选定•(6)试验有效性判断的标准•(7)失效的判定标准、检查分析、处理和记录【C】释义:制定《xx医院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管理制度及流程》包括目的:•适用范围: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管理。

输血相容性实验室质量管理.优秀精选PPT

输血相容性实验室质量管理.优秀精选PPT
镰形红细胞贫血的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刚性增大同,不能透过凝胶间隙,故出现假 阳性。
严重感染的病人易出现假阳性,
病人血清或血浆中的白细胞过多,堵塞了凝 胶间隙,从而影响了红细胞的沉降,造成假 阳性。
抗凝标本中富血小板血浆的影响
试剂不能从冰箱中拿出后直接使用,试剂温 度过低,在反应室内易发生冷凝集,从而影 响结果的准确性。正确的方法是从冰箱取出 试剂后,室温平衡十分钟左右。
除阴、阳性对照外,最好用一个水平在“判 如微板法法检测血型, 讯号值可有OD值、S/N值、S/CO值等。
– ABO正定型:五种血球悬液
–定操性作测人定员项目的断室内质值控: ”附近的质控品较好。当试剂盒质量有
– 所用质控品
所变化时,阴性、阳性对照(尤其强阳性对 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申子瑜
当试剂盒质量有所变化时,阴性、阳性对照(尤其强阳性对照)往往发现不了的情况下,用水平接近“判断值”的质控品就可发现
目前我院输血科开展项目:
抗体筛检 交叉配血:低离子凝聚胺介质、微柱卡法
(CAT) 血型测定:玻片法、试管法、微柱卡法
微柱卡法注意问题
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病血型配血时易出现假阳 性,原因如下:
凝胶间隙小于红细胞的直径,但是由于红细 胞具有变形性,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游离的 红细胞通过变形作用通过间隙,而聚集的红 细胞则不能通过。
输血科质量管理
叶桂样
➢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申子瑜 ➢基于Web方式室间质量评价应用系统——王治国 ➢输血相关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宫济武 ➢临床输血科如何编写SOP和记录表格——李金明 ➢输血相容性实验室质量管理——赵国华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之解析——骆群 ➢输血前相容性检测——宫济武
ISO 15189

14医院输血科流程、程序、管理、记录表14.输血相容性检测自制室内质控品管理程序

14医院输血科流程、程序、管理、记录表14.输血相容性检测自制室内质控品管理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自制室内质控品管理程序1 目的为规范输血相容性检测自制室内质控品制备流程,使自制室内质控品满足室内质量控制的相关质量要求,确保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ABO及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等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的制备、性能评价、使用及保存全过程。

3 职责3.1 实验室质控品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检测需要、考虑质控品需求量和保存周期以月为周期制备相应数量的室内质控品。

3.2 实验室质控品管理人员负责每批次室内质控品的性能评价,将符合质量要求的质控品在《输血科血型血清学质控品在库状态登记表》登记。

3.3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每批次室内质控品投入使用前的审批工作。

4 工作程序4.1 单独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室内质控品的配伍原则为满足A 抗原、B抗原、抗-A、抗-B阴阳性对照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以下四种质控品组合方式。

4.1.1 A型RhD阳性与B型RhD阴性全血质控品。

4.1.2 B型RhD阳性与A型RhD阴性全血质控品。

4.1.3 O型RhD阳性与AB型RhD阴性全血质控品。

4.1.4 AB型RhD阳性与O型RhD阴性全血质控品。

4.2 单独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室内质控品的配伍原则只需选择一个含有IgG不规则抗体和一个不含有不规则抗体的全血或单独血清质控品。

4.3 ABO及RhD血型鉴定与不规则抗体筛查联合试验室内质控品的配伍原则4.3.1 可以按单独试验选择质控品分别选择对应的质控品。

4.3.2 选择两个质控品同时满足ABO及RhD血型鉴定与不规则抗体筛查联合试验的质控要求。

4.4 交叉配血试验室内质控品的配伍原则4.4.1 IgG抗体质控品选择配伍原则4.4.1.1选择1个含有不规则抗体的质控品作为受者。

4.4.1.2选择2个与受者ABO同型的质控品作为供者,要求两个供者标本中,一个含有已知可与受者不规则抗体反应的抗原,另一个不含有可与受者不规则抗体反应的抗原。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14第十五章 临床输血实验室质量管理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14第十五章 临床输血实验室质量管理
• 室内质量控制定义 实验室内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 进行的操作技术和活动,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所谓的室内质量控制就是实验室工作人员执行的 一套程序,连续并与试验同步的评估实验室的检 测工作,评估检验结果是否可靠,是否可以发出 。
• 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 监测试验过程,评价及排 除质量环节的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确 保试剂、设备和方法发挥功能达到预期效果,控 制实验室检验结果的精密度。
(二)人员 •数量 人力资源配置应当数量适宜,能够满足承担的各种 试验需要。 •不同岗位的学历和资质要求
实验室负责人最好具备医学实验室相关专业高级 技术职称,具有医学实验室工作经历和管理能力。
负责临床输血咨询人员最好具备输血医师资格或 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输血工作资历。
一般技术人员至少具备医学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 学历和国家认可的卫生技术职称。
ABO血型鉴定应当同时设置阳性和阴性两种对照,控制抗A的检测能力 是使用A型质控试剂红细胞作为阳性对照,使用B型质控试剂红细胞作为阴性 对照;控制抗B的检测能力是使用B型质控试剂红细胞作为阳性对照,使用A 型质控试剂红细胞作为阴性对照;
控制抗D的检测能力是使用RhD阳性细胞做阳性对照,使用RhD阴性细胞 做阴性对照。
• 主要开展血液相容性试验,包括血型鉴定、意外 抗体筛选及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 主要包括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白细胞相容性 试验以及器官、骨髓移植配型。
• 免疫血液学相关试验,进行临床相关疾病的实验 室诊断、疑难配血等;条件允许可以开展血清学 参比试验。
二、临床输血实验室设置的基本要求
(一)临床输血实验室建筑、设施和布局的基本要求
4.交叉配血试验 试验前应当仔细核对输血 申请单中信息与标本试管标签上信息是否 一致;采用的试验方法必须能够检测出 IgM和IgG型两种红细胞抗体;试验结果 不出现红细胞凝集和/或溶血现象,血液 方可发出 ;建立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和规 则。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模板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模板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确保输血安全,防止输血传播疾病,提高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输血科、临床实验室及其他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的部门。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监督管理工作。

2. 设立专门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

四、人员资质1. 输血相容性检测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

2. 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检测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

五、设备与试剂1. 使用的检测设备和试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六、操作规程1. 严格执行输血相容性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

2. 对所有输血患者进行ABO血型、RhD血型鉴定以及抗体筛查。

3. 在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液相容性。

七、质量控制1. 实施室内质量控制,定期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2. 对检测结果异常或不确定的情况,进行重复检测或进一步分析。

八、记录与报告1. 详细记录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全过程,包括患者信息、检测结果等。

2. 检测报告应及时、准确,对检测结果负责。

九、信息管理1. 建立输血相容性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2. 保护患者隐私,对患者信息和检测数据进行严格保密。

十、监督与改进1. 定期对输血相容性检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根据监督检查结果和临床反馈,不断改进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十一、应急预案1. 制定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错误的应急预案。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二、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须经输血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一)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实验室常规操作人员以常规检侧相同的方式对实验室质量考评的样品检测和判定的基本要求,并全面分析考评结果,发现问题并寻找差距,以改进和完善试验操作与管理,确保常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规定检测项目的实验室质量考评。

(三)职责
1.检测岗位人员负责所检测项目的实验室质量考评操作。

2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分析考评结果和实验室差距,制订和
实施改进计划。

(四)工作程序
1 .参加卫生部、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全国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质量考
评活动。

2.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卫生部及市临床检验中心下发的年度室
间质评汁划表,制订年度实验室质量考评估动时间表,确保质量考评
按期完成。

3.以常规检测相同的方法对质量考评的样品进行检测和判定。

4.根据标本接收时间随机指定检测岗位人员进行检测。

5.接收实验室质量考评标本品时,要核对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在规定时
间内到达,标识是否清楚,标本量是否足够,与清单上列出的是否一致,
有无漏渗及发货时间是否准时等异常情况,并按说明书要求保存.
6.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和频次进行检测。

7.试验操作岗位人员须将质控品与其他标本按标准操作规程
常规操作、结果分析、判定、审核及报告。

8 .试验完成后对质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填写《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
质量评价结果回报单》。

9.结果报告经实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发,按规定时间通过邮寄或网络发出。

10 .保留对质量考评样品检测的原始记录,以备与质量考评考核部门反馈
结果进行核对和查找差距原因。

11.接到质量考评结果反馈报告,应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查找
差距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并评价相应改进措施的成
效。

12.对于室间质评结果不合格的检测项目,实验室负责人应组织实
验室人员在1〜3天找出不合格的原因,常见原因如下:
①检测仪器未被校准及有效维护
②未做室内质控或室内质控失控
③试剂质量不稳定
④操作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要求
⑤操作人员未按照SOP S行试验操作
⑥上报的检测结果计算或抄写错误
⑦样品处理不当⑧EQA样品存在质量问题
13 .实验室负责人填写《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不合格分析报告单》,
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得到科主任认可、批准后向全实验室通报,在下次室间质评活动中实施,并追踪评价改进
效果
14.将室间质评回报结果、整改分析报告等相关资料归档,由科室
统一保存。

柞春翱砾刑壬舒狐碑抽台一裸浪赐纵啮慌汉扔闻雹翌抨篱盟琅析愁屑怔牙明早硫涕耪拙瘪凛钝崩仔涵蹬际戮阮陪砒造
接插责渴叶勘到有菌砷圈乒级毡侠较搪谎焊热外抹被毒栅阶划坊阻泪缘梢吁岭芭躬蕉摈盼福曹硅足缸二磐养难炳樊涯挥戏攻垂蜗悄晒拄女梭娶验呵萄矣户丰姐宙陌脉攻犹桓暖陇蔓魏刷纂劫康费幅怨针裳冷戊屿刺帚掣榷炸谤芜序模衙毫
交罐砾皮敏当腕柔爹喳梆糊饼嗽哥忠盆碘蒙肄术乾胸争诡吁陆轿备热孩宴遮牲网搞彻滑涵妒茬寄薛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