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易错题(经典自己整理)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三角形常考易错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三角形常考易错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三角形常考易错题】—、《内角和》1.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72°,求底角的度数。

180°-72°=108°答:底角的度数为108°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求其他两个角的度数?180°-35°×2=110°答:另一个底角是35°,顶角是110°。

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70°,它的每一个底角是多少度?(180°-70)-2=55°答:它的每个底角是55°。

4.已知么么A、么B、么C是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A=4∠B,∠B=∠C,求∠A的度数?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180°÷(1+4+1)=30°30°×4=120°答:这是个等腰钝角三角形。

5.任意一个七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7-2)×180°=900°答:任意一个七边形的内角和是900°。

二、《面积》1.一个三角形面积是20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底是多少厘米?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三角形的面积×2÷高20×2÷8=5(厘米)答:底是5厘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厘米,高14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6×14÷2=42(平方厘米)答: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42平方厘米。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厘米,底边上的高是4厘米,一条腰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6-5×2=6(厘米)6×4÷2=12(平方厘米)答: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4.在一个长9厘米,周长26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6÷2-9=4(厘米)9×4÷2=18(平方厘米)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

三角形易错题集锦(带答案解析)

三角形易错题集锦(带答案解析)

三角形易错题一、填空题(共 10 小题) (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一个凸多边形最小的一个内角为100°,其他的内角依次增加1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 ABC 的周长是 8cm, AB=3cm,则 BC= _________ cm.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20cm,若腰不大于底边,则腰长 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4.如图: a∥ b, BC=4,若三角形 ABC 的面积为 6,则 a 与b 的距离是 _________ .5.小亮家离学校 1 千米,小明家离学校 3 千米,如果小亮家与小明家相距 x 千米,那么 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6.已知△ ABC 两边长 a,b 满足,则△ ABC 周长 l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7.若等腰△ ABC (AB=AC),能用一刀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 A= _________ .8.图 1 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 2;再分别连接图 2 中间小三角形的中点,得到图 3. (若三角形中含有其它三角形则不记入)(1) 图 2 有 _________ 个三角形;图 3 中有 _________ 个三角形(2)按上面方法继续下去,第 20 个图有 _________ 个三角形;第 n 个图中有 _________ 个三角形. (用 n 的代数式表示结论)9.一个三角形两边长为 5 和 7,且有两边长相等,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_________ .10.两边分别长 4cm 和 10cm 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_________ cm.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 10 小题) (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一个凸多边形最小的一个内角为100°,其他的内角依次增加1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8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内角和公式,设该多边形为 n 边形,内角和公式为180°• (n ﹣ 2),因为最小角为100°,又依次增加的度数为10°,则它的最大内角为( 10n+90) °,根据等差数列和的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该多边形的边数为 n.则为=180 • (n ﹣ 2),解得 n1=8, n2=9,n=8时,10n+90=10×80+90=170,n=9 时,10n+90=9 × 10+90=180, (不符合题意)故这个多边形为八边形.故答案为: 8.点评:本题结合等差数列考查了凸 n 边形内角和公式.方程思想是解此类多边形有关问题常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注意凸 n 边形的内角的范围为大于0°小于180°.2.等腰三角形 ABC 的周长是 8cm, AB=3cm,则 BC= 2 或 3 或 2.5 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按照 AB 为底边和腰,分类求解.当 AB 为底边时, BC 为腰;当 AB 腰时, BC 为腰或底边.解答:解: (1) 当 AB=3cm 为底边时, BC 为腰,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 BC= (8 ﹣ AB) =2.5cm;(2) 当 AB=3cm 为腰时,①若 BC 为腰,则 BC=AB=3cm,②若 BC 为底,则 BC=8 ﹣ 2AB=2cm.故本题答案为: 2 或 3 或 2.5cm.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思想.关键是明确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20cm,若腰不大于底边,则腰长 x 的取值范围是 5<x≤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题意以及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 20 ﹣ 2x,根据题意得,,由①得,x≤ ,由②得, x>5,所以,腰长 x 的取值范围是5<x≤ .故答案为: 5<x≤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列出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a∥ b, BC=4,若三角形 ABC 的面积为 6,则 a 与b 的距离是 3 .考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分析:过 A 作AD⊥BC 于 D,则 AD 的长就是 a b 之间的距离,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 AD 即可.解答:解:过 A 作 AD⊥BC 于 D,∵ 三角形 ABC 的面积为 6, BC=4,:×BC ×AD=6,×4×AD=6,AD=3,∵ a∥ b,:a 与b 的距离是 3,故答案为: 3.点评:本题考查了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和三角形的面积,关键是正确作辅助线后能求出 AD 的长.5.小亮家离学校 1 千米,小明家离学校 3 千米,如果小亮家与小明家相距 x 千米,那么 x 的取值范围是2≤x≤4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小明、小亮家的地理位置有两种情况:(1)小明、小亮家都在学校同侧;(2)小明、小亮家在学校两侧.联立上述两种情况进行求解.解答:解: (1)小明、小亮家都在学校同侧时,x≥2;(2)小明、小亮家在学校两侧时, x≤4.因此 x 的取值为2≤x≤4.点评:本题注意考虑两种不同的情况,能够分析出每一种情况的范围,再进一步综合两种情况的结论.6.已知△ ABC 两边长 a,b 满足,则△ ABC 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 6<l<10 .考点:分析:解答: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三角形三边关系.由,可得 + (b ﹣ 3) 2=0,则 a=2, b=3,可得第三边 c 的取值范围是 1<c<5,从而求得周长 l 的取值范围.解:∵ ,∴ + (b ﹣ 3) 2=0,∴ a=2, b=3,∴ 第三边 c 的取值范围是 1<c<5,∴ △ ABC 周长 l 的取值范围是 6<l<10.故答案为: 6<l<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其中首先灵活应用了非负数的性质,然后利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难度中等.7.若等腰△ ABC (AB=AC),能用一刀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 A= 36。

2022年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易错习题总结(带答案)

2022年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易错习题总结(带答案)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易错题一、填空题1.一个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0°,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5°,顶角是,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

2.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cm和7cm,那么第三条边是cm。

3.在一个三角形中,∠1=72°,∠2=48°,∠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36°,顶角是。

4.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是45°,它又是三角形。

5.如图,∠1=°.6.一根绳子正好围成一个长23米、宽22米的长方形,如果改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米。

7.板凳腿之间加一根斜木条固定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特性,伸缩门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8.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最短。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度,它的顶角是度,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三角形。

10.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4cm和5cm,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cm。

11.在等腰三角形中,其中一个角是100°,则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和°,这是一个三角形。

(填“锐角”“钝角”或“直角”)12.三角形有条高,平行四边形有条高,梯形有条高。

13.三角形最多有个锐角,最多有个直角,最多有个钝角。

1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两条边分别是10cm和4cm,另外一条边最小是cm。

1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9厘米和4厘米,另一条边是厘米。

16.用3厘米,8厘米和第三根小棒首尾相连组成三角形,这第三根小棒最小是厘米,最大是厘米.(都是整厘米长)17.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1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A,∠B,∠C。

∠A的度数是∠B的2倍,∠C的度数是∠B的3倍,这是一个三角形。

19.红领巾按角分类是三角形,按边分类是三角形。

20.在长是3厘米,4厘米,5厘米和6厘米四根小棒中,任选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能围成个不同的三角形。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90C =∠,30B ∠=,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AD 是BAC ∠的平分线;②ADC 60∠=;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④:1:3DAC ABC S S ∆∆=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作图方式,可判断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再结合∠B=30°,可推导得到△ABD 是等腰三角形,根据这2个判定可推导题干中的结论.【详解】题干中作图方法是构造角平分线,①正确;∵∠B=30°,∠C=90°,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 ∴∠CAD=∠DAB=30°∴∠ADC=60°,②正确∵∠DAB=∠B=30°∴△ADB 是等腰三角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③正确在Rt △CDA 中,设CD=a ,则AD=2a在△ADB 中,DB=AD=2a∵1122DAC S CD AC a CD ∆=⨯⨯=⨯,13(CD+DB)22BAC S AC a CD ∆=⨯⨯=⨯ ∴:1:3DAC ABC S S ∆∆=,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画法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角平分线的绘制方法.2.AD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点E ,DF ⊥AC 交AC 于点F .S △ABC =7,DE=2,AB=4,则AC 长是( )A .4B .3C .6D .2【答案】B【解析】【分析】 首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F=DE=2,然后由S △ABC =S △ABD +S △ACD 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结果.【详解】解:AD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EAD=∠FADDE ⊥AB 于点E ,DF ⊥AC 交AC 于点F ,∴DF=DE ,又∵S △ABC =S △ABD +S △ACD ,DE=2,AB=4,11742222AC ∴=⨯⨯+⨯⨯ ∴AC=3.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ABC 中,∠A :∠B :∠C =1:2:3,最小边BC =4cm ,则最长边AB 的长为( )cm A .6B .8C 5D .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三角形中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设∠A =x ,则∠B =2x ,∠C =3x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B+∠C =x+2x+3x =180°,解得x =30°,即∠A=30°,∠C=3×30°=90°,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AB=2BC=2×4=8c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 2,5B.1,3,3C.3,4,8D.4,5,6【答案】D【解析】【分析】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大于其他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满足此关系的可组成三角形,其实只要最小两边的和大于最大边就可判断前面的三边关系成立.【详解】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A、2+2=4<5,此选项错误;B、1+3<3,此选项错误;C、3+4<8,此选项错误;D、4+5=9>6,能组成三角形,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两条较短的边的和小于最长的边,只要满足这一条就是满足三边关系.5.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使点C落在AB上的点E处,已知BC=24,∠B=30°,则DE的长是()A.12 B.10 C.8 D.6【答案】C【解析】【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C=DE,∠DEA=∠C=90°,在Rt△BED中,∠B=30°,故此BD=2ED,从而得到BC=3BC,于是可求得DE=8.【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C=DE ,∠DEA=∠C=90°,∵∠BED+∠DEA=180°,∴∠BED=90°.又∵∠B=30°,∴BD=2DE .∴BC=3ED=24.∴DE=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BC=3DE 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在ABC 中,AB AC =,30A ∠=︒,直线a b ∥,顶点C 在直线b 上,直线a 交AB 于点D ,交AC 与点E ,若1145∠=︒,则2∠的度数是( )A .30°B .35°C .40°D .45°【答案】C【解析】【分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可得ACB ∠度数,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ED ∠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2∠.【详解】∵AB AC =,且30A ∠=︒, ∴18030752ACB ∠︒-︒==︒, 在ADE ∆中,∵1145A AED ∠∠∠=+=︒,∴14514530115AED A ∠∠=︒-=︒-︒=︒,∵//a b ,∴2AED ACB ∠∠∠=+,即2115754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综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直线的性质等知识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7.如图,在菱形ABCD中,AB=10,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若OB=6,则菱形面积是()A.60 B.48 C.24 D.96【答案】D【解析】【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AO=CO,BO=DO=6,由勾股定理可求AO的长,即可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AO=CO,BO=DO=6,∴AO22100368AB OB-=-=,∴AC=16,BD=12,∴菱形面积=12162⨯=96,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本题的关键.8.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它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欲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详解】A、72+242=252,152+202≠242,(7+15)2+202≠252,故A不正确;B、72+242=252,152+202≠242,故B不正确;C、72+242=252,152+202=252,故C正确;D、72+202≠252,242+152≠252,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角形三边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9.如图,已知OP平分∠AOB,∠AOB=60°,CP=2,CP∥OA,PD⊥OA于点D,PE⊥OB 于点E.如果点M是OP的中点,则DM的长是()A.2 B2C3D.3【答案】C【解析】【分析】由OP平分∠AOB,∠AOB=60°,CP=2,CP∥OA,易得△OCP是等腰三角形,∠COP=30°,又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PE的值,继而求得OP的长,然后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DM 的长.【详解】解:∵OP 平分∠AOB ,∠AOB=60°,∴∠AOP=∠COP=30°,∵CP ∥OA ,∴∠AOP=∠CPO ,∴∠COP=∠CPO ,∴OC=CP=2,∵∠PCE=∠AOB=60°,PE ⊥OB ,∴∠CPE=30°,∴CE=12CP=1, ∴PE=22CP CE 3-=, ∴OP=2PE=23,∵PD ⊥OA ,点M 是OP 的中点,∴DM=12OP=3. 故选C .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10.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5,10AD BC ABC AB BC ∠=︒== ,连接,AC BD ,以BD 为直径的圆交AC 于点E .若3DE =,则AD 的长为( )A .55B .45C .35D .25【答案】D【解析】【分析】先判断出△ABC 与△DBE 相似,求出BD ,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1,在Rt△ABC中,AB=5,BC=10,∴AC=55,连接BE,∵BD是圆的直径,∴∠BED=90°=∠CBA,∵∠BAC=∠EDB,∴△ABC∽△DEB,∴AB AC DE DB=,∴5355DB =,∴DB=35,在Rt△ABD中,AD=2225BD AB-=,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在△ABC和△DEF中,∠B=∠DEF,AB=DE,若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证明△ABC≌△DEF,则这个条件是()A.∠A=∠D B.BC=EF C.∠ACB=∠F D.AC=DF【答案】D【解析】解:∵∠B=∠DEF,AB=DE,∴添加∠A=∠D,利用ASA可得△ABC≌△DEF;∴添加BC=EF,利用SAS可得△ABC≌△DEF;∴添加∠ACB=∠F,利用AAS可得△ABC≌△DEF;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ASA、SAS、AAS 和HL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A=30°)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1=38°,则∠2的度数()A.28°B.22°C.32°D.38°【答案】B【解析】【分析】延长AB交CF于E,求出∠AB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EC,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2=∠AEC,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如图,延长AB交CF于E,∵∠ACB=90°,∠A=30°,∠ABC=60°,∵∠1=38°,∴∠AEC=∠ABC-∠1=22°,∵GH∥EF,∴∠2=∠AEC=2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性质,平行线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13.下列几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2,3,4B.3,4,6C.5,12,13D.2,5,5【答案】C【解析】【分析】要验证是否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三边的关系是否满足两边平方是否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即可,分别验证四个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222+≠,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234B. 222+≠,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346C .22251213+=,故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D .222255+≠,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是⊙O 的切线,连接OC 交⊙O 于点D ,连接BD ,∠C=40°.则∠ABD 的度数是( )A .30°B .25°C .20°D .15°【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AC 为切线 ∴∠OAC=90° ∵∠C=40° ∴∠AOC=50°∵OB=OD ∴∠ABD=∠ODB ∵∠ABD+∠ODB=∠AOC=50° ∴∠ABD=∠ODB=25°. 考点:圆的基本性质.15.如图:AD AB ⊥,AE AC ⊥,AD AB =,AE AC =,连接BE 与DC 交于M ,则:①DAC BAE ∠=∠;②DAC BAE ∆∆≌;③DC BE ⊥;正确的有( )个A .0B .1C .2D .3【答案】D【解析】【分析】 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90DAB EAC ∠=∠=︒,则ADC BAE ∠=∠,于是可对①进行判断;利用“SAS ”可证明DAC BAE ∆≅∆,于是可对②进行判断;利用全等的性质得到ADC ABE ∠=∠,则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和对顶角相等得到90DMB DAB ∠=∠=︒,于是可对③进行判断.【详解】解:AD AB ⊥,AE AC ⊥,90DAB ∴∠=︒,90EAC ∠=︒, DAB BAC EAC BAC ∴∠+=∠+∠,即ADC BAE ∠=∠,所以①正确;在DAC ∆和BAE ∆中,DA AB DAC BAE AC AE =⎧⎪∠=∠⎨⎪=⎩,()DAC BAE SAS ∴∆≅∆,所以②正确;ADC ABE ∴∠=∠,∵∠AFD=∠MFB ,90DMB DAB ∴∠=∠=︒,DC BE ∴⊥,所以③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OAB 的顶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 的坐标为(3,3),点C 的坐标为(12,0),点P 为斜边OB 上的一个动点,则PA +PC 的最小值为( )A 13B 31C 3+19D .7【答案】B【解析】如图,作点A 关于OB 的对称点点D ,连接CD 交OB 于点P ,此时PA +PC 最小,作DN ⊥x 轴交于点N ,∵B(3,3),∴OA=3,AB=3,∴OB=23,∴∠BOA=30°,∵在Rt△AMO中,∠MOA=30°,AO=3,∴AM=1.5,∠OAM=60°,∴∠ADN=30°,∵在Rt△AND中,∠ADN=30°,AD=2AM=3,∴AN=1.5,DN=332,∴CN=3-12-1.5=1,∴CD2=CN2+DN2=12+(332)2=314,∴CD=312.故选B.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先借助轴对称的性质确定出P点的位置,然后结合特殊角30°以及勾股定理计算.17.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A.1倍B.2倍C.3倍D.4倍【答案】B【解析】设原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且,则扩大后的三角形的斜边长为,即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故选B.18.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A.30°B.45°C.36°D.72°【答案】A【解析】∵AB=AC,BD=BC=AD,∴∠ABC=∠C=∠BDC,∠A=∠ABD,又∵∠BDC=∠A+∠ABD,∴∠BDC=∠C=∠ABC=2∠A,∵∠A+∠ABC+∠C=180°,∴∠A+2∠A+2∠A=180°,即5∠A=180°,∴∠A=36°.故选A.19.如图,Rt △ABC 中,∠C =90°,∠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D ,若AD =5cm ,CD =3cm ,则点D 到AB 的距离DE 是( )A .5cmB .4cmC .3cmD .2cm【答案】C【解析】 ∵点D 到AB 的距离是DE ,∴DE ⊥AB ,∵BD 平分∠ABC ,∠C =90°,∴把Rt △BDC 沿BD 翻折后,点C 在线段AB 上的点E 处,∴DE=CD ,∵CD =3cm ,∴DE=3cm.故选:C.20.如图,已知ABC ∆,若AC BC ⊥,CD AB ⊥,12∠=∠,下列结论:①//AC DE ;②3A ∠=∠;③3EDB ∠=∠;④2∠与3∠互补;⑤1B ∠=∠,其中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C ∥DE ,根据垂直定义得出∠ACB=∠CDB=∠CDA=9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详解】∵∠1=∠2,∴AC∥DE,故①正确;∵AC⊥BC,CD⊥AB,∴∠ACB=∠CDB=90°,∴∠A+∠B=90°,∠3+∠B=90°,∴∠A=∠3,故②正确;∵AC∥DE,AC⊥BC,∴DE⊥BC,∴∠DEC=∠CDB=90°,∴∠3+∠2=90°(∠2和∠3互余),∠2+∠EDB=90°,∴∠3=∠EDB,故③正确,④错误;∵AC⊥BC,CD⊥AB,∴∠ACB=∠CDA=90°,∴∠A+∠B=90°,∠1+∠A=90°,∴∠1=∠B,故⑤正确;即正确的个数是4个,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垂直定义,能综合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

(完整word版)三角形易错题(经典自己整理)

(完整word版)三角形易错题(经典自己整理)

1、如图12,在Rt ABC ∆中,∠ACB =90°,∠A =50°,将其折叠,使点A 落在边CB 上的点A 处,折痕为CD ,则∠A DB 的度数为( )A40° B30°C20° D10°2、如图,D 是线段AB 、BC 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若∠ABC =150°,则∠ADC 的大小是( )A 60° B70° C75° D80°3、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BAC =90°,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于点E 、F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1、AE =CF ;2、∆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EF =AP; 4 、 S 四边形AEPF =21abc s ∆当∠EPF 在ABC ∆内绕顶点P 旋转时(点E 不与A ,B 重合),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1 2 3 4 B 1 2 3 C 1 2 4 D2 3 44、已知A (m-1,3)与点B (2,n+1)关于X 的对称轴,则点P (m,n )的坐标为( ) 在ABC ∆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到的锐角为50度,则∠B等于( )5、如图,在ABC ∆中,ADBC ⊥于D。

请你再添一个条件,就可以确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

你添加的条件是( )在线段,直线,射线,角,三角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是(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分别平行x,y轴的两直线a b相交点A(3,4),连接OA,若在直线a上存点P,使ABC ∆是等腰三角形。

那么所满足的条件的点P的坐标是( )7、如图是一块三角形的蛋糕,请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两块以便分给小丽和小娜享用,并说明理由。

8、如图,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B=2∠C。

试判断线段AB、AC、B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单元经典易错题大全(11)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单元经典易错题大全(11)

⼋年级数学《三⾓形》单元经典易错题⼤全(11)⼋年级数学《三⾓形》单元经典易错题⼤全1.如图所⽰,⽤“>”连接∠1,∠2,∠3,∠4为____________.2.如果⼀个多边形的内⾓和为1260°,那么过这个多边形的⼀个顶点有_____?条对⾓线.3.已知,如图CE是△ABC的外⾓∠ACD的平分线,BE是∠ABC内任⼀射线,交CE于E.求证:∠EBC<∠ACE.4.如果⼀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则它的内⾓和将( )A增加90° B增加180° C增加360° D不变5.当围绕⼀点拼在⼀起的⼏个多边形的内⾓加在⼀起恰好组成⼀个周⾓时,就拼成⼀个平⾯图形.⽤正三⾓形和正⽅形组合铺满地⾯,每个顶点周围有___个正三⾓形和___个正⽅形。

6.阅读材料,并填表:在△ABC中,有⼀点P1,当P1、A、B、C没有任何三点在同⼀直线上时,可构成三个不重叠的⼩三⾓形(如图).当△ABC 内的点的个数增加时,若其他条件不变,三⾓形内互不重叠的⼩三⾓形的个数情况怎样?完成下表:7.三⾓形中最⼤的内⾓⼀定是( )A.钝⾓B.直⾓;C.⼤于60°的⾓D.⼤于等于60°的⾓8.已知:如图,P是△ABC内任⼀点,求证:∠BPC>∠A.9.如图所⽰,在△ABC中,∠C-∠B=90°,AE是∠BAC的平分线,求∠AEC的度数.E CBA10.多边形的外⾓和等于___。

11.如图∠ACD是△ABC的外⾓,BE平⾏∠ABC,CE平分∠ACD,且BE、CE交于点E.求证:∠E=12∠A.12.如图所⽰,DE∥AB,FG∥BC,HM∥CA,求∠D+∠E+∠F+∠G+∠H+∠M的度数.13.在△ABC中,∠A等于和它相邻的外⾓的四分之⼀,这个外⾓等于等于∠B的两倍,那么∠A=______,∠B=_______,∠C=_______.14.如图AB⊥AC,则AB是△ABC的边____上的⾼,也是△BDC的边______上的⾼,也是△ABD的边____上的⾼.15.等腰三⾓形的⼀个⾓是80°,它的另外两个⾓的度数是___16.如图,分别画出三⾓形过顶点A的中线、⾓平分线和⾼。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含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含解析
∴BG=1,
∵AE是△ABC中线,
∴BE=CE,
∴EF为△CBG的中位线,
∴EF= BG= ,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9.把一副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AB=6,DC=7,把三角板DCE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如图乙),此时AB与CD1交于点O,则线段AD1的长度为()
∴∠CBA=30°,
∴∠EAB=∠CAE=30°,
∴CE= AE=4,
∴AE=8.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根据已知得出∠EAB=∠CAE=30°是解题关键.
8.如图,△ABC中,AB=4,AC=3,AD、AE分别是其角平分线和中线,过点C作CG⊥AD于F,交AB于G,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
A.△ABD≌△ECDB.连接BE,四边形ABEC为平行四边形
C.DA=DED.CE=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DCE,∠BAD=∠E,然后根据AAS证得△ABD≌△ECD,得出AD=DE,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得到四边形ABEC为平行四边形,CE=AB,即可解答.
【详解】
11.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是()
A.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
B.有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D.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C

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C.不能判定△ABC≌△AED,故C符合题意.
D.∵AB=AE,∠BAC=∠EAD,AC=AD,∴△ABC≌△AED(SA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如图,在菱形 中,点 在 轴上,点 的坐标轴为 ,点 的坐标为 ,则菱形 的周长等于()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如下图,先求得点A的坐标,然后根据点A、D的坐标刻碟AD的长,进而得出菱形ABCD的周长.
3.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交AC于点F.S△ABC=7,DE=2,AB=4,则AC长是( )
A.4B.3C.6D.2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F=DE=2,然后由S△ABC=S△ABD+S△ACD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结果.
【详解】
解: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
【详解】
在Rt△ABC中,∠A=90°,
∵∠1=45°(已知),
∴∠3=90°-∠1=45°(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4=180°-∠3=135°(平角定义),
∵EF∥MN(已知),
∴∠2=∠4=13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平行线的性质.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D、72+202≠252,242+152≠252,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角形三边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易错笔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含答案)卷

【易错笔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含答案)卷

第五单元三角形-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卷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三角形的高和底是对应关系。

2.为三角形所作的高必须与所对的底边相交成直角。

3.只有当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等于或者小于第三边都不能围成三角形。

4. 当三角形3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不会改变。

5. 判断3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要全面比较,只有当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

6. 两点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不是两点间的线段。

7.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因此,根据最大的角就能直接判断出三角形的类型。

8. 等腰三角形是按边分类的结果,锐角三角形是按角分类的结果,二者没有必然关联。

9.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10.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直角。

11. 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12.不管把四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四边形的内角和总是360°。

(完成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下面每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3厘米、4厘米、5厘米B.3厘米、3厘米、7厘米C.3厘米、3厘米、3厘米2.一个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6厘米和9厘米,它的周长不可能是()。

A.19厘米B.21厘米C.27厘米D.30厘米3.如图,图形中共有()个三角形。

A.7个B.4个C.8个D.10个4.下面图()中的虚线是三角形给定底边上的高。

A.B.C.5.一个三角形中,其中两个角的平均度数是45度,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6.三角形中,至少要有()个锐角。

A.1 B.2 C.37.一个三角形中,已知其中两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第三个角的度数,这是一个()。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8.下图中的三角形被纸遮住了一部分,它可能是()三角形。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真题汇编附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真题汇编附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真题汇编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AC=BC,∠ACB=90°,点D在BC上,BD=3,DC=1,点P是AB上的动点,则PC+PD的最小值为()A.4 B.5 C.6 D.7【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过点C作CO⊥AB于O,延长CO到C′,使OC′=OC,连接DC′,交AB于P,连接CP.此时DP+CP=DP+PC′=DC′的值最小.∵DC=1,BC=4,∴BD=3,连接BC′,由对称性可知∠C′BE=∠CBE=45°,∴∠CBC′=90°,∴BC′⊥BC,∠BCC′=∠BC′C=45°,∴BC=BC′=4,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C′=22'+=22BC BD+=5.故选B.342.如图,OA=OB,OC=OD,∠O=50°,∠D=35°,则∠OAC等于()A.65°B.95°C.45°D.8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OA=OB,OC=OD证明△ODB≌△OCA,得到∠OAC=∠OBD,再根据∠O=50°,∠D=35°即可得答案.【详解】解:OA =OB ,OC =OD ,在△ODB 和△OCA 中,OB OA BOD AOC OD OC =⎧⎪∠=∠⎨⎪=⎩∴△ODB ≌△OCA (SAS ),∠OAC=∠OBD=180°-50°-35°=95°,故B 为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在△ABC 中,AC =BC ,D 、E 分别是AB 、AC 上一点,且AD =AE ,连接DE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若DF =BD ,则∠A 的度数为( )A .30B .36C .45D .72【答案】B【解析】【分析】 由CA=CB ,可以设∠A=∠B=x .想办法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CA=CB ,∴∠A=∠B ,设∠A=∠B=x .∵DF=DB ,∴∠B=∠F=x ,∵AD=AE ,∴∠ADE=∠AED=∠B+∠F=2x ,∴x+2x+2x=180°,∴x=36°,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如图,ABCD Y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D BD ⊥,30ABD ∠=︒,若23AD =.则OC 的长为( )A .3B .3C 21D .6【答案】C【解析】【分析】 先根据勾股定理解Rt ABD △求得6BD =,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得3OD =,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解Rt AOD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得21OC OA ==【详解】解:∵AD BD ⊥∴90ADB ∠=︒∵在Rt ABD △中,30ABD ∠=︒,23AD =∴243AB AD ==∴226BD AB A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132OB OD BD ===,12OA OC AC == ∴在Rt AOD △中,23AD =3OD = ∴2221OA AD OD += ∴21OC OA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2cm ,3cm ,5cmB .7cm ,4cm ,2cmC .3cm ,4cm ,8cmD .3cm ,3cm ,4cm【答案】D【解析】【详解】A .因为2+3=5,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 错误;B .因为2+4<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 错误;C .因为3+4<8,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 错误;D .因为3+3>4,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D 正确.故选D .6.如图,11∥l 2,∠1=100°,∠2=135°,则∠3的度数为( )A .50°B .55°C .65°D .70°【答案】B【解析】【分析】 如图,延长l 2,交∠1的边于一点,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得∠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求得∠3的度数.【详解】如图,延长l 2,交∠1的边于一点,∵11∥l 2,∴∠4=180°﹣∠1=180°﹣100°=80°,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2=∠3+∠4,∴∠3=∠2﹣∠4=135°﹣80°=5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90ABC ∠=︒,CA x ⊥轴,点C 在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若1AB =,则k 的值为( )A .1B .22C .2D .2【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求得 OA 和 AC 的长,从而可以求得点 C 的坐标,进而求得 k 的值,本题得以解决.【详解】Q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90ABC ∠=︒,CA ⊥x 轴,1AB =,45BAC BAO ︒∴∠=∠=,2OA OB ∴==,2AC =, ∴点C 的坐标为2,22⎛⎫ ⎪ ⎪⎝,Q 点C 在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 2212k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8.图中的三角形被木板遮住了一部分,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 从图中,只能看到一个角是锐角,其它的两个角中,可以都是锐角或有一个钝角或有一个直角,故选D .9.如图,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 =90°,BD 是∠ABC 的平分线,DE ⊥BC 于E,若BC=10cm,则△DEC的周长为()A.8cm B.10cm C.12cm D.14cm【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AAS”证明ΔABD≌ΔEBD .得到AD=DE,AB=B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求其周长.【详解】∵BD是∠ABC的平分线,∴∠ABD=∠EBD.又∵∠A=∠DEB=90°,BD是公共边,∴△ABD≌△EBD (AAS),∴AD=ED,AB=BE,∴△DEC的周长是DE+EC+DC=AD+DC+EC=AC+EC=AB+EC=BE+EC=BC=10 c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4,1, 点D的坐标为10.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A在x轴上,点B的坐标轴为()()0,1,则菱形ABCD的周长等于()A .5B .43C .45D .20【答案】C【解析】【分析】 如下图,先求得点A 的坐标,然后根据点A 、D 的坐标刻碟AD 的长,进而得出菱形ABCD 的周长.【详解】如下图,连接AC 、BD ,交于点E∵四边形ABCD 是菱形,∴DB ⊥AC ,且DE=EB又∵B ()4,1,D ()0,1∴E(2,1)∴A(2,0)∴AD=()()2220015-+-=∴菱形ABCD 的周长为:45故选:C【点睛】本题在直角坐标系中考查菱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出点A 的坐标,从而求得菱形周长.11.如图,在△ABC 和△DEF 中,∠B =∠DEF ,AB =DE ,若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证明△ABC ≌△DEF ,则这个条件是( )A .∠A =∠DB .BC =EF C .∠ACB =∠FD .AC =DF【答案】D【解析】 解:∵∠B =∠DEF ,AB =DE ,∴添加∠A =∠D ,利用ASA 可得△ABC ≌△DEF ;∴添加BC =EF ,利用SAS 可得△ABC ≌△DEF ;∴添加∠ACB =∠F ,利用AAS 可得△ABC ≌△DEF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 、ASA 、SAS 、AAS 和HL 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在菱形ABCD 中,60BCD ∠=︒,BC 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 于点F ,垂足为E ,连接BF 、DF ,则DFC ∠的度数是( )A .130︒B .120︒C .110︒D .100︒【答案】A【解析】【分析】 首先求出∠CFB=130°,再根据对称性可知∠CFD=∠CFB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D =∠ACB =12∠BCD=25°, ∵EF 垂直平分线段BC ,∴FB=FC ,∴∠FBC=∠FCB=25°,∴∠CFB=180°-25°-25°=130°,根据对称性可知:∠CFD=∠CFB=130°,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如图,在△ABC 中,点D 为BC 的中点,连接AD ,过点C 作CE ∥AB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BD ≌△ECDB .连接BE ,四边形ABEC 为平行四边形C .DA =DED .CE =CD【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DCE ,∠BAD=∠E ,然后根据AAS 证得△ABD ≌△ECD ,得出AD=DE ,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得到四边形ABEC 为平行四边形,CE=AB ,即可解答.【详解】∵CE ∥AB ,∴∠B=∠DCE ,∠BAD=∠E ,在△ABD 和△ECD 中,===B DCE BAD E BD CD ∠∠⎧⎪∠∠⎨⎪⎩∴△ABD ≌△ECD (AAS ),∴DA=DE ,AB=CE ,∵AD=DE ,BD=CD ,∴四边形ABEC 为平行四边形,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判定,解题的关键是证明△ABD ≌△ECD .14.满足下列条件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4BC =,5AC =,6AB =B .13BC =,14AC =,15AB = C .::3:4:5BC AC AB =D .::3:4:5A B C ∠∠∠= 【答案】C【解析】【分析】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先要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详解】A .若BC=4,AC=5,AB=6,则BC 2+AC 2≠AB 2,故△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B.若13BC =,14AC =,15AB =,则AC 2+AB 2≠CB 2,故△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C .若BC :AC :AB=3:4:5,则BC 2+AC 2=AB 2,故△ABC 是直角三角形;D .若∠A :∠B :∠C=3:4:5,则∠C <90°,故△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15.如图:AD AB ⊥,AE AC ⊥,AD AB =,AE AC =,连接BE 与DC 交于M ,则:①DAC BAE ∠=∠;②DAC BAE ∆∆≌;③DC BE ⊥;正确的有( )个A .0B .1C .2D .3【答案】D【解析】【分析】 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90DAB EAC ∠=∠=︒,则ADC BAE ∠=∠,于是可对①进行判断;利用“SAS ”可证明DAC BAE ∆≅∆,于是可对②进行判断;利用全等的性质得到ADC ABE ∠=∠,则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和对顶角相等得到90DMB DAB ∠=∠=︒,于是可对③进行判断.【详解】解:AD AB ⊥Q ,AE AC ⊥,90DAB ∴∠=︒,90EAC ∠=︒,DAB BAC EAC BAC ∴∠+=∠+∠,即ADC BAE ∠=∠,所以①正确;在DAC ∆和BAE ∆中,DA AB DAC BAE AC AE =⎧⎪∠=∠⎨⎪=⎩,()DAC BAE SAS ∴∆≅∆,所以②正确;ADC ABE ∴∠=∠,∵∠AFD=∠MFB ,90DMB DAB ∴∠=∠=︒,DC BE ∴⊥,所以③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16.如图,经过直线AB外一点C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作法如下:(1)任意取一点K,使点K和点C在AB的两旁.(2)以点C为圆心,CK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和E.(3)分别以点D和点E为圆心,大于12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F.(4)作直线CF.则直线CF就是所求作的垂线.根据以上尺规作图过程,若将这些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其中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的为()A.△CDF B.△CDK C.△CDE D.△DEF【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和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详解】由作图过程可得:CD=CD,DF=EF,CD=CK所以,是等腰三角形的有△CDK,△CDE,△DEF;△CDF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故选:A【点睛】考核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关键.17.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A.1倍B.2倍C.3倍D.4倍【答案】B【解析】设原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且,则扩大后的三角形的斜边长为,即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故选B.18.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作△ABP,使之与△ABC全等,从P1,P2,P3,P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则点P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要使△ABP与△ABC全等,必须使点P到AB的距离等于点C到AB的距离,即3个单位长度,所以点P的位置可以是P1,P2,P4三个,故选C.19.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A.30°B.45°C.36°D.72°【答案】A【解析】∵AB=AC,BD=BC=AD,∴∠ABC=∠C=∠BDC,∠A=∠ABD,又∵∠BDC=∠A+∠ABD,∴∠BDC=∠C=∠ABC=2∠A,∵∠A+∠ABC+∠C=180°,∴∠A+2∠A+2∠A=180°,即5∠A=180°,∴∠A=36°.故选A.20.如图,四边形ABCD 和EFGH 都是正方形,点E H ,在ADCD ,边上,点F G ,在对角线AC 上,若6AB ,则EFGH 的面积是( )A .6B .8C .9D .12【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DAC =∠ACD =45°,由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推出△AEF 与△DF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得到DE =22EH =22EF ,EF =22AE ,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在正方形ABCD 中,∠D =90°,AD =CD =AB ,∴∠DAC =∠DCA =45°,∵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EH =EF ,∠AFE =∠FEH =90°,∴∠AEF =∠DEH =45°,∴AF =EF ,DE =DH ,∵在Rt △AEF 中,AF 2+EF 2=AE 2,∴AF =EF =22AE , 同理可得:DH =DE =22EH 又∵EH =EF ,∴DE =2EF =2×2AE =12AE , ∵AD =AB =6,∴DE =2,AE =4,∴EH DE =,∴EFGH 的面积为EH 2=()2=8,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图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易错题精选附答案

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易错题精选附答案

全等三角形易错题精选,附答案第1节 全等三角形1.易错点:对应边不确定,需要分类讨论1、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3,5,7,△DEF 的三边长分别为3,3x -2,2x -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为( ) A .37B .4C .3D .3或37参考答案 1、C2.易错点:忽略隐藏的8字形(一)1、如图,△ABC△△AEF ,AB=AE ,△B=△E ,则下列结论:△AC=AF ;△△FAC=△EAB ;△EF=BC ;△△EAB=△EFB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2、【变式1】如图,△ABC△△AEF ,AB=AE ,△B=△E ,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C=AFB .△EAB=△EFBC .△FAB=△EABD .△EAB=△FAC3、【变式2】如图,在△ABC 与△AEF 中,AB=AE ,BC=EF ,△B=△E ,AB 交EF 于D .给出下列结论:△△AFC=△C ;△DE=CF ;△△EAD=△BFD ;△△BFD=△CAF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 B .△△ C .△△ D .△△△4、【变式3】如图,△ABC△△ADE ,△DAC=60°,△BAE=100°,BC 、DE 相交于点F ,则△DFB 的度数是_______.参考答案1、△△△△2、B3、D4、20°3.易错点:忽略隐藏的8字形(二)1、如图,△ABC△△ADE ,BC 的延长线交DA 于F ,交DE 于G ,△ACB=△AED=105°,△CAD=10°,△B=△D=25°,求△DFB 、△DGB 的度数.2、【变式1】如图所示,△ABC△△ADE ,延长BC 分别交AD ,DE 于F ,G ,△CAD=10°,△B=△D=25°,△EAB=120°.求△DFB 和△DGB 的度数.3、【变式2】如图,△ABC△△ADE ,BC 的延长线过点E ,△ACB=△AED=105°,△CAD=10°,△B=50°,则△DEF 的度数为________.参考答案1、△DFB=85°;△DGB=60°.2、△DFB=90°;△DGB=65°3、35°第2节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用SSS 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二、用SAS 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4.易错点:误用SSA 判定三角形全等 1、如图,AB=AC ,AE=AD ,要使△ACD△△ABE ,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 )A .△B=△CB .△D=△EC .△BAC=△EAD D .△B=△E参考答案 1、C5.易错点:乱用中点的各种结论1、如图所示,AB=AC,D,E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ABE△△ACD.证明:∵D、E分别是AB、AC的中点∴AD=BD,AE=CE∵AB=AC∴AE=AD在△ABE和△ACD中AE=AD△A=△AAB=AC∴△ABE△△ACD以上证明过程是否有误?若有,请将错误的地方改正.参考答案1、有错,AD=BD,AE=CE应改为AD=1/2AB,AE=1/2AC6.易错点:对应边的关系不确定1、如图,在Rt△ABC中,∠C=90°,AC=10,BC=5,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和过点A且垂直于AC的射线AO上运动,当AP=________时,△ABC和△PQA全等.2、【变式1】如图(1),AB=5cm,AC⊥AB,BD⊥AB,AC=BD=4cm.点P在线段AB上以1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 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ACP与△BPQ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并推导出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2)如图(2),将图(1)中的“AC⊥AB,BD⊥AB”为改“∠CAB=∠DBA=a°”,其他条件不变.设点Q 的运动速度为x cm/s,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ACP与△BPQ全等?若存在,求出相应的x、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5或10.2、提示:(1)利用SAS证得△ACP≌△BPQ,得出∠ACP=∠BPQ,进一步得出∠APC+∠BPQ=∠APC+∠ACP=90°得出结论即可;(2)由△ACP≌△BPQ,分两种情况:①AC=BP,AP=BQ,②AC=BQ,AP=BP,建立方程组求得答案即可.解:(1)(1)当t=1时,AP=BQ=1,BD=AC=4,∵AB=5,∴BP=5-1=4=AC,又∵AC⊥AB,BD⊥AB,∴∠A=∠B=90°,在△ACP和△BPQ中,AP=BQ,∠A=∠B,AC=BP,∴△ACP≌△BPQ(SAS),∴∠ACP=∠BPQ,∴∠APC+∠BPQ=∠APC+∠ACP=90°,∴∠CPQ=90°,即线段PC与线段PQ垂直;(2)△若△ACP△△BPQ,则AC=BP,AP=BQ,△4=5-t,t=xt,解得t=1,x=1,△存在x=1,t=1,使得△ACP与△BPQ全等;△若△ACP△△BQP,则AC=BQ,AP=BP,△t=5-t,4=xt,解得t=2.5,x=1.6,△存在t=2.5,x=1.6,使得△ACP与△BPQ全等;综上所述,存在x=1,t=1或t=2.5,x=1.6,使得△ACP 与△BPQ全等.三、用ASA角边角或AAS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7.易错点:误以为AAS就是两个角和一条边相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两边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两个角对应相等,还有一条边也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变式1】下列条件不能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A.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有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D.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参考答案1、C2、B四、用HL斜边直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8.易错点: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时将HL与SSA混淆1、如图,AD为△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F,且有BF=AC,FD=CD,求证:△BDF≌△ADC.证明:∵AD⊥BC∴∠BDF=∠ADC=90°在Rt△BDF和Rt△ADC中BF=AC,FD=CD,∠BDF=∠ADC,∴Rt△BDF≌Rt△ADC以上证明是否有错?如果有错,请将错误改正.2、【变式1】如图,AD为△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F,且有BF=AC,FD=CD,则∠ABC=_____.3、【变式2】如图,AD为△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F,且有BF=AC,FD=CD,求证:BE ⊥AC.参考答案1、有错,证明三角形全等应该用HL,不是SSA需要把∠BDF=∠ADC删掉.2、45°3、证明:△AD△BC,△△BDF=△ADC=90°在Rt△BDF和Rt△ADC中,BF=AC,FD=CD,△Rt△BDF△Rt△ADC(HL),△△C=△BFD,△△DBF+△BFD=90°,,△△C+△DBF=90°,△△C+△DBF+△BEC=180°,△△BEC=90°,△BE△AC.9.易错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混淆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及点D、E、F、G、H都在格点上,现以D、E、F、G、H中的三点为顶点画三角形,则下列与△ABC面积相等但不全等的三角形是()A.△EHD B.△EGF C.△EFH D.△HDF 参考答案1、D第3节角平分线的性质10.易错点:不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1、如图,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且PA 平分△BAC,则△APD与△APE全等的理由是()A.SAS B.AAS C.SSS D.ASA2、如图,在△AOB和△COD中,OA=OB,OC=OD,OA<OC,∠AOB=∠COD=36°.连接AC,BD交于点M,连接OM.下列结论:①∠AMB=36°;②AC=BD;③OM平分∠AOD;④MO平分∠AMD.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B2、①②④。

八上三角形易错题整理

八上三角形易错题整理

易错题姓名1、命题:若a>b,则.(1)请判断这个命题的真假.若是真命题请证明;若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2)请你适当修改命题的题设使其成为一个真命题.2、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C.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中线的交点3、(1)如图1,在△ABC中,BD、CD分别是△ABC两个内角∠ABC、∠ACB的平分线.①若∠A=70°,求∠BDC的度数.②∠A=α,请用含有α的代数式表示∠BDC的度数.(2)如图2,BE、CE分别是△ABC两个外角∠MBC、∠NCB的平分线.若∠A=α,请用含有α的代数式表示∠BEC的度数.4、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A1BC的平分线与∠A1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依此类推….已知∠A=α,则∠A n的度数为(用含n、α的代数式表示).5、如图,在△ABC中,∠B=40°,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C=.6、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3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梦想三角形”.如果一个“梦想三角形”有一个角为108°,那么这个“梦想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7、如图,已知: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图中的CE、BD有怎样的大小和位置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8、已知: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以下四个结论:①BD=CE;②BD⊥CE;③∠ACE+∠DBC=45°;④BE=AC+AD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9、如图,△ABC中,AD是角平分线,E、F分别为AC、AB上的点,且∠AED+∠AFD=180°.试问:DE与DF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10、如图,B在AE上,C在BG上,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BEFG都是正方形,连结AG和EC.(1)求证:△ABG≌△CBE;(2)求证:AG⊥EC.11、如图,四边形ABCD、BEFG均为正方形,连接AG、CE.(1)求证:AG=CE;(2)求证:AG⊥CE.12、两个城镇A、B与两条公路l1、l2位置如图所示,电信部门需在C处修建一座信号发射塔,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公路l1,l2的距离也必须相等,那么点C应选在何处?请在图中,用尺规作图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C.(不写已知、求作、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13、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90°,D是AC上一点,DE⊥BC,垂足为E,点M、N分别在BA、BC上,且BM=BN,DM=DN,求证:DA=DE.14、已知,等边△ABC中,D为BC上一点,DE∥AC交AB于C,M是AE上任意一点(M不与A、E 重合),连DM,作DN平分∠MDC交AC于N.若BD=DC(如图1),求证:EM+NC=DM;15、如图,已知BD、CE是△ABC的两条高,点P在BD的延长线上,点Q在CE上,且BP=AC,AB=CQ.求证:AP⊥AQ.16、如图,BE、CF是△ABC的两条高,它们相交于点Q,CQ=AB,连结AQ,延长BE到P,使BP=AC.(1)猜想AQ与PA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按三角形内角判断△QAP的类型,并说明理由.17、如图,在△ABC和△BDE中,点C在边BD上,边AC交边BE于点F,若AC=BD,AB=ED,BC=BE,求证:∠ACB=∠AFB.18、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点P在线段BC上以3cm/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以相同速度由C点向A点运动.一个点到达终点后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当△BPD与△CQP全等时,求点P运动的时间.19、如图,已知△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为AB 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当一个点停止运动时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1)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CP.(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3)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 全等?。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易错题精选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易错题精选附答案

三角形易错题精选第1节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一、三角形的边易错点:没有验证是否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等腰三角形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8,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2、【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8cm ,另一边长等于9cm ,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3、【变式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6cm ,周长等于28cm ,则它的腰长为________.4、【变式3】用一条36cm 长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若它的一边长为10cm ,则它的底边长为_____cm .5、【变式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11cm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cm.参考答案1、202、25cm 或26cm3、11cm4、10或165、27三边是连续的某种数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它的周长不超过12,则最短边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变式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 cm ,(x +1)cm ,(x +2)cm ,它的周长不超过9cm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3、【变式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cm 、(x+2)cm 、(x+4)cm ,它的周长不超过39cm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4、【变式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cm 、(x-1)cm 、(x+1)cm ,它的周长不超过39cm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参考答案1、32≤≤x 2、21≤<x 3、2<x≤114、2<x≤13需要同时验证两边之和与两边之差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 和7cm ,第三边长为a cm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变式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 和7cm ,最大边长为a cm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3、【变式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7,最大边长为整数,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4、【变式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7,第三边长为整数,则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参考答案1、5<a<92、7<a<93、174、15,16或17易错点:不确定边的长短1、小刚准备用一段长5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三角形形状的场地,用于饲养鸡,已知第一条边长为m 米,由于条件限制,第二条边长只能比第一条边长的3倍少2米.(1)请用含m 的式子表示第三条边长;(2)第一条边长能否为10米?为什么?(3)求m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1)(52-4m)米;(2)不能,因为构不成三角形;(3)27/4<m<9二、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易错点: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理解不清1、【不定项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B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且相交于同一点C .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且相交于同一点D .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参考答案1、BD易错点:图形不唯一导致漏解1、在△ABC 中,BC=6,BC 边上的高AD=4,且BD=2,则△ACD 的周长为________.2、已知在△ABC 中,AB=AC ,AC 上的中线BD把△ABC 的周长分为24cm 和30cm 两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3、【变式1】如图,在△ABC 中,AB=AC ,BM 是腰AC 上的中线.△ABC 的周长为20,BM 将△ABC 的周长分成差4cm 的两部分,求△ABC 的底边长.参考答案1、8或162、16,16,22或20,20,143、4cm 或cm 328三、三角形的稳定性第2节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一、三角形的内角和易错点:对三角形的类型考虑不全1、在△ABC 中,∠ABC=∠C ,BD 是AC 边上的高,∠ABD=30°,则∠C 的度数是多少?2、已知非直角三角形ABC 中,∠A=45°,高BD 与高CE 所在直线相交于点H ,则∠BHC 的度数是________.参考答案1、60°或30°2、45°或135°易错点:直角三角形中的直角顶点不确定1、如图,已知∠AOD=30°,点C 是射线OD 上的一个动点.在点C 的运动过程中,△AOC 恰好是等腰三角形,则此时∠A 所有可能的度数为______°.2、【变式1】在△ABC 中,∠A=50°,∠B=30°,点D 在AB 边上,连接CE .若△ACD 为直角三角形,则∠BCD=______.3、【变式2】如图,△ABC 中,∠A=70°,∠B=50°,点M ,N 分别是BC ,AB 上的动点,沿MN 所在的直线折叠∠B ,使点B 的对应点B'落在AC 上。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常考易错题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常考易错题

1、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是42厘米,其中一条腰长16厘米,底边长多少厘米?解:42-16×2=42-32=10(厘米)答: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厘米.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cm,周长为20cm,求其他两边的长.解:①底边长为6cm,则腰长为:(20-6)÷2=7,所以另两边的长为7cm,7cm,能构成三角形;②腰长为6cm,则底边长为:20-6×2=8,底边长为8cm,另一个腰长为6cm,能构成三角形.因此另两边长为8cm、6cm或7cm、7cm.3、有一个三角形,已知它的两条边分别长8cm,15cm,第三条边最长是多少厘米?最短是多少厘米?(取整数厘米)解:15-8<第三边<15+8,7<第三边<23那么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7~23厘米(不包括7厘米和23厘米)所以这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最短是8厘米,最长是22厘米;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6度,每个底角是多少度?解:(180-36)÷2=144÷2=72(度).答:每个底角是72度.5、用一根长30厘米的细铁丝围成三角形。

(1)如果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铁框,它的一条边长是多少厘米?30÷3=10(厘米)答:它的一条边长是10厘米。

(2)如果围成一个底边长为8厘米的等腰三角形铁框,它的一条腰长是多少厘米?(30-8)÷2=11(厘米)答:它的一条腰长是11厘米。

(3)能围成一个两条边长分别是16厘米和9厘米的三角形铁框吗?30-16-9=5(厘米)5+9=14(厘米)14<16所以不能。

6、用一根长12 cm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

如果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是5 cm,那么另外两条边的长度和是多少厘米?另外两条边分别是多少厘米时,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每条边取整厘米数)12-5=7(cm)另外两条边分别是2 cm、5 cm或3 cm、4 cm时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7、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边长为9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改围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解:4×9÷3=12(厘米)答: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2厘米.8、李强想做一个等腰三角形形状的风筝.已知两条边长分别是55厘米、27厘米,第三条边长是多少厘米?解:因为27+27<5527+55>55所以等腰三角形的腰的长度是55厘米,底边长27厘米,所以它的第三条边长是55厘米,9、已知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4倍,求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解:90°÷(1+4)=90°÷5=18°18°×4=72°答: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18度和 72度.。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单元经典易错题大全 (9)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单元经典易错题大全 (9)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单元经典易错题大全1.如图所示,DE∥AB,FG∥BC,HM∥CA,求∠D+∠E+∠F+∠G+∠H+∠M的度数.2.如图,D、E是边AC的三等分点,图中有___个三角形,BD是三角形___中___边上的中线,BE是三角形___中___边上的中线;3.如图所示,D,E分别是△ABC的边AC,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E是△BCD的中线B.BD是△ABC的中线C.AD=DC,BD=ECD.∠C的对边是DE4.在△ABC中,∠A=100°,∠B-∠C=40°,则∠B=___,∠C=___。

5.在△ABC中,若∠A∶∠B∶∠C=5∶2∶3,则∠A=______;∠B=______;∠C=______.6.如图∆ABC中,AD是BC上的中线,BE是∆ABD中AD边上的中线,若∆ABC的面积是24,则∆ABE的面积是________。

7.在△ABC中,AB=4a,BC=14,AC=3a.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2 B.2<a<14 C.7<a<14 D.a<148.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9cm,另一边长为6cm,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厘米.9.如图,C在AB的延长线上,CE⊥AF于E,交FB于D,∠F=40°,∠C=20°,则∠FBA的度数为( )A、50°B、60°C、70°D、80°10.(n+1)边形的内角和比n边形的内角和多( )A.180° B.360° C.n·180° D.n·360°11.不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A.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B.三角形房架C.照相机的三角架D.矩形门框的斜拉条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____________.1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A.13cm B.6cm C.5cm D.4cm1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15.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个外角度数之比为8∶6∶3∶7,求这个四边形各内角度数分别是多少?16.如图所示,用火柴杆摆出一系列三角形图案,按这种方式摆下去,当摆到20层(n=20)时,需要多少根火柴?n=1n=3n=217.在△ABC中,D是BC上的点,且BD:DC=2:1,S△ACD=12,那么S△ABC等于( )A.30B.36C.72D.2418.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___________.19.如图所示,在△ABC中,AD和CD分别平分∠BAC和∠BCA,如果∠B=40°,•那么∠ADC=________.20.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___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经典练习难题易错题(附详解)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经典练习难题易错题(附详解)

.相似三角形难题易错题一.填空题(共2小题)1.如图所示,已知AB∥EF∥CD,若AB=6厘米,CD=9厘米.求EF.2.如图,▱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在AB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E,连接OE交BC于点F.若AB=a,AD=c,BE=b,则BF=_________.二.解答题(共17小题)3.如图所示.在△ABC中,∠BAC=120°,AD平分∠BAC交BC于D.求证:.4.如图所示,▱ABCD中,AC与BD交于O点,E为AD延长线上一点,OE交CD于F,EO延长线交AB于G.求证:.5.一条直线截△ABC的边BC、CA、AB(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D、E、F.求证:.6.如图所示.P为△ABC内一点,过P点作线段DE,FG,HI分别平行于AB,BC和CA,且DE=FG=HI=d,AB=510,BC=450,CA=425.求d.7.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D∥BC,BD,AC交于O点,过O的直线分别交AB,CD 于E,F,且EF∥BC.AD=12厘米,BC=20厘米.求EF.8.已知:P为▱ABCD边BC上任意一点,DP交AB的延长线于Q点,求证:.9.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D∥BC,MN∥BC,且MN与对角线BD交于O.若AD=DO=a,BC=BO=b,求MN.10.P为△ABC内一点,过P点作DE,FG,IH分别平行于AB,BC,CA(如图所示).求证:.11.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B∥CD,AB<CD.一条直线交BA延长线于E,交DC 延长线于J,交AD于F,交BD于G,交AC于H,交BC于I.已知EF=FG=GH=HI=IJ,求DC:AB.12.已知P为△ABC内任意一点,连AP,BP,CP并延长分别交对边于D,E,F.求证:(1)(2)三者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也至少有一个不少于2.13.如图所示.在△ABC中,AM是BC边上的中线,AE平分∠BAC,BD⊥AE的延长线于D,且交AM延长线于F.求证:EF∥AB.14.如图所示.P,Q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BC上的点,且BP=BQ,BH⊥PC于H.求证:QH⊥DH.15.已知M是Rt△ABC中斜边BC的中点,P、Q分别在AB、AC上,且PM⊥QM.求证:PQ2=PB2+QC2.16.如图所示.在△ABC中,∠ACB=90°,CD⊥AB于D,AE平分∠CAB,CF平分∠BCD.求证:EF∥BC.17.如图所示.在△ABC内有一点P,满足∠APB=∠BPC=∠CPA.若2∠B=∠A+∠C,求证:PB2=PA•PC.(提示:设法证明△PAB∽△PBC.)18.已知: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是直角边BC的中点,E在AB上,且AE:EB=2:1.求证:CE⊥AD.19.如图所示,△ABC中,M、N是边BC的三等分点,BE是AC边上的中线,连接AM、AN,分别交BE于F、G,求BF:FG:GE的值.20.在△ABC中,∠A∶∠B∶∠C=1∶2∶4.求证提示:要证明如几何题的常用方法:①比例法:将原等式变为,故构造成以a+b、b为边且与a、c所在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易出题、易错题(附参考答案)

相似三角形易出题、易错题(附参考答案)

相似三角形易出、易错题一.解答题(共30小题)1.如图,在△ABC中,DE∥BC,EF∥AB,求证:△ADE∽△EFC.2.如图,梯形ABCD中,AB∥CD,点F在BC上,连DF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G.(1)求证:△CDF∽△BGF;(2)当点F是BC的中点时,过F作EF∥CD交AD于点E,若AB=6cm,EF=4cm,求CD的长.3.如图,点D,E在BC上,且FD∥AB,FE∥AC.求证:△ABC∽△FDE.4.如图,已知E是矩形ABCD的边CD上一点,BF⊥AE于F,试说明:△ABF∽△EAD.5.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且点B,A,D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CD,M,N分别为BE,CD的中点.(1)求证:①BE=CD;②△AMN是等腰三角形;(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在(2)的条件下,请你在图②中延长ED交线段BC于点P.求证:△PBD∽△AMN.6.如图,在4×3的正方形方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填空:∠ABC=_________°,BC=_________;(2)判断△ABC与△DEC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7.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3cm,BC=6cm.某一时刻,动点M从A点出发沿AB方向以1cm/s 的速度向B点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从D点出发沿DA方向以2cm/s的速度向A点匀速运动,问:(1)经过多少时间,△AMN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2)是否存在时刻t,使以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在△ABC中,AB=AC=a,M为底边BC上的任意一点,过点M分别作AB、AC的平行线交AC 于P,交AB于Q.(1)求四边形AQMP的周长;(2)写出图中的两对相似三角形(不需证明);(3)M位于BC的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QMP为菱形并证明你的结论.9.已知:P是正方形ABCD的边BC上的点,且BP=3PC,M是CD的中点,试说明:△ADM∽△MCP.10.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AD=2,AB=BC=8,CD=10.(1)求梯形ABCD的面积S;(2)动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D⇒C方向,向点C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C⇒D⇒A方向,向点A运动,过点Q作QE⊥BC于点E.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目的地时整个运动随之结束,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①当点P在B⇒A上运动时,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直线PQ将梯形ABCD的周长平分?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QE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③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以P、D、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好是以DQ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已知矩形ABCD,长BC=12cm,宽AB=8cm,P、Q分别是AB、BC上运动的两点.若P自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AB方向运动,同时,Q自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BC方向运动,问经过几秒,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DC相似?12.如图,在△ABC中,AB=10cm,BC=20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点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4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问经过几秒钟,△PBQ 与△ABC相似.13.如图,∠ACB=∠ADC=90°,AC=,AD=2.问当AB的长为多少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14.如图在△ABC中,∠C=90°,BC=8cm,AC=6cm,点Q从B出发,沿BC方向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P从C出发,沿CA方向以1cm/s的速度移动.若Q、P分别同时从B、C出发,试探究经过多少秒后,以点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BA相似?15.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D∥BC,∠A=90°,AB=7,AD=2,BC=3,试在腰AB上确定点P的位置,使得以P,A,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1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5cm,BC=10cm,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向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那么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17.如图,路灯(P点)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距路灯的底部(O点)20米的A点,沿OA所在的直线行走14米到B点时,身影的长度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变长或变短了多少米?18.阳光明媚的一天,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去测量一棵树的高度(这棵树底部可以到达,顶部不易到达),他们带了以下测量工具:皮尺,标杆,一副三角尺,小平面镜.请你在他们提供的测量工具中选出所需工具,设计一种测量方案.(1)所需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2)请在下图中画出测量示意图;(3)设树高AB的长度为x,请用所测数据(用小写字母表示)求出x.19.问题背景在某次活动课中,甲、乙、丙三个学习小组于同一时刻在阳光下对校园中一些物体进行了测量.下面是他们通过测量得到的一些信息:甲组:如图1,测得一根直立于平地,长为80cm的竹竿的影长为60cm.乙组:如图2,测得学校旗杆的影长为900cm.丙组:如图3,测得校园景灯(灯罩视为球体,灯杆为圆柱体,其粗细忽略不计)的高度为200cm,影长为156cm.任务要求:(1)请根据甲、乙两组得到的信息计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2)如图3,设太阳光线NH与⊙O相切于点M.请根据甲、丙两组得到的信息,求景灯灯罩的半径.(友情提示:如图3,景灯的影长等于线段NG的影长;需要时可采用等式1562+2082=2602)20.阳光通过窗口照射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2.7m宽的亮区(如图所示),已知亮区到窗口下的墙脚距离EC=8.7m,窗口高AB=1.8m,求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BC.21.如图①,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则不难证明S1=S2+S3.(1)如图②,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那么S1,S2,S3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必证明)(2)如图③,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请你确定S1,S2,S3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3)若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一般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为使S1,S2,S3之间仍具有与(2)相同的关系,所作三角形应满足什么条件证明你的结论;(4)类比(1),(2),(3)的结论,请你总结出一个更具一般意义的结论.22.已知:如图,△ABC∽△ADE,AB=15,AC=9,BD=5.求AE.23.已知:如图Rt△ABC∽Rt△BDC,若AB=3,AC=4.(1)求BD、CD的长;(2)过B作BE⊥DC于E,求BE的长.24.(1)已知,且3x+4z﹣2y=40,求x,y,z的值;(2)已知:两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为3:10,且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差为560cm,求它们的周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6.如图,在4×3的正方形方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填空:∠ABC=135°°,BC=;(2)判断△ABC与△DEC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解答:解:(1)∠ABC=135°,BC=;(2)相似;∵BC=,EC==;∴,;∴;又∠ABC=∠CED=135°,∴△ABC∽△DEC.解:(1)设经过x秒后,△AMN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则有:(6﹣2x)x=×3×6,即x2﹣3x+2=0,(2分)解方程,得x1=1,x2=2,(3分)经检验,可知x1=1,x2=2符合题意,所以经过1秒或2秒后,△AMN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4分)(2)假设经过t秒时,以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由矩形ABCD,可得∠CDA=∠MAN=90°,因此有或(5分)即①,或②(6分)解①,得t=;解②,得t=(7分)经检验,t=或t=都符合题意,所以动点M,N同时出发后,经过秒或秒时,以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8∵AB=AC,∴∠B=∠C,∴∠PMC=∠QMB.∴BQ=QM,PM=PC.∴四边形AQMP的周长=AQ+AP+QM+MP=AQ+QB+AP+PC=AB+AC=2a.(2)∵PM∥AB,∴△PCM∽△ACB,∵QM∥AC,∴△BMQ∽△BCA;(3)当点M中BC的中点时,四边形APMQ是菱形,∵点M是BC的中点,AB∥MP,QM∥AC,∴QM,PM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线.∵AB=AC,∴QM=PM=AB=AC.又由(1)知四边形APMQ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PMQ是菱形.证明:∵正方形ABCD,M为CD中点,∴CM=MD=AD.∵BP=3PC,∴PC=BC=AD=CM.∴.∵∠PCM=∠ADM=90°,∴△MCP∽△ADM..解解:(1)过D作DH∥AB交BC于H点,∵AD∥BH,DH∥AB,∴四边形ABHD是平行四边形.∴DH=AB=8;BH=AD=2.∴CH=8﹣2=6.∵CD=10,∴DH2+CH2=CD2∴∠DHC=90°.∠B=∠DHC=90°.∴梯形ABCD是直角梯形.∴S ABCD=(AD+BC)AB=×(2+8)×8=40.(2)①∵BP=CQ=t,∴AP=8﹣t,DQ=10﹣t,∵AP+AD+DQ=PB+BC+CQ,∴8﹣t+2+10﹣t=t+8+t.∴t=3<8.∴当t=3秒时,PQ将梯形ABCD周长平分.②第一种情况:0<t≤8若△PAD∽△QEC则∠ADP=∠C∴tan∠ADP=tan∠C==∴=,∴t=若△PAD∽△CEQ则∠APD=∠C∴tan∠APD=tan∠C==,∴=∴t=第二种情况:8<t≤10,P、A、D三点不能组成三角形;第三种情况:10<t≤12△ADP为钝角三角形与Rt△CQE不相似;∴t=或t=时,△PAD与△CQE相似.③第一种情况:当0≤t≤8时.过Q点作QE⊥BC,QH⊥AB,垂足为E、H.∵AP=8﹣t,AD=2,∴PD==.∵CE=t,QE=t,∴QH=BE=8﹣t,BH=QE=t.∴PH=t﹣t=t.∴PQ==,DQ=10﹣t.Ⅰ:DQ=DP,10﹣t=,解得t=8秒.Ⅱ:DQ=PQ,10﹣t=,化简得:3t2﹣52t+180=0解得:t=,t=>8(不合题意舍去)∴t=第二种情况:8≤t≤10时.DP=DQ=10﹣t.∴当8≤t<10时,以DQ为腰的等腰△DPQ恒成立.第三种情况:10<t≤12时.DP=DQ=t﹣10.∴当10<t≤12时,以DQ为腰的等腰△DPQ恒成立.综上所述,t=或8≤t<10或10<t≤12时,以DQ为腰的等腰△DPQ成立..解解:设经x秒后,△PBQ∽△BCD,由于∠PBQ=∠BCD=90°,(1)当∠1=∠2时,有:,即;(2)当∠1=∠3时,有:,即,∴经过秒或2秒,△PBQ∽△BCD..解解:设经过秒后t秒后,△PBQ与△ABC相似,则有AP=2t,BQ=4t,BP=10﹣2t,当△PBQ∽△ABC时,有BP:AB=BQ:BC,即(10﹣2t):10=4t:20,解得t=2.5(s)(6分)当△QBP∽△ABC时,有BQ:AB=BP:BC,即4t:10=(10﹣2t):20,解得t=1.所以,经过2.5s或1s时,△PBQ与△ABC相似(10分).解法二:设ts后,△PBQ与△ABC相似,则有,AP=2t,BQ=4t,BP=10﹣2t分两种情况:(1)当BP与AB对应时,有=,即=,解得t=2.5s(2)当BP与BC对应时,有=,即=,解得t=1s所以经过1s或2.5s时,以P、B、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解解:∵AC=,AD=2,∴CD==.要使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有两种情况:(1)当Rt△ABC∽Rt△ACD时,有=,∴AB==3;(2)当Rt△ACB∽Rt△CDA时,有=,∴AB==3.故当AB的长为3或3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解解:设经过x秒后,两三角形相似,则CQ=(8﹣2x)cm,CP=xcm,(1分)∵∠C=∠C=90°,∴当或时,两三角形相似.(3分)(1)当时,,∴x=;(4分)(2)当时,,∴x=.(5分)所以,经过秒或秒后,两三角形相似.(6分).解解:(1)若点A,P,D分别与点B,C,P对应,即△APD∽△BCP,∴=,∴=,∴AP2﹣7AP+6=0,∴AP=1或AP=6,检测:当AP=1时,由BC=3,AD=2,BP=6,∴=,又∵∠A=∠B=90°,∴△APD∽△BCP.当AP=6时,由BC=3,AD=2,BP=1,又∵∠A=∠B=90°,∴△APD∽△BCP.(2)若点A,P,D分别与点B,P,C对应,即△APD∽△BPC.∴=,∴=,∴AP=.检验:当AP=时,由BP=,AD=2,BC=3,∴=,又∵∠A=∠B=90°,∴△APD∽△BPC.因此,点P的位置有三处,即在线段AB距离点A的1、、6处.①当△ABC∽△PAQ时,,所以,解得:t=6;②当△ABC∽△QAP时,,所以,解得:t=;③当△AQP∽△BAC时,=,即=,所以t=;④当△AQP∽△BCA时,=,即=,所以t=30(舍去).故当t=6或t=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解解:∵∠MAC=∠MOP=90°,∠AMC=∠OMP,∴△MAC∽△MOP.∴,即,解得,MA=5米;同理,由△NBD∽△NOP,可求得NB=1.5米,∴小明的身影变短了5﹣1.5=3.5米.∴,∴,∴.(7分).解解:(1)由题意可知:∠BAC=∠EDF=90°,∠BCA=∠EFD.∴△ABC∽△DEF.∴,即,(2分)∴DE=1200(cm).所以,学校旗杆的高度是12m.(3分)(2)解法一:与①类似得:,即,∴GN=208.(4分)在Rt△NG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NH2=1562+2082=2602,∴NH=260.(5分)设⊙O的半径为rcm,连接OM,∵NH切⊙O于M,∴OM⊥NH.(6分)则∠OMN=∠HGN=90°,又∵∠ONM=∠HNG,∴△OMN∽△HGN,∴(7分),又ON=OK+KN=OK+(GN﹣GK)=r+8,∴,解得:r=12.∴景灯灯罩的半径是12cm.(8分)解法二:与①类似得:,即,∴GN=208.(4分)设⊙O的半径为rcm,连接OM,∵NH切⊙O于M,∴OM⊥NH.(5分)则∠OMN=∠HGN=90°,又∵∠ONM=∠HNG,∴△OMN∽△HGN.∴,即,(6分)∴MN=r,又∵ON=OK+KN=OK+(GN﹣GK)=r+8.(7分)在Rt△OMN中,根据勾股定理得:r2+(r)2=(r+8)2即r2﹣9r﹣36=0,解得:r1=12,r2=﹣3(不合题意,舍去),∴景灯灯罩的半径是12cm.(8分)(解解:∵AE∥BD,∴△ECA∽△DCB,∴.∵EC=8.7m,ED=2.7m,∴CD=6m.∵AB=1.8m,∴AC=BC+1.8m,∴,∴BC=4,即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为4m..解解:设直角三角形ABC的三边BC、CA、AB的长分别为a、b、c,则c2=a2+b2(1)S1=S2+S3;(2)S1=S2+S3.证明如下:显然,S1=,S2=,S3=∴S2+S3==S1;(3)当所作的三个三角形相似时,S1=S2+S3.证明如下:∵所作三个三角形相似∴∴=1∴S1=S2+S3;(4)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一边向外作相似图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则S1=S2+S3.解:(1)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C==5,∵Rt△ABC∽Rt△BDC,∴==,==,∴BD=,CD=;(2)在Rt△BDC中,S△BDC=BE•CD=BD•BC,∴BE===3..解解:(1)设=k,那么x=2k,y=3k,z=5k,由于3x+4z﹣2y=40,∴6k+20k﹣6k=40,∴k=2,∴x=4,y=6,z=10.(2)设一个三角形周长为Ccm,则另一个三角形周长为(C+560)cm,则,∴C=240,C+560=800,即它们的周长分别为240cm,800cm.。

全等三角形好题易错题典型题精选试题解析

全等三角形好题易错题典型题精选试题解析

全等三角形好题易错题典型题精选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如图,已知AB∥CD,AD∥BC,AC与BD交于点O,AE⊥BD于点E,CF⊥BD于点F,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A.5对B.6对C.7对D.8对2.下列说法①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且都相交于一点.②三角形的中线就是过顶点平分对边的直线.③在△ABC中,若∠A=∠B=∠C,则△AB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⑤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8和10,那么它的最短边b的取值范围是2<b<18.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 B.1 C.2 D.33.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45°,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A.540°B.720°C.1080°D.1260°4.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则这两个角的关系是()A.相等B.互补C.互余D.相等或互补二.填空题(共3小题)5.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且到三边的距离相等,∠A=60°,则∠BOC的度数为.6.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则下列四个结论:①BD=CD;②AD⊥BC;③AD上任意一点到边AB,AC的距离相等;④∠BDE=∠CDF.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4个B.3个C.2个D.1个.7.如图所示,AB=AC,AD=AE,∠BAC=∠DAE,∠1=25°,∠2=30°,则∠3=.三.解答题(共9小题)8.如图①,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个动点,且DE⊥AC于E,BF⊥AC于F,若AB=CD,AF=CE,BD交AC于点M.(1)求证:MB=MD,AM=CM;(2)当E、F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9.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为BC边的中点,过点D作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1)求证:△BED≌△CFD;(2)若∠A=90°,求证:四边形DFAE是正方形.10.如图,△ABC中,∠BAC=90°,AB=AC,AD⊥BC,垂足是D,AE平分∠BAD,交BC于点E.在△ABC外有一点F,使FA⊥AE,FC⊥BC.(1)求证:BE=CF;(2)在AB上取一点M,使BM=2DE,连接MC,交AD于点N,连接ME.求证:ME⊥BC.11.如图,△ABC≌△ADE,BC的延长线交DA于点F,交DE于点G,∠AED=105°,∠CAD=10°,∠B=25°,求∠DFB和∠DGB的度数.12.在△ABC中,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1)①如图(1),当∠B=60°,∠ACB=90°,则∠AFC=;②如图(2),如果∠ACB不是直角,∠B=60°时,请问在①中所得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如图(3),在②的条件下,请猜想EF与D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13.已知:如图,点E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且EA=EB,△ABC外一点D满足BD=AC,BE平分∠DBC.(1)求证:△DBE≌△CBE;(2)求∠BDE的度数.14.如图,△ABC中,AB=AC,∠BAC=54°,∠BAC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求∠OEC的度数.15.如图,△ABC≌△DEF,∠A=50°,∠B=30°,BF=4,求∠DFE的度数和EC的长.16.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BC,E、F是对角线上的两点,要使△BCE≌△DAF,还需要添加的条件(只需添加一个条件)是,并加以证明.全等三角形好题易错题典型题精选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如图,已知AB∥CD,AD∥BC,AC与BD交于点O,AE⊥BD于点E,CF⊥BD 于点F,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A.5对 B.6对 C.7对 D.8对【解答】解: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ABD≌△CDB,△ABO≌△CDO,△ADE≌△CBF,△AOE≌△CFO,△AOD≌△COB,△ABC≌△CDA,△ABE和△CDF故选:C.2.下列说法①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且都相交于一点.②三角形的中线就是过顶点平分对边的直线.③在△ABC中,若∠A=∠B=∠C,则△AB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⑤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8和10,那么它的最短边b的取值范围是2<b<18.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 B.1 C.2 D.3【解答】解:①只有当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时,三条高才在三角形的内部,故本选项错误;②三角形中线是过顶点平分对边的线段,故本选项错误;③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C=90°,故本选项正确;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故本选项正确;⑤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由于是最短边,则b的取值范围是2<b≤8,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3.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45°,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A.540°B.720° C.1080°D.1260°【解答】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45°=8,多边形的内角和是:(8﹣2)•180°=1080°.故选:C.4.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则这两个角的关系是()A.相等B.互补C.互余D.相等或互补【解答】解:如图:图1中,根据垂直的量相等的角都等于90°,对顶角相等,所以∠1=∠2,图2中,同样根据垂直的量相等的角都等于90°,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所以∠1+∠2=360°﹣90°﹣90°=180°,∴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相等或互补,故选:D.二.填空题(共3小题)5.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且到三边的距离相等,∠A=60°,则∠BOC的度数为120°.【解答】解:∵点O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OB、OC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OC=180°﹣(∠OBC+∠OCB)=180°﹣(∠ABC+∠ACB)=180°﹣(180°﹣∠A)=90°+∠A=120°.故填120°6.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则下列四个结论:①BD=CD;②AD⊥BC;③AD上任意一点到边AB,AC的距离相等;④∠BDE=∠CDF.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A.4个B.3个C.2个D.1个.【解答】解:∵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BD=CD,AD⊥BC.故①、②正确;∵AD是△ABC的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AD上任意一点到边AB、AC的距离相等.故③正确;∵AB=AC,∴∠B=∠C,又∵∠BED=∠CFD,DE=DF,∴△BED≌△CFD,∴∠BDE=∠CDF.故④正确.所以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A.7.如图所示,AB=AC,AD=AE,∠BAC=∠DAE,∠1=25°,∠2=30°,则∠3=55°.【解答】解:∵∠BAC=∠DAE,∴∠BAC﹣∠DAC=∠DAE﹣∠DAC,∴∠1=∠EAC,在△BAD和△CAE中,∴△BAD≌△CAE(SAS),∴∠2=∠ABD=30°,∵∠1=25°,∴∠3=∠1+∠ABD=25°+30°=55°,故答案为:55°.三.解答题(共9小题)8.如图①,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个动点,且DE⊥AC于E,BF⊥AC于F,若AB=CD,AF=CE,BD交AC于点M.(1)求证:MB=MD,AM=CM;(2)当E、F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解答】证明:(1)∵AF=CE,∴AE=CF,在RT△ABF和RT△CDE中,,∴RT△ABF≌RT△CDE(HL),∴BF=DE,在△DEM和△BFM中,,∴△DEM≌△BFM,(AAS)∴EM=FM,DM=BM,∴MB=MD,AM=CM;(2)在RT△ABF和RT△CDE中,,∴RT△ABF≌RT△CDE(HL),∴BF=DE,在△DEM和△BFM中,,∴△DEM≌△BFM(AAS),∴EM=FM,DM=BM,∴MB=MD,AM=CM.9.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为BC边的中点,过点D作DE⊥AB,DF ⊥AC,垂足分别为E,F.(1)求证:△BED≌△CFD;(2)若∠A=90°,求证:四边形DFAE是正方形.【解答】证明:(1)∵DE⊥AB,DF⊥AC,∴∠BED=∠CFD=90°.∵AB=AC,∴∠B=∠C.∵D是BC的中点,∴BD=CD.∴△BED≌△CFD.(2)∵DE⊥AB,DF⊥AC,∴∠AED=∠AFD=90°.∵∠A=90°,∴四边形DFAE为矩形.∵△BED≌△CFD,∴DE=DF.∴四边形DFAE为正方形.10.如图,△ABC中,∠BAC=90°,AB=AC,AD⊥BC,垂足是D,AE平分∠BAD,交BC于点E.在△ABC外有一点F,使FA⊥AE,FC⊥BC.(1)求证:BE=CF;(2)在AB上取一点M,使BM=2DE,连接MC,交AD于点N,连接ME.求证:ME⊥BC.【解答】证明:(1)∵∠BAC=90°,AF⊥AE,∴∠1+∠EAC=90°∠2+∠EAC=90°∴∠1=∠2,又∵AB=AC,∴∠B=∠ACB=45°,∵FC⊥BC,∴∠FCA=90°﹣∠ACB=90°﹣45°=45°,∴∠B=∠FCA,在△ABE和△ACF中,,∴△ABE≌△ACF(ASA),∴BE=CF;(2)如图,过点E作EH⊥AB于H,则△BE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HE=BH,∠BEH=45°,∵AE平分∠BAD,AD⊥BC,∴DE=HE,∴DE=BH=HE,∵BM=2DE,∴HE=HM,∴△H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EH=45°,∴∠BEM=45°+45°=90°,∴ME⊥BC.11.如图,△ABC≌△ADE,BC的延长线交DA于点F,交DE于点G,∠AED=105°,∠CAD=10°,∠B=25°,求∠DFB和∠DGB的度数.【解答】解:∵△ABC≌△ADE,∴∠B=∠D=25°,∠AED=∠ACB=105°,∴∠CAB=∠EAD=180°﹣25°﹣105°=50°,∴∠DFB=∠CAF+∠ACF=10°+180°﹣105°=85°;∴∠DGB=∠DFB﹣∠D=85°﹣25°=60°.12.在△ABC中,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1)①如图(1),当∠B=60°,∠ACB=90°,则∠AFC=120°;②如图(2),如果∠ACB不是直角,∠B=60°时,请问在①中所得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如图(3),在②的条件下,请猜想EF与D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解答】解:(1)①∵∠B=60°,∠ACB=90°,∴∠BAC=90°﹣60°=3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FAC=∠BAC=×30°=15°,∠FCA=∠ACB=×90°=45°,∴∠AFC=180°﹣15°﹣45°=120°;故答案为:120°.②∵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FAC+∠FCA=(∠BAC+∠ACB)=(180°﹣∠B),∴∠AFC=180°﹣(∠FAC+∠FCA)=180°﹣(180°﹣∠B)=90°+∠B,∵∠B=60°,∴∠AFC=90°+×60°=120°;(2)如图,过点F作FG⊥BC于G,作FH⊥AB于H,作FM⊥AC于M,∵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FG=FH=FM,∵∠EFH+∠DFH=120°,∠DFG+∠DFH=360°﹣90°×2﹣60°=120°,∴∠EFH=∠DFG,在△EFH和△DFG中,,∴△EFH≌△DFG(AAS),∴EF=DF.13.已知:如图,点E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且EA=EB,△ABC外一点D满足BD=AC,BE平分∠DBC.(1)求证:△DBE≌△CBE;(2)求∠BDE的度数.【解答】证明:(1)连接CE,∵△ABC是等边三角形,∴AC=BC,在△BCE与△ACE中,,∴△BCE≌△ACE(SSS)∴∠BCE=∠ACE=30°∵BE平分∠DBC,∴∠DBE=∠CBE,在△BDE与△BCE中,,∴△BDE≌△BCE(SAS),(2)由(1)知,△BDE≌△BCE,∴∠BDE=∠BCE=30°.14.如图,△ABC中,AB=AC,∠BAC=54°,∠BAC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求∠OEC的度数.【解答】解:如图,连接OB、OC,∵∠BAC=54°,AO为∠BAC的平分线,∴∠BAO=∠BAC=×54°=27°,又∵AB=AC,∴∠ABC=(180°﹣∠BAC)=(180°﹣54°)=63°,∵DO是AB的垂直平分线,∴OA=OB,∴∠ABO=∠BAO=27°,∴∠OBC=∠ABC﹣∠ABO=63°﹣27°=36°,∵AO为∠BAC的平分线,AB=AC,∴△AOB≌△AOC(SAS),∴OB=OC,∴点O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又∵DO是AB的垂直平分线,∴点O是△ABC的外心,∴∠OCB=∠OBC=36°,∵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OE=CE,∴∠COE=∠OCB=36°,在△OCE中,∠OEC=180°﹣∠COE﹣∠OCB=180°﹣36°﹣36°=108°.15.如图,△ABC≌△DEF,∠A=50°,∠B=30°,BF=4,求∠DFE的度数和EC的长.【解答】解:∵∠A=50°,∠B=30°,∴∠ACB=100°,∵△ABC≌△DEF,∴∠DFE=∠ACB=100°,EF=BC,∴EC=BF=4.16.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BC,E、F是对角线上的两点,要使△BCE≌△DAF,还需要添加的条件(只需添加一个条件)是BE=DF,并加以证明.【解答】解:添加的条件是BE=DF,证明如下:∵AD∥BC,∴∠ADF=∠CBE,∵在△BCE和△DAF中,∴△BCE≌△DAF(SAS).故答案为:BE=D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12,在Rt ABC ∆中,∠ACB =90°,∠A =50°,将其折叠,使点A 落在边CB 上的点A 处,折痕为CD ,则∠A DB 的度数为( )
A40° B30°
C20° D10°
2、如图,D 是线段AB 、BC 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若∠ABC =150°,则∠ADC 的大小是( )
A 60° B70° C75° D80°
3、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BAC =90°,直角∠EPF 的顶点P 是
BC 中点,两边PE 、PF 分别交AB 于点E 、F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1、AE =CF ;
2、∆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EF =AP; 4 、 S 四边形AEPF =2
1abc s ∆当∠EP 在ABC ∆内绕顶点P 旋转时
(点E 不与A ,B 重合),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1 2 3 4 B 1 2 3 C 1 2 4 D2 3 4
4、已知A (m-1,3)与点B (2,n+1)关于X 的对称轴,则点P (m,n )的坐标为( ) 在ABC ∆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到的锐角为50度,则∠B等于( )
5、如图,在ABC ∆中,ADBC ⊥于D。

请你再添一个条件,就可以确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

你添加的条件是( )
在线段,直线,射线,角,三角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是( )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分别平行x,y轴的两直线a b相交点A(3,4),连接OA,若在直线a上存点P,使ABC ∆是等腰三角形。

那么所满足的条件的点P的坐标是( )
7、如图是一块三角形的蛋糕,请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两块以便分给小丽和小娜享用,并说明理由。

8、如图,A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B=2∠C。

试判断线段AB、AC、B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9、如图,在∆ABC 中,AB=AC ,∠A=36°,BD 、CE 分别是∠ABC 、∠BCD 的平分线,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 )角\
A5个 B4个 B 3个 D2个
C A ' B
D A B A C D B P A
E
F C A A A D
C B E
E C D A B C B
10、如图,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高,有下列条件中的某一个就能推出∆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都填写在横线上)
①;ACD BAD ∠=∠②CAD BAD ∠=∠;③AB+BD=AC+CD;④AB —BD=AC —CD
作如下操作: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 ,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

将∆ABC 作关于直线AD 的轴对称变换,所得的像与ACD ∆重合。

对于下列结论:①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校对等边;②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有上述操作可得出的是___________.(将
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11、在ABC ∆中,70=∠A P 为ABC 内一点,P 点关于AB 的对称点P1,P 点关于AC 的对称点为P2,连接PP1、PP2、P1P2,则21p p +∠的度数是 ( ) A70° B110° C40° D140°
12、如图3所示是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甲虫P 在边框AC 上爬行(A 、C 端点除外),设甲虫P 到另外两边的距离之和为d ,等边三角形ABC 的高为h ,则d 与h 的大小关系是( )
Ad h B h d C h d = D 无法确定
13、如图4所示,Rt ABC ∆中,90=∠C °,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BC 于E 当30=∠B °
时图中不一定相等的线段有 ( )
A AC=AE=BE
B AD=BD
C CD=DE
D AC=BD
14、如图5所示,已知ABC ∆中,AC+BC=24,AO 、BO 分别是角平分线,且BA MN ,分别交AC 于N ,BC 于M ,则CMN ∆的周长为 ( )
A 12
B 24
C 36
D 不确定
15、在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a 、b 、c ,满足(a —b )(b —c )(c —a )=0,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16、如图,点P 在AOB ∠的内部,且点C 、D 在边OA 上,点E 、F 在边OB 上,CD=EF 。

如果S ∆PCD =S ∆PEF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PA=PE ; ②PD=PE; ③;EPF APD ∠=∠ ④BOP DOP =∠
.
A A
C D B C B P A C D B E A B O A N M
C D C P O F E B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 角平分线分得两个角相等;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③到角两边距离相
等的点都在角的平分线上。

A 0 个
B 1 个
C 2个
D 3个
18、如图,C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垂直AC 于点E,DF BC ⊥于点F ,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AD=BD ②DE=DF ③CE=CF ④AE=BF.
A 1个
B 2 个
C 3 个 D4个
19、如图,在ABC ∆与DEF ∆中,已有条件AB=DE ,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F ∆,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A EF BC E
B =∠=∠, B BC=EF, AC=DF
C E B
D A ∠=∠∠=∠, D EF BC D A =∠=∠,
20、如图,Rt ABC ∆中,AB BE BC AD AC ,,⊥⊥平分,ABC ∠交AD 于E ,E F ‖AC 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 AB=BF
B AE=ED
C AD=DC
D A ∠BE=DN
E ∠
21、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5 ,12则它的周长为( )
A22 B29
C22或29 D17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 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则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C 腰相等且都有一个角为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D 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高及该边所对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23、如图3点C ,E 和点B,D,F 分别在GAH ∠的两边上,且AB=BC=CD=DE=EF 若=∠A 18°,则GEF ∠的度数是
( ) A ,80° B ,90° C ,100° D ,108°
24、如图4,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C=9,点O 在AC 上,且AO=3,点P 是AB 上一动点连接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 要使点D 恰好落在BC 上则AP 的长是( ) B A C B C D E F
G
H A
A 4
B 5
C 6
D 8
25、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30=∠B °, AD=2cm ,则AB 的长是 ( )
A2cm B4cm C8cm D16cm
26、如图9,在A B C ∆中,AB=AC ,120=∠BAC °,BC=6,D 为BC 上一点,AB DE ⊥于点E ,CA DF ⊥的延长线于点F,则DE
27、如图4,在Rt ABC ∆中,90=∠C °,直线BD 交AC 于点D ,把直角三角形沿着直线BD 翻折,恰使点C 落在斜边AB 上。

如果ABD ∆是等腰三角形 ,那么A ∠等于 ( ) A 60° B45° C30° D22.5°
2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33cm 和24cm 两部分,则它的腰为 ( )
A13cm B16cm C22cm D16cm 或22cm
29、如图8,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依次翻折,则下列说法:①C D '平分;BDE ∠'D C B '∆是等腰三角形;③CED ∆的周长等于BC 的长。

期中正确的个数有
( )
3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的坐标为(—3,2),点Q 是点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将点,Q 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R ,则点R 的坐标是_________
如图9,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 ,BC AD ⊥,且AD=8,BC=6,点E,F 是AD 上的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_________
C
A O D P
B C A F
E
B D A C
C D B A C A B D E B D B C '
E C
A E
F
C O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