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剩余油分布研究课件
二、剩余油平面分布
• 剩余油的平面分布,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因 素控制。一是油层平面非均质性尤其渗透 率的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二是受井网条 件的控制。归纳起来,剩余油平面分布的 基本特征如下。
• 1.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一般情况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平面分布
• 在注水开发油田中,注入水的平面运动主 要受渗透率差异和采油井点位置的控制。 渗透率高的地带,注入水大量进入,油层 水洗动用好,剩余油较少;渗透率低的地 带,油层水洗动用差,剩余油较多;在采 油井点附近,由于是泄压区,地层压力特 别低,因而注入水大量汇集,水洗动用好; 而在远离采油井的部位,由于地层压力较 高,因而注入水难于推进到,剩余油较多。 这就是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一般规律。
• 在一些砂体窄小的油藏中,常常出现如 图6-2-3所示的情况:某些砂体有注水井控 制但局部方向无采油井钻遇,或某些砂体 有采油井控制但局部方向却无注水井钻遇, 形成注采连通不畅或缺乏注采连通的情况, 从而形成局部水洗不到的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图6-2-3 注采缺乏连通的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剖面分布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平面分布
• ②裂缝造成的水窜。当注水井和采油井之 间裂缝比较发育甚至出现裂缝连通时,这 时的水窜是惊人的,油井可以在短短的几 个月内全部水淹。这时油层的过水断面很 小,注入水波及体积很小,大量剩余油分 布在(被注入水封闭在)裂缝通道的两侧,成 为基本未驱替的优质易动用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 (5)平面水窜形成的剩余油 • 注水开发油田平面水窜有两种情况: • ①油层渗透率方向性差异形成的水窜。这
种水窜普遍沿一个方向并有大量井发生, 但水窜程度一般不严重。它多发生在河流 相砂体的主流线方向上,或其它具条带状 特征的砂体中。在这些砂体主流线两侧的 砂体边缘部位,注入水难于水洗到,一般 有较多的剩余油。
蒸汽吞吐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剩余 油
中图分 类号 : TE
规律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9 1 4 X( 2 0 1 3 ) 1 4 — 0 2 7 6 — 0 l
改 善蒸 汽吞 吐开发 效果 的核心 是经 济高效地开 发油 藏 中的剩 余油 , 因此 ,
( 2 ) 油藏 平面 动用 程度研 究表 明 : 蒸 汽吞 吐开 发中 , 井间含 油饱 和度 虽然 降
低, 但仍 然较 高 , 且 与原 井距 离 不 同, 剩 余油 饱 和度存 在 差异
( 3 ) 不 同距离侧钻 井含油 饱和度 研究表 明 : 各油层 井 间不 同距离含 油饱 和度 变化 存在 差异 , 距 原井距 离小 , 油层含 油饱 和度 递减 幅度 大 , 距 原 井距离 大 , 油
层含 油饱 和度 递 减幅 度小 , 油层 井 间含油 饱 和度 变化 幅度 随 着与 原井 距 离增
渗 为主 , 一 般在0 . 5 7 - 2 . 0 / . t r n : , 均 为饱 含油 : 分 流河 口坝微 相砂 体较 发育 , 油 层
厚度 较 大 , 渗透 率 以高 ~特 高渗 为主 , 一般在1 . 0 m2 以上 , 平均1 . 7 3 m z , 为
科 学 论 坛
I ■
蒸 汽 吞 吐 剩 余 油 分 布 规 律 研 究
陈燕 曾佳 业
( 河 南 油 田采 油二 厂新 庄 项 目部 河南 南阳 4 7 3 1 3 2 )
[ 摘 要] 改 善蒸 汽吞 吐开 发效 果 的核 心是 经济 高效 地开 发 油藏 中的 剩余 油 , 剩 余油 分布 规律 研究 是 改善 蒸汽 吞吐 后期 开 发效果 的依 据 , 剩 余 油分布 规 律研 究 方法 的综 合应 用 , 是 准确 确定 剩余油 分布 的保证 应用 侧钻 井 、 加密 井、 数值模 拟 、 动边 界无 网格等 方法 确定 出平面 剩余 油分 布规律 , 因此 , 需要 我们 加强对 余 油分
蒸汽吞吐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蒸汽吞吐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摘要]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的核心是经济高效地开发油藏中的剩余油,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改善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效果的依据,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是准确确定剩余油分布的保证应用侧钻井、加密井、数值模拟、动边界无网格等方法确定出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对余油分布研究。
[关键词]蒸汽吞吐剩余油规律中图分类号:te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76-01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的核心是经济高效地开发油藏中的剩余油,因此,蒸汽吞吐开发剩余油分布研究是改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的基础和依据。
一、蒸汽吞吐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1、沉积相方法首先开展的研究是建立综合地质研究数据库,并建立能准确反映油藏特征的地质模型,其次开展沉积环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储层的多层次解剖,解剖的程序为油层组→砂岩组→小层→单砂层→单砂体。
在蒸汽吞吐开采中~后期,由于蒸汽吞吐开采的复杂性,导致剩余油在空间和平面分布十分复杂,小层的划分满足不了储层研究中剩余油分布的研究,必须将储层细分到单砂层,以单砂层作为开发研究单元,搞清单砂层的分布状况及其规模,解决纵向及平面矛盾。
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发育,油层厚度较大,渗透率以中~高渗为主,一般在0.5~2.0μm2,均为饱含油:分流河口坝微相砂体较发育,油层厚度较大,渗透率以高~特高渗为主,一般在1.0μm2以上,平均1.73μm2,为饱含油层;分流间微相和前缘薄层砂微相砂体不很发育,砂体分布具有条带性,渗透率以中~低渗为主,平均0.97μm2,含油性较差:前三角洲微相和分流间洼地微相砂体不发育,含油性最差或不含油。
2、检查井方法利用常规取芯、密闭取芯和大直径取芯分析等是油藏开发过程中通过取芯来确定油层含油饱和度和其它储层参数的方法,通过取芯井岩芯分析,不仅可以确定不同开发阶段油层含油饱和度及其变化规律,同时也可以确定储层参数及其变化,进而综合研究剩余油的分布。
剩余油分布机理及预测技术ppt课件
高岭 石
绿泥 石
伊/蒙间 层比
初
7.1
12
中 高
7.0 12.0 4.5 2.5 14.0 7.5
4.5 74 5.0 50.0 7.5 65 8.5 42.0
特高 3.2
2.0 17.0 17.0 67 14.0 20.0
(3)、机械剥蚀作用
流体在地下储层中渗流,流速相对慢,流量也分散,冲击力较小, 故油藏流体对储层机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机械剥蚀作用一般 与流体物理风化作用相互伴生。
方案实施,生产验证
剩余油富集区地质因素评价
级别
评价因素
最有利
有利
较有利
沉积微相 微型构造
F1,滩脊向凹槽过 渡区(水下浅滩)
F2,凹槽
F3,天然堤、河床边 缘、滩脊
M1,双凸型,顶 M2,顶凸底平、 M3,非微型构造高
底鼻状凸起
顶平底凸
点
储层非均质(Vk) A1,Vk>1.0 A2, Vk1.0-0.6
(2〕多学科综合 水淹后油藏油水关系十分复杂,剩余油分布研究
动静态精细油藏描述数据库
储微 流 井
不同含水期
断层 观 层微 储
体 性
间 随
测井多井处理与解释
构型 层 造构 表
造征
质机 模 拟
储
层
油生测
参
藏产试
数
参数资
地质随机建模
数据料
构 造 模 型
构微 模观 型结
流 体 模 型
储层非均质
精细地质概念模型 不同含水期三维定量地质模型 生产动态模型
研究流程
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挖潜措施、方案设计,经济评价
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南扛科 技 21 01
非 均 质 油 藏 剩 余 油 分 布 规 律 研 究
肖 勇① 周 翠 苹② 李 爱 军③
( 中 原 油 田分 公 司井 下 特 种 作 业 处 ① ② 中 原 油 田分 公 司 勘 探 开 发 科 学 研 究 院 ③ 中原 油 田 分 公 司 采 油 二 厂 )
的影响因素 ,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成岩非 均质性 和流体非均质性 。 综 合而言 ,宏观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沉积 非均质性 和构造非均质性的影 响 。从文5断块油藏开发历程及小层水淹状况 分析 ,影响剩余油分布 l
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一些。
11 储层 宏观非 均质性 .
层平 面上井 网不完善 ,注采不配套的部位是剩余 油相对集 中区。这类 剩余 油主要 分布在一些较差的油层和断层遮挡难 以形成 完善 注采井网 的地方 。通过再 认识和剩余油分析 ,重新绘制水淹圈 ,将文5块 沙二 1 下共 计戈 分为5个小层 ,其 中一类储 层9 ( Ⅱ 1 个 沙二下 、2、 ” ’ 3、3 、 3 ” 4 、 5 5),剩余 油零 星分布 。水淹 严重 ;二类 储层 l个 ’ ‘ 。 1
摘 要 剩余油分布的描述和预 测是 老油 田调整挖 游的主要课 题。本文应 用开发 地质 学方法对濮城 油 田文5 断块 区刺余 油分布规 1 律进 行研 究,即在 油藏精 细描 述基础上 ,利 用油藏 注水开发过程 中的各种数 据和测试 资料 、新钻调整井资料 ,分析影响刺 余油分布的 各种 因素 ,归纳刺余油分布类型 ,指 出调整潜力和挖潜措施 。
12 构 造 -
文5断块区总体呈N E l N 向的向斜构造 ,被濮2断层 分割成南北两 4 个 断块 ,其北部向斜形态清楚 。构造 简单 ,南部 r 4 濮2 断层以南 ) 由 于 多期断层作 用使其复 杂化 ,被一些 小断层分割成8 个含 油断块 ,同 时内部小断层多 ,构造复杂化 ,注采关 系不十分清楚 ,在 开发 生产中 表 现为 部分水井 长期 注水而 无油井见 效 ,而 另一部 分油井 却长期 低 能 。这种 原井网有注无采 、有采无注或无注无采等注 采不 完善而形成 了剩 余油。
探讨构造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
探讨构造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摘要】经过长期注水开采,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
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
本文总结了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完善井网、周期注水、补孔改层等挖潜措施。
【关键词】构造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控制因素挖潜陆相沉积油田基本规律是注水开发早、中期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高。
本文以青海狮子沟油田为例展开论述,该油田已经进入开发后期,油水关系复杂,稳产和调整挖潜难度越来越大。
剩余油的分布与油藏构造、非均质性、渗流机理、开发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剩余油研究规律不仅要搞清楚剩余油分布的准确位置及数量,要搞清楚其成因以及分布的特点,并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采用相应的挖潜技术提高油田采收率。
1 狮子沟油田概况1971年8月25日,青海管理局西部勘探指挥部1270队在狮子沟高点承钻狮中2井,在1179.00m~1182.00m井段射孔提捞试油,发现狮子沟油田N1油藏。
狮子沟油田Nl油藏为一个近乎完整的北西南东走向的背斜构造,构造南部被狮子沟断层所遮挡,油气主要富集在构造的高点,油气受构造和岩性的双重控制。
油藏钻遇三套地层,该油藏地层以河流一三角洲泛滥平原沉积为主。
储层岩性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的砂砾岩为主,储层物性中等,以低孔中渗为特征,局部中孔中渗,孔隙度一般在2.5%一30.1%,平均13.2%,各小层渗透率级差最高达1950.6,最小为8.7,平均达到514,非均质性强。
油田主力开发共7个小层,合采合注方式开发,原油粘度6.5mPa·S。
狮子沟油田共开油井31口,平均核实日产油达45吨左右,截止2012年12月底核实年产油1.6791万吨自然递减率15.9%,综合递减率15.9%,综合含水率74.5%,含水上升率3.8%。
水井开井数20口,年累注水12.2542万方,阶段注采比1.66,累计注采比0.92。
剩余油分布研究
1 剩余油成因类型地质条件是形成剩余油的客观 素,而开发因素是形成剩余油的主观因素。
所谓地质条件,是指储层本身表现出的物理、化学特征。
从沉积物开始沉积到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以及成藏后期的改造,破坏作用的全过程。
地质条件包括(油藏的类型、储集层的非均质性、粘土矿物敏感性、流体性质、油藏驱动能量等)开发因素包括(井网密度、开发方式、布井方式等)。
1.1 地质条件是形成剩余油的先决条件血)地质条件相同的油田采用的井网和井距不同,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就存在差异。
相反,相同的井网对不丰廿同的油藏来说其剩余油的数量和类型也不一致。
不同沉积类型的油田,剩余油分布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孤岛油田中区馆3—4层系为曲流河相沉积,高含油饱和度区分布零散,平面上以镶边状或点状存在,纵向上受井网控制和油层边界、断层影响明显、小层储量主要集中在主力油层中,剩余储量仍然以主力油层为主 主力油层以其面积大、厚度大、所占储量多的优势而继续成为开发调整挖潜的重点。
辽河欢26块为扇三角洲沉积,剩余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的构造较高部位,呈零星状或局部小面积片状和零星点状分布。
1.2 开采条件是决定剩余油分布状况的外部因素对一个具体油田而言,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客观条件一定后,不同的井网和井距以及开采方式就决定了剩余油的存在形式。
从剩余油分布的一般规律来看,富集在现有井网未控制作的边角地区、注采并网不完善地区以及非主流线的滞流区的剩余油,主要是受到了开采条件的影响所致。
在大庆油田,注采不完善是形成剩余油的最主要原凶,若把二线受效型、单向受效型及滞留区则也包括在内,其剩余油所占比例在4o 以上,辽河油田欢26块西部,存在相对较大面积的高含油饱和度区,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注采系统不完善造成的1.3 剩余油成因类型大体分为两类平面剩余油成因类型有:①在注采井之间压力平衡带(滞留区)形成的剩余油;②落井网失控的剩余油;③ 由于注采系统不完善形成的剩余油;④薄地层物性极差和薄油层形成的剩余油;⑤在主河道之间或油藏边缘薄地层形成的剩余油;⑥断层阻隔形成的剩余油;⑦ 低渗透带阻隔或岩性尖灭带所形成的剩余油;⑧高度弯曲河道突出部分剩余油;⑨微结构顶部的剩余油。
Z油田精细地质研究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Z油田精细地质研究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油田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关键是寻找由于储层非均质性造成的高剩余油分布区,通过开发层系的调整和部署高效井进一步挖潜,提高油田采收率。
本文针对目前Z油田存在的诸多开发问题,主要是从地质基础方面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结合油藏开发动态,从地质上重新认识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油水运动规律,以期解决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标签:高含水;地质研究;剩余油分布本研究从油田的储层地质基础问题出发,应用储层建筑结构的方法原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原理和储层随机建模方法,深入开展储层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建立储层精细构造模型、砂体骨架模型、物性参数模型。
结合油藏开发动态,从地质上重新认识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油水运动规律,以期解决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单元的进一部开发调整提供服务。
1 油田地质研究构造上的研究认为整个凹陷经历三个发育阶段:①同生断陷发育时期(K2t -E1f);②后生断陷发育时期(E2d-E2s);③坳陷阶段(E3-Q)。
储层的研究认为:①含油层系:是一个“同期不同相”的沉积复合体,相当于二级旋回。
其顶、底界面与层序界面一致。
②油层组:为岩性、电性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砂层组的组合,是在二级旋回背景上形成的次一级旋回,相当于三级旋回,代表湖盆水域更次一级扩张与收缩。
沉积相模式研究:从上述沉积相展布和演化特征可知,E2d25与E2d24发育的是一套较深湖的湖底扇沉积,随后湖盆逐渐抬升,水体变浅,E2d23、E2d22和E2d21发育扇三角洲沉积,是陆上冲积扇在湖盆内的延伸和发展。
物源来自于凹陷东侧和南侧,均属于南部物源沉积体系。
E2s17沉积时期,湖盆向南收缩,水体进一步变浅,形成北高南低的地势,北部的碎屑物质成为供应本区的主要物源,发育一套正常三角洲沉积。
至E2s14沉积时期,本区已演变为冲积平原,发育曲流河沉积。
所以,戴二段时期,本区属南部物源沉积体系模式,垛一段时期,本区属于北部物源沉积体系模式。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研究方法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研究方法通过对目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的调研来看,国内外对研究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都是十分重视的,存留在地下的剩余油是未来开发石油资源的主要对象。
本文将对剩余油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讨论,简述剩余油形成与宏观、微观分布规律。
将目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方法分为地质综合分析法、地震测井综合解释法、油藏数值模拟法和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法等。
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综合多学科理论知识,探讨新方法,保证剩余油研究向高层次、精细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规律;宏观;微观1引言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仅采出总储量的30%左右,这意味着还有大约2/3的剩余石油仍然被残留在地下。
剩余石油储量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提高采收率无异于找到新的油田。
剩余油研究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控水稳油”开发战略的重要手段[1]。
随着勘探难度和成本的增加,提高原油采收率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因此,从出现石油开采工业以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一直是油田开发地质工作者和油藏工程师为之奋斗的头等目标。
油藏中聚集的原油,在经历不同开采方式或不同开发阶段后,仍保存或滞留在油藏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原油即为剩余油,这就是广义剩余油。
其中一部分原油可以通过油藏描述加深对油藏的认识和改善油田开采工艺措施、进行方案调整而可被开采出来,这部分油多称为可动油剩余油,也就是狭义剩余油。
另一部分是当前工艺水平和开采条件下不能开采出来的、仍滞留在储集体中的原油,这部分油常称为残余油。
2 剩余油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剩余油研究和预测是一项高难度的研究课题,目前已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剩余油研究和预测的方法技术,但每种方法技术均存在局限性。
2.1地质综合分析法地质综合分析是研究和预测剩余油的有效手段之一,该方法在综合分析微构造、沉积相、储集体非均质等地质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对剩余油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预测剩余油分布。
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含油 动用储 面积 量
井数(口)
(Km2) (104t) 油井 水井 合计
1.8 242 13 0 13 1.8 242 9 2 11 1.8 242 10 2 12 1.8 242 10 2 12 1.8 242 10 2 12 1.8 242 10 2 12 1.8 242 12 2 14 1.8 242 20 6 26 1.8 242 21 10 31 1.8 242 22 10 32 1.8 242 24 9 33 1.8 242 23 11 34 1.8 242 21 11 32 1.8 242 22 12 34 1.8 242 22 14 36 1.8 242 27 17 44 1.8 242 28 17 45 1.8 242 28 14 42
体积系数
1.255 1.255 1.255 1.258 1.258 1.258 1.275 1.275 1.275 1.275 1.260 1.260 1.260 1.260 1.260
计算单储系数 6.623 6.538 6.326 6.754 6.331 6.205 5.741 5.824 5.866 5.658 4.857 5.491 5.111 5.111 5.280
含油饱和度(%)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原油密度(g/cm3) 0.888 0.888 0.888 0.885 0.885 0.885 0.884 0.884 0.884 0.884 0.887 0.887 0.887 0.887 0.887
64
11.8
1.4 13.6 10.5 0.099 5.583 0.145 0.008 0.170 0.150 0.048 0.007 0.528 Ⅱ
不同时机聚驱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将 微观 可视 化模 型 放 置 于 干燥 皿 中 , 2 4 h后 称量 模 型质 量 。将 模 型抽 真 空 饱 和模 拟 水 , 称 质 量并 根 据模 拟 水 密 度 计 算 实 验 温 度 下 的 孔 隙 体
积。早期注聚条件下 , 模 型饱 和模拟原油后直接 注入 0 . 3 P V浓度为 1 2 0 0 m g / L聚合物溶液 , 再 进行后续水驱至 1 0 . 0 P V; 后期 注聚条件下 , 模型 饱 和模 拟原 油后 先注 入 1 . 0 P V水 , 并保 证注 入水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进 展
4
A D V A N C E S I N F I N E P E T R O C H E M I C A L S
l =.
1J 1J 1● 1J 1J 1J 1J
第 l 5卷第 2期
大多数孔道 , 降低优势通道形成速度 , 可提高注人 端附近的采收率, 但 是有效成分的消耗降低 了聚 合物在地层中后区域的作用效果 。后期注入的聚
2 0 1 4年 3月
于 群. 不 同时机聚驱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不 同 时机 聚 驱 剩 余 油 分 布 规 律 研 究
于 群
( 中国石化胜利 油 田地质科学研究 院 , 山东东 营 2 5 7 0 6 1 )
[ 摘
要]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 和微观可视化实验 , 研究了不 同时机 聚驱 时剩余 油的分布规 律
聚合物驱能够在水驱后进一步降低剩余油的 饱和度 , 提 高采 收率¨ J 。对聚驱后剩余油分 布
的研究工作通常是针对陆上油 田开发模式 。
近年来 , 海 上 油 田开发 技术 得到 长足 的发 展 , 由于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及研究方法综述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及研究方法综述乔雨朋;邵先杰;接敬涛;梁武斌;李士才;陈小哲【摘要】中国东部老油田大部分已进入后期的高、特高含水阶段,然而,在高含水期油藏中仍然蕴藏着丰富的剩余油资源.剩余油的研究是进一步加大油井产量,提高油井采收率的重要基础工作.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储层纵向、平面上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从开发地质、地震、测井、油藏工程四方面综述了剩余油的研究方法,为现场的工作人员提供理论上的帮助.【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5页(P132-136)【关键词】高含水;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作者】乔雨朋;邵先杰;接敬涛;梁武斌;李士才;陈小哲【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7目前,我国约有90%的油田采用注水开采的方式,大多数的油田已进入后期的高含水阶段。
由于我国陆上石油储层多为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同时原油性质差异大,注水开发后尚有40% ~70%的资源量滞留在油藏中[1]。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查明剩余油分布的准确位置,搞清其分布规律,为油田今后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依据。
本文在大量查阅国内各油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研究方法两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油田高效可持续的开发提供帮助。
1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从纵向和平面两方面考虑[2]。
1.1 剩余油纵向分布规律1.1.1 层间剩余油分布规律由于受到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在垂向上,各小层在注水开发过程中会出现井间干扰和单层突进现象,致使物性好、厚度大的小层水淹程度高,剩余油则富集在厚度薄、物性差、非均质性严重的小层。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的多方位研究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的多方位研究【摘要】关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的研究认识,是科学合理制定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利用试井资料确定剩余的分布是一种方便、经济,可靠的实用方法。
同时通过对河流成因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状况的阐明,进而认识到剩余油分布的宏观地质控制因素,对河流成因储层剩余油的挖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储层1.利用河流成因储层的探讨1.1河流成因储层主要特征河流相沉积为陆相冲积环境的主导沉积,主要有辨状河和曲流河两种类型。
河流的水流属牵引流,碎屑沉积物以砂、粉砂为主,分选差至中等,分选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概率曲线显示明显的跳跃、悬浮两段型,并以跳跃总体为特征,悬浮物总含量为2%~3%。
其层理发育,类型繁多,包括块状层理、韵律层理、粒序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但以板块和大型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一般有半数以上的层具交错层理。
细层倾斜方向指向砂体延伸方向,倾角15°~30°,由下至上层系及细层的厚度变薄、粒度变细,细层具粒度正韵律特征,层系厚度一般30cm或更薄,很少超过1m。
在河流沉积剖面上大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发育在下部,小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发育在上部,波状层理发育在剖面顶部。
河流沉积中,常见流水不对称波痕,也可见砾石的叠瓦状排列,砾石扁平面向上游倾斜,倾角约为10°~30°。
河床最底部常见明显的侵蚀、切割及冲刷构造,即冲刷面与底砾岩。
河流沉积砂体在平面上多呈弯曲的长条状、带状、树枝状等,在横剖面上呈上平下凸的透镜状或板状嵌于四周河漫泥质沉积中。
如辨状河心滩砂体,总是呈对称的透镜状成群出现,交错叠置,四周为泥质沉积所包围,显示河道的多次往复迁移。
曲流河边滩砂体则呈不对称的透镜状,凸岩沉积厚、凹岩砂体薄,平面上多呈弯曲的条状、带状,反映河道长期侧向迁移、加积的沉积特征。
河流沉积特征决定了其储层孔渗性较好,但平面及纵向上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
厚层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厚层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谭春雷(胜利油田分公司纯梁采油厂,山东博兴 256504) 摘 要:目前国内各主力油田均已到开发中后期,油田均已高含水,新区以低渗透、稠油为主,需要大型压裂或热采,投资高,风险大,为此加强剩余油分布以及高含水期开发规律研究,改善主力油田水驱油藏采收率对油田产量保持硬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系统分析了厚油层剩余油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在正韵律油层中,随着级差的增大、原油粘度的增加,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夹层对注入水的遮挡作用使夹层上部剩余油饱和度降低,夹层下部剩余油饱和度升高,油层厚度、采油速度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也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为挖掘高含水期厚油层开发潜力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 E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6—0131—04 梁家楼油田纯47块属高压、高渗、储层单一的封闭型断块岩性构造油藏;储层渗透率高、差异大、原油物性好,经过近40年开发区块综合含水已高达96.3%,近80%的井含水在90%以上,因纵向上储层岩性变化快,隔夹层多,层间物性差异大,非均质性严重,注入水沿相对高渗层形成固定渗流,造成油井含水高,局部井区水驱油效率低,且在高部位断层附近局部区域夹层分布,近些年来通过堵水调剖、补孔改层等手段证实局部剩余油富集,但该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复杂,认识难度大,因此研究厚层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对于提高采收率和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章利用ECLIPSE 软件建立了梁家楼油田纯47块典型厚油层概念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主要考虑了沉积韵律、渗透率级差、油层厚度、夹隔层位置和面积、原油粘度等地质因素以及井网方式、采油速度等开发因素影响,建立相关模型,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平面油水运动规律和纵向水淹规律。
1 模型建立以梁家楼油田沙三中纯47-3井组为原型,选择了一个正方形区域,模拟面积0.41km ,为了避免因井网分布不规则,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有一定的干扰,因此重新布置井网,重新部署了标准的均匀五点井网包括4口水井1口油井。
水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
2 9
水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
黄浩 晟 ( 中海石 油 ( 中国) 有 限公 司天 津分公 司)
【 摘 要】 油藏经过水驱后 , 还有相 当数量的石油残留在地层中成 为剩余油 。 本文 以压汞实验得到的岩心的孑 L 隙特征
参数为依据 . 利 用 截 断 威 布 尔 分 布 函 数 确 定 了喉 道 和 孔 隙 的 尺寸 , 并 计 算 出 了喉 道 体 积 、 形状因子 、 孑 L 隙度等 参数 , 分
情况 , 认 为 是 润 湿性 是 随 机 的【 3 】 。油 相 作 为 非 润 湿 相 主要 集 中在
孔 隙 和 喉道 的 中心 区域 。 驱替 方 式 为活 塞 式 驱 替 。假 设孔 隙 内 的
流体为不可压缩 、 不混 溶。网络人 1 3的 一 端 同 驱 替 流 体 相 连 , 网
络 出 口的 一 端 用 于 排 除 被 驱 替 流 体 。 中 间 部 分 为 模 拟 微 观 渗 流 过 程 以 及 求 解 宏 观 参 数 的测 试 区 。驱 替 过 程 中 的 每 一 步 选 择 具 有 最 低 进 入 毛 细 管 压 力 的元 素 进 行 驱 替 。 此 处 模 型 采 用 左 侧 进 流, 右 侧 出流 的 方 式 , 其它边界上不可渗流。 含 油 饱 和 度 指 单 位 孔 隙 体 积 中 油所 占 的 百 分 数 ,假 设 油 藏
即
一 一
l
( R m 一 R mi n ) × ( 一 1 n [ ( 1 一P ) + 目 ] ) + 。 n
( 1 一 1 )
在 微 观理 论 发 展 的早 期 。 人 们 首 先 提 出 的是 毛管 束 模 型 , 是 假设 孑 L 隙 介 质 南 一 系 列 毛 管 组 成 。其 中 最 简 单 的 是 等 半 径 线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进展
美国: 美国:曾组织了专家研究了储量为10亿吨的一些大油田认为: 1、77%的剩余油遗留在注水未波及到的油层中; 2、23%残留在注入水扫个的油层中。 前苏联: 前苏联:16位油田开发专家、开发地质专家、地球物理化学 家对ROS分布的估计为: 1、27%残留在水未洗到的夹层和水绕过的渗透层中; 2、19.5%残留在滞留带中; 3、16%残留在透镜体中; 4、15%残留在小孔隙中; 5、13.5%以薄膜形式分布在岩石颗粒表面; 6、8%在局部不渗透遮挡处。 以上表明60-65%ROS分布于因非均质严重而引起的注入 水未波及带,只有30-35%残留在水淹层内。 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 1、40%存在于注采不完善的独立砂体; 2、40%存在于成片的差油层; 3、10%存在于井网未控制处; 4、10%存在于河道砂主体常边部的变差部位。
14
一、示踪剂测试的理论依据
15
二、单井回流示踪剂测试
三、井间示踪剂测试
16
一、在裸眼井测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测井方法 (一)电阻率测井法 1、常规电阻率法 2、电阻率测-注-测法
17
18
(二)核磁测井法
1、正常油的核 磁注-测法 2、重油的常规 核磁测井法
19
二、在套管井中测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测井方法
第十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一、剩余油饱和度
剩余油饱和度(Sos)定义为油藏产量递减期内 任何时候的含油饱和度,一般指二次采油末油田处 于高含水期时剩余在储层中流体的原油饱和度。而 残余油饱和度(Sor)为在油层条件下,油的相对渗透 率为零的不可流动油的饱和度,它是剩余油饱和度 的一种特殊情况。剩余油饱和度可能等于残余油饱 和度,但它往往大于残余油饱和度。
3
二、影响剩余油分 布的主要因素
(一)沉积非均质性对 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4
(二)储层非均质性对 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5
6
7
8
9
一、建立高含水期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二、细分沉积微相,勾绘沉积成因储层参数图 细分沉积微相, 三、开展流动单元研究
10
11
12
13
一、常规取心 二、橡皮套取心 三、压力取心 四、密闭取心 五、海绵取心
(一)脉冲中子俘获测井(PNC)
1、常规脉冲中子俘获测井法 2、脉冲中子测-注-测(LIL)方法
(二)碳氧比(C/O)测井法 (三)重力测井(BHGM)
1、常规重力测井 2、重力测-注-测方法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