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研究_袁晴棠

我国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研究_袁晴棠
我国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研究_袁晴棠

我国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袁晴棠1,戴宝华2

(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 100728;

2.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摘要:通过对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梳理,分析了其对我国石化工业发展产生

的影响。针对我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创新

发展的战略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措施建议。

关键词:石化工业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石化工业已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规模跻身于世界石化大国行列,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油品和石化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并有力支持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十二五”以来,我国石化工业内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竞争能力,实现由大向强的转变。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为我国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在此背景下,中国工程院开展了“我国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以“创新驱动、‘两化’融合、结构优化、质量为先、绿色发展”为方针,通过对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梳理,分析对我国石化工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我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措施建议。

1 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是在产品需求增长的推动下,世界石化工业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2015–2025年间,世界炼油能力将从48.41亿吨/年增至54.3亿吨/年左右,乙烯能力将从1.60亿吨/年增至2.30亿吨/年左右。世界石化产品供需趋势见表1。

收稿日期:2016–04–15。

作者简介:袁晴棠,196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中国

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

现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委资深委员。2016 年 第 24 卷 第 5 期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TODAY权威观点 01

二是产业格局发生变化,北美、亚太和中东地区作用凸显。石化产品的消费重心向亚太、中东地区转移。2000–2015年间,世界石油消费量已从35.82亿吨增至42.93亿吨,其中亚太和中东地区分别占石油新增消费量的69%和21%,而欧洲地区的石油消费量有所下降。化工产品的消费也出现类似情况。随着石化产品消费重心的转移,亚太、中东地区的石化产能快速提升。在此期间,北美地区由于页岩气革命使其石化工业重新恢复增长。2000年前,北美、西欧、亚太三个地区炼油能力占世界总产能的68%以上,乙烯产能占80%以上。到2015年,北美、亚太、中东三个地区炼油能力约占世界的64%,乙烯产能占77%。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上升,而同期西欧地位仍将有所下降。

三是集约化发展明显,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型化、炼化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例如,世界炼厂数量进一步减少,2000–2015年间,炼厂总数已从742座减少至634座。而在规模大型化发展的推动下,大型炼厂的数量逐年增多,2 000万吨级炼油厂已从17座增至27座,占世界总能力的比例从10.57%增至14.87%。2000–2020年世界大型炼厂的数量变化情况见表2。

四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加快,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炼油产业方面,通过优化调整装置

结构和技术进步,生产清洁油品,适应原油品质劣质化和交通运输燃料需求的增长。2000–2015年,世界炼油能力年均增长0.9%,而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和加氢处理的年均增速分别高达5.1%、4.6%和3.1%。预计2015–2025年,世界炼油能力将年均增长1.1%,而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和加氢处理的年均增速仍分别高达2.9%、2.2%和1.6%。在石化产业方面,正在推进战略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向生产高附加值、高质量产品和发展服务业转型。

五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使创新成为驱动石化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世界石化工业科技创新发展迅猛,一流能源化工公司都在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领先石化公司纷纷创新业务运行模式等。

六是循环经济理念愈发受到重视,绿色低碳引领未来发展。发达国家以立法手段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

七是石化工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石化生产方式发生变革。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了石化工业生产作业环境,提升了管理运营水平,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和石化工业创新模式的形成。

八是以安全环保为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监管和预防性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推动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2 我国石化工业现状2.1 我国石化工业取得的成就

一是生产规模跃居世界前列。2015年,我国炼油能力达7.48亿吨/年,约占全球总能力的15.5%,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乙烯能力2 121万吨/年,约占全球的13.3%,居全球第二位;三

大合成材料等主要石化产品在全球均占有较大比重,详见表3。同年,我国成品油产量达3.38亿吨,完全满足国内需求,且略有出口;乙烯产量1 951万吨,乙烯当量消费自给率已达51.9%。

二是石化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2000–2015年间,炼厂平均规模由195万吨/年增至312万吨/年,

权威观点 Authoritative Views

02

2016 年第 5 期

千万吨级炼厂数量由4座增至28座;乙烯装置平均规模由22万吨/年增至60万吨/年以上,百万吨级乙烯企业由2006年的1家增至2015年的8家,已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三大石化产业集群。2015年,三大石化产业集群企业炼油能力约占全国总炼油能力的70%,乙烯能力约占全国乙烯总能力的68%。

三是产品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柴汽比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1990年的1.20逐步提高,2008年达到2.11的峰值。随后由于柴油消费的回落,生产柴汽比紧跟消费柴汽比回落至2015年的1.49,基本实现了生产柴汽比与消费柴汽比的同步变化。化工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各大石化公

司都加大了合成树脂专用料和差别化纤维的品种开发力度。

四是产品质量持续升级。随着我国油品质量标准升级步伐不断加快,2014年车用汽油实施国Ⅳ标准,硫含量不高于50 ppm ;2015年1月1日起全国开始实施国Ⅳ车用柴油标准,硫含量不高于50 ppm 。部分城市还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南京已实施国Ⅴ汽油标准,硫含量不高于10 ppm ;北京、上海、南京还实施了国Ⅴ柴油标准,硫含量不高于10 ppm 。2015年4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国家层面推动成品油质量持续提升,今后我国对石化产品品质要求也将逐步提升。

五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在技术进步和精细管理的推动下,石化产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大中型炼油企业综合商品率、炼油综合能耗指标明显改善。我国乙烯综合能耗从2000年的787.4千克标油/吨降至2014年的600千克标油/吨,降幅达到23.8%。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升,COD 、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量指标持续下降。

六是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目前,我国已拥有现代化炼油厂全流程技术,已能够依靠自有技术建设单系列千万吨级炼厂;在化工技术方面,我国已拥有先进水平的石油化工主体技术,已具备依靠自有技术建设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和芳烃装置及配套装置的能力。

七是“两化”融合成效显著。我国大中型石化企业主要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控制;通过生产执行系统(MES )、生产优化技术、生产调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提升了管控水平及工作效率;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支撑采购、销售、财务等业务的高效运作;石化企业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商业智能分析系统;在工程设计方面,三维工厂设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此外,炼化智能工厂建设试点工作已经起步,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一是炼化布局不尽合理,布局分散,平均规模较小,部分省市存在原油和成品油逆向流动现

袁晴棠等.我国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权威观点

2016 年第 5 期

03

象;二是炼化产能过剩态势严重,2015年全国炼厂平均开工率仅7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大部分石化产品产能也已出现过剩;三是部分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柴汽比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高辛烷值汽油组分较少、高端石化产品比例较低等;四是油品质量升级加快,部分石化产品质量标准缺失,产品质量升级压力较大;五是石化企业的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形势严峻;六是石化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国际领先的关键技术,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七是“两化”深度融合不够,难以支撑石化工业的转型升级。

3 我国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及目标

3.1 战略思路

以“创新驱动、‘两化’融合、结构优化、质量为先、绿色发展”为指导方针,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石化工业,努力促进石化工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装置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大幅增加高端石化产品比例,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石化企业和知名品牌,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石化工业,实现我国石化工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不断增强石化工业的整体竞争力。3.2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5年,我国石化工业实现转型升级,建成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优化、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工业体系,整体进入世界石化强国行列。

科技发展目标:建成世界一流、具有中国特色的石化科技创新体系,炼油和化工主体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专项技术。

“两化”融合目标:实现石化工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完成智能工厂标杆示范并推广应用,全面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实现制造、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

结构优化目标:坚持大型化和炼化一体化发

展方向,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生产能力,实现产业结构、原料结构、装置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形成一批布局合理、本质安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和若干产业基地。

质量效益目标:汽柴油质量走在亚太国家前列,满足国家油品升级要求;石化产品结构形成“基础+高端”格局,其中高端石化产品自给率达到40%以上;全面提升石化工业的质量效益,石化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2014年提高30%;铸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石化品牌。

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石化工业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较2010年降低40%以上,炼油综合能耗降至55千克标油/吨以下,乙烯燃动能耗降至550千克标油/吨以下,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20%,副产物利用率提高50%,实现绿色低碳发展。4 我国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石化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提升和突破十大关键核心技术,包括劣质原油和重油加工技术、高品质油品生产技术、乙烯成套技术、节能型芳烃生产组合工艺、高性能合成材料技术、煤的高效清洁转化技术、生物燃料与生物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技术、CO 2捕集封存和资源化利用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加强6项前沿性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分子炼油技术、化工过程强化技术、新型催化材料技术、纳米等新材料技术、甲烷制低碳烯烃技术、新型制氢技术;加快实施4个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包括三大合成材料加工应用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石化工业“两化”融合创新平台;努力推进3项重大创新工程建设,即百万吨级劣质油加工示范工程、石化智能装备开发及产业化、石化智能工厂示范及推广应用;同时需要加强和完善石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二是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步伐,促进石化产业模式升级变革。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全面提升研发、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努力改变石化工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实现

权威观点 Authoritative Views

04

2016 年第 5 期

运营智能化、商业生态化,促进我国石化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优化调整结构,推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在发展中实现转型升级,在转型中谋发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调整国内和境外炼化产业的布局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配置,调整企业结构;通过调整原油资源结构、乙烯原料结构等,优化原料结构;增建渣油加氢、渣油加氢组合工艺、烷基化、异构化装置,新建化工新材料、高端石化产品等生产装置,优化装置结构;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引领市场潮流、实现差异化发展,增强我国石化工业的盈利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

四是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积极打造世界一流品牌。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石化产业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管理,加快质量监管与信息化的融合,完善质量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强化品牌建设,打造世界一流品牌。

五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使用清洁的能源资源和原材料,加强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狠抓“三废”治理,强化绿色制造;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行节能减排;促进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企业资源的最优化利用,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六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努力向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延伸。强化服务职能,加强面向生产过程的生产性服务和面向消费者及消费过程的产品服务,积极向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延伸。5 我国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是建议出台《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用以引导石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建议政府严格执法,发挥安全、环保、质量的导向作用。严格监管执法,以安全、环保和质量等手段引导我国石化工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三是建议建设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四是建议出台支持和激励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从财税政策等方面对石化企业转型升级进行相应的激励和支持。

五是建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避免无序竞争引起的新一轮产能过剩。

注:本文系中国工程院《我国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参与该课题研究的成员包括:袁晴棠、戴宝华、徐承恩、王静康、李德芳、谢在库、何铮、刘佩成、宫向阳、邹劲松、刘伟、刘斌、杜鹃、谷屹、刘国华、骆红静。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Yuan Qingtang 1 and Dai Baohua 2

(1.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Beijing 100728,China ;

2. Sinopec Economics &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29,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sorting ou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worl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ir influence upon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nd existing problems, it puts forward strategic thinking, development goal, key tasks and measure suggestions of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for petrochemical industry.

Keyword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袁晴棠等.我国石化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权威观点

2016 年第 5 期

05

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促发展.docx

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促发展 成立于 1951 年的苏州远东砂轮有限公司,历经60 余载肩负“打造创元主业、振兴民族工业”使命,发挥“聚沙 成塔、屹立远东”精神,不懈“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 促发展”干劲,持续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努力追逐着 “中国磨料磨具行业的引领者、世界磨具行业的先进者”目 标,已成功实践出了自己独特的升级发展之路,并逐步形成 了值得借鉴的“创新远东”模式。 创新产品营销策略 一着不让抢占内外市场份额 一是着力推进固结磨具市场触角延伸。公司注重扩展固 结磨具销售市场,力拓新区域、新客户。在稳固沪宁、浙江 地区市场的基础上,将销售工作重心转向华南、西南、东北、西北尤其是南北方、苏北地区,不断扩大异地区域的销售比 重。公司主要负责人深入市场前沿,切实把握、研判、细分 市场,进一步开拓新客户尤其是直供户,将市场、利润掌握 手中。 二是着力做大涂附磨具内销外销“蛋糕” 。公司在稳固重 大客户、不断提升涂附磨具国内销量的同时,多措并举畅 通外贸“绿色通道” ,竭尽努力做到“三个一”:一是对国际

市场深入分析、正确定位。根据东南亚、中东及欧美、非洲 市场对产品品质、档次、价格的不同要求,积极施展各有侧 重、富有针对性的“组合拳” ,抢占锆刚玉、磨中纤板等高 端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着力在伊朗、土耳其、澳大利亚、 印尼等市场实现突破;二是以涂附磨具大卷产品为重点,扩 展涂附磨具产品转换商及转换厂家,争取成为他们长期稳定 的供应商;三是发挥产品特色优势,加大对TC136Y 等重点产品的外销推广力度。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 公司外销收入连年增长,今年9 月份实现外销收入再创公司 历史新高,较2013 年 9 月同比增长49.87%。 三是着力优化调整产品生产销售结构。坚持市场引导、 以创新引领,持续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是集中精力、整合资源,努力生产市场销路好、附加值高、性价比优的涂附磨具中、高档产品。将磨中纤板单方向和多 方向产品、锆刚玉、碳化硅等优势产品的产销比重提升至总 产销量的三分之二,尽量生产 ??幅锆刚玉系列产品,逐步减少 和淘汰盈利率低、质量不稳、工艺复杂产品及小单产品的产销量,千方百计推进有效生产和有效销售。同时开拓扩展延伸涂 附磨具应用新领域。努力将公司拳头产品锆刚玉成功打入暖气片、高尔夫球头、铸件等产业领域;二是以技术集成创新为主,推广精度高、磨削性能好的固结磨具产品,进一步提高技术含 量大、毛利率高、市场缺位、适销对路的高

互联网背景下的工业企业创新发展驱动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工业企业创新发展驱动模式 作者:袁凯 中设智控工业互联网版块总经理 导读 数字业务创新成为“新常态”,在工业4.0的时代大背景下,企业有物联、务联和互联的三大需求,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需要一个提供综合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企业供需的精准匹配,以帮助企业进行精准定位制定战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不仅体现上企业层面上,更体现在为社会所带来的进步。 一、中国工业企业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 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积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下,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2016年是数字的一年,数字业务创新是“新常态”,专注于技术创新的企业将继续寻找可以帮助他们创造竞争优势和价值、降低经营成本、使业务模型转型的新技术。 今年,有三个趋势非常突出: 一是感知智能机器时代来临; 二是透明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更加优化; 三是平台革命正在酝酿。 这三方面的趋势将给决策者们带来显著的机会,帮助企业的领导者们应对数字业务发展的挑战,为各类组织提供链接新商业生态系统平台的新机遇。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开始将先进制造业提升为国家战略,于2010年签署《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2012年GE发布了《工业互联网》蓝皮书,并联合AT&T、思科、IBM、英特尔成

立工业互联网联盟,从国家战略到企业行动中加快建设美国先进制造业创新网络。德国于2011年首次提出“工业4.0”的概念,并在2013年发布工业4.0实施建议,提出工业4.0战略以增强德国制造的竞争力和提升德国工业产品的持续盈利能力,推进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中国更是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强工业基础能力,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二、企业内需与外生的核心需求 基于以上背景,企业应当更多的基于三方面思考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 基于市场个性化需求及企业柔性制造的——物联 物联包括产品的物联和装备的物联,为了对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以更好地实现产品定位、运行状态、故障监测及维修服务等,企业需要进行产品物联化,例如电子枰、智能小家电等产品;企业为了实现生产设备的精准调度、精准维护、精准管理及安全生产,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物联网化,例如注塑机、贴片机等。 2. 基于企业软实力提升的——务联 在企业物联网化的基础上,企业实现硬件的联网,同时需要企业软件实力的提升,才能发挥

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分析以及贸易发展经验分析_戈志梅

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不具备发展石化产业的先天优势,但新加坡政府不断地调整工业和产业政策,利用自身地理优势,顺应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吸引外资,用四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工业化进程,并首创以工业园区为主导的模式,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标杆。 一、新加坡石化工业生产情况分析 从表1中显示了2002年-2012年新加坡石化产业与制造业生产指数的情况,发现石化工业生产指数一直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增长,并且发展速度略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是新加坡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2004年新加坡的石化工业总产值为533.37亿新元,在2012年石化工业总产值为1020.55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33.9%。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4年-2012年新加坡石化工业的产值和增加值情况。发现专用化学品的工业产值虽然不高,但其增加值却逐年增高,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增加显著,到2008年已超越石油制品和石化产品的增加值,成为石化产业集群中工业增加值最高的子产业,2012年专用化学品生产的工业增加值达20.07亿新元,占石化产业工业增加总值的42%。这与新加坡石化产业不断向下游发展、集中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工业政策十分吻合。 二、新加坡石化产业贸易情况分析 在新加坡政府出口导向政策的影响下,新加坡的石化产业属于出口型产业,原材料均从其他国家进口,经炼制加工后,出口石油制品,并为中下游企业提供生产原料,进而出口石化产品和附加值更高的专用化学品。新加坡的石化产品除少部分供国内的消费外,大部分产品均供出口。 使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新加坡石化产业进出口竞争力水平。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TradeCompetitiveness)指数:TC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该指标均在-1与1之间,大于0说明该产业贸易顺差,反之则为逆差。其值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越接近于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 从表3可以看到,新加坡石油制品出口增长快速,2002年为169.938亿美元,2012年增至939.362亿美元。新加坡化工产品的出口额也增长快速,2002年为152.832亿美元,2012年为506.859亿美元。 新加坡石油制品和化工产品的TC指数均为正值,且增幅较为明显。石油制品TC指数从2002年的0.13上升到2012年的0.31,在2010年达到最大值0.4;化工产品TC指数从2002年的0.08上升到2012年的0.22,在2006年达到最大值0.27,说明新加坡石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数据来源:根据新加坡统计局及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数据整理 数据来源:根据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网站相关数据整理数据来源:根据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网站相关数据整理 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分析以及贸易发展经验分析 ■戈志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蕊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摘要:新加坡作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新加坡石化产业对亚洲地区的石油化工的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生产规模和贸易情况方面,分析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并分析了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经验,其中重点关注区域经济合作对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新加坡石化产业发展发展经验 析 国际经贸 表12002年-2012年石化工业与制造业生产指数 表2新加坡石化工业产值与增加值(单位:百万新元) 表3新加坡石油制品和化工产品进出口额及出口竞争力指数 (进出口额单位:百万美元) 65

石油化工发展趋势及机遇

未来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趋势及中国创新发展机遇 未来十年,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前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了一批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和高层管理人员,对“未来十年世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创新发展机遇”进行深入讨论,用了9个月的时间,五易其稿,形成了“跨国公司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在9月11~12日召开的2014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向业界公开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作为报告发布人指出,“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全球视野和独到见解,值得全行业认真学习、仔细倾听和深入思考。整个研究报告共分五个部分,4万多字,现摘要介绍其主要观点。 一、未来十年世界石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未来十年,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全球石化产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新的趋势。未来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五大新趋势: (一)新兴市场快速崛起,推动全球石化消费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1.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推动全球石化市场重心东移 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石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市场空间,并推动市场增长重点由北美、西欧加快转向高速增长的亚太和南美地区。未来十年,亚洲将持续保持全球石化产品需求增长中心的地位。 2.全球石化产业发展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在未来中长期发展阶段,全球石化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石化产业发展速度都将超过GDP增速。 (二)原料多元化进程加快,推动全球能源原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推动全球油气供给重心向西转移 北美“页岩气革命”正在推动世界油气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非常规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的快速增长,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气国。随着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全球能源供给的重心将加快从中东向西半球转移。 2.中国现代煤化工重大突破开辟了原料供应新途径 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快速增长以及油价的持续高位促使中国使用更多的煤炭来替代进口石油。现代煤化工的技术突破加快了以“煤代油”的进程。中国正在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工程示

创新研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研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医药报 | 类别:健康产业 | 点击:34 □本报记者姜恒 “‘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词是‘转型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制剂走出国门,走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就是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日前,在第30届中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这样说。 医药工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研发创新的引领和拉动。而紧跟国际研发动向,放眼全球医药市场,也成为我国医药研发创新路径的必然选择。 创新潮涌 我国《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对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科技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对药物创新,更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8~2020年,我国重大新药专项分为创新转型、快速发展、跨越发展三个阶段,2011~2015年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宏建说,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体系和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扩展,整体技术水平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与国际标准规范全面接轨,药物综合创新能力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为我国药物创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仅“十一五”期间,我国新药创制专项总经费即达184.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65亿元,地方财政投入21.3亿元,单位自筹88.3亿元,其他渠道经费10.3亿元。“‘十一五’期间,以1.1类新药埃克替尼、艾力沙坦、安妥沙星等为代表的创新药物上市,大大提升了我国医药工业的创新能力。”

重大新药专项或许最能体现国家对药物研发工作的重视,也最能体现我国医药研发创新工作的进展状况。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倪健教授介绍,截至2012年底,我国新药创制专项共立项1251个课题,中央财政共投入97亿元,地方配套41亿元,带动企业投入193亿元;获得新药证书62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约占2/3,其中1类新药12个,临床在研品种近400种;获得了199个临床批件,完成104项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申请发明专利近9000项,获得专利授权300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授权560项);制定各项标准2200项,带动了单元技术平台国际化进程,其中2家通过OECD GLP认证,GLP平台共承接165项跨国企业委托的安全性评价任务;产业化上市品种23个,总产值达12.4亿元,专项实施累积新增产值近800亿元。 国内知名的CRO服务商药明康德公司研发服务及中国商务拓展执行总监黎健认为,新药重大专项及“十二五”生物医药发展纲要明确了政府对创新药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企业因转型所需,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抱有极大热情,开始愿意对研发增大投资;一批拥有国际经验的研发人员归国从事新药研发;药监部门对新药审批审评管理逐渐展现出开放姿态,鼓励创新并设定多重保障机制,这一切都说明,“当今的中国处于创新药物研发最佳阶段。” 更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药物研发呈现出投入增大、申报趋于合理的特点。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研究员朱建英说,随着国内企业对创新研发重视程度的提高,近年来研发投入快速增长,2007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仅65.9亿元,2009年达99.6亿元,2011年增至211.2亿元。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11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强度为1.46%,超过制造业平均科研投入强度0.75个百分点。从企业研发的产品来看,已从简单仿制向自主创新的产业方向发展。历年的新药申

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科技创新工作实施细则

昆山市科学技术局昆山市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昆山市财政局 昆科字〔2015〕42号 关于印发《昆山市科技局贯彻落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 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有关委办局,各有关科技园区、企事业单位:经研究,现将《昆山市科技局贯彻落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工作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昆山市科学技术局昆山市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昆山市财政局 2015年7月9日

昆山市科技局贯彻落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动“昆山之路”从头越,根据《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5—2020年)》(昆委〔2015〕22号)、《关于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财政扶持若干政策》(昆委〔2015〕28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在我市注册的企事业单位。 第二章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科技成果是指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以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具备先进性、成熟性和适用性特征,能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或生态环境效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和生物新品种。 第四条“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包括:订制储备一批科技成果项目、引进落地一批科技成果项目和培育转化一批科技成果项目三个方面。 第五条订制储备一批科技成果项目

1.支持范围:聚焦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转型发展亟需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以“合同研发项目管理”的形式,每年向技术成果供给方有偿预订研发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或一次性购买科技成果并实施产业化。 预订研发是指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技术需求通过签署技术开发合同的方式寻求技术解决方案;一次性购买科技成果并实施产业化是指通过技术交易购买技术成果并在本市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两类项目均需每年6月向科技局备案。 2.支持方式:经评审认定,属预订研发类的,按申报单位实际支付预订研发费用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于具备产业化前景的优质项目列入订制储备项目库予以跟踪培育;属一次性购买类的,按实际交易额的5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上述项目均采取后补助的方式,以科技创新券的形式予以支持。 预订研发类项目到期后,根据合同费用支付凭证,兑现相应科技创新券额度;一次性购买类项目需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合格的,兑现相应科技创新券额度(不超过项目可兑换总额度的一半),其余额度在项目到期且考核合格后一并兑换,项目考核不合格或因故中止的项目不予兑现剩余科技创新券。 第六条引进落地一批科技成果项目 1.支持范围:重点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能源环保、现代农业等技术领域,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企业培训心得体会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企业培训心得体会2010年8月30日、31日两天,我有幸参加了温州市委组织部、温州市经贸委和温州市厂长经理人才公司共同组织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企业培训,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创新发展的意识,为以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在两天的培训中,其中张晖明教授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与发展转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讲课,再结合自己的工作,给了很大我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 张教授在对企业内涵的重新认识上认为企业的“企”字,如果没有了“人”字,企业也就终止了。我觉得很有道理,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在平时的管理中,各级管理人员都应该把培养人、教育人、留人等问题摆在日常工作的首位,只有把人的素质、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公司在日异月新的发展,现在企业“选人、用人、留人”的问题特别突出,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用人制度,切实的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才能跟上我们公司硬件发展的步伐,企业才能更加的欣欣向荣。 在讲课的过程中,张教授在大格局决定大结局的中一句“埋头拉车与抬头看路”的话,让我思绪了很久。我是在想,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我们管理人员一直盯着某个小问题不放,不去打开思路,大观全局的看待别的

事情,从而造成了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的局面。所以,我在想,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多多打开思路,多想问题,想别人想不到的问题,积极探讨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问题,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这样才能顾全大局,企业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都是用同样的方法去对待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要不断地、大胆的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和管理上的创新,才能让企业的发展一直保持青春活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我们电厂的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一定要我们的员工树立创新的意识,积极倡导创新的行为,不要让电厂的管理一成不变,这样才能让电厂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创造更大的效益。 企业发展的格局创新也是很重要的,伟明企业经历了创业、发展的阶段,现在正逐步走向强大,在这条路上,我们更需要在管理上和技术水平上加以创新。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能默守陈规,必须打开思路,不断的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强化,为我所用,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一点点的体会,总之,在本次的培训中,让我掌握了很多管理方面上知识,也让我由衷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只有不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 材料1 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摘自新华网 材料2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经济总量增长7.4%,实属不易。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是一个巨人,总量基数很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代表的增量不可小看。按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计算,全年经济增量就约达5万多亿元,约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 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就巨大,难能可贵。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那样的高速度?应该说,是做不到、受不了、没必要。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制约着速度高不上去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也难以承受过高的速度。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3 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要素价格上涨、储蓄率下降,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城镇化提速、产业转移,城乡区域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谈谈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新常态”的含义? (2)根据材料1、2、3谈谈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 (1)“新常态”是一个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速度虽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它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积极的。只要科学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必将频现新亮点。 (2)第一,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为迫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要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第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调控上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调控创新”,正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舵盘。 第三,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前者以后者为载体,工业化过程就是城镇化过程,互动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这是以

创新和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创新和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摘要]河南森源集团公司以超前的发展理念、准确的市场定位,立足于行业的高端、应用领域的前沿,通过不断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战略,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在电气、重工等应用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些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进而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9082 1河南森源集团公司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1.1找准战略目标定位,持续转型发展 20多年来,森源集团发展战略的制定与调整是其保持蓬勃生机、持续发展、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为了保持行业领头地位,森源公司总是吃透国家政策,紧跟市场需求,通过持续不断地变革创新和转型升级,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1992年,我国电力工业处于需求旺盛期,公司把产品定位于GN系列电力高压隔离开关产品。由于注重产品质量,注重市场拓展和企业诚信,短短5年时间就把隔离开关产销量做到了全国第一。1997年城乡电网改造,公司将目光放在国内输配电行业和国际输配电行业的发展方向上来,以求公司产

品最佳的战略定位,产品结构从单一的GN高压元件系列转变为元件和高压成套设备齐头并进的新格局。2002年,公司对“奔马”公司进行兼并重组,为农机企业突出重围再造辉煌探索出成功之路。如今奔马公司已经由农用车辆制造企业成功转型为重型工程车辆、新能源电动车辆制造骨干企业,跻身国内高端装备制造行列。其中大型汽车吊车是奔马公司为适应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和城乡市场需求而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柱新产品。新能源电动车已成功研发出电动支线公交车等6大系列新产品,在全省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其中纯电动移动警务室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并被列入公安部警用装备采购目录,相继装备到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和天安门广场,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70%以上。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奔马公司推出的创新产品多功能水车和沼气工程专用车,全国首创,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80%。 1.2推进品牌战略,产品以质取胜 质量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更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森源公司在不断地转型升级中,对质量的追求贯穿于产品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全过程,也贯穿于公司2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8年,公司就按照ISO9000的标准创建了质量管理体系,2002年引入U8财务管理系统,2003年引入世界一流的PROE三维设计软件,2005年引入当时国

石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要点提示: 强势分析:生产持续增长,主要石化产品的价格较2003年同期有较明显的增长,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石油开采企业因国际原油持续高价,收益稳定上升。 弱势分析:石油进口继续增加,我国石油价格机制受到国际油价上涨严重挑战;国内成品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下游化工企业,原材料成本方面的压力加大,企业炼化一体化业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机会分析:进入原油供应短缺时期,石化市场将经历重大调整,石化行业的战略重组以及石化业进入周期性上升将创造新的行业投资机会;石油战略发展给业内企业尤其是大型上市公司带来较大投资空间;燃料油期货推出将为相关企业创造期货投资条件。 风险分析:国际油市动荡影响国内即将全面开放的成品油市场,影响下游相关行业企业成本和内需增长,从而影响企业业绩增长。中国石化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产品的供不应求,部分石化产品自给率相对较低,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压力。 热点提示:石油价格问题;部分行业投资过热问题;贸易逆差严重;石油战略转型;润滑油终端市场整合。

正文目录 石化行业基础数据平台 (33) 一、工业产值 (33) 二、产品产量 (44) 三、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 (66) 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88) 一、生产继续增长,石油和化工行业产销平稳 (88) (一)石油生产增速放缓,需求大幅增长,价格创历史新高 (88) (二)石化产品需求旺盛,产量增幅回落,价格增势放缓 (1515) 二、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稳速增加 (2020) (一)产值快速增长 (2020) (二)销售产值平稳增加 (2020) (三)经济效益增速加快 (2121) (四)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产品结构得到较大改善 (2121) 石化行业主要经济问题概述 (2323) 一、石化扩能走向规模化,部分行业投资过热 (2323) 二、中国与国外石化业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525) 三、第二阶段排放标准挑战我国炼油工业 (2727) 四、国产润滑油不断扩大高端市场份额,竞争急需规范 (2828) 石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3030) 一、需求将继续增加,全球石油化工业走势将更为强劲 (3030) (一)下半年原油价格将依然持续坚挺 (3030) (二)全球炼厂高负荷运转国际炼油毛利保持较高水平 (3333) (三)下半年全球化工业走势将更为强劲 (3434) 二、下半年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3535) (一)石油市场增速回落,进出口贸易仍呈显著逆差 (3535) (二)需求增长强劲,石化业供不应求,总体价格水平向好. 3838 石化行业投资风险与机会分析 (4343) 一、仍处景气周期,2004年石化行业投资价值提升 (4343) 二、成品油经营将迎来转势之年 (4444) 三、成本控制释放化工投资价值 (4545) 四、中石化整合产业链提升企业投资价值 (4646)

浅谈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和趋势

浅谈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和趋势 摘要:产业结构转型是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用工成本不断提高、金融危机的冲击、环境污染的严重,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经济转型势在必然。产业调整是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它的好坏关系着下一轮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产业结构转型关系着千千万万个企业的生死和老百姓的就业形势。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和趋势在文中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服务业、市场、创新

正文: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起点 ■我国产业结构应由原来的低收入国家水平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提升。 ■进一步的发展就是以城市为主导,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新的起点,这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在我国的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之后,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由经济总量转向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也就是说,在这个新起点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由速度转向结构。去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结束持续30多年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期,转向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期。增长速度减缓固然有外部市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我们的主动调整。特别是,这个“调速”为调整产业结构、争取长期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机会。 过去人们特别重视企业竞争力,这是个需要通过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来解决的问题。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竞争力比企业竞争力更重要。就如波特所说的,竞争力以产业为度量单位。对企业来说,产业的机会与威胁决定了竞争环境的优劣。当然,就竞争环境来说,它既伴随着风险,又隐含着回报。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注点和落脚点有何不同?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是让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位置。但对国家来说,国家的竞争力在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是发展同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对主导产业进行持续更新,最终要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建议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建议 【摘要】目前,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加快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义变得尤其重大。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产业技术结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市场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期,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本报告建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转型、创新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施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推动农民可持续增收等。 【关键词】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第三产业 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面临的背景 众所周知,受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的不断深化和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的影响,我国GDP自2011年第四季度降至8.9%以来,直至2013年第四季度一直处于持续下降状态,同期投资、消费、外贸增长率也大都处于下降通道,财政收入增长率同样出现了持续下降(增长率已不足10%),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破产倒闭现象。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按照《决定》要求,“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正确把握机遇,力推转型升级,积极创新发展,具有特别重

要的意义。 二、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2011年开始我国已经进入第四次产业大升级、经济大转型的新阶段。这是一次源于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 第一,《决定》从制度、体制和政策实践等多个层面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例如,《决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通过“制定负面清单”打破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发展普惠金融”,“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等。 第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给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提供的机遇。美国的“再工业化”,是其摆脱危机和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高附加值高端制造业为重点再占全球实体经济产业链至高点的战略安排。为推进“再工业化”,美国加大了研发开支。发达国家越是“再工业化”,它们对我国传统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就越无弹性。其挑战在于,如何使我国传统工业产品和装备制造进一步从低端转向中 端和高端,如何使我国各端产品高技术化和高附加值化。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孕育着新的一系列重大突破给我

(发展战略)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

(发展战略)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

甬经信发〔2011〕251号 关于印发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 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经信局(经发局、发改局)、市经信委系统有关单位: 现将《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一日

目录 前言 (1) 一、产业发展现状 (3) (一)产业发展概况 (3) (二)主要企业、产品和产能 (4) (三)发展优势 (7) (四)存在问题 (8) (五)发展机遇 (10) (六)面临挑战 (11) 二、发展环境和趋势 (12) (一)世界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2) (二)我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3)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基本原则 (15) (三)实施阶段和发展目标 (15) 四、发展重点、方向和项目 (16) (一)发展重点 (16) (二)产业链发展方向 (18) (三)重点项目 (26) 五、政策与措施 (29) (一)完善和落实产业政策,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大财税政策支持 (29) (二)推广园区内循环经济模式,加强节能、环保和安全工作 (30) (三)加快人力要素集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进步 (30) (四)加快和完善化工园区建设,提高化工园区综合协调能力 (31) (五)完善石化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32) 附表一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 (33) 附表二重点推荐项目一览表1 (39) 附表三重点推荐项目一览表2 (40) 附图一宁波市三大石化区块位置示意图 (41) 附图二宁波大榭开发区石化产业现状图 (41) 附图三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平面规划图 (42)

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 争力分析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1.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 经过50 多年的建设, 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石油化工工业体系,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 国石油化工产业经过几次改革重组,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已经跻身世界石油化工大国行 列。整体实力较强、配套比较完整, 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一定的竞争能力。原油加工 能力、乙烯和三大合成材料生产能力均居世界前列。2003 年底, 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04 亿吨/年, 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乙烯生产能力达到578 万吨/年, 居世界第 三位;合成树脂生产能力1720 万吨/年, 居世界第五位;合成纤维生产能力1150 万吨/年, 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胶生产能力139 万吨/年, 居世界第四位。 2.我国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几年来, 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和 技术改造的力度, 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明显改善, 形成了一批大型石油化工骨干企业, 其 中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一、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 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造, 我国石油化工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改善,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2003 年我国千万吨级以上规模的炼厂已从1998 年的2 座增加到7 座, 乙烯装置在普遍 完成第一轮改造的基础上, 燕山、上海、扬子、大庆等乙烯装置成功地进行了第二轮改造, 生产能力均达70 万吨/年以上, 齐鲁、茂名乙烯正在进行第二轮扩能改造。天津、中 原、广州和独山子等中型乙烯也进行了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扩能改造, 装_______置 生产能力均达到20 万吨/年以上。为减少成品油及石化产品的长距离调运, 重点扩建了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案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的工作方案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的总体战略,围绕“实施五区九园六纵四横,建设美丽麻涌”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发展创新力量,全力加速科技培育步伐,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打造出要素齐备、机制完善、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布局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以科技及产业发展规律为指引,创新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撬动和提高全社会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提升的投入水平,强力推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以实施“科技麻涌”工程为着力点,加大镇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每年20xx0万元、三年6000万元”的产业升级扶持资金,以推进创新驱动“强基工程”、产业提升“振兴工程”、校企结合“活企工程”、创新平台“智富工程”和知识产权“倍增工程”五项工程为依托,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

量和效益上来,逐步建设完善“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高端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体系。 (二)工作目标。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基本确立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科技促进内生增长和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幅增强,创新体系功能有效优化,创新资源有效集聚,科技产业金融有效融合;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具有影响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建成以一批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结构合理的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将我镇建设成为全市重要的技术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20xx—20xx年,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建设结构合理的特色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创新需求结构与创新产出结构相一致的产业体系,创建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现总量规模、质量效益的双跨越。20xx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9.2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4.8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54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家以上。 2、建成功能定位明晰的研发机构体系。镇内拥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比重大幅提升,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研发能力

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产 业转型升级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许映亮中共如皋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一、为什么要转型升级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倒逼转型升级。 ?二是新的科技革命推动转型升级。 ?三是国内外环境变化有利于转型升级。 当前工商业面临“成长烦恼” ?产业附加值低 ?经济粗放增长 ?创新与资源要素短缺 ?要素成本与环境压力加大 江苏经济被到“转型升级”风口浪尖 ?“三大刚性约束” ?能耗强度刚性约束(节能-20%) ?排污总量刚性约束(减排-15%) ?通货膨胀刚性约束(CPI控制在4-6%) ?“三大成本上升” ?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 ?企业生产环保成本上升 ?劳动力成本上升 如皋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如皋已经经历过两次经济转型。 ?第一次转型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历史转变。

?第二次转型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实现了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型。 ?现阶段如皋跟江苏一样,总体上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 ?苏南地区进入了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和增长动力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处在第三次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次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无论是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来分析,还是从如皋自身发展的要求来看,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的31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让世界为之清新的成就。现阶段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 ?江苏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大省,2009年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占全国近十分之一,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50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超8000亿元(不含海关税收),增长%。在全球经济严重衰退情况下,进出口总量由去年的%上升到%。预计实际利用外资240亿美元,占全国的30%以上,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一。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分别增长10%和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超10%的财政收入,全年企业发债415亿元,超历史总和,在全国各省市排名第一。 ?江苏在全国应对金融危机,实行三保三服务中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近一二年国际金融危机倒逼转型升级,依靠出口大幅度上升带动经济增长受到制约,加快转变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修改)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分析报告 (杨婧刘璐胡馨月娄姚荣) 第一节、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行业现状 (一)行业概况 1、国际石化产业运行情况 近年来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特点:一是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倒挂日渐频繁;二是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价差缩小;三是石油的金融属性更加明显,投机商继续青睐石油期货市场;四是石油需求大幅下降,但降幅逐季收窄;五是欧佩克减产履约率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剩余产能大幅增加;六是石油库存居高不下。 通过对市场、贸易、油价、运输和劳动成本等方面的分析,鉴于欧美严格的环保要求,以及市场的成熟度,欧美等地区对基础化学品和大宗石化产品的需求已趋于饱和,这就迫使西方发达国家紧缩本国石化生产,全球化工行业发展的重心逐步向原料产地(中东)和产品市场(亚洲)转移。中东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将是全球炼油和石化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石化市场。同时,世界石化工业发展趋向大型化、基地化和炼化一体化,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2009 年,排在前10位国家的炼油能力占世界总炼油能力的比例有所提高,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韩国4国,占世界10 大炼油国总能力的比例已上升到39.9%(见表1),炼油能力占全球的比例也上升到23.1%。

表1 各国炼油能力表 2、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状况 (1)炼油工业逆势上扬。2009 年,中国新增原油一次加工能力4 500万t,全国炼油能力增至4.83 亿t/a,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截至2009 年年底,全国千万吨级炼油厂已达到17家,全年全国原油加工量约为3.75 亿t,比上年增长7.9%。 (2)产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200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46 万家,实现总产值6.63万亿元,同比增长0.3%,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13%,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实现销售产值6.35万亿元,增长0.15%。20 多种大宗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的消费量保持世界领先地位。2009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数据见下表2: 表2 石油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数据表 (3)市场需求持续回升。2009年,国内主要石化产品表观消费量持续回升,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88亿t,同比增长6.2%;乙烯表观消费量达1 165.6 万t,同比增长10.1%;硫酸表观消费量增长21.4%,烧碱增长13.4%,纯碱增长8.9%,甲醇增长35.9%,合成树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