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合集下载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一、物质的分离1.1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学会运用物理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

1.2 教学内容:(1) 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适用范围及操作原理:了解各种分离方法适用的范围和操作原理。

1.3 教学活动:(1) 讲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物理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

1.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物质分离方法的理解程度。

二、除杂和提纯2.1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运用化学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2.2 教学内容:(1) 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了解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如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等。

(2) 适用范围及操作方法:了解各种除杂和提纯方法适用的范围和操作方法。

2.3 教学活动:(1) 讲解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化学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2.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除杂和提纯方法的理解程度。

三、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3.1 学习目标:(1)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2) 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1) 常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常用的提纯方法: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电解等。

3.3 教学活动:(1) 讲解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及其应用。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操作技巧。

3.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常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理解程度。

四、实验操作技巧4.1 学习目标:(1) 学习并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学会运用实验操作技巧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2. 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3. 提纯方法:结晶、干燥、吸附等。

4. 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已学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

2. 讲解:详细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验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实验心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和试剂: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教学课件和教案:提供详细的课件和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物质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及适用条件。

2. 理解除杂原则及应用。

3. 学会使用结晶、干燥、吸附等方法进行物质的提纯。

教学难点:1. 不同分离方法的选择与操作。

2. 除杂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3. 复杂物质体系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

2. 掌握常见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物质的分离1.1 物质的分离概念1.2 常见的分离方法:过滤、沉淀、蒸馏、萃取等1.3 分离方法的选用原则第二章:除杂2.1 除杂的概念2.2 常见的除杂方法: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2.3 除杂方法的选用原则第三章:提纯3.1 提纯的概念3.2 常见的提纯方法:结晶、蒸发、蒸馏等3.3 提纯方法的选用原则第四章:实验操作技巧4.1 实验操作的基本原则4.2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4.3 实验操作技巧的培养第五章:实际应用案例分析5.1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工业中的应用5.2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5.3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2. 实验法: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技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3.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试题,评估学生对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提供详细的知识点和实例。

2.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教学辅助工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1课时5. 第五章:1课时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

2. 掌握常见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六章:物质的检测与分析6.1 物质的检测概念6.2 常见的检测方法: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6.3 检测方法的选用原则第七章:物质的纯度评价7.1 纯度评价的概念7.2 常见的纯度评价方法:光学纯度、化学纯度、物理纯度等7.3 纯度评价方法的选用原则第八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综合应用8.1 综合应用的概念8.2 常见的综合应用案例:制药工业、食品工业、环境监测等8.3 综合应用的策略与方法第九章:实验设计与操作9.1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9.2 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注意事项9.3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十章:新技术在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中的应用10.1 新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常见的新技术:膜分离技术、色谱技术、纳米技术等10.3 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质的检测与分析、纯度评价、综合应用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知识疏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个重要环节。

所谓分离就是⽤物理或化学的⽅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物理或化学的⽅法除去⽽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分离。

分离和提纯的依据是物质性质的差异。

要将混合物进⾏分离和提纯,必须分析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决定选⽤何种试剂和操作⽅法。

同时需注意,物质的分离对于被分离出来的物质都有纯度要求,即分离出来的物质必须都是纯净物,⽽提纯(或称除杂)对分离出来的物质并⽆纯度要求。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法(⼀)、常⽤的物理⽅法:利⽤物质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相应的分离⽅法。

1. 过滤法:当可溶性物质混⼊不溶性物质或不溶性物质中混有可溶性物质时,⽤此法。

如:⾷盐中混有泥沙,可按如下步骤:①先将混合物溶于⽔。

②过滤。

③将滤液蒸发得。

2. 结晶法:当两种物质都可溶,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时,⽤此法。

如:3中混⼊,可按如下步骤:①溶于⽔加热,把混合物制成⾼温下的饱和溶液。

②降温结晶。

③过滤。

3. 升华法:当易升华物质与其他物质相混合时,可⽤此法。

如:碘单质中混有砂⼦,其操作是:①加热使碘升华,收集碘蒸⽓。

②冷凝,得单质碘。

4. 特殊性质法:利⽤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物质分离。

如:粉中混有粉,可⽤磁铁吸出铁粉。

(⼆)、常⽤的化学⽅法:化学⽅法是利⽤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选⽤合适的试剂,进⾏化学反应,然后再⽤物理⽅法分离。

(关键是转变物质的状态)1. 沉淀法:即加⼊⼀种试剂和杂质反应⽣成沉淀经过滤⽽除去。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离1.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过滤、沉淀、蒸馏等方法进行物质分离1.2 教学内容:物质分离的定义和意义过滤原理及应用沉淀法及其应用蒸馏法及其应用1.3 教学活动:演示过滤实验,让学生观察过滤过程学生分组进行过滤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沉淀法原理,并进行沉淀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沉淀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蒸馏法原理,并进行蒸馏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蒸馏实验,练习操作技巧第二章:物质的除杂2.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除杂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方法进行物质除杂2.2 教学内容:物质除杂的定义和意义吸附法及其应用离子交换法及其应用膜分离法及其应用2.3 教学活动:讲解吸附法原理,并进行吸附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吸附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离子交换法原理,并进行离子交换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离子交换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膜分离法原理,并进行膜分离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膜分离实验,练习操作技巧第三章:物质的提纯3.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提纯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结晶、蒸馏、吸附等方法进行物质提纯3.2 教学内容:物质提纯的定义和意义结晶法及其应用蒸馏法及其应用吸附法及其应用3.3 教学活动:讲解结晶法原理,并进行结晶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结晶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蒸馏法原理,并进行蒸馏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蒸馏实验,练习操作技巧讲解吸附法原理,并进行吸附实验演示学生分组进行吸附实验,练习操作技巧第四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设计4.1 教学目标:学会设计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离与提纯方法4.2 教学内容: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分离与提纯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3 教学活动:讲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分离与提纯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操作技巧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和指导第五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2 教学内容: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工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实际案例分析5.3 教学活动: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工业、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实际中的意义和价值第六章:混合物分离提纯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并解决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案例6.2 教学内容:分析不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案例6.3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几个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案例,如工业废水处理、药品制备等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分离提纯方法及原理第七章: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学会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7.2 教学内容: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常用统计方法介绍,如平均值、标准差等7.3 教学活动:教师演示如何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教师讲解如何使用常用统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学生分组处理实验数据,练习分析与处理技巧8.1 教学目标:8.2 教学内容:实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8.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实验报告的结构与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和指导第九章:实验安全与环保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实验安全意识学会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措施9.2 教学内容:实验安全知识介绍,如防护用品的使用、紧急处理等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如废弃物的处理等9.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实验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演示学生了解并掌握实验安全知识和环保措施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践实验安全与环保措施第十章:综合实践与探究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10.2 教学内容:综合实践项目设计科学探究方法介绍,如观察、实验、分析等10.3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几个综合实践项目,如水质分析、空气质量监测等学生分组选择项目,进行实践与探究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物质的分离方法及操作技巧补充和说明:在讲解物质的分离方法时,重点关注过滤、沉淀、蒸馏等基本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渗析等)及适用范围。

2. 使学生理解除杂的原则,能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

3. 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提高实验技巧。

4. 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及适用范围;(2)理解除杂的原则,能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3)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对复杂混合物进行有效分离的方法选择;(2)除杂过程中如何避免引入新的杂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已学的物质分离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混合物进行有效分离。

2. 新课讲解:介绍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渗析等)及适用范围,重点讲解每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除杂原则:讲解除杂的原则,强调选择合适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避免引入新的杂质。

4. 实验操作演示:进行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实验,如过滤、蒸发、蒸馏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操作过程。

5. 学生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对给定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3.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物质分离方法、除杂原则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物质分离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介绍一些新型物质分离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膜分离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内容1. 复习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渗析等物质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和适用范围。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2. 使学生理解除杂的原则,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

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技能,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实验规范性。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2. 除杂的原则和常用除杂剂。

3. 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分离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除杂的原则和常用除杂剂。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如何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和除杂方法。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离现象,如茶叶过滤、盐水蒸发等,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分离方法和除杂原则。

2. 讲解:讲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以及除杂的原则和常用除杂剂。

3. 实验:安排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物质的分离和除杂,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和除杂方法。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物质分离方法和除杂原则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正确进行物质的分离和除杂。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物质分离方法,如离子交换、膜分离等。

2. 探讨除杂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水处理、空气净化等。

八、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等。

2. 实验试剂:食盐水、碘酒、咖啡等。

3. 教学课件:用于展示物质分离方法和除杂原则的图片、动画和视频。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3《物质的制备、除杂、分离》教案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3《物质的制备、除杂、分离》教案

专题三:物质的制备、除杂、分离【教学过程】一、回顾、预习、交流1.固体的制备(1)金属:还原法(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换法(如铁与硫酸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法(如电解氧化铝制备金属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碱:化合法(如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备熟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分解法:工业制备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氢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要求(1)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2)一般除杂试剂只与杂质反应转化为沉淀、气体和水,被提纯的物资不能减少(3)反应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经济可行。

除杂时要求产物跟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分离(4)当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都能除去杂质时,优先考虑物理方法3.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可溶性物质不溶性物质气体气体(1)物理方法过滤法:把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离。

如粗盐提纯、CaCl2和CaCO3 的分离蒸发溶剂:分离溶质与溶剂或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的分离。

如NaCl中混有KNO3应选用___________,KNO3中混有NaCl 应选用____________。

(2)化学方法①洗气法:把混合气体通过洗气瓶,除去杂质气体(注意气体应长进短出)如:CO(CO2 ) ____________,CO2 (HCl)_________,H2 (NH3)__________________②转化法:通过与酸或盐溶液的反应后过滤,除去杂质如:Cu(Fe)__________,ZnCl2 (CuCl2 )_____________,Cu(CuO)________③沉淀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转化为沉淀,再经过过滤、蒸发滤液后除去杂质如:NaCl(Na2SO4 )__________,NaOH(Na2CO3)______________④气化法:加入试剂或加热,使混合物中的杂质转化为气体而除去如:NaCl(Na2CO3)_________,CaO(CaCO3 )___________CaCl2 (HCl)_______⑤灼烧法:通过在空气中灼烧使杂质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而除去如:CuO(Cu)_______,MnO2 (C)______二、合作、研讨、点拨活动一、有关物质的除杂问题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活动二、有关物质的制备与转化问题例题1.下列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H2SO4 HClB.CO Na2CO3C.Cu(OH)2 NaOHD.NaNO3 Ba(NO3)2例题2.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四种制备物质的实验方案,其中不能实现的是()例题3. 某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废铜屑制取CuSO4,设计方案如下:从理论、操作、经济、环保等方面考虑,其中最优方案是()例题4.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右图关系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三、总结、反思、提升四、自检、反馈、巩固【课堂反馈】【课后作业】完成导学案课后作业【教学反思】。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3. 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方法。

2. 除杂:如何去除混合物中的杂质。

3. 提纯:如何通过分离和除杂得到纯物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分离方法、除杂原则、提纯技巧。

2. 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以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种分离方法。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设备: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实验试剂:食盐水、酒精、碘酒、苯等。

3. 教学课件: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离方法、除杂原则和提纯技巧。

3. 实验演示:演示各种分离方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验过程。

4. 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介绍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探讨新型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九、安全与环保:1. 强调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防护用品、遵守实验规程等。

2. 教育学生节约实验试剂,减少废物产生。

中考化学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专题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中考化学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专题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中考化学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专题复习教案【归纳整理】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现将有关要点归纳如下:1.应注意几个“不”⑴不能“玉石俱焚”。

即试剂一般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

但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需要和保留物质反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

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⑷不能“旧貌变新颜”。

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2.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⑴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⑵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⑶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当然,实际分离与提纯还会有一些其他方法,在实际解题时要因题而解,也可以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几种方法。

【问题探究】问题1除去NaCl溶液中的杂质Ba(OH)2,若只准加入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_______。

问题2除掉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适量的试剂是【】A.稀硫酸 B.硝酸银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问题3分离NaCl、FeCl3和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A. H2O、AgNO3、HNO3B. H2O、NaOH、HNO3C. H2O、NaOH、HClD. H2O、KOH、HNO3问题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2. 掌握常用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等;3.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分离和提纯方法;4.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等;2. 物质的除杂方法: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等;3. 物质的提纯方法:蒸发、结晶、吸收等;4. 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2. 讲解:详细讲解各种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种方法的操作过程;4. 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2. 学生能独立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分离和提纯方法;3. 学生能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漏斗、烧杯、蒸馏器等;2. 实验试剂:食盐水、酒精、碘酒等;3. 教学课件: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相关课件;4. 教学参考书: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资料。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过滤、蒸馏、萃取、分液等基本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和适用条件。

2. 理解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等除杂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 学会通过实验操作对混合物进行有效的提纯。

教学难点:1. 蒸馏和分液的原理理解及操作技巧。

2. 针对不同混合物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

3.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处理。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

2. 使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通过实验演示和实操练习,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人教版化学复习课:《物质的分离和除杂》专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复习课:《物质的分离和除杂》专题教学设计
2.设想二: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物质分离和除杂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从自来水中去除杂质、提取果汁中的有效成分等。
3.设想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实验视频、动画演示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分离和除杂的原理,降低学习难度。
4.设想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5.设想五:组织实验总结与反思,让学生从实验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6.设想六:实施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7.设想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8.设想八: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完成课后作业:
a.列举三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离和除杂现象,并说明所采用的分离和除杂方法。
b.针对某一混合物,设计实验方案,运用不同的分离和除杂方法进行提纯,并说明每种方法的原理。
c.总结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确保实验安全。
2.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物质分离和除杂的相关知识。习题包括:
3.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发现自身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物质分离和除杂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2.教师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包括过滤、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使学生掌握除杂和提纯的原则,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实验。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除杂和提纯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尽量减少物质的损失。

3. 实验操作:如何进行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除杂和提纯的原则。

2. 难点:实验操作,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实验材料:食盐水、酒精、碘酒、石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介绍物质分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讲解除杂和提纯的原则。

3. 演示实验:进行过滤、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的演示实验。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实验。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物质分离方法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练习。

2. 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包括正确使用实验室用具和遵循实验步骤。

3. 评估学生对除杂和提纯原则的运用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和问题解答。

七、教学拓展:1. 介绍现代物质分离技术,如色谱法、质谱法等。

2. 探讨物质分离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分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八、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和教学视频。

2.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试剂清单。

3. 相关科学文章和研究报告。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2. 学会使用常见的实验仪器和操作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2. 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3. 实验操作安全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1.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方法。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实验仪器: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等。

2. 实验试剂:食盐水、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3. 教学材料:教案、PPT、实验指导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实验操作。

2. 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介绍常见的实验仪器和操作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的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实验,展示实验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和解答疑问。

5. 数据处理和分析: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6. 总结:总结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3. 实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和总结能力。

七、实验一:过滤实验1.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过滤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

2. 实验原理:利用滤纸的孔隙大小,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3. 实验步骤:a. 准备滤纸和漏斗,将滤纸放入漏斗内,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2. 学会物质的除杂和提纯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物质的分离方法及其操作要领。

2. 物质的除杂和提纯原则。

教学难点:1. 分离方法的选用和操作。

2. 除杂和提纯方法的判断。

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实验试剂:食盐水、碘酒、苯、酒精等。

第一章:物质的分离方法1.1 过滤1.1.1 过滤原理:利用滤纸或其他过滤介质,将固体与液体分离。

1.1.2 过滤操作要领:(1)滤纸贴紧漏斗内壁,不留气泡;(2)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3)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紧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的尖嘴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1.2 蒸发1.2.1 蒸发原理:利用加热使溶剂挥发,从而分离固体与液体。

1.2.2 蒸发操作要领:(1)在蒸发过程中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2)待溶液浓缩到一定程度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发至干燥。

1.3 蒸馏1.3.1 蒸馏原理: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1.3.2 蒸馏操作要领:(1)将混合物加热至沸点较低的组分蒸发;(2)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却,转化为液态;(3)收集冷凝后的液体。

第二章:物质的除杂和提纯方法2.1 萃取2.1.1 萃取原理:利用溶剂的溶解度差异,将目标物质从一种溶剂中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

2.1.2 萃取操作要领:(1)选择合适的萃取剂,确保目标物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较大;(2)将萃取剂加入含有目标物质的溶液中,充分搅拌;(3)分离上下层液体,收集含有目标物质的萃取剂。

2.2 离子交换2.2.1 离子交换原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溶液中的目标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进行交换。

九年级化学复习22物质检验分离和除杂教案

九年级化学复习22物质检验分离和除杂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的检验、分离和除杂的基本概念;(2)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和分离除杂的常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的实践能力;(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强调安全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物质检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分离和除杂的常用方法;2.教学难点:(2)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PPT课件;(2)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2.学生准备:学生带好实验物品。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引入物质检验的概念,介绍物质检验的意义;(2)展示一个物质检验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2.提出问题(5分钟):(1)分组讨论:如果有一种未知物质,你将如何检验它的成分,并分离其中的杂质?请列出你认为可能的方法。

(2)学生进行讨论,并记录自己的答案。

3.知识讲解(15分钟):(1)使用PPT介绍检验和分离除杂的基本概念;(2)讲解常用的物质检验方法和分离除杂方法,并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3)介绍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如食品安全检验、药物检验等。

4.实验操作(25分钟):(1)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物质检验和分离除杂的实验操作;(2)学生操作完毕后,进行结果观察和数据记录;(3)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

5.结果讨论(15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物质检验和分离除杂的方法的实际应用;(2)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和体会。

6.拓展应用(15分钟):(1)请学生选择一种物质进行检验和分离除杂,并撰写一篇实验报告;(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讨论学生对于此次实验的感受。

7.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明天提交。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以实践为主,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例子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了物质检验和分离除杂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3. 学会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4.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方法。

2. 物质的除杂:理解杂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除杂方法。

3. 物质的提纯: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提纯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物质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过程。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漏斗、滤纸、蒸发皿、蒸馏器、萃取剂等。

2. 实验试剂:食盐水、硫酸铜、碘酒、苯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制作矿泉水或清洁剂时需要分离杂质,引出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各种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和适用条件,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运用所学的分离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5. 总结: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总结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方法及其应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的相关术语。

2. 学生能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3. 学生能独立完成物质的除杂和提纯实验,并正确解释实验现象。

八、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物质分离方法,如膜分离、吸附等。

2. 探讨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在实际工业和科研中的应用。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能力。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离1.1 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

1.2 教学内容:1.2.1 过滤: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2.2 沉淀: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2.3 蒸馏: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3 教学活动:1.3.1 过滤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过滤实验,掌握过滤操作。

1.3.2 沉淀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沉淀实验,掌握沉淀操作。

1.3.3 蒸馏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蒸馏实验,掌握蒸馏操作。

1.4 教学评价:1.4.1 学生能描述过滤、沉淀和蒸馏的原理。

1.4.2 学生能正确进行过滤、沉淀和蒸馏操作。

第二章:物质的除杂2.1 实验目的:学习物质的除杂方法,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2 教学内容:2.2.1 吸附:原理、吸附剂的选择和操作方法。

2.2.2 离子交换:原理、离子交换剂的选择和操作方法。

2.2.3 萃取:原理、萃取剂的选择和操作方法。

2.3 教学活动:2.3.1 吸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吸附实验,掌握吸附操作。

2.3.2 离子交换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离子交换实验,掌握离子交换操作。

2.3.3 萃取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萃取实验,掌握萃取操作。

2.4 教学评价:2.4.1 学生能描述吸附、离子交换和萃取的原理。

2.4.2 学生能正确进行吸附、离子交换和萃取操作。

第三章:物质的提纯3.1 实验目的:学习物质的提纯方法,提高实验结果的纯度。

3.2 教学内容:3.2.1 结晶: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2.2 蒸馏: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2.3 气体净化: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3 教学活动:3.3.1 结晶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结晶实验,掌握结晶操作。

3.3.2 蒸馏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蒸馏实验,掌握蒸馏操作。

3.3.3 气体净化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气体净化实验,掌握气体净化操作。

3.4 教学评价:3.4.1 学生能描述结晶、蒸馏和气体净化的原理。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物质分离、除杂和提纯教学设计

专题复习课《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之一,与其它自然学科相比,化学与实验的联系应更为紧密,化学原理、定律以及规律的发现都与化学实验密不可分,可以说离开化学就没有这些发现。

本节课教学设计重在要让学生们体验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从中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实验方法。

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物质分离的几种常用方法,并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对知识运用、迁移的能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①初步学会物质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②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③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④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考虑的是怎样从混合物中把这种物质分离出来,怎样提纯这种物质,再进行分析、检测,研究它的结构和组成这样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入手,因此把本节课作为一个专题复习课,能引导学生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研究开始,为学生建立起一种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首先,学习者在本专题复习前,已经初步具有用化学的眼光去认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物质的能力,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物质分离的实验,对粗盐提纯的实验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通过回忆、温习达到巩固效果,并在这样的知识架构上融合化学转化的知识进行物质分离,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和提升的效果。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在设计实验方案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中存在一定困难。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一般原则。

2.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一般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知识疏理】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分离和提纯的依据是物质性质的差异。

要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必须分析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决定选用何种试剂和操作方法。

同时需注意,物质的分离对于被分离出来的物质都有纯度要求,即分离出来的物质必须都是纯净物,而提纯(或称除杂)对分离出来的物质并无纯度要求。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一)、常用的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分离方法。

1. 过滤法:当可溶性物质混入不溶性物质或不溶性物质中混有可溶性物质时,用此法。

如:食盐中混有泥沙,可按如下步骤:①先将混合物溶于水。

②过滤。

③将滤液蒸发得NaCl 。

2. 结晶法:当两种物质都可溶,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时,用此法。

如:KNO 3中混入NaCl ,可按如下步骤:①溶于水加热,把混合物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

②降温结晶。

③过滤。

3. 升华法:当易升华物质与其他物质相混合时,可用此法。

如:碘单质中混有砂子,其操作是:①加热使碘升华,收集碘蒸气。

②冷凝,得单质碘。

4. 特殊性质法: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

如:Cu 粉中混有Fe 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

(二)、常用的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选用合适的试剂,进行化学反应,然后再用物理方法分离。

(关键是转变物质的状态)1. 沉淀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生成沉淀经过滤而除去。

如:HNO 3中混有H 2SO 4,可加入适量的Ba(NO 3)2溶液:342342HNO BaS O )NO (Ba S O H +↓=+2. 化气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使其生成气体而除去。

如一般某盐中混有少量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常用此法除去。

如NaCl 溶液中混有Na 2CO 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2232CO O H NaCl 2HCl 2CO Na3. 置换法:即在某盐溶液中加入某金属,把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从而把杂质除去。

如4ZnSO 溶液中混有4CuSO ,可加入过量的锌:Cu ZnSO CuSO Zn 44+=+4. 转化法:即通过某种方法,把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

如CO 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灼热的CuO 的试管:2CO Cu CuOCO +∆+5. 加热法:即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杂质转化为气体或使杂质分解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CuO 中混有少量的木炭粉,可把混合物放在氧气流中加热,使C 转化为CO 2气体而除去:22CO O C 点燃+6. 吸收法:即把混合气体通过某溶液,使其中杂质被吸收。

如CO 中混有少量CO 2,可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CO 2被吸收而除去:O H CO Na NaOH CO 2322+=+ 7. 溶解法:即往混合物中加入某种溶液将杂质溶解而除去。

如Cu 里混有少量CuO ,可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或盐酸)CuO 溶解过滤而除去:O H CuSO SO H CuO 2442+=+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原则1、对于物质的提纯和分离,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不增:即在除掉杂质时不增加新杂质。

②不减:即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或改变。

③易分:即操作简便易行,杂质易分离除去,即反应后的生成物必须容易分离(最好是转化为沉淀或气体)。

④最佳:即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

④不污染环境。

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2、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1)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2)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3)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四、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的特殊思路有时只掌握常规解题思路,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熟悉以下四种特殊思路。

1. 巧改对象。

一般除杂试题中,直接加试剂除去杂质,但有时可先除去被提纯物质,再另加试剂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如除去氯化铜溶液中少量的KCl :向混合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后,再向滤渣氢氧化铜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2. 巧用离子顺序。

如用多种试剂逐一除去多种杂质,我们可以运用离子的性质,快捷地确定除杂的顺序。

如要除去NaNO 3溶液中含有的AgNO 3、Cu(NO 3)2、Ba(NO 3)2三种杂质,现提供三种试剂:NaOH 、NaCl 和Na 2CO 3,要求每加一种试剂从溶液中沉淀出一种化合物,则所加试剂的顺序应是NaCl 、NaOH 、Na 2CO 3。

3. 巧用过量。

有些除杂试题中,第一次所加入的试剂是过量的,要除去这部分过量的试剂,通常还需加入过量的另一种试剂,最后再设法将第二次过量的试剂除去。

如除去KCl 溶液中少量的K 2SO 4,可按下列思路去进行:加入过量的BaCl 2溶液→加入过量的K 2CO 3溶液→过滤(滤渣为BaSO 4和BaSO 3的混合物)→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盐酸的用量可借助pH 试纸测试出溶液的pH 来控制)。

4. 巧用特性。

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

如铜粉中混有铁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

五、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①除去混合气体中O 2、H 2、CO 2、CO 、H 2O 等(应用) O 2——一般用灼热的铜网、铁丝网等除去。

H 2——一般用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除去。

CO 2——一般用碱液吸收或用灼热的炭粉与之反应转化成CO 。

CO ——一般用氧化铜粉与之反应转化为CO 2再除去。

H 2O-------一般用浓硫酸除去。

②从混合物中除去Mg 2+、Cl -、SO 42-、CO 32-等(应用) Mg 2+——用可溶性碱液与之反应转化为Mg(OH)2沉淀。

Cl -——用硝酸银与之反应转化为AgCl 沉淀。

SO 42-——用可溶性钡盐与之反应转化为BaSO 4沉淀。

CO 32-——用酸与之反应转化为CO 2气体。

③从金属混合物中提纯或除去某种金属(应用)a.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除去或提纯相应的金属。

b. 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而用相应的盐将某种金属转化而除去或提纯。

中考题例析例题1除去NaCl溶液中的杂质Ba(OH)2,若只准加入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_______。

【分析】除去杂质的方法有多种,原则是不引入新的杂质,对所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便于分离。

如将杂质被溶液吸收;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或沉淀;将不溶的杂质转为可溶物等。

根据题目要求,除去Ba(OH)2,可以加入带有SO42-的试剂,如Na2SO4、CuSO4、H2SO4等,它们都能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

但是,如果选用Na2SO4溶液,除了生成BaSO4,同时还有NaOH产生,NaOH是能溶于水的,无法与NaCl分开。

等于除去Ba(OH)2的同时又引进了新的杂质NaOH。

如果选用CuSO4溶液,则生成BaSO4和Cu(OH)2两种沉淀,再经过过滤,即可得到较纯的NaCl。

当然加入Fe2(SO4)3溶液也可除去杂质Ba(OH)2。

若选用H2SO4,则生成BaSO4和水,也可除去杂质Ba(OH)2。

【答案】CuSO4或Fe2(SO4)3或H2SO4例题2除掉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适量的试剂是[]A.稀硫酸B.硝酸银C.澄清石灰水D.稀盐酸【分析】本题除去杂质碳酸钠,可考虑加入酸溶液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把杂质变成CO2气体逸出。

但要注意加入的酸只能是盐酸,否则又会产生新的钠盐杂质。

【答案】D例题3分离NaCl、FeCl3和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A. H2O、AgNO3、HNO3B. H2O、NaOH、HNO3C. H2O、NaOH、HClD. H2O、KOH、HNO3【分析】此题中,因NaCl 、FeCl3均溶于水,BaSO4难溶于水,所以先用水溶解,利用溶解性差异过滤分离,然后用NaOH溶液与滤液反应,NaCl未变化,FeCl3被转化为Fe(OH)3↓,通过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沉淀,将滤液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NaCl,将沉淀与HCl溶液反应,可使转化为Fe(OH)3的FeCl3得以复原。

在分离操作中同样要遵循不能引入新杂质的原则,所以选C。

【答案】C例题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①④②⑤③B. ④①②⑤③C. ②⑤④①③D. ⑤②④①③【分析】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了保证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必须过量,因此为了不引进新杂质,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试剂。

本题加入试剂及顺序是:a加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b加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c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Ba2+、Ca2+;d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CaCO3、BaCO3、Mg(OH)2和泥沙);e加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CO32-和OH-,由于b和a顺序互换,不影响除杂目的,所以前两步操作顺序可颠倒。

【答案】C、D。

中考演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氮气混有少量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欲获得干燥纯净的氮气,可采取下列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填充氧化铜的加热管,③通过氢氧化钠浓溶液,④通过浓盐酸。

最好的组合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②→④C、③→②→①D、④→②→③2、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加入适量稀硫酸就能除去的是()A. NaCl(Na2CO3)B. Fe(Cu)C. Na2CO3(CaCO3)D. HCl(BaCl2)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A.NaOH HCl CuSO4MgSO4B.Na2CO3K2SO4BaCl2HClC.KNO3HCl CaCl2NaOH D.NH4NO3H2SO4NaOH MgCl24、分离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过滤法分离氧化铜和硫酸铜的混合物B.用结晶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C.用蒸馏法(依据物质沸点的不同)分离煤油和水的混合物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O中的CO2,得纯净的CO5、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6A.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B.铁粉和硫酸铜晶体C.氯化钡和硫酸钾D.二氧化锰和氯化钠7、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C. 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D. 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8、实验操作方法: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④结晶;其中可用于混合物分离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②③④9、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