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doc

2018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doc

2018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

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

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

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

”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

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

2018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互融:中西园林的趋势王向荣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中最重要的两大瑰宝,它们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各自独立,后来又相互影响,语文试卷第1页(共12页) 到了现在更是互相融合。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方,幅员辽阔,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明悠久,人们对美丽神秘的自然充满了热爱与崇拜。

中国传统园林一方面源于古老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源于古代人对于自然的理解。

根据古代传说,在昆仑之巅,有西王母的花园,有皇帝的悬圃;在遥远的东海,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海岛,找到这三座岛屿,就能从神仙的手中获得长生不老药,这些神话中展示的神秘山岳和美丽岛屿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一种雏形。

另一方面,中国大地秀美山川的景色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自然,并成为中国园林模仿的对象,这种风景也被称为“山水”,中国园林试图以象征的手法展示这种自然的本质,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小中见大”,将大千世界的宏观景物微缩到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这也是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人文精神与历史观念发展的结果。

2018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版有答案)

2018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版有答案)

齐齐哈尔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18.3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意,是所有优秀艺术的共同特征。

凡是好的文学作品,无论小说、散文、戏剧等,其本质都是诗,或者说,都是充满诗意的。

读完莫美的小小说集——《印象》,我的这种感觉就更加鲜明。

我相信,莫美在创作每一篇小小说的时候,一定是作为一首首诗在写的;否则,是难以如此诗意盎然的。

这种诗意,最直接的感觉是来自他的语言。

莫美小小说的语言,以质朴简洁、真实生动、自然流畅见长,不雕饰、不做作、不隐晦,娓娓道来,在舒缓散淡的叙述中,使作品体现出一种诗化的特色,呈现出一种特别的意境,展現出一种自然天成之美。

如《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中的‚夕阳西沉,红霞满天‛‚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头牛,一个人,似乎未动,其实在动‛‚压耙带泥‛‚抽了老黄牛一鞭‛等语句反复出现,如同《诗经》的‚一叹三唱‛,韵味十足。

有的本身就是一首诗,如《温海垂钓》中对温海迷人景色的描写:‚湖周青山环绕,森林茂密,空气清新,一尘不染。

湖水自然澄澈,颜色多变,春湛蓝,夏碧绿,秋斑驳,冬苍翠……‛就是一首山水诗。

这种诗意,骨子里来自于作者对历史、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谭谈说:‚莫美先生不以人云亦云、芸芸众生眼中的‘美’为审美标准,这种‘莫美’的文学价值追求,值得称道。

‛像经典名篇《牛不知道自己的力气有多大》就饱含着作者对‚三农‛问题、人的自我认识和觉醒等主题的现实追问和哲学思量,不但深刻,而且显示出‚多义多解的长篇气象‛。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六)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XXX、XXX参观,但________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________;尽管文化市场上艺术品________,但泡沫也不少,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

A.浅尝辄止所剩无几琳琅满目B.走马观花寥寥无几琳琅满目C.走马观花所剩无几鳞次栉比D.浅尝辄止寥寥无几鳞次栉比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伏击某一运动中之敌,打早了,暴露了自己,也让敌人有了防备;打迟了,敌人已集中驻止,伏击变为啃硬骨头。

B.XXX说,让XXX坚持18年的是XXX的理想主义,一个公司如果失去了理想,天天思考的就是赚钱,那就变成了一部赚钱的机器。

C.每到寒暑假,学生们都离开校园,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等学生返校时,这条街又渐渐热闹起来。

D.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暴涨致使美国基金司理XXX 亏损约2.5亿美元,目前他茶饭不思,安康状况亮起了红灯。

3.下列对联中,属于纪念XXX的一组是(3分)()①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②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行XXX,与日月争光③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④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侥幸心理实际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法制的日益健全,靠侥幸取胜或避害的可能将越来越小,社会终将是老实人的天下。

2018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8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年全国卷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每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先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

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

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

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

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

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

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

”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

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

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济宁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果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其本质在于把经济重心区域的物质财富输送到政治中心,它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重要物质输送线。

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东南、西北方向,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

漕运在空间上的不断变化,直接反映了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区域在空间地域关系上的变动,具有重大意义。

②漕运作为实物赋税的运输形式持续存在,始终成为政治中心紧扣、牵绊经济发达地区的绳索。

宋代以后漕运路线仍在变化和调整,漕粮的征集地区明确地指向以江南为主的南方地区,宋代以后的历代王朝对于南方已处于经济上的依赖状态。

其实,唐代杜牧便已称江淮漕运为“国命”;宋人则称“国家于漕事最重最急”;元人则认为漕粮为“元京军国之资”;明清之人则认为“漕运为国家命脉攸关”,“为一代之大政”等等。

可见,宋代以后,漕运的政治意义不断得到强化。

③由于漕运长距离运输的空间特点,各王朝意识到漕运除了供食京师之外,还可发挥其调控与管理基层社会的功能,于是漕运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社会赈济、救助等领域。

尤其是南漕北运之后,漕运线路趋长,朝廷逐渐认识到漕粮运输对于地方的调控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多地利用漕粮征派、运输来进行社会制衡,使漕运在经济功能之外也成为王朝用作区域社会调控的政治手段。

尤其是清代政府充分发挥漕运及其线路的流动意义,在不增加物资、运输等成本的情况下,广泛发挥漕运的社会功能,重点解决运河一线、长江中下游、直隶地区等重要区域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兼顾周边或确需急救的其他区域。

[推荐学习]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推荐学习]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涌现的文艺作品数量巨大,但佳作、力作不多,尤其是值得流传的经典少之又少,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文艺创作的套路化倾向存在着一定关系。

“套路”一词再度流行,更多地指向一种实用主义倾向,携带着关于当前社会文化领域的一些症候和信息。

在此前提下所说的套路化写作,针对的就是一些创作者为了尽可能快速地吸引人们的眼球,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从事低水平重复的创作风气。

这种既无创作主体性可言,又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的行为,违背了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

套路化创作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创作题材跟风化,即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一旦某种题材大受欢迎,就一拥而上;二是创作模式低水平重复化,缺乏创新精神和原创意识的内容比比皆是;三是创作心理浮躁化,盲目迎合市场的行为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四是创作理念鄙俗化,创作者不把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寄寓在作品的精神内蕴上,而是寄托在所谓的娱乐明星、话题炒作等非本体的手段上。

套路化创作应和的是消费主义的逻辑,其特性是快餐性、流行性、多变性,因而一旦创作成为某种套路,恰恰也就是套路过时之日。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其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无非两种类型,一是超级英雄片,一是合家欢动画片,一旦观众对这些套路了如指掌,就会被市场抛弃。

此前上映的《变形金刚5》口碑和票房大不如前就是很好的例证。

文艺的基本精神恰恰是反套路化的。

那些彪炳千古的伟大作品,诸如李白的诗歌、莎士比亚的戏剧、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无一不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这些作品构筑了人类思想史、艺术史上最为瑰丽多姿的七宝楼台。

当然,套路化创作也不是一点价值都没有,对于初涉创作的人来说,套路是学习前辈艺术家宝贵经验的有效手段。

扬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扬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扬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________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________;尽管文化市场上艺术品________,但泡沫也不少,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

A. 浅尝辄止所剩无几琳琅满目B. 走马观花寥寥无几琳琅满目C. 走马观花所剩无几鳞次栉比D. 浅尝辄止寥寥无几鳞次栉比2.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 伏击某一运动中之敌,打早了,暴露了自己,也让敌人有了防备;打迟了,敌人已集中驻止,伏击变为啃硬骨头。

B. 马云说,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阿里的理想主义,一个公司如果失去了理想,天天思考的就是赚钱,那就变成了一部赚钱的机器。

C. 每到寒暑假,学生们都离开校园,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等学生返校时,这条街又渐渐热闹起来。

D. 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暴涨致使美国基金经理马克·哈特亏损约2.5亿美元,现在他茶饭不思,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

3. 下列对联中,属于纪念屈原的一组是(3分)()①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②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③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④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侥幸心理实际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法制的日益健全,靠侥幸取胜或避害的可能将越来越小,社会终将是老实人的天下。

2018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5分,每小题3分)1.B(A佝偻lǚ,C吝啬sè,D孱chán弱)2.B(A断章取意——断章取义,C老俩口——老两口, D挖墙角——挖墙脚)3.C(坦陈:重在陈述。

坦承:重在承认。

根据语境,应为“坦承”。

从而:连词,重在表目的和因果关系。

进而:连词,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重在递进关系。

从语境看,是表示因果关系。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得:偶然得到。

妙手:技术高超的人。

灵心慧性:强调聪颖的天资。

从语境看,此处更强调偶然得到佳作。

)4.D(A介词“关于”与宾语搭配不当,改为“对于”;B语序不当,把“一系列”放入“促进”前;C 偷换主语,“少数目无法纪的人”置换成“损失千万元”的工厂。

)5. C(根据每句中关键词提示,找到逻辑顺序。

如“这也与”“但”“至于”“二者”等。

)二、(9分,每小题3分)6. D (“对某种色彩高度敏感的人”而不是“对色彩高度敏感”; B “多次叠加’’与原文不符;C对象误用,应为“橙色光谱的某个区域”而非“视网膜”。

7.C (“辨识1亿种色彩”应是四色视觉者,且是“理论上”判断。

)8.B (原文为“可能未必”)三、(9分,每小题3分)9.B(憾:痛恨)10.D11.D四、(28分)12.(12分)(1)(许都)以侠义为任,爱好施加恩惠,暗中用兵法训练家中门客和子弟,希望能充任一职位。

(得分点:“阴”,“部勒”。

)(4分)(2)因为平定叛乱有功,子龙被提升为兵科给事中。

命令刚下达,京都就沦陷了(得分点:“擢”,“甫”。

)(4分)(3)现在福王入朝为君已经二十来天了,人们精神松懈思想纷乱,和太平时期没有区别。

(得分点:“再旬”,“升平”。

)(4分)13.(8分)(1)上片写了一群农家女聚在家门前争看州官的情景。

2018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菏泽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2018.3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间.(jiàn)歇黝.(yǒu)黯血.(xiě)淋淋螳臂当.(dāng)车B.臧.(zāng)否嗔.(chēn)怪黄澄.(dēng)澄载.(zǎi)歌载舞C.粗糙.(zào)结.(jié) 彩大杂烩.(huì) 渐臻.(zhēn)佳境D.蹊.(qī)跷应(yìng)邀供给(jǐ)制踽.(yǔ)踽而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停滞星罗棋布制高点额首称庆B.哑铃秘而不宣三角架啧啧称羡C.坐阵歪门邪道伤元气卷帙浩繁D.荫凉传诵一时混账话察言观色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被确定为国家发展层面的核心价值。

(2)反腐有成绩振奋人心,但是更应该由此看到形势的严峻,历史经验和现实环境都告诉我们,与腐败作斗争没有“完成时”。

(3)世贸组织裁定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限制了自贸原则,日前,中国商务部已经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额限制。

A.趋向纵然违反 B.取向纵然违犯C.趋向固然违犯 D.取向固然违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至2018年底,微信用户达到3.83亿,已将博客、人人网、微博远远甩在后面,但随着新的社交平台的必然出现,当今如火如荼....的微信也终有衰落之时。

B.旱情在持续,济南泉水面临停喷,将来春灌用水也定会紧张,如果此时为保泉而调用水库存水,以大水漫灌的方式涵养泉源,难免给人暴殄天物....的感觉。

C.青年歌手们演唱了25首原创金曲,这些原汁原味的草原歌曲各有特色,曲尽其妙....,洋溢着浓郁的亲情、友情、爱情,让歌迷们尽情地回味草原风情。

D.去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跌势凶猛,一路势如破竹....,截至今年1月,国际油价已跌至446.39美元∕桶,创下史上首次“十三连跌”。

2018广东一模word含答案 广东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8广东一模word含答案  广东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太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语文模拟试卷(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县(市、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十和试卷的指定位置,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字在条车笔将答案写在条题十上写在来品数正无爱。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有情感、想象、超越三种。

与之相应,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有三种存在的形态:情象、意象、境界。

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

从本质上来说,美是情感的对象化。

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

这里说的对象,有两种形态:一是原生形态。

即原本有一个对象,但不是审美对象,是审美主体将其情感赋予给它,使对象成为主体情感的我体,从而成为审美对象。

二是自创形态。

即原本无对象,因为有情,需要外化,于是就创造一个形象,让其成为情感的载体。

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中居多。

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情感造形。

情感造形的产物就是情象。

情象是美的基础形态。

凡审美都有情感造形存在,只是审美中的情感造形,除艺术创作外,都是不自觉的,而是直觉的。

刘勰说诗人创作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这种情况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

情象是审美主体的创造,只是这创造主要表现在情感的赋予上,而当想象参与后,则就有很大的不同。

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这新事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

想象的创造,不只有情感在起作用,还有人的意识、文化修养在起作用。

于是,这新创造的形象就具有丰富的意蕴,这具有丰富意蕴的形象我们叫它“意象”。

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出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来源:学科网]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

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

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

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

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

高考语文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考语文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美学精神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发育的,中国古典艺术、古典美学是其根本,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文化是其外化形式。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

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诗意的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

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诗抒情言志不脱此道,诗意追求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点,因而古典美学精神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情感世界和艺术创造及精神境界之中。

审美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易学的简易变易不易三原则奠定了中国古代美标准的基本原则,先秦百家争鸣的开放性成为后世多元思想的出发点。

秦之峻厉,汉之雄浑,魏晋风流、南北朝之多元并存,隋之一统,唐之雍容、宋之清雅,元之粗放,明之世俗、清之古雅,各有面目气息不同,审美情趣嬗变轨迹可循。

一代之精神气质影响其艺术风格,每一朝代的不同阶段又有明显差异。

如唐代初期尚清新刚健,盛期尚华美开放,中期多元并举,晚期靡丽诡异。

传统文化是传而统之的文化,流传长久说明其有着历史合理性和时代适应性,在精神领域占统治地位,说明其理论形式的完善与精致,植根传统文化的中华美学精神不仅与意识形态的显性结构相合,也渗透到民族心理的潜意识层面,是集体无意识的共同倾向。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自然之美、素淡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

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趣,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经验形态的古典美学让人在各类艺术品评中品味生活。

2018济南一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济南一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网络文学在中国的兴起、发展、繁盛,不过短短的二十年时间,但网络文学已然成为当下最具时代特色、最富有活力的大众文学样式。

作为通俗文学的网络文学对应的是“纯文学”,作为大众文学的网络文学对应的是“精英文学”,作为借助互联网媒介传播的网络文学对应的是“纸媒文学”。

网络文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应时代而生。

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不足,需要以传统文学为参照系,有效对接文学传统,与传统文学融合是中国网络文学提升内在品质、扩大世界影响力的出路。

与中国现代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是“轻”的文学,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讲述奇人奇事,叙述人物的困境和愿望的实现,故事跟着人物走,人物跟着理想走。

与纸媒小说相比,网络连载几乎受篇幅限制,拓展了网络小说的内容空间。

它们将故事的戏剧性和曲折性扩大了,主角处在各种矛盾与困境中,一步步地成长,不用隐喻,不跳跃,不用读者猜谜,将所有的场景、对话,所有的故事过程,如实道来,一点点地展示给读者,把读者带到快乐阅读的体验之中。

与那些在文学期刊上发表的小说相比,网络小说故事性强,结构显得简单,人物形象类型化,人生含量与艺术含量相对要稀薄,更注重娱乐性,风格上轻松、明朗,充满谐趣。

网络小说对接了中国古代“小说是劝人的”传统,承载基本的道德价值观,是非判断分明,包含仁义礼智信、善恶有报、有情人终成眷属等正能量价值观。

但网络小说并没有停留在古典的道德价值观上,而是和现代小说相通,融入现代的价值理念,表现个人勤奋努力的意义。

网络小说常见的主角“升级”“逆袭”的人生道路,既是对读者愿望的满足,也是一种时代内在精神肌理的体现。

网络小说讲述的多是奋斗者的故事,也都是有尊严者的故事,设定世界以人物为中心存在。

网络小说要吸引读者,常采用一些基本的故事套路。

这些套路是通俗小说模式的有效运用,是符合读者阅读心理的。

2018南昌一模含答案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南昌一模含答案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南昌一模含答案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NCS项目第一次模拟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9分,每小题3分)1.C(A项,一个大国的气质基于其文化传统,但并非所有大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B项,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D项因果颠倒,应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2.C(不是逐层深入)3.D(“以和为贵”“自强不息”都是中国人行为方式的表现,它们都影响到中国的大国气质,但直接说“‘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属于以偏概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3分)D(老汉猎狐的故事属于插叙内容,是辅线)5.(5分)①待人刻薄,争强斗狠,说话恶声恶气;(2分)②捕猎凶狠,用尽各种手段捕猎;(1分)③生活上抠门,过分节省,舍不得花钱。

(2分)6.(6分)①以歌声末端,有利于促使读者思考老夫变革的原因,余韵悠长;(2分)②歌声表现了老夫的豁达逍遥、得意痛快酣畅之情,更明显地突出人物性格的转变;(2分)③歌声表现出脱贫后的农民心态的积极变革,不再被物质糊口的拮据而逼迫,人际关系更加协调,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7.(3分)C[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有可能出现不同年级学生参加同一次考试的现象]8.(5分)A C(B项,必考科目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D项综合素质评价只是作为录取参考,并非依据,“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属无中生有;E项录取方式“按院校还是按专业投档,只有少数省份已经在改革方案中提及”)9.(4分)①了解本省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②规划个人人生及专业发展方向;③关注高校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合理选择科目组合;④立足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兴趣与特长,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考试卷及答案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考试卷及答案

2018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关于“隐”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易》。

其中《遁》卦“天下有山,遁。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直接描述了贤者为远避小人而退藏隐居的状态。

可见,中国隐逸文化兴起的根源正在于人自保的本能,既然无法战胜又不愿合污,那就只好退避现实以求明哲保身。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对周遭环境消极的妥协,但在这种妥协中,隐居者却常常意外地获得宣扬个人主张,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赢得权力青睐的新渠道。

以至到了《诗经》,《小雅·鹤鸣》已经从上层视角,为隐居之人定下了如“野鸣之鹤”的身份,让隐士成为一种受到官方认可的,高尚、贤能、隐藏锋芒的象征。

而《卫风·考槃》和《陈风·街门》两作,则更让贤人退隐所代表的逍遥和清高意象深入人心,转化为口耳相传的事迹。

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全身而退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

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隐”这一行为,便从“存在消弭”的基本概念中,产生了名为“逸”的分支,延伸出“精神自由”的新倾向。

政权更选频繁,社会动荡不定,魏晋六朝三百余年间近乎惨烈的政治斗争与战祸征伐,使作为社会上游存在的贵族和士人阶层深陷社会地位与权力流动的洪流。

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与生俱来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殚精竭虑,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

正如《晋书》所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美学精神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发育的,中国古典艺术、古典美学是其根本,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文化是其外化形式。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

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诗意的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

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诗抒情言志不脱此道,诗意追求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点,因而古典美学精神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情感世界和艺术创造及精神境界之中。

审美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易学的简易变易不易三原则奠定了中国古代美标准的基本原则,先秦百家争鸣的开放性成为后世多元思想的出发点。

秦之峻厉,汉之雄浑,魏晋风流、南北朝之多元并存,隋之一统,唐之雍容、宋之清雅,元之粗放,明之世俗、清之古雅,各有面目气息不同,审美情趣嬗变轨迹可循。

一代之精神气质影响其艺术风格,每一朝代的不同阶段又有明显差异。

如唐代初期尚清新刚健,盛期尚华美开放,中期多元并举,晚期靡丽诡异。

传统文化是传而统之的文化,流传长久说明其有着历史合理性和时代适应性,在精神领域占统治地位,说明其理论形式的完善与精致,植根传统文化的中华美学精神不仅与意识形态的显性结构相合,也渗透到民族心理的潜意识层面,是集体无意识的共同倾向。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自然之美、素淡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

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趣,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经验形态的古典美学让人在各类艺术品评中品味生活。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却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摘编自杨岚《中国古典美学的文化基因》)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审美情趣和审美文化为外化形式的中华美学精神,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发育的。

B.决定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的中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

C.中国古代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特定不变的精神气质,这鄭影响到了各朝代审美情趣的不同。

D.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得到了内在沟通,从对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的品味中可以形成古典美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提出观点后,重点论述了美学精神与生活态度、美学精神与传统文化、雅俗关系与日常生活等几个问题。

B.第二段以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及士人、僧道的关注点为立论角度,分析了中国古典美学构成的基础。

C.文章用各朝代审美情趣的不同特点,论述了审美趣味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观点。

D.围绕中国古典美学,文章逐层深入地论证了其形成的基础及发展和表现形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具有中国人特点的生活态度、情感世界和艺术创造及精神境界,就没有中国古典美学精神。

B.如果没有先秦时期开放性的百家争鸣局面,就很难形成中国的多元思想。

C.因为中华美学精神植根于传统文化,所以它能够在中国流传长久并拥有统治地位。

D.虽然古今生活中日用品等实用艺术和体现文人雅趣的工艺美术未能获得传承优势,但却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密切相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门董桥(1)“门”是人们日常生活里最恐怖的威胁。

开着的门,是陷阱;紧关着的门,是绝望的面具。

无论是铁门、木门、蓬门、朱门,高高的门和低低的门,厚的门和薄的门,卧室的门、厕所的门,无不象征一种不可告人的故事。

中国人有所谓的“门人”或“门生”之称,更是树朋党立门户的前奏曲。

《宋书》说徐湛的门生千余人,皆三吴富人子,每次出入行游,“涂巷盈满”,这使人想到时下文坛林林总总的帮派,各创惊人之语,然后当街谩骂,然后执笔上阵,然后各揭隐私,然后非置仇人于死地而不休。

这都是“门”的罪过。

(2)人间还有许多不同类人的脸:商贾的脸,乞丐的脸,富孀的脸,绅士的脸,作家的脸,娼妓的脸,义士的脸,大官的脸和小白脸……但是,天下最不讨人喜欢的脸,是“门吏”的脸。

“门吏”者,守门之吏也,或私家所用之阍人也,或门下办事之人也。

这些人寄身在人家的门下,还要作威作福,吆喝异己。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时候,门吏固然不可一世;一旦权势已去,门可罗雀,门吏也就卷席他往,另寻门户。

这一生从一扇“门”辗转到另一扇“门”,既不能摇身一变而为“门神”,寿终正寝的时候,可能连“门”边儿都不曾摸到,一辈子是“门外汉”。

(3)我们现在“朝九晚五”,营营役役,猎食终日,晚上还要兼职补贴,宁愿冷落娇妻、不顾儿女,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光耀“门”楣。

因为“门”是面子,只要“门庭”漂漂亮亮,自己面黄骨瘦,也在所不惜!至于莘莘学子,废寝忘食,甘做混蛋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不外是为了迎合《颜氏家训》里所谓的“笃学修订,不坠门风”。

(4)现在世界大乱,许多人口口声声在高谈追求世界和平之“法门”。

其行虽愚,其情可悯。

其实,只要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门都给劈掉了,世界和平的日子自然接踵而来了。

一切流血斗争,深仇大恨,都因于阶级权利的不平衡。

而“门”是打破这个阶级悬殊的阻力:小自住家门上的“外窥孔”,大至象征国门的机场海关的入境登记处,都是属于变相的“门罗主义”。

(5)日常生活里,我们受“门”之“累”,几不可胜数!夫妻吵架,妻子把门砰然关上,大丈夫只好冤沉大海,睡在客厅,不得其门而入。

上司老板关起门来密谈,小的在门外忐忑不安,等到门开了,上司可能宣布请你“另谋高就”;一声拜拜,砰然关门。

此外,妻子在手术是生产,丈夫关在门外踱方步,此时此际,那扇白色的门,是最“他妈的”门。

此外,关起门之后,叱咤风云的名流可以调戏闺女;名满天下的文豪可以变成文抄公;长袖善舞的商人可以诱良为娼;门当户对的情侣可以玩火。

这时“门”的好处。

(6)天下还有“伟大”的“门”——那是“门庇”“门荫”“门功”之类的门。

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云:“生四岁,以门功拜太子舍人”。

这是托祖父之功而得官也。

还有“石阶藉门荫,屡登崇显”,现代人所谓藉“人事关系”而升官发财,而鸡犬升天者,泰半是托伟人的“门”之福。

但是,人间最伟大的“门”,大概只有主理人体新陈代谢作用的那一“门”。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指明“门”的各种类型,既突出其日常生活的特征,也点明了它所具有的“最恐怖的威胁”的性质,让人对“门”有了更深的认识。

B.作者在谈到“门吏”时,先用不同类人的脸引入,然后笔锋一转,谈到“门吏”的脸。

这种手法把“门”和“脸”联系到一起,启人深思。

C.在表现手法上,文章还用了反语。

比如对我们所受“门”之“累”,在列举种种“累”后,却说“这是‘门’的好处”。

D.文章结尾说“人间最伟大的‘门’,大概只有主理人体新陈代谢作用的那一‘门’”,语言大俗,这也体现了董桥散文的一贯文风。

^5.结合全文,概括说明文中的“门”有哪些含义。

(5分)6.董桥的散文驳杂而有内涵,宽度、深度兼具,读来发人深思。

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新东方、学而思等都已经开始在线教育。

新东方在线CEO孙畅介绍说,2013年新东方在线营收在2亿左右,而新东方线上线下整体上的营收高达60 亿以上,“在线教育的贡献只占到了3%左右,还是很低。

”在美国,《纽约时报》作者帕帕诺将2012年称为 MOOC 之年,他将MOOC 定义为一场汹涌而至的学习革命。

在吸引众多用户之后,风险投资者也随后而至。

网络教育培训服务商LyndA.公开课平台CourserA.先后获得了1.03亿美元以及6500万美元的投资。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线教育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反馈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能够帮助老师完善教学配置和教学内容。

在线教育的特点就是广种薄收,教学成本非常低,因此能够吸引社会资本和资源的介入,促进教学的发展。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材料二: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硬件、传输渠道搭建基本完成,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将驱动互联网教育加速升级。

专家认为,我国在线教育的渗透率仍然较低,随着全球教育资源网络化的高效连接,在线教育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并且始终处于投资“风口”。

在线教育也将推动教育向着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成为智慧教育发展的基础。

据《2017年教育行业蓝皮书》显示,2016年到2017年,BRT投资的教育项目很多,如腾讯投资了VIPKID.新东方在线等,百度投资了作业盒子、极智批改等,阿里巴巴投资了超级讲师。

“今年,在线教育融资继续大幅增加,语言培训、K12等领域更为热门,尤其是在线外教领域出现了以VIPKID获得2亿美元D轮融资为代表的教育行业历史最高单笔融资金额。

”芥末堆创始人梅初九说。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教育市场规模达到了5万亿美元。

其中,1万亿美元是课外教育市场,4万亿美元是课内教育市场。

在课外教育市场中,约20%是少儿英语,也就是2000亿美元的市场。

其中,中国市场会占到150亿美元。

(摘编自黄鑫《在线教育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材料二:“今年是人AI+教育元年。

”在聚集了在线教育行业半壁江山的GET大会现场,几乎所有的演讲嘉宾都提到AI(人工智能)以及技术对自家平台和行业的驱动。

老师讲课时别着的麦克风,学生答题时特制的电子板,跟外教学英语时保证画面清晰流畅的直播系统……在线教育跟AI从未变得如此亲密。

以作业帮、学霸君、小猿搜题、阿凡题等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公司正在将AI+教育的故事讲给资本市场听,通过语音或者图像识别技术,解放学生和家长。

30互动已经应用到教学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故事书变成3D游戏,是早教班占领孩子注意力的秘密武器。

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知识网络、大数据采集分析的个性化学习体系正在成为英语教育机构的核心卖点,以此来实现定制学习,来满足“千人千面”的教学需求。

“少儿编程”也成为市场上受欢迎的新课程,AI人才的培养已经开始从娃娃抓起。

Makelock发布了全球首款普及型编程机器人“程小奔”和编程软件mBlock5.致力于让孩子们掌握人工智能时代的编程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