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及防治对象

合集下载

真菌源农药的种类及主要剂型

真菌源农药的种类及主要剂型

真菌源农药的种类及主要剂型1、白僵菌:我国研究时间最长和应用面积最大的真菌杀虫剂,主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油剂、乳剂和微胶囊剂。

2、绿僵菌:广谱的昆虫病原菌,常用的剂型有粉剂(每克含孢量23亿-28亿个或50亿以上)、10%颗粒剂、20%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

3、淡紫拟青霉:内寄生性真菌,其菌剂是纯微生物活孢子制剂。

4、木霉菌:一种新型生物杀菌剂,主要剂型为粉剂和可湿性粉剂。

5、蜡蚧轮枝菌:主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

一、白僵菌1、白僵菌在自然条件下,能通过体壁接触感染杀死害虫,是我国研究时间最长和应用面积最大的真菌杀虫剂。

它对人畜和环境比较安全,害虫一般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与某些化学农药(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同时使用。

2、白僵菌的主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油剂、乳剂和微胶囊剂,防治对象有蛴螬、玉米螟、松毛虫、介壳虫、水稻叶蝉、飞虱、蓟马、桑天牛、茶小叶蝉、茶毛虫、大豆食心虫、蚜虫、蝗虫等,尤其对玉米螟和松毛虫很有用,已作为常规手段连年使用。

二、绿僵菌1、绿僵菌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原菌,在国外其防治害虫的应用面积已超过了白僵菌,防治效果可与白僵菌媲美。

它对人畜无害,对天敌昆虫安全,不污染环境。

2、绿僵菌在生产上常用的剂型有粉剂(每克含孢量23亿-28亿个或50亿以上)、10%颗粒剂、20%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防治对象有金龟子、象甲、金针虫、蛾蝶幼虫、蝽和蚜虫等。

三、淡紫拟青霉1、淡紫拟青霉属于内寄生性真菌,是一些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功效高、寄主广、易培养等优点。

2、淡紫拟青霉菌剂是纯微生物活孢子制剂,能够寄生于卵,也能侵染幼虫和雌虫,能有效的防治柑桔、柠檬和马铃薯等多种作物根结线虫,对大豆孢囊线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四、木霉菌1、木霉菌生物农药是一种新型生物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可有效防治土传性真菌病害,杀菌谱广,无残留毒性,对作物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生物农药的三大类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的三大类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的三大类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的三大类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 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主要包括: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凭借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无公害的优势,现已成为绿色生物农药首选之一,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及植物光活化霉毒等。

到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源杀虫剂有杨林股份生产的博落回杀虫杀菌
系列、除虫菊素、烟碱和鱼藤酮等。

动物源农药
动物源农药主要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

目前,昆虫病毒杀虫剂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及印度等国已大量施用,国际上己有40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注册、生产和应用。

微生物源农药
微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作为防治农业有害物质
的生物制剂。

其中,苏云金菌属于芽杆菌类,是目前世界上用途
最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杀虫剂;昆虫病源真菌属于真菌类农药,对防治松毛虫和水稻黑尾叶病有特效;根据真菌农药沙蚕素的化学结构衍生合成的杀虫剂巴丹或杀暝丹等品种,已大量用于实际生产中。

生物农药的种类与应用注意事项

生物农药的种类与应用注意事项

病 毒等) ,昆虫病 原线虫杀虫剂和微生物 作用途径均是 胃毒杀 ,作 用机理是死 亡 除草剂( 1 。 鲁保 号) 后的虫体还 可感染其他 未接触过农药 的
毒 、 无 残 留 、 作 用 迟 缓 、持 效 期 长 。 配
生随 抗凇 等 撇 农 用 生
2 农用抗生素 。农用抗生素包括 抗 同 类 害 虫 。 生 物 药 剂 的 共 同 特 点 是 低 . 菌素、杀虫素和杀草素。 . 点 ^ o注 5 植 物源 农药。植 物源农药大 多是 比浓 度 和 使 用 剂 量 都 比 化学 药 剂 精 确 度 . 碱 、类黄 酮、 甾体 、酚类 、独特 的氨基 对 人 畜 也较 安 全 ,且 不 污 染环 境 。 酸和多糖等 。 植物代谢 的次生产物 ,有萜烯类 、生物 低 。 药 量 稍 大 时 不 会 对 植 物 产 生 药 害 , 一
黏 帚 霉 菌 ) 微 生 物 杀 虫 剂 ( 苏 云 金 芽 和作用机理等 。例如苏 利菌 、菌杀敌 、 , 如
孢杆菌 、 日本金龟子 芽孢杆菌 、球 形芽 敌 宝 等 ,它 们 的 有 效 成 分 都 是 苏 云 金 杆 孢 杆菌和缓 病芽孢杆 菌、自僵菌 、绿僵 菌 ,应用范 围都 是对鳞 翅 目幼虫有毒 杀 菌 、玫烟 色拟青霉 、多毛菌 、核多角 体 作用 ,对蚜类 、螨类 、介类害虫无效 ,
1要 熟 悉 生 物 农 药 的 生 物 特 性 。 药。微 生物农药 又包 括 药 应注 意 以 下几 个 方 面 : .
微生物杀菌剂( 如枯 草杆菌、放射 形土壤
杆菌、 洋葱球茎病假 单孢 菌 、木霉 菌 、
要是药剂 的适 用范 围、作用途径 、成 分
与 多 数 化 学 杀 虫 剂 进 行 混 配 , 因多 数 化

农药的分类与毒性

农药的分类与毒性

农药的分类与毒性农药的分类与毒性 1(按农药的来源分类(1)矿物源农药有效成分多由无机矿物简单加工制成,主要有铜制剂(波尔多液、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硫制剂(石硫合剂)。

(2)生物源农药是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包括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用天然植物加工制成,主要有除虫菊和烟碱,此外还有鱼藤、苦参、楝素等。

此类农药一般毒性较低,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药害,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

但来源有限,药效低,用药量大,残效期短,品种单一。

微生物源农药通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

它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工业大规模生产,如阿维菌素、井冈霉素等。

一般对植物无药害,对环境影响小,对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

(3)有机合成农药由人工研制、通过化学工业人工合成的农药。

占农药品种的绝大部分。

一般药效高,作用快,防治效果好,且用量少,用途广。

但有害生物易产生抗药性,且有残留,还污染环境,对人、畜也不安全。

2(按农药的防治对象分类(1)杀虫剂用于防治有害昆虫的药剂。

如灭扫利等。

(2)杀螨剂用于防治有害螨的药剂。

如克螨特、速螨酮等。

(3)杀菌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药剂。

如霜脲锰锌等。

(4)杀线虫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药剂。

如米乐尔等。

(5)除草剂用于防除田间杂草的药剂。

如除草通等。

(6)杀鼠剂用于防治害鼠的药剂。

如溴敌隆、敌鼠钠盐等。

(7)杀软体动物剂用于防治有害软体动物的药剂。

如防治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门的灭旱螺等。

(8)-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

如乙烯利(用于催熟)、赤霉素(用于刺激生长)、矮壮素(用于抑制生长)、九二0等。

3. 按农药的作用方式分类(1)杀虫剂的作用方式触杀作用药剂通过昆虫表皮进入体内发挥作用,使虫体中毒死亡。

此类农药用于防治各种类型口器的害虫。

通常只有触杀作用的农药较少,大多数农药还具有胃毒作用。

如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

常用生物农药的种类及高效施用技术

常用生物农药的种类及高效施用技术

常用生物农药的种类及高效施用技术作者:赵桂玲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4期绿色无公害农业产品生产已逐步被农民认识,在农业生产操作中,随着高毒、高残留农药被禁用,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宣传普及工作还不够深入,对生物农药的种类及使用缺乏全面的了解,从而影响了它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与应用。

一、生物农药的种类生物农药就是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研制的农药,根据生物农药开发研制所利用的对象,生物农药可分为三类:植物源农药:主要产品有烟碱、苦参碱、川楝素、除虫菊脂等。

微生物源农药:主要有苏云金杆菌(BT)、阿维菌素、浏阳霉素、农抗120、核角体病毒NPV、颗粒体病毒GV多。

动物源农药:主要有玉米螟性诱剂、棉铃虫性诱剂等。

在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阿维菌素:由放线菌经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杀虫、杀螨剂。

对昆虫和螨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

但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植物表皮下的害虫,且持效期长,它干扰害虫神经生理活动,导致麻痹、停食,2~3天后死亡2、苦参碱:从苦参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杀虫、杀菌、调节植物生长功能,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拒食、干扰脱皮、麻痹神经中枢系统作用;杀菌机理是抑制菌体生物合成,影响菌体的生物氧化过程;对植物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单用活性较弱,常与高效低毒农药复配。

增强其速效性。

3、BT乳剂:是常用的细菌生物农药,它的制成品为米黄色乳剂,乳化性能好,杀虫谱广,对20多种蔬菜、荼、果、烟等植物的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为80%--90%,主要防治对象有松毛虫、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稻纵卷叶螟、茶毛虫等。

BT乳剂是一种胃毒剂,害虫食后能产生一种特殊的酶。

这种酶可以分解昆虫肠道当中的一种蛋白质,从而使害虫肠道穿孔,肠道里的东西流入体腔,最后得败血症死亡。

使用时应掌握气温在15℃以上,一般以20℃为适宜,施用时间比施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为宜。

植物源农药--绿色植保卫士

植物源农药--绿色植保卫士

植物源农药--绿色植保卫士1.概述农药主要用来防治农作物有害生物,具有效率高、见效快、实施简易、可大规模应用等优点。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生产和消费农药的大国之一。

传统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此外,农副产品由于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与传统农药相比,植物源农药具有以下优点: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施用后较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组分多元化,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对有益生物(即害虫天敌)安全;可以大量种植,而且开发费用也较低。

植物源农药对靶标生物的作用机理与常规化学农药的差别也很大。

常规化学农药通常仅作用于靶标生物某一生理系统的一个或几个位点,而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复杂,通常能作用于靶标生物的多个位点,有利于延缓靶标生物的抗药性。

另外,有些植物源农药还能刺激植物生长,起到生长调节作用。

植物源农药是新型高效、无残留、无公害的所谓的绿色农药。

在农业生产中,人类利用植物源物质杀虫防病的历史悠久。

据史书记载,人类使用最早的农药是植物源农药和矿物质农药。

公元前1000多年,古希腊《荷马史诗》中已有用硫磺熏蒸杀虫防病的记载。

中国的《周礼》、《山海经》、《神农本草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古籍中,均有使用植物性、动物性、矿物质药物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记载。

这些农药的应用历史长达数千年。

19世纪以来,在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植物源农药的开发逐渐从经验阶段上升到科学实验阶段,如除虫菊、烟草、鱼藤发展为商品化加工制剂并广泛使用。

自20世纪40年代以后,有机合成农药占据了市场,植物源农药逐渐被人类所忽略。

到60年代后期,有机合成农。

药的种种弊端使天然产物农药重新受到重视,特别是对印楝的研究带动了植物源农药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研究的植物种类达数千种,开发成功的产品也很多,并已在生产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2.植物源农药的特点与有机合成农药相比,植物源农药具有选择性高、低毒、易降解、害物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

有机蔬菜农药表

有机蔬菜农药表

有机蔬菜农药表植物源农药我国登记的植物源农药主要产品及其性能?答:目前,植物源衣药在注册登记时环境行为和残留客促进了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截至2013年6月,以申请减免,的植物源农药有效成分有30个,产内处于有效效登记状态数303个。

植物源杀虫剂:①印楝素。

登记制剂: %、%、%、%乳油,1%苦参. 印楝素乳油。

防治对象: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菜青虫,茶树茶毛虫,柑橘树潜叶蛾等②苦参碱。

登记制剂: %、%、%、%、% 、2%水剂。

%、%、1%、%可溶粉剂,防治对象: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蚜虫、果树红蜘蛛、茶树茶尺蠖等。

③鱼藤酮。

登记制剂: %、 4%、%乳油,防治对象:十字花科蔬菜蚜虫、小菜蛾等(彩图1-3和彩图1-4)。

④藜芦碱。

登记制剂: %可溶粉剂,防治对象:甘蓝菜青虫、棉花棉蚜、棉铃虫等。

⑤烟碱。

登记制剂: 10%乳油,%、%烟碱.苦参碱乳油,%烟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1. 2%烟碱.苦参碱烟剂,防治对象:甘蓝蚜虫、菜青虫、美国白蛾、烟草烟青虫、松树松毛虫等。

⑥除虫菊素,登记制剂: %水乳剂,%、%、%杀虫气雾剂,1. 8%热雾剂,0. 1%驱蚊乳,40mg/片电热蚊香片,防治对象:叶菜蚜虫、蚊、蝇、蜚蚝、跳蚤等。

⑦蛇床子素。

登记制剂: 0. 4%乳油,防治对象: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茶树茶尺蠖等。

⑧苦皮藤素。

登记制剂: 1%乳油,防治对象: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

⑨桉油精。

登记制剂: 5%可溶粉剂,防治对象:十字花科蔬菜蚜虫。

⑩松脂酸钠。

登记制剂: 20%、45%可溶粉剂,30%水乳剂,防治对象:柑橘树介壳虫、矢尖盼、红蜡蚧等。

(2)植物源杀菌剂:①苦参碱。

登记制剂: %乳油,%可溶粉剂,%、%水剂,3%水乳剂,防治对象:黄瓜霜荐病,梨黑星病、马铃薯晚疫病、烟草病毒病等;②蛇床子素。

登记制剂: 1%水乳剂,防治对象:黄瓜白粉病。

③丁子香酚。

登记制剂: %可溶粉剂,%丁子,香芹酚水剂,防治对象:番茄灰毒病。

无公害农药的种类

无公害农药的种类

无公害农药的种类目前无公害农药包括以下三种。

一、生物源农药指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病虫和其它有害生物的农药。

1.植物源农药常见的有:①烟草。

可防治蚜虫、蓟马、椿象等。

②茴蒿素。

用0.65%水剂450-7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螨类。

③绿保威。

用0.5%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食叶毛虫。

④苦皮藤素。

用0.2%乳油和0.15%微乳剂防治食叶毛虫效果很好。

⑤草木灰。

1份草木灰在5份水中浸泡24小时,过滤后防治蚜虫。

⑥9281。

也叫绿树神医、菌迪,是由中西药和生物液复配而成。

在病疤上划道后涂刷4-5倍液治疗果树腐烂病。

2.动物源与特异性农药主要有:①灭幼脲3号。

用25%胶悬剂2000-3000倍液,防治食叶毛虫;防治金纹细蛾可用1000-2000倍液于成虫产卵前喷雾(叶背喷到);用20%灭幼脲3号1500倍液,对桃小食心虫卵的杀伤率达100%。

灭幼脲类杀虫剂对大多数鳞翅目害虫有特效,对鞘翅目、半翅目多数害虫也有效。

②蛾螨灵。

是灭幼脲3号和15%扫螨净的复配剂。

除灭幼脲3号的防治对象外,还可防治红蜘蛛。

③定虫隆(抑太保)。

用5%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食心虫。

④噻嗪酮(优乐得、灭幼酮)。

用25%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15天后再喷1次,防治介壳虫、叶蝉和飞虱。

⑤卡死克。

防治果树红蜘蛛,可在开花前用5%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夏季用500-1000倍液喷雾。

也常用于卷叶蛾、食心虫的防治。

⑥米满。

可用于卷叶虫、食叶害虫的防治。

⑦抗蚜威。

用50%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⑧灭蚜松。

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螨类、蓟马等。

3.微生物源农药主要有:①农抗120。

4%果树专用型600-800倍液喷雾可防治苹果白粉病、苹果和梨树锈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

用10倍液涂抹病疤防治腐烂病效果很好。

常见农药成分特点及防治对象

常见农药成分特点及防治对象

杀螨剂
三唑锡: 三唑锡 ★ 为强烈触杀性杀螨剂,成螨,幼螨,若螨 和夏卵均有效,对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已 产生抗性的害螨更具有特效,且具有速效 性好,持效期长的特点. ★对光和雨水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常用浓度 下对作物安全. ★用于柑桔,棉花,果树和蔬菜的害螨防治. 在高温条件下和果树嫩梢期要慎用.
杀螨剂
其它类杀虫剂
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是以阿维菌素为原料,经升级合成而得到的一
种最新型,高效,广谱,无公害,无残留,无抗 性,安全低毒的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
★作用机理独特,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具有胃毒和
触杀作用,能有效地渗入作物表皮组织,具有较 长的持效期.
有机氯类杀虫剂
硫丹:具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可以 有效的防治禾谷类作物,棉花,果树,蔬 菜和其它作物上的大多数害虫和螨类. 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表现很强的毒性和持 效性.比如枣尺蠖等.
其它类杀虫剂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 ☆是一种新型抗生素,属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虫杀 螨剂,是土壤微生物灰色链霉素的发酵代谢物. ☆阿维菌素对多种农作物的害螨和害虫具有很高的 生物活性,它是一种优良的抗生素杀虫杀螨剂. ☆防治对象有菜青虫,小菜蛾,锦铃虫,蚜虫,木 虱,桃小食心虫,斑潜蝇,叶潜蝇,螨类等.具 有高效广谱,低残留和速效性等特点.
沙蚕毒素类
杀虫双和杀虫单:具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 对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有特效,对许多 果树及蔬菜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防效. 杀螟丹:具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有较长 的持效期,对螟虫及鳞翅目害虫高效.用 于水稻,果树和蔬菜一些害虫.
氯化烟碱类杀虫剂
吡虫啉: 吡虫啉:是内吸作用杀虫剂,施用于叶片后,可以 迁移到植物中韧和木质部,用于防治刺吸式和锉 吸式口器害虫,比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 蓟马等,对鞘翅目害虫也有效,但对鳞翅目害虫 效果差. 啶虫脒: 啶虫脒: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内 吸作用,还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速效性好,持 效期长;用于防治刺吸式和锉吸式口器害虫,比 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等,对鞘翅目 害虫效果比吡虫啉好

农药的分类及不同类型的识别

农药的分类及不同类型的识别

农药的分类及不同类型的识别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的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通常也把改善有效成分物理、化学性状的各种助剂包括在内。

按照防治对象或使用范围,可将农药分为以下几类:杀虫剂。

用于防治各种害虫的药剂。

如甲胺磷、氧化乐果、功夫、好年冬、巴丹等。

杀菌剂。

用于防治各种植物病害的药剂。

如多菌灵、灭菌丹、百菌清等。

杀螨剂。

用于防治危害植物的各种螨类的药剂。

如三氯杀螨醇、阿波罗、尼索朗、农螨丹等。

除草剂。

用于防治危害农田的各种杂草和有害植物的药剂。

如二甲四四氯、丁草胺、拉索、都尔等。

杀线虫剂。

用于防治危害植物的各种线虫的药剂。

如克线丹、丙线磷、涕灭威等。

杀鼠剂。

用于各种鼠害的药剂。

如磷化锌、杀鼠迷、溴敌隆等。

杀软体动物剂。

用于防治各种软体动物的药剂。

如五氯酚钠、贝螺杀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

如乙烯利、多效唑、调节安等。

各种农药的标签或使用说明上,都写明了该农药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另外,在标签的下方有一条与底线平行的、不褪色的牲标志线,线的不同颜色代表了农药的不同用途。

杀虫剂为红色,杀菌剂为黑色,除草剂为绿色,杀鼠剂为蓝色,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深黄色。

植物源农药有哪些,植物源农药种类.doc

植物源农药有哪些,植物源农药种类.doc

植物源农药有哪些,植物源农药种类
植物源农药是指利用植物的某些部位(根、茎、叶、花或果实)所含的稳定的有效成分,按一定的方法对受体植物进行使用后,使其免遭或减轻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为害的植物源制剂。

很多人不知道植物源农药有哪些,本文为大家介绍植物源农药种类。

植物源农药种类
植物源农药包括从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植物本身和按活性结构合成的化合物及衍生物。

类别有植物毒素、植物内源激素、植物源昆虫激素、拒食剂、引诱剂、驱避剂、绝育剂、增效剂、植物防卫素、异株克生物质等。

植物源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有效成份、化学结构及用途分类:生物碱、萜烯类、黄酮类、精油类、光活化毒素。

植物源农药的原理
植物源农药中的杀虫活性成分主要是次生代谢物质,其中许多种次生代谢物质对昆虫表现为毒杀、行为干扰和生物发育调节作用。

由于次生代谢物质是植物自身防御与昆虫的适应演变协同进化的结果,昆虫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

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源农药对害虫的作用独特,作用方式多样化,
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毒杀作用、拒食和忌避作用、干扰正常的生长发育作用和光活化毒杀作用等。

植物源农药所利用的植物资源为有毒植物,所以,植物源农药又通俗为“中草药农药”。

通过上面的介绍,希望大家对植物源农药有哪些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介绍几种主要的生物农药及杀虫对象

介绍几种主要的生物农药及杀虫对象
参 考
绍 种 晏 望 农 5⑩ 几 耋 、 翱 药 朵: 的 互 l象 对
5 烟 百 素 。 烟 碱 、 部 碱 、 素 . 为 百 楝
^ ^

Hale Waihona Puke ^ M1鱼 藤 酮 。 名 施 绿 宝 。 触 杀 和 . 又 以
胃毒 作 用 为 主 , 有 一 定 驱 避 作 用 , 乏 种 成 分 混 配 的 杀 虫 剂 ,具 有 很 强 的 也 对 天 敌 安 全 . 虫 谱 广 . 鳞 翅 目 、 翅 触杀 和 胃毒 作 用 , 用 于防 治 鳞 翅 目 、 杀 对 半 可
栏 约 晡
行 籼 分
农 村 百 摹 通 I0 61 2 0 .4
维普资讯
蔼谭霹 霞 翳 冒 一 _ 1
生 物 农 药 由于 无 毒 、 不 污
染 环 境 以 及 病 虫 不 易 产 生 抗 药 性 等 优 点 . 被 人 们 称 之 为 绿 色 农 药。 目前 许 多地 方 已开 始 接 受 或 使 用 这 种 农 药 , 但在 使 用 上 必 须 注 意 以下 一 些 问题 。 是 温 度 。 生 物 农 药 喷 施

能较好地 粘在茎 叶
上 , 并 促 进 芽 孢 繁
殖 ,增 加 菌 剂 与害
虫接 触 的机 会 。 三 是 阳 光 阳 光 的 紫 外线 对 芽 孢 有 杀 伤 作 用 , 阳 光 直接 照射 3 O分 钟 . 芽孢 便可 死亡 5 % O
4武 大 绿 洲 1 。 病 毒 杀 虫 剂 , 每 6 7 喷 1 , 喷 2 4 ; 星 2 具 . 号 为 ~天 次 连 ~次 黑 l 病 毒 直 接 作 用 于害 虫幼 虫 的 脂 肪 体 细 有 诱 导性 , 抑 制 病 菌 侵 染 、 善 果 实 有 改 胞 和 中肠 细 胞 核 , 并迅 速 复 制 导 致 幼 品 质 等 作 用 ,可 用 于 防 治 果 树 黑 星 病 虫染病死亡 。可用于防治果树鳞翅 目 等。一般用2 %黑 星 2 水 剂4 o 6 0 l o ~ 0 倍 害虫 、 小 食 心 虫 等 。 防 治 梨 小 食 心 液 喷 施 。 梨 如 虫 等 钻 蛀 性 害 虫 , 以在 虫 卵 高峰 期 用 8阿 米 西 达 。 菌 机 制 为 抑 制 病 . 杀 药最佳 。 菌 细 胞线 粒 体 呼 吸 ,破 坏 病 菌 能 量 合

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及防治对象

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及防治对象

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及防治对象摘要介绍了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作用机理及防治对象,以为植物源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防治对象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141-01农药在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上的使用是为了消灭或减轻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但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乐果)、有机氯农药(如六六六)毒性强,很容易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

而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

具有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人畜安全、原料丰富及成本低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有毒农药带来的残留和污染问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植物源农药包括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质和转基因植物农药,可分为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植物内源激素和植物农药。

1植物源杀虫剂我国植物资源极其丰富,3万余种高等植物中有近千种植物含有杀虫活性物质。

植物性杀虫剂作用方式有毒杀、忌避、拒食、麻醉及抑制生长发育等,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畜较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

1.1生物碱类植物源杀虫剂生物碱类是植物中最毒的成分,对昆虫具有毒杀、拒食和抗生活性等作用,如烟草中的烟碱(Nicotin)、毒扁豆碱(Phvsostigmine)、藜芦生物碱(Ceveratrum)等。

最近在秘鲁棱果立(L.Utilis)和鱼藻(Anabaena)的种子和叶子中发现一种多羟基生物碱(DMDP),具有对害虫拒食和对葡萄糖酶的抑制活性。

番茄植株中的番茄碱(Tomatine)对菜青虫有拒食作用,对菜粉蝶有明显的产卵忌避作用。

Merck公司等试验从大风子科的Ryania Speciosa的根茎中分出罗纳丹碱,可防治玉米螟、甘蔗螟。

1.2萜类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杀虫剂的另一主要化学结构物为萜(Terpenoid)类,主要具有拒食、内吸、毒杀、麻醉、忌避及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代表性的有川楝素、印楝素、苦皮藤素、闹羊花素等,此外还有茶皂素。

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
性。从植物中探 寻新 的活性 先导物或 新 的作 用靶标 ,
[,] 23

() 6 一般具有对毒杀对 象选 择性强 , 对人、 畜及 天
敌毒性低 , 和使用成本相对较低 的特点 , 破坏 开发 不会
自然生态的防御 系统 lJ 6。 2 2 缺点 . 尽管植物源杀虫剂有诸多 的优 点 , 但也有
( )有些植物性农药可刺激植物生长。 3
容涉及楝科 、 卫矛科及菊科等科属的多种植物 , 已有烟
碱、 苦参碱 、 楝素 、 茴蒿和茶皂素等 2 O多种 植物源农药
登记注册 , 产厂家 达 l2家。当前 , 国共有 2 生 l 我 0个 植物源农药单剂登记 , 包括血根碱 , 丁子香酚 , 苦参碱 , 苦皮藤素 , 素 , 芦碱 等[ I 楝 藜 卜3。加工剂 型 以乳油 及
其 自身的弱点 : ( )除了除虫菊酯少数品种外 , 1 大多数药性缓 慢 , 喷药次数多 , 残效期短 , 性 急” 民不易接 受 J “ 农 。这 是生物源农药的主要局 限性。 ( )活性 成分 易分 解 , 2 制剂成 分 复杂 , 不易 标 准 化 。但 随着科学 的发展 , 这些缺点正在得到解决 【 。 ( )植物性 毒素 只有在光照条 件下才 有作用 , 3 但
3 植物源农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3 1 应用现状 目前我 国有关植 物源农药 的研 究 内 .
2I 优 点 .
植物源农药是生物农药最大 的一类 , 与化
学农药相 比有许多优点 : () 1 植物源 农药 的有效 成 分为 天然物 质 , 自然界 有其降解途径 , 对环境 的污 染较 小 J 因而 被称 为绿 ,
摘 要 本文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学 生的错误资 源、 学生的思维差 异作 为课程资 源开发的切人点 , “ 生视野 中 把 学

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
作用。
(5)茼蒿及茼蒿素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茼蒿中分离出一种有拒食活性的茼蒿素
,并在国际上首次用新的方法人工合成一批茼蒿素类化合物。经国内拒食剂研究权威
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检测,这种人工合成的茼蒿素对菜青虫的拒食率高于目前已有的其
他农药。
(6)砂地柏
陕西省植物资源丰富,约有30多家植物提取物厂家,是分布最密集的省份之一
是一种理想的杀虫剂,在害虫防治上广泛应用。不过近20多年来拟除虫菊酯的飞速
发展,使天然除虫菊受到很大冲击。
云南是除虫菊的理想生长地之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在曲靖市建设了具有世界一
流水平的植物源农药生产基地。此工程包括大面积种植除虫菊,并用我国独创的新技
术对其进行加工提取,制成无公害农药。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科院昆明植物
下面介绍一下我国在植物源农药研究领域取得的一些成果:
(1)印楝及印楝素
楝科的杀虫植物主要有印楝、苦楝和川楝等,其中印楝最负盛名。近年来,国际
上生产印楝素制剂的几家大公司为了抢占正在迅猛发展的生物农药市场,纷纷投入力
量研制高质量、高含量的印楝素杀虫剂,以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如德国的T
我国植物总数达到4.3万种,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已查明
近千种植物含有杀虫、杀菌活性物质。目前,我国有100多个植物源农药产品在市
场上流通。
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就是直接利用植物体内能防病和杀 虫的活性物质制成的农药。它包括以下几类活性物 质:(1)植物毒素,如烟碱等;(2)植物源昆虫激素,如 在藿香蓟植物中发现的昆虫早熟素,具有抗昆虫保幼激素功能;(3)拒食剂,如印楝素可阻止昆虫取食; (4)引诱剂,如丁香油可引诱桔小实蝇;(5)驱避剂, 如香茅油可驱蚊;(6)绝育剂;(7)增效剂,如芝麻油 (素)等;(8)植物防卫素,即感病植物自身的抗菌物 质;(9)异株克生物质,植物产生的某些次生物质可 抑制附近同种或异种植物生长;(10)植物内源激素, 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芸薹素内酯和三十烷醇等。 最主要的有以下产品。

农药成份及防治对象汇总

农药成份及防治对象汇总
克菌丹
阻止乙酰辅酶A的形成,影响内能生成,多混用
白粉/霜霉/叶枯
敌菌丹
多作用点,广谱/保护剂,茎叶/土/种处理,可混用
霜疫/根腐/立枯
灭锈胺
高效/内吸/长效,担子菌特效,木材防腐剂,可混用
纹枯/锈病/立枯
灭菌丹
多混用
白粉/叶锈/叶斑
呋酰胺
干扰RNA的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吸/保/治/耐雨
霜霉/疫病
氟氯菌核利
灰霉/黑星/落叶
嘧菌腙
稻瘟病
嘧菌胺
抑制病原菌蛋白质分泌,无交抗,无内吸
白粉/黑星/灰霉
氟嘧菌胺
真菌全生长期抑制,无交抗/保护剂
白粉/锈病
喹(唑)啉(酮)类
灭螨猛
非内吸,保护剂
白粉/螨类
二氰蒽醌
与含硫基团反应和干扰细胞呼吸,保护为主
叶斑/锈病/霜霉
乙氧喹啉
植物抗氧化生长调节剂,抑制α-法尼烯的氧化
8-羟基喹啉
霜霉/疫病/炭疽
苯霜灵
干扰RNA和蛋白质合成,吸/保/治/铲
卵菌纲
叶枯唑
内吸/保护/治疗,水稻细菌病
白叶枯/细条/溃疡
有效霉素
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生长,纹枯特效,内吸
纹枯/稻曲/立枯
井冈霉素
同上,纹枯特效/长效,强内吸
纹枯/大斑/立枯
五氯硝基苯
土壤处理,防丝核菌/葡萄菌/核盘菌/炭腐菌
黑穗/立枯/菌核
褐斑/白粉/叶枯
恶咪唑
甾醇和几丁质生物合成抑制剂, 灰霉特效,果树
灰霉/褐腐/白粉
麦穗宁
通过与β-微观蛋白结合抑制有丝分裂,内吸传导
黑穗/条纹病
稻瘟酯
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水稻病害特效,拌种用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

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简介
剂型:%、%、%、%乳油
作用机理与特点:印楝素是从印楝树中提取的植物性杀虫剂,具有拒食、驱避、内吸和抑制生长发育作用;主要作用于昆虫是内分泌系统,降低蜕皮激素的释放量;也可以直接破坏表皮结构或阻止几丁质的生成,或干扰呼吸代谢,影响生殖系统发育等;鳞翅目昆虫对印楝素最敏感,表现为拒食、蜕皮时间延长、蜕皮不完全、畸形或蜕皮时死亡;防治贮粮害虫也很有效;
防治对象:印楝素在国内登记用于防治甘蓝小菜蛾和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
1、防治甘蓝小菜蛾,小菜蛾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发生期间施药,注意喷雾均匀,视虫害发生情况,每7天左右施药一次,可连续使用5次;每亩用%乳油300-500毫升或%乳油60-80毫升,或%乳油125-150毫升/亩喷雾,安全间隔期5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或1%苦参·印楝素乳油60-80毫升喷雾, 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个作物周期的最多使用次数为5次;
2、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时,每亩用%乳油90-140克或%乳油60-80毫升,每季最长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3天;
注意事项: 1、不可与呈碱性物质混合使用;2、对蜜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有毒;蜜源作物花期禁用,使用时应密切关注对附近蜂群的影响;3、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蚕室及桑园附近禁用;鸟类保护区禁用等警示用语;4、使用时应穿戴防护服各手套,避免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西和饮水;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5、避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接触;
中毒急救:中毒症状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等;急救措施:1、不慎吸入,立即将吸入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及安静处,病情严重者请医生对症治疗;2、皮肤污染或药液溅入眼睛,立
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3、误服中毒,立即携标签送医院,对症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及防治对象
摘要介绍了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作用机理及防治对象,以为植物源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源;生物农药;种类;防治对象
中图分类号s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141-01
农药在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上的使用是为了消灭或减轻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但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乐果)、有机氯农药(如六六六)毒性强,很容易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

而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

具有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人畜安全、原料丰富及成本低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有毒农药带来的残留和污染问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植物源农药包括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质和转基因植物农药,可分为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植物内源激素和植物农药。

1 植物源杀虫剂
我国植物资源极其丰富,3万余种高等植物中有近千种植物含有杀虫活性物质。

植物性杀虫剂作用方式有毒杀、忌避、拒食、麻醉及抑制生长发育等,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畜较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

1.1生物碱类植物源杀虫剂
生物碱类是植物中最毒的成分,对昆虫具有毒杀、拒食和抗生活性等作用,如烟草中的烟碱(nicotin)、毒扁豆碱(phvsostigmine)、藜芦生物碱(ceveratrum)等。

最近在秘鲁棱果立(l.utilis)和鱼藻(anabaena)的种子和叶子中发现一种多羟基生物碱(dmdp),具有对害虫拒食和对葡萄糖酶的抑制活性。

番茄植株中的番茄碱(tomatine)对菜青虫有拒食作用,对菜粉蝶有明显的产卵忌避作用。

merck公司等试验从大风子科的ryania speciosa的根茎中分出罗纳丹碱,可防治玉米螟、甘蔗螟。

1.2萜类植物源杀虫剂
植物杀虫剂的另一主要化学结构物为萜(terpenoid)类,主要具有拒食、内吸、毒杀、麻醉、忌避及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代表性的有川楝素、印楝素、苦皮藤素、闹羊花素等,此外还有茶皂素。

国外印楝素已商品化,国内川楝素、印楝素、苦皮藤素、茶皂素等也已商品化。

从苦皮藤中提取到的苦皮藤酯(kupiteng ester)对昆虫有毒杀、拒食以及麻醉等作用。

黄酮类植物杀虫剂主要有鲁藤酮(derrin),毒性很强,但模拟合成困难,至今开发研究没有新的进展。

1.3精油类植物油杀虫剂
精油是指植物组织中的水蒸气蒸馏成分,常常具有植物特征性气味,通常含有分子量的萜烯及生物酚类,大多数精油是由几十种到几百种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精油的化学成分包括含氮含硫化
合物,如橙花油中的邻氨基甲酸甲酯、姜油中的二甲基硫醚;芳香族化合物,如莳萝醛、香兰素、丁香酚等;脂肪族直链化合物,如叶醛、肉豆蔻酸;萜类化合物,主要为倍半萜类,如月桂醛、石竹烯等。

精油对昆虫具有引诱、杀卵、熏蒸、忌避和影响其生长发育等作用。

1.4光活化毒素类植物源杀虫剂
光活化毒素具有在光照下对害虫的毒杀作用成几倍甚至上千倍提高的特点,显示出光活化特性,如呋喃香豆素类(线型——花椒毒素;角型——当归根素)、多炔类与噻吩类等。

目前。

光活化杀虫剂已开始应用于田间,特别是在防治蚊子幼虫方面获得成功。

除了用于杀虫外,光活化农药也用于杀病毒、病菌、线虫等。

与一般化学农药相比,光活化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选择性强等优点。

2 植物源杀菌剂
植物中的抗毒素、类黄酮、特异蛋白、有机酸、皂角甙类、酚类化合物,以及诱导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均有杀菌或抗菌活性,起到杀菌剂的作用。

诱导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化学结构类型有豌豆类、异黄酮、苯并呋喃衍生物、芪类、呋喃乙炔类、多烯、番薯酮、三萜烯、倍半萜烯、异香豆素等。

宋鸣凤等发现棉苗内的儿茶素可抑制枯萎病菌。

皂角疳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马铃薯、燕麦、大麦幼苗等,具有抑制真菌孢子萌发,起到防病的功效。

3 植物源除草剂
植物源除草剂主要是利用植物产生的某些次生代谢物质,释放到环境中能影响附近同种或异种植物的生长,包括刺激或抑制作用。

目前已在30多个科的植物中发现了上百种具有除草活性物质,主要是肉桂酸衍生物、香豆素类、醌酚酸、鞣酸、类黄酮、萜类、甾族、脂肪酸及生物碱等。

这种利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来代替化学合成除草剂,既安全,又节省生产成本。

4 植物农药(生物工程植物)
生物工程植物是在植物体内植入能够生产毒素的基因,并能维持遗传特性,使植物制造一定量的毒素,毒杀病虫害。

目前,投入市场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马铃薯等,转基因植物的主要性状为耐除草剂、抗虫害和病害。

1996年,第1个具有昆虫抗性的转bt基因玉米在美国上市,这种玉米防治钻心虫的效率达80%,而使用化学农药,害虫死亡率仅50%。

美国学者jaynes等将金星叶槭大蚕蛾的天蚕素b基因导人烟草植株中,培育了抗青枯病的烟草植株。

我国农业基因工程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第1个商品化种植的国家,目前研究的转基因植物达47种,并有6种已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