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红外光谱测定及谱图解析
红外实验讲义

实验苯甲酸红外光谱测定及谱图解析一、实验目的1、熟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2、掌握KBr压片法的操作技能3、解析红外光谱谱图二、实验原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它根据光的相干性原理设计,是一种干涉型光谱仪。
它没有色散元件,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干涉仪(迈克逊)、吸收池(样品室)、检测器、计算机和记录系统等组成。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将各种频率的光信号经干涉作用后调制成干涉图,即时间域光谱图,然后用计算机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换算成频率域光谱图即红外光谱图。
红外光谱法是依据物质对红外辐射的特征吸收建立起来的一种光谱分析方法,以一定波长的红外光照射物质时,若该红外光的频率能满足物质分子中某些基团振动能级的跃迁频率条件,则该分子就吸收这一波长红外光的辐射能量,由于分子的振动能级是量子化的,因此振动只能吸收一定量的能量,即吸收与分子振动能级间隔E振的能量相应波长的光,如果光量子的能量为EL=hVL(VL是红外辐射频率),当发生振动能级跃迁时,必须满足E振=EL。
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必须利用这一特性,依据其结构不同,分子振动能吸收的频率不同,来确定其结构。
红外光谱定性分析,常采用标准谱图查对法,标准谱图查对是一种最直接、可靠的方法。
根据待测试样的来源、物理常数、分子式及谱图中的特征谱带,查对标准谱图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仪器:WQF-31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769YP-15A型压片机、玛瑙研钵、红外灯、药匙、镊子。
试剂:KBr(A.R.)、苯甲酸(A.R.)、无水乙醇(A.R.)。
四.实验步骤(开启空调机、除湿机,使室内温度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小于65%)1. 接通220V电源,打开WQF-310型系列主机电源预热10-30min。
打开电脑。
2.用分析纯的无水乙醇清洗玛瑙研钵,用擦镜纸擦干后,再用红外灯烘干。
3. 取烘干后的溴化钾粉末,在红外灯下,在玛瑙研钵中研细(越细越好),平均分成两份备用。
测绘苯甲酸的红外吸收光谱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KBr压片器及附件。 玛瑙研钵、药匙、镜纸及红外灯。
2、试剂: 苯甲酸粉末、光谱纯KBr粉末
四、实验步骤
1、固体样品的制备:溴化钾压片; 取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g苯甲酸置于玛瑙研钵中,加入已研细
的无水溴化钾150mg,研磨成极细的粉末置于模 具中,用压片机压成锭片(400kgf/cm2 1min)。 2、测绘苯甲酸的红外吸收光谱;
苯甲酸分子中各原子基团的基频峰如下图
原子基团的基本振动形式
n=C-H(Ar上) n C=C(Ar上) d=C-H(Ar上邻接五氢) n O-H(形成氢键二聚体) d O-H n C=O n C-O
基频峰的频率 /cm-1
3000-3100 1600-1580,1500-1450 770-730, 710-670 3400~3200(k带) 950-900 1850-1660 1300-1200
将锭片放在红外光谱仪的支架上,以空气为参 比,记录红外光谱,并打印。 3、简单分析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
The end
❖ 红外光谱分为三个区域: 近红外(0.75~2.5 μm,13330~4000 cm-1) 中红外(2.5~15.4 μm,4000 ~650 cm-1) 远红外(15.4~830 μm,650~12 cm-1)
❖ 有机物大部分基团的振动频率出现在2.5~25μm (4000~400 cm-1)的中红外区,因此红外光谱通 常指中红外光谱。
一、实验目的
❖ 了解红外光谱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固 体的常用制样方法
❖ 掌握红外光谱仪的基本操作技能 ❖ 学会解析简单的红外光谱谱图
二、实验原理
当一定频率(一定能量)的红外光照射分子 时,如果分子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外界红外辐 射频率一致,二者就会产生共振。此时,光的能 量通过分子偶极矩的变化传递给分子,这个基团 就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光,产生振动跃迁(由原 来的基态跃迁到了较高的振动能级),从而产生 红外吸收光谱。
苯甲酸的标准红外谱图

苯甲酸的标准红外谱图
苯甲酸,又称苯甲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COOH。
它是一种固体,常见的形式是白色结晶。
苯甲酸在化工、医药、染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其性质和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红外光谱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将介绍苯甲酸的标准红外谱图。
在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中,可以观察到一些特征峰。
首先是羧基的吸收峰,通常在1700~1715 cm-1的范围内,这是由于羧基的C=O伸缩振动引起的。
其次是苯环的吸收峰,通常在1500~1600 cm-1的范围内,这是由于苯环的C=C伸缩振动引起的。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苯环的C-H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峰,通常在3000~3100 cm-1的范围内。
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其分子结构。
通过观察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推断出分子中存在的官能团和化学键类型。
例如,羧基的吸收峰位置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分子中存在羧基官能团,苯环的吸收峰位置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分子中存在苯环结构。
通过对红外光谱图的分析,可以为苯甲酸的结构表征提供重要的信息。
除了帮助确定分子结构外,红外光谱还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通过测定特定吸收峰的强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特定官能团的含量。
这对于化学品的质量控制和研究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苯甲酸的标准红外谱图是研究该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红外光谱图的分析,可以确定其分子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为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对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分析有所帮助。
苯甲酸红外光谱解谱

苯甲酸红外光谱解谱
苯甲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8H8O2。
它是一种白色
晶体,可溶于水和醇,不溶于乙醚。
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药物合成、染料合成、塑料合成等方面广泛应用。
因此,研究苯甲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红外光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有机分子结构的方法。
苯甲酸的红外光谱解谱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羰基吸收峰:苯甲酸的羰基吸收峰位于约1700 cm-1处,表
明苯甲酸分子中存在一个羰基官能团。
2. 苯环吸收峰:苯甲酸的苯环吸收峰分布在1400-1600 cm-1处,表明苯环对红外光谱有较强的吸收。
3. C-H键吸收峰:苯甲酸中的C-H键吸收峰分布在2800-3000 cm-1处,表明苯甲酸分子中存在CH3与芳香基的C-H键。
通过研究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可以详细了解苯甲酸分子的结构特
征和官能团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苯甲酸的性质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 1 -。
苯甲酸红外光谱测定

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时的变化。
02
探索使用更先进的红外光谱仪对苯甲酸进行高精度测
量,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03
对苯甲酸的红外光谱进行定量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
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子振动强度和变化规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苯甲酸红外光谱测定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实验准备 • 实验步骤 • 数据分析 •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苯甲酸红外光谱测定的目的是为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
红外光谱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广 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对于研究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机理 具有重要意义。
特征峰识别与归属
特征峰识别与归属是红外光谱测定中的关键步 骤,通过对特征峰的识别和归属,可以确定分 子中存在的官能团或化学键的类型。
在特征峰识别与归属中,需要结合理论知识, 如分子振动理论、光谱数据库等,对特征峰进 行归属和解释。
对于一些难以识别的特征峰,可以采用光谱模 拟、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进行辅助解析。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红外光谱测定中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对 谱图的定量分析,可以了解物质中目标成分的含量。
在定量分析中,需要建立标准曲线或标准样品,通过 对比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的光谱数据,计算出待测样
品中目标成分的含量。
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光谱干扰、 仪器性能等,因此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误差分析。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因此其红外 光谱也不同,通过分析红外光谱可以推断出物质的组 成和结构信息。
红外光谱的原理是基于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 的光谱。当特定波长的红外光与分子相互作用时,如 果光子的能量与分子振动或转动能级差相匹配,就会 发生能级跃迁,从而产生光谱。
苯甲酸标准红外光谱图

苯甲酸标准红外光谱图
苯甲酸,又称甲基苯甲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6O2,是
一种白色结晶性固体。
苯甲酸在医药、染料、香料、橡胶和塑料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苯甲酸的质量和纯度,科研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检测。
而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手段,可以通过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来确定其结构和纯度。
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主要包括了它的分子振动信息,通过对不同波数下吸收峰
的观察,可以得到苯甲酸分子中的官能团信息,进而确定其结构和纯度。
在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中,通常会出现羧基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芳香环的C-H伸缩振
动吸收峰等特征峰。
这些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可以为苯甲酸的鉴定和分析提供重要的信息。
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是一种标准的参考图谱,可以作为其他样品的对照。
通过
比对待测样品和标准红外光谱图,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苯甲酸,以及其含量和纯度。
因此,标准红外光谱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苯甲酸的分析至关重要。
在实际的科研和生产中,科研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红外光
谱仪,采集苯甲酸样品的红外光谱数据。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的制备和处理,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数据采集后,科研人员需要对红外光谱图进行准确的解析和分析,以获取准确的结论。
总之,苯甲酸标准红外光谱图对于苯甲酸的分析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研
人员需要充分理解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合理选择仪器和操作条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障苯甲酸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分析

八、讨论与拓展学习 八、
1、试说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什么是分束器?其作用是什么? 2、用压片法制样时,为什么要求研磨颗粒粒度 在2微米左右?研磨时不在红外灯下操作,谱 图上会出现什么情况 3、探讨红外光谱仪(包括近红外)的发展和应 用?
三仪器及试剂1wqf51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2769yp15a型压片机3溴化钾粉末4苯甲酸光谱纯苯甲酸分析纯四制样及测试按一定比例取少量干燥的溴化钾与苯甲酸混合研成粉末后装入压片机模具中压片
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 — KBr压片法制样 KBr压片法制样
分析化学教研室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其 使用方法 2、掌握KBr压片法的操作技能 、掌握KBr压片法的操作技能 3、解析红外光谱谱图
三 仪器及试剂
1、WQF-51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WQF-51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2、769YP-15A型压片机 769YP-15A型压片机 3、溴化钾粉末 4、苯甲酸(光谱纯)、苯甲酸(分析纯)
四 制样及测试
按一定比例取少量干燥的溴化钾与苯甲 酸混合, 酸混合,研成粉末后装入压片机模具中,压片。 将窗片置于红外附件上进行测试。
五 光谱谱图解析
1、对样品纯度、来源、元素分析及其他物理性质、 谱学性质等方面的了解。 2、初步分析特征基团频率、特征宽强峰、倍频(泛 频)及合频特征峰。 3、初步确定为某类化合物后,与标准谱图核对。
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实验报告

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
实验目的:
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苯甲酸的红外吸收光谱,掌握红外光谱的原理和方法,加深对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的了解,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技能。
实验原理:
红外光谱是指物质在中红外区域(4000~400 cm-1)吸收较强的电磁辐射现象。
原因是物质的分子有特征的振动和转动,根据物质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的种类、数目、位置等,可以决定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实验步骤:
1. 预备试样:取少量苯甲酸放在倒吸玻管中,加入几滴碳酸钠溶液,振荡后置于干燥器中除去水分,再在有氧气气流中通置,直至试样无明显变化。
2. 红外光谱测量:将准备好的试样涂覆在透明窗口上,然后将窗口置于红外光谱仪中进行扫描测量,得到红外光谱图样。
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苯甲酸的红外吸收光谱,可以看到光谱图的两个大峰分别位于1655 cm-1和1285 cm-1处。
其中,1655 cm-1处的吸收峰是苯甲酸中羧基的C=O伸缩振动峰,1285 cm-1处的峰是苯环的C-H弯曲振动峰。
从光谱图可以看到,这些谷间的距离和强度可以区分出相邻的分子结构,可以给出很有价值的结构信息和反应过程的研究信息。
结论:
通过测量苯甲酸的红外吸收光谱,我们可以得到各特征谱带信息,从而判断其分子结构的不饱和度和含氧官能团等。
此外,基于对红外吸收峰的定量分析,可以对不同的物质起到对比鉴别的作用,有助于深入研究不同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的情况,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实验能力。
苯甲酸的红外光谱测定实验报告

苯甲酸的红外光谱测定实验报告篇一:分析实验报告红外光谱测定苯甲酸- 最终版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号:专业:年级班级:实验时间:实验指导老师郭长娟老师实验评分:红外光谱法测定苯甲酸一、[ 实验目的]1.了解苯甲酸的红外光谱特征,通过实践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鉴定方法。
2.练习用KBr压片法制备样品的方法。
3.了解红外光谱仪的结构,熟悉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主要是依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进行测定。
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其振动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需的能量不同,因此要吸收不同的红外光,将在不同波长出现吸收峰,从而形成红外光谱。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软件:IRSolution;压片机、膜具和干燥器;玛瑙研钵、药匙、镜纸及红外灯。
试剂:苯甲酸粉末、光谱纯KBr粉末。
四、[实验步骤]1.将所有的膜具用酒精擦拭干净,用电吹风先烘干,再在红外灯下烘烤;2.用电子天平称量一定量的KBr粉末(每份约200mg),在红外灯下研钵中加入KBr进行研磨,直至KBr粉末颗粒足够小(注意KBr粉末的干燥);3.将KBr 装入膜具,在压片机上压片,压力上升至14Mpa左右,稳定30S;红外特征吸收分析:.苯环的测定A、708 cm-1苯环的单取代CH面外弯曲特征吸收峰B、3071 cm-1苯环环上CH伸缩振动吸收峰C、在1601cm-1、1583cm-1,1496cm-1、1453cm-1内出现四指峰,由此确定存在单核芳烃C=C骨架,所以存在苯环。
羧基的测定A、在1689cm-1存在强吸收峰,这是羧酸中羧基的振动产生的。
B、在3400~2500cm-1区域有宽吸收峰,所以有羧酸的O-H键伸缩振动C、在1292 cm-1存在C-O伸缩的特征吸收峰D、933 cm-1存在OH的面外弯曲特征吸收峰E、1423 cm-1存在OH的面内弯曲特征吸收峰六、思考题(1)用压片法制样式时,为什么要求将固体样品试样研磨到颗粒粒度在2um左右?为什么要求KBr粉末干燥、避免吸水受潮?答:因为要把样品与KBr粉末的混合物进行压片,如果颗粒太大,则会导致压片内粉末不均衡,压片不成功。
羰基化合物的分析(新)1

乙 酰 乙 酸 乙 酯 的 红 外 光 谱 图
乙酰乙酸乙酯的红外光谱分析
乙酰乙酸乙酯具两个羰基,并且这两个羰基碳连接的基团具有不同的性质,在图中这 两 个羰基都有明显的体现,接下来就通过红外光谱图来经行分析。 首先看到1731 1746处有两个最强吸收峰,可判断为羰基的吸收峰,对于为什么两个峰具 有差别,将会通过下面的结合物质结构经行分析,在看到1650于1632处出现了酯羰基与碳碳 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同样下面将通过结合物质结构来经行仔细分析,同时在1163处有一强 吸收峰,出现了酯基的C-O伸缩振动,同时在1042处也出现了C-O-C的伸缩振动,同样为酯基 的特征峰,剩下的峰都为甲基与亚甲基的C-H键伸缩振动吸收峰。 接下里通过结合物质结构来分析具体的峰位置与原因,先看到羰基的两个吸收峰,一个在 1731,一个在1746,在看到结构中,一个羰基为酮羰基,另一个为酯羰基,酯羰基的羰基碳 与氧相连,而氧上的孤对P电子与碳氧的π键产生P-π共轭,导致酯羰基的电子增多,极性增 强,吸收频率升高,而酮羰基的羰基为正常羰基,没有明显的影响,在看到酮羰基,有共振结 构式可以知道具有酮烯互变式异构,所以在图中出现了碳碳双键的吸收峰,再看到酯基的C-O 键,同样由于共轭作用也式其电子增多,导致频率升高,再看到物质中的甲基与亚甲基,可以 看到甲基与亚甲基中的C-H键都有与碳氧的π键产生σ-π超共轭效应,同样为供电子效应,导 致了吸收峰的多重重叠。
苯甲酸的RAMAN光谱图
苯甲酸的拉曼光谱分析
拉曼是通过激光的散射方法来测定化合物的结构信息的,并且可以检测到骨架结构,首 先看到图谱,在196为COOH面内摇摆振动,618 797为苯环的C-H面外弯曲振动,并且1003 为苯环的单取代特征峰,而1400~1800内的几个峰为苯环的环呼吸特征峰,剩下的3000左右 的几个峰都为C-H的伸缩振动,由此得出此物质为单取代苯,再看到1028为C-H的面内摇摆 与CO的伸缩振动,而1291可能为CO伸缩振动+C-OH面内弯曲振动,或者C-H面内摇摆,由 于羰基在拉曼散射中的强度非常弱,通常没法观察出,在结合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一起分析, 可以得出此物质为单取代的羧酸苯,由于拉曼中与红外中没有看出甲基与亚甲基的峰,所以 可以推测此物质为苯甲酸 接下来通过物质结构来分析拉曼谱图的峰位置,化合物中的共轭与诱导效应都会影响分 子偶极距的改变,导致拉曼图谱的改变,但影响都非常小,不同于在红外光谱中非常明显的 影响,所以在激光拉曼中并没有太大的结构导致的误差,而其他的误差出现则为样品的浓度 大小影响。 最后,通过苯甲酸的红外与拉曼光谱分析可得,通过拉曼与红外相结合,可以得出物质 的准确结构信息。
苯甲酸红外光谱分析.ppt

2 . 吸收池 因玻璃、石英等材料不能透过红外光,红外吸 收池要用 可透过红外光的NaCl、KBr、CsI、KRS-5 (TlI 58%,TlBr42%)等材料制成窗片。用NaCl、 KBr、CsI等材料制成的窗片需注意防潮。固体试样 常与纯KBr混匀压片,然后直接进行测定。 3 . 单色器 单色器由色散元件、准直镜和狭缝构成。 色散元件常用复制的闪耀光栅。由于闪耀光栅 存在次级光谱的干扰,因此,需要将光栅和用来分 离次光谱的滤光器或前置棱镜结合起来使用。
AX 2 型分子
②面内摇摆ρ:基团作为一个整体在平面内摇动
AX 2 型分子
(2)面外弯曲γ:弯曲振动垂直几个原子构成的平面
①面外摇摆ω:两个X原子同时向面下或面上的振动
AX 2 型分子
②蜷曲τ:一个X原子在面上一个X原子在面下的振动
AX 2 型分子
(三)变形振动:
①对称的变形振动δs:三个AX键与轴线的夹角同时 变大
2、制样的方法
(1)气体样品 气态样品 可在玻璃气槽内进行测定,它的两端粘有红 外透光的NaCl或KBr窗片。先将气槽抽真空,再将试样注入。
(2) 液体和溶液试样
①液体池法 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大的试样,可注入封闭液体池中, 液层厚度一般为0.01~1mm。 ②液膜法 沸点较高的试样,直接滴在两片盐片之间,形成液膜。 对于一些吸收很强的液体,当用调整厚度的方法仍然得 不到满意的谱图时,可用适当的溶剂配成稀溶液进行测定。 一些固体也可以溶液的形式进行测定。常用的红外光谱溶剂 应在所测光谱区内本身没有强烈的吸收,不侵蚀盐窗,对试 样没有强烈的溶剂化效应等。
That’s all!
1 . 光源 红外光谱仪中所用的光源通常是一种惰性固体, 用电加热使之发射高强度的连续红外辐射。 常用的是Nernst灯或硅碳棒。 (1)Nernst灯:用氧化锆、氧化钇和氧化钍烧结而成的 中空棒和实心棒。工作温度约为1700℃,在此高温 下导电并发射红外线。但在室温下是非导体,因此, 在工作之前要预热。其特点是发射强度高,使用寿 命长,稳定性较好。缺点是价格比硅碳棒贵,机械 强度差,操作不如硅碳棒方便。 (2)硅碳棒:由碳化硅烧结而成,工作温度在1200-1500 ℃左右。
红外光谱测定苯甲酸实验报告

红外光谱测定苯甲酸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制作红外光谱测定苯甲酸的实验,并通过该实验了解红外光谱测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苯甲酸的结构和特性。
实验原理:红外光谱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物质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受到红外光的激发后,分子中的化学键会产生振动和转动,从而在一定波数范围内发生吸收,形成一定的吸收谱线。
因为不同化学键的振动和转动对应不同的频率,因此每种物质都有其特有的红外吸收谱。
通过对样品红外吸收谱的检测和分析,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化学键种类、键的类型、存在的官能团及其数目等信息,从而获得样品的结构和成分。
苯甲酸,化学式为C7H6O2,是一种无色固体,有臭酸味。
在红外光谱中,苯甲酸分子中的化学键包括C-H键、C-O键、C=O键等。
其红外光谱图如图1所示。
[插图: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实验仪器和试剂:本实验使用的仪器和试剂包括:红外光谱仪(FTIR)、苯甲酸样品。
实验步骤:1. 准备苯甲酸样品,将样品称取0.1克,放入KBr盘中,制备成样片。
2. 将样片放入红外光谱仪中,进行测试。
设置波数范围为4000-400cm-1,采用透射模式进行光谱测试。
测试时需注意保持样品与光谱仪的接触良好,避免产生偏差。
3. 测试完成后,处理光谱数据,进行谱图分析。
通过比较样品光谱图与基准库中的苯甲酸光谱图,确定样品中的化学键种类及数目,获得样品的结构和成分信息。
实验结果:样品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如图2所示。
从谱图中可以明显观察到苯甲酸分子中的C-H 键、C-O键、C=O键对应的吸收峰。
具体吸收峰位置如下表所示。
[插图: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 化学键 | 吸收峰位置(cm-1) || --- | --- || C-H键 | 3070-3020 || C-O键 | 1340-1310 || C=O键 | 1720 |通过与基准库中的苯甲酸光谱图对比,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化学键种类及其数目,从而获得样品的结构和成分信息。
苯甲酸等红外光谱的测绘及结构分析

苯甲酸等红外光谱的测绘及结构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液膜法制备液体样品的方法。
(2)掌握溴化钾压片法制备固体样品的方法(3)学习并掌握A V A TAR360型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方法。
(4)初步学会对红外吸收光谱图的解析。
二,实验原理物质分子中的各种不同基团,再有选择的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发生振动能级之间的跃迁,形成各自独特的红外吸收光谱。
据此,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特别是可以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使得红外光谱的应用更为广泛。
基团的振动频率和吸收强度与组成基团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键类型及分子的几何构型等有关。
因此,根据红外吸收光谱的峰值,峰强,峰形和峰的数目,可以判断物质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官能团,进而推断未知物的结构。
如果分子比较复杂,还需要结合紫外光普,核磁共振以及质谱等手段作综合判断。
如果可以通过与已知样品相同测定条件下得到的标准样品的谱图或已经发表的标准谱图进行比较分析,做出进一步的证实。
如果找不到标准样品或标准谱图,则可根据所推测的某些官能团,用制备模型化合物的方法来核实。
三,仪器及试剂A V A TAR360型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可拆式液池,压片机,玛瑙研钵,氯化钠盐片,聚苯乙烯薄膜,红外灯,万分之一电子天平,苯甲酸于80℃下干燥24h,存于保干器中,溴化钠于130℃下干燥24h存于保干器中,无水乙醇,四氯化碳四,实验步骤1波数检验将聚苯乙烯薄膜插入红外光谱仪的试样安放处,从4000~400cm-1进行波数扫描,得到吸收光谱。
2测绘无水乙醇的红外吸收光谱(液膜法)取两片氯化钠盐片,在一盐片上滴1~2滴无水乙醇,用另一盐片压于其上,装入可拆式液池架中,然后将液池架插入红外光谱仪的试样安放处。
从4000~400cm-1进行波数扫描,得到吸收光谱。
3测绘苯甲酸的红外吸收光谱(溴化钾压片法)取1mg苯甲酸,加入100mg溴化钾粉末,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磨细(颗粒约2um),使之混合均匀。
实验十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KBR压片制样

实验十、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KBr晶体压片法制样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用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2. 掌握用压片法制作固体试样晶片的方法;3. 熟悉红外分光光度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红外光谱是研究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的分子光谱,它反映了分子化学键的特征吸收频率。
根据实验技术和应用的不同,一般将红外光区划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12820~4000 cm-1),中红外区(4000~400 cm-1)和远红外区(400~33 cm-1),一般的红外光谱在中红外区进行检测。
红外光谱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应用面广,提供信息多且具有特征性,故把红外光谱通称为"分子指纹"。
它最广泛的应用在于对物质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
用红外光谱法可以根据光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来推断未知物的结构,依照特征吸收峰的强度来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其次,它不受样品相态的限制,无论是固态、液态以及气态都能直接测定,甚至对一些表面涂层和不溶、不熔融的弹性体(如橡胶)也可直接获得其光谱。
它也不受熔点、沸点和蒸气压的限制,样品用量少且可回收,是属于非破坏分析。
而作为红外光谱的测定工具-红外光谱仪,与其他近代分析仪器(如核磁共振波谱仪、质谱仪等)比较,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便宜。
因此,它已成为现代结构化学、分析化学最常用和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红外光谱谱图中每一个特征吸收谱带都对应于某化合物的质点或基团振动的形式。
因此,特征吸收谱带的数目、位置、形状及强度取决于分子中各基团(化学键)的振动形式和所处的化学环境。
只要掌握了各种基团的振动频率(基团频率)及其位移规律,即可利用基团振动频率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来确定吸收谱带的归属,确定分子中所含的基团或键,并进而由其特征振动频率的位移、谱带强度和形状的改变,来推定分子结构。
本实验用溴化钾晶体稀释苯甲酸试样,研磨均匀后,压制成晶片,测绘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
苯甲酸红外光谱测定及谱图解析

苯甲酸红外光谱测定及谱图解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红外光谱分析时固体样品的压片法样品制备技术;2.了解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并熟悉基本操作;3.了解如何根据红外光谱图识别官能团,了解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
二.实验原理当一定频率(一定能量)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如果分子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外界红外辐射频率一致,二者就会产生共振。
此时,光的能量通过分子偶极矩的变化传递给分子,这个基团就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光,产生振动跃迁(由原来的基态跃迁到教高的振动能级),从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如果红外光的振动频率和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频率不一致,该部分红外光就不会被吸收。
用连续改变频率的红外光照射某试样,将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情况用仪器记录下来,就得到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由于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有转动能级的跃迁,因此所得的红外光谱不是简单的吸收线,而是一个个吸收带。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IRAffinity-1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压片机、膜具和干燥器、玛瑙研钵、药匙、镜纸及红外灯。
试剂:苯甲酸粉末、光谱纯KBr粉末四.内容与步骤1.将所有的膜具擦拭干净,在红外灯下烘烤;2.在红外灯下研钵中加入KBr进行研磨,至少十分钟;3.将KBr装入膜具,在压片机上压片,压力上升至35Mpa左右,稳定5分钟;4.打开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将压好的薄片装机,设置背景的各项参数之后,进行测试,得到背景的扫描谱图。
5.取一定量的样品(样品:KBr=100:1)放入研钵中研细,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得到试样的薄片;6.将样品的薄片固定好,装入红外光谱仪,设置样品测试的各项参数后进行测试,得到苯甲酸的红外谱图;7.在红外光谱仪自带的谱图库中进行检索,检出相关度较大的已知物的标准谱图,对样品的谱图进行解读,参考标准谱图得出鉴定结果。
五.结果与分析谱图解析:3400—2400cm-1 酸的O—H伸缩振动峰3020—3000cm-1芳烃的C—H的伸缩振动峰,1692cm-1C=O伸缩振动峰1600, 1582, 1495和1450cm-1C=C骨架伸缩振动峰1300 cm-1 C-O伸缩振动峰1448cm-1和960 cm-1 O—H变形振动峰715和690cm-1 单取代苯C—H变形振动的特征吸收峰与标准苯甲酸谱图对照, 得出此粉末为苯甲酸.苯甲酸标准红外谱图注意事项1、制得的晶片必须无裂痕,局部无发白现像,如同玻璃般完全透明,否则应重新制作。
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分析

目录
•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 苯甲酸结构与性质 • 苯甲酸红外光谱实验操作 • 苯甲酸红外光谱结果解析
目录
• 苯甲酸红外光谱应用举例 • 实验注意事项与问题讨论
01
红外光谱基本原理
红外光谱定义及作用
要点一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红外光谱是研究物质在红外光区(波长范围为0.78-1000微 米)的吸收和发射特性的光谱学分支。
在药物合成中应用
鉴别药物成分
苯甲酸红外光谱可用于鉴别药物 中是否含有苯甲酸或其衍生物, 进而确定药物的成分。
监测反应过程
在药物合成过程中,苯甲酸红外 光谱可用于监测反应进程,判断 反应是否完成以及产物的纯度。
优化合成条件
通过分析苯甲酸红外光谱,可以 了解反应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信 息,进而优化药物合成条件,提 高产率和纯度。
在高分子材料中应用
1 2
分析高分子结构
苯甲酸红外光谱可用于分析高分子材料中苯环和 其他官能团的存在,进而推断高分子的结构。
监测高分子合成
在高分子合成过程中,苯甲酸红外光谱可用于监 测聚合反应的进程,判断聚合度以及产物的结构。
3
高分子材料改性
通过分析苯甲酸红外光谱,可以了解高分子材料 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为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提供依 据。
苯甲酸化学性质探讨
苯甲酸具有羧酸的通性,如与碱 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醇发生酯化 反应等。
苯甲酸可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 ,呈现紫色,可用于鉴别苯甲酸 。
苯甲酸在强碱作用下可发生脱羧 反应,生成苯酚和二氧化碳。
苯甲酸还可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以及取代反应等。
03
苯甲酸红外光谱实验操作
苯甲酸(PMMA、聚乙烯薄膜及液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一、实验目的1.掌握溴化钾压片法制备固体样品的方法;2.学习并掌握PE spectrum one 型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方法;3.掌握固体及液体薄膜样品的制样方法;4.初步学习红外谱图的解析。
二、实验原理物质分子中的各种不同基团,在有选择地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发生振动能级之间的跃迁,形成各自独特的红外吸收光谱。
据此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特别是对化合物结构的鉴定,应用更为广泛。
基团的振动频率和吸收强度与组成基团的原子质量、化学键类型及分子的几何构型等有关。
因此根据红外吸收光谱的峰位置、峰强度、峰形状和峰的数目,可以判断物质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官能团,进而推断未知物的结构。
如果分子比较复杂,还需结合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质谱等手段作综合判断。
最后可通过与未知样品相同测定条件下得到的标准样品的谱图或已发表的标准谱图(如Sadtler红外光谱图等)进行比较分析,做出进一步的证实。
如找不到标准样品或标准谱图,则可根据所推测的某些官能团,用制备模型化合物的方法来核实。
三、仪器和药品仪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日本岛津公司);压片机;玛瑙研钵;快速红外干燥箱。
试剂:苯甲酸:于80℃下干燥24h,存于保干器中;溴化钾:于130℃下干燥24h,存于保干器中;无水乙醇。
四、实验内容1、测绘苯甲酸的红外吸收光谱——溴化钾压片法;取1-2mg苯甲酸,加入100-200mg溴化钾粉末,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磨细(颗粒约2μm),使之混合均匀,并将其在红外灯下烘10min左右。
取出约80mg混合物均匀铺洒在干净的压模内,于压片机上在29.4Mpa压力下,压1min,制成直径为13mm、厚度为1mm的透明薄片。
将此片装于固体样品架上,样品架插入型红外光谱仪的样品池处,从4000-400cm-1进行波数扫描,得到吸收光谱。
2、测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红外吸收光谱——溶液涂膜发;将PMMA丙酮溶液均匀涂抹于碘化砣盐片上,用风筒吹干,将两盐片重叠(图样品处朝内)并于固体样品架上,样品架插入型红外光谱仪的样品池处,从4000-400cm-1进行波数扫描,得到吸收光谱。
实验四苯甲酸等有机物的红外光谱测定

实验四苯甲酸等有机物的红外光谱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基本原理和仪器构造;2.掌握该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和光谱分析方法;3.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各种物态的样品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红外光谱反映分子的振动情况。
当用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某样品时,若该物质的分子中某基团的振动频率与之相同,则该物质就能吸收这种频率的红外光,使分子又振动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若用不同频率的红外光通过待测物质时就会出现不同强弱的吸收现象。
由于不同化合物具有其不同特征的红外光谱,许多化合物都有其特征的红外光谱,根据红外光谱图上的吸收峰数目、吸收频率和吸收强度,将被测定化合物的光谱与已知结构化合物的光谱加以比较,就可以对被测定化合物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
根据比尔定律,测量化合物红外谱图中的某一特征谱带的吸光度,即可进行定量分析。
苯甲酸可以采用KBr晶体压片法制样进行定性。
苯甲酸具有芳烃和羧酸的红外光谱特征。
苯环有ν =CH3080cm-1和1600,1580,1500,及1450 cm-1等特征吸收峰;此外还应存在1000 cm-1以下的两个吸收带(γ =CH)。
高级脂肪醇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状态由液体逐渐变为固体。
十二醇分子式:CH3(CH2)10CH2OH 性质:又称月桂醇,十二醇,正十二(烷)醇。
存在于白柠檬油、松针油、大吊克吕花油等精油中。
无色液体(室温),或低于20℃呈固体,具有弱而持久的油脂气息。
凝固点26℃,沸点255~259℃。
十二醇在常温下可以按照液体样品制备方法测定红外光谱。
出现OH峰3500、1050 cm-1和与CH吸收特征3000-2700 cm-1之间的双峰,1470、1380 cm-1及720 cm-1等。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红外光谱仪。
油压式压片机,玛瑙研钵,盐片,红外干燥灯。
2. 试剂KBr(AR),无水乙醇(AR),十二碳醇,苯甲酸。
四、实验步骤1.固体样品苯甲酸的红外光谱测定取约1mg苯甲酸样品于干净的玛瑙研钵中,加约100mg的KBr粉末在红外灯下研磨成粒度约2μm左右细粉后,移入压片模中,将模子放在油压式压片机上,加压力,在20-25MPa压力下维持5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教学步骤
(1)固体样品的制备:溴化钾压片; (2)测绘苯甲酸的红外吸收光谱; (3)测定未知有机物的红外吸收光谱,根 据测得的结果得出未知有机物的结构。
五 .参考教材
《仪器分析实验讲义》自编
苯甲酸红外光谱测定 及பைடு நூலகம்图解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溴化钾压片法测绘固体样品 的红外光谱技术; (2)掌握红外光谱法在有机化合物结 构定性分析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当一定频率(一定能量)的红外光照射 分子时,如果分子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 和外界红外辐射频率一致,二者就会产 生共振。此时,光的能量通过分子偶极 矩的变化传递给分子,这个基团就吸收 一定频率的红外光,产生振动跃迁(由 原来的基态跃迁到教高的振动能级), 从而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实验原理
如果红外光的振动频率和分子中各 基团的振动频率不一致,该部分红外光 就不会被吸收。用连续改变频率的红外 光照射某试样,将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情 况用仪器记录下来,就得到试样的红外 吸收光谱图。由于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 有转动能级的跃迁,因此所得的红外光 谱不是简单的吸收线,而是一个个吸收 带。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