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件 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件 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共19张PPT)

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
2、作用: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知道有机物里含有氢 原子种类以及不同种类氢原子的数目之比。
核磁共振 氢 谱信息
A.吸收峰数目=氢原子类型
B.不同吸收峰的面积 不同氢原子
之比(强度之比)
的个数之比
思考:CH3-_O-CH3 、CH3CH2-OH各有几种吸收峰? 不同氢原子数目为多少?
( B)
练1:某有机物的结构确定: ①测定实验式:某含 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烧分析实验测 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 13.51%, 则其实验式是( C4H10O ) .
②确定分子式:下 图是该有机物的质 谱图,则其相对分
子质量( 74 )
分子式( C4H10O)。
对称CH3
对称CH2
C—O—C
[练2].下图是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的红外光谱 谱图,推测其结构。
O
CH3—C—O—CH3
不对称CH3
C=O
C—O—C
2.核磁共振氢谱(HNMR) p22-23
1、原理:在不同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
磁波的频率不同,在图谱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
各类氢原子的这种差异被称作化学位移;而且,
【例1】 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烧分析
实验测定该未知物碳的质量分数为52.16%,氢的 质量分数为13.14%,试求该未知物A的 实验式。
【思路点拨】 (1) 先确定该有机物中各组成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 (2) 再求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实验式:C2H6O
若要确定它的分子式,还需要什么条件?
三、分子结构的鉴定:
1.红外光谱 p22第一段
原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1.4.2元素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共104张PPT).ppt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1.4.2元素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共104张PPT).pptx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第二课时 元素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自主学习 规律技巧 典例导析
随堂演练 课时作业
目标定位
知识 与技能
知道现代物理方法在测定有机物的元素 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中的重 要作用。
过程 与方法
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 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实验中测得N2的体积为V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 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得到的数据有(填字 母)________。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B.生成水的质量 C.通入氧气的体积 D.该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用燃烧法测定氨基酸的分子组 成的方法。在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H2O,盛浓硫酸 的洗气瓶增加的质量即为H2O的质量;碱石灰增加的质量 即为CO2的质量;通过铜网完全吸收O2后,利用排水法测 得N2的体积。再根据质量守恒求出氧原子质量,这样便可 求出氨基酸样品的实验式,如果再知道氨基酸的相对分子 质量,便可求出其分子式。为了保证实验测定的准确性,
(4)方程式法 利用燃烧反应方程式时,要抓住以下关键:a.气体体 积变化;b.气体压强变化;c.气体密度变化;d.混合物平 均相对分子质量等,同时可结合适当方法,如平均值法、 十字交叉法、讨论法等技巧来速解有机物的分子式。
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方法可做如下归纳
2.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 (1)根据价键规律确定 某些有机物根据价键规律只存在一种结构,则直接根 据分子式确定其结构式。例如C2H6,只能是CH3CH3。
(2)卤素质量分数的测定:将样品先与NaOH溶液反应 后,再与AgNO3溶液及浓硝酸混合加热,此时卤素原子转 变为卤素离子,并与AgNO3溶液作用产生卤化银沉淀,根 据沉淀的量,计算出样品中卤素的质量分数。

有机化学分析

有机化学分析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①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②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③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或者是工业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因此,必须对所得到的产品进行分离提纯,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

1(1)分离、提纯(蒸馏、重结晶、升华、色谱分离);(2)元素分析(元素定性分析、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3)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确定分子式;(4)分子结构的鉴定(化学法、物理法)。

2一、分离、提纯1.蒸馏蒸馏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当液态有机物含有少量杂质,而且该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时(一般约大于30ºC),就可以用蒸馏法提纯此液态有机物。

定义: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操作过程。

要求:含少量杂质,该有机物具有热稳定性,且与杂质沸点相差较大(大于30℃)。

所用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接受器等。

如图所示:特别注意:冷凝管的冷凝水是从下口进上口出。

蒸馏的注意事项1、注意仪器组装的顺序:“先下后上,由左至右”;2、不得直接加热蒸馏烧瓶,需垫石棉网;3、蒸馏烧瓶盛装的液体,最多不超过容积的1/3;不得将全部溶液蒸干;4、需使用沸石(防止暴沸);5、冷凝水水流方向应与蒸汽流方向相反(逆流:下进上出);6、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以测量馏出蒸气的温度;2.重结晶定义:重结晶是使固体物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状态析出的过程,是提纯、分离固体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重结晶常见的类型(1)冷却法:将热的饱和溶液慢慢冷却后析出晶体,此法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液。

(2)蒸发法:此法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液,如粗盐的提纯。

(完整版)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设计

(完整版)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设计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北京市航天中学一、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一)教学背景的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有机化学也不例外,可简单分为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两个大的方面。

本章是学生经过初中和必修2的学习之后,在初步了解了某些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有机化学选修模块。

因此本章有着承上启下,提纲挈领的作用。

本章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为学生打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使学生了解科技进步对有机化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为学生之后的探究学习活动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本节教材为课程标准新增的章节,内容全新。

有机物的分类、结构特点是学生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可以对学生以后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材的编写思路和逻辑结构:首先介绍人们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使学习者有个总体的认识;然后再分步按顺序介绍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从介绍元素分析开始以未知物A(乙醇)为例介绍运用化学和物理方法确定有机物结构的一般步骤:有机物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官能团→分子结构。

2.学习目标分析:(1)在本章前三节的学习中,学生已具备了有机化学初步知识的基础,具备了概括、小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的初步知识。

(2)学生对有机物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相对于无机物而言有机物是比较陌生的一个领域,面对陌生的知识,学生缺乏相应的学习手段与方法。

(3)学生在初中一年化学学习中对有机化学有了初步了解,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学设计思路和流程教学重点: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1、蒸馏、重结晶、萃取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方法的应用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3、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教学难点: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定量分析。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温度过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部分杂质 析出,达不到提纯苯甲酸的目的;
➢(2)温度极低时,溶剂(水)也会结晶,给实验操 作带来麻烦。
蒸发结晶
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制含结晶水的晶体)
科学视野:了解色谱法 P19
茨维特
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有机物吸附作用不同,分离、 提纯有机物的方法,叫色谱法。
(1)维生素C中碳的质量分数是 41%,氢的质量分数 是4.55%。
(2)维生素C中是否含有氧元素?为什么?肯定含有氧 (3)试求维生素C的实验式:C3H4O3 (3)若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请写出它的 分子式 C6H8O6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常见方法:
(1)根据标况下气体的密度可求: M = 22.4L/mol ▪ρg/L=22.4ρ g/mol
定性分析
燃烧法
例1、某有机物A完全燃烧后,若产物只有CO2和 H2O ,其元素组成为肯定有C、H,可能有O 。
有 燃烧 机

碱液吸收 CO2
干燥剂吸收 H2O
李比希法


剂 质
计算



碳、氢原子 的含量
剩余的是氧 原子的含量
P20例题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讨论:某同学为测定维生素C(可能含C、H或C、H、 O)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取维生素C样品研碎,称 取该样品0.352 g,置于铂舟并放入燃烧管中,不断通 入氧气流。用酒精喷灯持续加热样品,将生成物先后 通过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0.144g和 0.528g,生成物完全被吸收。试回答以下问题: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有机物 分离 (不纯) 提纯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将将一定量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的有机物燃烧分解分解为简单的无机为简单的无机物并作物并作定量测定定量测定通过无机物的质量通过无机物的质量推算推算出组成出组成该有机物元素原子的该有机物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然后计算出该有机然后计算出该有机物分子所含元素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物分子所含元素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确定其实确定其实验式又称为最简式又称为最简式加氧化铜氧化用无水cacl吸收用koh浓溶液吸收得前后质量差得前后质量差计算ch含量计算o含量得出实验式54g该有机物含有哪些元素
[例2]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 烧分析实验测定该未知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52.16%,氢的质量分数为13.14%。(P20)
(1)试求该未知物A的实验式(分子中各原子
的最简单的整数比)。C2H6O
(2)若要确定它的分子式,还需要什么条件? 1、归纳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步骤是什么?
[方法一]有机物的分子式 ← 有机物的实验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 (1)据题意有:n(H2O)=0.3 mol,则有 n(H)=0.6 mol;n(CO2)=0.2 mol,则有n(C)=0.2 mol。 据氧原子守恒有n(O)=n(H2O)+2n(CO2)-2n(O2)=0.3 mol+2×0.2 mol-2×=0.1 mol,则N(C)∶N(H)∶N(O) =n(C)∶n(H)∶n(O)=2∶6∶1。(2)据(1)可知该有机物 的实验式为C2H6O,假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m, 由质谱图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46m=46,即m=1, 故其分子式为C2H6O。(3)由A的分子式为C2H6O可知A 为饱和化合物,可推测其结构为CH3CH2OH或 CH3OCH3。(4)分析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A有三种 不同类型的氢原子,CH3OCH3只有一种类型的氢原子, 故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2020版化学人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分子结构的鉴定

2020版化学人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分子结构的鉴定

第2课时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分子结构的鉴定[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现代仪器测定、探析有机物的分子组成、结构,揭示有机物结构的异同;能认识仪器分析对确定物质微观结构的作用。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从官能团的鉴别,构建不同有机物的结构模型,结合官能团的性质,推理出各类有机物的特性。

一、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1.元素分析(1)定性分析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如完全燃烧后,一般情况下:C→CO2;H→H2O;N→N2;S→SO2。

(2)定量分析——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最简式)①测定原理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并测定各产物的质量,从而推断出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出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的最简整数比,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

②测定步骤(李比希法)③实验式(最简式)与分子式的关系:分子式=(最简式)n。

2.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1)原理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

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各自具有不同的相对质量,它们在磁场的作用下到达检测器的时间将因质量不同而先后有别,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

(2)质荷比:指分子离子、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

质谱图中,质荷比的最大值就表示了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由上图可知,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例1 某化合物6.2 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 g CO 2和5.4 g 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B .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C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2H 6D .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答案 D解析 n (CO 2) =0.2 mol ,n (C)=n (CO 2)=0.2 mol ,m (C)=0.2 mol ×12 g·mol -1=2.4 g ;n (H 2O)=0.3 mol ,n (H)=2n (H 2O)=0.6 mol ,m (H)=0.6 g ;n (C)∶n (H)=0.2 mol ∶0.6 mol =1∶3;m (C)+m (H)=2.4 g +0.6 g =3.0 g <6.2 g ,所以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6.2 g -3.0 g =3.2 g ,其物质的量n (O)==0.2 mol 。

第四节(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分子结构的鉴定)-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提升讲义

第四节(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分子结构的鉴定)-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提升讲义

第2课时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分子结构的鉴定【学习目标】1.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能根据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3.了解确定有机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一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1.鉴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定性分析)(1)将某有机物在O2中充分燃烧后,各元素对应的燃烧产物:C→;H→;N→;S→。

(2)若将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H2O(使无水CuSO4变蓝)和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可能含有的元素是。

(3)判断是否含氧元素,可先求出产物CO2和H2O中两元素的质量和,再与有机物的质量比较,若两者相等,则说明原有机物中氧元素,否则有机物中氧元素。

2.测定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定量分析)(1)有机物中元素定量分析原理(李比希法)①先用作氧化剂将仅含C、H、O元素的有机物氧化,然后分别用无水CaCl2和KOH 浓溶液吸收生成的水和;②根据吸收前后吸收剂的质量变化即可算出反应生成的和的质量,从而确定有机物中和碳原子的质量,剩余则为的质量;③最后计算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从而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即化合物分子中所含元素的原子数目的式子。

(2)实验式(最简式)与分子式的关系:分子式=(最简式)n3.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1)原理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

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各自具有不同的,它们在磁场的作用下到达检测器的时间将因质量不同而先后有别,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

(2)质荷比:指分子离子、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

质谱图中,质荷比的就表示了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由上图可知,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课堂练011.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列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

(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

高中化学课件《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分子结构的鉴定》

高中化学课件《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分子结构的鉴定》
之比。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1.有机物的实验式和分子式有何异同?能否由有机物的实验式直接确定 分子式?
提示:实验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中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最简整数比 的式子;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一个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和个数。某 些特殊组成的实验式,可根据其组成特点直接确定其分子式,如实验式为 CH3,其分子式为 C2H6,氢原子已达到饱和;实验式为 CH3O,其分子式 为 C2H6O2(乙二醇)。
举例 变成 □03 CO2 ,氢 根据 CO2 的质量确定有机物中 C 的质量, 元素变成 □04 H2O 根据 H2O 的质量确定有机物中 H 的质量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质荷比:指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的□05 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 质谱图中, □06 质荷比的最大值 就表示了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 B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答案
解析 由 C、H 的质量分数可推出 O 的质量分数,由各元素的质量分 数可确定 X 的实验式,由相对分子质量和实验式可确定 X 的分子式。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解析
2.将 3.24 g 某有机物装入元素分析装置,然后通入足量氧气使之完全燃 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 CaCl2 管(A)和碱石灰管(B),测得 A 管增重 2.16 g, B 管增重 9.24 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200,求其实验式并推测 其分子式。
1.元素分析
分类
定性分析

元素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分子结构的鉴定 课件

元素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分子结构的鉴定 课件

二、分子结构的鉴定 1.红外光谱: (1)原理: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 谱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 (2) 作 用 : 初 步 判 断 某 有 机 物 中 含 有 何 种 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如下图是一种分子式为 C4H8O2 的有机物的红外光 谱图,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根据有机物的分子通式和化学反应的有关数据求分子通 式中的 n,得出有机物的分子式。
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下表:

1.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且其氢原子数之比为 3 2 的化合物是( )
2.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 A.2,2,3,3-四甲基丁烷 B.2,3,4-三甲基戊烷 C.3,4-二甲基己烷 D.2,5-二甲基己烷
三、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方法 1.根据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有机物的实验式, 再根据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 2.根据有机物的摩尔质量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 1 mol 该有机物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从而确定出该有机物的分子 式。 3.根据有机物的燃烧通式及消耗 O2 的量(或生成产物的 量),通过计算确定出有机物的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分子结构的鉴定
一、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元素分析: (1)定性分析: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如 燃烧后,C 生成________、H 生成________。 (2)定量分析: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转化为简单无机物, 并定量测定各产物的质量,从而推算出各组成元素原子的 ________,然后推算出该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________, 即确定其实验式。
2.核磁共振氢谱: (1)作用: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________。

高中化学1.4.2元素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1.4.2元素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5

元素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一、选择题1.用核磁共振仪对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进行分析,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是116,则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A.CH3—O—CH2—CH3B.C.CH3CH2CH2OHD.C3H7OH解析:三个峰说明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116,只有B项符合。

D项结构不明,是分子式而不是结构简式。

答案:B2.某化合物的结构(键线式)及球棍模型如下:该有机分子的核磁共振波谱图如下(单位是ppm):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6种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化合物C.键线式中的Et代表的基团为—CH3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消去反应解析:A项,由谱图可知有8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A错;B项,由键线式可看出,该物质中无苯环,不属于芳香化合物,B错;C项,Et为—CH2CH3,C错。

答案:D3.已知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B.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C.仅由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D.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解析:由A的红外光谱知A中有—OH,由A的核磁共振氢谱知A中有3种氢原子,故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H。

答案:D4.已知某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A的分子式为C3H6O2,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OOCH3B.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之比为12 3C.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D.若A的化学式为C3H6O2,则其同分异构体有三种解析: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其分子中含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峰的面积之比等于其原子个数之比,但不能确定具体个数,故B、C正确;由A的分子式C3H6O2可知,其同分异构体有3种:CH3COOCH3、CH3CH2COOH、HCOOCH2CH3。

步骤与方法

步骤与方法

计算C、H含量
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作定量测定, 通过无机物的质量推算出组成该有机物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然 后计算出该有机物分子所含元素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确定其 实验式(又称为最简式)。
[练习]某含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未知有机物A, 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该未知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52.16%,氢的质量分数为13.14%。
20%,求该化合物的实验式。又测得该化合物的相对 分子质量是30,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答案:实验式是CH3,分子式是C2H6
思考: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有哪些?
(1)M = m/n (2)M1 = dM2 (d为相对密度) (3)M =22.4L/molρg/L=22.4g/mol (标况下气体)
(1)酒精(水) (2)壬烷(己烷) (3)乙酸乙酯(乙醇)(4)甲烷(乙烯) (5)NaCl(泥沙) (6)溴水(水) (7)CO2(HCl)
归纳分离、提纯物质的总的原则是什么?
分离: 分离后两物质尽量减少损失,而且 是比较纯净 提纯: 不增:在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杂质 不减:在提纯过程中不减少被提纯物. 易分:被提纯物与杂质易分离

二、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定量分析确定物质的步骤:
计算组成各原子的整数比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鉴定分子结构 (确定实验式) (确定分子式)
(确定物质)
三、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
1.元素分析:李比希法→现代元素分析法
元素分析仪
“李比希元素分析法”的原理:
取定量含C、 加氧化铜 H(O)的有 氧化 机物 H2O 用无水 得前后 CaCl2吸收 质量差 用KOH浓 CO2 得出实验式 计算O含量 溶液吸收 得前后 质量差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二、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元素分析:
定性分析——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分析;
定量分析——分子内各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 分析方法 李比希氧化产物吸收法
现代元素分析法
数据经处理后即可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最简式)
例: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 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该未知物A中碳的质量 分数为52.16%,氢的质量分数13.14%试求 该未知物A的实验式。(最简式)
三、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
确定有机物结构式的一般步骤是: (1)根据分子式写出可能的同分异构体 (2)利用该物质的性质推测可能含有的官能 团,最后确定正确的结构
例:未知物A的分子式为C2H6O,其结构可能 是什么?
HH
H
H
H-C-C-O-H 或 H-C-O-C-H
HH
H
H
1、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法确定有机物结构的原理是: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步骤
方法
小 分离、提纯
元素定量分析
结 确定实验式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确定分子式
波谱分析 确定结构式
蒸馏、重结晶、萃取
元素分析
组 成

质谱法 质 对
量分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
结 构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有机物组成元素的确定
5.8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 13.2g , H2O 5.4g .含有哪些元素?
由于有机物中组成化学键、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 动状态,且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谱相当。所以, 当用红外线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官 能团可发生震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官能团吸收频 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中将处于不同位置。因此,我 们就可以根据红外光谱图,推知有机物含有哪些化学 键、官能团,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高中化学142元素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分子结构的鉴定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142元素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分子结构的鉴定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A的实验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A的质谱图中,最大质荷比为46,所以其 相对分子质量也是46。
解析:测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应用质谱仪,确定 有机物中氢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应为核磁共振。
答案:C
7. 分子式 为 C2H4O2 的结构 可能有

两种,为对其结构进行物理方法鉴定,可 用________或________。
(1)若为
,则红外光谱中应该有________
个振动吸收,核磁共振氢谱中应有________个峰。
b(或a) (2)干燥O2 (3)确保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
为 CO2
(4)C2H6O (5)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C2H6O
(6)CH3CH2OH
知识点二
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
4. 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 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 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A.C3H6、C6H6 C.C2H6、C6H6
B.C2H6、C3H6 D.C3H6、C2H6
解析:由图可得,甲、乙所含氢原子分别有1种、3
根据反应原理可知,该实验要成功必须:①快速制备 O2供燃烧使用;②O2要纯净干燥;③保证碳元素全部转 化为CO2,氢元素全部转化为H2O,并在后面装置中被完 全吸收。由此可知装置的连接顺序。
(4)n(CO2)=441g.3·m2 ogl-1=0.03 mol,n(H2O)=180g.8·m1 ogl-1 =0.045 mol, m(O)=0.69 g-m(C)-m(H)=0.69 g-0.03 mol×12 g·mol-1-0.045 mol×2×1 g·mol-1=0.24 g,n(O) =160g.2·m4 ogl-1=0.015 mol,故其实验式为 C2H6O。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及分子结构的鉴定课件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及分子结构的鉴定课件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

e中的正反应速率。
2.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2020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期末)下列说法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一致的是( )。 的Li+,Fe和P的数目均为4,所以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LiFePO4单元。对比(a)和(b) A.享有“镇国之宝”称谓的“后母戊鼎”属于青铜制品
实验式C2H6O
思考与交流:若要确定其分子式,还需要什么条件?
相对分子质量
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阅读:P21第一自然段
b.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如用CCl4或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另取10.00 mL溶液A,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4.66 g,则n( )
率增大,故曲线Ⅰ、Ⅱ、Ⅲ分别对应5.0 MPa、4.0 MPa、3.0 MPa。则5.0 MPa、240 ℃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0.8,用“三段式”法进行计算:
红外光谱仪
红外光谱图
有机物A的结构式为?
图1-17 未知物A的红外光谱图
1、如图是一种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的红外光谱图,则
该有机物可能是(A)
=0.05 mol·L-1·min-1。③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常数增大的幅度更大。T1 ℃,时氨的平衡产率是50%,则平衡时N2、H2
、NH3的浓度分别为0.25 mol·L-1、 空间形状与FeO4相同,是正四面体,铁的“四氧化物”分子中,正六价的铁核外
59 g·mol-1=5.9 g,m( )=10×0.02 mol×96 g·mol-1=19.2有变,假设原始固体质量为100g,则n(Co)=
解析:丙容器投入4 mol NH3,采用“极限转化法”转化为2 mol N2、6 mol H2,是甲容器的2倍,若平衡不移动,则c3=2c1,由于丙容器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丙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 1.5g (0.6g 0.1g) 0.8g
N (C) :
N(H) :
N (O)

0.6g 12g mol 1
0.1g : 1g mol 1
0.8g : 16g mol 1
1: 2:1
又因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M (A) 1.04 29 30
∴实验式CH2O即为分子式。
2. 求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常用方法
(1)M = m / n (2)标况下有机蒸气的密度为ρg/L,
M = 22.4L/mol ▪ρg/L (3)根据有机蒸气的相对密度D,
D =M1 / M2 (4)质谱法(最精确、最快捷的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MS)
质谱法:一种简单、微量、快捷、精确地测定相
未知物的相对分
子质量
即:M= 46,未知物A 的分子式为C2H6O
质荷比
对有机物分子进行质谱法分析,测定其质荷比. 设H+的质荷比为β,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图所
示,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B )
A 甲醇 B 甲烷 C 丙烷 D 乙烯
某有机物的结构确定: ①测定实验式:某含C、 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其 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1%, 则其实验式是(C4H10O ) .
②确定分子式:下 图是该有机物的质 谱图,则其相对分
子质量( 74 )分子式
为( C4H10 )。 O
[解答]由于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则碳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100-17.2)%=82.8%。
则该烃中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
N(C) : N(H) 82.8 : 17.2 2 : 5 12 1
[注意]C2H5仅仅代表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最简整 数比,是该烃的实验式,不是该烃的分子式.若设该烃 有n个C2H5,则n=58/29=2因此,该烃的分子式C4H10。
二.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 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定性分析—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分析 定量分析—分子内各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 分析方法 李比希氧化产物吸收法
现代元素分析法
原理: 有机物 燃烧 简单的无机物
实验式(最 简式)
原子最简单 的整数比
有机物元素原子 的质量分数
[例1]某烃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2%,求此烃的 实验式。又测得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求该 烃的分子式。
[例2燃烧某有机物A 1.50g,生成1.12L(标况)CO2和 0.05mol H2O。该有机物的蒸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 是1.04,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解答】 m(C) 12g mol 1 1.12L 0.6g
22.4L/mol
m(H) 1g mol 1 0.05mol 2mol 0.1g m(C) m(H) 0.6g 0.1g 0.7g 1.5g
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
原理: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
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不同离子具有
不同的质量,质量不同的离子在磁场作用下达到检测
器的时间有差异,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
[读谱图]:
离子的质荷比越
相 对
大,达到检测器 丰
需要的时间最长,度

因此谱图中的质
荷比最大的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