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夜色 第二课时教案小学语文一年级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9《夜色》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9《夜色》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cf097f0242a8956aece46c.png)
9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子头;会写“色、外”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读懂课文,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4.了解省略号表达的内容;并学会用“一……就……”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读好长句子以及带有省略号的句子,深刻体会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是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任务一:品读课文,体验心情活动1:品读课文,感受“害怕”1.出示图片。
仔细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图上的小朋友是什么表情呢?他的周围都有什么?他会想些什么呢?)小朋友害怕、惊恐的表情,周围有玩具娃娃,窗外是漫天星星……2.由图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夜晚,他是什么心理?(板书:害怕)找一找文中“我害怕”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3)“我”看到乌黑的夜色,会想到一些什么呢?指导想象练说并读好省略号。
(4)你有过类似害怕的经历吗?请你用上“一……就……”也来给同学们介绍介绍?3.这个小朋友一天黑就不敢往外瞧,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原因是什么呢?找一找第一节的哪句话能体现害怕的原因。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比较与区别:“很小”与“很小很小”代入语境中读:我从前胆子很小。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
小朋友,带着与“我”一样的感受,用你的声音把“我”的胆小读出来吧。
重点指导朗读好省略号。
活动2:品读课文,感知“勇敢”1.出示图片:看,同样是满天星星的背景下,这个小男孩的表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找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高兴、欢笑、接受、开心等等)2. 是谁让这个小男孩的脸色在夜色下发生了变化的呢?读读第二节,找找句子。
指生读句子: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指导理解“偏要”的意思。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b7f6e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c.png)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3.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4.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5.开火车进行扩词。
6.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7.出示词语。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一抄。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二、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再
(2)左右结构:晚外
(3)上下结构:笑爸色看
3.学生书空。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6e29d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8.png)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意思。
2.启发学生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就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问题导入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回顾上节课内容。
2.设疑导入:夜色下面有什么,是什么原因让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不再害怕?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今天的课堂。
板块二细读课文,理解分析1.学习第1小节,体会害怕的原因和感觉。
(1)朗读第1小节,注意提醒学生读通、读顺,注意停顿。
(2)引导学生交流对文中小朋友的了解,总结出“我”害怕黑夜,胆子很小。
(3)在对内容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深入交流探讨:①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胆子很小?引导学生抓重点,在文中找答案。
(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一看窗外心就乱跳)②学习“可我一看到窗外心就乱跳”中“一……就……”的句式,引导学生体会妈妈讲勇敢的故事对“我”没有作用,我依旧胆小的心酸无奈。
并鼓励学生尝试造句。
示例:天一下雨我心情就不好。
我一到家小狗就出来迎接我。
一放假,爸爸妈妈就带我出去玩儿。
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我”会看见什么,心里怎么想的等等,让学生互相交流。
示例:“我”会看到晃动的树,黑黢黢的大鸟;想到吃人的野兽,想到书中描绘的大妖怪等。
④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害怕黑夜的经历,说清楚自己为什么害怕,当时想的什么,有怎样的举动,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尽量说得清楚具体。
示例:我很害怕黑夜,一听到呼呼的风声就觉得是野兽在嘶吼,总担心它会跑到家里把我吃掉。
这个时候我的心跳会加速,非常恐惧害怕,我赶紧把窗帘紧紧拉上,飞快地跳到床上,蒙头躲在被子里,大气也不敢喘。
(4)在理解诗歌内容后,指导学生朗读第1小节,注意读出小诗的韵脚,读出“我”害怕、恐惧的感情。
2.学习第2小节,体会夜晚的美好。
(1)带领学生回顾第1小节内容,根据妈妈讲故事并没有让“我”勇敢,引导学生思考爸爸又是怎样做的,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第2小节。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夜色》(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夜色》(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b58b203b3567ec112d8a7e.png)
㈡学习第一节。
1.师:谁来读一读第一节。
①指名读。
②谁再来读一读,大家体会一下两个人谁读得更好。
③指名读。
④生评价:第二个同学读得好,因为他把标红色的字重读了,所以更好。
小结:你太会学习了!我发现了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借助朗
读符号,我们可以读得更有诗意了。
课 题
9.夜色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偏”的意思。
3.结合上下文理解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偏”的意思。结合上下文理解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幻灯片
课型
讲读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词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夜色》。(板书课题)
2.读中体会小朋友胆小的句子。
师:开始小朋友胆子很小,你是从哪句话体会到的?用“—”划出来。
①指名答。
②师指正。
3. 结合上下文理解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师:谁再来读一读这一节,想一想,省略号里面省略了哪些内容?
生思考。
指名答。
小结:在这里省略号表达了小朋友当时忐忑的心情。
㈢学习第二节。
1.理解“偏”的意思。
9预设:外面太黑了,我不敢出去。
10师:还是出去走走吧!(拉着孩子出去)
小结:作者在这里用词准确得当。
2.改写句子:
①师:谁再来读一读这一节,想一想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
②出示图片,生结合课件说一说。
③指名说。
④师指正。
小结: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从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夜色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夜色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20d08a312b3169a551a4c9.png)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小朋友我们又见面了,昨天你们学的这么认真,老师可喜欢你们了,我可想你们了。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夜色》,好吗?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好多生字宝宝,还记得吗?出示打开《课堂作业本》第32页第二题的词语,自己先读一读。
会读了吗?那我们合作再来读一读,老师读一个,你读一个。
准备好了吗?————哇太棒了————我们交换再来试试,你们读一个,老师读一个,胆子预备起————看来你们把词语宝宝都记住了。
二、学会勇敢,发现美好1.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我”非常胆小,为了我不在害怕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是小男孩还是很胆小,看来妈妈的办法不管用。
那爸爸想出了什么办法让我变得勇敢呢?今天我们来读读课文第二小节,好吗?。
2.第二小节(1)第一句“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句子呈现)①那爸爸到底想了个什么办法?(ppt出示这句话)对了,拉我去散步——那小男孩喜不喜欢散步呢?————你们从哪个词看出来?“偏要”,加红————来,一起来读一读,读出我不情愿的心情!②可是,我还是跟爸爸一起来到了外面,看到了什么?————加音乐,夜晚美景欣赏,最后一张图片停留在夜晚的花草图上————啊,我们发现原来(引读)——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老师强调:“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在老师读的时候有意识的强调了“白天”)③是呀,它们都在微笑,多美呀,就像白天一样的美丽!④诶小朋友们想一想除了花草在微笑,还有什么呢也在微笑呢?(原来萤火虫也在微笑,原来小树也在微笑)⑤朋友的想象力太丰富了,那要你这样说,你会吗?先自己想一想,说一说。
(课堂作业本第33页第5题)⑥来,我们一起来填一填(完成课堂作业本)妈妈一整天乐呵呵的,原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夜色》教案(二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夜色》教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5573b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2.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夜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理解、朗读和背诵诗歌《夜色》。
3.感受到夜晚的美丽和安静,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课文《夜色》的复述、背诵和扩展内容。
2.黑板、粉笔。
3.老师和学生的朗读音频文件或录音机。
4.课件或图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课件呈现夜晚的场景,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夜晚是什么颜色的?夜晚有什么特殊的事情?”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夜晚的美丽和安静。
3.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题。
Step 2 复述和背诵1.让学生根据记忆复述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记住诗歌的内容和字词。
2.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熟悉并背诵《夜色》。
3.选择2-3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跟读。
4.用音乐作为背景,让全班一起背诵。
Step 3 分析及理解1.学生跟读诗歌,教师解释诗歌的特点(韵律、节奏、意境)。
2.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感触和细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
3.教师问:“你们在外面看到什么事物?它们是怎样的?”让学生真实地描述夜晚的景象。
4.选择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察结果。
Step 4 想象与写作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凭空出现的想象,如“星星变成了银针,洒落着它的光。
”2.让学生脑海中浮现出自己的夜晚景象,并鼓励他们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3.提供部分描写夜晚的模板诗句,如用“夜晚像…”开头,让学生继续写下去。
4.学生一人写一句,大家一起联想,共同完成一首诗歌。
5.鼓励学生用丰富多彩的词语展示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Step 5 扩展阅读和练习1.教师选择一些与夜晚相关的诗歌或故事,让学生阅读并做相关练习。
2.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Step 6 小结与反思1.与学生一起总结课堂内容,询问学生对夜晚的印象和感想。
2.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夜晚会让人感到美丽和宁静?你对夜晚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了解?3.鼓励学生反思并记录在学习笔记中。
一年级语文下册(人教部编版)9《夜色》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人教部编版)9《夜色》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d700e29b6648d7c1c74688.png)
9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子头;会写“色、外”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读懂课文,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4.了解省略号表达的内容;并学会用“一……就……”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读好长句子以及带有省略号的句子,深刻体会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是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任务一:品读课文,体验心情活动1:品读课文,感受“害怕”1.出示图片。
仔细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图上的小朋友是什么表情呢?他的周围都有什么?他会想些什么呢?)小朋友害怕、惊恐的表情,周围有玩具娃娃,窗外是漫天星星……2.由图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夜晚,他是什么心理?(板书:害怕)找一找文中“我害怕”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3)“我”看到乌黑的夜色,会想到一些什么呢?指导想象练说并读好省略号。
(4)你有过类似害怕的经历吗?请你用上“一……就……”也来给同学们介绍介绍?3.这个小朋友一天黑就不敢往外瞧,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原因是什么呢?找一找第一节的哪句话能体现害怕的原因。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比较与区别:“很小”与“很小很小”代入语境中读:我从前胆子很小。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
小朋友,带着与“我”一样的感受,用你的声音把“我”的胆小读出来吧。
重点指导朗读好省略号。
活动2:品读课文,感知“勇敢”1.出示图片:看,同样是满天星星的背景下,这个小男孩的表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找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高兴、欢笑、接受、开心等等)2. 是谁让这个小男孩的脸色在夜色下发生了变化的呢?读读第二节,找找句子。
指生读句子: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指导理解“偏要”的意思。
一年级下语文9《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一年级下语文9《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ac417805195f312b3069a534.png)
9《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怕黑的天性使孩子们看不到夜的美丽,阻挡孩子们探索的视野。
夜晚的星空是怎样的璀璨?夜晚的花草是怎样的微笑?夜晚的大地又是怎样唱着无声的歌?柯岩的《夜色》正是捕捉到孩子们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着孩子们亲近自然,热按生活。
整篇文章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充满童趣。
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学生对黑夜有种莫名的恐惧感,就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所以这首儿歌非常适合学生朗读。
要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历;展开想象,深情朗读,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使他们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由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变化过程。
3.培养勇敢的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培养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读读悟悟。
1.播放课文录音,提问:听了课文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2.轻声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多少小节。
指名汇报。
3.学习第一小节。
(1)边读边想“我”为什么会“心乱跳”呢?这时“我”心理都想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指导读出害怕的语气。
(2)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
4.学习第二小节(1)自由读第二小节,想想“偏要”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偏要”说一句话?指名说。
(2)“我”和爸爸出去散步,“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3)(课件出示句子:原来花草都想白天一样微笑。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一起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5)课件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学生观看。
一下语文《夜色》第二课时教案
![一下语文《夜色》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22b95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0.png)
一下语文《夜色》第二课时教案课时目标:1.复习巩固“胆、敢”等12个生字,会写“爸、笑、看、再”4个字。
2.通过朗读和想象画面感受“我”在夜色中看到的美丽景色,体会“我”从胆小到勇敢的变化。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四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2.学生齐读第1小节,体会“我”的胆小。
二、学习第2小节,读好长句子,体会“勇敢”1.启发思考:这个胆小的孩子后来变得怎么样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自由读第2小节找找答案。
2.了解“偏要、原来”的意思,读好长句子,读懂爸爸的办法。
(1)引导思考,了解“偏要”的意思:爸爸拉着“我”去散步,“我”想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引导发现“我”看到的夜色:当“我”走出家门,走进夜色中,“我”看到了怎样的景象?(3)想象画面,拓展练说,了解“原来”的意思。
①出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夜幕降临,月亮婆婆出来了,一阵微风吹来,“我”还发现了什么?②拓展练习说句子:原来________都像白天一样________。
(4)指导读好第2小节第一句话:“偏要”要重读,读出无可奈何又想撒娇的语气;后半句要读出惊讶而欣喜的语气,读“微笑”时可以面带微笑,读得轻轻的、甜甜的,表现夜晚的美好。
3.了解“从此”的意思,读好长句子。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此”指什么时候?(2)引导学生比较:“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和“从此再黑的夜晚”两个短语有什么不同?预设:“再黑再黑”这个叠词强调了夜深的程度,更加突出了“我”不再怕黑的勇敢,更能凸显出“我”由胆子很小、怕黑转变为不再怕黑、勇敢的心理。
(3)引导学生根据省略号交流:在这美丽的夜晚,“我”还能看见什么呢?(4)指导读好第2小节第二句话:“再黑再黑”要读得响亮些,表现“我”的勇敢;“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以免惊动了“睡觉”的小鸟。
第8课《夜色》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
![第8课《夜色》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1c7d058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f.png)
第8课《夜色》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夜色》的基本情节和意义。
2.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3.了解夜晚的生物,增强生命科学知识。
4.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和兴趣,开展有关夜晚和自然的探究活动。
教学方法:1.多媒体演示2.课堂讨论3.小组合作4.现场朗诵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教师展示一些夜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描绘夜色的特征和形象。
2.启发学生对夜晚的感受和想象,简单谈一些关于夜晚的话题,如:你喜欢夜晚吗?你最喜欢的夜景是什么?3.引入诗歌《夜色》,播放朗读音频,引导学生听诗歌的声音和意境,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和兴趣。
4.教师简单解释诗歌的大意和意义,让学生先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Step 2 学习和理解1.教师出示诗歌《夜色》的全文,让学生跟着课文念一遍。
2.教师分段讲解诗歌,并解释一些不懂的生词或短语。
3.阅读诗歌《夜色》,体验夜晚的神秘和美丽,扩展课文的内涵。
4.小组讨论,了解夜晚常见的生物,增加生物科普知识。
Step 3 分组朗诵1.学生分小组,各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诵读。
2.教师对各组的演讲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注意发音,情感表达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课堂展示,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诗歌。
Step 4 拓展和延伸1.学生讨论夜晚应该如何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组织活动,学校实地探究夜色,调查一些夜晚行动的影响和保护方法,更好地了解自然和环境保护。
3.编写夜晚小故事或小诗歌,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夜晚的情感和理解。
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和讨论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口语和表达能力。
2.对学生完成的夜晚小故事或小诗歌的内容和文章质量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及时反馈和指导。
3.收集探究夜色的调查和研究成果,评估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反馈成绩和建议。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6359f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0.png)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9课《夜色》(共2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和夜色的美好。
3.在文中理解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进一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质疑导入(5分钟)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文中的“我”从前胆子很小,害怕夜晚,后来不再害怕了。
3.师质疑过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夜色》去看一看。
板块二:学习第1小节,体会“害怕”(15分钟)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2.引导学生交流对文中小朋友的了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胆子很小。
3.师质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胆子很小?鼓励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
4.学生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点:(1)出示“很小很小”与“很小”,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我”的胆子非常之小。
(2)从“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中引导学生体会妈妈通过讲述勇敢的故事来鼓励“我”不要害怕。
(3)抓住“一看窗外心就乱跳”中的“一……就……”这个关联词,引导学生体会妈妈讲的勇敢的故事对“我”来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5.拓展体会:(1)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是否害怕黑夜,为什么害怕以及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9.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9.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b65ff50975f46527d3e138.png)
《9.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7个生字。
2. 会写“色、爸”中的“巴”。
会写“色、爸、晚”中的“竖弯钩”。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及正确的书写姿势。
教学重点:“色”中的“竖弯钩”。
教学难点:规范书写生字。
设计理念:一年级的写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注重多示范,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
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策略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检查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一、学习写字(一)课前积累展示师:小主持!(学生展示背诵《写字口诀》)师适时表扬!OK.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9.夜色》。
上课!(二)整体认读1.读字组词。
2.生字结构归类(课件演示)独体字:色、再左右:外、晚上下:爸、笑半包围:看(三)指导书写:“看”。
(课件演示)1.观察“看”字的结构、位置和笔画:左上包右下、多横、框架(课件)2.全班交流汇报3.教师范写4.学生评价老师范写的生字。
5.学生书写6.同座互评7.全班展示(三)书写剩下的生字。
学生自主书写。
师巡视指导。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
)二、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
活动:生字开花,花开我家胆(胆子)(胆量)(大胆)勇(勇敢)(勇气)(勇士)原(原来)(草原)(高原)微(微笑)(微小)(微风)三、课堂小结四、随堂检测(课件演示)看拼音,写词语。
wài yī kàn shū chūn sè kàn jiàn lǐ wài ( ) ( ) ( ) ( ) (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9《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9《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7366d1eff9aef8951e061e.png)
9《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朝阳镇中心学校王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
3、培养学生养成勇敢独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孩子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去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词语。
齐读词语。
二、品读课文师:面对神秘的夜色,课文中的我身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再次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1、你小朋友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诗歌中的我天黑之后有怎样的表现?(1)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从这一句我们看出来,这孩子很胆小,很怕黑。
我们在读这一句的时候要注意“很小很小”,可读的轻一些,表现出我的胆小。
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以缩着脑袋读,有种巴不得把自己藏起来的感觉。
跟音乐读。
词语积累“很什么很什么”的词语。
接下来我们做个句子练习,看例句“天一黑,我就不敢往外瞧。
”你能用一什么就什么的句式来说一句话吗?出示:放学后,我一回家就写作业。
早晨起床,我一到学校就自读,自觉的读书。
(2)我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妈妈看到我的表现是怎样帮助我的。
结果怎么样呢?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一看到窗外,心就乱跳。
可以看出,妈妈的方法并不奏效,也就是不管用。
我们。
也照样子说一说。
故事讲了又讲,歌曲我们可以说,听了又听,舞蹈跳了又跳,作业写了又写,零食吃了又吃,电视看了又看。
小朋友们在平常的学习中一定要善于积累。
(3)我们接着思考课文中的我,看到窗外心乱跳时,会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可能会看到一个白影,把它想象成幽灵。
也可能会看到一个黑影,把它想象成吃人的怪兽,真是越想越害怕。
2、爸爸看到我这个样子,又是怎样教育我不要害怕黑呢?结果怎么样呢?请大家读第二小节。
(1)我怕黑,可爸爸偏要带我晚上散步,我看到了什么?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夜晚原来也像白天一样美好。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9课-夜色(第2课时)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9课-夜色(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1e94a2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0a.png)
第8课 夜色(第2课时)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胆子 勇敢 往前 窗外 乱跳 偏要 散步 原来 好像 微笑 再见2.开火车读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3.齐读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每组词语的共同规律。
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学习第1小节。
1.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第1小节,思考: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我”是一个胆小、怕黑的孩子。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找找文中相关的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胆子”“很小很小”“一……就……”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教师:妈妈是怎么帮助“我”的?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学生:给“我”讲勇敢的故事。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妈妈“讲了又讲”?(3)教师:如果你就是这个怕黑的小主人公,天黑下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学生畅所欲言。
2.指导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了第1小节的意思后,再来朗读课文。
(1)“很小很小”表示“我”的胆子太小了。
朗读时,要读得轻一些,表现出“我”的“胆怯”。
(2)“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这两句话都用了“一……就……”的句式。
读这两句话时,音调应放得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
(3)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读好停顿。
(4)学生借助教师划分的停顿,自由练习读好长句子。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5)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听并作出评价。
(6)学生齐读第一小节,读出“我”对黑夜害怕的心情。
(二)探究二:学习第2小节。
课文9 夜色 第2课时教案
![课文9 夜色 第2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58e32eb14e852459fb5780.png)
1、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能够读准“一”字的变调。
3、能够认识“ABAB”词语,例如:叽叽喳喳、安安静静。
4、能够联系上下文,借助动作,了解“瞧”的意思。
5、能够通过观察生字,正确书写4个“会写的字”:外、晚、看、再。
6、能够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难点
1、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能够通过观察生字,正确书写4个“会写的字”:外、晚、看、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听读课文,回顾课文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课文《夜色》的动画视频,点击播放视频,要求学生看视频,听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学生看视频,听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顾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小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系统巩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课后任务,巩固学习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任务。
学生登记任务,按时完成作业。
作业用于辅助学习,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板书
9夜色
“外”的笔顺,(外国)(国外)
“晚”的笔顺,(晚上)(明晚)
“看”的笔顺,(看书)(好看)
“再”的笔顺,(一再)(不再)
带着感情,深情朗读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课本P44的图片和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深情朗读。
学生带着感情,深情朗读。
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朗读词语,积累词语的词语,要求学生朗读词语,积累词语。
学生朗读词语,积累词语。
复习本课的“偏旁”。
朗读笔顺,巩固生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夜色,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夜色,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d6c71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e.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夜色,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9夜色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晚、外、再”3 个生字。
2.读好长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课时重点】读好长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
【课时难点】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词。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9 课,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你们还能读正确吗?(识字游戏——摘星星)出示课件19、20:指名读、齐读。
2.朗读课文。
同学们生字词读得非常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分节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的节奏。
(指名读课文)3.板书课题:(9 夜色)。
提出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设:“我”从胆小怕黑,变得勇敢。
引导思考:那是什么原因让“我”变得勇敢?请大家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生动活泼的识字游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所学知识,真正让学生“在乐中学”。
)二、读听结合,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节。
(1)教师示范朗读。
提出要求: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出示课件21:引导小结: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怕黑、胆小的孩子。
板书:(怕黑、胆小)(2)比较“很小”和“很小很小”。
出示课件22:引导学生体会“很小很小”比“很小”更小。
“很小很小”在文中起强调作用,表示“我”的胆子太小了。
朗读时,要读得轻一些,表现出我的“胆怯”。
(3)提出问题:妈妈是怎样帮助我的?预设: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4)指导朗读:“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这两句都用了“一。
就。
”的句式。
读这两句话时,音调应放得低些,读出害怕的语气。
“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 提出问题:我会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引导学生把省略的内容说一说,发挥联想填补空白,让学生产生共鸣。
)预设:看到黑漆漆的树影,想到这可能是怪兽的影子,很害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9夜色(2)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9夜色(2)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c99c0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3.png)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一年级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9夜 色
难点名称
理解《夜色》的课文内容,体会夜色的美丽。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理解《夜色》的课文内容,体会夜色的美丽。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年级学生感情经验丰富。理性经验不足,难以理解。
难点教学方法
朗读法,在读中领悟夜色的美丽。
(4)指名分别朗读两小节,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厂”。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1)课件出示生词:胆子、勇敢、往来、外面、窗户、忙乱、偏见、散步、原来、好像、微笑。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学生朗读时教师适时指导。
(4)全班齐读,读出小朋友对夜晚害怕的心情。
(5)第二小节中,找出描写“我”从害怕夜晚到变得不害怕夜晚的句子,读一读。
(6)指导朗读第二小节:“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这一句话本是“我”不想出去,可是爸爸偏要拉“我”出去,要读出无可奈何又撒娇的语气,“偏要”一词要读得重一些。“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当“我”出去时,“我”发现原来外面和“我”想象的不同,外面的夜晚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反而景色迷人,这句话读出既惊讶又欣赏的语气。“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这句话读得轻一点儿、慢一些,仿佛真的有小鸟在月光下睡觉。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适时纠正字音。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逐段朗读,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一年级语文下册9 夜色教案设计第二课时2
![一年级语文下册9 夜色教案设计第二课时2](https://img.taocdn.com/s3/m/5d6b72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b.png)
第2课时▶课时目标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2.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设疑导入1.指名朗读课文。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文中的“我”从前胆子很小,害怕夜晚,后来不再害怕了。
3.教师设疑导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了呢?【设计意图】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板块二、逐节学习,理解感悟1.学习第1小节,体会“害怕”。
(1)指名朗读第1小节。
(2)引导学生交流对文中小朋友的了解。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我”胆子很小。
(3)教师提问: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胆子很小?(4)学生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点①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我”的胆子非常小。
(课件出示,对比朗读:“很小很小”与“很小”)②引导学生体会妈妈通过讲述勇敢的故事来鼓励“我”不要害怕。
(课件出示句子: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③抓住“一看窗外心就乱跳”中的“一……就……”这个句式,引导学生体会妈妈讲的勇敢的故事对“我”来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2.结合实际,拓展体会。
(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是否害怕黑夜,为什么害怕,以及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或有什么表现。
(2)学生交流。
(比如:我害怕黑夜。
我一听到黑夜里的风声就害怕,总是担心野兽会跑到家里来。
害怕的时候心跳会加速,我就会把窗帘紧紧拉起来,藏在被窝里)(3)教师提问:“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我”会看到什么?想到些什么?(示例:“我”会看到晃动的树影,想到吃人的野兽)3.指导朗读第1小节,注意读出小诗的韵脚。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以读促说,读说结合,水到渠成。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块三、诵读体会,感悟道理1.学习第2小节,感受夜晚的美好。
(1)妈妈讲勇敢的故事的方法并没有让“我”变得勇敢,爸爸又想出了什么办法让“我”不再害怕夜晚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第2小节。
0527一年级语文(统编版)-9夜色2-1教案
![0527一年级语文(统编版)-9夜色2-1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f0dff2af45b307e9719769.png)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课文9夜色 第二课时
学科
语文
学段: 小学
年级
一年级
教材
书名: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 11月 2020年1月第四次印刷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总教学目标:
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1个偏旁“厂字头”;会写“色、外”等7个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看:
渗透字理识字,建立起音、形、义的联系。
3.笑:
(1)看图猜字。
(2)记忆字形,提示重点笔画。
这个字的第七笔不是横,是撇。
4.再:
(1)提示笔顺
(2)组词
(三)指导书写
1.外:
左边起笔低,写得短一些,右边部分写得高而长。竖,直直的写在竖中线右侧,最后一笔点,写得大些收笔在横中线。
2.看:
半包围结构,第四笔撇向左下伸展,给“目”留出位置,“目”的第一笔从横中线起笔,写在竖中线的左边。里面的两笔小横,右边也不能碰到横折的折画。这个字横画较多,要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相等。
预设1:《小黑鱼》
预设2:《第一次自己睡觉》
预设3:《艾玛踩高跷》
是啊,像这样的故事,妈妈讲了一个又一个,讲了一遍又一遍,课文中用到了
——学生接读:讲了又讲。
指导朗读
体会“我”的胆小与进步,读第一小节。
(三)创设情境、感受“我”的变化。
1.体会爸爸的良苦用心。
(1)了解重点词:“偏要”
爸爸明明知道他怕黑不想去,却非要带他去。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是什么?
请你和老师一起,先读读花盆上的字,再读读叶片上的词语,读对了,会有一个小惊喜。
创设情境复习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第一、二课时之间的衔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名读,评议
8、全班齐读第②小节,教师指导感情朗读全文。
小朋友由原来的害怕到现在的不害怕,都有谁的帮助呢?
(妈妈和爸爸,妈妈给小朋友讲勇敢地故事,爸爸带着小朋友去散步。) 有没有小朋友自己的努力呢?
1、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开火车读生字词,比赛读)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①小节
课件出示:1、认真小声地读课文第①小节。
2、思考:这个小朋友开始时是怎样怕黑的?请用“____”画出句子。
3、妈妈见“我”如此胆小,是怎样帮助“我”的?“我”听了故事,是不是就变勇敢了呢? 你是从哪个字体现出来的。(齐读,要体现出妈妈不只讲了一次)
5、从此以后,“我”还会害怕黑夜吗?让学生练习朗读(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体会不怕黑的心情
理解“„„” 想象 勇敢的“我”可能还看到、听到什么?
6、小朋友们,在爸爸的帮助下,“我”终于不再怕黑了,也能欣赏到夜晚美丽的景色,你觉得该怎样读才能读出“我”的心情?(指名读。)
小学电子版教案(语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
修改意见
课题:9夜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谜语,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的。
2.培养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课文生字、新词,掌握识字规律。
教学难点
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
导教 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4、“我”听了这些故事,是不是就变勇敢了呢?从哪句话体现出来?(我一看窗外,心儿还是乱跳。)让学生练习朗读“可我一看窗外心就是乱跳„„”体会心跳的感觉。(指名读:哦,听到他读的时候好像在颤抖)我们也用这种感觉一起读读。
认识“„„” 想象 怕黑的“我”可能想到了什么?
过渡:经过了妈妈的帮助,“我”还是那么的胆小、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黑了呢?下面请同学们再带着问题读课文(第2小节),
(主要还是小朋友自己的努力,,自己有面对黑暗的勇气和信心。
9、教师小结:黑夜并不可怕,只有勇敢的孩子才能欣赏到夜色的美。其实做什么事情都一样,只有我们敢于克服困难,勇敢的去面对每一件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教学反思
二)、学习课文第②小节
课件出示:1、自由大声朗读第2节。2、思考 “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黑了呢?爸爸是 怎样帮助“我”克服怕黑的毛病的呢? (爸爸晚上拉我去散步。)我想去吗?你是从句子中哪个词语知道“我”不想去的。(偏要)
4、“我”走出家门,看到了怎样的夜景?(花草在微笑) 图片对比(描述)。朗读体会(原来花草都向白天一样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