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关于古建筑的调查报告
关于古建筑的调查报告说到古建筑,很多人会想起那种千年古刹,或者是沧桑的城墙,仿佛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一直默默地屹立在时光的长河中,等待我们去探寻、去敬畏。
哎呀,这些老建筑,不光是砖瓦石块堆起来的,它们每一砖每一瓦都好像藏着一段故事。
想想看,多少个朝代,多少个风风雨雨,这些古建筑始终没有倒塌,它们见证过的历史,比我们很多人活得还要长。
你说,这样的建筑,不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番吗?首先要说的,就是这些古建筑的“耐久性”。
你想啊,很多古建筑修建的时候,完全没有现代的技术支持,甚至连钢筋水泥的概念都没有。
可是,偏偏这些建筑还是能顶得住千年的风雨,这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比如说,那些古老的宫殿,房屋的屋顶常常是用很独特的方式搭建的,既能抗风,又能让水流顺畅地排走。
你看看那种古老的飞檐,弯弯的形状,像不像是风的“方向标”?这设计,不光美观,还特别实用。
再说那古代的砖瓦,手工制作,烧制技术一点都不比现代差,火候掌握得刚刚好,坚固又不容易脱落。
真是不知道古人怎么想的,居然能设计出如此“抗揍”的房子,像是有生命一样,能随着岁月变得更有韵味,反而不容易破坏。
然后呢,古建筑里的“艺术感”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
比如那些雕刻,哎呀,真的是细致入微到让人想打个电话问问当年做这些雕刻的工匠是咋做到的?你别看这些雕刻小小的,但一看就能感觉到匠人的那份心血。
每一根木雕,都是用刀一点点雕出来的,甚至连那些小小的花纹,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听说,有的木雕上面刻的是龙,象征着皇帝的权威;有的是凤,代表着吉祥与富贵。
这些雕刻不仅让建筑更加美观,还充满了神秘感,让你一走近,就能感受到历史的气息,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年代。
古建筑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那种看似不经意的“精致”,那些我们常常忽略的小细节,往往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再说说那些古老的建筑结构,哎呀,真心觉得它们的设计比现在的很多建筑都要“高大上”。
以北京的紫禁城为例,它不仅仅是一个宫殿,它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城市!每一座宫殿、每一条街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和意义。
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
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中国古建筑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次调查报告旨在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其建筑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古建筑的建筑特点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首先,古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无论是山水之间的庭院式建筑,还是水乡古镇的水上建筑,都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和谐的态度。
其次,古建筑注重结构的稳固和雕饰的精美。
传统的木结构、石结构以及瓦片等建筑材料的运用,使得古建筑在经受百年风雨的考验后仍然屹立不倒。
同时,古建筑的雕饰工艺精湛,无论是屋檐上的彩绘、门窗上的雕刻还是壁画上的绘制,都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二、古建筑的历史背景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代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古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影响和演变,每个朝代都有其特定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例如,汉代的宫殿建筑注重庄严肃穆,唐代的寺庙建筑则强调雄伟壮丽,宋代的园林建筑则以精致细腻著称。
这些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古建筑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三、古建筑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古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可以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古建筑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中国的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古建筑还为现代建筑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许多现代建筑师在设计中融入了古建筑的元素和风格,使得现代建筑更加丰富多样。
四、古建筑的保护与挑战尽管古建筑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古建筑的保护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了大量古建筑的拆除和破坏。
古建调研报告建筑
古建调研报告建筑古建调研报告建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而在这些现代化的建筑物中,很少能看到古建筑的影子。
然而,古建筑在古代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因此,本文将以古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的方式来深入了解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和特点。
一、实地调研我们选择了位于南京市中山陵陵园区内的中山陵作为实地调研的场所,这座古建筑也是建国后中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之一。
在进入景区后,我们首先被宏伟的中山陵气势所震撼。
中山陵是以黄色花岗岩为主体的古建筑,始建于1926年,至1929年完成。
它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的革命纪念建筑,被誉为20世纪中国古建筑空前杰作。
在游览中山陵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山陵共由南中轴线、中部大殿、陵寝和北展览建筑四个部分所组成。
南中轴线从大门始至中部大殿,其主要建筑物有万国建筑、祭堂、大礼堂、革命历史纪念馆和中山陵博物馆等。
中部大殿由主体建筑和侧楼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是一座方形的颐和园式建筑,侧楼采用了明代典型建筑的基本构造形式。
陵寝指的是中山陵的核心部分,位于山顶,面向钟楼滕王阁和大报恩寺的方向。
北展览建筑主要展示了中山陵的历史文化及其影响。
在游览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山陵建筑物巨大、阔绰,大门、广场层层分明,规模庞大,建筑风格以中西合璧为主,凸显了中国建筑在摹写西方建筑的基础上,不丧失传统中国建筑的特色和韵味。
中山陵建筑群雄伟壮观,气势恢宏,极富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性,以及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和广阔。
二、资料收集资料收集方面,我们主要采集了有关古建筑的文献资料,包括图书、研究论文、建筑设计方案和有关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资料等。
基于这些资料和调研结果,我们对古建筑进行了综合分析。
古建筑是指中国古代所建的各种建筑。
古建筑的建造涉及到许多的要素,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结构方式、建筑风格等。
在建筑材料方面,古建筑所使用的材料种类较为单一,其中最为普遍的是木材、砖、瓦、石和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材料的使用也有所不同;在建筑结构方面,中国古代建筑一直以框架结构为主,而且结构非常稳定,比如传统的斗拱结构和榫接结构,在现代建筑中也有所应用;在建筑风格方面,古建筑通常有韵味而不失雄伟的外观,注重装饰细节,强调内涵和意境的表现。
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
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中国古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珍品。
本文将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一次调查,探索其历史、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开始建造简单的房屋和祭祀建筑。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建筑逐渐发展成为以宫殿、庙宇和园林为代表的建筑形式。
这些建筑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统治者权力的象征,也是人们信仰和娱乐的场所。
二、建筑特点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木结构:中国古建筑大多采用木结构,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点之一。
木材的使用使得建筑具有优秀的耐震性能,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木工技术的精湛。
2. 斗拱结构: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它通过斗拱的相互支撑,使得建筑能够更好地分担荷载,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
3. 园林特色:中国古建筑中的园林设计独具特色。
园林中常见的假山、池塘和花草树木等元素,不仅美化了建筑环境,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4. 艺术装饰:中国古建筑的艺术装饰十分精美,常常运用彩绘、雕刻和瓷砖等技法进行装饰。
这些装饰不仅增添了建筑的美感,也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们通过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研究和欣赏。
这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其次,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古建筑注重与自然的融合,追求和谐与平衡。
这种理念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借鉴,使得建筑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中国古建筑的艺术装饰和工艺技术也对现代艺术和工艺产业产生了影响。
古建筑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古建筑调研报告(精选多篇)古建筑调研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古建筑彩画制作》课程开发调研报告《古建筑彩画制作》课程开发调研报告古代建筑的保护,目的就是为了使用,使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辨证关系,实是不易之事。
“研究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结合,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毫无疑问,要把保护文物建筑与修缮破旧房屋区别开来的主要办法,就是要加强对保护对象的深入了解,离开建筑史的研究是不行的。
但是从文物保护的专业角度来说,只有建筑史的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正确的保护理念。
这就是必须掌握明晰的认识逻辑,而认识逻辑只有通过对历史逻辑的深刻理解才能获得,无论中国外国概莫能外”。
正确的保护理念来自于理论实践,来自于法规,并能通过实践的检验,时间的检验证明是正确的。
仅就古代建筑本身的保护而言,只有以科学的方法掌握第一手资料,包括实地勘察测量,查找相关资料,做出科学的分析,方能得出正确而行之有效的科学保护方法,这就是设计工作。
正在建设中的上海某生态休闲园,从黄山市内整体“搬走”了12幢徽派建筑。
此举再次提出一个十分迫切的重要话题——12幢徽派建筑乔迁上海的消息被炒的沸沸扬扬,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皖南古民居建筑的高度关注。
有人认为这缓解了当地保护资金匮乏的压力,也有人认为此举助长了徽州文化资源的流失。
其实,相持不下的争论背后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话题——徽州古建筑怎样保护?怎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徽州古建筑?2.为了响应团中央关于大学生应积极投身参加社会实践的号召,在校团委和院分团委的统一组织安排下,我们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特地组织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于20xx年7月份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三河镇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社会调研活动。
通过调研掌握和反映肥西三河镇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并以资料形式存储.详解和分析。
并计划从中得出有益于保护皖南古建筑的措施。
古建筑调查实习报告7篇
古建筑调查实习报告7篇古建筑调查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巩固《中国建筑史》课程中所学的知识,通过实地实物测绘,深入观察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态、古建筑的结构与形式等建筑特征。
2.掌握建筑测绘的技术和方法,培养大家调研、收集资料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针对中国传统民居的构造、材料以及艺术空间手法的处理加强深入了解,以深化大三上学期对中国古建筑史的理论学习,以及加强同学们对国内建筑的热爱。
4.通过实地调研,使大家正确掌握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从建筑理论上树立正确的建筑观。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十月底根据学校授课安排,我们在江苏省__市进行维持一周的古建筑测绘实习,以参观为主要任务。
三、实习参与人员全体__级建筑学专业学生。
四、实习内容10月底,系里为大家安排了前往无锡的测绘参观活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两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大多数同学对古建筑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对于如何应用所学知识以及古建具体的形态还是知之甚少。
所以,大家急需这样一次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全面认识了解的机会。
当人们还在去周庄、乌镇、同里,去寻找江南水乡的风貌时,我们不能忘记,无锡——至今也保留了许多令人向往的江南古建筑。
所以,我们这次研究的课题,选择了无锡古建筑。
自泰伯东迁,来到无锡,无锡的历史进程就登上一层台阶;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又让无锡成为繁荣的焦点。
当人们开始忘记,忘记这些曾经的辉煌。
我们开始寻找,寻找这流淌在记忆中的美。
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能了解水乡古宅的特点,倾听它们背后的`故事。
江南水乡的古宅、古桥,因风雨侵蚀而斑驳的青砖老墙,疏密有致的木制窗格,似乎还闻得到棠桂飘香,听得见潇潇暮雨。
第一天我们参观了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__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
1956年10月由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古建筑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一、引言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古建筑面临着保护和利用的双重挑战。
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好古建筑,同时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调研和分析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现状1.保护状况: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古建筑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限制,许多古建筑仍然面临着损坏、失修等问题,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2.利用状况:在古建筑利用方面,一些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式,成功地将古建筑转化为旅游资源或文化产品,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但同时也存在过度开发、商业化过度等问题,破坏了古建筑的原有风貌和文化内涵。
三、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问题1.保护资金不足:古建筑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修缮、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费用。
然而,目前保护资金来源单一,政府投入有限,难以满足保护工作的需要。
2.保护技术落后:古建筑保护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然而,目前保护技术落后,人才匮乏,难以应对古建筑保护中的复杂问题。
3.利用方式单一:在古建筑利用方面,一些地区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导致利用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
四、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发展趋势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未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保护责任和义务,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多元化保护资金来源:政府将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古建筑保护,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形成多元化的保护资金来源。
3.提升保护技术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古建筑保护将更加注重科技应用。
通过引入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等手段,提高保护效果和质量。
古建调研报告
古建调研报告古建调研报告古建是指上世纪以前建造的建筑,通常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或其他特定功能而修建的建筑物。
古建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对于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古建的现状和保护情况,本次调研选择了某城市的几处著名古建进行研究。
第一处调研古建是某座城市的历史城区,该城区保存着大量具有传统风格的古建筑。
这些建筑大部分是木质结构,屋顶上覆盖着灰色的瓦片,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不过,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古建由于年代久远和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腐烂的木材和瓦片的脱落。
因此,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需要被采取,以确保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得以保存下来。
第二处调研的古建是一个古代园林,这座园林是根据中国传统的造园艺术手法修建而成的。
园内有精心设计的假山、石桥、池塘和绿树花植,每一处景点都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魅力。
在调研中,发现这座古代园林受到了较好的保护,环境整洁,植物生长繁茂。
然而,人们的参观行为有时会对园内的景观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参观者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
第三处调研的古建是某座城市的一处古代寺庙,这座寺庙始建于几百年前,是该城市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
在调研中,发现这座寺庙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和维护,它的建筑结构稳定,雕刻精美的佛像和壁画保存完好。
此外,寺庙周围建有宽敞的广场和绿化带,为参观者提供了愉快的游览体验。
不过,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有一些破坏文物的不文明行为,如乱涂乱画和摔打佛像,这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通过对这几处古建的调研,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古建是珍贵的历史遗产,对于了解历史和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保护古建是我们的责任,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确保古建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此外,提高公众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人们认识到其珍贵性,才能更好地保护并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
总结起来,本次古建调研报告对某城市的几处著名古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发现了它们的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党团范文 古代建筑调研报告
古代建筑调研报告古代建筑调研报告镇江金山寺古建筑调研--------前段时间总是在纠结调研对象的问题,因为听说了可能之后的调研就是要去镇江,怕写的重复了,也担心写的过于单调。
镇江,在我看来算不上一个旅游发达的城市,但如果你去让一个镇江人向你推荐一处旅游之地时,得到的答案不外乎“三山一渡”。
三山,即焦山、北固山、金山,一渡,即西津渡。
如同每一个旅游景点一样,“三山一渡”的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故事,而这其中,也是我印象中最有名的可能也就是北固山和金山了。
唐朝诗人王湾的一首《次北固山下》让人们从此记住了北固山,而关于金山,我想你一定听过白素贞和许仙的故事吧。
就调研课题而言,因为是关于古建筑方面的,所以最后还是决定了写金山寺。
金山位于镇江市的西北部,临江而立,山不高不足百米,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寺庙建筑把金山山体包裹住,从远处看,只见寺院,不见山,因此,也就有了“金山寺裹山”之说,寺依山而建,慈寿塔高耸山巅,蔚为壮观。
远处茂密的大树将低矮的建筑遮挡,树枝间隙中,隐约可见寺庙建筑的轮廓影像。
近处,碧绿的湖面让人心情舒畅,倒影出树和建筑的景色,仿佛融为一体。
湖边很有情调的休息小亭吸引了了大量人群来此湖边漫步,自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在金山寺门口,抬头仰望“江天禅寺”匾额,据说为清代康熙皇帝随太后来金山祈祷时亲笔题写的,抬头望去,方感自身的渺小。
门的正前方是一个刻有江天禅寺的铜质香鼎,可能是一种香火旺盛的象征吧。
江天寺即金山寺,自古就是一座中我闻名的禅宗古刹,始建于东晋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泽心寺,南朝、唐朝初称为金山寺。
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侣数以万计。
清代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庙。
金山寺由于当时皇帝的信仰不同,曾两度由寺改观。
一般寺庙的山门都是朝南开的,而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据史料分析,当时的建筑师建筑朝西山门是有用意的。
因古代金山屹立在扬子江心,游人透过朝西山门放眼望去,便见浩渺大江奔腾而下,正合“大江东去,群山西来”之诗意。
古建筑考察报告
古建筑考察报告一、古建筑考察的缘起哎呀,古建筑考察可太有趣啦。
我呀,就是出于对那些古老建筑的好奇才参加这个考察的呢。
每次看到那些古建筑,就感觉像是在和古人对话一样。
我特别想知道以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住的房子为啥要建成那样。
就比如说吧,我一直对那种四合院式的古建筑很着迷,觉得那里面肯定有好多故事。
二、考察的古建筑实例1. 寺庙建筑那寺庙可真是壮观。
从外面看,飞檐斗拱的,那屋檐翘起来的样子就像是鸟儿展翅欲飞。
寺庙的大门又高又大,一进去就能闻到那种淡淡的香火味。
里面的佛像庄严肃穆,周围的建筑布局也很有讲究呢。
柱子上还有精美的雕刻,那些雕刻的人物和图案栩栩如生,感觉都要从柱子上走下来似的。
2. 古老的民居古老民居也别有一番风味。
有些是那种木质结构的,走在木地板上还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好像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房子的窗户是那种镂空的木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会在地上形成特别好看的光影图案。
而且这些民居的布局很注重家族关系,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功能,一家人在里面生活得井井有条。
三、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古建筑可不仅仅是一堆石头和木头搭起来的房子,它里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呢。
比如说建筑的朝向,很多古建筑都讲究坐北朝南,这可跟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象征着吉祥和顺应自然。
还有那些建筑上的装饰图案,像蝙蝠代表福,喜鹊代表喜,都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古建筑就像一本本活的史书,记录着当时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还有人们的审美观念。
四、考察的收获与感悟通过这次古建筑考察,我收获可多了。
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觉得那些东西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就在这些古建筑里呢。
而且我还学会了欣赏古建筑的美,这种美不是那种表面的华丽,而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韵味。
我觉得我们年轻人应该多了解古建筑,保护古建筑,让这些历史的瑰宝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我以后有机会还要去考察更多的古建筑,去发现更多隐藏在其中的秘密。
关于县城古建筑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县城古建筑情况专题调研报告为摸清县城古建筑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其抢救、保护、恢复和开发的价值,县政协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组织四个调研小组,自20**年3月中旬开始为期一个月,开展了县城古建筑情况专题调研。
调研组按照“摸底统计、实地考察、走访座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图片,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界知名人士座谈研讨,听取和吸收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县城古建筑的历史与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㈠县城古建筑的历史XX县城自唐代辟为县治所在地至今,已有00多年的历史。
古建筑文物丰富,城区布局特色鲜明,有“九井十八巷,巷巷通街上”之称。
从《清道光年间XX 县城全景图》可见,城中商铺林立,房舍俨然,尤其以祠堂闻名遐迩,民间有“宁州的祠堂抚州的塔、苏州的扇子浏阳的伞”赞誉。
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反映XX县城历史风貌和文明的古建筑尚存许多。
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县城古建筑急剧减少,古城的风貌和格局已发生巨大变化。
1、古祠堂、寺庙、堂院、试馆情况。
据资料载:县城原有祠堂130栋,面积约万平方米。
还有寺庙29栋、试馆栋、书院4栋、慈善堂院10栋,共约13万平方米。
2、古街巷情况。
据县志记载:原县城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正街,长2308米,宽3米左右,中间是水沟,上面盖石板。
此街以衙前为中心,往西经老道前、万家坊、鹦鹉桥、黄土岭、西门口、西摆街至唐坪庵,称为高市,也叫上市;往东经鼓楼下、衙前街背、卫前街、东门街、青云门等街段,古称泰市,也叫下市。
县城整个布局以正街为轴,有十八条巷,分别向南北或东西方辐射,整个规划布局紧凑简便实用。
3、古井、古桥情况。
县志载县城原有10口井,即祝家井、周家井、铁炉井、孝友井、钟家井、义井、午水井、北门双井、龙王井、刘公井。
有桥涵19处,其中状元桥、鹦鹉桥、王亚桥最负盛名。
4、文峰塔、八贤祠情况。
县城文峰塔座落在南崖南面山上。
清嘉庆九年甲子,道光皇帝之师、本县汤桥人万承风为首等25名乡贤,各捐银三百两集资重建,嘉庆十一年七月塔成,距今有200多年历史。
古建筑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古建筑保护工作调研报告古建筑保护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古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古建筑面临着严重的破损和退化的问题。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古建筑文化,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古建筑保护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走访实地,了解古建筑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古建筑保护工作的现状根据调研结果发现,古建筑保护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资金不足:古建筑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农村地区的资金来源有限,无法满足古建筑保护的需求。
(2)人才匮乏:古建筑保护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然而,目前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不足,导致古建筑保护队伍薄弱。
(3)缺乏科学的保护方法:古建筑保护工作缺乏科学的保护方法和技术,导致保护措施不到位,不能有效地保护古建筑。
(4)管理不规范:古建筑保护工作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导致保护工作的无序和混乱。
2. 解决方案和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调研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和建议:(1)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提供必要的保护经费,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保护。
(2)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相关专业的培训机制,提高保护队伍的专业水平。
(3)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古建筑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古建筑保护的效果。
(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古建筑保护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和权限,加强对古建筑的监管和保护工作的组织管理。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古建筑保护工作面临着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科学保护方法不足和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对古建筑保护的关注和投入,以确保古建筑文化得到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古建筑调研报告
古建筑调研报告古建筑调研报告一、背景古建筑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根据特定的社会、文化、技术等因素所建造的建筑物。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古建筑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也是建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本报告旨在对古建筑进行调研,以了解其保护现状、价值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调研对象本次调研选择了中国境内的几处著名古建筑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包括故宫、拙政园、泰山、布达拉宫等。
三、调研内容1. 建筑特点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对古建筑的建筑特点进行了分析。
故宫作为中国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以宏伟、庄重、simGoogle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优雅而著称。
拙政园则以其园林建筑的富丽堂皇和雅致著称。
泰山是中国五岳之一,其建筑特点为雄伟壮观,融自然山水和人工造景于一体。
布达拉宫作为世界上最高的宫殿,其建筑特点为宏伟、庄严,同时又融合了藏族独特的建筑风格。
2. 保护现状通过调查了解了古建筑的保护现状。
故宫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古建筑之一,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修复。
拙政园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游客的破坏和环境污染。
泰山作为自然和人文遗产,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仍有一些难题存在,如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布达拉宫经过多年的保护修复,目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3. 价值评估通过调研分析,可以看出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故宫作为中国明清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巅峰之作,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拙政园以其精致的园林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赞誉。
泰山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景,也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布达拉宫作为藏传佛教重要寺庙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宗教、历史和文化价值。
四、挑战分析针对古建筑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保护古建筑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支持,同时还需要解决游客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旅游开发的推动下,如何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挑战。
古建筑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古建筑调研报告(精选多篇)《古建筑彩画制作》课程开发调研报告古代建筑的保护,目的就是为了使用,使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辨证关系,实是不易之事。
“研究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结合,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毫无疑问,要把保护文物建筑与修缮破旧房屋区别开来的主要办法,就是要加强对保护对象的深入了解,离开建筑史的研究是不行的。
但是从文物保护的专业角度来说,只有建筑史的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正确的保护理念。
这就是必须掌握明晰的认识逻辑,而认识逻辑只有通过对历史逻辑的深刻理解才能获得,无论中国外国概莫能外”。
正确的保护理念来自于理论实践,来自于法规,并能通过实言,只有以科学的方法掌握第一手资料,包括实地勘察测量,查找相关资料,做出科学的分析,方能得出正确而行之有效的科学保护方法,这就是设计工作。
古建筑的勘测,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很强,涉及知识面相当广泛的综合性技术工作。
它包涵了测绘、记录和摄影等内容。
它要求有熟练的测量绘图能力,又要求具备古建筑的基本理论及知识,拍摄建筑物内外结构的技术,还应对古代汉语、中国历史、古典文学、绘画及宗教等学科有一定的修养。
同时还应该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
全面、准确的记录下古代建筑的现状及相关资料,为正确的制定保护方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通过精密测绘,充分而准确的掌握建筑物的资料数据,进而探索其建筑结构的设计规律;……提高其科学性、可信性,避免片面性、随意性来说,仍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梁思成先生开创了我国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研究古代建筑的先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佛光寺东大殿的实测,用精确的数据模数,论述了唐代木结构古建筑。
装修及油饰彩画是古代建筑的门面,尤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末期,任何人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现今我们在修缮古建筑时对于装修和油饰彩画的处理亦应采取认真慎重的态度。
古建筑调研报告
古建筑调研报告古建筑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古建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古建筑的保护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我们对某城市的古建筑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范围和方法我们选择了该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调研范围,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1.古建筑保护意识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市民对古建筑的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有人表示对古建筑的拆除和改造持赞成态度。
2.古建筑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实地考察中发现,部分古建筑存在质量问题,如墙体龟裂、屋顶漏水等,缺乏有效保护措施。
3.古建筑利用方式单一。
大部分古建筑被改造成商业用途,经营范围单一,缺少多样性。
4.古建筑文化传承有限。
调查发现,少数市民能够对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所了解,但多数市民对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知之甚少。
四、存在问题分析1.古建筑保护意识不足。
市民们缺乏对古建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可能是由于教育宣传力度不够,或是缺乏对古建筑的正确理解。
2.古建筑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部分古建筑的质量问题可能是由于长时间未进行维护和修缮,或是使用不当导致的,需要加强保护工作。
3.古建筑利用方式单一。
古建筑被改造成商业用途固然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也需要考虑如何兼顾古建筑的保护和多样化利用。
4.古建筑文化传承有限。
市民们对古建筑的文化内涵了解有限,可能是由于教育宣传不到位,或是对古建筑进行文化解读的工作不够。
五、建议1.加强古建筑保护宣传。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古建筑保护意识,增强对古建筑的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工作。
对于已经出现质量问题的古建筑,需要及时进行修缮和保护,确保其长期保存。
3.多样化古建筑利用方式。
可以引入更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如咖啡馆、书店等,以丰富古建筑的功能,提升其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加强古建筑文化教育。
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向市民普及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提升其文化传承能力。
古建筑调研报告
古建筑调研报告古建筑调研报告古建筑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建筑,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关古建筑的重要信息。
首先,古建筑的建造材料多为石、木、砖和土,其中木结构特别常见。
这些材料的使用使得古建筑具有较高的抗灾能力和保温性能,同时也赋予了古建筑独特的美学魅力。
其次,古建筑的布局和风格多样,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建筑风格。
例如,北京的古建筑多为宫殿式样,而江南地区的古建筑则大多以园林为主。
古建筑的风格丰富多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另外,古建筑的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一些古建筑面临着严重的老化和破损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和修缮工作,以保证古建筑的延续和传承。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古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认识到古建筑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保护古建筑是我们的重要任务,需要政府、民众和专家共同参与。
政府应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宣传和教育。
民众也应提高对古建筑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随意破坏古建筑,同时也要加强对古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专家学者可以对古建筑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更科学的保护和修缮方案。
总之,古建筑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保护和传承古建筑是我们的重要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古建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古建筑的保护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古建筑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政协古建筑调研报告
政协古建筑调研报告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发展状况,我参加了由政协组织的古建筑调研活动,并撰写了下面的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活动以河南省为调研地点,团队成员包括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民间从业者。
我们首先来到了洛阳市参观了白马寺,这是一座建于东晋时期的著名佛教寺庙。
白马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
我们参观了大雄宝殿、天王殿等主要建筑,了解了其建筑风格中的传统汉族建筑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特点。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白马寺的建筑采用了典型的汉代伏虎园林式建筑结构,其特点是顺应山水,注重山石布局,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白马寺的建筑还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富有创意的设计和雕刻技艺。
尤其是宝塔的设计与制作,其各部分构造精密,工艺繁复,给人以视觉上的极大享受。
除了白马寺,我们还参观了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瑰宝之一,堪称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
龙门石窟的建筑风格以唐代的洛阳风为主,融合了中原汉族建筑和西方印度佛教艺术的元素。
我们在石窟中仔细观察了石窟内的佛像、浮雕和壁画,发现它们精细、逼真,不仅保留了中国的建筑风貌,也体现出了印度艺术的特点。
回到洛阳市区,我们参观了宏伟的龙门石窟博物馆。
博物馆周围建筑和展馆内部的设计都力求还原龙门石窟的原始风貌。
馆内陈列了大量的石窟文物和艺术品,并配以详细的解释,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龙门石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次调研活动让我对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古建筑不仅仅是建筑本身,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白马寺和龙门石窟的参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在于其融合了艺术、宗教、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它们不仅仅是一些建筑物,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古建筑在保护和传承方面面临着不少挑战。
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古建筑因为城市发展而被拆除,这导致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的消失。
古建筑保护现状调研报告
古建筑保护现状调研报告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我们聊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古建筑的保护现状。
想象一下,走在老街上,看到那些斑驳的墙壁和精致的雕刻,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
可是,咱们的古建筑如今可不是那么风光,得好好关心一下它们的现状。
走起,看看都发生了啥。
2. 古建筑的现状2.1 保护工作正在进行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古建筑保护的整体情况。
虽然大部分古建筑都在慢慢得到重视,相关部门和一些组织也开始行动了,但还是有不少地方需要加把劲儿。
比如说,有些地方在修缮的时候,材料和手法都跟以前不太一样,这可就麻烦了!想想看,古老的石砖,换成了现代的混凝土,嘿,这不就像给老爷爷换了一副年轻人的脸吗?虽然好看,但没灵魂啊。
2.2 资金短缺的问题接下来,咱们得提提资金的问题。
保护古建筑不是一件小事,光靠几个义工和热心肠的居民是不够的,得有真金白银支持。
可现实中,很多地方的预算都紧巴巴的,古建筑保护往往成了“鸡肋”。
没钱,那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听说有些地方干脆把古建筑当成了“捡漏”的地方,等着游客来“打卡”,结果可想而知。
3. 古建筑的价值3.1 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说到古建筑的价值,真是值得一提。
古建筑不仅是砖瓦的堆砌,更是文化的载体。
想想那些古老的故事,传说中的英雄都在这些建筑中留下了印记。
我们总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而古建筑就是那面镜子,照出了古人的智慧与生活。
保护这些建筑,实际上就是在保护我们的文化根基。
3.2 社区参与的力量当然,古建筑的保护不光是相关部门的事,咱们普通百姓也得参与进来。
社区的力量可不容小觑,有些地方的居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定期清理古建筑的周边环境,真是让人暖心。
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干活,感觉就像在一起守护一位老朋友。
而且,这样一来,居民们也更懂得珍惜身边的文化遗产,传递给下一代,简直是一举两得,真是妙不可言!4. 未来展望4.1 科技助力古建筑保护最后,咱们聊聊未来。
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古建筑的保护带来了新希望。
古建调研报告模板范文
古建调研报告模板范文古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调研。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古建筑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利用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获取大范围内的调查数据,而实地走访可以亲身感受古建筑的氛围,了解更多细节信息。
三、调研结果1. 古建筑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古建筑的保护现状较好的仅占20%,大部分古建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损和老化现象。
同时,古建筑周围环境的污染也给古建筑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古建筑存在的问题根据实地走访,发现古建筑存在以下问题:(1)破损严重:很多古建筑因为年代久远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墙体、屋顶等部分严重受损。
(2)使用功能单一:一些古建筑由于历史的原因,使用功能较单一,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管理方式滞后:部分古建筑的管理方式滞后于现代管理体系,导致保护和管理工作不到位。
四、调研建议基于对古建筑的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保护力度: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修复破损的部分,确保古建筑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拓展使用功能:将古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拓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古建筑注入新的活力。
3. 引入先进管理方式: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提高古建筑的管理效率和保护水平。
4. 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对古建筑周围环境的保护力度,减少污染对古建筑的损害。
五、结论通过本次古建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古建筑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只有加大保护力度,拓展使用功能,引入先进管理方式,加强环境保护,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建筑,让古建筑焕发出新的活力。
六、参考文献[1] XXX. 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探讨[J]. 海南博物馆馆刊, 2018(3): 65-68.[2] XXX. 古建筑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J]. 中国建筑技术,2019(6): 70-73.[3] XXX. 古建筑保护的现状与问题探析[J]. 城市规划, 2020,44(3): 80-83.。
古建筑存在与保护调研报告
古建筑存在与保护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受到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和城市发展的影响,我国古建筑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问题。
为了了解古建筑存在的现状和保护工作的实施情况,本次调研选择了城市的几处代表性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并针对相关单位和专家进行访谈。
二、调研结果1.古建筑存在的现状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古建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基础设施老化:古建筑大多建于历史悠久的时期,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其基础设施如地基、墙体和屋顶等普遍出现老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环境污染: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古建筑所处的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加速了古建筑的腐蚀和损坏。
(3)盗窃损失:古建筑内往往保存着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由于保护不力,遭到了盗窃破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文化损失。
2.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实施情况访谈了相关单位和专家后,我们了解到以下保护工作的实施情况:(2)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各地设立了专门的古建筑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古建筑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不足,这些机构的实际保护力度相对较弱。
(3)文物修缮和保护:多数古建筑通过定期维护和修缮来保护,但由于修缮技术的问题,一些古建筑在修缮过程中出现了变形和危险。
另外,一些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受到当地政府的干预和开发压力的影响,导致修缮质量不高。
三、建议和对策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建筑,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加强立法保护: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法规和政策,增加对古建筑保护的力度。
同时,加强对违法破坏古建筑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财政和社会资金对古建筑保护的投入力度,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保障古建筑的修缮和维护工作。
(3)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古建筑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修缮技术和保护意识,推动古建筑保护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筑调研报告(精选多篇)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产学合作调研报告郑聪57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独立设置的建筑类高等院校。
1999年7月由内蒙古建筑学校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 2014年12月经教育部、财政部审评列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建设单位。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紧紧依托建设行业,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重点,强化内涵,继续提升建设理念,推进示范校的各项建设工作。
一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院3次召开五个示范专业及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审核和论证会,派出3批共6人赴国内外学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理念和做法。
五个示范专业从自治区建设厅等行业主管部门和中国二冶、内蒙古第二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筑企业聘请专家、企业家或能工巧匠,根据建筑业大型化、高层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对技术和管理岗位提出的新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新方案以发展中的建筑业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结合德国“基于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理念,统筹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顶岗实习,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特色。
二是推进重点专业建设。
学院以中央财政和自治区财政重点支持的五个专业为龙头,扩大专业规模,优化专业结构,努力形成具有良好行业企业背景、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群。
2014年新增“质量监测、环境艺术设计、公路监理、消防工程技术”等4个专业,学院专业数量增加到38个;“物业管理、给排水工程技术”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学院自治区品牌专业数量增加到9个。
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学院邀请企业人员参与,6次举行课程标准研讨会或论证会,选派10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示范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主办的高层次培训班,推进了课程建设。
2014年,学院“混凝土施工”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筑电气照明”等3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三是优化了教学团队结构。
该院坚持“高标准选拔、多渠道培养,并重的原则,着力建设“双师”素质优良、“双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大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一方面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优秀毕业生、面向行业企业选聘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师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全年共有8批28人次赴国内外参加培训,学院举办了为期3天的“提升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班”,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和对口支援院校教师260人参加了培训;举办了青年教师技能大赛;邀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举办了《自然灾害条件下的住宅建设》的讲座。
2014年,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是自治区高职院校第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1人被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2人被授予“自治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人被评为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在“全区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奖,1人在“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鄂尔多斯国际美术大展”获得金奖。
四是拓展了校企合作领域。
校企合作是统筹进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系统化运行的平台。
学院一方面与中国二冶、内蒙古第二建设、新雅装饰、鄂尔多斯东方路桥等专业对口、资质等级高的129家企业继续保持了实习、就业等方面的传统合作,另一方面开展实践教学管理、项目研究方面的深度合作。
2014年该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62%,并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在内蒙古兴泰置业等9家企业建立了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与内蒙古大道消防工程技术公司合作在校内建设消防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校企共同管理。
学院与内蒙古第二建设共同完成的《融合校企资源,构建“二三三制”互动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3项教学成果获得第六届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国家级教学团队一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中,有3人来自企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素质与技能1、基本素质2、通用能力3、职业技能4、学生素质的培养设计学生素质应当包括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描述这些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的哪些教学环节中,通过何种教学过程、手段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注意这些必须和后面叙述的素质一致。
对于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特殊素质,必须重点描述如何完成培养。
实习实训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
校外实习基地是指能够满足一定规模实习要求并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场所。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学院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互惠互利,合作共建。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学校与有关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协商建立。
2、有利于专业建设的。
学院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实习实训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3、专业对口,相对稳定。
根据专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立足自治区及呼市实际,尽可能就地就近选择和建立基地,以便于开展工作和节约经费。
4、突出重点、分期建设。
对己有基地,特别是接受人数较多的实训基地,将予以重点建设;新建的实训基地,应优先考虑自身条件优越、符合实习要求的企事业单位。
三、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基本条件1、能满足我院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的要求,具备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能够为教学计划规定的实习实训提供场地和指导人员,接受我院有关专业一定数量师与学生开展实习。
2、能够满足学生食宿、学习、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方面的需要。
3、校企合作关系密切,在“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四、实习实训基地的类型1、由学院与企业共同建立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综合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2、学院与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事业单位共同建立的综合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3、在企事业单位建立的能够完成某一专业技能培训的单一型校外实训基地。
五、学院的权利和义务1、学院在人员培训、委托培养、课程进修、技术咨询服务、信息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对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单位予以政策倾斜和提供支持帮助。
2、学院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实习实训指导书和实习实训计划,提前送交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单位,并委派责任心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3、参加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实训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实训基地共建单位的规章制度。
六、实训基地共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1、实训基地共建单位按学校提供的实训指导书和实习计划要求,委派技术人员参与指导。
2、实训基地为学院安排学生顶岗是实习提供充足的岗位。
3、在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许可范围内,征求毕业生本人意见后,实训基地共建单位优先选聘我院毕业生就业。
4、实训基地共建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为实习实训师生提供良好的劳动保护、安全文明的育人环境。
七、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1、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在充分调研与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相关事宜并签订协议书。
2、学院应每年对学生实习实训情况作出总结,并由实训基地共建单位签署意见后存档。
3、学院要加强对校外实训基地的指导与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协助企事业单位解决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学院每年召开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总结会,详尽分析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建设和管理等工作。
评选优秀实训基地,并进行表彰奖励。
5、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情况,将作为学院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
6、学院与实训基地共建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后,挂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实训基地牌匾,具体名称由基地共建双方协商确定。
7、为促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规范管理,实习实训部会同学院有关部门不定期地到基地检查、评估学生实习实训情况。
对协议到期的实训基地,根据双方合作意向与成效决定是否续签合作协议。
第三篇:关于古建筑调研策划书关注徽州古建传承珍贵文化三下乡调研策划书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关注民生.心系三河.唱响和谐之声”暑期实践队——调研小组组长祁涛关注徽州古建传承珍贵遗产——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现状调研调研背景1.徽州古建筑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既隐含了徽商经济的背景,也反映了自然山水的神秀,粉墙黛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如诗如画,独具魅力的砖.石.木“三雕”艺术,使之更富有细部审美要素。
其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建筑技艺,民众生活,伦理观念,审美追求方面传递着诸多信息。
我省十分重视皖南古居民建筑的保护工作,早在1997年9月,省政府就颁布《皖南古民居保护比例》。
省政府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不仅指导皖南古村落的规划.建设和保护工作,还设立了专项保护基金。
特别是黄山市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对古居民建筑的保护方法。
然而,在依法保护古居民建筑的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一是大量古民居产权属私人,由业主继续使用,有的业主不仅将老宅租给外人居住,有的还想进行改建或扩建,甚至变卖古民居内的一些珍贵构件,对此有关部门或无法知情或难以干预;而且散落在乡村的古民居建筑现在很多已是空宅,原住居民或迁入新居或只有少量老人居住留守,不说要防火防盗,连日常管护都比较困难。
还有人认为,《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的一些内容与《物权法》条文本身就有冲突。
在2014年5月15日的《安徽日报》上曾登录这样的一篇文章:正在建设中的上海某生态休闲园,从黄山市内整体“搬走”了12幢徽派建筑。
此举再次提出一个十分迫切的重要话题——12幢徽派建筑乔迁上海的消息被炒的沸沸扬扬,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皖南古民居建筑的高度关注。
有人认为这缓解了当地保护资金匮乏的压力,也有人认为此举助长了徽州文化资源的流失。
其实,相持不下的争论背后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话题——徽州古建筑怎样保护?怎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徽州古建筑?2.为了响应团中央关于大学生应积极投身参加社会实践的号召,在校团委和院分团委的统一组织安排下,我们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特地组织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于2014年7月份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三河镇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社会调研活动。
通过调研掌握和反映肥西三河镇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并以资料形式存储.详解和分析。
并计划从中得出有益于保护皖南古建筑的措施。
在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社会,关注徽州古建筑,培养我们大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社会交际能力。
调研的目的和意义了解肥西三河镇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大体情况包括当地居民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当地有关部门对保护古建筑所采取的措施,当地政府对古建筑的利用情况以及当地有关部门对皖南古建筑频遭异地收购问题看法等等。
本次调研理论联系实际,对三河古镇古建筑的调查既有利于我们大学生增加对皖南古徽州的认识,提高保护与综合利用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而且通过一定的宣传,可以使有关部门对三河镇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