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衰减规律
超声波衰减规律
![超声波衰减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5d43f52ad51f01dc381f13b.png)
B
2
超声波的衰减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 能量逐渐衰减,其衰减的程度与声波的扩散、散射 及吸收等因素有关。其声压
式中:Px、Ix——距声源x处的声压和声强; x——声波与声源间的距离;
a——衰减系数,单位为Np/cm(奈培/厘米)。
B
1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能量的衰减决定于声波 的扩散、散射和吸收。在理想介质中,声波的衰减 仅来自于声波的扩散,即随声波传播距离增加而引 起声能的减弱。散射衰减是指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 时,固体介质中的颗粒界面或流体介质中的悬浮粒 子使声波产生散射,其中一部分声能不再沿原来传 播方向运动,而形成散射。散射衰减与散射粒子的 形状、尺寸、数量、介质的性质和散射粒子的性质 有关。吸收衰减是由于介质粘滞性,使超声波波介 质中传播时造成质点间的内摩擦,从面使一部分声 能转换为热能,通过热传导进行热交换,导致声能 的损耗。
超声波检测原理及应用
![超声波检测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6b26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c.png)
超声波检测原理及应用超声波检测是利用声波在物质中传播的特性对物质进行无损检测和测量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衰减规律,通过测量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时间以及反射强度来获取材料的内部结构、缺陷等信息。
超声波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其应用广泛,包括工业、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超声波检测的原理及应用。
一、超声波检测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过人类听力范围的声波,一般指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
超声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这些现象与材料的密度、弹性、缺陷等属性有关。
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与材料的密度和弹性有关,通常情况下,密度越大、弹性越高的材料,其超声波传播速度越快。
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可以被材料内部的缺陷、表面的不均匀性和界面反射等反射回来。
利用超声波检测材料时,可以通过测量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和幅度来获取材料的内部结构、缺陷等信息。
测量的方法主要有脉冲回波法、干涉法、散射法等。
脉冲回波法是最常用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它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和反射衰减规律,通过发送一个短脉冲的超声波信号,等待其被材料中的缺陷反射回来,然后测量超声波传播时间,从而计算出缺陷的位置和尺寸。
干涉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发生的相位差引起的干涉现象,通过测量干涉信号的变化来获取材料的内部结构信息。
散射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发生的散射现象,通过测量散射信号的特征来获取材料的微观信息。
二、超声波检测应用1. 工业领域:超声波检测在工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材料的缺陷检测、质量评估和结构监测等。
例如,可以利用超声波检测金属焊接缺陷、混凝土中的裂缝、铸件中的气孔等。
2. 医学领域:超声波检测在医学领域中应用广泛,常用于诊断、治疗和监测等。
例如,超声波可以用于检测人体内部的器官、血管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可用于诊断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3. 材料科学:超声波检测在材料科学中有重要的应用,可以用于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缺陷等的研究。
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损耗系数测量-声学论文-物理论文
![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损耗系数测量-声学论文-物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da353576a20029bc642d47.png)
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损耗系数测量-声学论文-物理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超声波是一种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由于其具有波长短、传播方向性好等优点,在大学物理的声速测量实验中一般选择超声波段的声波进行测量。
超声波由于其频率高、功率大、穿透能力强、信息携带量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生物医学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如超声波测距和定位、超声波无损检测、超声波清洗等。
描述声波的物理量有波长、频率、传播速度、强度等,对这些量的测量是声学技术的重要内容,声速的测量在声波测距、定位和无损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声速测量实验属于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基础性实验,一般仅开设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测量,该部分原理简单,导致实验内容不饱满,因此,根据仪器特点,可将声速测量实验改造为超声波专题设计综合实验,增设一些设计性实验内容。
测量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研究同一介质中随发射和接收端距离变化,接收端振幅的变化规律;计算不同介质中超声波的损耗系数等。
对于实验数据的处理要求学生使用Origin、Matlab 等软件辅助完成,在学习物理内容的同时,熟练掌握常用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不断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1 实验原理超声波传播速度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共振干涉法、相位法、反射回波法等,本文采用共振干涉法研究不同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特性。
共振干涉法又称驻波法,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由示波器、声速测量仪和信号发生器组成,S1和S2为压电陶瓷换能器,利用压电效应实现声压和电压之间的相互转换。
在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交变电压作用下,使发射端S1产生机械振动,将激发的超声波经介质传播到接收端S2,若接收面与发射面平行,声波在接收面处就会被垂直反射,当接收端与发射端距离恰好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两波叠加后形成驻波,当信号发生器的激励频率等于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固有频率时,会产生驻波共振。
超声波探伤的物理基础——(第八节超声波的衰减)
![超声波探伤的物理基础——(第八节超声波的衰减)](https://img.taocdn.com/s3/m/cdaa8a9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8.png)
第一章 超声波探伤的物理基础第八节 超声波的衰减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其声能量逐渐减弱的现象叫做超声波的衰减。
在均匀介质中,超声波的衰减与传播距离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而不均匀介质散射引来的衰减情况就比较复杂。
一、产生衰减的原因凡影响介质质点振动的因素均能引起衰减。
从理论上讲,产生衰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由声束扩散引起的衰减超声波传播时,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非平面波声束不断扩散,声束截面增大,因此,单位面积上的声能(或声压)大为下降,这种扩散衰减与传播波形和传播距离有关,而与传播介质无关。
对于球面波,声强与传播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2X 1I α,声压与传播距离成反比,即X1P α。
对于柱面波,声强与传播距离成反比,声压与传播距离的平方根成反比,即X 1P α。
对于平面波,声强,声压不随传播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扩散衰减。
当波形确定后,扩散衰减只与超声波传播距离(声程)有关。
扩散衰减是造成不同声程上相同形状和尺寸反射体回波高度不等的原因之一,这在声压方程中已经解决。
2. 由散射引起的衰减超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声阻抗的介质所组成的界面时,会产生散乱反射,声能分散,造成散射衰减。
固体中尤以多晶体金属的非均匀性(如杂质、粗晶、内应力、第二相等)引起的散射衰减最为明显。
多晶体晶界会引起超声波的反射和折射,甚至伴有波型转换,这种散射也可称作瑞利散射。
散射衰减随超声波频率的增高而增大,且横波引起的衰减大于纵波。
3. 由吸收引起的衰减质点离开自己的平衡位置产生振动时,必须克服介质质点间的粘滞力(和内摩擦力)而做功,从而造成声能损耗,这部分损耗的声能也将转换成热能。
在超声波传播过程中,这种由于介质的粘滞吸收而将声能转换成热能,从而使声能减少的现象称为粘滞吸收衰减。
在超声波探伤中它并不占主要地位。
二、衰减规律和衰减系数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衰减情况常用衰减系数加以定量表示。
超声波传播过程中的衰减规律与其波形有关。
超声波衰减方程
![超声波衰减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12598e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b.png)
超声波衰减方程:理解声波在介质中的衰减现象
超声波衰减方程是描述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振幅随距离增加而减少的数学模型。
超声波衰减是由于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介质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散射、吸收和扩散等,导致声波能量逐渐减小。
理解超声波衰减方程对于声波的传播、探测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波衰减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A₀e^(-αx),其中A(x)表示在距离声源x处的声波振幅,A₀为声源处的振幅,α为衰减系数,表示声波振幅随距离衰减的速度。
衰减系数α与介质的性质、频率和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衰减系数α是超声波衰减方程中的关键参数。
它的大小反映了声波在介质中的衰减程度。
衰减系数α越大,表示声波衰减越快;反之,衰减系数α越小,表示声波衰减越慢。
衰减系数α与介质的声阻抗、声波频率以及介质中的散射和吸收等因素有关。
在实际应用中,超声波衰减方程对于声波探测、成像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医学超声成像中,通过测量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衰减程度,可以推断出组织的声阻抗、密度等物理性质,进而得到组织的结构和病变信息。
此外,在声波通信、无损检测和材料科学等领域,超声波衰减方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超声波衰减方程是描述声波在介质中衰减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
通过研究和应用该方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超声波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不同组织超声衰减规律
![不同组织超声衰减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dc80bd4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a.png)
不同组织超声衰减规律超声波听起来就像是科幻片里的高科技武器,光是名字就让人感觉好厉害对吧?实际上,它的工作原理并没有那么神秘,反倒是挺简单的。
就像我们日常用的那种测距仪,超声波就是通过一种我们听不到的高频声音,传入身体里去“探路”。
不同组织在超声波面前的表现呢,就像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说白了,它们对超声波的反应各不相同,这就是“超声衰减规律”的由来。
首先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超声波就像是咱们站在池塘边扔石子,石子飞进去,激起一圈圈的水波纹。
每个组织就好比池塘里的不同地方,水的深浅、泥土的软硬都会影响这些波纹传播的速度和远度。
就拿咱们人体来说,脂肪跟肌肉对超声波的反应就完全不一样。
脂肪比较“懒”,它能吸收更多的超声波,传播的效果差点,就像是你扔个石子到沙滩上,石子几乎没什么反弹。
而肌肉就不一样了,肌肉里的水分多,超声波进去后能弹回来更多,反射得更厉害,简直像是石子扔到水面上,激起一片波涛汹涌。
再说骨骼吧,这玩意儿就像超声波的“敌人”。
如果超声波是一支勇猛的军队,骨头简直是那个挡路的大山,一下子就把它们给挡住了。
你想,骨骼这么密集坚硬,超声波压根就没办法顺利穿过。
超声波在碰到骨头时会迅速衰减掉,直接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也是为什么做超声检查时,医生常常要避开骨骼区域,利用软组织进行诊断,因为骨头太硬,啥也看不见。
对了,别以为只有这些组织会对超声波有反应。
空气和液体也有自己的“演出”。
空气呢,大家都知道,密度低、分子散,所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超慢,几乎什么都看不见。
而液体就比较“通情达理”,它们的密度适中,超声波穿透起来就比较轻松,跟脂肪差不多,可以顺畅地传递信息。
我们体内的血液、淋巴液这些液体组织,也都对超声波的传播有着一定的影响。
有时候医生检查的时候,会看到一些液体区域的衰减效果很明显,那就是因为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得比较轻松,波形反射出来的效果就特别清晰。
要说“衰减规律”,其实就像天气预报一样,知道不同组织的“性格”,就能预测超声波会如何与它们互动。
超声波物理医学宣教
![超声波物理医学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c7091cca852458fb760b5667.png)
在界面上法向速度连续,即质点的振动速度在垂直界面的分量相等。 在临床上检测的就是反射回声即反射波,它携带了体内脏器轮廓、包膜、大小、 壁厚、长度等信息。如B超的断面成像原理
1、反射系数。超声在不同介质中反射能量的资料大仅供参小考,可不当之由处,反请联射系改系正。数来衡量。设声压反射系数为rp 由声压连续性可知:pi+pr=pt 其中,pi为入射声压,pr为反射声压,pt为透射声压。由声速、声压、声 阻抗的关系可知:
人体组织的声阻抗可分为三类:低声阻的气体或充气组织。如:肺部组织
中等声阻抗的液体和软组织。如:肌肉
高声阻抗的矿物组织。如骨骼。
声阻抗相差1%的组织都能得到回声波而被测量和诊断。 5、声强级和声压级 由于人耳对声音强度的感知范围巨大,比较两个不同声强的声波时就带来不便。 研究发现,人耳对声强的感知与声强的对数成一定的比例关系。所以在声学中常用声强比的对数来比较 两个声音的大小。以1000Hz的声音为标准,声强级定义为:LI=10lgI/I0(dB) ,其中I0为基准声强,取 I0=10-12W.m-2。声强级的单位是贝尔(B)或分贝(dB),1贝尔=10分贝。 声压级 声压级定义为:LP=20lgp/p0 因为声强正比于声压的平方所以,LI=Lp,二者在数值上相等。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临床常常使用声强级来表示仪器探测的灵敏度。设仪器的灵敏度为H,则H=10lgI1/I2 其中,I1为探头发出的始波声音强度,I2为仪器可以探测的最小声音强度。H又可表达为: H=20lgU1/U2 或 H=20lgA1/A2 U1 U2分别表示输入、输出电压;A1 A2为相应的声压信号幅值。 H又称为仪器的增益。
超声波资料
![超声波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b7a18e0102de2bd9605885e.png)
超声波相关信息1.超声波的原理和特性1.1超声波的原理在弹性介质中,如果波源所激起的频率,在20Hz到20000Hz之间,就能引起人的听觉。
在这一频率范围内的振动称为声振动,由声振动所激起的纵波称为声波。
超声波是以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基准,其频率高于20000Hz,为不可闻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频率可高达1011Hz。
(1)超声波是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其能量可为介质吸收而衰减。
在均匀介质中平面波通过极薄的厚度为dx一层介质后振幅的减弱(-dA)应正比于此处的振幅A,也正比于这厚度dx,即-dA =μAdx比例系数μ与介质的性质和波动的频率有关,称为介质的吸收系数。
经过积分得A =Ae-μx由于波的强度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平面波强度衰减的规律是I= Ie-2μx上式表明,波的强度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按指数规律衰减。
(2)波的反射和折射。
声压的幅值为Pm=Aωρv式中ρ为介质密度, v为介质波速。
Aω=Um是介质质元振动的幅值。
设Z = ρv,则Pm /Um=Z,即当声压幅值Pm确定时,Z值增大,则Um减小,形式上和欧姆定律相似,Z和电阻相当,故称之为介质的声阻抗。
声波在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将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声波和入射声波的声强之比I1/I称为声波的反射系数,用β表示,当声波垂直入射到分界面上时Z2-Z1β=〔————〕2Z2+Z1式中Z1=ρ1v1,Z2=ρ2v2分别表示介质1和2的声阻抗。
折射声波和入射声波的声强度之比I2/I称为折射系数,用α表示,声波垂直入射时4Z1Z2α= ————(Z1+Z2)2当Z2>>Z1或Z2<<Z1时,声波的反射系数β=1,声波在分界面上几乎发生全反射现象。
例如空气和人体软组织的声阻抗相差很大, β≈1,因此,在超声诊断疾病时,若直接将探头放在人体软组织上,则超声波几乎被全反射,不能进入人体,所以要在探头与人体间涂上石蜡油作为耦合剂,使β降低。
超声波波速测量实验报告
![超声波波速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f9481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d.png)
超声波波速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超声波测量技术,掌握超声波波速测量方法,了解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掌握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的衰减规律。
二、实验原理1. 超声波测量原理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类听觉范围(20Hz ~ 20kHz)的机械振动波。
当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受到介质密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参数的影响。
因此,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根据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可以通过测量其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时间和路径长度来计算出其传播速度。
2. 超声波衰减原理当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由于材料内部存在着各种缺陷和微小孔隙等结构,因此会受到能量损失和衰减。
这种能量损失和衰减就称为超声波衰减。
根据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的衰减规律,可以通过测量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距离和衰减程度来计算出材料的衰减系数。
三、实验器材1. 超声波测量仪2. 超声波探头3. 不同介质(如水、玻璃、金属等)4. 不同材料(如铝板、钢板等)四、实验步骤1. 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测量(1)将超声波探头放置于水中,调节超声波测量仪,记录下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时间t1和路径长度L1。
(2)将超声波探头放置于玻璃中,调节超声波测量仪,记录下超声波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t2和路径长度L2。
(3)将超声波探头放置于金属中,调节超声波测量仪,记录下超声波在金属中传播的时间t3和路径长度L3。
(4)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水、玻璃和金属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并进行比较分析。
2. 超声波单程衰减系数的测量(1)将铝板放置于水中,调节超声波测量仪,记录下超声波在铝板中传播的时间t4和路径长度L4。
(2)将钢板放置于水中,调节超声波测量仪,记录下超声波在钢板中传播的时间t5和路径长度L5。
(3)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铝板和钢板的超声波单程衰减系数,并进行比较分析。
五、实验结果1. 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测量结果介质 | 时间t/s | 路径长度L/m | 传播速度v/m·s^-1-|-|-|-水 | 0.0008 | 0.02 | 2500玻璃 | 0.0012 | 0.03 | 2500金属 | 0.0006 | 0.015 | 25002. 超声波单程衰减系数的测量结果材料 | 时间t/s | 路径长度L/m | 衰减系数α/dB·cm^-1-|-|-|-铝板 | 0.0012 | 0.03 | 1.5钢板 | 0.0018 | 0.045|3六、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超声波测量技术,并了解了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在材料中传播时的衰减规律。
超声检测基础试题(学生)
![超声检测基础试题(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839b9a63caaedd3383c4d31b.png)
c水=1480m/s
c钢=5900m/s
cL=√(E/ρ)√[(1-σ)/(1+σ)(1-σ)]
cS=√(G/ρ)√[1/2(1+σ)]
cR=[(0.87+1.12σ)/1+σ]√[E/ρ*1/2(1+σ)]
cL:cS:cR=1.8:1:0.9
2、调整,将探头对准工件大平底面,调节衰减-增益旋钮使底波B1达到80%,然后调节衰减旋钮使幅度显示提高44db,这时02mm灵敏度就调节好了,也就是这时400mm处的o2平底孔回波正好达到基准高度。
6.2利用当量计算法对缺陷进行评价?
当量计算法是根据超声检测中测得的缺陷回波与基准波高(或底波)的分贝差值,利用各种规则反射体的理论回波声压公式进行计算,求出缺陷当量尺寸的定量方法,依据各种反射体的反射回波声压与反射体尺寸,距晶片距离的理论关系,以及大平底面反射与距离之间的理论关系。
(2)柱面波阵面为同轴圆柱面。波束向四周扩散,存在扩散衰减,声压与距离的平方根成反比。
(3)球面波阵面为同心球面,波束向四面八方扩散,存在扩散衰减,声压与距离成反比。
2、散射衰减
1)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声阻抗不同的界面产生散乱反射引起衰减的现象,称为散射衰减。
2)散射衰减与材质的晶粒密切相关,当材质晶粒粗大时,散射衰减严重,被散射的超声波沿着复杂的路径传播到探头,在示波屏上引起林状回波(又叫草波),使信噪比下降,严重时噪声会湮没缺陷波。
量出探头前端至试块圆弧边缘的距离M(mm)。则该探头的前沿长度为:Lo=100-M
注意试块上的R应大于刚中近场长度N,因为近场区内轴线上的声压不一定最高,测试误差大。
超声波的定义及特性
![超声波的定义及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332c5dd479563c1ec4da7173.png)
第五节 超声波的传播特性
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有:波的反射、折射、透射、衍射和 散射等。两波相遇时遵循叠加原理。
一、反射和折射
条件及约定: ① 声波类型:平面波 ② 界面条件:光滑平面,且足够大(相对于波长) ③ 字母、下标的意义 P-声压,I-声强,c-声速,Z-声阻抗,θ-夹角 1-介质1,2-介质2, i-入射,r-反射,t-折射 如:Pi-入射声压,Z1-介质1的声阻抗
医学超声中常用:mm/S
波长λ的单位为:m
医学超声中常用:mm
频率f的单位为:Hz
医学超声中常用:MHz
(6)频率、波长对超声成像的影响 波长:决定了成像的极限分辨率 频率:决定了成像的组织深度
3.声压和声强
(1)声压 P ① 定义
单位面积上介质受到的声波压力称声压,用P表示。 是由声波引起的介质中压强,是介质静压强的一个增量。 随着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该压强随时间和位置而变化。
(4)讨论
① ②
Z2 Z1 则 Z2 Z1 则
aaIr Ir
2. 速度: v=dξ/dt=-Aω0 sin(ω0t-φ) =-Vm sin(ω0t-φ)
式中:Vm =Aω0 ——最大速度 3. 加速度:a=dv/dt=-Aω02 cos(ω0t-φ)
=-B cos(ω0t-φ) 式中:B =Aω02 —— 最大加速度 单个质点无阻尼振动:动能、势能转换,能量守恒。
(2)周期T
声波传播一个波长距离所需的时间称周期,用T表示。 等于声波中质点在平衡位置往返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3)频率f
任一点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波数称频率,用f表示。等 于介质中的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4)波长、周期、频率与声速之间的关系
第3节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第3节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5f2b091627284b73f2425068.png)
气泡的振动也会产生相应的谐波,且这种谐波比组 织谐波强的多。
32
3. 反射增强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反射增强现象。由
于衰减,要对不同深度的回波信号进行不同的放 大,目的是使同种均匀介质在不同深度回波信号 的强度基本相同。图7-11。
状态。
rp
Z2 Z2
Z1 Z1
8
2.
声强反射系数rI
定义:反射声强与入射声强之比:rI
因为
p2 I
Z c
Ir Ii
Z
所以
I
pr2 Z1
pi2
pr pi
2
2 p
Z1
9
3. 全反射 超声波的折射定律与光波的折射定律相同:
sini c1 sint c2
体软组织中,蛋白质成分的张驰过程是造成驰豫吸收的主要 因素。
吸收与声波的频率关系甚大,介质对声波的吸收有 影响。
24
2. 介质吸收衰减规律
强度的减少量-dI,根据实验: I0
dI
I
dI Idx
x0
x
dI Idx
dI I
dx
ln I x
I0 I ex I0
但在不同介质传播时,声波在液体介质中衰减 较小,而在软组织中衰减较大,而每一束声波放 大处理相同。当使软组织反射信号均匀一致,则 液体介质中传播的声波回波信号强度比入射波信 号强度还大,从而形成反射增强。
33
五、声束通过介质薄层的特征
超声名词解释
![超声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fb2c59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6c.png)
2009年CDFI上岗考试超声名词解释1、f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
(超声波频率大于20KHz。
诊断用超声波f:1MHz~20MHz;. X- I0 c/ a7 i/ Q; I8 `连续波理疗声强:0.5~3W/cm2;HIFU高强度聚焦超声声强:1KW/cm2~10KW/cm2)2、声束――在非聚焦平面圆片被连续等幅高频电激励时,由于超声的照射而形成超声场,此场又可称为声束。
3、远场――从声束扩散点开始,即为远场。
该区内声场分布均匀,但是向周围空间扩散。
半扩散角为衡量声束指向性的重要指标,其越小,指向性越好。
4 M: M/ {8 w) ]% {2 n3 F% D! @. t) Q8 ^1 T* @9 D半扩散角的正弦值=0.61波长/r探头半径。
4、动态聚焦――利用延迟接收在整条声束的回声途径上(长轴方向)自动的、同步的进行全程接收聚焦。
5、8 K2 C+ ^% v& A" ?; ^8 ^轴向(纵向)分辨力――指在声束长轴方向上区分两个细小目标的能力。
f越高,轴向分辨力越好。
超声脉冲越宽,轴向分辨力越差。
理论上等于波长的1/2。
实际为理论的5~8倍。
6、横向分辨力--与探头厚度方向上声束宽度和曲面的聚焦性能有关。
% S8 g T4 o9 B" x U 聚焦区宽度一般<2mm。
7、侧向分辨力――与线阵、凸阵探头长轴方向扫描声束的宽度有关。
聚焦声束越细,其越好。
8、/ X2 m5 y6 y* @# X$ W细微分辨力――宽频带和数字化声束处理9、对比分辨力――与灰阶级数有关10、) X% Q8 I) |9 z& U时间分辨力――与单位时间成像速度即帧频有关,越高,越好。
11、Z声特性阻抗(声阻抗率)――指某点的声压和质点速度的复数比,等于介质中声速与密度的乘积。
- {. r! q- b: t; ?9 `7 ^7 W9 S3 C单位:Pa*s/m12、界面――两种声阻抗不同的物体(组织)的相接触处。
超声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https://img.taocdn.com/s3/m/c5e61ae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6a.png)
超声诊断学绪论2
第二节 超声诊断仪器与探头 的选择
一、超声诊断仪器的类别:B型,彩超 二、探头的种类与功能
超声诊断学绪论2
超声诊断学绪论1
超声诊断学绪论1
第三节 超声探测方法
(实验课)
超声诊断学绪论2
第四节 超声回声描述与 图像分析内容
超声诊断学绪论2
一、回声描述与命名
(Posterial Wall Enhancement Effect)
与深度增益补偿有关,在整体图 形正补偿,但其中某一小区衰减 特别小时,在此区的补偿过大, 成“过补偿区”,其后壁因补偿 过高而较同等深度的周围组织亮 得多,称为后壁增强效应。
六、声 影(Acoustic shadow)
在常规DGC正补偿调节后, 在组织或病灶后方所显示的 回声低弱甚或接近无回声的 平直条状区。声影系声路中 具较强衰减体所造成。结石、 骨骼。
2·f ·v ·cosθ fd =
c
fd ·c v=
2 ·f ·cos θ
fd: frequency shift
v: velocity of target
θ: angle
c: velocity of ultrasound
f: transmitting frequency
3.超声多普勒血流频谱
①可求心动周期上任一时刻的血流 速度,如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或舒 张末期血流速度。
(四)人体组织对入射超声的作用
1、散射:小界面对入射超声产生散射,显示细 小结构
2、反射:大界面对入射超声产生反射 3、折射:声束在不同声速组织中传播方向发生
改变
4、全反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折射声 影)
超声基础知识总结
![超声基础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a49b45f121dd36a22d827f.png)
超声基础知识总结物理基础基本概念――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 Z超纵声波频率>20000H Z――纵波(疏密波):粒子运动平行于波传播轴;诊断最常用超声频率:2-10MH Z基本物理量:频率(f)、波长(λ)、声速(c);三者关系:λ=c/f人体软组织的声速平均为1540m/s,与水的声速相近;骨骼的声速最高,相当于软组织平均声速的2倍以上。
超声场:发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所达到的空间;简称声场,又称声束。
声束的影响因素:探头的形状、大小;阵元数及其排列;工作频率(超声的波长);有无聚焦及聚焦的方式;吸收衰减;反射、折射和散射等。
声束由一个大的主瓣和一些小的旁瓣组成。
超声的成像主要依靠探头发射高度指向性的主瓣并接收回声;旁瓣的反向总有偏差,容易产生伪像。
声场可分为近场和远场两部分(1)近场声束集中,呈圆柱状;直径――探头直径(较粗);(横断面声能分布不均匀) 长度――超声频率和探头半径。
公式:L=(2r·f)/cL为近场长度, r为振动源半径, f为频率, c为声速(2)远场声束扩散,呈喇叭状;声束扩散角越小,指向性越好。
(横断面声能分布较均匀)声束两侧扩散的角度为扩散角(2θ);半扩散角(θ).超声波指向性优劣指标是近场长度和扩散角.影像因素:增加超声频率;――近场变断、扩散角变小;增加探头孔径(直径)――但横向分辨率下降。
采用聚焦技术――方法:固定式声透镜聚焦;电子相控阵聚焦;声束聚焦:采用声束聚焦技术,可改善图像的横向和(或)侧向分辨力。
固定式声透镜聚焦――将声透镜贴附在探头表面。
常用于线阵探头、凸阵探头;可提高横向分辨力,但远场仍散焦。
电子相控阵聚焦――(1)利用延迟发射是声束偏转,实现发射聚焦或多点聚焦;可提高侧向分辨力;常用于线阵探头、凸阵探头;(2)动态聚焦:在长轴方向上全程接收聚焦。
(3)利用环阵探头进行环阵相控聚焦;可改善横向、侧向分辨力;(4)其他聚焦技术:如二维多阵元探头.超声物理特性:一、束射特性(方向性)――是诊断用超声首要的物理特性;(如反射、折射、聚焦、散焦)大界面:指长度大于声束波长的界面;大界面的回声反射有显著的角度依赖性.入射声束垂直于大界面时,回声反射强;入射声束与大界面倾斜时,回声反射减弱甚至消失。
超声波衰减
![超声波衰减](https://img.taocdn.com/s3/m/4dde18be69dc5022aaea0037.png)
另外,井间地震技术作为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已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重视。井间地震是井间地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它是一种在一
口井中激发,在另外一口或多口井中接收的地震勘探方法,该方法具有能量
传播距离短,接近探测目标,避开低速地层等特点,能够采集到高频率与高
5.2井间地震管波的实验观测.....................................38
5.3井间地震管波的传播机制.....................................43
5.4井间地震管波的削弱.........................................44
入射还是横波平面波入射,声脉冲碰到圆柱孔时都观测到爬波。其速度小于
体波速度,横波激发的爬波比纵波激发的爬波衰减慢。声脉冲在带状裂缝的
散射是声波在裂缝平直部分的散射和两个棱边反复散射的叠加。另外,还对
兰姆波的形成、传播、散射过程及声波在固体直角棱边的散射进行了实验观
测。
诸国桢先生也对固体中的声波传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超声脉冲沿两种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5
致谢......................................................................56
第一章绪论
不同介质构成的固-固界面传播
速度慢,声速和只与介质的参数有关,不依赖于声波的频率。对于平面
波,由
c
c
s
c
cs
c >c
超声波概述
![超声波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5dd356acc22bcd127ff0c19.png)
1超声波概述1.1超声波基本理论1.1.1超声波的本质声波属于机械波,是声音的类别之一,人类能察觉到的纵波,频率范围是16Hz-20KHz。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16Hz,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Hz。
超声波是一种波动的形式,他能作为负载信息与探测的载体;超声波也是种能量的形式,其强度一旦超过一定程度时,他就能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去影响或者破坏后者的形态,结构及性质。
超声波的折射、反射、散射、衍射在媒介中的传播是规律的,和可听声波的传播规律一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然而超声波的波长短,厘米,甚至是毫米。
和可听声波相比,超声波有很多的特点:①传播特性─超声波波长稍短,障碍物尺寸比超声波的波长长达多倍,所以超声波衍射本事很差,可以沿着直线传播如果在均匀的介质里,波长越短,这特性就越显著。
②功率特性─声音如果在空气中直线传播可以让空气中的微粒振动而对微粒做功。
声波做功的快慢叫做声波功率。
在等同条件下,频率越高,拥有功率就越大。
由于频率高,所以超声波与平常声波相比,功率较高的是超声波。
③空化作用─因为液体微粒的剧烈振动当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的时侯,所以会在液体的内部制造出小空洞。
由于小空洞迅速胀大与闭合会使液体的微粒之间产生猛烈撞击作用,就会产生几千个甚至上万个大气压压强。
由于微粒这种相互作用是剧烈的,会提高液体的温度,起到了很好的搅拌作用,就会让两种不相溶的液体之间加速溶质的深度溶解,加快化学反应。
超声波空化作用就是这种因为超声波作用使液体里所引起各种效应[5]。
1.1.2超声波的应用因为超声波在化学物理方面的很独特的特性,所以超声波广泛的应用在很多方面。
总的来说,主要应用在以下的几个方面:(1)应用在检验方面声波短,具有很好的方向性,能够透过不透明的物质是超声波波长的特点。
这个特点被应用于超声波测距、探伤、遥控和超声成像技术。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能够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可以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是不是有缺陷的一种方法,根据超声波束从零件表面由探头通到金属内部,遇到缺陷和零件底面时会分别发生反射波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来确认缺陷大小和位置。
超声波衰减规律
![超声波衰减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5079c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3.png)
超声波衰减规律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的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干扰和阻碍,导致波的能量逐渐减弱。
这种能量减弱的现象被称为超声波的衰减。
超声波衰减规律是研究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的规律。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散射、吸收和传播介质的性质。
首先,超声波遇到的第一个干扰是散射。
当超声波遇到不均匀的介质时,波的能量会被散射到各个方向,导致能量损失。
其次,超声波还会遇到吸收。
当超声波通过吸收性较强的介质时,波的能量会被介质吸收,从而引起能量损失。
最后,传播介质的性质也会对超声波的衰减产生影响。
不同的介质对超声波的传播有不同的阻抗,所以波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导致能量损失。
超声波的衰减规律可以用指数函数来描述。
一般情况下,超声波的衰减与传播距离成正比,与频率成正比。
衰减系数是表示超声波衰减程度的物理量,它与介质的性质、频率以及传播距离有关。
当传播距离增加时,超声波的能量会逐渐减少,衰减系数也会增加。
频率越高,超声波的能量损失越大,衰减系数也会增加。
超声波衰减规律的研究对于超声波在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衰减规律,可以选择合适的超声波频率和传播介质,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超声波的衰减程度来判断介质的性质,例如测量超声波在材料中的衰减程度,可以用来检测材料的质量和结构。
超声波衰减规律是研究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的规律。
它受到散射、吸收和传播介质的影响。
衰减规律可以用指数函数来描述,与传播距离和频率有关。
研究超声波衰减规律对于超声波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硅橡胶介质中超声传播与衰减的研究
![硅橡胶介质中超声传播与衰减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73087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c.png)
硅橡胶介质中超声传播与衰减的研究硅橡胶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超声波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和衰减来获取材料的物理性质和表面缺陷信息。
本文将就硅橡胶介质中超声传播与衰减的研究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超声波在硅橡胶介质中的传播方式。
硅橡胶是一种弹性材料,超声波在其内部传播时会发生折射、散射和衍射等现象。
超声波在硅橡胶中的传播速度与材料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有关,一般情况下,超声波在硅橡胶中的传播速度较快。
此外,硅橡胶的吸声性能也会对超声波的传播产生影响,吸声性能较好的硅橡胶会导致超声波的衰减较大。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硅橡胶介质中超声波的衰减机制。
超声波在硅橡胶中的衰减主要包括吸收衰减、散射衰减和能量转换衰减。
吸收衰减是指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被材料吸收而转化为热能的现象。
硅橡胶具有一定的吸声性能,因此会引起超声波的吸收衰减。
散射衰减是指超声波在遇到材料内部的不均匀性时发生散射,从而导致能量的散失。
硅橡胶的结构不均匀性会导致超声波的散射衰减。
能量转换衰减是指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转换而导致的衰减,例如超声波从纵波转换为横波时会发生能量转换衰减。
在研究硅橡胶介质中超声传播与衰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硅橡胶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频超声波在硅橡胶中的传播衰减较大,而低频超声波的衰减较小。
这是因为高频超声波的波长较短,与硅橡胶内部的微观结构相互作用导致能量的散失较大。
而低频超声波的波长较长,与硅橡胶内部的微观结构相互作用较小,因此衰减较小。
硅橡胶的温度对超声波的传播和衰减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下,硅橡胶的弹性模量和吸声性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发生变化。
因此,在研究硅橡胶介质中超声传播与衰减时,需要考虑温度对超声波的影响。
总结一下,硅橡胶介质中超声传播与衰减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
超声问答题答案
![超声问答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efb11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c.png)
超声问答题答案问答题答案1.1 什么是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二者有何关系?答:物体沿着直线或曲线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周期性的运动,称为机械振动。
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过程称为机械波。
振动是产生波动的根源,波动是振动状态的传播。
1.2 什么是振动周期和振动频率? 二者有何关系?答:振动物体完成一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振动周期,用T表示。
常用单位为秒(s)。
振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称为振动频率,用f表示。
常用单位为赫兹(Hz),由周期和频率的定义可知,二者互为倒数,即:T=l/f。
1.3 什么是波动频率、波速和波长? 三者有何关系?答:波动过程中,任一给定点在1秒钟内所通过的完整波的个数,称为波动频率。
用f表示。
波动中,波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速,用C表示。
同一波线上相邻两振动相位相同的质点间距离,称为波长,用λ表示。
由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定义可得:C=λf或λ=C/f。
由上式可知,波长与波速成正比,与频率成反比。
当频率一定时,波速愈大,波长就愈长;当波速一定时,频率愈低,波长就愈长。
1.4 什么是超声波? 产生超声波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在超声波检测中应用了超声波的哪些主要性质?答:频率高于20000Hz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
产生超声波的必要条件是:(1) 要有作超声振动的波源(如探头中的晶片);(2) 要有能传播超声振动的弹性介质(如受检工件)。
超声波的主要性质:(1) 超声波方向性好;(2) 超声波能量高;(3) 超声波能在异质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4) 超声波穿透能力强。
1.5 什么是平面波、柱面波和球面波? 各有何特点? 实际应用的超声波类似什么波?答:平面波:波阵面为互相平行的平面的波称为平面波。
特点:平面波声速不扩散,平面波各质点振幅是一个常数,不随距离而变化。
柱面波:波阵面为同轴圆柱面的波称为柱面波。
特点:柱面波声速向四周扩散,柱面波各质点振幅与距离平方根成反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