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大厦案例分析
寓艺术于技术——北京中银大厦设计回顾
形 。 东 南 部 分 为 1 层 . 西 北 部 分 对 称 布 置 了 银 行 员 工 入 口 、 货 物 入 而 精 密 的 模 数 体 系 来 组 织 全 部 设 2
为 1 层 。最 高 处 为4 .m。 地 下 共 4 口 及 地 下 车 库 入 口 。 西 、 北 两 个 员 计 。 5 75
20 3 4 IVE TIGA I N SGNO EJN 7 0 6 - N S N TONA DDE I FB I G 9 I
维普资讯
专题报道 > > >
有 面 都 纳 入 这 种 秩 序 中 ,并 通 过 这 洞 ,还 是 饰 面 材 料 的 分 格 ,都 以这 理 哪 些 矛 盾 以 及 如 何 处 理 这 些 矛 种 秩 序 在视 觉上 产 生 美 学 意 义 。 个 网 格 作 为 参 考 线 , 形 成 对 应 关 盾 : 建 筑 设 计 首 先 是 空 间 划 分 的 过
北 部 则 是 营 业 大厅 .分 首层 和 二层 两个部分 。
大 厦 的 地 下 有 四层 ,安 排 了地 数 标 准 》 等 。 但 这 些 模 数 制 度 基 本
3 1 字 形 本 身被 核 心 下 车 库 、 库 房 、机 房 、金 库 、保 险 是 以结 构 构 件 的标 准 化 为 着 眼 点 .
3 层 。 “ ”字 的 中央 为 一 个 5 m见 工 入 1 与 中庭 之 间各 设 计 了 一 个 直 口 5
我 国 的 建 筑 设 计 实践 中 .也 存
m的 月 亮 门 式 的 景 窗 。 在 进 在 模 数 的 系 统 。 如 宋 营 造 法 式 》 方 ,4 m高 的 中 庭 。 中 庭 的 中央 布 径 达 6 5 置 了 由水 池 、 山 石 、竹 林 等 构 成 的 入 中 庭 的 过 程 中 ,人 们 透 过 景 窗 . 极 具 中 国风 味 的 园林 。在 中 庭 的 西 始 终 能够 看 见 风 景如 画 的 中庭 。 大木作制度 中的 ” 材 以及 我 国 现 行 的模 数 制 度 如 住 宅 建 筑 协 调 模
香港中银大厦
• 在接受委托于复杂的内陆 场地上设计中银大厦的时 候,贝聿铭不可避免被要 求在台风多发地带设计一 座独特的高耸的总部大楼, 这样可以反映出中国人民 的壮志,同时表达出对当 时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 的美好祝愿。设计方案同 时考虑建筑和结构,包括 一座作为城市天际线和街 景标志的非对称性塔楼。
பைடு நூலகம்
• 建筑的四个立柱构成 了现代感十足的复合 结构系统,不仅可以 抵挡高流速的风,也 避免了在室内使用竖 向支撑。因此,与同 等尺度的典型建筑相 比,中银大厦的钢材 用量更少。
• 中银香港与其母公司中国银行在法律 上为两个独立个体,但在行政管理及 保险证券等业务上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于中银国 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银国际”) 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 国银行”)旗下的全资附属投资银行 机构,是中国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 的主力平台。
香港中银大厦结构选型(湖北大学分享)
香港中银大厦由建筑师贝聿铭设计,建成于1990年5月。
大厦地面以上共70层,高达315m,屋顶天线的顶端标高为368m。
大厦平面为52m*52m的正方形,沿对角线方向分成的四个三角形区域向上每隔若干层切去一个,到44层以上保留四分之一,成为至屋顶的三角形,整体建筑为多棱晶体形的独特造型。
不同层平面图和夜景图
大楼为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巨型桁架体系,并充分地发挥了两种材料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达到了减低用钢量和节约投资的良好效果。
大楼的主体结构由沿正方形平面周边和对角线布置的8榀平面巨型钢桁架形成的空间支撑体系组成,有以下一些特点:
1.采用巨型空间桁架作为主要承重体系,由于桁架杆件受轴力,没有剪力滞后,结构效能高,用钢省并刚度大。
2.在体型上采用了束筒的手法,单元筒体断面为三角形,有利于减少风荷载和避免横向风振。
3.各巨型钢桁架交汇于巨型钢骨混凝土立柱,落地的四角立柱底部截面向上逐渐减少,其中埋置属于三个桁架平面的三根丁字型钢柱。
用混凝土柱体现了充分利用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思想,大量节约了钢材。
另外在巨型桁架平面内还设有若干吊杆将楼层荷载通过巨型桁架斜杆传给角柱。
因此四角巨型柱承受了全部垂直和水平荷载,柱的轴向压力加上柱的自重增强了巨型桁架的抗倾覆能力。
平面构成设计教程第十四章分割构成的创意设计
( 4 )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自由的分割方法,
它不拘泥于任何原则,是凭设计者的主观意想、
审美能力和实践经验对画面进行的分割。
4、要点提示
(1)对预设基本形进行分割时,分割线的形式要符合主题, 即要按照线的性格特征来决定它的粗细、方向、长短、曲直、 软硬等等。 (2)通过分割构成在平面上创造图形时,要注意让分割后的 局部呈现符合主题要求的形态。比如,要表现动感效果时, 分割后的局部可以有锐角三角形、长条矩形等;要表现团结 和谐的效果时,分割后的局部可以有圆形、环形或弧形等。
( 3 )数比分割:以数学逻辑为基础,利用等差、
等比等数列关系进行分割,给人以次序、完整、
明朗的感受,画面具有数理美和秩序美。
a. 等差数列
b. 等比数列
c.费波纳齐数列
(3)黄金分割:是将一个整体分为两部分,较小部分与较
大部分之比等于较大部分与整体之比,用公式表达就是:
a :b = b :(a + b) 。而一个符合黄金分割原理的矩形 的比例是 1 :1.618。
2.作品二(香港中银大厦)
它用反光玻璃和银白色平 金属片相配合,使外表线条 简单明了,各个面都用银白 色金属片进行了等量分割, 分割线象一个大大的十字, 表现出反传统、反华丽、反 繁琐的现代感和秩序感。同 时,大厦外型棱柱状设计像 “节节高升”的竹笋,象征 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 进取的精神。
3.作品三(柏林犹太博物馆) 柏林犹太博物馆外墙以镀 锌铁皮构成,窗户被设计成 一条条不规则连接的的透光 缝。通过这种不规则分割设 计,使建筑物外墙变得破碎 而不规则,给人以强烈的视 觉冲击,使人联想到犹太人 沉重、艰难的经历。再加上 其相似的内部结构,使整个 建筑的设计,给人一种身历 其境的震撼和感受。
香港中银大厦建筑解析
风水之说
贝聿铭承认吸收了风水先生的一些说法, 在高楼两旁都有水下来,高 楼两旁都有水下来 , 贝聿铭说这个水是源 ,是财源,所以水到下面 变成一个池子,池子养鱼,中国人认为就把财给蓄住了。贝聿铭可以 充满诗意地把大楼比喻成充满希望的春笋,但在一些建筑师和客户眼 里 ,大楼是一柄带有三角形尖刃的寒光四射的尖刀。 据说,大楼有些尖角是直指总督府邸的,总督卫奕 信说 “ 由于在许 多人眼里,总督府代表香港政府,由于在许多人眼里 ,总督府代表香 港政府 , 我们在那个尖角和总督府中心位臵之间的直线上种 了两棵 柳树,算是采取了保护性措施 。柳树的形状 了两棵柳树,算是采取 了保护性措施。 柔和、圆润, 柔和、圆润,对大楼刀一般的尖利角 度起了缓冲作 用。就这样,问题解决,皆大欢喜。”就这样,问题解 决,皆大欢喜。 用柳树来以柔克刚,最后柳树也死了,“用柳树来以 柔克刚,最后柳树也死了,所以这个 都是迷信。
交通
38~44层平面图
51~66层平面图
交通
剖面分析
立面分析
香港的中银大厦看似一柄青凛凛的、 “刺破青天锷 未残”的利剑
整座大厦的立面,整座大 厦的立面 ,匀以蓝 灰色 玻璃作为幕墙,它贯 灰色 穿以规范的45 穿以规范 的450角的斜向装 饰线, 使由下至上的三角 饰线 , 形产生重叠感 ,但又在重 叠中发生变化,从而有了 向上的动感,向上的动感 , 形成一种颇 为突出的风格。
17楼是第一个有斜面
屋顶的楼屋,斜面达7层楼
高,在北侧的休闲厅,透 过玻璃天窗可以仰视到大
厦的上部楼层,自中庭可
以俯看到营业大厅,空间 的流畅性在此再现得淋漓 尽致。
2014-5-8
外部
玻璃帷幕墙需要定期清洗,中银大厦的造型独特, 清洁维护需要特殊的设计配合,因为建筑物没有 平台,清洁工作台得储藏在第十八、三十一、四 十四与六十九楼的机械房内,操作时,工作台得 由特别设计的窗门出入,斜面的部分,与喷泉地 大厦的方法相同,在斜面周边设计轨道以架设工 作台,受大斜撑构体的影响,垂直的窗棂不是连 续的,工作台的挂勾特别加长以增加安全性,一 幢建筑施工完成并不意味结束,日久天长的维护 工作随着业主迁入而开始,建筑师有责任藉着良 好的设计为业主考虑,中银大厦是一个典范。 中银大厦有个三层楼高的石质墩座其上是玻璃帷 幕墙楼层,这点是贝氏作品的特例,通常贝氏设 计的高楼,由底至顶通体只有一个建材,墩座是 因应基地的斜坡而设计,同时希望藉着厚重的石 材,增强稳定的感觉,墩座部分的窗框呈“冂” 形,在窗底加一横石,而非四边连续呈口字形, 相同的窗框出现在好莱坞的艺人经纪中心;石柱 顶端的四方菱形白色石饰,则可在巴黎的罗浮宫 整建与北京香山饭店见到;第十七楼与七十楼的 遮阳设施,同样地曾用在华盛顿国家艺廊东厢与 达拉斯梅耶生音乐厅;大厦南大门两侧的灯座, 使人想到了台中东海大学校区内的类似设计,这 些“似曾相识”的建筑语汇与元素乃是经过历练 的设计结晶,凡能经得起考验的,就是历久弥新 的设计,这就是贝氏作品隽永的原因。
论香港中银大厦及其美学价值
香港中银大厦及其美学价值赵云娟(大连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辽宁大连116034)摘要:香港中银大厦是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很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由华裔设计师贝聿铭所设计。
无论是造型还是内部结构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值得我们细细推敲。
关键词:中银大厦;结构;美学价值作者简介:赵云娟,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香港中银大厦,是中银香港的总部。
由贝聿铭建筑事务所设计,1990年完工。
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
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
结构采用四角十二层高的举行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
仔细观察中银大厦,会发现很多贝氏作品惯用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
设计基本上没有自我表现的动机,其落脚点更侧重于社会。
中银大厦的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这也应证了贝聿铭先生的设计理念,他始终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换花样、哗众取宠,建筑应该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一.中银大厦和其内部做具体的分析香港中银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至1990年3月19日银行乔迁开始营业,历时六年有余,大厦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是一块四周被高架桥道路“缚绑”着的局促土地。
要满足楼地板面积需求,要在高楼林立的香港中环区“出人头地”,唯有向高空发展,这就是如今315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银大厦楼高加上当地台风季节强劲的风力,使得建筑物的结构系统需要非比寻常的解决方式。
结构工程师罗伯森,这位ENR杂志1989年的风云人物,向贝氏建议采用合成的超强结构体,即以钢组构成盒状,内灌注混凝土,以之做为抗风力暨承重的主干。
中银大厦整栋大楼以三楼营业厅,17楼高级职员专用餐厅兼宴客厅与顶端70层的“七重厅”等处最受瞩目。
贝聿铭案例分析
模数都基于装修,所 以在设计中采用了以 建筑面作为设计面, 结构后退这样一个方 式:主要空间的轴线 都与装修线对齐,而 与结构没有任何直接 的关系。
肯尼迪图书馆(1964年)
1964年,为纪念已故总统
约翰· 肯尼迪,美国决定建 设一座永久性建筑——约 翰· 肯尼迪图书馆。起初, 肯尼迪家族在一大批应征的 一流建筑师中,并没太注意 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 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 筑场地所做的设计、建筑材 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 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 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 迪
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 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 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 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 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 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 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 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 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 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 到。
14:1978年 - 1982年 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
印第安纳州Bloomington 15:1979年 - 1986年 Javits Convention Center,纽约州纽约市 16:1981年 - JP摩根大楼,得克萨斯州休斯 敦 17:1982年 - 香山饭店,中国北京 该饭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 第一件作品,也掀起了中国建筑界对中国传统 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 18:1982年 - 1990年 中银大厦,香港 当时的香港第一高楼,建筑面积是诺曼· 福斯 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及其 五分之一。
聚焦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贝聿明设计思想透析
建筑设计思维创作是思维活动、规则约束和个性表达三大方面互相协调的过程。
其中思维活动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设计的始终,它对建筑的最终风格和效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思维活动就是构思的过程,涉及到建筑师潜在的、深层次的个人素质和性格背景,包含了建筑师对各种不同方案中功能、结构、形象、空间、意境等因素的把握,是建筑创作中最难以明确表达,也是不同建筑形式之所以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思维活动可以归纳为思维构建、思维发展和思维完善三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握上述因素,发挥思维的个性特征?下面我们通过现代主义大师贝聿铭先生的建筑实例进行探讨。
1982~1991年,贝聿铭接受并设计完成了香港中国银行区域总部。
782006,13赴蒋该建筑位于香港中环区花园道上,维多利亚港附近,共70层,高度达368米,占地面积约8400m2,总建筑面积达128600m2,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
分析一:建筑所在他的堕等设计思维的建立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建筑所处的地段环境,可以通过现场勘察,相关信息的收集来进行,目的是形成建筑的基本体量和功能。
贝聿铭接受这一设计任务时已经确定了1997年香港回归,基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银行的建造有着更重要的象征意义。
大厦基地处于四周被高架道路“绑缚”着的局促用地,周围高楼林立,既要满足建筑使用面积的需求,又要确立中国银行在香港这座金融城市的地位,而且基地所处的位置正好在机场飞行航道之外,因此,建筑向高空发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设计过程中,贝聿铭更加注重功能的合理和满足。
该建筑位于崎岖的山地之中,大厦南北两侧的入口标高相差一层,较好地顺应了地势。
建筑的正面朝向港湾,具有广阔的视野,临窗眺望,绚丽的海港风光一览无余。
除此之外,大厦内部功能设计更加令人惊叹和赞赏。
两层高的营业厅空间恢宏,尽显气派:中央询问台上方的天花呈锥形逐渐向上收分,造型独特,新颖别致;17层北侧的休闲厅,透过倾斜的玻璃天窗可以仰视到大厦的上部楼层,自中庭可以俯看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到营业大厅,空间的流畅性再现得淋漓尽致:顶层大空间宴会厅,高斜屋面,尺度宏伟,创造了一个充满阳光的玻璃厅,将人们对空间的感觉引进至高的层次。
香港中银大厦PPT简介
Bank of China, Hong Kong 建筑与结构
• 在贝氏的设计中,结构技术的含量一贯极高。以中银大厦为例,无论 是面阔54米的入口,十一层的空中接待大厅,还是锥形逐渐向上收分 的银行营业大厅,都是借助结构的非凡表现来达到撼人的艺术效果。 贝氏在设计时,常常是在方案构思阶段,就把与他合作的结构工程师 找来,与他们讨论构思的可能性。结构工程师从它的方案中寻求灵感, 新型的结构体系往往在这一阶段产生;同时,他也为建筑师提供结构 上的可能性,挖掘结构上的潜力。所以,贝氏的设计总是能如此充分 的利用结构、表现结构。 • 在中银大厦的设计中,贝氏采用了严格的模数制,所有的模数都基于 装修, 所以在设计中采用了以建筑面作为设计面,结构后退这样一个 方式:主要空间的轴线都与装修线对齐,而与结构没有任何直接的关 系。这样一来,建筑的图纸可以画得十分漂亮,但结构的图纸看起来 却十分别扭:轴线与装修线相齐,与结构总是差着一个很小的距离。 为此,结构工程师不知要付出多几倍的工作量。而以往我们的做法都 是以结构的中线作为轴线定位的。
贝聿铭
• 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氏的建筑物四十余年 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 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贝氏坚信建筑不 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花招取宠, 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花招取宠,建筑是千 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他持续地对形式, 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他持续地对形式, 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 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 更优秀。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 更优秀。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 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 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 佳的宣言。 佳的宣言。综合贝氏个人所获的的重要奖项包括 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 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 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 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 1989年日本帝赏奖 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 年日本帝赏奖, 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 及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等。 奖,及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等。
香港中银大厦
3. 将抵抗倾覆力矩用的 抗压和抗拉竖杆 件 , 布臵 在建筑方形 平面的四个角, 在建筑方形平面的四个角, 从而在抵抗任何方 向的 水平力时,均具有最大的抗力矩的力偶臂。 水平力时,均 具有最大的抗力矩的力偶臂。 利用立体支撑及各支撑平面内的 钢柱和斜杆 立体支撑及各支撑平面内的钢柱和斜杆。 4. 利用 立体支撑及各支撑平面内的钢柱和斜杆 , 将各楼层重 力荷载传递至角柱, 将各楼层重力荷载传递至角柱,加大了楼 层重力荷 载作为抵抗倾覆力矩平衡重的力偶臂,从而提高了 载 作为抵抗倾覆力矩平衡重的力偶臂, 作为平衡重的有效性。 作 为平衡重的有效性。
模数的应用
采用了非常精彩的 模数制,并用它贯 彻设计的始终 , 从而取 模数制 得了近 乎完美的效果。 得了近乎完美的效果。 最基本的模数来源于立面上的一块石材 的尺寸 。 这个尺寸为 1150×575,是2 /1的比例关系。而建筑的基本轴网为 6900, 层高为3450 ,它们分别为石材 长宽的6倍。建筑的门高为2300, 是 3450的2 / 3 , 为四块砖的高度,同时 也是高级建筑的理想 3450 的 为四块砖 的高度 , 门高。 贝氏严格的模数制同 样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 他根据不同 的 功能需要, 灵活变换模数。 6900×6900的基本柱网 , 是考虑 了办 公空间的家具分隔,同时又是其结构体 系——无梁楼盖 了办公空间的家具分 隔 , 地下车库考虑并排停三辆车的布 臵方式 , 采用 7800×7800的柱网 车库 正好位于中庭及54 米的大跨之下 7800×7800 的柱网 。 车库正好位于中 庭及 54 米的大跨之下 , 避免了两套柱 网的矛盾。
内部
中银大厦整栋大楼以三楼营业厅,17楼高级职员专用餐厅兼宴客厅与顶端70层 的“七重厅”等处最受瞩目。 两层楼高的营业空间恢宏,以石材为室内主要建材更增加其气派,位在该层中 央直达第17楼的内庭,其在询问服务台上方的天花处形成一个金字塔,令人联想到 巴黎罗浮宫整建案的设计,同样是金字塔造型,两者有着不同的空间意义,罗浮宫 一案是由玻璃形成一个罩覆的实体空间,中银大厦是在一个实体空间中塑出虚负的 空间。贝氏极为知名的华盛顿艺廊东厢,在东西两廊间的广场,有数个小金字塔错 落地分布在喷泉,这些小金字塔是以其雕塑性来丰富景观代间,同时为两廊之间的 地下通道采光,若追根究底贝氏采用的最早之金字塔造型,是拟建于剑桥的肯尼迪 纪念图书馆,该案因为基地未获解决而夭折,这四个案子的金字塔尺度大为殊异, 唯一共同点是皆具有采光的功能。17楼是第一个有斜面屋顶的楼屋,斜面达7层楼高, 在北侧的休闲厅,透过玻璃天窗可以仰视到大厦的上部楼层,自中庭可以俯看到营 业大厅,空间的流畅性在此再现得淋漓尽致。 第七十楼的“七重厅”是举办盛大宴会的场所,大厅中有张可坐24人的大桌, 两侧有数组沙发,南侧是备餐间,储藏室及男、女厕所,整层就是一个大房间,加 上高斜的玻璃屋顶,尺度巨伟,通常建物的顶屋是机械房,贝氏却将香港中银大厦 机械房安排在第六十九层,在其上层创造一个充满阳光的玻璃厅,引进阳光,引进 风光,将人们对空间的感觉引进至高的层次,令人衷心地佩服建筑师的气魄,这是 贝氏一贯的设计手法——结合阳光与空间。
平面构成设计 第14节 分割构成的创意设计
理论探究
b.等比数列:乘法关系,相邻两数的比值相等。 这种分割级数变化大,为倍数关系。
理论探究 c.费波纳齐数列:前两项的和等于下一项。相邻两项的比值越 大,越趋近于黄金比例。
理论探究 (3)黄金分割:是将一个整体分为两部分,较小部分与较大部 分之比等于较大部分与整体之比。
用公式表达就是: a :b = b :(a + b) 。比例是 1 : 1.618,在设计作品中,使用黄金分割的矩形给人更协调、更自 然、更舒服的感觉。
身历其境的震撼和感受。
案例导入
4.作品四(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的构成》)
这幅画是蒙德里安几何抽象风格的 代表作之一。粗重的黑色线条控制着七 个大小不同的矩形,形成非常简洁的结 构。三原色与四块灰白色有效配合,达 到了面面上的色彩平衡。作品采用分割 构成,使平面抽象成为一个有节奏、有 动感的画面。这正是他的几何抽象原则: 有限的图案意义与抽象相互结合,象征
理论探究 2.分割构成的特点
(1)分割构成的目的有时是实现从无形到有形,即利用分割构成创造新形 象。平面空间内部本来是无形的,利用分割把空间划分成若干规则的或不规 则的形态,再涂以不同的颜色,或填上不同的元素,形成一个新的统一整体 ,无形的平面空间呈现出有形的二维图案,这是分割构成的其中一个目的。
理论探究 (4)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自由的分割方法,它不拘泥于任 何原则,是凭设计者的主观意想、审美能力和实践经验对画面 进行的分割。它排除数理的生硬与单调,让人在自由状态中感 受到精练、锐利的美感。
宁波中银大厦钢结构深化设计
宁波中银大厦钢结构深化设计论文
宁波中银大厦是宁波市开发区的一座重要建筑,由于其重要性及其具有代表性,为了使其安全和稳定运转,就需要对该楼的钢结构深化设计进行优化。
首先,在宁波中银大厦钢结构深化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该建筑的基本结构特征、承载力及环境条件等情况,根据相关规范和准则进行设计,确保其合理性及质量。
其次,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结构抗震能力,比如加固节点、配筋等,以确保该大厦可以承受地震及其他外力的影响,并可以确保较高的抗震能力。
此外,在宁波中银大厦的钢结构深化设计中,要采取有效的消除应力的方式,比如对结构进行加工,或者采取适当的剪切力来减少应力,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另外,应该注意衡量在构件上施加的物理参数,将其与有关规范和准则进行比较,从而使结构更加稳定、可靠,以及有效地抗震等。
最后,在宁波中银大厦钢结构深化设计中,还可以采用新型材料,如高强度钢、碳纤维等,以提高各构件的抗震能力,同时缩短施工时间,并减少施工中所产生的应力,使得框架结构更加坚固稳定。
以上内容是宁波中银大厦钢结构深化设计的主要内容,经过严格的设计及测试,可以使其具有良好的安全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同时也可以节省施工成本及提高工作效率。
浅谈香港中银大厦的文化内涵
港 ,中银 人 厦就 是这样 的建 筑 代表 。 在 香港 警 察 警 徽 图案 上 ,中 银 大 厦 足五 栋 建筑 物 中 的一 座 ; 在九 六 年 版 香 港 发 行 的 纸 币上 ,2 O 、5 0 、1 O 0 、g O 0 面值 正 面 主 景都 采 用 了 巾银 大 厦 建筑 图案 ;香 港 发 仃 的报 刊 杂 志 、 书籍 邮票 、 明信 片 中 , 中银 大 厦 是常 见 的 设计 元 素 。城 市 的地 标 性 建 筑 在承 载 城
一
、
材 质 选择 较 为 厚重 的 石材 ,加 强 了建筑 的 稳定 感 。建 筑 外部 运用 的元 素似 曾相 识 ,历 久弥 新 ,却 不 失新 颖 大器 。墩 座 的 窗框 恰似 的形象 ,形容 为相 互交 错 的宝 石 ,又将 塔 楼 比作 雨后 春 笋寓 意着 “ 芝麻 开 花 ”般 的 再生 和希 望 。在 科 学 的维度 之 外 ,传 统风 水 的 好莱 坞 艺人 经 纪 中心 的 窗框 ,石 柱 顶端 白色 四方菱 形 的装 饰 类似 美 学价 值在 香港 这样 的地域 环境 中有 更 为令人 信服 的 力量 。 巴黎 罗 浮 宫与 北京 香 山饭 店 ,而 外 部遮 阳 设施 让 人联 想 到华 盛 顿 与此 同 时 ,贝聿 铭 又 引入 了流 水 的概 念 ,风 水 中讲 究水 源, 国家 艺廊 东厢 和 达拉 斯梅 耶生 音 乐厅 。 即是财 源 , 大 厦东 西两 侧各 设 庭 园 ,流 水 、瀑 布 、 奇石 、树 木 , 在大 厦 立面 的 这 些动 人 的细 节之 外 , 生动 的 东西 庭 院空 间 设 计也 恰似 神 来 之笔 。三角 形底 界面 下沉 ,形成 两个 自然 的下 沉 式 庭 院 ,花 园中 林木 布 置别 出心裁 ,错 落 有 致 ,古 朴典 雅 。 同样 , 引入 不仅 弱化 了周 围高 架道 路 的环 境 噪音 , 另一 方面 生 生不 息 、 佳 运连 连 ,可 谓财源 广进 的蓄财 之地 。 室 内的 空 间构 成 ,也 离不 开 二 三 角 形 的主 题 ,规 范 中灵 活 多变 , 出 四、 结语 奇制 胜 ,颇 为 脱俗 。至于 入 口拱 门, 以及 嵌在 玻璃 墙 上 的实 墙 , 寸 土 寸金 的香港 ,是全 球 第量 大金 融 中心 ,每 一个 街段 所拥 完全 是 中 国风 ,虚 实 相 间 ,大笔 勾 勒又 不 乏细 节刻 画 。 时光 见证 有 的摩 天 大楼 数 目居 世 界之 首 。 中银 大厦 的 设计 对 贝聿 铭来 说 不 着 贝 氏的建 筑 作 品 ,几经 考 量 ,如 余 音绕 梁 ,三 日不 绝 ,隽 永 于 仅 是 单纯 的表 达 一座 建 筑 ,更 是 中 国在 国际银 行 界 显著 地位 的象 心。 征 。不 同于 香 山饭店 和 苏州 博 物馆 建筑 设 计 中深 思 熟虑 的朴 素风 2 . 内部 格 的足 ,中银 大 厦 必定 高耸 的立面 和现 代 都 市快 节奏 氛 围 的渲 染 中 银 大 厦 建 筑 设 计 内部 最 备 受 瞩 目的三 个 点 当属 位 于三 层 让 这样 一 座建 筑 从构 思 开始 就 蒙上 了一丝 矛盾 感 。 闪耀 着光 芒 的 的营 业 厅 、十 七层 的 宴客 厅和 七 十 层 的七 重厅 了。营 业 空 间气 势 方 形失 塔 坐落 在 厚 重高 耸 的花 岗岩 地基 上 , 笨重 的后 现 代主 义 风 恢宏 ,室 内设 计主 要 选用 石材 ,突 显办 公 环境 的稳 重 与气 派 。 而 格 基座 与 上层 轻 巧 的塔 楼结 构 率性 笨拙 地 联 结在 一起 ,没有 丝毫 十 七层 内庭 咨 询 台上 方造 型通 透 高 耸 ,形 成金 字塔 的造 型 ,让人 违 和 ,但 却达 到 了表 现 尊贵 与 实力 的 目的, 并带 给观 者 超越 宗 教 不禁 联想 到 巴黎 卢 浮 宫 的金 字塔 方 案 ,两 者看 似 虽然 引用 了相 同 的崇高 与庄 重 。 的建 筑元 素 ,实则 不 然 。不 同于 卢 浮 宫罩 覆 的实体 空 间 , 中银 人 在 一 个看 似冰 冷 的 玻璃 钢材 包 围的建筑 环 境 之 中 ,再现 中国 厦 室 内 设 计 的 这 处 空 间 另辟 蹊 径 ,雕 耀 出 实体 空 问 中 的 虚 负 空 古 典 园林 的 内涵 与神 韵 ,看 似 不可 能 的建 筑 理念 在 贝聿 铭 的设 计 间 ,让 光线 得 以充 分 表达 。建筑 十 七层 的 斜面 屋顶 设 计 巧妙 , 高 挑 的斜 面设 计 使玻 璃 天 窗充 分发 挥 了其 材 质 的优 势 ,仰 视上 部楼 中得 到淋 漓尽 致 的 体现 和表 达 。从 下沉 庭 院观 赏 动线 的 设置 到 建 筑 内部 门厅 设计 与庭 院的对 景 ,从 空 间到 立 面 ,围合 空 间 的所有 层 ,俯 瞰营 业 大厅 。在其 上层 构 造 的充 满 阳光 的 玻璃 厅 ,光 线倾 面 都 归纳 于 一种 浓 厚 中华传 统 文化 底 蕴 的秩序 之 中 ,产 生审 美 意 斜 风 景 入帘 ,人们 置 身其 中,对 空 间 的感 觉被 引 向至 高 的层 次 , 义 上 和 谐统 一 的 美感 。师法 造 化 , 妙 在 似 与 不似 之 间 。 贝聿 铭 在感 叹 贝 氏设 计气 魄 的 同时赞 叹 阳光 与空 间 的完美 结合 。 在 中银大 厦 的楼 宇 亭 台之 中显 示 了他 综合 现代 主 义 的建 筑手 段 与 二 、城市 地 标文 化 传 统文 化 内涵 的深 厚功 力 。 美 国人 本 主 义 城 市 规 划 理 论 家 凯 文 ・ 林 奇 曾做 过 这 样 的 实 验 :请 非 专业 人员 根 据 自己的 印象 和记 忆 描画 一张城 市地 图, 实 作 者简 介: 验 结果 表 明 ,只有 这 个城 市 的 “ 地 标性 建 筑 ”才 会被 表 达 出来 。 侯 心羽 ,北京化工大学产品设计 系2 0 1 2 级本科 生。 城市 地 标性 建 筑是 人 们 了解 这个 地 方最 直 接 的 窗 口,蕴 涵其 文 化 杨语 声 ,北京化工大学产品设计 系2 0 1 3 级硕 士研 究生。 底 蕴 的 同 时 , 是 人 们 对 于 一 个 地 方 最 直 观 的 印 象 和 最 深 刻 的 记 周 小儒 , 北 京 - f gm 大 学 产 品 设 计 系教 授 。 忆 。 好 比故 宫 长城 之 于 北 京 , 埃 菲 尔 铁 塔 圣 母 院 之 于 , 对 于 香
中银大厦设计说明
中银大厦,建筑占地1."3万㎡总建筑面积17."2万㎡地下四层、地上十五层,建筑高62m。
这是一幢高度现代化的智能办公楼,兼有银行业务功能,主要用于中国银行和中银集团办公和营业,兼有餐饮、金库、车库等多项功能。
世界著名美藉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是中银大厦建筑和室内的设计师。
为完成这座宏伟的大厦,贝聿铭先生花费了七年的时间,大厦里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每个角落都倾注了他的精力和心血。
这是继北京香山饭店之后,贝先生创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建筑的又一力作,这也是他的大型公共建筑的收笔之作。
该大厦被评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五座成就性建筑之一,并获得美国石材建筑协会2001年TUCKER奖。
笔者有幸参加了中银大厦最核心和最重要的部分———整个首层以及二层营业厅的精装修设计深化工作和装修施工的全过程,并聆听了贝聿铭先生关于大厦设计的深入浅出的精辟讲话,在与美国贝氏建筑师事务所的建筑师的工作接触中,也了解到贝先生的一些设计理念。
在这里就中银大厦大堂的室内设计,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尺度大堂名为四季厅,是建筑的核心部分和灵魂部分,它与贵宾厅相连,地面采用三个花池划分空间,从四季厅上、下台阶即可进入一、"二层营业厅。
三个厅相互交接,形成一个极具魅力、形式独特的复合空间,并通过四个高大的门洞与办公门厅相通。
大堂建筑面积3200㎡,高达45m,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大堂。
置身于这个空间中,一种宏伟大气的感觉油然而生,表现出一种惊人的震撼力。
这种气势是中国银行总部形象恰当的体现,也是中国银行雄厚实力的象征。
与这样的高大空间相协调,室内装修也采用了大尺度的作法。
与办公门厅相邻的墙面开有直径7m的圆墙洞,宽大的台阶采用与台阶同深度尺寸的石材(1150mm×1150mm×200mm)。
二层营业厅的圆环形坐凳,由每块长1500mm的石材坐凳单元相连而成,台阶两侧的收边石材有2150mm长,最大的一块石材重量近两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案例分析
—香港中银大厦
中银大厦是中银香港的总部,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位于香港中西区金钟花园道1号。
在1989年竣工,1990年启用。
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
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
结构采用4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
一:设计要求
大厦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是一块四周被高架道路“缚绑”着的局促土地。
要满足楼地板面积需求,要在高楼林立的香港中环区“出人头地”,唯有向高空发展,这就是如今315米的主要原因之一。
楼高加上当地台风季节强劲的风力,使得建筑物的结构系统需要非比寻常的解决方式。
最后贝聿铭采纳了结构工程师罗伯森的建议采用合成的超强结构体,即以钢组构成盒状,内灌注混凝土,以之做为抗风力暨承重的主干,保证了大楼的抗风稳定性。
二:大厦的环境布局
其基本组成包扩:绿化设施、道路交通、停车场所、建筑小品
绿化设施:由于建筑基地面积有限,大厦周围的绿化面积不是很多,主要是绿化带,分布在道路两侧,隔离道路交通,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道路交通:建筑四周交通组织较复杂,除了两条主要交通干道,还有便于人流疏散小型道路。
此外建筑前方还设置了公交站台,更为了人们提供了交通便利。
停车场所:大厦的停车场设置在建筑前面车道的另一侧,不仅方便易,而且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系。
由于是一个地下停车场,所以节约了用地。
建筑小品:在建筑主要入口和东西两廊间的广场处分别设置了水池、假山和小型喷泉。
使室内外环境起伏有序、节奏分明,令人有避开闹市步入飘逸之境的感受。
三:内部交通组织
公共建筑常以一个单体或一组空间组合而成,在设计时是三度空间的设计高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反映在交通组织上,是以垂直交通系统为主,这也是整个布局的关键。
四:人流的疏散
每层基本2个电梯,2个楼梯组成。
还有2个防烟楼梯间组成。
电梯周围都为剪力墙,且这些设施分布较集中,更有效地均衡了建筑物各个位置与楼梯间的距离,使得流线更趋于合理化。
建筑总体布局规整,以避免出现不规则倾斜等情况。
五:特色空间分析
①两层楼高的营业空间恢宏,以石材为室内主要建材更增加其气派,位在该层中央直达第17楼的内庭,其在询问服务台上方的天花处形成一个金字塔,令人联想到巴黎罗浮宫整建案的设计,同样是金字塔造型,两者有着不同的空间意义,罗浮宫一案是由玻璃形成一个罩覆的实体空间,中银大厦是在一个实体空间中塑出虚负② 17楼是第一个有斜面屋顶的楼屋,斜面达7层楼高,在北侧的休闲厅,透过玻璃天窗可以仰视到大厦的上部楼层,自中庭可以俯看到营业大厅,空间的流畅性在此再现得淋漓尽致。
③第七十楼的“七重厅”是举办盛大宴会的场所,大厅中有张可坐24人的大桌,两侧有数组沙发,南侧是备餐间,储藏室及男、女厕所,整层就是一个大房间,加上高斜的玻璃屋顶,尺度巨伟。
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
六:结构特点分析
从结构上来说整座大楼采用由八片平面支撑和五根型钢混凝土柱所组成的混合结构“大型立
体支撑体系”,此一混凝土--钢结构立体支撑体系,在改进结构性能方面具有如下独到之处:1.采用几何不变的轴力代替几何可变的弯曲杆系,来抵抗水平荷载,更加经济有效。
2.利用多片平面支撑的组合,形成一个立体支撑体系,使立体支撑在承担全部水平荷载的同时,还承担了高楼的几乎全部的重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立体支撑抵抗倾覆力矩的能力。
3.将抵抗倾覆力矩用的抗压和抗拉竖杆件,布置在建筑方形平面的四个角,从而在抵抗任何方向的水平力,均具有最大的抗力矩的力偶臂。
4.利用立体支撑及各支撑平面内的钢柱和斜杆,将各楼层重力荷载传递至角柱,加大了楼层重力荷载作为抵抗倾覆力矩平衡重的力偶臂,从而提高了作为平衡重的有效性。
七:形体特征
全座由最简单的线条所组成,大厦最底的十多层是近乎正方形的,之后,往上向外的一面,向上斜斜延伸,另两边则向中央收窄,与向上斜伸的一面会合;再十多层高后,原来向内收窄的两翼,均向上斜斜收窄,因而使最上的十多层回复一个较小的正方形的建筑形式。
而后再上就是几层高的双柱形的装饰、通讯、避雷多重作用的长杆形建筑。
八:立面分析
它的立面通过分割,富有层次和变化。
犹如一把锋利的剑,划破苍穹。
整座大厦的立面,以蓝灰色玻璃作为幕墙,它贯灰色穿以规范的45 穿以规范的450角的斜向装饰线,使由下至上的三角饰线,产生重叠感,又在重叠中发生变化,从而有了向上的动感,形成一种颇为突出的风格。
创意来源于竹子,中国古人有这么一句格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贝聿铭正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汲取到这么一个美好的创意。
这与贝聿铭一贯强调的建筑艺术观相吻合的。
它的的立面效果非常的好,为了不是建筑立面单调,他很巧妙的用用线把里面分成几个部分。
用的材料是新兴的玻璃幕墙,他将建筑美学、功能。
技术和施工等因素有机的统一起来。
九:材料与细节
从外观上看,它的外表线条简单明了,平滑的浅墨色及略呈银白色反光玻璃墙幕,配以银白色平滑宽阔金属片,镶嵌建筑物四边角位,各个面的中间并打上一个斜斜的银白色大十字,其反传统、反华丽、反繁琐,最具现代感,成为了香港的新标志。
此外,中银大厦有个三层楼高的石质墩座,其上是玻璃帷幕墙楼层,这点是贝氏作品的特例,通常贝氏设计的高楼,由底至顶通体只有一个建材,墩座是因应基地的斜坡而设计,同时希望藉着厚重的石材,增强稳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