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

会计理论
会计理论

名词解释

1.所谓资产计价,就是要用货币数额来确定和表现各个资产项目获取、使用和结存。另外,资产计价还可以应用于负债和产权的计量。因为,负债往往可以称为负资产(negative assets),而所有者权益又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剩资产或净资产(netassets),它们都离不开计价或计量。

经过一定时期,资源的变动状况和变动结构也要通过定量化才能反映出来,这就是收益决定,即通过对收入、费用和净收益等要素的衡量、比较,才可以提供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的定量信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有关决策的需要。

2名义货币单位,也称面值货币单位,名义货币就是各国法定的流通货币单位,如美国的美元、美分,中国的元、角、分等。货币是计量购买力的,现实中的购买力是经常变动的,而按照名义货币单位进行计量,则对购买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动不予调整。理想的计量尺度是时间流逝而其稳定不变。这样,根据名义货币单位编制的财务报表,就显得简便和可靠。

不变货币单位,又称一般购买力单位,即以各国货币的一般购买力或实际交换比率作为计量单位,从而使不同时期的货币保持在不变的基础上。由于不同时期的货币购买力是不断变的,有必对其加以调整,而以一定时日的货币购买力(以一般物价指数近似地表示),调整或折算不同时期的名义货币单位。

3.资本应视为一种财务现象,即包括由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源(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货币等值。所以,财务资本保持就是要求所有者投入或再投入资本的价值保持完整,而收益就等于以货币额表示的净资产增加(扣除业主往来交易),或者是企业成果超过原投入资本的部分。在这种观点下,资本被视为一种实物现象。也就是说,它是指所有者投入或再投入资源所代表的实际“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可以有三种涵义:

一是企业拥有的实物资产,即企业要能够重置其已消耗或用尽的原资产;

二是在下一年度可以生产出与本年同等实物数量的物品和服务的能力;

三是在下一年度可以生产出与本年同等价值量的物品和服务的能力。

4.全面收益,是一个企业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的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的权益的一切变动。所谓总括收益就是指根据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济交易或重估价(但不包括股利分配和资本交易)所确认的关于业主权益的全部变动。

5.思路一:给定总体原则,让企业留有“具体问题具体处理”的空间;

比如,收入实现的两条标准:

收入的赚取过程实质上已经完成;

与该项产品或劳务上相关联的风险实质上已经转移出去;

实践证明: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思路二:针对每种情况,具体规定;

美国:专门制定会计准则,对软件销售收入、衍生金融工具等进行约定;

我国以前的会计制度,也有这种特征;

6.所有权说的业主产权观念产生于最早对复式薄记所作的解释,即,∑资产-∑负债=业主产权。在这个会计等式中,业主居于中心地位,资产是业主所拥有资源,负债则是业主的债务。因而业主产权即业主所拥有的资产净值。当企业开始组成时,企业的价值等于企业的投资、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的价值等于原始投资加累积收益减业主提款。所以,上述业主产权观念实际上是一种财产观念。

所有权说是传统会计所使用的一种产权理论,它主要适用于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形式。

主体说认为企业主体本身是独立于业主个人而存在的,甚至具有自身的人格化。它所依据的会计等式是:资产=产权(负债+股东产权)。依据主体说,企业收益并不是股东个人的收益,收入和费用不代表股东权益的增减,收入只是企业的成果,费用就是企业为获取收入而消耗的物品和服务。所以,费用只是收入的减项,其差额则代表必须以股利形式分给股东和以重投资形式留给企业的公司利益。

主体说是传统会计所强调使用的另一种业主权益理论,它主要适用于公司形式的企业组织。除了公司组织外,主体说对独立于个别业主生命而持续存在的非公司形式也是相关的。如适用于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这时相关概念是经济主体而不是法律主体。

简答

1.人们总是希望会计信息既可靠又相关。虽然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可达统一,但有时也可能出现矛盾。当会计方法的变动

在相关性上有所得时,可靠性可能受损;反之亦然。不过,有效的会计信息应是两者兼而有之,区别仅仅在于侧重程度上的不同。

答:相关性的含义:“对投资者、信贷者和其它作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的人士,会计信息要成为相关的必须能够帮助用户去预测过去、现在和将来事项的结局,或者去证实或纠正预期的情况,从而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可靠性的含义: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反映的对象,这种表述应具有可验证性,同时这种表述要做到不偏不倚(或中立性),避免倾向于预定的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同等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二者紧密相连,它们总是同时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有用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不仅对信息的效用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其他质量特征也有制约意义。

相关性和可靠性也常常相互冲击。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有不同的需要,对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也有不同的偏爱,有的使用者更关心相关性,而有的使用者则更关心可靠性。虽然信息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达到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统一,两者有时也可能出现矛盾。有效的会计信息应是可靠性与相关性两者兼而有之,区别仅仅在于侧重程度上的不同。

可靠性与相关性并非完全互相排斥,应在综合分析提供信息的成本与效用的恰当。的条件下,实现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最佳结合。

2.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存在哪些缺陷,如何改进?

答: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缺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是历史成本信息,即财务信息,只强调了可靠而忽视了相关;

二是财务报告只能反映货币信息,即财务信息,而消弱了非财务信息的提供,因而无法反映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貌。总的来说,现代财务报告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提高财务报表的相关性而进行的努力。第二个方面体现在增加财务报告的非财务信息。

3.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目标应如何选择?

答:受托责任的关系可因宪法、法律、合同、组织的规则、风俗习惯、甚至口头和约而产生。一个公司对其股东、债权人、雇员、客户、政府或有关联的公众承担受托责任。在一个公司内部,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对分部经理负有受托责任,而分部经理对更高一层的负责人也承担受托责任。就这一意义而言,说我们今天的社会是构建在一个巨大的受托责任网络之上,毫不过分。”

决策有用学派考虑的重心在于会计提供的信息是否对决策者的决策有用,即所提供的信息是否能为决策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服务。

他们要考虑的问题包括:谁是信息的使用者(而不单单是投资者)?这些使用者作什么样的决策?什么样的信息是对这些决策是有用的?

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基本特征:市场在资源分配,特别是要素资源分配中的作用要小于政府;法律制度对投资者保护严重不足;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非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占上市公司股本的绝大部分;我国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散户)比重较大,对报表信息理解程度低;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要素市场尚未完全建立;

有理由认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总体不高。

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还不具备美国FASB在第1号概念结构中对美国经济环境基本特征的界定。试图模仿美国FASB的决策有用观的思路来确立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未必恰当。当前我国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应定位于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4.你怎样理解会计的一些基本假设同财务会计所处的环境的关系?如果环境改变了,基本假设是否也会作相应的改变?请联系经济环境的变化分别对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假设的含义进行分析,说明它们具有的动态性质。

答:会计主体又称经济主体:每个企业都是一个与其业主或其他企业相独立的会计主体,会计只是计量和报告特定主体经营与财务活动的结果,而不是企业业主的活动。

主体假设是起因于企业作为独立法人的出现,并且是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条件下才显示其重要性。

今天,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的汇合促成了企业结构的空前变化。因此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同时并存,将是新经济时代赋予主体假设的新含义。由于虚拟主体不易观察和区分主体的边界,必将给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来新的问题。

持续经营假设或连续性假设认为,一个经营主体将持续它的经营活动直到实现了它的计划和受托的责任为止。虚拟主体则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这种企业(企业串)的特点就是经营期限短暂多变,持续经营假设基本上不适用于此类企业。

因此,我们面临的企业将是持续经营与非持续经营、企业持续经营与分部终止经营同时并存的复杂局面。

会计分期是为了定期提供财务报告。

当前,经济瞬息万变,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迫切要求不断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按会计分期定期提供分类、汇总的财务信息与通过互联网适时发布各种财务信息将同时并存

货币单位又称计量单位假设,反映一个企业的交易必须采用标准或统一的计量单位。在会计上一般都选择货币单位。这个假设应当更明确地表述为:货币与非货币度量并用,以货币度量为主。

总之,会计假设是在会计面临不确定性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会计所要反映的基本内容(客体)从空间上、时间上、运行的条件和手段进行限定。

5.试评价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资产的定义。

答: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6.什么是准则制定的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我国适用于哪一个?

答:太多的界限规定.如SPE: 3%;合并报表:50%;众多的原则例外;等于允许编表人可以不遵守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而在形式上寻求例外,规避准则;详尽而庞大的应用指南。

7. 历史成本与现行成本计量属性的优缺点?适用范围。

答:历史成本也称为原始成本,是指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长期以来,在财务会计中,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成为会计计量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属性。历史成本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价格变动的情况下,一些局限性就成为问题和缺点。

(1)当价格明显变动(包括上涨或下跌)时,基于各个交易时点的历史成本代表不同的价值量,严格地说,它们是没有可比性的;

(2)由于费用是以历史成本计量,而收入则以现行价格计量,从理论上看,两者的配比似乎缺乏逻辑上的统一性;(3)在价格上涨时,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将无法区分和反映管理当局的真正经营业绩和外在价格变动引起的持有利得(holding gains);

(4)当价格上涨时,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期末资产负债表中,除货币性项目外,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都会低估。这种报表就不能揭示的财务状况,从而对决策可能不相关甚至无用。

历史成本在财务会计中受到普遍推崇与应用,是由于具有以下一些原因:

(1)长期以来管理当局、投资人和债权人都是根据历史成本信息作出决策,应当说,历史成本还是用的;

(2)历史成本是以实际交易而不是可能的交易所决定,并且它又是基于交易双方所认可,因而有较大的可靠性;(3)财务报表使用者总是习惯于传统的会计惯例。除非确已找到更为有用的计量属性,否则,人们不会轻率地放弃历史成本;

(4)在价格变化的情况下,虽然历史成本属性的相关性会下降,但实务界目前更倾向于在表外补充其他计量信息,这不仅可以提供所需的相关信息,而且风险较小。

现行成本,又称为重置成本,或现时投入成本。它通常表示,如果在本期重置或重制持有资产的一种计量属性。现行成本属性的主要优点是:

(1)可以避免在价格变动时虚计收益,确切反映企业维持再生产能力所需生产耗费的补偿;

(2)期末财务报表提供以重置成本为基础的现时信息,而不是过去的历史信息,以反映现时财务状况;

(3)以现行(重置)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合具有逻辑上的统一性,可增进期间收入与费用配比决定收益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4)便于区分企业的经营收益和持有收益,有助于正确评价管理当局的经营成就。

现行成本的主要缺点是:

(1)现行成本的含义不明确,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事实上难以存在与原持有资产完全吻合的重置(或重制)成本;(2)不能消除货币购买力变动的影响,财务报表项目之间仍缺乏可比性;

(3)现行成本的确定较为困难,在计算上缺乏足够可信的证据,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4)若将“持有收益”反映于收益表,无法解决资本保持,也就是仍不能保证已消耗生产能力得到补偿和更新。

2017浙大远程教育会计电算化作业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 1.【全部章节】会计电算化实施准备工作主要是指()。 A 要求用户单位得到软件 B 取得电算化上岗证 C 初始化设置 D 制定计划、编码、准备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2.【全部章节】记帐凭证审核不能由谁来完成()。 A 输入员 B 审核员 C 财务科长 D 财务主管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3.【全部章节】帐务系统中,凭证类型可()。 A 固定 B 有限制的选择 C 一般不能选择 D 任意定义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4.【全部章节】增加会计科目次序必须由()。 A 上级至下级逐级增加 B 下级至上级逐级增加 C 任意方式增加 D 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增加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5.【全部章节】一个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哪几方面的准备()。 A 制订实施计划 B 统一思想认识 C 整顿基础工作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6.【全部章节】检查初始化数据准确性,可采用()方法。 A 打印总帐科目余额 B 打印各科目明细余额

C 打印凭证汇总表 D 打印日记帐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7.【全部章节】开展会计电算化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良好的基础工作,这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A 硬件基础和管理基础 B 人员基础和硬件基础 C 管理基础和会计基能 D 会计基础和硬件基础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8.【全部章节】如果是往来业务,在输入会计凭证时,另外还必须输入业务发生()。 A 金额 B 往来单位 C 数量 D 地点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9.【全部章节】帐务系统中,通常所说的会计科目需要几级,是指()最底级科目级数。 A 某一科目 B 所有科目 C 资产类科目 D 损益类科目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10.【全部章节】计算机与手工并行()个月以上,且保存有完整的手工处理一致的数据资料,是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基本条件之一。 A 一 B 三 C 六 D 四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11.【全部章节】开展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资金主要包括()。 A 硬件费用 B 软件费用 C 培训费用 D 以上都是

财务会计理论答案

1、请解释为什么在非理想环境下,当计算期望现值时,无须进行估计?请解释为什么在非理 想环境下,必须在相关和可靠之间进行权衡?在你的答案中,请定义这两个术语。 P25—8 在非理想环境下,确定一整套的自然事件及其相关的现金流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有那么多的事件会发生,他们将影响未来事件的实现并导致相应的现金流。即使能够确定一整套合理的事件组合,仍然会存在困难,因为可观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我们也无法获得。这些概率必须要进行客观的估计,但是这些就会产生偏差的可靠性问题和准确度缺失问题。此外,并不一定能给出一个固定的利率。虽然期望现值仍然可以计算,但是它是一个估计值,因为现金流,概率和利率都是估计的。 P25—10 相关信息是给投资者提供关于一家企业未来经济预期的信息。更具体的讲,相关信息是帮助投资者来估计一项资产的未来现金收入或者是一项债务的未来现金支出,可靠信息是精确和无偏的信息。 当条件为不理想环境时,相关信息就要求估计可能的自然事件及其概率,这些估计在以后回顾起来可能就是不正确的,因此就会成为前期准备中的偏差,因此相关信息就好像是不可靠的。 反过来,可靠信息,例如资本资产的历史成本或者是债务的票面价值,就会失去了相关性,因为它没有包含对未来收入或者支出的预测。在资产的获得或者带息债务产生的时候,历史成本可能是具有一些相关性的,但是资产的价格和利率是时刻变化的,因此,通常情况下可靠的信息蕴含了较少的企业未来经济预期的信息,因为没有预测未来的收入和支出。 因此,一个想保留更多相关性的会计就需要处理更多更大量的自然事件组合以及与之相关的概率。然而,这意味着将会较少的可靠性。因此,关于会计信息的这两个属性必须进行权衡,因为他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2、解释财务报表的信息观,它依赖于会计的历史成本基础吗? P95—1 信息观认为财务报告是向投资者传达有用信息一种途径,然后,投资就需要决定是否使用这一信息来形成他们自己对未来盈利能力和股票收益的后验概率。 信息观与会计的历史成本基础是一致的,但是不依赖于它。基于理论和经验的证据表明历史成本基础的财务报告向投资者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但是,没有特别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这些信息必须由历史成本基础来提供。RRA(储备确认会计)信息不是历史成本基础的,也不是说明事项和管理层讨论分析(MD&A)的大多数信息。这个信息的本质,就像上面提到的一样,是指投资者在形成他们自己对未来业绩的估计的时候,是被假设成不仅仅使用会计信息,还会使用其它的相关信息,而会计是不会为他们做这些的。披露的特别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仅仅是信息被公开。因此,在有附加信息来补充财务报告的时候,信息观可以用于证明以历史成本作为财务报告的基础是合适的。进而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就可以保证,通常,投资者是能够合适地理解这一信息。 3、为什么决策有用性建议,在恰当的财务报表中包含更多的价值相关信息,而有效资本市 场理论暗示,报表附注以及其他披露方式同样有效?当会计人员采用计量观时会对相关性、可靠性以及财务报表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产生什么影响?

会计电算化作业参考答案

会计电算化作业参考答案 1.第1题 一个软件系统可以建立的账套数是 A.111 B.1 C.666 D.999 E.100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如果需要建立最新的系统中不存在会计科目体系 A.可以按行业性质预置会计科目 B.可以选择新会计制度科目 C.无法实现 D.不按行业预置会计科目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系统管理中具有建立新用户权限的是 A.任何操作员 B.系统管理员 C.账套主管 D.会计主管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在格式状态下,在单元内输入一定内容,该单元即刻设置为() A.默认单元 B.数值型单元 C.表样型单元 D.字符型单元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如果某个会计科目涉及数量核算,那么设置会计科目时() A.设置数量金额式账页格式 B.设置金额式账页格式 C.设置外币金额式账页格式 D.设置数量外币式账页格式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在总账系统输入记账凭证时,最后一个会计科目的金额,可以通过()自动平衡 A.“=”键 B.空格键 C.F7 D.CTRL+F7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16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作废凭证不能修改 B.凭证不能删除 C.作废的凭证不能重新用于凭证录入 D.已审核签字的凭证不能修改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17题 系统中的“记账”是由()完成的. A.只要进入系统就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B.各操作人员手工录入 C.会计主管 D.选择记账功能后计算机自动完成 您的答案:D

会计理论

论实证会计理论(PAT) 摘要:实证会计理论和规范会计理论是常用的两种研究方法和思路。实证会计理论寻求去解释和预测某一现象。本文通过对实证会计理论的起源发展和相关假说出发,对比规范性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构建完善的实证会计理论体系。 关键词:实证会计理论;实证理论假说;规范会计理论 1 实证会计理论概念 实证会计理论(PAT)是基于经济学的核心假设,寻求解释和预测某一现象的理论,在此讨论Watts、Zimmerman普及开来的这一特殊的实证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PAT)的目标关注于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解释是为观察到的实务提供理由,预测是指会计理论应能预测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实证会计理论(PAT)关注于经济和会计现象,主要依据市场有效的假设、关于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反应的研究以及使企业内部冲突最小化的契约安排。 2 实证会计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实证理论是19世纪30年代由孔德在其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的。会计中的实证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显现,并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成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研究范式,它的发展大多归功于业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有效市场假说(EMH)和代理理论。EMH提出了资本市场对新信息有反应的依据,但是几乎没有解释为什么管理者会选择使用特定的会计方法,实证会计理论(PAT)的发展则填补了这项空白。实证会计理论应用代理理论,关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实证会计理论(PAT)提出代理人有动机订立各种契约。而在此之前会计研究占主流的类型是规范会计研究,大多关注于规范理论不检验现有实务。 3 实证会计理论(PAT)假说 实证会计理论(PAT)早期研究依赖于三个核心假说:负债假说、奖金假说政治成本假说。 3.1负债假说 负债假说预测,为了减少吸引债务资本的成本,公司将和债务人订立契约安排,这会减少管理者侵占债权人财富的可能性。在获得债务融资之前安排这种协定被看做是一种吸引降低成本资金的有效方式。但是,一旦订立了债务合同,PAT 的机会主义观会预测公司,特别是那些快要违背订立契约的公司,会采用最小化或放宽债务限定条件的会计方法。

财务管理基本理论

财务管理基本理论 财务管理基本理论 (1)资本结构理论(Capital Structure) 资本结构理论是研究公司筹资方式及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关系的理论。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的研究结论是:在完善和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上,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无关——MM理论。 (2)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关于最佳投资组合的理论。1952年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提出了该理论,他的研究结论是:只要不同资产之间的收益变化不完全正相关,就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方式来降低投资风险。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研究风险与收益关系的理论。夏普等人的研究结论是:单项资产的风险收益率取决于无风险收益率,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率和该风险资产的风险。 (3)期权定价理论(Option Pricing Model) 期权定价理论是有关期权(股票期权,外汇期权,股票指数期权,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认股权证等)的价值或理论价格确定的理论。1973年斯科尔斯提出了期权定价模型,又称B—S模型。90年代以来期权交易已成为世界金融领域的主旋律。 (4)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 有效市场假说是研究资本市场上证券价格对信息反映程度的理论。若资本市场在证券价格中充分反映了全部相关信息,则称资本市场为有效率的。在这种市场上,证券交易不可能取得经济利益。理论主要贡献者是法玛。 (5)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 代理理论是研究不同筹资方式和不同资本结构下代理成本的高低,以及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 (6)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公司内外部人员对公司实际经营状况了解的程度不同,即在公司有关人员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对公司价值的不同判断。 财务管理基本原则 原则一:风险收益的权衡——对额外的风险需要有额外的收益进行补偿。 原则二:货币的时间价值——今天的一元钱比未来的一元钱更值钱。 原则三:价值的衡量要考虑的是现金而不是利润。 原则四:增量现金流——只有增量是相关的。 原则五:在竞争市场上没有利润特别高的项目。 原则六:有效的资本市场——市场是灵敏的,价格是合理的 原则七:代理问题——管理人员与所有者的利益不一致。 原则八:纳税影响业务决策。 原则九:风险分为不同的类别——有些可以通过分散化消除,有些则否。 原则十:道德行为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而在金融业中处处存在着道德困惑。 原则十一:权责利综合原则——是指在企业管理行使多大权力,就担负多大责任,同时分享多大利益。 原则十二:动态平衡原则——是指企业每年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应维持一个相对的稳定状态。 时间价值 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 指货币在资金周转过程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 1.不是所有的货币都有时间价值,只有把货币作为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产生时间价值。 2.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时间价值率是扣除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时间价值额是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带来的真实增值额,即一定数额的资金与时间价值率的乘积。 时间价值的意义: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郭晓梅)答案

思考题见各章正文相关部分 第一章 习题 1、管理会计:2)3)6)8)9) 财务会计1)4)5)7) 2、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成本,差别在于是否有考虑产品寿命周期成本。顾客导向。价 值源于顾客需求,管理会计必须反映这部分成本,提供相关信息。 上述各举动分别从时间、质量等方面提高了顾客价值,从而改变了竞争地位。管理会计必须能分析企业的竞争地位,分析竞争对手信息,提供质量、时间、成本等方面的信息。讨论题: 1、竞争激烈、顾客需求多样等.针对收集的资料展开讨论. 信息主要是全球性资源成本、时间、质量等诸多方面的比较等. 第二章 习题 1、1)1月2月4月的差异比较进行调查. 2)采购部门对采购部门设置质量考核指标等。 3)生产部门: 改进工艺等等 2、1)变动成本法下:5.5元/单位完全成本法7.5元/单位 2) 变动成本法:利润60万,完全成本法利润100万,差额40万。源于期末存货的固定制造费用:20*2=40万。 3)参见教材相关部分。 3、产量扩大,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成本下降,库存带走了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使当期利润上升。但长期看,这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将随存货出售而转出,使利润下降。该方法无法长久,对公司造成存货积压及其他不利影响。公司业绩计量注重生产忽视销售,可以考虑改变成本计算法为变动成本计算,并增加其他考核指标。

4、 现有的分配方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总制造费用60万/总工时4000=150元/小时 A分配14*150=2100元加直接材料1200+直接人工14*12=3468 单位制造成本3468/580=5.98 B分配480*150=72000元加直接材料2800+直接人工480*12=单位制造成本80560/13500=5.96 新的分配方法: 变动制造费用:30万*40%=12万,其中6万与直接工时相关6万与质量检验次数相关 固定制造费用30*60%=18万

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

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 要认识会计理论的目前状况,必须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具有完善逻辑推理的会计理论通常是产生于会计实践之后,这种情况至今也是如此。会计随着历史的需要而发展,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变革,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也在不断地变革,尽管很多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在环境已经不再需要它们以后,仍然还在延续使用一个较长的时期。 所有学科的理论和观念都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我们所以有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昨天。在进行变革时,必须考虑我们今天的情况和明天的目标,因而必须回顾会计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 会计理论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3600年就已经有了反映经济情况的记录,在希腊和罗马已经出现某些会计观念。例如,在公元初期,一个罗马建筑师就曾经提出对二个围墙的计价不仅应计算围墙的价值,还要每年扣减其价值的八十分之一。然而这些早期的记录和观念并不足以形成会计理论,因而,直至十四世纪复式簿记产生以后,才是研究会计思想和会计观念最合适的起点。 最早的完整复式簿记方法是从意大利热那亚中世纪商人的帐簿中发现

的,时间约在1340年前后,最近发现的证据证明复式记帐的创始日期还要早。我们不必进一步了解当时复式记帐的技术,就可以知道这种方法所依据的观念明显的有以下几个,企业单位和企业关系的观念,经济业务用货币形式记帐的事实,不同的项目可以按照共同的货币单位来比较50通过费用和产权帐户的使用,说明对资本和收益的区别已有所了解。在这些观念私技术产生之前,肯定需要某些前提知识的发展过程。 会计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中世纪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兴起。十一至十三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促进了意大利城市和东方贸易的发展,便意大利城市积累了财富。由于代理商和合伙人的出现,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可以使资本家的财富和年青商人的勇敢结合起来,而且,可以分担海运风险。在会计发展过程中,会计经营方式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区别于业主而使企业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代理方式所以重要,因为它需要会计责任。 会计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表达能力,其中包括书写技术、算术的应用和普遍使用货币作为共同计算单位等。尽管在复式簿记发明之后,用罗马数字记分类帐和计算净利很不方便,但仍在证式帐簿中曾使用达几个世纪之久,阿拉伯数字的引进大大促进了会计的发展。 社会制度方面的前提条件包括:(1)私有财产观念;(2)信贷的发展;

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工商管理同等学力考试考纲:财务管理》第一章)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1.概念:财务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2.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a.起点、前提和导向:环境、假设、目标; b.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内容、原则、方法; c.财务管理的通用业务理论:企业筹资管理、企业投资 管理、企业分配管理; d.财务管理的特殊业务理论:并购、国际企业、集团、 小企业、通货膨胀、破产; e.财务管理理论的其他领域:发展理论、比较理论、教 育理论; 第二节财务管理环境 1.概述:概念、分类、意义; 2.宏观环境:经济、法律、社会文化; 3.微观环境:企业类型、市场环境、采购环境、生产环境;第三节财务管理假设 1.理财主体假设 - 自主理财假设; 2.持续经营假设 - 理财分期假设; 3.有效市场假设 - 市场公平假设; 4.资金增值假设 - 风险与报酬同增假设; 5.理想理财假设 - 资金再投资假设; 第四节财务管理目标(右边四种)1.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 2.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一.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概念 1.理论: 1)理论:一组结构化的概念、定义和命题,用来解释、预测和指导现实世界的现象 和行为。 2)理论的作用: a.如何解释实践,即认识世界; b.如何进一步做好实际工作,即改造世界; 2.财务管理理论: 根据财务管理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 系,其目的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财务管理实践; 3.结构:

1)结构:结构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2)结构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a.构成系统或物质的基本要素或元素; b.这些要素或元素在整体中的作用及其排列组合,即要素之间的联结关系; 4.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财务管理假设为前提、财务管理目标为导向的由财务管理 的基本理论、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构成的理论结构; 二.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起点: 1.现有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主要观点: a.财务本质起点论: 解决:什么是财务、什么是财务管理这些纯理论的问题; 不能解决:为什么进行财务管理这一与财务管理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也不可 能有效的指导财务管理实践; b.假设起点论: 好处:为本科学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或奠定了基础; 问题:a.环境决定假设,而不是相反; b.并不是任何科学、任何时候都以假设 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 c.本金起点论: 本金作为财务资金的代名词已成为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 好处:以本金作为基本细胞并从此开始研究,有利于从小到大、层次展开,从 而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问题:必须解决本金与资金、资本之间的关系; d.目标起点论: 财务管理目标是在考虑风险和报酬两个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 化; 2.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财务管理环境:是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 境; 宏观环境:指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环境; 微观环境:指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 财务的五次发展浪潮:

电大电算化会计理论考核0013答案

电大电算化会计理论考核0013答案

电大电算化会计理论考核0013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 在录入期初余额时,余额和累计发生额的录入要从( C)开始。 A. 一级科目 B. 明细科目 C. 最末级科目 D. 二级科目 A. 现金、银行存款 B. 应收、应付 C. 负债类 D. 资产类 3. 在报表处理子系统中,调整关键字位置设置时,在需要调整位置的“年”后面输入的偏移量为负120时,这里负数值指的是:( A )。 A. 表示向左移 B. 表示向右移动 C. 表示向上移动 D. 表示向下移动

4. 对于“付款凭证”类别设置限制类型,一般选择( C )。 A. 借方必有 B. 借方必无 C. 贷方必有 D. 贷方必无 5.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任务是( C )。 A. 减轻会计人员繁重的手工劳动 B.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C.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D. 减少会计人员的数量 6. 采用序时控制时,凭证日期(AC )。 A. 应大于系统启用日期 B. 应小于系统启用日期 C. 不受限制 D. 能够超过业务日期 7. 财务应用方案的扩展系统为( D )子系统。 A. 总账

B. 报表 C. 应收应付管理 D. 固定资产管理 8. 下列关于凭证审核,错误的是(D )。 A. 审核员和制单员不能为同一个人 B. 审核后的凭证需取消审核才能修改 2. 当设置了“出纳凭证必须经由出纳签字”参数后,则含有(A )科目的凭证必须由出纳签字。 C. 审核后的凭证才可记账 D. 审核后的凭证必须还要出纳签字 9. 下列( D )不是会计科目设置的内容。 A. 科目编码 B. 科目名称 C. 辅助核算 D. 凭证类别 10. 会计信息系统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控制理论用于( D )工作的结果。 A. 管理会计

会计电算化基础作业答案

《会计电算化基础》作业 自测A 一、选择题 1、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C A. 1 B. 2 C. 3 D. 4 2、会计电算化一词较正确的解释为。A A. 计算机会计工作 B. 财务软件加计算机设备 C. 财务软件 D. 计算机设备 3、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必须具有几个方面条件。D A. 1 B. 2 C. 3 D. 4 4、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应具备哪几方面条件。D A. 良好的基础 B. 技术支持 C. 一定的资金保证 D. 以上均是 5、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什么是实现电算化的较好方法。C A. 自行开发软件 B. 拷贝一个会计软件来 C.购买通用软件 D. 向别单位借 6、从目前的会计实务来看,会计核算软件最基本的功能模块是。B A. 工资核算和帐务处理 B. 报表处理和帐务处理 C. 固定资产和工资核算 D. 帐务处理和固定资产 7、在会计核算软件中,数据处理的流程反映各个功能模块中各个部分之间的传送关系。{D) A. 业务 B. 核算 C. 功能 D. 数据 8、一般来说,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D A. 有一定的技术支持 B. 有开展会计电算化 C. 有一定量的资金保证 D. 以上都是

9、开展会计电算化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良好的基础工作,这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C} A. 硬件基础和管理基础 B. 人员基础和硬件基础 C. 管理基础和会计基能 D. 会计基础和硬件基础 10、开展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资金主要包括:D A. 硬件费用 B. 软件费用 C. 培训费用 D. 以上都是 11、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所需的技术支持主要包括:D A. 硬件支持 B. 软件支持 C. 人才支持 D. 以上都是 12、一个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哪几方面的准备:D A. 制订实施计划 B. 统一思想认识 C. 整顿基础工作 D. 以上都是 13、实现会计电算化需选购的硬件主要包括D A. 计算机 B. UPS C. 打印机 D. 以上都是 14、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的意见》明确,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的大中型企业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基础业务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 D A. 10-30% B. 20-40% C. 30-50% D. 40-50% 15、“会计电算化”一词最早是年提出来的。B A. 1979 B. 1981 C. 1983 D. 1988 16、会计电算化后结帐的概念最正确的应为:D A.同手核算中的结帐 B. 计算本月发生额 C. 计算月未余额 D. 封帐 17、数据输入员和审核员应该是:B A. 同一个人 B.不同两人

会计基本理论知识概述

项目一会计差不多理论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进展历史; 2、理解会计的差不多职能、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 3、理解会计的目标,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4、掌握会计要素的类型及定义特征; 5、了解会计计量属性; 6、理解会计等式含义及几种差不多经济业务类型; 7、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构成。 任务一学习会计差不多原理 任务导入: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治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又是随着生产实践和经济治理的进展而进展的。会计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要掌握会计差不多

原理首先要了解会计产生的动因及进展历程。 任务1.1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与进展 (一)会计产生的动因 概括地讲,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进展和人们对社会生产活动治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为治理好生产而起作用的。 具体地讲,会计是基于对生产过程的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有效地反映(计算、记录)和监督,借以了解和操纵生产活动,使生产活动按预期目标进行的客观需要而应运而生的。 (二)会计进展简史 1、古代会计时期 会计在中国古代就有所进展。 ①西周时期: 据史籍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并对财物收支采取了“月计岁会”(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的方法 ②唐宋时期:

宋代官厅中,办理钞票粮报销或移交,要编造“四柱清册”,通过“旧管(起初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的平衡公式进行结账,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这是我国会计学科进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成就。 四柱:旧管+ 新收= 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 ③明末清初,手工业和商业趋于繁荣,为适应计算盈亏的需要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它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四大类,运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进行核算,设总账进行“分类记录”,并编制“进缴表”(即利润表)和“存该表”(即资产负债表),实行双轨计算盈亏,在两表上计算出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以此核对全部账目的正误。 进-缴=存-该

《会计原理》第三章P133习题1-5答案

P133习题一 一、目的练习工业企业供应过程的核算和采购成本的计算。 二、资料××工厂200×年7月份内发生以下有关材料采购的经济业务(假设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相等): 三、要求 1.根据下列材料采购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登记“物资采购”和“原材料”总分类账户以及“物资采购”明细分类账户(运费和装卸搬运费按材料重量比例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答案] (一)根据下列材料采购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采购员××预支差旅费500元,以现金支付。 借:其他应收款——××500 贷:库存现金500 2.购进下列原材料,巳验收入库,货款以商业汇票结算。增值税17% 甲种材料1600千克@10元计16000元 乙种材料800千克@16元计12800元 合计28800元 借:材料采购——甲16000 ——乙12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896 贷:应付票据33696 3.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材料运费480元;以现金支付运达仓库的装卸费240元(对材料运费应扣7%的增值税分录,在以后再考虑)。 采购费用分配率=(480+240)÷(1600+800)=0.3元/千克 甲材料分配0.3×1600=480元 乙材料分配0.3×800=240元 借:材料采购——甲480 ——乙240 贷:银行存款480 库存现金240 4.上述材料按实际成本入账。 借:原材料——甲16480 ——乙13040 贷:材料采购——甲16480 ——乙13040 5.商业汇票到期,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材料款及增值税款。 借:应付票据33696 贷:银行存款33696 6.从外地购入材料11100元,计甲种材料550千克@10元;乙种材料350千克@16元,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未到(增值税率17%)。

会计电算化作业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会计电算化作业题 作业题(一) 一、概念题 1、会计信息系统 2、数据词典 3、耦合度 4、会计软件初始化 5、单机系统 6、帐务处理中心式 二、简答题 1、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 2、采用生命周期法开发系统时,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条件及过程? 4、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的原则? 5、怎样在会计软件中建立一个属于你的帐套?写出建帐步骤。 6、以“应收账款----上海实验中心”为例,说明录入期初余额的方法。

三、判断题 1、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科目编码的目的是便于记忆。 2、成批处理方式和实时处理方式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 3、在生命周期法开发信息系统各阶段中,程序设计阶段所花的时间最多,因此是最主要的阶段。 4、在系统分析时,使用的主要方法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 5、如果一个企业使用帐务处理系统已经一年了,那么该企业以后就不需要使用初始设计模块。 6、在帐务处理子系统中,制单人和审核人可以是同一个人。 7、工资计算文件中,一个部门(班组或小组、车间或科室)一条记录。 8、工资分配模块将企业每月发生的全部工资费用按其用途进行分配。 9、电算维护员在维护工作中不受任何限制。 10、凭证类型一旦定义并使用,除在每年年初可以调整外,在年中也可以变动。 11、系统设计就是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 12、信息和数据是同一概念。

13、如果子系统间数据采用直接传递方式,那么总帐系统将工资费用汇总后传递到工资系统汇总 分配文件。 14、软件开发人员所负的责任之一是操作会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 15、电算化会计档案是指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 四、单项选择题 1 1、常用的系统划分原则是()。 A、按过程划分 B、按低耦合度、高内聚度划分 C、按时间顺序 D、按设备要求划分 2、在复杂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 A、原型法 B、面向对象的方法 C、生命周期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D、CASE方法

会计基础理论概述

会计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会计职能 2、会计目标 3、会计分期 4、持续经营 5、可比性原则 6、历史成本原则 7、权责发生制原则 8、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9、重要性原则 二、判断题 1、一贯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都是对企业会计信息提出的要求,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从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会计信息的角度提出的要求,后者是从不同企业会计信息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2、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3、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以持续经营为假设前提的。 4、重要性原则是指在尽可能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前提下,要根据某一项会计核算容是否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来决定对其进行核算的精确程度,以及是否需要在会计报表上予以单独反映 5、持续经营前提是会计计量理论的基本依据。 6、会计准则必须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要求。 7、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正确进行资产、负债计量的基本准则。 8、会计分期不同,对利润总额不会产生影响。 9、货币计量前提还包括币值稳定这个前提。 三、选择题 1、下列可作为会计核算主体的()。 A 、某一企业 B、某企业部实行独立核算的分厂 C、由若干独立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D、某村级组织 2、下列有关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之间关系的说确的是()。 A、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而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 B、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 C、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D、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3、为会计核算工作确定了空间围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期间 D、货币计量 4、为会计核算工作确定了时间围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期间 D、货币计量 5、上市公司的下列行为中,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的有()。 A、由于增加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会计理论考试试题

会计理论考试试题

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和督促的一项管理活动。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同时又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保障,没有会计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目标的认识 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是会计理论基本结构的最高层次,是会计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或者说是会计系统所期望达到的境地。 各种会计模式下会计目标的具体差别可归结为会计环境不同所致。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界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之争。决策有用观依存的是发达的资本市场,而受托责任观立足于直接往来形成的资源的委托与受托关系。西方各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受员会都认可决策有用观。比较而言,受托责任观所依存的会计环境与中国现阶段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加吻合。当前我国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应定位在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上。因为从时间上看,受托责任观主要不是面向未来,而是面向过去和现在。而在会计确认和计量基础的取舍方面,立足过去和现在要比立足未来更加容易,所提供的信息质量更加贴近目标的要求。 受托责任论的简要评价 受托责任论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委托代理关系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受托责任为目标取向的受托责任观。即:受托方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的各项资源,定期向委托方报告所受托资源的保值增值情况,向社会报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受托责任论认为,为了有效地协调委托和受托的关系,客观、公正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首先,在方面应强调客观性,在上只确认企业实际已发生的事项;其次,在上,由于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因此坚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以有效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再次,在方面,由于经营业绩是委托者最关心的一个方面,因此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 受托责任论缺点:历史成本模式削弱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没有体现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和要求;较少考虑资源委托者以外的信息需求。 决策有用论的简要评价 决策有用论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从会计确认方面来看,决策有用认为会认人员在会计上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仅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从会计计量方面来看,决策有用论认为会计报表应反映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在会计计量上主张以历史成本为主,并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的并行;在会计报表方面,决策有用论认为会计报表应尽量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多样性,因此,在会计报表上强调对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一视同仁,不存在对某种会计报表的特殊偏好。 决策有用论缺点多种计量模式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未来不确定信息进入会计报告,提供会计造假机会;提供信息基础不明确,可能会损害某关系人利益。 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有哪些?

会计理论知识点

规范会计研究方法采用了归纳、分析、比较、综合与数学等基本会计研究方法。 实证会计研究过程1、确立研究课题。会计中存在大量可作实证研究的课题,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受何因素影响,公司为何采用某一信息披露策略,公司信息披露策略的选择和变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及对管理人员、投资者、信贷者和职员的影响,选择和变更会计方法的制约因素,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变更对企业、企业股票价格、投资者和管理人员的影响,会计准则制定过程2、进行文献评述。研究者应根据所研究的课题寻找相关的基本理论,并对已有的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和评述。通过这一主要环节,了解有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如所涉及的理论、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结果、研究特点和缺陷、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可能性等等。 Gaap安然钻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的空子。根据GAAP的规定,对于股权不超过50%的子公司,无须合并其会计报表。对于结构非常复杂,层级很多的安然。而对很多层级较低的公司,在股权比例上都很低,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子公司的负债在安然本身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不出来。该做法使得安然的资产负债率降低得惊人 为什么需要国际会计准则 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中国内地因为反倾销问题,每年资产损失超过800亿元。排除其他原因,懂得国际会计准则的人才匮乏是主要的原因,企业屡屡败诉的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不能提供有关产品生产的准确会计资料。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已经在全球扮演的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我们的会计准则没有完全趋同于国际,所以遭受了很多巨大的损失。中国的会计准则在几年之内势必要跟IFRS保持一致。为此,AIA国际会计师公会的资深学术会员苏淑欢教授根据中国的国情,把AIA国际会计师公会的IFRS文凭引进了中国,并且亲自做了中文的翻译,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综合性国际化人才,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资产负债观的相关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收入费用观不一致 先进先出法转变为后进先出法 如果企业最初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在物价上涨时期改用后进先出法时,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因为企业的存货品种多,收发比较频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无法合理地确定其累计影响数,所以通常的存货计价方法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调整。 会计政策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 持续经营假设指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可预见的将来通常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十二个月。 或有负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货币计量假设指当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时,是以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来综合计量为前提的。全面收益: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之上的报告期内企业与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各方之间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额; 商誉: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所要达到或者满足的质量标准,进行会计选择时所应当追求的质量标志 经济交易观:确定一个期间的会计损益,应分析该期间实际发生的交易,按应计制确认和计量各种收益和费用,根据“收益-费用=利润”计算确定该期间损益。 损失:某一个体除出于费用或派给业主款以外,出于边缘性或偶发性交易、以及出于一切其它交易和其它事项与情况的净资产减少

(完整版)会计理论第四版魏明海课后答案提示1-7章

会计理论课后答案 第1章 □ 知识题 1)在会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大致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主要阶段,我们应重点关注现代会计的特征。 2)关于会计理论的含义,大致有5种看法:美国会计学会的看法、莫斯特在其《会计理论》中的看法、亨德里克森在其《会计理论》中的看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看法及《韦氏新国际辞典》中对会计理论的定义(如有个人看法可以各抒己见)。 3)会计理论服务于三个基本方面,具有三种基本功能:信息传递和经验总结功能;解释和评价功能;预见和实践功能。 4)关键要把握这三个概念,以及会计规范和会计基本理论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论。 5)会计规范就是会计实践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法规、规则、典范、范例或惯例。按其功能的不同,会计规范的内容也可分为两大部分:目的性规范和方法程序性规范。公认会计规范则是得到重大权威支持,既有权威性又有公认性的会计规范。 6)重点是比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是一个常与会计原则、会计标准等混同 使用的术语,会计准则在形式上要求由一定权威的机构(组织)来颁布,并应当具有成文(即书面)的内容。会计制度可以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也可以是企业制定的主要规范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和各项业务处理的规定。 7)会计基本理论是一套以会计目标为中心,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概念体系。它们之所以是基本的,是因为会计的其他一系列概念和理论都由这些概念引申出来,它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8)会计的定义取自不同的学术观点。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为了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在企业(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9)会计的职能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反映经济活动,评价经营业绩。第二,预测经 营前景,参与管理决策。第三,控制经济过程,监督经济业务。其中,反映职能是最基本的,会计的职能通常还应根据不同组织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细分。 10)企业经营资金运动是会计予以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会计对象。通常应根据不同组织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细分。 11)会计要素可以理解为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即把企业的资金运动具体化为若干个用会计特有的术语加以表达的部分。财务会计的反映和控制,就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盈利六个要素的反映和控制。 12)会计目标要明确表述会计应当为谁服务、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有哪些、服务的质量标准如何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它是会计的本质特征与经济管理需要

201611月会计原理和实务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5年11月中英合作金融管理专业管理段证书课程考试 会计原理与实务试题 (课程代码11744) 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考生得到监考人员的指令后方可开始答题。 2.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试卷上。 3.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课程名称、座位号、准考证号、课程代码用黑色字迹的签 字笔填写在答案卡指定位置,并将准考证号。课程代码对应的信息点用2B铅笔涂黑。 4.全部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部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并在题号栏标明大题题号和小题题号。 5.可使用计算器、直尺等文具。 6.考试结束后,考生将试题和答题卡放在桌上,不得带走,待监考人员收毕清点后,方可离场。 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保留、复制和出版本试卷,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试卷内容。违者必究。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5年11月 会计原理与实务试题 注意事项: 试题包括必答题与选答题两部分,必答题满分60分,选答题满分40分。第一、二、三大题为必答题。第四、

五、六、七大题为选答题,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只能按选答的前两题计分。考试时间为165分钟。 第一部必答题 (本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大题,共60分。) 一、单选题 本题包括第1—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司财务主管的主要职责是(D) A.制定公司战略 B.制定公司员工发展计划 C.制定公司营销方案 D.筹集公司经营活动所需资金 2、某公司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250 000元,其中一个债务人已经破产不能偿还50 000元的债务,公司尚未冲销该笔应收账款。公司准备按2%的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是(C) A.1 000元 B.4 000元 C.5 000元 D.6 000元 3、可以直接输入数据和公式的电子表格是(C) A.数据库 B.会计软件包 C.电子数据表 D.计算机硬件 4、某公司第一年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第二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这违反了(C) A.配比原则 B.谨慎性假设 C.一贯性假设 D.实现性原则 5、下列选项中,反映持续经营假设的是(B) A.在会计账目中双重记录交易 B.除非有信息表明,否则应该假设企业将来的经营活动水平和当前相似 C.公司编制会计报表时不考虑不重要事项,但必须包括所有重要的事项 D.所有的交易或事项都应该按照其经济实质进行解释,而不应该仅以法律形式为依据 6、所有者权益包括(D) A.企业在设立时投入的现金 B.企业在设立时投入的现金和资产 C.企业在设立时投入的现金、资产以及截止到当期产生的利润 D.企业在设立时投入的现金、资金以及截止到当期产生的利润,减去撤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