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肝豆状核变性

合集下载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cerebral Degeneration,HCD)是一
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系统神经功能障碍。

它的主要症状包括肝脏功能的异常、运动障碍、大脑皮层病变、神经精神畸形、头痛、嗜睡、高血糖、眼底出血以及认知障碍等。

早期发现可以使病人得到有效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但如果诊断延迟,就会导致病情加重。

通过基因检测,我们知道肝豆状核变性是由一种特定基因引起的,该基因编码一种称为“肝豆状蛋白”(Liver and Kidney Bean-like Protein)的蛋白,在体内可以促进大脑神经元的分
泌及脑神经细胞的发展和修复。

因此,当这种蛋白的功能受
损时,也就导致了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生。

目前,基因检测是病人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最有效方法,但由于基因检测开展较新,并且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目前只能使用部分国家/地区的医院。

另外,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的综合
分析仍然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标准。

对于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目前尚不完善,治疗方式主要有用药控制症状、物理治疗、精神病学治疗和外科手术。

由于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不明,所以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更多的是采用多重治疗控制病情,以免出现新的病因。

总之,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确诊,目前治疗仍然不够完善,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肝豆状核变性汇报ppt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汇报ppt课件

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研究成果,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 探索,如基因突变与疾病表型之间的关系、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等。
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
目前针对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缓解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缺乏有效的根治方 法,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患者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需求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学在肝豆状核变性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通过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手段,实现肝豆状 核变性的个性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关重要。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 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
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采取药物治疗、饮食调 整、生活方式改变等综 合措施,全面管理患者
的病情。
长期随访
建立长期随访机制,定 期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药物治疗方案介绍
青霉胺
青霉胺是一种铜螯合剂,可与体内过 多的铜结合并促进其排出,从而降低 体内铜含量。
针对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提 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如 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团体心理治疗
组织患者参加团体心理治疗活 动,通过患者间的互相交流和 支持,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
家庭心理干预
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教育,指 导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理 解,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
社会资源整合
利用社会资源,如志愿者组织 、慈善机构等,为患者提供心
03
定期复查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表现
▪ 2.神经系统症状: 基底神经节(尾状核\壳核)受损征: ▪ 常以细微的震颤、轻微的言语不清或动作缓慢为其首发症状。
典型者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强直性增高, 运动缓慢,面具样脸,语言低沉含糊,流涎,咀嚼和吞咽常 有困难。不自主动作以震颤最多见,常在活动时明显,严重 者也可有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等。
疾病分类
▪ 1.肝型 a.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升高;b.急性或慢性肝炎;c.肝硬 化;d.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贫血)
▪ 2.脑型 a.帕金森综合征;b.运动障碍:扭转痉挛、手足徐动、 共济失调;c.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流涎、讲话困难、吞 咽障碍;d.精神症状
临床表现
▪ ⒌血液系统: ▪ 溶血性贫血多发生在早期或与肝病同时出现,一般溶血为
一过性,但可反复发作。贫血多为轻中度,血胆红素较高, Coombs’试验阴性。 ▪ 导致溶血的原因不明,有人认为是由于肝脏在短期内大量释 放铜入血,红细胞大量摄取铜,导致对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的 氧化损伤,也有人认为铜的毒性作用是对细胞膜磷脂的氧化 作用。
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
;OMIM 277 900)又 称 Wilson 病(Wilson′sdisease),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其致病基因 ATP7B编码一种铜转运P型ATP酶,该基因的致病变异导致ATP 酶的功能缺陷或丧失,造成胆道排铜障碍,大量铜蓄积于肝 、脑、肾、骨关节、角膜等组织和脏器,患者出现肝脏损害 、神经精神表现、肾脏损害、骨关节病及角膜色素环(K‐F 环)等表现。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诊治要点2024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诊治要点2024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诊治要点2024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disease,WD)l是一种代谢性、遗传性疾病,由ATP7B基因突变引起铜代谢障碍所致,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本文总结了WD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WD的临床表现W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因受累器官和程度不同而异,主要表现为肝脏和/或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此外,还会伴有其他系统损害现象。

肝损害:倦怠、乏力、纳差、黄疸、腹水、下肢水肿、肝脾肿大甚至肝硬化等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仅在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神经系统损害:肌张力障碍、震颤、肢体僵硬和运动迟缓、精神行为异常及其他少见的神经症状;眼部损害:角膜K-F环(铜沉着于角膜后弹力层而形成的绿褐色或暗棕色环);肾损害:肾功能异常、氨基酸尿和肾结石等;骨关节肌肉损害: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的疼痛、积液、炎症等;血液系统损害:溶血性贫血;其他系统损害:如青春期月经延迟、皮肤损害、鼻蚓、心脏左房左室增大中枢性尿崩症等。

WD的诊断方法《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2022年版)》推荐应用2001年莱比锡第8届WD 国际会议的诊断标准(Leipzig评分系统)诊断WD o可依照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基因检测、肝组织学检查的先后顺序,分步骤评分,一旦总分24分,即可确诊并启动治疗。

表1Leipzig评分系统WD的治疗方法WD的治疗目的是减少铜摄入,阻止铜吸收,排出体内多余的铜,维持体内铜代谢平衡。

一经诊断,应及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终身低铜饮食和药物治疗。

1.饮食建议低铜饮食可能会延迟WD症状的出现并控制疾病的进展,但不推荐作为唯一的治疗方法。

建议WD患者在治疗初期应避免进食铜含量高的食物,不用铜制的餐具及用具。

此外,如果日常饮用水的铜含量高,建议使用净水系统。

2.药物治疗WD的治疗药物分为两大类,一是增加尿铜排泄的药物,为铜螯合剂;二是阻止铜吸收的药物。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指标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指标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指标首先,临床表现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依据之一、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化,症状早期可能是轻微的运动障碍,如手指轻微不稳或运动协调性不佳。

随着疾病进展,症状逐渐加重,可能出现震颤、肌肉僵硬、姿势不稳、步态异常、语言和吞咽困难等。

认知和行为方面的障碍也常见,如记忆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焦虑等。

此外,肝豆状核变性还可以引起其他系统的症状,如视力减退、眼肌运动异常等。

其次,遗传学检查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关键步骤之一、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由HTT基因突变引起。

一般来说,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遗传学检查包括寻找HTT基因的扩增、插入或缺失突变。

一种常用的遗传学诊断方法是PCR(聚合酶链反应)分析,通过检测HTT基因的CAG三核苷酸重复长度来确定诊断。

第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肝豆状核变性。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肝豆状核、神经纤维鞘和皮质脑区等部位的异常变化。

在MRI图像上,肝豆状核呈现为双侧对称性的异常高信号,而其他脑区则可能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和异常信号。

最后,实验室检查对于辅助诊断肝豆状核变性也有一定的帮助。

具体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生化指标检查和DNA分析等。

肝功能检查包括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主要用于评估肝脏状况。

生化指标检查一般包括尿酸、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用于评估疾病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DNA分析可以用来检测HTT基因的突变,进一步确认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

综上所述,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遗传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在实际临床中,一般会先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并结合遗传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1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1课件

服用(fú yònɡ)排铜药物后尿铜
体内蓄积铜大量(dàliàng)排出 后,尿铜含量
这些变化可作为临床排铜药物剂量调整的参考指标
口服青霉胺后正常人和未经治疗的患者尿铜均明显增高,但患者比正常人更显著,可作为本病的一种 辅助诊断方法
肝豆状核变性1
第十九页,共四十二页。
肝豆状核变性
辅助检查
肝铜量
➢诊断(zhěnduàn)Wilson病的金标准之一
治疗
治疗(zhìliáo)原则
➢低铜饮食
➢用药物减饮少铜的吸收,增加(zēngjiā)铜的排出
➢治疗愈早愈好,对症状前期患者也需及早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1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二页。
肝豆状核变性
治疗
1.低铜饮食(yǐnshí)
➢应尽量避免食用(shíyòng)含铜多的食物
➢高氨基酸、高蛋白饮食(yǐnshí)能促进尿铜的排泄
肝豆状核变性(biànxìng)
概述
又称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yī 遗 zhǒnɡ)
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 性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1
第二页,共四十二页。
肝豆状核变性
概述
锥体外系症状(zhèngzhuàng)
临床
精神(jīngshén)症状
(lín
肝豆状核变性1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二页。
肝豆状核变性
治疗
(2)三乙基四胺
➢疗效(liáoxiào)和药理作用与D-青霉胺基本相同
➢成人(chéng rén)用量为1.2 g/d。副作用小,可用于青霉 胺出现毒性反应的患者
肝豆状核变性1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二页。

肝豆状核变性的常见症状及早期识别要点

肝豆状核变性的常见症状及早期识别要点
突变
鉴别诊断
检查: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需要进 行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影像 学检查等,以确定病情。
症状: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可能出 现的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 体重下降、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鉴别诊断:在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时, 需要与其他肝病进行鉴别,如病毒性
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
早期识别要点:早期识别肝豆状核变性 的要点包括家族史、症状、检查结果等,
神经系统检查
观察患者的步态、平衡、协调性等运动功能 检查患者的肌肉力量、反射、感觉等神经系统功能 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语言能力、注意力等高级神经功能 观察患者的情绪、行为、睡眠等精神心理状态 结合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 基因检测:基因测序、基因芯片等 病理学检查:肝活检、肾活检等 神经心理学检查:认知功能、行为功能等
03
心理疗法: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 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05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 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疗法: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蛋白 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高脂肪、 高糖和高盐的食物。
02
药物疗法: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 治疗,如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肝豆状核变性的常见症状及 早期识别要点
,
汇报人:
目录
01
肝豆状核 变性的常 见症状
02
早期识别 肝豆状核 变性的要 点
03
肝豆状核 变性的早 期诊断
04
肝豆状核 变性的预 防与控制
05
肝豆状核 变性的治 疗与管理
肝豆状核变性的 常见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您了解么?

肝豆状核变性您了解么?

一、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神经系统表现: 现为自制力减退,情绪不稳,易激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1)震颤,多表现为节律动,偶有情绪抑郁或出现幻觉、妄(简称WD),是一种遗传性的铜代性、快速的意向性震颤或缓慢、粗想、冲动打人等。

谢障碍性疾病,由饮食中摄取的铜大的体位性震颤。

肝脏症状表现:可有食欲减在体内过度蓄积而损害肝、脑等器(2)发音或构语障碍,包括退、恶心、呕吐以及发作性黄疸、官而引起。

它是由人类常染色体隐吟诗状语言、暴发性语言、断缀性肝脾肿大、腹水等。

性遗传,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十万语言、污言秽语等。

其他表现:绝大多数角膜K-F环分之三。

早期诊断和及时、确切的(3)步行障碍或步态异常,为阳性,仅极少数为阴性;皮肤变治疗常可使病人获得与健康人一样有行走困难、冻结足、慌张步态及黑、流涎等也较常见;肾脏损害可的生活和寿命。

但在临床中本病误共济失调步态等。

出现氨基酸尿、高钙尿、肾性糖尿诊率极高。

(4)肌张力及反射改变,出或肾小管性酸中毒等;骨骼改变可二、肝豆状核变性有什么临床现肌僵直、肌张力增高或肌张力减发生骨质疏松。

表现?低。

部分出现下肢病理反射。

三、需要做哪些检查诊断肝豆本病发病年龄在4~50岁左(5)震颤以外的不自主运状核变性?右,大多在10~25岁间出现症动,包括舞蹈、手足徐动、扭转痉(1)血清铜蓝蛋白:大部分状,男稍多于女,同胞中常有同病挛、痉挛性斜颈、肌阵挛等。

有肝脏损伤表现的患者中,铜蓝蛋患者。

一般病起缓慢,临床表现多(6)精神症状,一般智力无白低于正常。

但只凭铜蓝蛋白降低种多样,精神神经症状、肝症状及太大变化,但急性起病的儿童可智并不能确诊WD,因为杂合子血清骨关节症状都可以见到。

力下降。

性格改变极常见,通常表铜蓝蛋白水平低下,有少部分慢性肝豆状核变性您了解么?王丽华(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内科8疗区). All Rights Reserved.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铜蓝蛋白低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发生时,要想到WD诊断的可下,另外还有很少的WD伴严重慢炎、肝外胆管阻塞、胆管闭锁、肝能;(2)因为本病系常染色体性活动性肝病的患者血清铜蓝蛋白内胆汁淤积或其他胆道疾病均可致隐性遗传,故在本家族(尤其同可正常。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病)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红旗医院影像科
临床与病理
本病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 由于肝脏合成血浆铜蓝蛋白的能力下降,引起 肝脏、大脑基底节区和角膜的铜沉积,亦可累 及额叶皮质、红核、黑质及齿状核及肾等处。
红旗医院影像科
影像表现(CT)
病史 F 31,身体及头部不 自主抖动和不能行走, 进行性加重3年。
红旗医院影像科
影像表现(MRI)
最常见的异常改变是T2WI显示高信号,以豆 状核受累最多见。 T1WI高信号,主要见于苍白球,常见于肝豆 状核变性合并肝功能衰竭者。 T2WI低信号,常见于基底区。
(目前认为MRI信号改变是铜异常沉积引起局部神经组织变 性水肿、髓鞘脱失、胶质增生所致)医院影像科
红旗医院影像科
临床与病理
脑部受累部位变性、萎缩、胶质增生,甚致缺 血坏死、软化。以豆状核软化、角膜色素环( K-F环)及小叶性肝硬化肝硬化为三大主征。 好发于10~25岁青少年,约1/3有家族史。病 状有震颤、僵直与多动症,精神障碍,有肝硬 化和角膜色素环表现。
红旗医院影像科
影像表现(CT)
壳核最早变性,且病变最明显,表现为两侧对 称性片状或裂隙样低密度。 低密度区还可累及苍白球、尾状核、齿状核、 红核、额叶和丘脑等。 部分还可见尾状核、大脑和小脑萎缩。 增强扫描病灶强化。
红旗医院影像科
影像表现(MRI)
病史 M 12岁 口齿不清伴 左侧肢体无 力5月
T1WI
T2WI
红旗医院影像科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依据
临床有锥体外系病状为主的神经系统障碍表现 ,肝硬化和角膜缘K-F环(呈绿色色素环)。 生化检查发现铜蓝蛋白低于20mg/dl,血清铜 氧化酶活性低于正常值,血清总铜量低于正常 值的50%,尿铜>100ug/dl。 具有典型CT及MRI表现。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Hepatocerebral degeneration),又称Wilson病或维尔逊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铜代谢障碍,导致肝脏、脑部和其他器官受损。

这一疾病主要是由于肝脏无法正确处理体内过量的铜,导致铜在体内积聚,最终沉积在各组织中,引起损害。

肝豆状核变性以铜潴留在大脑豆状核为主要病理特征。

病因肝豆状核变性是由ATP7B基因突变引起的,ATP7B基因编码了一种负责铜出口的蛋白质,当这一基因发生突变时,肝脏无法排出大部分体内过量的铜,导致铜积聚。

这些过量的铜会进入血液并在各种组织中沉积,导致器官功能损害。

症状肝豆状核变性症状因患者年龄、性别和疾病进展情况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症状包括:•肝脏功能异常,如黄疸、腹胀、腹痛等;•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幻觉等;•运动障碍,如手部震颤、肌无力、肌肉僵硬等;•言语和吞咽困难;•肌肉痉挛和抽搐。

诊断诊断肝豆状核变性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血液检查:检测血清铜和铜蛋白的水平;•尿液检查:检测尿液中铜的排泄量;•眼底检查:查看眼睛底部是否出现Kayser-Fleischer环;•肝脏生物化学检查:检查肝脏功能,包括谷草转氨酶、转氨酶等指标。

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目前没有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治疗包括:•铜螯合剂:如D-抗托巴胺可以帮助排出体内过量的铜;•维生素补充:如维生素B6和维生素E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避免高铜食物:如坚果、巧克力、海鲜等;•肝移植: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肝移植。

预后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和肝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早期发现并全面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

患者还需要定期复诊和检查,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结语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及早发现疾病、积极治疗和饮食控制对于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肝豆状核变性ppt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ppt课件
评估结果分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评估结果,分析患者心理问题 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为后续的心理 干预提供依据。
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设计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 行为模式,减轻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
放松训练
采用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深呼吸 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改善睡眠。
家庭治疗
邀请家庭成员参与,改善家庭环 境,提高患者的家庭支持度。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 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等 指标。
手术干预时机及术式选择
01
02
03
04
手术时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 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术式,如肝移植、脾切除等

术前评估与准备
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包括心 肺功能、营养状况等,做好术
前准备。
术后管理与随访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受累器官的不同 ,可分为肝型、脑型、肾型和混 合型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如肝硬化、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等)、角膜K-F环、 血清铜蓝蛋白降低、24小时尿铜增加等进行诊断。基因检测可用于确诊。
鉴别诊断
需要与肝硬化、肝性脑病、帕金森病等疾病进行鉴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 细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ppt课 件
目录
• 肝豆状核变性概述 • 肝豆状核变性的遗传学基础 •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 • 治疗原则与方法探讨
目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01
肝豆状核变性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1

肝豆状核变性1

精神表现



Akil等有精神症状者占27%,精神症状类型为 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识障碍、个性改变和意 志行为障碍,提示认知障碍是HLD最突出的精神 症状。 目前对HLD精神症状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一般 认为与铜离子在脑内沉积量、沉积部位和对铜中 毒个体差异有关。 本组90%的患者脑CT出现基底节低密度灶;而血 清铜水平、铜蓝蛋白及铜氧化酶等与无精神障碍 组比较,差异却无显著性。提示HLD精神症状可 能与患者整体水平铜代谢关系不大,而与铜在基底 节积累导致基底节某些结构受损有关。
中药类

中药类主要有肝豆汤(片),由大黄、黄连,姜 黄,金钱草,泽泻,三七等组成。能促进胆汁及 尿、粪中铜的排泄,安全有效,可长期用于治 疗WD,副作用小,少数病例出现轻度恶心,呕 吐,腹泻等。
常用的锌剂


硫酸锌片(或胶囊):成人,200~1200mg/日,分三次服 用。成人量135~600mg/d,分3次服,儿童患者酌减; 空腹服用可减少食物对锌吸收的干扰。 醋酸锌:成人,25mg/次,4次/日,临睡前加服50mg。 葡萄糖酸锌和甘草锌:极少有胃肠道副作用,排铜效 果和硫酸锌相当,更适合于长期治疗WD,常用 量:560mg/次,3次/日,饭后服。甘草锌6~9片/d,葡 萄糖酸锌9~12片/d,分3次服。
肝脏表现

WD的组织损害与沉积在组织中的铜含量呈 正相关,所以4岁以下儿童症状不明显,
一般肝病症状较神经症状早出现半年至一 年。 临床表现类似爆发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及肝硬化等。


神经


由于铜在大脑(尤其在基底节)沉积,极易出现 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上肢震颤,精细动作困 难,严重者影响进食,步态不稳,出现精神症状 表现。 若基底节区广泛受损,其表现为流涎、口吃, 说话不清,智力减退,表情异常等,大多在出现 肝症数月或数年后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为Wilson病(Wilson 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发病率仅0.5/ 10 万~3/10 万,其基因定位于13q14. 3,编码1 个P 型ATP 酶,此酶参与铜跨膜转运的代谢过程。

目前研究多认为由于WD 基因突变使其功能降低或丧失而导致铜代谢异常,肝合成铜蓝蛋白速度减慢,胆汁排铜明显减少,铜沉积于肝、脑、肾、角膜、血细胞和关节等组织中,引起了相应脏器损害的临床症状。

铜蓄积可导致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从坏死的肝细胞释放的大量铜可导致溶血,并逐渐沉积在脑、肾、角膜、骨关节部位,引起多器官受累。

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边缘有铜盐沉着(K-F环)为其临床特征。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避免严重的不可逆的组织器官损害,常可获得与健康人一样的生活和寿命。

1921年Hall首先分析68例有血缘关系的HLD病人,其中34例至少与另一名患者有血缘关系,且绝大多数是表(堂)亲。

因此Hall确信HLD属遗传性疾病,并且指出是由2个不同的隐匿性代谢缺陷的基因传递所致,其传递形式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一致。

我国调查167例HLD 先证者的家系,615位先证者及其同胞中,278人证实为HLD,按Hardy-Weinberg公式计算;(278-167)/(615-167)=0.248。

此值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预期值0.25极接近,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先天代谢缺陷病。

其病理生理基础是铜代谢呈正平衡。

全身组织内有铜的异常沉积。

本病散见于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

从遗传学说研究估计本病发病率约为人口的16万分之一。

我国(包括台湾)的不完全统计有220例。

大多数在少年或青年期发病,以10~2 5 岁最多,男女发病率相等。

幼儿发病多呈急性,在数月或数年内死亡,30岁以后发病多属慢性型。

(1)早期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消化不良、嗳气、食欲不振等,脾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类似肝炎,迁延不愈。

以后肝脏缩小、质硬、表面有结节,发展为坏死性肝硬化。

(2)精神症状常表现为性格异常、忧郁、癔病样发作,以及智力、记忆力减退、言语等表达能力障碍。

(3)神经方面症状以锥体外系运动障碍为主:不自主运动、震颤、共济失调、甚至肌强直、全身痉挛。

(4)眼部出现Kayser-Fleischer角膜色素环。

铜浓缩在溶酶体中,肝铜含量显著增加。

血铜蓝蛋白浓度降低。

铜在红细胞内沉着引起溶血性贫血和黄疸。

白细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明显减少。

(5)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氨基酸尿、尿中铜、尿胆素原、钙、磷酸和尿酸的排泄量增加。

磷、钙的丢失可引起骨、关节异常。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肝豆状核变性的一系列病变是铜代谢障碍引起的。

好发于10~25岁。

正常人从食物中获取铜,95%的铜在肝脏内合成铜蓝蛋白,极少以直接反应铜存在。

80%的铜从胆汁、粪便中排泄。

Wilson病人肠道吸收铜增强,肝脏内有一种特异蛋白,对铜的亲和力强,可阻止铜蓝蛋白合成,血液中铜蓝减少。

这种蛋白和铜结合松散,铜释放入血,铜盐沉积在肝脏、脑、肾、角膜等。

有研究证实,肝细胞中异常蛋白称作金属硫团(Metallothionien),与铜有极高亲和力,与铜形成不可溶聚集物,不能被酶分解,也不能从胆汁排出。

这些聚集物沉积在肝脏、脑、肾、角膜,引起一系列毒性反应。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发生机制有以下几个学说:①该类患者胆汁中与铜结合的正常物质缺陷,可能是鹅脱氧胆酸与牛磺酸结合缺陷,导致胆汁分泌铜功能障碍。

不支持这一学说的证据是:该类患者胆汁铜结合蛋白没有质的改变,而且没有证据表明该类患者存在胆酸代谢异常。

②肝脏铜结合蛋白合成异常,导致蛋白对铜的亲合力增加,支持这一学说的证据有,Wilson病患者铜结合蛋白(肝脏铜蛋白)对铜的结合常数是原发性胆汁性硬化患者该常数的4倍,但人们对资料的分析方法提出质疑,因而,Wilson病中异常蛋白对铜的高亲和力是否就是Wilson病的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③最合理的学说,是肝脏细胞的溶酶体参与了铜的代谢过程,实验观察到,Wilson 病患者肝细胞溶酶体含量高出对照的40倍,认为Wilson病患者肝细胞溶酶体缺陷干扰了铜由溶酶体分泌到胆汁中去的过程,从而导致了Wilson病患者肝脏含铜量的增加。

总之,Wilson病不是由于肠道对铜吸收增加,而是由于胆道对铜的分泌障碍,这一障碍是先天性的,有基因缺陷的患者,在生后3个月不能合铜正平衡代谢转为正常,使铜正平衡代谢持续存在,结果导致了铜在体内的堆积。

肝豆状核变性病理改变一、肝脏最早的组织学变化是光镜下小叶周边区的肝细胞核内糖原变性。

核内糖原成块或呈空泡状,有中等程度的脂肪浸润。

脂肪滴由甘油三酯组成,以后脂肪滴数量增加,并融合增大。

脂肪变性从形态学上与酒精脂肪变性相似,与脂肪变性并存或在脂肪变性前就已发生病变的细胞器是线粒体,线粒体体积增大、膜分离、嵴扩张、呈晶体状排列,有空泡、基质呈显著颗粒状。

线粒体变化可能在发病机制上与脂肪变性有关。

随着D-青霉胺的治疗,线粒体变化可以减轻甚至消失,说明线粒体的变化是由铜的毒性作用引起。

肝脏由脂肪浸润到肝硬化这一过程的变化速度个体差异很大。

某些患者可发生慢性活动性肝炎,可有单核细胞浸润,多数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可有碎屑样坏死,并且这种坏死可越过界板,可有肝实质塌陷,桥接样坏死和肝纤维化,这种慢性活动性肝炎相鉴别。

肝脏病变可自然缓解,可进展为大结节性肝硬化或很快发展为暴发性肝炎,后者治疗效果很差。

在肝硬化形成过程中可能有肝实质的炎性细胞浸润或实质坏死,最终形成大结节性或大结节小结节并存的肝硬化,纤维分隔可宽可窄,胆管增生,还可伴有Wilson病早期的一些病理变化如核糖体变性、脂肪变性等。

二、脑整个神经系统均可受累,而以豆状核、视丘、尾核、脑岛和带状核受累较重,以豆状核内的壳核最为显著。

肉眼可见大脑半球有不同程度萎缩,豆状核缩小、软化和小空洞形成,组织学显示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星形胶质细胞肥大、增生和变性。

三、肾脏铜在近曲小管沉着,显示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

四、角膜铜沉着在角膜后Descemet膜的周围形成棕绿色的色素沉着,称Kayser-Fleischer环。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治疗促进铜盐排泄1、右旋青霉胺该药是治疗肝豆状核变形的首选药物。

它能有效地络合体内的铜,将后者由组织中动员出来,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肾,随尿液排除体外。

口服每日1g,可使尿铜排泄1-3mg。

常用剂量为每日1-1.5g,分4次在餐前及睡前服用,可以从每日0.5g开始逐步增加,体重低于40kg的儿童按0.02g/kg•d服用。

其效果显著,但临床见效慢,所以必须耐心并坚持服用。

有的在服用6个月后才见到疗效。

2、二巯丙醇(BAL)一般成人用2.5mg/kg•d,分两次肌内注射;小儿每次30~50mg肌内注射,每日3次,10~14天为1疗程。

停药1~2周后可给予第2疗程,必要时可重复数个疗程或改1~2周肌注1次,每次100~200mg。

缺点是注射部位疼痛,易引起硬结和臀部脓肿,常发生头痛、呕吐等不良反应,以及对慢性患者疗效较佳而对急性病者疗效较差。

3、二巯丙磺钠(Unithiol)该药排铜作用较二巯丙醇略强.,不良反映也较轻。

常用量为5%二巯丙磺钠2.5ml肌肉注射,每日2次,5日为1疗程,可间歇重复使用。

对轻症病例疗效较好,但重症或晚期病例难获得满意疗效。

可有头晕恶心、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

4、二巯基丁二钠(DMS)此药增加的尿铜排泄量比二巯丙醇高2~3倍以上,不良反应少,部分病人可引起轻度溶血性贫血或过敏性紫癜。

一般用1.0g二巯基丁二钠溶于10%葡萄糖溶液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每厂l~2次,5~7日为1疗程,可间断使用数个疗程。

5、三乙烯四胺双盐酸盐此为铜结合剂,能增加尿铜排泄量,对于青霉胺过敏的病人,若脱敏无效,可用此药。

本品常用量为80mg,一日3次.用药时问14个月至2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驱铜剂。

6、中药肝豆片1号用肝豆片1号(合肥中药总厂依肝豆汤处方加工制成片剂,每片含大黄、黄连、姜黄各0.25g,金钱草、泽泻各0.625g,参三七0.042g)。

(二)阻止肠道对铜的吸收主要有锌剂。

1980年临床已证实锌剂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安全有效的药物,已被推荐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起始和首选药。

目前常用的锌剂有硫酸锌、醋酸锌、甘草锌和葡萄糖锌等。

日服锌剂能促进肠黏膜细胞内金属流基组氨酸三甲基内盐(Metallothionine)的合成。

这种蛋白含35%的组氨酸,对铜的亲和力大于锌,当其被锌诱导生成后,不仅可阻止外源铜的吸收,WH能与从组织进人肠黏膜的内源铜结合,然后随肠部膜脱落排出体外起到排铜作用。

锌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消化道出血,也可引起口唇、四肢的麻木等。

(三)减少食物中铜的摄入应避免食用含铜高的食物.禁用铜制食具。

若饮用水含铜高,则尽量使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1、含铜量高.禁止摄取的食物肥猪肉、动物内脏(猪肝、牛肝)、小牛肉等肉类;蟹、虾、乌贼、章鱼等自贝类;黄豆、青豆、黑日、扁豆等豆类:花生、芝麻、核桃等坚果类。

此外,蘑菇、全蝎等含铜量亦高。

2、含铜量较高,尽量少食的食物牛肉、鸡蛋、菠菜、香菜、芥菜、葱、茄子、蜂蜜、芋头等。

3、含铜量低,适宜日常吃的食物精白面、萝卜、藕、芹菜、小白菜、瘦猪肉、瘦鸡鸭肉(去皮去油)、马铃薯等。

牛奶不仅含铜量低.而且长期服用有轻度排铜之效。

(四)肝脏移植对有明显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原位肝移植可延长存活期。

(五)对症治疗肌强直可服抗胆碱药物,如苯海索;震颤及强直明显者可用左旋多巴或复方多巴;精神症状明显者可用抗精神病药物:有骨骼脱钙者,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六)护肝及护脑治疗给予葡醛内酯、水飞蓟宾、复合维生素B及维生素C等护肝药及神经营养药是必要的。

腺苷蛋氨酸既可促进肝细胞膜流动性恢复.又能增强对金属离子的整合功能,尤适用于有胆汁淤积、高胆红素血症的WD患者。

十、预后肝豆状核变性为慢性进行性疾病。

如果得不到规律的治疗,通常于发病后数年死亡,死亡原因多为合并感染,肝功能衰竭,极少数病人死亡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

倘若坚持长期规律治疗.不少患者获得正常生活30年以上,尤其对亚临床型或早期患者,长期缓解率更高。

不过腹型肝豆状核变性抢救成功率较低,肝豆状核变性已出现植物样状态或严重挛缩畸形的晚期病例,预后不良。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 r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sdisease(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