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统工程课件
交通工程学电子课件第16章智能交通系统
深度学习
模拟人脑神经网络,处理复杂模式 和抽象概念,提升系统决策能力。
强化学习
通过试错学习,使系统在不确定环 境下做出最优决策。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数据融合
数据可视化
将多源数据进行整合,提高数据准确 性和可靠性。
将复杂数据以直观方式呈现,便于理 解和分析。
数据挖掘
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支 持决策制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云计算技术
云存储
提供海量数据存储空间,实现数 据共享和远程访问。
云计算
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计算资源 的动态管理和按需分配。
云服务
提供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 基础设施即服务等模式,支持智 能交通系统的灵活扩展和高效运
行。
03
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场景
城市交通管理
交通流量监测与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流量,智能交 通系统能够自动调整交通信号灯的配 时,缓解交通拥堵。
02
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
通信技术
01
02
03
无线通信
用于车辆与车辆、车辆与 基础设施、车辆与行人之 间的信息传输,实现车联 网。
宽带通信
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数 据传输,支持高清地图、 视频传输等应用。
专用短程通信
用于车辆与路边基础设施 之间的近距离通信,如 ETC、电子停车设施等。
传感器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能够提供在线停车 位预约和预订服务,用户可以提 前了解目的地附近的空闲停车位 情况,并提前预订。
停车费支付与查询
通过智能停车系统,用户可以方 便地查询停车费用、支付停车费 用,避免因停车费用问题而产生 纠纷。
交通安全预警与控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ppt课件
交通运输网络连续性,运输方式,服务水平
陆上交通运输网络可达性,规划区内某一点出发 抵达任一目的地的行程距离、行程时间或费用的大 小。它反映各节点间交通的便捷程度。
结构性能评价指标
交通运输网络中的协调发展,营运里程,客货运 量,客货运周转量 ,客货流密度与运送能力的比值 交通运输网络的覆盖形态
3、形成集装箱内陆运输通道 构筑8大集装箱港通往腹地的主要通道,并连接130个集装箱 中心站和中转站所在城市,其中,中心站所在城市40个,中 转站所在城市90个。
交通流理论模型
概率统计模型 排队论模型 跟弛模型 流体模拟理论:车流波
网络的连通性与交通流动态平衡
交通流动态平衡 瓶径转移
交通诱导的负作用
交通网络失连: 京沪高速公路天津段几十公里天津外环线公路 京杭运河济宁以北段的复航
3.3 交通运输网络的可靠性
以往交通模型通常假定路段总是以最大的通行 能力在服务,并认为网络结构一直是固定不变的 交通运输网络的可靠性分析最初的驱动力来源 于地震等自然灾害对道路网络连通性的影响. 同时,还有许多诸如洪水、山崩、交通事故、道 路破坏、上下班和节假日等因素,都会导致网络通 行能力的下降. 交通运输网络的可靠性研究主要就是探讨这些 不确定性因素对交通运输网络的影响.
20
五纵:同江--三亚、北京-福州、北京--珠海、重庆-湛江、二连浩特-河口 七横:绥芬河-满洲里、丹东-拉萨、青岛-银川、连云港--霍尔果斯、 上海--成都、上海-瑞丽、衡阳-昆明
21
22
1、连接大中城市
国家高速公路网连接所有现状人口超过20万的大中城市。 2、构筑综合运输体系
为保障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国家高速公路网需连接重 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包括50个铁路枢纽城市、50个主要港口、 67个航空枢纽及140多个公路枢纽城市,其中具有综合运输 功能的枢纽为48个。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课件 第3章 运输系统分析
3.1.2 系统分析的对象及内容
• 系统分析提问
3.1.3 系统分析的原则
• 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 任何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系统的生存和发展是以外部环境为条件的,环境的变化对系统有 着很大的影响
– 对系统的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于弄清系统目前和将来所处环境的状况,把握系统发展 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第三章 运输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3. 运输系统分析
3.1 系 统 分 析 3.2 运 输 系 统 目 的 分 析 3.3 运 输 系 统 结 构 分 析 3.4 运 输 系 统 与 环 境 相 互 影 响 分 析
3.1 系统分析
3.1.1 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3.1.2 系统分析的对象及内容 3.1.3 系统分析的原则
的情况 •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现有系统是否过于落后而必须发展新系统 • 在客观环境中是否出现了功能超过现有系统的竞争系统 • 系统的用户是否提出了新的要求
3.2.3 运输系统目的分析的内容
系统目的的可实现性: 系统目的的可实现性是指改造或新建一个系统时,提出的 系统目标在客观上是否能够实现 • 系统目的的科学性 • 系统目的的可实现性 • 系统目的的完善性 • 系统有无具体的指标体系
• 运输系统结构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弄清和理顺运输系统各构成要素(子系统)之 间的关系,为实现系统功能建立起优良的系统结构
3.3.2 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的关系
• 结构是完成系统功能的基础 • 不同的系统结构产生不同的系统功能和功能效率
3.3.3 运输系统结构分析的任务
• 运输系统组成要素分析 • 运输系统要素间的关系分析 • 运输系统结构分析 • 运输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运输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分析
讲-第五章交通系统工程
第五章交通系统动态控制我们知道,世界绝大部分系统尤其是交通系统,都是动态系统,而且很多是动态反馈系统,不断的反馈使系统的输出与理想输出之间的误差越来越小,成为使系统能够按照理想的输出予以实现,来完成我们的目标,这就构成了系统的控制。
交通系统大部分为人造动态系统,构造的交通系统可控性能与目标优化成为我们的中心任务,只有实现这些,才能使交通系统按照我们的目标予以实现,同时投入最小或产出最大。
因此需要对交通系统的控制进行专门研究。
首先用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运用状态空间法建立动态系统控制的优化模型过程。
假定有一控制器可以控制物体M垂直上升和降落,见图5.1.1。
设M的质量为1,受重力g的作用,该控制器对M的垂直作用力为u(t),u(t)的最大幅值为K,M可解释为一架直升飞机或矿井的升降机。
若已知M在t=t0时离地面高度为x10,垂直运动速度为x20,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控制作用力u(t),使M最快的达到地面,并且达到地面时速度为零。
解:假定x(t)以地面向上为正,作用力向上为正,得到运动方程:d2x/dt2=u(t)-g(t)令x=x1,.x=x2,得状态方程:.x10 1 x1= + (u-g).x20 1 x2 1初始条件:x1 (t0) x10=x2(t f) x20≤性能指标则表示为:J=t f-t0于是问题就可归结为求满足控制约束u(t),使系统从初始状态转移到终止状态所需的时间最小.这里再以城市单一交叉路口动态系统优化控制模型为例来近一步说明交通动态系统优化控制的基本概念。
交通控制是通过安装在路口的信号灯来控制车流的有序运动,以达到提高通行能力的目的。
其控制方案主要包括参数有:(1)信号周期:路口的各个相位是按顺序切换的,一次循环称为一个信号周期。
(2)绿信比:对一个相位,其绿灯持续时间与周期长度之比。
对于某个特定相位的车辆,绿信比决定了其在路日的等待时间。
(3)绿灯时间:路口某相位绿灯持续的时间。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讲义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一章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一节系统的定义与属性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系统,系统的概念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和基本的概念。
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体。
辩证唯物主义体现的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及其统一性的思想,就是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从经验到哲学的科学;从思辨到定性到定量。
一、系统的定义对系统要领的一般认识——系统意识由若干环节组成的链状事物,环环相扣,由此及彼的链状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
认识系统的链和环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因素:1、认识对象系统的全部组成环节;2、认识这些环节联结部分的形成和特点。
系统意识——思考、研究、探索和处理某一事物时,要有意识地把它看成一个系统,明确链-环关系,从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问题。
系统是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二、系统的属性1、目的性——系统具有明确赋予的、预期的目标。
2、集合性——组成系统的元素是多个,至少有二个。
3、相关性——系统组成的元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4、阶层性——系统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分解成子系统。
5、整体性——任何一个元素离开整体功能就失去意义。
6、环境适应性——适应环境系统变化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第二节系统的分类、结构与功能一、系统的分类1、按自然属性分类:自然系统——自然界自然生成的一切物质和现象。
人造系统——为了生存和发展应用自然规律构造的系统。
2、按属性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的形态化。
概念系统——实体系统的“灵魂”。
3、按运动属性分类:动态系统——系统部结构参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静态系统——系统部结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4、按系统与环境间的关系分类:开放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
封闭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存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
交通工程学电子课件第16章智能交通系统
16.2 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
TMP.ES_紧急
f 紧急事件处理人员 t 紧急事件处理人 ES.TMP_紧急车辆 车辆行驶路线
_ES_紧急调度确认 f 紧急事件处理人员 _ES_紧急事件请求 f 紧急事件处理人员_
员_ES_决策支持
行驶路线请求
t 紧急事件处理人员 _ES_紧急调度顺序
03 ITS标准 ITS项目的评价包括:经济、技术、社会、环境影响、风险五个方面。
16.3 智能交通系统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01
传感器与
控制技术
03
计算机技术
05
信息技术
02
多媒体技术
04
通信技术
06
智能交通系统中应用的
关键技术
16.4 ITS实用系统
交通信息系统 系统的服务功能
出行前信息服务
行驶中驾驶员信息服务 途中公共交通信息服务
16.2 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
服务领域
中国:
1、交通管理与规划;2、电子收费;3、出行者信息;4、 车辆安全与辅助驾驶;5、紧急事件和安全;6、运营管理; 7、综合运输;8、自动公路。
美国:
1、智能化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2、高速公路管理系统3、 公共交通管理系统;4、事件和事故管理系统; 5、收费系统;6、电子受付系统;7、铁路平交路口系统; 8、商用车辆管理系统;9、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驶路线请求 ES.TMP_ 交通 控制紧急请求
ES_紧急车辆 调度状态
TMP.ES _紧急
ES_紧急车辆 事故详情
ES_紧急事件当前状态 ES_事故指令请求 ES_本地决策支持
提供紧急 服务人员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课件 第2章 系统工程与运输系统工程
2.1.4 系统工程方法论
• 硬系统方法论 (Hard System Methodology , HSM)
• 软系统方法论(Soft Systems Methodology, SSM)
2.1.4 系统工程方法论
• 系统工程活动矩阵
2.1.5 系统工程的技术内容
• 运筹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数量经济学 • 技术经济学 • 计算机科学 • 管理科学
制造和服务,以及以“充分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为目的的各种组织管理活 动 • 系统工程的总目标是“综合最优化”
2.1.1 系统工程的概念
系统工程的典型事例 • 都江堰工程 • 皇宫修复工程 • 泰勒的科学劳动组织 • 阿波罗登月计划
2.1.2 系统工程的本质与特点
系统工程的本质 系统工程与其它工程相比,其区别在于: • 系统概念的不同 • 研究对象的不同 • 研究方法的不同
标体系的制定、常用的运输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 运输系统决策:讨论运输系统决策的意义、决策问题的分类以及运输系统常用的决策方法。 • 运输系统模拟:讨论运输系统模拟的意义、运输系统模拟的主要方法及其在运输系统中的应
用。
谢谢观看!
2.2 运输系统工程
2.2.1 运输系统工程的含义 2.2.2 运输系统工程的内容
2.2.1 运输系统工程的含义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是以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个运输活动为对象,将运输系统中的人员、运 输工具、运输线路(航线)、运输基础设施、运输信息等作为一个整体,从系统的观点 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为交通运输活动提供最优规划和计划,进行有效地 协调和控制,并使之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组织管理方法。
第二章 系统工程与运输系统工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课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课件简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是一门涉及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如何优化交通网络,使得人们能够以最快、最安全、最经济的方式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本课件将介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目录1.什么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2.交通规划3.交通设计4.交通管理5.交通技术1. 什么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涉及到了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它的目标是优化交通网络的效能,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效率和可持续性。
它考虑的因素包括道路、桥梁、交通信号、交通管理系统、公共交通等。
2.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如何确定交通需求、制定交通政策、规划交通网络等问题。
交通规划师使用各种数据和模型来分析交通需求,预测未来交通流量,并制定相应的交通规划方案。
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性、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交通规划师需要考虑交通需求、土地利用、环境影响等因素,制定合适的交通政策和规划方案。
3. 交通设计交通设计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它涉及到如何设计交通基础设施、交通信号系统、道路标志等。
交通设计师需要考虑道路的几何形态、交通流量、交通安全等因素,设计出具有良好交通能力和安全性的交通系统。
交通设计还包括交通设施的定位和设计。
交通设施的定位涉及到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布局,以满足预期的交通需求。
交通设施的设计涉及到设计道路、街道、交通信号、停车场等。
4. 交通管理交通管理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如何管理交通流量、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等问题。
交通管理包括交通信号控制、公共交通管理、停车管理等方面。
交通管理需要使用各种技术和工具来监测交通流量,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提供实时交通信息等。
交通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PPT课件
规
n
划 模
aij x j bi
型 的
j 1
x j 0 , j 1,2,3,, n
基
本
原
理
极大值模型
第10页/共73页
五、线性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
第
一
节 线
Min Z=c1x1+c2x2+c3x3+…+cnxn
性
规
a11x1+a12x2+…+a1nxn ≥ b1
(1)
划
模 型
a21x1+a22x2+…+a2nxn ≥ b2
六、线性规划模型的基本假设
1.线性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2.可分性 活动对资源的可分性 3.可加性 活动所耗资源的可加性,资源总需要量为多种活动所需
资源数量的总和。 4.明确性 目标的明确性 5.单一性 期望值的单一性 6.独立性 变量是独立的表示各种作业对资源都是互竟关系,没有
互助关系 7.非负性
amj
b1
b2
b
bm
第三节 单纯形法
用矩阵描述
一
Max z CX
线
AX b
性 规
X
0
划
的 标 准 型
A
a11
a12
a1n
P1
P2 Pn ;
am1
am2
amn
b1
b2
b
b3
bm
第33页/共73页
第三节 单纯形法
可行解
二 线 性 规 划
最优解 基 设A为约束方程组的m×n阶系数矩阵,其秩为 m(。B是矩)阵,A则中称mB×是m线阶性非规奇划异问子题矩的阵一个B基。0 不 失一般性可设
交通系统工程
一般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 系统的整体性 • 系统的开放性 • 系统的动态相关性 • 系统的层次等级性
• •
•
•
• •
控制论的产生与发展 维纳于1948年出版了《控制论》一书,他对控制论的定义是:“关于动 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明确地指明这门新科学既突破了动物 和机器地界限,又突破了控制工程与通信工程地学科界限。因而维纳的 控制论阐述着两个根本观念: ① 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系统都是信息系统。控制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信息 运动的过程。无论是机器还是生物,在构成控制系统的前提下,都存在 着对信息进行接收、存取和加工的过程。 ② 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系统都是控制系统。一个系统,一定有它的特定 输出功能,而要具有这种输出功能,必须有相应的一套控制机制。控制 必须要有目标,没有目标,则无所谓控制。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行为及 反馈使系统受到控制。 人们根据维纳的定义形成的比较公认的看法是:“控制论是以研究各种 系统共同存在的控制规律为对象的一门科学。” 钱学森认为其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三项理论(相对论、量子论、 控制论)之一。
第一章 系统及运输系统
第一节 系统的概念
• 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 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系统通过整体作用支配和控制要素 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特性 和功能 系统和要素的概念是相对的
• 系统的特性
整体性 相关性 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
•
•
控制论的发展已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是第一个时 期,即经典控制理论时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单因素控制 系统,重点是反馈控制,借以实现的工具是各种各样的自动调节器、伺 服机构及其有关的电子设备,着重解决单机自动化和局部自动化问题。 如用自动调节器来控制锅炉水位,用伺服机构使雷达自动跟踪目标,控 制火炮自动瞄准等。但是这些都是单变量自动控制,只解决单输入与单 输出系统的控制问题,在应用上有一定局限性。 控制论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为60年代,即现代控制理论时期。随着导弹系 统、人造卫星、航天系统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提出了多输入、多输 出、高精度和参数时变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以往经典控制论已不能 满足需要了。因而这一时期,控制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成了多因素控制 系统,研究重点是“最优控制”,研究借助的工具是电子计算机。美国 科学家卡尔曼(Kalman)等人将量子力学等内容引入到了控制论中,扩 展了经典控制论的内容,将控制论从“经典控制论”推向“现代控制理 论”,从单变量的自动调节发展到多变量的最优控制。
交通系统分析初稿PPT课件
24
※所谓系统工程(SE),是综合应用系统思想、现代数学方法、电 子计算机技术和其他相关的工程技术,对系统特别是大系统的信 息流动、组织结构、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设计、评价、制造和 管理,以期从总体上实现最优化的组织管理技术和边缘科学。
25
※系统工程所体现的系统性
• 所谓系统性问题,就是系统设计、开发、管理、控制的目的 性、整体性、相关性、最优性、综合性和环境适应性问题。 (交通运输系统)
❖ 交通运输系统对社会经济具有基础性。 ❖ 交通运输系统具有不可挪动性。 ❖ 交通运输系统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 ❖ 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替
代性。
2020/3/27
22
3、交通运输系统的作用
❖ 交通运输系统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 交通运输系统是实现流通的物质手段。 ❖ 交通运输系统是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的纽带。 ❖ 交通运输系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也是工业
2
F为系统的整体功能; Fi为各要素的功能,i = 1,2,…,n
(3)系统的整体性表现为三种情况:
1)整体大于各组成要素之和,即F>∑Fi 。
要素之间的关系:协同作用
事例:一个臭皮匠,没张好鞋样;两个臭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 皮匠,顶个诸葛亮。
2)整体等于各组成要素之和, 即F=∑Fi。
要素之间的关系:没有协同作用。
• (1)薛华成教授主编<<管理信息系统>>(第4版)指出:从系统的综合复杂 程度方面考虑,可把系统分成物理、生物、人类社会及宇宙3类。
宇宙 社会 人类 动物
植物 细胞
控制机械 时钟
框架
2020/3/27
19
7(1)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课件
表1 甲、乙两原料营养成份含量及最低需要量
营养成分
甲原料x 1
乙原料x 2
(营养成分单位/原料 (营养成分单位/原料
配合饲料的最 低含量
单位)
单位)
钙
1
1
10
蛋白质
3
1
15
热量
1
6
15
2020/12/19
一、建模
设配合饲料中,用甲x1单位,用乙x2单位, 则配合饲料的原料成本函数,即决策的目标 函数为Z=10x1+20x2。考虑三种营养含量限 制条件后,可得这一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如 下:
线
目标问题如何处理?
性 规
2.实现目标的多种方法 若实现目标只有
划
一种方法不存在规划问题。
模 型
3.生产条件的约束——资源是有限的
的
资源无限不存在规划问题。
基
本
原
理
2020/12/19
三、技术经济研究中运用线性规划方法的
第
特点及局限性
一
节
特点:
线 性
1.可以使研究对象具体化、数量化。可以对
规
所研究的技术经济问题做出明确的结论;
第三节 单纯形法
一、线性规划的标准型 二、线性规划问题的解 三、单纯形法 四、单纯型表
2020/12/19
第三节 单纯形法
LP目标函数有的要求实现最大化,有的要求实现最小
化,约束条件可以是“<=”、“>=”、“=”,这种多
一
样性给讨论问题带来不便。为了便于讨论,我们规定
线
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为:
2020/12/19
二、线性规划的求解——图解法 (五)最大化问题的图解法
《运输系统工程》课件
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管理
总结词
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管理是运输系统工程在铁 路货运领域的应用,旨在提高铁路货运的运 输效率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管理主要包括对列车编组 、调度、装卸等方面的管理。通过采用先进 的铁路货运管理系统和技术,可以实现列车 运行计划的优化、货物追踪和智能调度,提 高铁路货运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输 成本和碳排放。
物联网技术在运输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01
02
03
货物追踪与监控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追踪 和监控货物的位置和状态 ,提高运输透明度和可靠 性。
智能仓储管理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仓储 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 化管理,提高仓储效率。
车联网技术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 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驾驶 ,提高道路运输安全和效 率。
领域的重要支撑技术。
01
运输系统工程的体 系结构
运输系统工程的体系框架
1 2 3
运输系统工程的概念
运输系统工程是以系统思想为指导,运用各种运 输工程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研究和解决各种运 输系统问题的工程技术。
运输系统工程的体系框架
运输系统工程体系框架包括运输系统规划、运输 系统设计、运输系统建设、运输系统运营和运输 系统管理五个部分。
遗传算法
总结词
一种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的优化算 法
VS
详细描述
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原理的优化 算法,通过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来寻 找最优解。在运输系统工程中,遗传算法 可以用于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例如多目 标优化、大规模运输网络优化等。通过不 断迭代和遗传变异,遗传算法能够逐渐接 近最优解。
特点
运输系统工程强调整体性、系统性、 综合性、复杂性,注重运输系统的整 体优化和协同工作,以提高运输系统 的效率、安全和可靠性。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课件 第1章 系统与运输系统
• 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组合方式,各要素之间是相互统一和协调的
• 系统整体的功能不是各组成要素功能的简单迭加,而是呈现出各组成要素所没 有的新的功能
• 一个优化的系统,其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要素功能的总和。即:
n
F Fi i 1
式中:F是系统的整体功能 Fi是系统第i个要素的功能 (i = 1, 2, 3, …, n)
导出了概率性语法信息的度量公式—概率熵和互信息公式 • 建立了一些重要的性能界;信源的最大可能信息量,为了满足一定失真度的要求必须传
递的最小信息量,信道上的最大可能通过能力等 • 建立了一组重要的编码定理,从理论上指明了为达到上述性能界限应当遵循的信息处理
的方法和原则
1.1.4 系统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ystem Theory):耗散结构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比利时物 理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 1917~2003)提出来的。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普利高津着重阐述了以下几个观点: • 开放系统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耗散结构得以维持和存在的基础 • 非平衡态是系统的有序之源 • 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是系统产生耗散结构的内部动力学机制 • 系统的涨落导致系统走向有序
主义唯物的系统思想 • 在世界哲学史上,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的是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 •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前人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扬弃,汲
取了其“合理内核”,从而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开拓了系统思想的新时期
1.1.4 系统理论
• 系统理论包括通常所说的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的“老三论”:一般系统论、 控制论和信息论,以及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 同论和突变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v:速度; • N:通行能力
L
1.1.2 交通工程学的一些重要概念
或 T=3600/N(通行能力) 4) 通行能力(道路)(capacity) [C] 车辆数╱小时 – 基础通行能力(basic capacity) 即基本通力,假定只由相同性能、相
同技术数据的小汽车组成理想交通流行驶在该道路上,保持安全车头时距,
1.1.2 交通工程学的一些重要概念
2) 车速 规划用: speed [v] 地点车速(观察点、瞬时) spot speed 行驶车速(running speed)(不包括停车时间) 区间车速(overall speed)(包括停车时间) 群体、综合性统计数据
运行车速(operating speed) 实际情况下的个体行为结果 管理用控制 临界车速(optimum speed, critical speed) 设计车速(design speed) 修路用 3) 车头时距 T 安全值T≥2秒 • 车头间距 L
1.1.4 交通流数据采集技术 二、行程时间采集技术 1)测试车法
2)牌照法 3)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法 车载GPS设备以每2秒的采样间隔记录日期、时间、车辆位置和 速度,将数据传到计算机,与地理信息系统匹配,分析计算出 行程时间。 4)beacon(信标)定位法 每个一定距离(50-200米)道路边上设置beacon(信标), beacon(信标)具有信息存储、信息发射和接收功能,与车辆 上的车载设备通讯,同时与交通信息中心的计算机外设无线通 讯。每个信标的位置一定,可以及时得到车辆的位置信息。 5)车辆自动识别法 车窗上贴有电子标签,标签上有微型无线电发射器,发出车辆 自身的特征信息码路侧的天线和识别器把车辆的特征信息发送 到中心处理分析得到行程时间。
2.3 交通流的概率论研究 假定: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相互独立,车辆分布是随机的,车辆行驶看成一种 概率过程。 2.3.1 泊松分布(possion′distribution)
m k m pk e k!
(2.1)
• • •
m-单位时间间隔的平均到达率(辆/s,人/s) k~ 正整数 0,1,2…… P - 在t时间内到达k辆车或者k个人的概率。 k
1.1.3交通参数的基本关系
1.1.3 交通参数的基本关系
V Vmax
Q,V,K
Q
m~n:正常状态 n~l:不稳定
Q
(Qmax,V0) l~p:自由流
n
拥塞时Kmax K
o
l
V
V=a-bK
Q
k0 Q=ak-bk2
K
m
p
Q=V(Vmax-V)/b 或Qmax-Q=(V0-V)+1
d2=[Vn+1(t+T)]² /2an+1(t+T) d3=[Vn(t)]2/2an(t)
T时间内行
Xn(t)
后的位置
d3 n+1 d1
n+1车停车 所需时间
n车停车所需距离 n车停车所需时间
an,an+1加(减)速度
驶的距离
n+1 L
n
d2
2
交通流理论
要求紧急刹车而不发生碰撞: s(t)=d1+d2+L-d3 ∵V(t)=x,(t) a(t)=x,,(t) ∴s(t)=Txn+1,(t)+[x,²n+1(t+T)]/[2 xn+1,,( t+T)] +L -[x,,² (t)]/ [2 x,,n(t)]
课程编号:S209C084
交通系统工程
• • • • • 目的 讲法:从系统角度讲,讲规律性 取材 ―管理‖―工程‖ 内容简介 1. 交通工程概论 2. 交通流理论 3. 交通系统分析 4. 交通规划概论 5. 交通需求分析 6. 交通供给分析 7. 交通仿真技术
1
1.1
交通工程概论
交通工程的一些重要概念
P(h t ) e
T
(2.4)
P(h<t)
或 P(k<t)=1-e-t/T, T=3600/Q 小时交通量 改进的车头时距分布:位移指数分布(车头时距太小 P(h<t) 的车很少或者没有)
t
t
2
2.3. 4复合车头时距分布
交通流理论
t t P(h t ) (1 )[1 exp( )] [1 exp( )] T1 T2 • 多车道:一条畅行,另一条受限制 (2.5)
适用条件:车流密度不大,外接干扰因素少。
2
交通流理论
2.3.2 二项式分布:拥挤交通时,车辆到达的分布
P( x) Cxn p x (1 p)nx
–x=0,1,2……n 1辆车到达的概率 –p n个中一次取x的组合数 –Cxn
n Cx
(2.2)
n! x!(n x)!
(2.3)
2.3.3 车辆到达间隔分布(负指数分布):类似于排队论中顾客到达与到达间 隔,服务时间分布. t
Traffic Engineering 道路交通工程(日本) 交通工程? 道路 工程 汽车工程 道路环保工程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1.1.1 有关交通的若干根本概念 – Transportation (交通运输) 铁.公 水.空.管 – 大交通与小交通(通俗) 小(研究区域内) 大(研究区域与外部) – 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 Public Transport (Mass Transit) Individual(Trip Travel) Private Car Use
km Kf
基础、宏观研究
Q Q 辆/小时
Qm
Vf 千米/小时
V=Q/K
K
Kf
辆/千米
1.1.4 交通流数据采集技术 1.1.4 交通流数据采集技术 一、 交通流量采集技术 1) 非自动采集 • 人工采集法 • 试验车移动调查法 • 摄影法 2) 自动采集 • 环形线圈检测器 • 超声波检测器 • 磁性检测器 • 红外线检测器 • 微波检测器 • 视频(图象处理)检测器
2
2.2.4
2
2.3.6 选择分布建议
交通流理论
方差/均值
情况
分布
》1 =1 《1
均值中变量周 负指数分布 期性波动 基本随机 拥挤车流 泊松 二项式分布
2
交通流理论
2.4车辆跟驰模型的研究(交通动力学理论) 2.4.1 简单的跟弛模型
与前不同之处: 考虑司机的操作反应. 对前车运行状态的反应,研究单个车道交通 流特性.
灵敏度1/T
(2.9)
2
2.4.2
..
交通流理论
认为灵敏度车头间距成反比.
. .
非线性跟弛模型
x n1 (t T ) { 0 /[ xn (t ) xn1 (t )]}[x n (t ) x n1 (t )]
同的道路,不同的值。 T:(1.0~2.2秒) 2.4.3 一般形式
2.2 交通流特性(traffic flow characteristics)
2.2.1 交通设施种类 1)断续流设施:城市道路 2)连续流设施:高速公路,一般认为3.2KM是产生连续流的前提条 件。 2.2.2 连续流特征 (前面第一章) 2.2.3 断续流的特征(在交通控制这介绍)
2
交通流理论
算出的通行能力。 (理想.理论)
–可能通行能力 (possible capacity) (可实现的)考虑道路”服务 水平”的最大通行能力有的把它称为capacity –实际通行能力 (real capacity) 考虑到具体交通环境,各种干扰 后的通行能力 –设计通行能力(design capacity) 按照小于可能通行能力(最 大通行能力)的某一标准值来设计,考虑服务等级.
1) 原理 t时刻产生了“刺激”,延迟了T时间产生“反应”—反应时间T.假 设:反应与"刺激"的大小成比例地加速或减速,(跟驰). 反应(t+T)=灵敏度*刺激(t) t时刻相对位置 2) 模型 n车开始减速 n+1 n s(t)=xn(t)-xn+1(t) S(t) n车开始停车 d1=T*Vn+1(t) X (t)
影响实际通行能力
– 控制、管理因素
1.1.2 交通工程学的一些重要概念
5) 服务等级 “服务等级”与下列因素有关: • 行车速度、通行时间; • 行动的能力; • 交通中断与受阻; • 安全性; • 行车舒适性、通畅性; • 经济性. 道路标准分成A.B.C.D.E.F6个等级
V
A C
B
D E
F
1.0 交通量/通行能力
–
T1—畅行平均车头时距 —受限制车俩的曲线位移(即最小车头时距)
受限制流量占总流量的比例
T2—受限制平均车头时距
P 16秒 8秒 4秒 2秒
实际调查数据→找出统计规律→绘制诺模图 0.6 2.3.5 车速的分布模型 0.4 正态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 0.2 我国不符合,无统计规律
•
1秒
Q辆/时
Bc Pc Rc Dc
1.1.2 交通工程学的一些重要概念
• 影响通行能力的因素:
– 道路因素: 车道宽; 路面状况; 沿途条件; 路肩宽; 侧向余宽; 坡度、 线形; 车道分布。。。。
– 交通因素: • 车辆构成:大型车、自行车 ……
• 交通量及其时间空间分布
– 天气因素
影响实际通行能力天气因素
(2.6)
若假定d2=d3, 即:两个车停下来所行驶的距离和速度相等(同种性能 的车) 则: s(t)=xn(t)-xn+1(t+T)=Txn+1,(t+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