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的教案(基于问题的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8ce7b4d1f34693daef3e85.png)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理解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2、记住我国主要的东西铁路干线、南北铁路干线及其重要的铁路枢纽3、能在空白交通图上正确填注主要铁路枢纽。
能力目标:1、学会按客、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行进路线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德育目标:1、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经济建设交通先行的正确性2、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2、各种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难点:1、我国铁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2、按客、货的性质和需要,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教学思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然后指导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学法指导】教学生用比较、讨论、分析、归纳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初中地图册》第三册、课本插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先请同学们讨论回答下列问题:(课件展示)1、同学们每天是如何到达学校的?2、父母是如何到达单位上班的?3、家里购买大件商品是如何运回家的?4、你出门旅行乘坐过什么交通工具?生1:我是骑自行车上学的,我爸爸是乘单位的班车上班的,我妈妈是骑自行车上班的,我出门旅行曾坐过飞机、火车、汽车。
生2:我是步行上学的,我爸爸是乘公交车上班的,我妈妈是乘单位的班车上班的,我出门旅行曾坐过火车、轮船、汽车。
……师:通过大家讨论,我们了解运输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天都要与它打交道,大家能否谈一谈如果没有交通运输业,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有谁知道发达的交通运输业使哪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了呢?生:如果没有交通运输业,有些路远的同学可能会天天迟到,出门旅行也……师:大家说的非常好,都能从实际出发,说明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交通运输不仅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影响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谁能说出几个交通运输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例子呢?生1:东亚的经济强国日本,是地处太平洋的岛国……生2:德国地处欧洲陆上“十字路口”……师:请阅读课本实例,然后思考说明了什么?生: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交通事业的发展能加快经济建设,促进各地信息交流。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84885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9.png)
八年级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搜集和整理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关注度。
教学重点:1.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
2.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教学难点:1.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 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关注度。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教师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使学生掌握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于交通运输方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探究活动(10分钟)1. 教师出示探究任务:调查家乡的交通运输状况,了解家乡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变化。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调查方案。
3. 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数据。
4. 学生整理调查数据,制作报告。
七、成果分享(5分钟)1. 各小组代表分享调查报告。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815526bd64783e09122b37.png)
京是北京的简称,沪是上海的简称。
用起讫点的简称或别称命名。
2.认识铁路线的分布:三横五纵
1.京包线—包兰线
东西干线2.陇海线—兰新线
(自北向南排列)3.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1.京沪线
2.京九线
南北干线3.京哈线—京广线
(自东向西排列)4.焦柳线
5.宝成线—成昆线
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能够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运用地图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和主要干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பைடு நூலகம்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四分布特点:东部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交通运输网密度小。
通
八京包线—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
达三横陇海线—兰新线(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
的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上海—杭州—
交铁路干线株洲—贵阳—昆明)
通京沪线(北京—上海)
运京九线(北京—九龙)
输五纵京哈线—京广线(哈尔滨—北京—广州)
6.从郑州乘火车到上海,选择最近便的路线,沿途经过那些铁路线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
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徐州——→上海
1.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哪些地方稀疏?哪些地方稠密?
2.我国西部的交通运输线稀疏的原因是什么?
3.找一下我国还有没有省区没有铁路线分布?
4.从图上看,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重要?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优秀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62252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6.png)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关注,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难点:如何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信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张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了解的交通运输方式。
(2)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2.学习新课(1)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
(2)课堂讲解a.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阶段b.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c.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形成过程(3)案例分析展示几个我国交通运输网发展的典型案例,如京九铁路、青藏铁路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a.该交通运输方式在我国的发展状况b.该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不足c.该交通运输方式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2)成果分享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成果。
(2)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四、作业布置1.复习教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可能由于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调整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1)课堂讲解师: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生1:初期阶段,主要依靠水路和驿道。
生2:中期阶段,铁路和公路开始发展。
生3:现代阶段,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等多元化交通方式迅速发展。
师:很好,那么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这些阶段有哪些特点?生4:初期阶段,交通方式单一,速度慢,效率低。
地理初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地理初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8f095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8.png)
地理初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地理初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1一、设计思想通过实例和新闻材料及亲身体会等,让学生熟悉到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进展中的作用,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实际问题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刻苦学习、把握科技、立志报国的思想以及环保观念。
三、教学重点: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四、教学难点:学会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六、课前预备:学生:搜集能说明交通运输重要性的信息和资料。
教师: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
七、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非常亲密,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展现投影】这组投影片说明白什么?1.贵州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探明储量有几百亿吨,居南方各省区之首,然而,丰富的煤炭资源受交通限制,有些煤炭运不出去;贵州林木总蓄积量有1亿多立方米,由于交通不畅,有的地区采伐的木材,腐烂和运出的一样多。
因此,贵州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要致富,先修路。
”2.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
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培育学生的分析力量、归纳力量,同时形成感性熟悉──交通运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特别重要。
)【学生答复】说明交通运输业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这两个事例分别从货运、客运两个方面说明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进展,进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都要优先进展运输业。
所以说,交通运输是经济进展的“先行官”。
【出示板书】一、经济进展的“先行官”【教师承转】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感受到它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在班内谈一谈对它的体会。
【学生活动】先在小组内沟通,然后在班内分别沟通;教师留意总结交通运输的定义及现代主要交通方式。
八年级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0c15a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0.png)
1.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认识到交通运输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增强对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为国家和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交通运输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关注绿色交通。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基本构成和空间布局,了解各种交通工具及设施的特点和功能。
2.分析交通运输布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掌握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原则。
3.识记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干线和公路网络,了解其在全国交通运输网中的作用。
2.掌握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原则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使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交通运输数据,提高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激发学习兴趣。
2.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布局和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详细讲解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原则,如经济、地形、人口等因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合理性。
4.结合地图、图表等工具,介绍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干线和公路网络,让学生掌握全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情况。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运用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一张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交通现象的好奇心。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吗?它是如何布局的?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这一章节,探索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逐步完善的中国交通运输网教学设计
![逐步完善的中国交通运输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82d64c31126edb6e1a100d.png)
“逐步完善的中国交通运输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交通运输的几种方式并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了解我国的交通网络的地区分布特点。
方法与过程:通过看图、读图、说图的方法,辅以小组讨论,探究相关问题的成因及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良好习惯;2,养成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问题的品性。
【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2,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地区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铁路“三横五纵”的分布格局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展示图片,让学生从中提起信息,师生互动,进入交通运输这一话题。
第四章中国经济的发展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许坊中学---邓德平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提问:大家每天是如何来上学的?(骑自行车、不行、乘公交车、、、、、、)进一步提问:此外还有那些交通工具?指出:有人说:“地球越变越小”,其实就是说交通工具的现代化,改变着我们的距离感。
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中国的交通运输的有关问题。
出示:“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思考:三个阶段的交通工具相比,哪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最大?这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点拨:现代交通工具对环境影响最大,主要是利用燃料做动力,应大力植树造林或者开发新能源。
开放思维:(学生讨论)那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学生回答:交通运输就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和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点拨: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过渡:认识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指导完成活动题)历史上我国有著名的四大“米市”。
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一下他们当时能够成为著名米市的原因。
(出示图,看图讲解)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出示图,看图回答。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7246b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a.png)
八年级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第一章:交通运输网的定义与重要性1.1 交通运输网的定义1.2 交通运输网的重要性1.3 交通运输网的分类第二章:古代交通运输方式2.1 古代的交通工具2.2 古代的运输方式2.3 古代交通运输网的特点第三章:近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3.1 蒸汽机的发明与运用3.2 铁路交通的发展3.3 汽车和航空交通的兴起第四章: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4.1 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4.2 铁路交通的提速与现代化4.3 航空交通的国际化第五章: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现状与挑战5.1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现状5.2 我国交通运输网面临的挑战5.3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战略第六章:交通运输网的技术创新6.1 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6.2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6.3 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推广第七章:交通运输网与环境的关系7.1 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7.2 绿色交通的发展7.3 交通运输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策略第八章:交通运输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8.1 交通运输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8.2 交通运输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8.3 交通运输网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第九章:交通运输网的国际合作与发展9.1 交通运输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9.2 国际交通运输网络的现状与挑战9.3 我国在国际交通运输网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第十章:面向未来的交通运输网10.1 未来交通运输网的发展趋势10.2 未来交通运输技术的创新方向10.3 学生分组讨论与设计未来交通运输网的方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交通运输网的定义与重要性补充和说明:本章节需要学生理解交通运输网的基本概念,并认识到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网的价值。
二、古代交通运输方式补充和说明:本章节需要学生了解古代交通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可以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古代交通运输的魅力。
三、近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补充和说明:本章节需要学生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过程,特别是蒸汽机和铁路交通的重要意义。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初二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93089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6.png)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交通运输主题进行讨论,如:家乡的交通状况、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2.各小组根据讨论主题,收集资料、整理观点,进行组内交流。
3.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全班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进行补充和提问。
4.教师对各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认识。
此外,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方面能力的差异,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交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课堂讲解:详细讲解交通运输网的相关知识,结合地图、统计图表等资料,分析交通运输线路、枢纽的空间布局及规划原则。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培养其可持续发展观念。
3.教学评价: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树立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尊重他人,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优秀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50b97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4.png)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发展历程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发展历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信息。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料3.教学视频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张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交通运输线路。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重要的交通运输线路吗?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发展历程和特点。
三、课堂讲解1.讲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
2.讲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驿站、官道到现代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
3.讲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特点,如网络化、高速化、智能化等。
四、案例分析1.展示一组我国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地图,让学生分析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发展历程和特点。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哪些?2.展示一张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我国高速公路网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吗?二、课堂讲解1.讲解我国高速公路网的发展目标,包括覆盖范围、车道数量、速度等级等。
2.讲解高速公路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带动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等。
三、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区,分析该地区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高速公路网的发展目标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https://img.taocdn.com/s3/m/c09fc0b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e.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一、教学目标1.掌握交通运输网的概念和形成的历史背景。
2.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现状。
3.了解我国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情况及影响。
4.了解交通拥堵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现状和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情况及影响。
2.难点:交通拥堵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我国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情况及对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交通运输网的概念和形成的历史背景1.交通运输网的概念:通过陆路、水路、空路等不同的运输方式和交通设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系统。
2.交通运输网的历史背景:交通运输网的形成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如人力车、马车、铁路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 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现状1.全国交通运输网的介绍:全国的交通运输网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道和航空四个方面。
2.我国交通运输发达区域的介绍:东部沿海、西南地区、京津唐等地的交通运输设施比较发达。
4. 了解我国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情况及影响1.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的介绍: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港口、机场等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状况。
2.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带来的影响:加快了信息、人力、物资等资源的流动速度,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经济发展。
5. 交通拥堵问题及其解决措施1.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交通设施建设不能跟上等。
2.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建设轨道交通、设立电子收费、限行等。
6. 课堂练习1.选择题:关于交通运输的概念和历史背景的问题。
2.分析题:请分析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7.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交通运输网的概念和形成的历史背景、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现状、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情况及影响、交通拥堵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知识。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https://img.taocdn.com/s3/m/d4501b5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2.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采用大量形象生动且具体清晰的图片资料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开展小组活动尤其是以身边的具体实例来开展活动,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又以动画的手段展示了我国的铁路分布,学生点击相关的铁路线之后,铁路线的名称以及经过的主要城市都随着鼠标的移动而一一展现,非常直观;最后介绍了生活中的常识:怎样看列车时刻表?如何买火车票?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学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教学设计特色:1、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有亲和力,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2、铁路线的教学,设计采用了多媒体(flash动画)辅助教学,直观性强,有效地化解了这节课的难点,节省了教学时间。
3、采用小组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协作者、组织者,学生参与率高。
教学过程:引言: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接触、看见、或听见过哪些种类的交通运输工具?他们分别属于什么交通运输方式?(显示)插入投影片:“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内河航运、海洋运输、其他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解释)前面几种运输方式都可以兼顾货运与客运,而管道运输只能用于货运。
(活动)请看下面的图,(插入各种运输工具的图片)判断他们分别属于何种交通运输方式。
(介绍)高速公路。
(放映高速公路的资料片,在放映的同时简单介绍与画面相关的高速公路的有关知识。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5ce29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9.png)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历史背景;(2)掌握丝绸之路、大运河等历史交通要道的建设及其影响;(3)了解中国近代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交通的发展情况;(4)分析现代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观察古代交通路线的分布;(2)利用案例分析,探讨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3)采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交通运输的发展特点;(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民族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交通发展的意识;(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代交通路线的建设及其影响;(2)中国近代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交通的发展情况;(3)现代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及特点。
2. 教学难点:(1)古代交通路线的历史背景及意义;(2)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原因及其影响;(3)现代交通运输技术的创新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中国古代交通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古代交通路线;(2)提问:“你们知道古代的丝绸之路吗?它对中国古代交通发展有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代交通路线的建设及其影响;(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古代交通路线的历史背景及意义;(2)讲解中国近代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交通的发展情况;(3)讲解现代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及特点。
4. 案例分析:(1)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代交通路线的建设及其影响。
四、课后作业1. 绘制中国古代交通路线图,并简述其建设及其影响;2. 搜集近代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交通的发展资料,进行比较分析;3. 结合现代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及特点,谈谈自己对交通运输发展的看法。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af4de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6.png)
八年级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2)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3)学会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我国交通运输网中的作用及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现状;(2)利用地图、示意图等,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我国的分布及作用;(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如何优化我国交通运输网。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关注和热爱;(2)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意识到交通运输网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3)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我国交通运输网中的作用及地位;(2)如何优化我国交通运输网。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搜集相关资料、图片、地图等;(2)设计教学活动及问题探究。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做好课堂记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图片;(2)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性?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2)学生通过地图、示意图等,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我国的分布及作用。
3. 课堂讨论:(1)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典型交通运输网案例,如京广高铁、长江航道等;(2)学生分析案例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作用及地位。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我国交通运输网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2. 结合家庭所在地或学校所在地,调查当地的交通运输网发展状况,分析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下节课分享。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c9315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6.png)
八年级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2)掌握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3)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及优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现状;(2)利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及特点;(3)学会比较各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1.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2. 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3.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及优势。
教学难点:1. 交通运输网布局的优化;2. 各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比较。
教学准备:1. 教材《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2. 相关地图、图表、资料;3. 调查工具(如问卷调查、访谈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交通运输网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自主学习(1)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运输网有哪些重要发展?三、课堂讲解1. 讲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交通运输网的重要发展。
2. 讲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
3. 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及优势,如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较为发达,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逐渐完善等。
四、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你们认为我国交通运输网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2. 调查身边的交通运输设施,了解其布局及作用;3. 思考如何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献计献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特点及优势,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交通运输网》教案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交通运输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ef2d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d.png)
初中地理《逐步完善交通运输网》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交通运输网的概念和作用;2.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逐步完善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3.掌握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和分类;4.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网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逐步完善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2.掌握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和分类;3.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网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交通运输网的概念和作用;2.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网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0分钟)1.引入交通运输网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作用。
2.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现状,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历程和成就(15分钟)1.介绍我国交通运输网逐步完善的历程,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方面的发展。
2.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交通运输网逐步完善的原因和意义。
第三步:掌握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和分类(20分钟)1.介绍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包括主干线、支线和联络线等。
2.分类展示交通运输网的不同类型,如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和水运网等。
第四步: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网仍存在的问题(20分钟)1.分组讨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问题,并列出清单。
2.班级合作,收集学生们列出的问题,并进行整理和归纳。
第五步:提出改进的建议(15分钟)1.引导学生根据收集到的问题,提出改进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建议。
2.分组讨论,并选择一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第六步:总结复习(10分钟)1.进行教学内容的总结,强调交通运输网的重要性和改进的必要性。
2.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学习有关交通运输网的知识。
五、教具准备1.图片或视频材料:展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现状和发展历程。
2.PPT或黑板: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记录。
六、扩展活动1.动手制作模型:组织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交通运输网的模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
2.采访活动:安排学生采访当地的一名交通运输工作者,了解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对交通运输网改进的建议。
八上逐步完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案
![八上逐步完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07cca7ad51f01dc281f1e5.png)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二课时)一、设计思想通过读图分析,边读边画,并通过问题设计强化训练的方式,形成铁路干线网络,同时结合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会运用列车时刻表和认识高速公路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能够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运用地图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和主要干线。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2.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四、教学难点:“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练习法、讨论法六、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一本列车时刻表,练习本,有条件的同学准备高速公路和铁路的特点等资料。
教师:中国铁路分布图,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七、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播放“青藏铁路”录像,同时响起歌曲“花儿与少年”。
教师提问:刚才看到的是哪一条铁路的建设?这段音乐属于在这一带广为流传的什么歌调?它主要是我国哪个省的民歌?如今,我们中国人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起了世界最高的铁路,这说明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展示投影】展示“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师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一起在图上找出“五纵三横”铁路干线。
在找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铁路线的起止点及经过的省级单位和主要城市以及主要地形区。
【学生活动】1.举例说明铁路线命名的方法。
(以京沪线为例归纳:⑴以起止点城市命名。
⑵以起止省区简称命名。
⑶以起止省区简称和一个终点城市命名。
⑷以铁路线所在的位置命名,如北疆线。
从北京出发的,“京”放前,南北向先说北,东西向先说东。
陇海线中的“海”指历史上连云港有“海州”之称)2.师生一起找的同时,在地图册P30图上或课本P91图上依次用彩笔描一下。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59953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7.png)
《八上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第一章:交通运输网的定义和发展1.1 交通运输网的定义解释交通运输网的概念强调交通运输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1.2 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古代、近代和现代交通运输网的发展特点强调科技进步对交通运输网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二章: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2.1 陆上交通运输介绍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陆上交通运输方式强调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2.2 水上交通运输介绍内河航运、沿海航运、远洋航运等水上交通运输方式强调水上交通运输在货运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现代交通运输技术及其创新3.1 高速铁路技术介绍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和优势强调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3.2 自动驾驶技术介绍自动驾驶技术的原理和发展趋势强调自动驾驶技术对交通运输安全和效率的提升作用第四章:交通运输网的管理与规划4.1 交通运输网的管理介绍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职能和作用强调交通运输管理对交通运输网运行的重要性4.2 交通运输网的规划介绍交通运输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强调交通运输规划对交通运输网发展的指导作用第五章:交通运输网与区域发展的关系5.1 交通运输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强调交通运输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分析交通运输网对区域社会和环境的影响5.2 区域交通运输网的优化介绍区域交通运输网优化的目标和手段强调区域交通运输网优化对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第六章:空中交通工具与航空运输6.1 空中交通工具的发展介绍飞机、直升机等空中交通工具的发明与发展强调航空技术进步对交通运输网的影响6.2 航空运输的特点与影响分析航空运输的速度、范围和效益探讨航空运输对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促进作用第七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7.1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概念解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优化运输结构中的作用7.2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策略介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探讨政府、企业和公众在构建过程中的角色和责任第八章: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8.1 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分析交通运输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强调交通运输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8.2 城市交通运输问题的解决策略探讨城市交通拥堵、污染等问题的解决方法介绍城市公共交通、绿色交通等可持续发展策略第九章:交通运输业的挑战与机遇9.1 交通运输业的挑战分析交通运输业面临的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问题强调交通运输业在应对挑战中的责任与机遇9.2 交通运输业的机遇探讨新技术、新市场给交通运输业带来的机遇介绍交通运输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第十章:未来交通运输网的发展趋势10.1 未来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方向强调科技创新在推动交通运输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10.2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战略介绍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强调我国在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网中的优势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交通运输网的定义和发展:理解交通运输网的概念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网的完善教案设计
![交通运输网的完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88886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a.png)
交通运输网的完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网的基础知识,包括交通运输网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2.了解目前存在的交通运输网络的问题与挑战,掌握交通运输网的发展趋势。
3.掌握交通运输网的完善策略,深入研究如何优化交通运输模式,提高其效率安全性和资源利用率。
4.具备交通运输网资源优化和技术改造能力,了解现有的交通运输技术和工程优化案例,掌握交通运输关键技术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交通运输网的概念与种类1.交通运输网的概念2.交通运输网的分类第二节:交通运输网的发展趋势1.交通运输网络的问题与挑战2.交通运输模式的优化与创新3.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趋势第三节:交通运输网的优化策略1.交通运输网的改造设计2.交通运输网络的优化方案3.交通运输网络的资源优化第四节:交通运输关键技术应用1.先进的交通运输技术2.交通运输工程优化案例3.交通运输关键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授交通运输网的基础概念、发展趋势、模式优化等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知识体系。
2.实践法: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实践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机制,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理解。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从不同角度和思路探讨交通运输网络的优化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其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评价方式1.考试:以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知识、发展趋势、模式优化等为内容的考试。
2.课堂表现:包括学生课堂参与度、笔记、提问与讨论的积极程度等内容。
3.作业:包括课后练习、报告、论文等。
五、教学实施本课程可在高校交通运输工程、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开设。
在教学实施中,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以充分发挥实验室、工厂等场所的作用。
六、教学设备1.交通运输网相关教材、参考书等2.讲台、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3.实验室、工厂等实验场所七、教学计划本课程为每周两小时,共十五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记住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3.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2.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路线。
3.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注意交通安全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名称,我国重要交通枢纽名称。
2.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地区分布特点。
3.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
设计经济合理的旅游路线。
教学方法
讨论法、资料分析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活动法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收集的资料、活动设计的资料、多媒体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第二课时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第三课时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
这里的路指的是什么呢?(交通)我国的交通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交通。
(板书)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板书)一、交通运输概念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每天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都借助什么工具呢?(让学生结合实例谈生活中的交通,引起学生探讨兴趣,活跃气氛)
(学生回答)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厂里的接送专车等。
(启发思考)各种车除了拉人外,还可以拉什么呢?(拉货)能拉人拉货的工具还有哪些呢?(飞机、轮船等)日常生活中,大家观察哪些活动都要借助这些工具呢?
(自由发言)农民收粮食用拖拉机
游长江三峡坐轮船
商店进货用卡车
到外地出差坐火车
外国与中国间运包裹用飞机等
(启发思考)同学们,刚才大家提到的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使人或物发生了一种改变。
那么是什么发生了改变呢?(人或物的位置随交通工具在变) (归纳总结)像这样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就是交通运输。
(观看图片)汽车、飞机、轮船、拖拉机、火车等。
(教师说明,大家刚才提到的这些工具都是交通运输工具)放出管道运输、地铁图片,提问:管道、地铁属不属于交通运输工具呢?为什么?
(生答)属于,管道可使石油、天然气等液体或气体发生位置变化,地铁也可以运送人。
(板书)二、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
(承转过渡)由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们知道了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外出旅行、运送货物等都离不开交通。
其实交通运输自古有之,只是不同的时代,
运输手段不同而已。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丝绸闻名世界,早在汉代,我国的丝绸就由联系东西交通、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输往中亚、波斯和罗马等地,促进了古代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提出问题)当时的人们主要利用什么方式把丝绸运出去的呢?(利用骆驼)那么今天我国同西亚、欧洲等地的贸易往来是否仍借助骆驼呢?让我们一起关注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大家自会明白。
(板书)发展变化
(观看投影)把课本图4.1“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用多媒体打出。
(提出问题)1.三个阶段的运输手段有何不同?
2.交通运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3.三个阶段的交通工具相比,哪个对环境的影响最大?为什么?
(学生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三个问题,并派代表发言,让学生评判发言最好的一组,老师给以鼓励。
(教师总结)最早,人们主要利用手提、肩挑、背扛的方式,借助人力运输各种物品;尔后,人们又利用马、牛、驴、骆驼等畜力进行运输;现在的运输则主要利用飞机、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交通运输已由原来只利用自然的原始运输工具改为利用人工制造的先进工具,且运输方式多样: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等。
这些都说明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正在逐步形成水、陆、空越来越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大多使用燃料做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排放CO2等气体,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板书)人力运输、畜力运输、现代运输
(学生讨论)那么应怎样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呢?(植物造林,使用新能源等。
开放式讨论,正确的予以肯定鼓励)
(承转)现代交通运输工具能造成环境污染,为什么人们还广泛利用它呢?它有什么优越性呢?请同学们结合以下资料来分析。
(观看资料)用多媒体打出以下两个资料:
(资料1)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
现在
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资料2)山西省地下埋藏有上千亿吨的煤炭。
过去,很多煤炭开采出来运不出去。
另一方面,沿海许多城市因为缺煤,工厂不能全部开工。
现在,修建了专门运煤的大(同)秦(皇岛)铁路,山西的大量煤炭可以运出去了。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
(师生总结)现代交通工具的优越性
1.现代工具速度快,容量大。
2.现代工具可加强各国家、各地区间的往来。
3.现代工具的使用可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阅读材料)课本87页两个资料“视野宽阔的南四环路”和“六合程桥村共筑扶贫路”
(提出问题)1.两个资料提到的地方经济上有何差别?(北京是经济发达城市,六合程桥村是贫穷的村庄)
2.两个资料都提到了交通建设,为什么?(无论是对发达的城市,还是对偏僻的村庄而言,交通运输都是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总结)交通运输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连接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
为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联系,都应首先发展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当之无愧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难怪人常说:“要想富,先修路”。
(板书)三、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事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活动2”:五岭县的有关情况,加深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认识。
分析步骤如下:
(读图分析)用多媒体打出A图,提问:1.五岭县的自然条件怎么样?(山地地形为主)
2.五岭县有哪些自然资源?(煤炭、温泉)
3.五岭县适合发展什么经济项目?(畜牧业、林业等山区的多种经营、温泉旅游、煤矿生产等)
用多媒体再打出B图,提问:1.这里的基本建设有什么变化?(建筑增多,
增加了公路、铁路)
2.煤炭、温泉附近新建了建筑,说明这儿已发展了什么项目?(采煤业、温泉旅游业)
3.新增的公路、铁路起什么作用?(便于煤的运出,便于游客和当地人的出行,带动经济的发展)
(开放讨论)如果你是五岭县县长,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五岭县进一步发展?
(新课总结)强调交通运输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活动与探究
1.让学生分组收集水稻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包括气候、地形、水源等)查资料收集长沙、九江、武汉、无锡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料。
结合起来讨论这几市成为著名米市的原因。
2.查资料收集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事例,让学生间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