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重点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财政学 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财政学 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它是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的职能.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与阶级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的,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区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一是排他性(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原来的消费者将受到的服务不减。

)公共需要的特征: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需要,也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3)享用社会公共时无需支付或只需支付少量,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水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外部效应:外部效应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公共物品是外部效应典型的例子)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重点考点: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财政学知识点要点

财政学知识点要点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职能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

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政府干预手段 1.立法和行政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3.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 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来。

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

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

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

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 (1) 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财政学重点知识

财政学重点知识

财政学重点知识1.公共产品:是指消费上具非竞争性和受益上具排他性的产品。

特点:非竞争性;非排他性;非分割性。

2.财政属性:公共性.强制性;无偿性;平衡性;民主性;法制性。

3.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弥补市场失灵;公平受辱分配和消除贫困;政府保障公民权利和机会均等;政府要负责可持续发展;政府的家长主意。

4.财政如何调节收入分配?答:手段:税收(收入):累进所得税(限制高收入群体);消费税(奢侈品)。

支出:补贴(居民地区,行业补贴)保障体系;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健全劳动力市场5.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6.财政收入的分配职能含义:政府在进行财政分配的活动中,为了实现社会公平,而对市场竞技形成的收入分配结构进行调整的职能。

准则:保证生存权利准则;共同富裕准则;效率与公平统一准则范围:效率的基础上竟可能改善初始条件上的不公平完善市场机制,尽可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在个人偏好方面进行适当的干预主要内容: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居民收入水平7.财政的要素:主体—国家;客体—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目的—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8.市场失灵原因:成本或利润价格传达不适,进而影响个体经济市场决策基本制;欠佳的市场结构;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

政府作用:纠正市场的固有缺陷;超越市场和引导市场。

9.财政支出:含义:是指国家把通过各种财政收入形势集中起来的资金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程序,有计划地使用或支出的过程。

这是实现政府职能之一的财力保证。

种类: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出等。

转移性支出:对外捐赠支出,对居民的补贴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按政府职能分类:经济建设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出,社会保障与福利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

10.财政支出扩大:原因:经济发展:收入上升,税收上升,支出上升。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政策、预算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对财政学主要知识点的汇总。

一、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进行的资金分配活动。

1、按支出用途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促进经济增长。

社会文教支出:包括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领域的支出,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国防支出:保障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行政管理支出: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

2、按支出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购买办公用品、支付工资等。

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资金转移,如社会保障支出、补贴等。

3、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

4、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效益,以评估其可行性。

最低费用选择法:在多个达到同一目标的方案中,选择费用最低的方案。

二、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其支出需要而筹集的资金。

1、税收税收的性质: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适度原则。

主要税种: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如房产税、车船税)等。

2、公债公债的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

公债的发行与偿还:发行方式包括公募法、包销法等,偿还方式有直接偿还、借新还旧等。

3、其他财政收入收费: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等。

国有资产收益: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股息等。

三、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手段。

1、财政政策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增加支出、减税等措施刺激经济。

稳定物价: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充分就业:减少失业,提高就业水平。

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国际收支的适度平衡。

2、财政政策的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

简述财政知识点总结

简述财政知识点总结

简述财政知识点总结财政知识点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财政基本概念财政是国家活动中的一种经济活动。

它是以国家为活动主体,利用一定经济手段,通过税收征收和支出进行资源的再分配和社会经济管理的活动。

财政是国家管理经济活动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财政目标和职能财政的基本目标是国家财政平衡和国家经济稳定发展。

财政有很多职能,包括税收征收、支出安排、债务管理、财政预算和决算等等。

财政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税收征收和支出进行资源调配和社会经济管理。

三、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税收征收等手段获取的经济收入。

财政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税收、非税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税收是国家强制性的财政收入,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源利用收入等。

四、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于各种事务性活动和项目的开支。

财政支出可以分为常规性支出、项目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等。

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的公共服务需求,保证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财政预算和决算财政预算是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预期计划。

财政决算是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实际情况。

财政预算和决算是国家财政管理的关键环节,它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社会经济的公平公正分配起着决定性作用。

六、财政体制和改革财政体制是指国家财政的组织和运行机制。

财政体制的改革是指国家对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财政体制和改革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七、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等手段来影响国民经济的总量和结构。

财政政策主要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收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来促进经济增长;收缩性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来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总结而言,财政知识是每个公民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之一。

通过学习财政知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家财政收支状况,正确理解国家财政政策,合理规划个人理财,并为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财政知识点归纳总结

财政知识点归纳总结

财政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财政基本概念财政是国家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国家在经济活动中使用财政工具进行调控的过程。

财政主要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预算等内容。

财政的基本职能是为国家提供所需的资金,控制国家的经济运行,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基础和调节手段。

二、财政管理1. 财政管理的基本原则(1)保障性原则。

财政管理要保障国家的利益,保障公共利益。

(2)效益性原则。

财政管理要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3)公平性原则。

财政管理要保障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差距。

(4)稳定性原则。

财政管理要保持经济稳定,调节经济波动。

2. 财政管理的具体手段(1)税收。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在各个领域的投资和消费,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3)财政调控。

财政调控是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平衡。

三、财政体制1. 中央财政体制中央财政体制是国家财政体制的核心,包括中央政府的财政权力和财政事务管理体制。

(1)中央政府的财政权力。

中央政府具有全国范围的财政主管权力,负责全国的财政收支和经济管理。

(2)中央财政事务管理体制。

中央财政事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门和其他中央部门组成,负责中央财政收入、支出的管理和调控。

2. 地方财政体制地方财政体制是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和财政事务管理体制,包括省级、地市级和县级财政体制。

(1)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

地方政府具有本辖区范围内的财政主管权力,负责本地区的财政收支和经济管理。

(2)地方财政事务管理体制。

地方财政事务管理体制由地方财政部门和其他地方部门组成,负责地方财政收入、支出的管理和调控。

四、财政收入1. 税收(1)税收的基本概念。

税收是政府强制性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是国家的主要经济手段。

(2)税种分类。

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间接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

(3)税收征管。

税收征管是政府对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工作,包括纳税申报、税收征收等环节。

财政学重点内容

财政学重点内容

《财政学》§重点一:外部性及政府职能等内容1:外部性概念外部效应: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外部效应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政府运用公共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内容2:外部性矫正当存在外部效应时,无论是正外部效应,还是负外部效应,都意味着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效率损失,因此,需要对外部效应加以矫正【对外部效应的矫正必须着眼于对私人边际效益或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矫正措施:1、政府管制(对生产消费行为作出某些限制)条件:了解生产者的供给曲线;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及社会边际效益;对外部边际成本进行衡量和测定。

困难:它要求政府掌握大量准确信息;社会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经常发生变化;政府不但要规定(污染)产品的总量,而且还要为每一企业规定个别的限量;限量之内的产品的外部成本并没有内在化。

2、法律手段,可以看作另一意义上的管制;因权益界限不明确而造成的外部效应问题,通过法律手段的管制可使产权得以明确;在产权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在相关交易方之间将既定的权力自由交换为现金支付就是有效率的,政府仅仅通过设定资源使用的权力就可以使外部效应内在化;在通过法律确定产权归属的情况下,借助市场机制的作用来矫正外部效应。

3、实行一体化,实行一体化意味着全面地实行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这既需要条件,又有很大难度;一体化生产对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社会是不适宜的。

4、政府税收,主要是用来矫正负外部效应,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

征税额与外部效应相等是这种矫正性措施的基本特征。

将负外部效应减少至可以容忍的水平,但不能减少至零。

5、政府补贴(subsidy)矫正正外部效应,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

补贴额与外部效应相当是这种矫正性措施的基本特征。

政府补贴的作用并不是无限的。

内容3:市场市场是一种实现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经济联系的系统空间,同时又是“一种物品的买主与卖主之间互相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财政学知识重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重点总结

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指政府干预非但没有弥补市场失灵和克服市场缺陷,而是干扰了正常的市场规则,降低了市场效率。

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预算外资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资金。

国债: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皮考特和怀斯曼:内在因素、外在因素瓦格纳: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累进税率:是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

国债负担率:指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它着眼于国债的存量,反映国债累计总量相对于同年经济总规模的比例关系。

赤字政策:指国家有意识地用赤字来调控经济的一种政策,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

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公共物品:指由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公共选择的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种理论。

零基预算:指预算中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而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

财政学重要知识点

财政学重要知识点

1.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交换经济。

是以价格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机制。

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缺乏公共品存在外部效应产生自然垄断信息不灵分配不公2.调节作用的实现和判断:从总供需平衡和国民经济循环体系考虑。

(1)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平衡物价,就业率,经济发展速度是否协调(2)进出口贸易,三个产业之间,区域经济之间发展是否协调。

(3)财政收入支出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否大致呈正比(4)收入增速以及结构是否平衡(5)支出增速结构是否大致平衡(必要支出,利息支付,政府自行决定率)国民收入调节规律见P193.P30 改革大事记P34 ,22 注释4.P40 最下面的对比表格5.外部效应: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调节途径:市场机制矫正政府对外部性矫正政府与市场:外部性矫正协同作用6.市场选择与公用选择差异:资源配置领域决策原则成本消费补偿方式决策失效基本目标:从政治角度考虑,它是人民主权论、权力分立、代理制理论的有机结合;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则是以公共选择寻求成本效益最佳组合、市场补充最佳和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

7.公平分配,公平再分配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分配功能与社会效用功能不变成本降低等等5种提高价值的手段8.规律瓦格纳的政府活动不断扩大法则认为,经济发展,城市化及公共需求上升从不同方面促进了财政支出的增长。

皮科克和怀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财政支出增长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决定,内在因素而言,经济发展,收入上升,税收也随之上升,这时财政支出随经济增长呈线性状态增长。

外在因素而言,社会发生激变,政府为应对形势以公共支出替代私人支出,财政支出就会急剧上升。

危机结束,往往进入一个新的支出水平并维持下去。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公共支出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早期,政府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较高。

经济进入成熟阶段后,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转向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而且支出增长更快。

结构变化趋势:P96 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9.全额预算: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方式,即将单位预算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国家预算进行管理。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一、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财政具有三大职能,分别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手段,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和部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比如,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等。

收入分配职能,则是为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给予补贴和救助。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旨在通过财政政策的运用,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避免出现大的波动。

比如,在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二、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而公共物品则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阻止他人享受该物品带来的好处;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其的使用。

常见的公共物品有国防、治安、路灯等。

公共需要是指社会公众对于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要。

满足公共需要是财政存在的主要依据。

三、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职能而消耗的资金。

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产生直接影响。

转移性支出则是政府资金的无偿转移,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对社会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财政政策目标等。

四、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从各种渠道筹集的资金。

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包括税收、国债、收费等。

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国债是国家以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等作用。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协议一、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财政的定义: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引导资源流向,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地区和领域的合理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公平分配。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1、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2、公共选择理论:研究集体决策过程和政治市场运作的理论。

1、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支出用途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

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政府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消费性支出: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3、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财政补贴:政府对某些特定的经济活动或个人给予的资金补助。

四、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收入: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的收入。

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2、税收原理: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分类:按照课税对象、税收负担能否转嫁等进行分类。

1、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公开性、年度性。

3、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程序。

六、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政府支出、国债等。

3、财政政策的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七、财政体制1、财政体制的概念: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的学科,主要涉及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财政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概念和作用:财政收入是指国家的税收、非税收入以及其他资金和收入的总和,是财政运行的基础。

财政收入的作用包括经济调节、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社会公平与公正等方面。

2.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指国家针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原则、方法和规则的总和。

主要有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形式,税种繁多。

3.其他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性收入、财政性资金收入、国际援助和国内外借款等。

二、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的概念和分类:财政支出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从预算安排中支付各项费用的行为。

根据支出用途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行政性支出、公共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等。

2.政府支出机制与效率:政府支出机制是指政府在财政预算管理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其目的是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可行性、合理性和公信力。

三、财政匹配1.财政收支平衡:指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其中主要包括预算平衡、结构平衡和时间平衡三个方面。

2.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状况,而财政盈余则是指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状况。

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它们的合理运用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财政制度1.预算制度:预算制度是指国家财政收支安排和管理的制度和体系。

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环节,旨在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2.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原则、方法和规则的总和。

主要有综合税制和分类税制两种形式,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等。

3.债务制度:债务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以解决财政缺口的制度和体系。

五、财政政策1.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实现经济发展和稳定。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重点第一章财政学导论1、财政的产生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经济(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政治(直接)条件: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2、基本课题:财政学是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3、公共收入的内容(一)税收(二)价格或使用费(三)公债4、税收的特点(1)无偿性(2)强制性【核心】(3)固定性5、公共支出分类按支出效益的时间性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支出按支出的回报性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第二章公共经济政策的目标1、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

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

也被称为帕累托最优交换效率: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MRS某YA=MRS某YB)生产效率:一种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MRTS某YA=MRTS某YB)产品组合效率: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转换率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MRS某Y=MRT某Y)2、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某一个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有,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另一方面,如果任一人口百分比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就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o线。

可以将洛伦兹曲线与45o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折线与45o线之间的面积就是“完全不平等面积”。

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0,0.2]绝对平均;[0.2,0.3]比较平均;[0.3,0.4]基本合理;[0.4,0.5]差距较大;[0.5,1]差距悬殊第三章政府与市场1、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第一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运行的结果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导论一、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财政活动是财政学产生的基础和前提,财政也就是理财的政治,它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①古典财政学阶段:以《国富论》发表为标志。

亚当斯密主张“小政府、大社会”,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阿道夫瓦格纳是古典财政学的终结者和现代财政学的创建者。

②现代财政学阶段:以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为重要标志③当代财政学阶段:以约瑟夫《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表为标志。

在收支关系的处理上,主张“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相结合。

二、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对象:一个立场,就是如何认识财政的本质问题。

两个“度”,指的是集中度和集权度。

三大职能,指的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

四项要素分别是收、支、平、管。

五级体制分别是中央、省、设区的市、县、乡。

六点原则。

三、如何学习财政学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②借鉴西方财政学的合理成分③紧密结合中国财政经济的实际问题④密切关注财政理论研究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第一节财政概念一、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①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也是首要条件。

②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国家为财政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财政类型的演化①自然经济下的家计财政②计划经济下的国家财政③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二、财政的基本含义内涵:财政是政府的资金收支活动或政府的理财活动公共财政的内涵: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一种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方式或资源配置方式,是与市场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

三、财政的基本特征①阶级性与公共性:财政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公共性,是两者相互统一的一种分配形式。

阶级性是指政府财政在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时总是优先考虑统治阶级的利益,其公共性是指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属性。

②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强制性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导论1.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一种分配关系。

2.社会公众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公众需要的特征:总体性、共同性(非个人)、不对称性(不付代价或少量费用)。

3.财政的产生: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剩余产品的产生——国家参与剩余产品分配——财政产生了。

第一章市场、政府与财政问题:在新常态下,国家如何执行宏观调控职能?1.帕累托效率和帕累托改进2.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以及基本条件1.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所有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3.市场失灵表现:4.@资源配置失效: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竞争失灵、外部性(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科斯定理)、偏好不合理、5.@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

6.公共产品含义及特征:是指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

5.公共产品的分类:7.一是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纯私人物品二是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纯公共产品三是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四是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2.免费搭车8.财政职能:a.资源配置职能(资源使用效率的两个方面):基本内容: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主要工具: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支出;税收b.收入分配职能基本内容: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主要工具: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转移支付;税收c.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含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基本内容: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主要工具27: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3.财政三大职能之间的关系:以稳定增长为核心,以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职能为两翼,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第二章财政支出总论问题:我国支出方式、变动、规模特殊性及原因1.财政支出分类中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如政务所需、投资所需)、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政府不能从中获取相应的物品或服务)。

财政基础必学知识点

财政基础必学知识点

财政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财政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和有效使用资金的
过程和结果。

2.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从各种渠道获取的资金,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
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等。

3.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用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民经济建设的资金支出,
包括常规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

4. 财政赤字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情况。

财政
赤字可以通过借贷、发行国债等方式进行弥补。

5. 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平衡的状态。

在财政平衡下,政
府的支出能够通过正常的财政收入来覆盖。

6.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组合方式,对国
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7.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

税收
是指由国家依法征收的各种税款,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
值税等。

非税收入指政府从非税收渠道获取的资金,如土地出让金、
罚款等。

政府性基金收入是指特定收入来源用于特定支出的收入,如
社会保险费、教育费附加等。

8. 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包括社会福利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国防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

9. 财政管理是指政府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过程,
包括预算编制、决算审计、财务管理等。

10. 财政改革是指对现行财政体制和政策进行改革调整的过程,旨在
提高财政收支平衡、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增强财政管理效能等。

11. 财政可持续是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在长期内能够保持平衡和稳
定的状态,避免财政危机和债务问题的发生。

财政学重点知识(精华总结)

财政学重点知识(精华总结)

1.市场失灵的主要变现方面:垄断,信息不充分与不对称,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2.政府干预手段: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征服决策失误,寻租行为,征服提供信q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的越位和缺位4.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5.私人物品: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6.公共需要: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7.财政:从实际工作来看,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它的收支活动筹集和提供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的职能;从经济角度,财政是以国家为主题的分配活动。

8.财政职能:即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9.纯公共物品只能有政府来提供:(1)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不同决定的。

(2)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由市场提供或者产生“免费搭车”现象,或者造成资源低效率利用情况。

(3)政府可以通过无偿征税筹集提供纯公共物品所需要的资金,并在提供后由社会成员免费享用,从而避免了由市场提供所产生的上述问题。

10.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11.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12.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含义:针对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出最优的政府项目。

(2)最低成本法:针对政府提出的目标,提出若干实现的方案,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最低作择优的标准(3)成本效益分析法的适用范围:财政的经济(投资类)支出。

最低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教育、卫生、文化及政治军事等支出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影子价格:对那些可在市场上交易,但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真实社会价值的产品
和投入品,衡量的办法是设计出一种新的能反映产品实际价值的价格
国有资产收入:就是指国家凭借其所拥有的资产取得的财政收入
税收负担:指整个社会或单个纳税人实际承受的税款,它表明国家课税对全社
会产品价格的集中度以及税款的不同分布所引起的不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
税负转嫁:就是纳税人通过购入或卖出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
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税利分流:是国家在参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过程中,开征一道所得税而后用以
适当方式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
财政管理:
简答题
资本运营及其特征:资本运营是把企业所拥有的有形与无形的资本存量变为增值的互动资本,通过优化配置的流动、收购、兼并、重组、参股、交易、转让、租凭等运作形式进行有效运营,使企业具有资本运营,置换的能力,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特征:增值性,流动性,风险性
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关系:1)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2)经济结构决定财政收入的结构3)财政收入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表现为财政财力大小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充足的财力能够优化我国产业结构
财政体制内容:确立财政管理机构体系,划分财政管理权责,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物价水平下降带来哪些效应:财富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
乘数效应:即政府购买支出变动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的影响程度,挤出效用指由于财政扩张使利率上开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的现象
新中国的税收改革历程:主要包括三大时期,五个重要事件
一、计划经济时期税收制度的建立和简化
1)1950年税收制度的建立
2)1958年税收制度的首次简化
3)1973年税收制度的再次简化
二、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税收制度的重建
1)80年代初涉外税的建立
2)1983年利改税的第一次改革
3)1984年利改税的第二次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税收制度的创新
1)1994年税收制度的全面改革,以及相继以后税收制度的部分优化改革
1、市场的有效运作需要以法治位基础,同时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诸多缺陷,以致在某些场合,某些领域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收入的公平分配或经济的稳定运行,为此需要政府的干预和介入,这种关于市场的缺陷及其补救措施的分析思路,很容易使人们对政府产生乐观的看法,政府一边课税,一边支出,其目的是矫正市场机
制的各种缺陷和不足,使经济能够有效,稳定的运行,并且使收入分配的结果符合社会公众的愿望或伦理方面的要求
2、与市场机制相比,公关部门配置资源的机制存在很大区别,从供给方面看,私人产品的供给决策由厂商做出,而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则由政治家及其任命的官员做出,从需求方面看,私人产品的需求决策可以看出是消费者以货币为选票进行分散选择的过程,而在民主政治制度中,公共产品的需求决策则可以理解为投票者(纳税人)以政治选票进行公共选择的
过程,即投票者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3、官员们并不以公共产品的产出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最大化预算为目标
4、公共财政理论研究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
5、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对私人有利的市场决策同样对社会也是有利的
6、财政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以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客体,财政分配可采用实物、力役和价值等形式,财政分配的直接目的是满足国家是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7、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题的分配关系,主要体现为:一是个人和国家之间,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
8、财政具有双重属性,公共性和利益集团性
9、自然垄断是指具有非竞争性但又具有排他性的产品
10、在现实经济中,还存在一些既具有竞争性但又具有非排他性的产品,比如
海中的鱼是一种竞争性产品,当一人捕到鱼时,留给其他人的鱼就少了,但这些鱼并不是排他性产品,因为要对渔民所补到的鱼进行收费是十分困难的,经济学通常把这类产品称为公共资源
11、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1)政府活动扩张论2)偶然事件论3)非均衡增长论4)收入在分配论
12、预算监督制度对财政支出的约束,主要体现在财政预算的审批和监督两个环节上
财政预算的审批一般应遵循四条原则1)完整性,所有的财政支出都应得到反映,并且以收入总额反映出来2)可靠性,必须详细反映财政收支状况,各项收支数据准确3)公开性,全部财政收支须经立法机关审批,且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4)年度性,应按预算年度编列财政收支
13、预算管理的周期一般由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决算四个阶段构成
14、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单位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商品劳务和工程的行为,政府采购制度在美、英等国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15、政府采购必须遵循公开,公正,公开的原则
16、识别穷人最常用的标准时贫困线,贫困线一般以收入或消费支出为标准确定,那些收入水平低于收入标准,或消费水平低于消支出标准的人被界定为“穷人”,贫困线每年根据价格水平的变动调整,并且取决于家庭规模
17、城镇发达而农村落后的二元经济现象在我国显得尤为突出
18、非税收入:指除税收,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债务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入,罚没收入,其他收入等
19、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0、税收公平原则包括三个方面含义:一是税收负担的公平,包括税收的横向公平——相同纳税能力的人交纳相同的税和纵向公平——不同纳税能力的人交纳不同的税,二是税收的经济水平,即通过税收机制建立机会平等的经济环境,实现起点的公平,三是税收的社会公平,即通过税收机制对社会成员个人的收入进行调整,以征税或贴补方式实现社会成员间利益上的相对平等,实现结果的公平
21、起征点是指征税对象数额所达到的应当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数不征税,达到起征点数按全部数额征税,免征税是指准予从征税对象数额中扣除的免于征税的数额,征税对象小于免征额时,不征税,超过免征额时,只对超多的部分征税
22、税负转嫁形式:前转,后转,混转,税收资本化,消转
23、采用定额税率的有:汽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黄酒、娱乐啤酒
24、利改率是指将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形式改变为交纳所得税、调节税等税收形式、从而把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25、风险管理一般包括风险消除、风险分担、残余风险处置
26、政府预算的原则:计划性、完整性、公开性、法制性、统一性、年度性
27、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给予补助的数额
28、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区别:单式预算是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汇集编入单一的总预算内,不区分各级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而复式预算是将全部财政收支汇集编入两个以上的收支表内。

联系:都是政府预算的方法
29、单式预算的优点:整体性强、便于了解、简单易行。

缺点:没有把全部财政收入按经济性质分类、不便于经济分析和进行宏观调控控制
30、复式预算的优点:区分了经济性质、便于政府权衡收支、做到资金使用有序,便于科学的宏观决策和控制。

缺点:打破了预算的完整性原则和传统的收支平衡观念
31、政府预算应遵循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原则
32、预算外资金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为履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或提取,纳入政府预算外专户管理或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留用的财政性收入
33、财政体制内容:确立财政管理机制体系,划分财政管理权责,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建立规范的政府之间转移支付制度
34、转移支付分为有条件的转移支付和无条件的转移制度,有条件的转移支付包括配套转移支付,封顶配套转移支付和无配套转移支付
35、物价水平下降带来了三种效应,一是财富效应,物价越低,刺激对消费品的需求,二是利率效应,物价低,利率下降,刺激投资,三是汇率效应,本币供给多,刺激出口,所以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36、积极财政政策的正面效应:1)拉动经济增长2)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完善步伐,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3)直接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7、积极财政政策负面效应:债务风险加大,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国债资金边际投资效率下降,对民间投资形式挤压,诱发通货膨胀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