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物理学学位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T11大气物理学

T11大气物理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T11科目名称:大气物理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研究大气科学的基本物理原理,并对范围广泛的大气现象进行初步的描述和解释。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并掌握有关大气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

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要求掌握大气的组成成分、大气的垂直分层、辐射能在大气中的传输、大气热力学、云雾降水物理学以及大气化学和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大气概述1、了解地球大气的成分和大气的重要性。

2、掌握空气状态方程和主要的气象要素。

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

4、掌握大气静力学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5、掌握压高公式及标准大气的定义。

6、熟悉气压场的表示方法及基本型式。

第二章大气辐射学1、掌握辐射的基本概念。

2、掌握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3、了解太阳辐射并掌握其在大气中的衰减规律。

4、掌握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并掌握地球辐射的有关知识。

5、掌握地面辐射差额和能量平衡模式及其结论。

第三章大气热力学1、掌握热流量方程。

2、掌握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及饱和湿空气的绝热变化。

3、掌握干、湿绝热过程和方程,抬升凝结高度、位温、假相当位温。

4、掌握热力学图解及应用,会用T-lnP图求各特征量及判定气层稳定度。

5、掌握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判别方法及影响大气层结变化的因子。

第四章云、雾和降水物理学1、了解水(分)循环·相变。

2、了解云的分类、形成和特征。

3、掌握雾的形成和分类。

4、掌握形成云、雾的微观过程。

5、掌握降水的形成过程。

6、掌握冰雹的形成机制。

7、掌握人工影响天气原理与方法。

第五章大气化学和大气污染1、了解控制大气化学成分的关键过程。

2、掌握大气微量成分的循环过程。

3、了解大气臭氧的生消过程及其随高度的分布。

4、了解云雾降水中的化学成分及酸雨的概念。

5、掌握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及污染物散布的影响因子。

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目录.doc

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目录.doc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气象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本《气象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大气科学学科有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包括动力气象学、天气学和气候学三部分,考试内容各占三分之一。

第一部分动力气象学动力气象学是大气科学的重要分支,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及基本动力特征、涡旋运动与准地转模式、大气中的波动、大气不稳定理论、热带大气动力学以及大气环流及其数值模拟。

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及其变形,掌握大气中的主要波动类型和小扰动方法,掌握大气中存在的主要的不稳定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掌握热带大气动力学的特征及其与中、高纬度的差异,熟悉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并了解大气环流的数值模拟,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1.地球和大气的基本特征2.运动方程3.连续性方程4.状态方程、热力学方程和水汽方程5.球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方程组6.局地直角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方程组7.β平面近似8.能量守恒定律9.尺度分析和基本方程组的简化10.地转风与热成风11.静力平衡(二)涡旋运动与准地转模式1.环流与环流定理2.涡度方程、位涡度方程3.浅水模型中的涡度方程4.散度方程与平衡方程5.准地转模式与准地转位涡度守衡定律6.准地转位势倾向方程和ω方程(三)大气中的波动1.小扰动的波动方程式2.声波3.重力波4.惯性内波与惯性振荡5.重力惯性外波和重力惯性内波6.罗斯贝波7.群速度和上游效应(四)不稳定理论1.不稳定的概念2.惯性不稳定3.正压不稳定4.斜压不稳定5.开尔文-赫姆霍兹不稳定(五)热带大气动力学1.热带大气运动的主要特征及其尺度分析2.混合罗斯贝-重力波和开尔文波3.积云对流加热参数化4.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和台风的发展(六)大气环流及其数值模拟1.大气环流2.角动量平衡和输送3.热量和水分平衡4.能量循环5.大气环流的模拟6.平流层大气环流二、考试要求(一)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1.熟悉并掌握地球自转角速度、地球的平均半径、标准大气压和标准大气密度的数值;2.理解并掌握重力、气压梯度力、Coriolis力和β平面近似的概念,熟悉运动方程及其在球坐标下的形式,熟练掌握局地直角坐标系下的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3.理解并掌握位温的概念,了解连续性方程、状态方程和热力学方程;4.了解并掌握大气中主要的能量形式,熟悉能量守恒定律;5.了解并掌握大气运动的分类及其特征量;理解地转风、热成风和静力平衡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其公式。

T11大气物理学

T11大气物理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气物理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T11科目名称:大气物理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研究大气科学的基本物理原理,并对范围广泛的大气现象进行初步的描述和解释。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并掌握有关大气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

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要求掌握大气的组成成分、大气的垂直分层、辐射能在大气中的传输、大气热力学、云雾降水物理学以及大气化学和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大气概述1、了解地球大气的成分和大气的重要性。

2、掌握空气状态方程和主要的气象要素。

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

4、掌握大气静力学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5、掌握压高公式及标准大气的定义。

6、熟悉气压场的表示方法及基本型式。

第二章大气辐射学1、掌握辐射的基本概念。

2、掌握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3、了解太阳辐射并掌握其在大气中的衰减规律。

4、掌握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并掌握地球辐射的有关知识。

5、掌握地面辐射差额和能量平衡模式及其结论。

第三章大气热力学1、掌握热流量方程。

2、掌握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及饱和湿空气的绝热变化。

3、掌握干、湿绝热过程和方程,抬升凝结高度、位温、假相当位温。

4、掌握热力学图解及应用,会用T-lnP图求各特征量及判定气层稳定度。

5、掌握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判别方法及影响大气层结变化的因子。

第四章云、雾和降水物理学1、了解水(分)循环·相变。

2、了解云的分类、形成和特征。

3、掌握雾的形成和分类。

4、掌握形成云、雾的微观过程。

5、掌握降水的形成过程。

6、掌握冰雹的形成机制。

7、掌握人工影响天气原理与方法。

第五章大气化学和大气污染1、了解控制大气化学成分的关键过程。

2、掌握大气微量成分的循环过程。

3、了解大气臭氧的生消过程及其随高度的分布。

4、了解云雾降水中的化学成分及酸雨的概念。

5、掌握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及污染物散布的影响因子。

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气物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doc

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气物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doc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气物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本《大气物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学科有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大气物理学是大气科学的重要分支,是许多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

大气物理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组成与物理特性及其垂直结构、大气辐射学、大气边界层物理、云和降水物理学和大气电学等几大部分。

要求考生对这几部分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掌握描述大气状态和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及其应用。

一、考试内容(一)地球大气的成分与分布1.对流层干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与次要组成成分2.干空气状态方程3.地球大气中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碳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及影响4.臭氧的产生、空间分布及臭氧损耗5.大气中硫的化合物及氮的化合物的来源及影响6. 表示大气湿度的物理量及相互关系7. 克拉珀龙-克劳修斯方程8. 水汽的状态方程9. 湿空气的状态方程10.大气气溶胶的概念、谱分布、来源及在大气过程中的作用(二)大气气压场及大气的分层结构1. 大气静力学方程、大气压力与高度的关系2. 标准大气3. 全球海平面气压分布特征4.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特点(三)大气辐射学1.大气辐射场的物理量2.大气辐射的基本定律3.大气分子吸收(谱)4. 大气粒子对辐射的散射理论5. 太阳辐射在地球大气中的传输6. 地球-大气系统的长波辐射7. 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四)大气热力学1. 大气热力学基本规律2. 大气中的干绝热过程3. 温度对数压力图解4. 绝热等压混合过程5. 大气静力稳定度判据以及条件性不稳定6. 形成大气逆温层的原因(五)大气动力学1. 大气动力学基本方程组2. 大气运动的尺度分析及近似(六)大气边界层1. 湍流及大气湍流的基本特征2.大气湍流特征量的统计描述3. 大气湍流的控制方程4.大气湍流运动和稳定度判据5.科尔莫戈罗夫的局地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理论与湍流动能的串级输送6.大气边界层的结构和分类特征7.近地面层特点及莫宁-奥布霍夫相似性理论8. 埃克曼螺线及埃克曼抽吸9.对流边界层的基本结构10.低空急流(七)云和降水物理学1.云雾形成的宏观条件及一般特征2. 云凝结核在形成云滴中的作用3. 大气冰核及其核化的条件与方式4. 云滴的凝结增长5. 水成物粒子的下落末速度6. 粒子的碰并效率7. 云滴和雨滴的碰并增长8. 层状云降水的形成机理9. 积云降水的形成机理10. 冰雹的形成机理11. 人工影响云雾的原理(八)大气电学1.晴天大气电场的基本特征2.对流云中大气电结构3.雷雨云的起电机制4.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二、主要参考书目盛裴轩等编著. 大气物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第二版。

2003大气物理学(雷电)

2003大气物理学(雷电)

201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气物理学(雷电)》考试大纲科目代码:2003科目名称:大气物理学(雷电)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大气物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雷电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大气物理学是大气科学的重要分支,是许多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组成与物理特性及其垂直结构、大气探测与遥感的方法和技术、大气辐射学、云雾和降水物理学、大气电学、大气动力学(注:不作为考试主要内容)和大气化学(注:不作为考试主要内容)等几大部分。

要求考生对这几部分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系统地掌握大气物理学中的主要内容,掌握描述大气状态和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及其应用,了解现代大气物理学的一些前沿问题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发展动向,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大气物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课程内容(一)大气的组成与垂直结构1.地球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与来源2.描述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主要物理量3.一些微量但在天气、气候和环境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4. 大气的垂直结构(分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5.大气静力学及压-高公式的应用6.太阳其他行星大气的组成与特征(二)大气探测和遥感的方法与技术1.气象要素(温度、湿度、气压、风和降水)的常规测量方法和技术2.气象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探测内容(对象)3.气象卫星遥感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4.激光雷达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非重点)5.全球大气监测网的组成与作用(三)大气辐射学1.大气分子吸收(谱)2.大气粒子对辐射的散射理论3.大气辐射传输理论4.大气辐射加热或冷却率的计算(非重点)5.大气辐射学在大气化学中的基本应用(非重点)6.大气辐射学在气候变化中的基本应用(非重点)(四)云雾和降水物理学1.云、雾和降水的主要特征及分类2.云和雾形成的主要物理机制3.降水形成的物理机制4.闪电形成的机制5.人工增雨和消雹的物理机制6.强风暴的简单模型(五)大气化学(非重点)1.大气臭氧层的形成与作用2.大气气溶胶的源汇3.其他(不作要求)(六)大气电学1.大气静电场与垂直分布2. 大气中的方电现象3.全球大气电平衡4.天电信号5.其他(不作要求)(七)大气动力学(非重点)1.大气层结与作用于气块上的主要力2.大气中的波动3.大气环流4.其他(不作要求)二、考试要求(一)大气的组成与垂直结构1.认识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来源2.理解和掌握描述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主要物理量3.认识一些微量但在天气、气候和环境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4.了解大气的垂直结构(分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5.理解并掌握大气静力学的概念,掌握压力-高度公式的推导和应用6.了解现代大气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二)大气探测和遥感的方法与技术1.了解气象要素(温度、湿度、气压、风和降水)的常规测量方法和技术2.理解并掌握气象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探测内容(对象),掌握雷达气象方程3.理解并掌握气象卫星遥感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垂直温度廓线卫星遥感探测的原理4.理解并掌握激光雷达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5.认识和理解全球大气监测(网)的作用(三)大气辐射学1.理解并掌握大气分子吸收(谱)2.了解太阳和地气系统辐射(谱)的基本特征3.理解并掌握大气粒子对辐射的散射理论4.理解并掌握大气辐射传输理论和求解过程5.理解大气辐射加热或冷却率的概念,掌握其计算公式6.一般性地了解大气辐射学在大气化学中的基本应用7. 一般性地了解大气辐射学在气候变化中的基本应用,理解并掌握辐射强迫的概念及其一般性表达式(四)云雾和降水物理学1.认识并掌握云、雾和降水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2.了解云凝结核、冻结核的作用及水汽凝结和过饱和的概念3.熟悉并掌握云和雾形成的主要条件和物理机制4.熟悉并掌握降水形成的物理机制5.熟悉并掌握贝吉隆(Bergeron)过程6.理解并掌握人工增雨和消雹的主要物理机制(五)大气化学(非重点)1. 一般性地了解大气中辐射活泼主要气体成分2. 一般性地了解并掌握大气臭氧层的形成机制与作用3. 一般性地了解大气气溶胶的源汇4.其他(不作要求)(六)大气电学1. 理解晴天平均大气静电场及垂直分布的特征2. 理解全球大气电场的图像和维持机制3. 理解天电信号的特征及闪电定位原理4.其他(不作要求)(七)大气动力学(非重点)1. 了解大气层结概念及作用于气块上的主要力,掌握其表达式和大气运动方程2.了解大气运动的尺度和大气中的主要波动的特征,包括行星波、重力波、声波(可略)和湍流3. 了解全球大气环流的图像和成因4.其他(不作要求)第三部分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1.较低要求——了解;2.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3.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大气物理研究所考研大纲

大气物理研究所考研大纲

大气物理研究所考研大纲
对不起,由于篇幅限制,我无法提供一篇1000字的文章。

但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大纲和一些关键点,你可以根据这些来扩充你的文章。

标题:大气物理研究所考研大纲的深度解读
一、引言
在这部分,可以简单介绍大气物理研究所考研大纲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个大纲。

二、大气物理研究所考研大纲概述
在这部分,详细解释大气物理研究所考研大纲的内容,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形式、考试时间等基本信息。

三、大气物理研究所考研大纲的具体内容解析
这部分可以根据考试科目的不同,分别进行详细的解读。

例如,如果考试科目有大气物理学、气候学、天气学等,那么可以一一解析这些科目的主要知识点和学习重点。

四、如何有效备考大气物理研究所考研
在这部分,可以提供一些备考策略和建议,如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等。

五、结论
在这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大气物理研究所考研大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积极备考。

六、附录
可以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或者相关的网站链接,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大气物理研究所考研的相关信息。

希望这个大纲可以帮助你写出一篇详实且段落清楚的文章。

如果你在写作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大气物理1-4

大气物理1-4
19
地球形成 50亿年前,地球的轮廓已初步形成。最初是 个火球。随着地球逐步冷却,较重的物质沉 到中心,形成地核;较轻的物质浮在上面, 冷却后形成地壳。
20
三、大气演化
1、原始地球上无大气、无海洋; 火山爆发频繁发生
2、火山喷发形成原始大气,主要由水汽、 CO2、氮和硫或硫化物。没有氧气。 大量水汽造成长时间降雨,持续了几千
大气物理学
张泽锋 zhangzf01@
气象楼1223
1
Gra绩: 20%.
2
参考书目:
1.[美] J、M 华莱士,P.V.霍布斯著.大气科学概观.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2. 许绍祖主编. 大气物理学基础. 气象出版社, 1991 3. 周秀骥等编著. 高等大气物理学.气象出版社,1991 4. 盛裴轩,毛节泰等. 大气物理学, 北大出版社, 2003
通过现代物理学理论,可以模拟宇宙在大爆炸后 110-43秒的状态,但对于此时刻之前还没有新的 理论将万有引力和广义相对论二者之间结合起来。
12
膨胀理论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Alan Guth、Paul Steinhardt和美籍俄裔天文学家Andreas Linde 提出从大爆炸后110-35秒开始的110-32秒内宇宙 极速膨胀为原来的11050倍,然后减缓为近乎常 速。认为宇宙处于开放与封闭系统的边缘状态。 可解释大爆炸学说不能解释的宇宙常速膨胀和 宇宙的均匀性等问题,被广大理论天文学家认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观测天文学家对该理论有 不同看法,认为宇宙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
13
膨胀理论图示:白点代表星系,膨胀后相互远离
14
宇宙无限论:
•在17世纪,Galilei、Newton 在经典力学 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宇宙无限无边的理论, 即宇宙的体积是无限的,没有空间边界,无 限的天体分布在无限的空间之中。

大气物理复习提纲.docx

大气物理复习提纲.docx

大气物理复习提纲第一讲:大气的演变第一代大气、第二代大气、现代大气大气的成分及分布:地球大气是由多种气体以及漂浮于其中的固态、液态等颗粒物质组成的。

气体成分、干洁大气、相变特征、空气密度:、平均分子量水汽的特点及分布规律;C02、03的作用及分布;气溶胶及其在大气中的作用 气体成分:90km 以下干洁大气均匀混合,称为均匀层。

干洁大气:不含水汽和悬浮颗粒物的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相变特征:在地球大气温、压条件下,水汽是唯一能发生相变的气体成分。

空气密度:标准状态(p=1013・25hPa,t=0°C)下,干空气密度为1.29kg/m3o平均分子量:90km 以下,空气平均分子量为28.966,不随高度变化;90km 以上,随高度递减。

大气的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大气的状态参数及其变化;气压随时间和空间变化情况 三种温标之间的转换、气温随时空变化情况;逆温层及其;成原因各种湿度参量的定义及计算 气体的状态方程及计算;大气静力学方程、适用条件、应用;气压场的基本形式及位势高度 例:求温度为20°C 和・20°C 时,1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最大水汽质量,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多少倍。

别求出温度为20C 和时的饱和水汽压7.5x20爲=6.11x10丽顶=23 37hPa 7.5x(・20)E© =6.11X1O 2373-20=1.25 hPa则=217^ = 21723 3/=17.3g/^人」 X 戛 273+20 E。

=217 邑—2171"_2°273-20约大15.7倍。

例:在热带沙漠常常温度高达45°C 或更高,而相对湿度却抵达2%,而在极低,温度降低到零下40°C 或更低, 相对湿度却近100%,试问哪个地区绝对湿度大,大多少倍?解:分别求出温度45°C 与・40°C 时的饱和水汽压E 与它们的实际水汽e24」£^=6.11xl0^4- =962AhPa 冷=%x2%=L925/z 死工XYS民=6.11x10^* =O .18M Q色=耳尹100%=0.18屈匕j1 93 ““2吒= 217后心如悠⑷伞2口册=“加则热带沙漠地区绝对湿度大,大约大7.7倍 第二讲大气辐射描述辐射场的物理量;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密度;辐射强度;辐射的基本定理;基尔霍夫定律 普朗克定律;史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平方反比关系;大气的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水汽、氧气、臭氧、二氧化碳的吸收光谱;大气窗;大气对辐射的散射:大气散射和吸收的不同;瑞利散射、米散射的特点;利用散射的原理解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太阳常数;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分布;解释地球、大气和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觇丈直青试噸利〃犬綵(加)例:一立方体的黑体,每边长10cm,如果把它加热到727度,求此黑体放射的辐射能有多少瓦? 解:立方体的表面积为:S =0.1’ X6= 0・06加’每单位表面积放射的辐射为:爲二刃4 = 5.67xl0Yx(273 + 727)4 =5.67xl0W/沪黑体放射的总的辐射能为:爲xS = 3.402卩例:一个物体的辐射通量密度为w/m2,吸收率,试求其岳度为多少度?其辐射的最大能量对应的波长是多少?解: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瞥兔其中:每为黑体的辐射通量密度。

中科院《大气物理学》考试大纲

中科院《大气物理学》考试大纲

《大气物理学》考试大纲本《大气物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与环境”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大气物理学是大气科学的重要分支,是许多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组成与物理特性及其垂直结构、大气探测与遥感的方法和技术、大气辐射学、云雾和降水物理学、大气动力学(注:不作为考试主要内容)、大气电学和大气化学(注:不作为考试主要内容)等几大部分。

要求考生对这几部分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系统地掌握大气物理学中的主要内容,掌握描述大气状态和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及其应用,了解现代大气物理学的一些前沿问题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发展动向,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大气物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大气的组成与垂直结构1.地球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与来源2.描述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主要物理量3.一些微量但在天气、气候和环境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4.大气的垂直结构(分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5.大气静力学及压-高公式的应用6.太阳其他行星大气的组成与特征(二)大气探测和遥感的方法与技术1.气象要素(温度、湿度、气压、风和降水)的常规测量方法和技术2.气象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探测内容(对象)3.气象卫星遥感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4.激光雷达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非重点)5.全球大气监测网的组成与作用(三)大气辐射学1.大气分子吸收(谱)2.大气粒子对辐射的散射理论3.大气辐射传输理论4.大气辐射加热或冷却率的计算5.大气辐射学在大气化学中的基本应用(非重点)6.大气辐射学在气候变化中的基本应用(四)云雾和降水物理学1.云、雾和降水的主要特征及分类2.云和雾形成的主要物理机制3.降水形成的物理机制4.闪电形成的机制5.人工增雨和消雹的物理机制6.强风暴的简单模型(非重点)(五)大气化学(非重点)1.大气臭氧层的形成与作用2.大气气溶胶的源汇3.其他(不作要求)(六)大气电学(非重点)1.大气静电场与垂直分布2.大气中的方电现象3.全球大气电平衡4.天电信号5.其他(不作要求)(七)大气动力学(非重点)1.大气层结与作用于气块上的主要力2.大气中的波动3.大气环流4.其他(不作要求)二、考试要求(一)大气的组成与垂直结构1.认识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来源2.理解和掌握描述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主要物理量3.认识一些微量但在天气、气候和环境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4.了解大气的垂直结构(分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5.理解并掌握大气静力学的概念,掌握压力-高度公式的推导和应用6.了解现代大气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二)大气探测和遥感的方法与技术1.了解气象要素(温度、湿度、气压、风和降水)的常规测量方法和技术2.理解并掌握气象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探测内容(对象),掌握雷达气象方程3.理解并掌握气象卫星遥感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垂直温度廓线卫星遥感探测的原理4.理解并掌握激光雷达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5.认识和理解全球大气监测(网)的作用(三)大气辐射学1.理解并掌握大气分子吸收(谱)2.了解太阳和地气系统辐射(谱)的基本特征3.理解并掌握大气粒子对辐射的散射理论4.理解并掌握大气辐射传输理论和求解过程5.理解大气辐射加热或冷却率的概念,掌握其计算公式6.一般性地了解大气辐射学在大气化学中的基本应用7.了解大气辐射学在气候变化中的基本应用,理解并掌握辐射强迫的概念及其一般性表达式(四)云雾和降水物理学1.认识并掌握云、雾和降水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2.了解云凝结核、冻结核的作用及水汽凝结和过饱和的概念3.熟悉并掌握云和雾形成的主要条件和物理机制4.熟悉并掌握降水形成的物理机制5.熟悉并掌握贝吉隆(Bergeron)过程6.理解并掌握人工增雨和消雹的主要物理机制(五)大气化学(非重点)1.了解大气中辐射活泼主要气体成分2.理解并掌握大气臭氧层的形成机制与作用3.了解大气气溶胶的源汇4.其他(不作要求)(六)大气电学(非重点)1.了解晴天平均大气静电场及垂直分布的特征2.理解全球大气电场的图像和维持机制3.了解天电信号的特征及闪电定位原理4.其他(不作要求)(七)大气动力学(非重点)1.了解大气层结概念及作用于气块上的主要力,掌握其表达式和大气运动方程2.了解大气运动的尺度和大气中的主要波动的特征,包括行星波、重力波、声波(可略)和湍流3.理解全球大气环流的图像和成因4.其他(不作要求)三、主要参考书目1 周秀骥等编著. 高等大气物理学.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2邹进上等编著. 大气物理基础. 北京:气象出版社,19823J.T. Hougton. The Physics of Atmsopher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编制日期:2004年6月10日。

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911科目名称大气物理学

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911科目名称大气物理学

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911 科目名称:大气物理学一、考试要求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大气组成和结构、大气静力学、大气动力学基础、大气辐射学、大气热力学、云和降水物理学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考试内容1.大气概述地球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和结构,大气状态方程及应用,各种湿度参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大气静力学方程,压高公式及其应用,位势高度概念,标准大气,气压的时空分布与气压梯度。

2. 地面和大气中的辐射过程辐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大气对辐射能的吸收和散射削弱规律,太阳辐射在地球大气中的传输,长波辐射传输特性和平面平行大气长波辐射传输方程,辐射平衡温度、气层辐射差额和气层变温率的计算,地球大气的保温效应,地面、大气和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3.大气动力学基础旋转地球上的大气运动方程,地转风、梯度风和热成风原理及应用,摩擦风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大气边界层的基本特征,边界层风场日变化的动力和热力因子。

4.大气热力学基础热力学基本定律和热力学函数及其在空气和水物质系统中的应用,未饱和湿空气系统和含有液态水的饱和湿空气系统热力学方程,空气微团的干绝热过程、湿绝热过程和不可逆假绝热过程的态变规律,位温和假相当位温概念及其应用,湍流逆温的形成,气层静力稳定度、薄气层静力稳定度判据,厚气层不稳定能量概念和判据,位势不稳定的概念和判据,热力学图解的应用。

5. 云和降水物理学基础云雾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宏观过程,云雾的微观特征及描述方法,Kelvin定律、Raoult定律和Kohler方程,自然云条件下云滴和冰晶核化的微物理机制,云滴凝结增长和冰晶凝华增长的微物理过程,云雨滴和冰雪晶的碰并增长过程,层状云和积状云降水形成机制,冰雹形成与生长机制,人工影响天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题型包括:选择题(单选和多选)(约30分)、名词解释(约20分)、简答题(约50分)、计算题和综合分析证明题(约50分)。

《大气科学基础》复习大纲教学内容

《大气科学基础》复习大纲教学内容

《大气科学基础》复习大纲《大气科学基础》复习大纲大气动力学基础作用于空气的力:重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其中)(-k zp j y p i x p p ρρρ∂∂+∂∂+∂∂-=∇地转偏向力:V C ρρρ⨯Ω-=2科里奥利系数:φsin 2Ω=f 科里奥利力在各方向的分量:φφφφ cos u 2 z cos u 2 - y cos w 2 - sin v 2 x Ω=Ω=ΩΩ= 忽略摩擦,标准坐标系的动量方程为:g - cos u 2 z p 1 - dt dw sin u 2 - yp 1- dt dv cos w 2 - sin v 2 x p 1 - dt du φρφρφφρΩ+∂∂=Ω∂∂=ΩΩ+∂∂= 简化后:ρρρρg - p g - z p 1 - 0fu - yp 1 - dt dv fv x p 1 - dt du =∂∂∂∂=∂∂=+∂∂=z 连续方程:00)(0)(=∇+=∂∂+∂∂+∂∂+∂∂+∂∂+∂∂+∂∂=∇+∂∂v dtd zw y v x u z w y v x u t V t ρρρρρρρρρρρ 速度散度的意义:dt d dt d v z w y v x u v ααρρ11-==∇∂∂+∂∂+∂∂=∇ρρ,ρα1=为比容单位时间质量的变化率:,流出辐散,质量减少,,流入辐合,质量增加,0000>∇<<∇>v dtd v dt d ρρρρ 单位时间体积的变化率:,缩小辐合,体积减少,,膨胀辐散,体积增加,0000<∇>>∇>v dtd v dt d ρραα 水平速度散度和垂直速度的关系: 对不可压缩大气有:0=dtd ρ,即0=∇v ρ 则:zw y v x u z w y v x u ∂∂=∂∂+∂∂=∂∂+∂∂+∂∂-0,有,加强上升运动,垂直速度随高度增大,水平辐合,,减弱上升运动,垂直速度随高度减小,水平辐散,0000>∂∂<∂∂+∂∂<∂∂>∂∂+∂∂z w y v x u z w y v x u 大气中的平衡运动:地转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的风,无加速度、无摩擦的空气水平运动梯度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者相平衡时的风。

大气复习大纲

大气复习大纲

抱歉各位基地海洋的同志们。

这才刚刚弄好一份热腾腾的大气复习大纲。

弄得太迟了。

有用就转走吧来源:高婵舒的日志第一章大气概述(一)地球大气的成分一、干洁大气:不含水汽和悬浮颗粒物的大气,简称干空气。

二、水汽三、大气颗粒物:悬浮在大气中的各种固体和液体微粒,统称为大气气溶胶粒子。

(二)空气状态方程P10-11(三)主要气象要素气象要素:大气性状及其现象(天气和气候)是用基本要素以及各种天气现象来描述的,这些因子称为气象要素。

一、气温: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二、气压:气象上的气压是指大气的压强,静止大气中某地的气压是该地单位面积上大气柱的重力。

三、空气湿度: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量。

常用湿度参量有七种。

P12-141、水汽压e: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压力。

2、饱和水汽压E: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汽的最大容量,其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绝对湿度a: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

4、混合比r:湿空气块中所含的水汽质量与该气块中干空气质量之比。

5、比湿q:湿空气中所含水汽质量与湿空气总质量之比。

6、相对湿度f: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值,常百分比表示。

7、露点温度:湿空气在水汽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等压降温至对水面而言达饱和时的温度,成为露点温度。

只与湿空气的含水量有关,而与温度无关。

四、风:空气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运动,它是一个水平矢量,有风向与风速之分。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一般用16个方位或度数来表示。

以度数表示时,由北起按顺时针方向量度,如北风0度,东风为90度,南风180度,西风270度。

(四)大气的垂直结构一、气温的垂直分布1、对流层:地球大气的最低层,其下边界为地面或海面。

(对流层也有臭氧,作为污染物)(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其降低的数值随地区、时间和所在高度等因素而变。

有时在某地区会出现气温不随高度而变,甚至随高度增大而升高(逆温)的情况。

(2)大气密度和水汽随高度迅速递减,对流层几乎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三分之四和水汽的90%。

大气物理学学位考试大纲

大气物理学学位考试大纲

大气物理学学位考试大纲大气物理学大气物理学是一门气象专业基础课。

学习该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大气物理学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本门课主要包括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静力学、大气辐射、大气热力学等知识。

第一章行星大气和地球大气的演化一、要求:了解地球的演化和地球生命的起因,掌握地球大气演化的三个阶段。

二、考试内容(1)行星大气(2)地球大气的演化三、例题:(1)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四、作业:(1)行星大气的演化主要决定于该行星距太阳的距离及重力场的强度,对吗?为什么?(2)地球具有哪些独特的条件,使它成为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第二章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其分布一、要求: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主要的气象要素;掌握湿度的表示法、状态方程、虚温、水汽和大气气溶胶的作用等概念。

二、考试内容(1)干洁大气(2)大气中的水汽(3)大气气溶胶三、例题:(1)气温15.0℃,大气压力1015.0百帕,混合比0.01 ,求(a )饱和水汽压,(b )水汽压,(c )饱和差。

(d )相对湿度,(e )绝对湿度,(f )比湿。

(2)什么是大气气溶胶粒子?它在哪些大气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如果假想大气中完全不存在大气气溶胶,地球大气环境会有什么变化?(3)计算气压为1000hPa ,气温为27℃时的干空气密度和在相同温压条件下,水汽压为20 hPa 时的湿空气密度。

(4)计算垂直密度梯度,在该高度上密度为1.0千克/米3,温度为23.1℃,气温直减率为0.65℃/100米。

如果空气密度不随高度变化,那么T z ?=?四、作业:(1)气温为3℃,相对湿度为30%,求露点\霜点及水汽密度。

若大气压强为1005 hPa ,求比湿。

(2)计算垂直密度梯度,在该高度上密度为1.0千克/米3,温度为23.1℃,气温直减率为0.65℃/100米。

如果空气密度不随高度变化,那么T z ?=? (3)简述南极臭氧洞产生的原因。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基础综合(精)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基础综合(精)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本《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基础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学科有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大气物理学、大气环境学和大气化学是大气科学的重要分支,是许多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

本考试大纲由3个部分组成:《大气物理学》考试大纲、《大气化学》考试大纲和《大气环境学》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各占三分之一。

第一部分《大气物理学》考试大纲大气物理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组成与物理特性及其垂直结构、大气探测与遥感的方法和技术、大气辐射学、云雾和降水物理学等几大部分。

要求考生对这几部分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掌握描述大气状态和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及其应用,了解现代大气物理学的一些前沿问题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发展动向,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大气物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大气的组成与垂直结构1.地球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与来源2.描述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主要物理量3.一些微量但在天气、气候和环境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大气成分4.大气的垂直结构(分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5.大气静力学及压-高公式的应用6.太阳及其他行星大气的组成与特征(二大气探测和遥感的方法与技术1.气象要素(温度、湿度、气压、风和降水的常规测量方法和技术2.气象雷达(常规和Doppler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探测内容(对象3.气象卫星遥感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4.激光雷达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非重点5.全球大气监测网的组成与作用(三大气辐射学1.大气分子吸收(谱2.大气粒子对辐射的散射理论3.大气辐射传输理论4.大气辐射加热或冷却率的计算5.大气辐射学在大气化学中的基本应用(非重点6.大气辐射学在气候变化中的基本应用(四云雾和降水物理学1.云、雾和降水的分类及其主要特征2.云和雾形成的主要物理机制3.降水形成的微物理机制4.闪电形成的机制5.人工增雨和消雹的基本原理及其物理基础6.强风暴的简单模型(非重点二、考试要求(一大气的组成与垂直结构1.认识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来源2.理解和掌握描述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主要物理量3.认识一些微量但在天气、气候和环境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4.了解大气的垂直结构(分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5.理解并掌握大气静力学的概念,掌握压力-高度公式的推导和应用6.了解现代大气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二大气探测和遥感的方法与技术1.了解气象要素(温度、湿度、气压、风和降水的常规测量方法和技术2.理解并掌握气象雷达(常规和Doppler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和探测内容(对象,掌握雷达气象方程3.理解并掌握气象卫星遥感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垂直温度廓线卫星遥感探测的原理4.理解并掌握激光雷达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5.认识和理解全球大气监测(网的作用(三大气辐射学1.理解并掌握大气分子吸收(谱2.了解太阳和地气系统辐射(谱的基本特征3.理解并掌握大气粒子对辐射的散射理论4.理解并掌握大气辐射传输理论和求解过程5.理解大气辐射加热或冷却率的概念,掌握其计算公式6.一般性地了解大气辐射学在大气化学中的基本应用7.了解大气辐射学在气候变化中的基本应用,理解并掌握辐射强迫的概念及其一般性表达式(四云雾和降水物理学1.认识并掌握云、雾和降水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2.了解云凝结核、冻结核的作用及水汽凝结和过饱和的概念3.熟悉并掌握云和雾形成的主要条件和物理机制4.熟悉并掌握降水、降雹形成的微物理机制及微物理过程与动力过程的相互作用5.熟悉并掌握贝吉隆(Bergeron过程6.理解并掌握人工增雨和消雹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基础三、主要参考书目1. 周秀骥等编著. 高等大气物理学.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2. 邹进上等编著. 大气物理基础. 北京:气象出版社,19823. Murry L. Salby, Fundamentals of Atmospheric Physics, Academic Press, 1996第二部分《大气化学》考试大纲大气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大气化学的基本概念;控制大气成分浓度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大气微量成分的循环过程;大气气溶胶;大气臭氧;云雾降水化学;大气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气候环境效应。

大气物理学(复习版)

大气物理学(复习版)

大气物理学(复习版)大气物理学(大三)第六章大气热力学基础一、热力学基本规律1、空气状态的变化和大气中所进行的各种热力过程都遵循热力学的一般规律,所以热力学方法及结果被广泛地用来研究大气,称为大气热力学。

2、开放系和封闭系(1) 开放系:一个与外界交换质量的系统(2) 封闭系:和外界互不交换质量的系统(3) 独立系:与外界隔绝的系统,即不交换质量也不交换能量的系统。

3、准静态过程和准静力条件(1)准静态过程: 系统在变态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处于平衡状态(2) 准静力条件:P ≡Pe 系统内部压强p 全等于外界压强Pe4、气块(微团)模型气块(微团)模型是指宏观上足够小而微观上含有大量分子的空气团,其内部可包含水汽、液态水或固态水。

气块(微团)模型就是从大气中取一体微小的空气块,作为对实际空气块的近似。

5、气象上常用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形式【比定压热容cp 和比定容热容cv 的关系cp= cv+R ,(R 比气体常数)】6、热力学第二定律讨论的是过程的自然方向和热力平衡的简明判据,它是通过态函数来完成的。

7、理解熵、焓(从平衡态x0开始而终止于另一个平衡态x 的过程,将朝着使系统与外界的总熵增加的方向进行;等焓过程: 绝热和等压;物理意义:在等压过程中,系统焓的增加值等于它所吸收的热量)8、大气能量的基本形式:(1)内能;(2)势能;(3)动能;(4)潜热能9、大气能量的组合形式(1)显热能:单位质量空气的显热能就是比焓。

(2)温湿能:单位质量空气的温湿能是显热能和潜热能之和。

(3)静力能: 对单位质量的干(湿)空气,干(湿)静力能:(4)全势能: 势能和内能之和称全势能10、大气总能量干空气的总能量:湿空气的总能量:二、大气中的干绝热过程1、系统(如一气块)与外界无热量交换(δQ=0)的过程,称为绝热过程。

(对未饱和湿空气κ= κd=R/Cp=0.286计算大气的干绝热过程)286.0000)()(p p p p T T d ==κ例:如干空气的初态为p=1000hpa ,T0=300K ,当它绝热膨胀,气压分别降到900hpa 和800hpa 时温度分别为多少?2、干绝热减温率定义:未饱和湿空气块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的负值为干绝热减温率γv ,单位°/100m dp ρ1-dT c =αdp -dT c =δQ p p 2p k d V 21+gz +T c =E +Φ+U =E Lq +V 21+gz +T c =Lq +E +Φ+U =E 2p k m m C m k km K c g o pdd 100/1100/98.0/8.9≈===γ3、位温θ定义: 把空气块干绝热膨胀或压缩到标准气压(常取1000hpa )时应有的温度称位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物理学大气物理学是一门气象专业基础课。

学习该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大气物理学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本门课主要包括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静力学、大气辐射、大气热力学等知识。

第一章 行星大气和地球大气的演化一、要求:了解地球的演化和地球生命的起因,掌握地球大气演化的三个阶段。

二、考试内容(1) 行星大气(2) 地球大气的演化三、例题:(1)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可分为 、 和 三个阶段。

四、作业:(1)行星大气的演化主要决定于该行星距太阳的距离及重力场的强度,对吗?为什么?(2)地球具有哪些独特的条件,使它成为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第二章 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其分布一、要求: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主要的气象要素;掌握湿度的表示法、状态方程、虚温、水汽和大气气溶胶的作用等概念。

二、考试内容(1)干洁大气(2)大气中的水汽(3)大气气溶胶三、例题:(1)气温15.0℃,大气压力1015.0百帕,混合比0.01 ,求(a )饱和水汽压,(b )水汽压,(c )饱和差。

(d )相对湿度,(e )绝对湿度,(f )比湿。

(2)什么是大气气溶胶粒子?它在哪些大气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如果假想大气中完全不存在大气气溶胶,地球大气环境会有什么变化?(3)计算气压为1000hPa ,气温为27℃时的干空气密度和在相同温压条件下,水汽压为20 hPa 时的湿空气密度。

(4)计算垂直密度梯度,在该高度上密度为1.0千克/米3,温度为23.1℃,气温直减率为0.65℃/100米。

如果空气密度不随高度变化,那么?T z ∂=∂四、作业:(1)气温为3℃,相对湿度为30%,求露点\霜点及水汽密度。

若大气压强为1005 hPa ,求比湿。

(2)计算垂直密度梯度,在该高度上密度为1.0千克/米3,温度为23.1℃,气温直减率为0.65℃/100米。

如果空气密度不随高度变化,那么?T z ∂=∂ (3)简述南极臭氧洞产生的原因。

(4)计算气压为1000百帕,温度为7.0℃的饱和湿空气的虚温和虚温差。

第三章 大气的分层和结构一、要求: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掌握分层的方法、各层名称和特点及大气质量计算方法。

二、考试内容(1)大气分层(2)大气质量及其垂直分布三、例题:(1)设空气密度随高度变化为80000z z e ρρ-= ,试估计地球大气的总质量。

其中z 的单位为米,0 1.27ρ=(千克/米3)(2)已知地面气压p =1000hPa ,温度 t =10℃,露点t d = 5℃,① 请求出其比湿q , 虚温t v , 空气密度ρ.② 若温度和比湿不随高度改变,求850hPa 等压面离地面的高度z (gpm) =? ③ 若在1000-850hPa 的气层中,比湿不随高度变化,求出底面积为 1m 2 气柱中水汽总质量m v (kg m 2)(提示:先求空气总质量)。

如果其全部凝结为液体水落至地面,则水层有多厚()cm .(3)若高空某一层的气压是地面气压的一半,假设:①地面到该层为等温层,平均温度为290k ;②地面气温是288k ,而减温率为6.5k/gpkm.请分别计算在以上两种情况下该等压面的高度。

四、作业:(1)支配地球大气中气体成分随高度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地面上大气与500km 以上大气有何不同?(2)已知大气中氖的平均浓度是18ppmv ,计算大气中氖的总质量。

(3)计算“标准大气”中海平面处的压强标高和密度标高。

(4)计算气压为1000hPa ,气温为10 C 时干空气的密度。

在上述相同的气压和气温条件下,若空气中的水汽压为20hPa ,计算此时湿空气的密度和水汽密度,并作比较.第四章大气静力学一、要求:了解标准大气定义及其应用;掌握静力学基本方程及物理意义、各种压高公式及气压场的基本型式。

二、考试内容(1)大气静力学方程(2)大气模式(3)气压—位势高度公式(4)标准大气(5)气压的时空分布三、例题:(1)设地面气压为1013百帕,温度为0.0℃,试求在均质大气中3997米和7995米高度上的气压。

(2)已知0.65γ=℃/100米,地面气温0.0℃,气压1000.0百帕,求多元大气在3997米和7995米高度上的气压(百帕)。

(3)试比较具有相同气压和温度(978.0百帕和32.5℃)的饱和湿空气和干空气的气压阶。

(4)设等温大气温度随时间变化,但地面气压维持不变,试证明在等于均质大气高度,空气密度也维持不变。

四、作业:(1)画出均质大气、等温大气和多元大气的温度、压强、密度的垂直变化曲线示意图,并分析比较。

(2)根据标准大气的规定,求气压分别为1000hPa、500hPa和100hPa处单位气压高度差。

(3)计算当气压为1000.0百帕,温度为40.0℃和-40.0℃时的地表附近的气压阶。

(4)计算均质大气的气温直减率。

第五章地面和大气中的辐射过程一、要求:掌握辐射的基本知识、热辐射的基本定律、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方式及规律、太阳常数、大气保温效应;了解大气逆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和能量平衡等概念。

二、考试内容(1)辐射的基本概念(2)辐射的物理规律(3)地球大气与辐射的相互作用(4)太阳辐射在地球大气中的传输(5)地球—大气系统的长波辐射(6)地球、大气及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三、例题:(1)若视大气为一薄层,它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为0.1,对地球辐射的吸收率为0.8,设地球表面具有黑体性质,试计算地球表面和大气的辐射平衡温度。

(2)若太阳常数增加5%,那么太阳表面的有效温度将增加多少呢?(3)当日地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时,试求在赤道和极地的太阳辐射日总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波长为0.6328的氦—氖激光束输出了毫瓦能量,它以与云层法线成30度的方向通过厚度为10米的云。

若忽略散射影响,则测得射出功率为1.57576和0.01554毫瓦,试求容积消光系数和垂直光学厚度四、作业:(1)由太阳常数S=1367 W/m2,请计算:①太阳表面的辐射出射度;②全太阳表面的辐射通量;③整个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占太阳发射辐射通量的份数。

(2)一立方体的黑体,每边长10厘米,如果把它加热到727度,求此黑体放射的辐射能有多少瓦?(3)一个物体的辐射通量密度为1396.5瓦/米2,吸收率为0.8,试求其温度等于多少度?(4)设有一束平行光线与铅直方向成60度的角度入射并通过厚100米的气层,已知气层的平均气体密度为0.1千克/米3,气层对某波长的吸收系数为10-2米2/千克,试计算某波长通过气层的光学厚度、大气质量数、透明度。

第六章大气热力学基础一、要求:掌握大气的热力学基本定律;了解可逆的饱和绝热过程和假绝热过程;了解干、湿绝热过程和方程,掌握抬升凝结高度、位温、假相当位温等概念;掌握判定稳定度的方法及影响大气层结变化的因子;了解对流性不稳定、逆温层等概念;熟练地使用T-lnP图分析大气。

二、考试内容(1)应用于大气的热力学基本定律(2)大气中的干绝热过程(3)可逆的饱和绝热过程和假绝热过程(4)大气热力学图解(5)绝热混合过程(6)等压冷却过程(7)温湿参量(8)大气的静力稳定度(9)整层气层升降时稳定度的变化(10)逆温层三、例题:(1)空气微团的初始温度为15℃,从1000百帕处绝热抬升,求在抬升凝结高度上的微团温度。

若微团进一步抬升200百帕,求它的最终温度,在抬升过程中凝结出多少液态水?(2)标出LCL 、CCL 及LFC 的高度,分析地面气块绝热上升时不稳定能量的垂直分布情况,确定大气层属于哪种稳定度。

①当天最高气温要达到多少度才有可能出现热雷雨?②判断1000~900hPa 及850~800hPa 是否对流性不稳定?为什么?(3)在400百帕处,空气微团温度为230开,试问它的位温等于多少?若微团绝热下降到600百帕处,温度为多少?(4)近地层湿空气微团的气压、温度、湿度分别为1000百帕、25℃、16.3千克,试计算凝结高度。

四、作业:(1)气流在 p = 950hPa 时, t = 14 C, q = 0.008。

气流遇山坡被抬升,山顶压强为700hPa ,过山后下沉。

若凝结出的水分70%在爬坡途中降落,求背风面950hPa 处气流的温度,比湿及位温,假相当位温。

(2)试把泊松方程00()p R c TP T P =变为p v c c pV =常数的形式。

(3)在1000百帕高度上有一未饱和湿空气微团,当它上升到500百帕高度时,温度由原来290开增加为295开,试问未饱和湿空气微团每上升100米吸收多少焦耳的热量?(4)已知空气微团P=990百帕,25t =℃,10τ=℃,求:a. 在该状态的,,,,,,,,,.s g se sw V q q f Z e E T θθθb. 该空气微团上升到凝结高度时的,,,,.se p T f θθc.该空气微团从初态绝热上升到凝结高度的过程中,其对外做(比)功为多少?教 材: 盛裴轩,毛节泰等编著:大气物理学(1~6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 华莱士、霍布斯著,王鹏飞等译,大气科学概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徐绍祖主编:大气物理学基础,气象出版社,1993徐玉貌、刘红年、徐桂玉编著:大气科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附录:考试样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二、名词解释与简答(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三、分析与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