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方案(送审稿)》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测算方法含公式
杭州西溪
5A
梁子湖
-
苏州太湖
-
2020年(增速6%) 2025年(增速4%)
3300
4000
10% 330
15% 600
参考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规律,2014年至2015年为建设初期, 2016~2018年进入旅游主要参与阶段,2018~2022年,项目进入高速发展 期,随后进入巩固阶段。但基于生态保护的前提,增速按照下线估算。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测算
计算方法:本项目定位为湖泊型生态旅游综合区,故按照面积法与线路法共同测算基地内游览 (1)面积法:Da=ST/dt
Da为日客流量,S为游览区内游览面积,d为游览线路上的游客合理密度,T为有效游览时间,t为每次游览平均所需时间,周转率为T/t。
(2)线路法: 完全游道:C=M/m*D 不完全游道:C=M*D/(m+(m*年设施环境容量
陆路旅游项 目
水上游项目 合计
面积法 线路法
8973818 40700
200
44869.09
8
40
1017.5
4
48180000 8559996
注:旅游环境容量在生态容量允许的范围内,数据可行;日环境容量总计时取旅游系数为0.5;年可游天数按365天计算。
264000 44869 2035 46904
麓湖生态旅游核心区南生态环境容量约4818万人次,年设施环境容量约856万人次,大于日环境容量最高值。
游客量规模测算
【1.宏观总量目标预测法】
➢计算方法:依据安康市旅游发展情况,结合本项目发展定位、产 品特点、发展阶段,宏观预测本项目不同时期相对安康市旅游接待 量的渗透率。 ➢安康市未来游客量预测:根据安康市近几年旅游业发展态势、安 康市旅游十三五规划、安康市旅游发展规划,预测未来10年安康市 游客量。
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
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 旅游容量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社会心理容量和文化体验感知容量五类。
对于一个旅游区,日空间容量与设施容量的测算是最基本的要求。
旅游容量计算 计算公式 方法特点 适用范围 空间容量 一、面积法 传统计算公式:C = ???? = ????×????÷????C—旅游区日空间总容量,数值上等于各分区的日空间容量之和,单位为人次; Ci—第i景点的日空间容量;单位为人次; Xi—第i景点的可游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Yi—第i景点平均每位游客占用的合理游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人; Zi—第i景点的日周转率。
该计算方法将景区内部景点之间的关系视为简单的加和关系,忽略了游客在各景点间的相互流动。
各景点容量相加实际上造成了重复计算,客观上夸大了整个景区的旅游容量。
综合性的风景旅游区,以观光、休闲、娱乐为主,可以兼具度假功能。
风景旅游区相对封闭,旅游区内部各景点(子系统)之间游客可以自由流动。
修订后计算公式:C = ???? /????×??/?? = ( ????) ×Z T—旅游区每天的有效开放时间; t—每位游客在旅游区内平均游览时间; Di—第i景点的瞬时旅游容量; Z—整个旅游区的日周转率。
对不同景点采用不同的基本空间标准,同时考虑到景点之间游客的流动性,不再单独计算各景点的日周转率,而用整个风景旅游区的平均游览时间计算得出的日周转率作为代替。
空间容量 二、完全游路法 计算公式:C=M/m×Z 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M—景区内游道全长,单位为米; m—每位游客占用的合理游道长度,单位为米/人; Z—周转率,Z = 景点开放时间/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与旅游区的道路性质、长度、宽度有关。
游客以游道为主进行游览的景区适用线路法进行计算。
通常为地势比较陡, 不完全游路法 计算公式:C=M×Z/(m + m×E/F) 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M—景区内游道全长,单位为米; m—每位游客占用的合理游道长度,单位为米/人; F---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E---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 Z—周转率,Z = 景点开放时间/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景区景点游客总量控制方案
XXXX景区/景点游客入园总量控制方案营运管理部XXXX景区/景点游客总量控制方案一、制定目的为了更好地保障XXXX景区/景点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在严格执行景区/景点最大游客承载量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游览游客流量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方案。
二、核定公示1、核定标准:安全管理是XXXX景区/景点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XXXX景区/景点依照国家旅游局《导则》要求,在充分考虑景区空间承载量、设施承载量、生态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社会承载量等多种因素基础上,确定了旅游景区最大游客承载量并向游客公示。
2、游客容量:XXXX景区/景点平日接待游客时间为8:30-17:30,营业时间为9小时;国家法定节假日接待游客时间为8:30-18:30,营业时间为10小时;日最大游客承载量为X万人次/天,最佳游客承载量为X万人次/天。
3、公示方式:①景区/景点入口屏幕:通过南门主入口、北门主入口户外电子屏,滚动播出日最大游客承载量,最佳游客承载量。
同时在国家节假日、大型主题营销活动当日,每隔10分钟公示一次已入园游客总量。
②景区/景点官方媒体:通过官网、公众号平台等自有媒体渠道,公布景区/景点游客最大承载量,同时会发布公告提醒游客游园安全事项。
③景区/景点广播系统:在五一、十一等国家法定节假日、或景区举办大型主题营销活动当日,如遇瞬时客流高峰,检票管理人员均会另外通过公共系统广播,告知游客当日最大游客承载量及已入园游客量,提示游客分时段入园,避免部分热门项目游客聚集。
④景区/景点热门项目:景区/景点在核定总体入园游客量基础上,对园内主要项目均核算明确了最大游客接待量,制作醒目宣传公告板放置在入口醒目位置,安排专职安全管理员,对游客进行疏导及管理。
三、控制方式1、实时监控,做好预警。
①景区/景点已经建立起智慧景区管理系统,通过景区智能票务系统售票、检票,能够实时监测各渠道门票含电子票预售量(兑换量)、当日现场实体票销售量,以及入园检票游客量,能够及时准确的统计出游客数量。
《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
《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旅游景区是人们休闲、度假、游玩的热门场所,也是国内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数量快速增加,如何合理安排景区的游客容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的问题,制定一套通用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送审稿)》,以期为景区管理者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计算参考。
一、引言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是指通过对景区游客承载能力的分析与测算,确定一个合理的游客上限人数,以保证景区的安全、舒适度和可持续发展。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旅游景区的游客容量计算。
二、游客容量计算原则1.安全原则:游客容量应以保障游客的安全为首要目标,确保景区各项设施和服务能够正常运行。
2.舒适度原则:游客容量要能够保证游客在景区内的舒适度,游览通道要畅通、设施要完善。
3.可持续发展原则:游客容量应合理控制,以保护景区环境和资源,并维护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游客容量计算方法1.基于景区面积:根据景区的总面积和游客活动区域的占比,计算出每平方米的游客数量,进而得出整个景区的游客容量。
2.基于游览时间:根据景区游览的平均时间和每位游客的游览时间,计算出一天内景区的游客容量。
3.基于设施设备:根据景区的设施和设备数量以及人均使用面积,计算出每天能够承载的游客数量。
四、影响游客容量的因素1.景区道路设施:道路的宽度、通行能力、交通组织等都会影响游客容量。
2.游览设施和通道:游览设施和通道的数量、宽度、限流措施等会决定游客容量。
3.景点游览时间:景点的游览时间会直接影响游客容量。
4.旺季与淡季:旺季和淡季的游客数量差异会影响游客容量的计算。
五、用途与管理建议1.景区规划和设计:在景区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游客容量的因素,合理布局景点和游览路线,确保良好的游览体验。
2.假期管理:在节假日期间,景区管理者应根据游客容量,采取合理的限流措施,避免拥堵和安全隐患。
景区景点游客总量控制方案4篇,旅游景区游客数量统计分析-经验本
景区景点游客总量控制方案4篇,旅游景区游客数量统计分析-经验本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景区景点游客总量控制方案,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景区景点游客总量控制方案1为认真贯彻落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障游客合法权益,维护景区旅游秩序和安全,根据《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结合凤凰山景区实际,特制订《凤凰山景区最大承载量客流控制与分流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一、适用范围(一)本预案适用于旅游旺季、小长假、黄金周、民族宗J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客流应急控制。
(二)本预案所指高峰期是指大批游客进入景区,超过日最佳接待量或瞬时最大接待量,有可能影响景区旅游秩序或存在安全隐患。
(三)容量核定:根据XXX《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核定景区瞬时最佳承载量为5000人,瞬时最大承载量为人;最佳日承载量为万人/日,最大日承载量为人/日。
二、基本原则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相互共同、合力应急”的原则,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加强协调,认真做好旅游高峰期旅客接待事情,确保旅游高峰期实现“平安、秩序、质量、效益”的目标。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成立凤凰山景区最大承载量客流控制应急管理指挥布,XXX负责旅游高峰期客流控制应急管理事情。
指挥长:总经理副指挥长:执行总经理、常务副总成员:公司主管以上管理人员(二)设立机构,明确职责。
指挥布下设一室四组。
1.办公室主任:XXX副主任:由运营管理中心总监、市场营销布经理担任。
成员:景区办公室、市场营销布、财政布相关员工。
事情职责:在指挥布领导下,负责各项事情的组织协调、数据信息统计、预警信息公布、沐日信息上报等事情。
(1)景区办公室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预案启动上报。
信息办负责上报信息的汇总统计工作,达到预警级别立即上报指挥布办公室,经指挥布会商同意,根据指挥长指示,统一发布预警信息。
(2)市场营销布负责团队数量汇总上报,并根据指挥布指示,通过网站、广播等营销媒体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向游客提供最新的景区资讯,并组织旅行社合理安排团队线路,避开高峰景点。
《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送审稿)》
附件7 .《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送审稿)》1.1.1.1前言............................................................. III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容量测算要求 (5)5旅游容量测算 (5)6 环境质量 (8)7容量测算的结果处理 (9)附录A (资料性附录)旅游景区容量指标 (10)本标准由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四川省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旅游局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1.1.2旅游景区容量测算规范1.1.2 范围本标准确定了旅游容量测算要求、旅游容量测算、环境质量、容量测算的结果处理等技术性指标和原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旅游发展规划及各类旅游区规划和应急预案的制定。
1.1.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9663-1996旅店卫生标准GB 16153-1996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 50298—1999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 18005 —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971 —2003 旅游规划通则GB/T 20416-2006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1.1.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2旅游景区tourist attacti on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应具有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规范》
《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规范》为了更好地管理旅游景区的游客流量和保障游客的安全,制定了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规范。
该规范主要包括游客容量计算方法,游客容量管理措施和相关法规规定等内容。
一、游客容量计算方法1.人均占用面积计算法:根据景区的总面积、游客密度、游客活动区域等因素,计算出每位游客平均需要的占用面积。
然后根据景区总面积和每位游客的占用面积,计算出景区的最大承载游客数量。
2.游客数量测算法:通过实地测算的方式,统计出在不同时间段内景区的游客数量,再根据实际情况和安全考虑,确定景区的最大承载游客数量。
3.系统模型计算法:利用专业的景区游客容量计算软件,结合景区的地形、气候、游客活动区域等因素,精确计算出景区的最大承载游客数量。
二、游客容量管理措施1.设立进入限制:在景区的入口处设置人流控制设备,如闸机、警示牌等,限制游客的进入数量,确保景区内游客数量在安全范围内。
2.提前预约制度:对于热门景区或特定活动,实行提前预约制度,限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拥挤。
3. 网上实时查询:通过景区官方网站或手机App,实时查询景区内游客数量,提醒游客选择适合的游览时间,避免高峰时段拥堵。
4.预警机制:建立景区游客容量预警机制,一旦游客数量超出安全范围,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障游客的安全。
三、相关法规规定1.《旅游法》:根据《旅游法》相关规定,景区应当依法确定游客容量,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2.《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和评定分类管理办法》:景区游客容量是评定景区质量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相关部门应当依法监督管理。
3.地方性法规:各地方政府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结合旅游景区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游客容量管理规定,加强对景区的监管。
总之,制定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规范,有助于促进旅游景区的良性发展,提升游客体验,保障游客的安全。
景区管理部门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规规定,科学合理地计算游客容量,加强管理措施,为广大游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
二
三
旅游景区容量的量测
一、基本空间标准
定 义
又称单位规模指标,是指单位利用者(人或人使 用的载体)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
获 通过对旅游者对于同一利用场所的拥挤与否和 得 满意程度的多次调查获得。 途 径 主要方法 问卷法 统计法 航空摄影法 影响基本空间标准的因素
旅游活动的性质和类型
1、旅游生态容量的量测模型 2、扩展性旅游生态容量的量测模型
1、旅游生态容量的量测模型
F0
S T
1天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
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第i种污染物的数量
i i
P
i 1
i
Si
Ti
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
生态容量的测定,最重要的是确定每位游客1天所产生的 各种污染物量和自然环境净化吸收各种污染物量两个参数。 这两个参数会随旅游活动的性质、旅游地所处的区域自然 环境而不同。
(五)旅游地综合容量
旅游地综合容量由该地的旅游空间容量、生态容量、设施 容量、经济容量中的某一两个因素所决定。一般取其指标 中的低限。
T
D R
i i 1 i 1
m
P
i
C
Di
S
i 1
n
i
T Si C
旅游地容量 第i个旅游景点容量 非活动区接纳游人量
Di Ri
第i个旅游景区容量 第i个景区内道路容量
旅游心理容量的计算方法与旅游空间容量相同, 只是所取基本空间标准不一样。
(四)旅游生态容量
定 义 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地容纳旅游活动量的限定值
旅游活动直接导致的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严格 管理而予以控制、限制或者基本杜绝。因此,旅游地生态 容量的测定因子主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净化与吸收旅游污 染物的能力,以及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出的污物总量
完整word版,《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送审稿)》
附件7.《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送审稿)》1.1.1.1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容量测算要求 (2)5 旅游容量测算 (2)6 环境质量 (5)7 容量测算的结果处理 (6)附录A(资料性附录)旅游景区容量指标 (7)前言本标准由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四川省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旅游局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1.1.2 旅游景区容量测算规范1.1.2 范围本标准确定了旅游容量测算要求、旅游容量测算、环境质量、容量测算的结果处理等技术性指标和原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旅游发展规划及各类旅游区规划和应急预案的制定。
1.1.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9663-1996 旅店卫生标准GB 16153-1996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 50298—1999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 18005—1999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971—2003 旅游规划通则GB/T 20416-2006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1.1.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2旅游景区tourist attaction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应具有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1.3旅游区规划 tourism area plan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旅游景区规模测算(游客量估算)含公式(最全)
10%
12%
14%
3
游客量测算
至2030年,项目地年游客量将达到211万人次
方法一:宏观总量目标预测法
宏观总量预测:参照临安市2010-2014年游客接待量增长率,按照临安市游客 接待量符合增长率10%计算,预测临安市2015-2025年游客量 本项目渗透率预测:本项目基础渗透率为6 %,同时结
床位数预测
至2030年,景区所需床位数为80个
住宿率
年游客量
平均停留天数
年游客住宿量
年旅游天数
床位利用率
床位数
依据景区未来游客量对景区所需床位数进行预测:
床位数=
年游客量×住宿率×平均停留天数 年旅游天数×床位利用率
年份 年游客量(万人次)
住宿率 平均停留天数 床位利用率
床位数
2020年 104 0.2% 1.7 70% 17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5 2030
临安市游客量预测
935
1029 1131 1244 1369 1506 2227 3586
(万人次)
渗透率(%)
6.0
6.1 6.2 6.3 6.4
6.5
6.5
6
基地游客量(万人次) 51
63
70 78 88
98
145 215
• 床位利用率则参考周边湍口温泉旺季床位利用率(70%)斐文、,在远期 则参考周边精品酒店床位利用率标准90%计算。
5
餐饮体量预测
至2030年,景区所需就餐面积为5744㎡
年游客量
就餐率
年游客就餐量
年旅游天数
餐位翻桌率
餐位数
旅游景区规模测算(游客量估算)含公式(最全)
床位数=
年游客量×住宿率×平均停留天数 年旅游天数×床位利用率
年份 年游客量(万人次)
住宿率 平均停留天数 床位利用率
床位数
2020年 104 0.2% 1.7 70% 17
2025年 154 0.4% 2 90% 46
2030年 211 0.4% 2.5 90% 78
• 依据景区产品类型及清凉峰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总体规划,本项目住宿主要 为床位数在20以下的精品酒店,其他游客主要通过索道上下景区,主要于 山下民宿小镇住宿,故住宿率以民宿小镇住宿率的10%计算。
年旅游天数(天)
300
300
餐位需求量(位)
693
1112
人均配套餐饮面积(㎡/人)
3.5
3.5
配套餐饮规模
2427
3893
备注:就餐率、翻桌率根据市场经验确定。
2030年 211 70% 3 300 1641 3.5 5744
餐饮体量预测
至2030年,景区商业设施面积约为3690㎡
年游客量
商业捕获率
0%
各类型景区渗透率占比叠放图
大层级,截取各类型景区渗 透率占比重叠,得出本项目
传统景区型
主题娱乐型
渗透率介于4.3%-7%之
间。
选取范围
山地综合型
结合项目地产品类型和 区域能级,将项目地基础渗
透率定位为6%,
2021/6/17
0%
2%
4%
6%
渗透8% 率取值10%
12%
14%
至2030年,项目地年游客量将达到211万人次
临安市游客量预测
935
1029 1131 1244 1369 1506 2227 3586
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附件二: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试行)1、南京市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原则(1)有效保护原则:通过旅游容量的测算和对客流的调控,实现对景区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
(2)旅游安全原则:根据《旅游法》的要求,重点解决旅游安全问题,因此旅游安全原则是旅游景区容量测算所要考虑的重要原则。
(3)木桶原则:旅游容量分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资源容量和心理容量等类型,不同类型的旅游容量测算值通常会不相同,景区最终最大承载量的核定按照木桶原理选择面积法、卡口法和生态容量中的最小值。
(4)适当微调原则:各景区根据本景区的安保人力、设施设备等实际情况,对测算的旅游容量值可作适当的微调.2、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根据旅游容量测算原则,重点测算最大空间容量、最大设施容量和最大生态资源容量,这三种容量是从不同角度考虑的:最大空间容量主要测算景区的游览空间(即游客游览过程中所到达的区域)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量,主要适用于以陆地为主的景区;最大设施容量指景区的游览设施(如水上游船)、娱乐设施、交通设施、住宿设施、餐饮设施、购物设施、厕所等所能接待的最大游客量;最大生态资源容量指景区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如文物古迹、自然景观等)不遭受破环的前提下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比较脆弱的景区一般要考虑测算这种容量。
按照时间分类,旅游容量可分为瞬时容量、日容量、周容量、月容量和年容量。
这里主要测算日容量(即高峰期每天最大的承载量),包括日最大空间容量、日最大设施容量和日最大生态资源容量。
(1)日最大空间容量日最大空间容量测算具体方法可采用面积法和卡口法。
①面积法:可用于旅游活动呈线状和面状的旅游景区,包括室外和室内部分,南京市的大部分旅游景区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具体测量方法第一步,测量瞬时最大空间容量(或某一游览周期内的最大空间容量),其计算公式为:S i=X i÷Y i(式中,S i为瞬时最大空间容量,X i为游览空间面积,Y i为平均每位游客所占用的面积).第二步,测量日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Z i=T÷t(式中,T为每天开放时间,t为游客平均游览时间)。
景区景点游客总量控制方案
XXXX景区/景点游客入园总量控制方案营运管理部XXXX景区/景点游客总量控制方案一、制定目的为了更好地保障XXXX景区/景点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在严格执行景区/景点最大游客承载量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游览游客流量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方案。
二、核定公示1、核定标准:安全管理是XXXX景区/景点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XXXX景区/景点依照国家旅游局《导则》要求,在充分考虑景区空间承载量、设施承载量、生态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社会承载量等多种因素基础上,确定了旅游景区最大游客承载量并向游客公示。
2、游客容量:XXXX景区/景点平日接待游客时间为8:30-17:30,营业时间为9小时;国家法定节假日接待游客时间为8:30-18:30,营业时间为10小时;日最大游客承载量为X万人次/天,最佳游客承载量为X万人次/天。
3、公示方式:①景区/景点入口屏幕:通过南门主入口、北门主入口户外电子屏,滚动播出日最大游客承载量,最佳游客承载量。
同时在国家节假日、大型主题营销活动当日,每隔10分钟公示一次已入园游客总量。
②景区/景点官方媒体:通过官网、公众号平台等自有媒体渠道,公布景区/景点游客最大承载量,同时会发布公告提醒游客游园安全事项。
③景区/景点广播系统:在五一、十一等国家法定节假日、或景区举办大型主题营销活动当日,如遇瞬时客流高峰,检票管理人员均会另外通过公共系统广播,告知游客当日最大游客承载量及已入园游客量,提示游客分时段入园,避免部分热门项目游客聚集。
④景区/景点热门项目:景区/景点在核定总体入园游客量基础上,对园内主要项目均核算明确了最大游客接待量,制作醒目宣传公告板放置在入口醒目位置,安排专职安全管理员,对游客进行疏导及管理。
三、控制方式1、实时监控,做好预警。
①景区/景点已经建立起智慧景区管理系统,通过景区智能票务系统售票、检票,能够实时监测各渠道门票含电子票预售量(兑换量)、当日现场实体票销售量,以及入园检票游客量,能够及时准确的统计出游客数量。
游客容量的计算方法
游客容量的计算方法先说说计算步骤吧。
首先得确定景区的可游览面积,这就像给蛋糕量尺寸一样,得准确无误。
然后呢,根据不同类型的景点,确定人均占有面积。
比如开阔的广场和狭窄的山间小道,那人均面积肯定不一样呀!接着,把可游览面积除以人均占有面积,哇塞,游客容量就出来啦!但这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算好的哦,还得考虑好多因素呢。
计算过程中有啥注意事项呢?那可不少。
得考虑游客的流动性,不能光算静态的人数。
要是游客都挤在一个地方不动,那可就乱套啦!还得考虑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游客数量变化。
夏天旅游旺季和冬天淡季,那能一样吗?就像天气热的时候大家都想喝冷饮,旅游旺季游客肯定多呀!再说说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果游客数量超过了容量,那可不得了。
就像一辆车装了太多人会爆胎一样,景区也会承受不住。
人挤人的时候容易发生踩踏事故,那多危险呐!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游客数量,保证景区的安全稳定。
这就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措施,比如提前预约、实时监控游客数量等。
那游客容量的计算方法有啥应用场景和优势呢?这可多啦!对于景区管理者来说,可以合理安排工作人员,避免人手不足或浪费。
还可以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万一游客太多也能应对自如。
对于游客来说呢,也能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想象一下,要是去一个景区,人山人海,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那得多闹心呐!但如果知道了游客容量,提前做好规划,就能避开高峰期,享受美好的旅游时光。
咱来看看实际案例吧。
比如说黄山,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旅游胜地。
黄山景区就通过科学的游客容量计算方法,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在旅游旺季,实行提前预约制度,让游客有序进入景区。
这样既保证了游客的安全,又让大家都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如果没有计算游客容量,任由游客涌入,那后果不堪设想。
黄山可能会变成“人山”,而不是美丽的名山啦!所以说呀,游客容量的计算方法真的超级重要。
它就像一个魔法棒,可以让景区变得更加有序、安全、美丽。
咱可不能小瞧了它哦!大家一定要重视游客容量的计算,让我们的旅游更加愉快、安全。
《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送审稿)》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9663-1996旅店卫生标准
GB 1615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受力、设施承载力、管理承载力等社会环境容量对旅游相关活动的承载力。
1.5旅游容量测算
旅游容量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社会心理容量和文化体验感知容量五类。
对于一个旅游区,日空间容量与设施容量的测算是最基本的要求。
1.1.1.13日空间容量
5
1DB51/ T XXXX—2011
日空间容量的测算是在给出各个空间使用密度的情况下,把游客的日周转率考虑进去、
附录A(资料性附录)旅游景区容量指标..........................7
II
1DB51/ T XXXX—2011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四川省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旅游局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I
1DB51/ T XXXX—2011
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应具有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1.3
旅游区规划tourism area plan
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
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1.4
旅游客源市场tourist source market
旅游园区客流量计算方法
旅游环境容量计算中的人均游览面积取值怎么算?有固定值还是不同类型有不同值?计算方法风景区的环境容量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风景名胜区所拥有的景观资源对游人的容纳量。
这种容纳量对一个风景区来说是固有的,容纳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风景区具有多大的景观内涵,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因素。
环境容量的估算方法可分为面积容量法、游线容量法、生态容量法及卡口容量法等。
一、面积容量法面积容量法与风景资源类型、风景资源界面的大小、风景资源内涵以及地形地貌相关。
范围越大、风景资源内涵越丰富、地形地貌越有利于开发,则风景容量越大,反之就越小。
风景容量是一个风景区所能达到的最大的环境容量,是不可变的,可以用技术参数来估算。
该方法适用于地势较平坦的前区即综合配套区及河滩地带。
计算公式:C = A/a(C—游览区合理环境容量 A—景区可游面积,除去湿地和周边保护地 a—每人适当游览面积,一般按100米²/人计算)可游面积(公顷)=总面积(公顷)×可游比例环境容量(人)=可游面积(公顷)/人均适当游览面积(米²/人)二、游线容量法游线容量法与风景区的道路性质、长度、宽度有关。
该方法适合于地势较陡、成线性布局的景点。
计算公式:N = H/A(N—合理容量 H—游线长度 A—人均游线面积)线路推算法中区域游人容量取人均单位规模指数5-10米²/人。
三、生态容量法生态容量法是规划人员在合理地考虑保护风景资源的情况下,用生态压力指标,制定出的容量。
生态容量法的估算受景区本身的地域环境、风景资源内涵,生态指标、规划管理部门对保护景区的要求等因素的影响。
生态压力表示景区在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所允许的最高游人量。
规划中取生态压力指标为1.0-2.0人/公顷。
计算公式:O = S × d(O—生态容量 S—景区可直接游览面积 d—生态压力指标)景区可直接游览面积=景区的总面积× (50%-70%)四、卡口容量法卡口容量法的估算,是在风景区规划完成,游览方式和游路组织确定后进行的。
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旅游景区容量测算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指标来评估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即该景区所能容纳游客数量的限度。
准确测算景区容量对于景区规划、管理和运营至关重要,能够在合理范围内提供游客满意的旅游体验,同时避免对景区环境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旅游景区容量测算参考方法。
1.空间容量法此方法主要通过对景区的空间结构和设施设备进行测算,来评估景区的容量。
首先,需要评估景区的各项空间指标,例如景区面积、道路宽度、停车场面积等等。
然后,根据游客需求和活动特点,确定每个游客所需的空间量。
最后,将景区的总空间除以每个游客所需的空间,得到景区的接待量。
2.时间容量法此方法主要通过对景区的游客流量和游客逗留时间进行测算,来评估景区的容量。
首先,需要评估景区的游客流量,包括日均游客数量和高峰期游客数量。
然后,根据游客平均逗留时间,确定景区每天能接待的游客数量。
最后,将景区的总游客流量除以每天的接待量,得到景区的接待天数。
3.安全容量法此方法主要通过对景区的安全设备和服务能力进行测算,来评估景区的容量。
首先,需要评估景区的安全设备和服务条件,包括消防措施、医疗设施、应急救援能力等等。
然后,根据游客安全需求和服务标准,确定景区的安全容量。
最后,将景区的总安全容量与实际游客量进行对比,以确保游客的安全。
4.资源容量法此方法主要通过对景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测算,来评估景区的容量。
首先,评估景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和承载力。
然后,根据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程度,确定景区的容量。
最后,将景区的总资源容量与实际游客量进行对比,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进行旅游景区容量测算时,需要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还需要考虑景区的发展规划、管理体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以确保测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最重要的是,测算结果应作为景区规划、管理和运营的依据,以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和游客满意度的提升。
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送审稿
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送审稿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附件7.《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送审稿)》1.1.1.1 目次前言本标准由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四川省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旅游局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1.1.2 旅游景区容量测算规范1.1.2 范围本标准确定了旅游容量测算要求、旅游容量测算、环境质量、容量测算的结果处理等技术性指标和原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旅游发展规划及各类旅游区规划和应急预案的制定。
1.1.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9663-1996旅店卫生标准GB1615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GB/T20416-2006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1.1.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旅游景区touristattaction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应具有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旅游区规划tourismareaplan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旅游客源市场touristsourcemarket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客源市场是指旅游区内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
《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送审稿)》
附件7.《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送审稿)》1.1.1.1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容量测算要求 (2)5 旅游容量测算 (2)6 环境质量 (5)7 容量测算的结果处理 (6)附录A(资料性附录)旅游景区容量指标 (7)1 DB51/ T XXXX—2011前言本标准由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四川省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旅游局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II1.1.1.2 旅游景区容量测算规范1.1.2 范围本标准确定了旅游容量测算要求、旅游容量测算、环境质量、容量测算的结果处理等技术性指标和原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旅游发展规划及各类旅游区规划和应急预案的制定。
1.1.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9663-1996 旅店卫生标准GB 16153-1996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 50298—1999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 18005—1999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971—2003 旅游规划通则GB/T 20416-2006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1.1.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2旅游景区tourist attaction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应具有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1.3旅游区规划 tourism area plan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7.《旅游景区游客容量计算通用规范(送审稿)》1.1.1.1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容量测算要求 (2)5 旅游容量测算 (2)6 环境质量 (5)7 容量测算的结果处理 (6)附录A(资料性附录)旅游景区容量指标 (7)前言本标准由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四川省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旅游局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1.1.2 旅游景区容量测算规范1.1.2 范围本标准确定了旅游容量测算要求、旅游容量测算、环境质量、容量测算的结果处理等技术性指标和原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旅游发展规划及各类旅游区规划和应急预案的制定。
1.1.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9663-1996 旅店卫生标准GB 16153-1996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 50298—1999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 18005—1999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971—2003 旅游规划通则GB/T 20416-2006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1.1.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2旅游景区 tourist attaction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应具有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1.3旅游区规划 tourism area plan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1.4旅游客源市场 tourist source market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客源市场是指旅游区内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
1.5旅游资源 tourist resources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1.6旅游产品 toueism product为了满足旅游需求所生产和开发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指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
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1.7旅游容量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旅游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和强度上极限的最小值。
1.8游客日容量 daily visitor carryine capacity在特定条件下,游客一天最佳游览时间内景区所能容纳旅游者的能力,它一般等于或小于景区的日环境容量1.8.1 容量测算要求1.9 容量测算坚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利用产品为主体,本着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可持续获得的条件下,能够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为原则。
对水土资源、生态重要性、生态系统脆弱性、自然灾害危险性、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的综合评价。
1.10 容量测算要同时满足游客的舒适、安全、卫生和方便等旅游需求的原则,计算环境容量和游客数量,按照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控制游客规模,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1.11 容量测算要求全面分析旅游景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优势与制约因素,以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1.12 容量测算重点关注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及其他结构,1.13 根据不同类型景区的不同需求,结合景区内活动方式的实际情况进行容量测算。
1.14 容量测算应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程度,既要考虑水质、大气、土壤、地质、植被、野生动物等生态环境对旅游相关活动的承载力,又要考虑人文承载力、心理承受力、设施承载力、管理承载力等社会环境容量对旅游相关活动的承载力。
1.14.1 旅游容量测算旅游容量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社会心理容量和文化体验感知容量五类。
对于一个旅游区,日空间容量与设施容量的测算是最基本的要求。
1.15 日空间容量日空间容量的测算是在给出各个空间使用密度的情况下,把游客的日周转率考虑进去、既可估算出不同空间的日空间容量。
例如:假设某游览空间面积为X i (m 2),在不影响游览质量的情况下,平均每位游客占用面积为Y i (m 2/人),日周转率为Z i 。
则该游览日空间容量为:C i = X i × Z i / Y i (人)旅游区日空间总容量等于各分区日空间容量之和。
即:C = ∑C i = ∑X i × ∑ Z i / Y i 1.16 日设施容量日设施容量的计算方法与日空间容量的计算方法基本类似。
例如:假设一个表演场所的座位数为 X i ,日周转率为 Y i ,则日设施容量为C i = X i × Y i旅游区日设施总容量为:C = ∑C i = ∑X i × Y i其中旅游接待设施,如宾馆、疗养院的日间系数建议为0.4。
1.17 环境容量1.17.1 可分别按景区、景点可游面积测算日环境容量,并结合旅游季节特点,计算旅游区年环境容量。
1.17.2 环境容量一般采用面积法、卡口法、游路法三种计算方法,可因地制宜加以选用或综合运用。
1.17.2.1.1 面积计算法C=aA×D 式中:C ----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A----可游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a----每位游人应占有的合理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1.17.2.1.2 卡口计算法C= D × A =(t 1/t 3)× A = )(H -t 2)× A / t 3式中:C ----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D ----日游客批数,D=t 1/t 3 ; A----每批游客人数;t 1 ----每天游览时间,t 1=H-t 2 ,单位为小时(h ); t 3 ----两批游客相距时间,单位为小时(h ); H ----每天开放时间,单位为小时(h );t 2 ----游完全程所需时间,单位为小时(h )。
1.17.2.1.3 游路计算法完全游道;C =mM× D 不完全游道;C =)(21t t m m M + × D式中:C ----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M ----游道全长,单位为 m ;m ----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为 m ;D ----周转率,D=游道全天开放时间/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t 1 ----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单位为 h ; t 2 ----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 单位为 h 。
1.17.3 生态环境容量的测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起码要考虑到如下因素: a) 土壤密度、土壤组成、土壤温度、土壤冲蚀与径流;b) 植被:植被覆盖率、植被组成、植被年龄结构、稀有植物的灭绝、植被的机械性损伤;c) 水:水中病原体的数目与种类、水中的养分及水生植物的生长情况、污染物; d) 野生动物:栖息地、种群组成、种群改变、旅游活动对种群活动的影响; e) 空气。
1.17.4 生态容量的研究,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a) 即成事实分析:在旅游活动与环境影响已达到平衡的系统,选择游客量压力不同调查其容量,所得数据用于测算相似地区环境容量;b) 模拟试验:使用人工控制的破坏强度,观察其影响程度。
根据试验结果测算相似地区环境容量; c) 长期监测:从旅游活动开始阶段作长期调查,分析使用强度逐年增加所引起的改变。
或在游客压力突增时,随时作短期调查。
所得数据用于测算相似地区的环境容量。
1.18 游客容量测算游人容量计算方法按GB 50298中3.5.1.4的规定执行。
G =Tt× C G ----日游客容量,单位为人次;t ----游完景区或游道所需时间,单位为 h ;T ----游客每天游览最舒适合理的时间,单位为 h ; C ----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1.19 社会心理容量社会心理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拥挤度。
对于它的测算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目前主要有两个模型可以利用:一是满意模型,二是拥挤认识模型。
游客满意度调查由工作人员(两人以上)在旅游区(点)现场向游客发放、回收统一印制的表1《旅游景区(点)游客满意度调查表》,汇总游客评分后得出结果。
游客满意度调查表表1 旅游景区(点)游客满意度调查表日表1应随机发放,被调查范围原则上不能少于三个旅游团,并注意游客在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及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均衡分布。
1.20 文化体验感知容量这是一个相当变化的参数。
比如在博物馆、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展示空间就不是人越多越好,而某些节事活动则需要聚集人气形成热闹氛围,空间容量则不受限制。
在这样的情形下,游客体验感觉有很大差异。
1.21 旅游景区旅游容量的确定一般对一个旅游景区最基本的要求是对空间容量和设施容量进行测算,对生态交换容量和社会环境容量进行分析。
有条件也应对后两个环境容量进行测算。
如果上述四个容量都有测算值,那么一个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取决于以下三者的最小值:a)生态环境容量;b)社会心理容量;c)空间容量与设施容量之和。
1.21.1 环境质量1.22 旅游景区按其不同产品可划分为:a) 观光产品型:包括自然景观(如名山大川、人文景观(如名胜古迹、城市娱乐等);b) 度假产品型:包括森林型、山地型、草原型、温泉型、河湖型度假产品等;c) 专项产品型:包括体育、探险、游船、科学考察等领域产品。
上述类型产品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相互交叉出现在同一旅游区内。
1.23 旅游区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及游客容量采用不同环境质量标准,对跨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类型的旅游区,应采用较高的环境质量标准。
1.24 人文景观型旅游区的测算应当达到以下环节质量标准:a) 绿地率符合GB/T 18971中A.3.3的要求。
b) 大气环境达到GB 3095一级标准;c) 生活饮用水水质达到GB 5749的要求,人体直接接触的其他水体达到GB 3838的要求;d) 环境噪声达到GB 3096中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要求;e)公共场所卫生达到GB 9663、GB 16153等的要求。
1.25 自然景观型旅游区和度假型旅游区的测算应当达到以下环节质量标准:a) 绿地率符合A.3.4的要求;b) 大气环境达到GB 3095一级标准;c) 生活饮用水水质达到GB 5749的要求,人体直接接触的其他水体达到GB 3838的要求;d) 环境噪声达到GB 3096中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要求;e)公共场所卫生达到GB 9663、GB 16153等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