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解读,我设计:《大自然的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解读,我设计:
严谨自然,朴实典雅:《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孙旺
【文本解读】
《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本单元的教学指导方向很明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导向:“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导向:“阅读中,还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要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物候学知识及其实际意义是它的目的,典雅生动、通俗易懂、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是它的突出特点。作者所介绍的物候学,原本并不是一门浅显易懂的科学,但本文能让读者饶有兴趣、一读就懂,原因有四:⑴作者把抽象的知识尽量形象化,如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说“桃花开了”是“赶快种谷子”的“暗示”,这些生动的语言使所说明的道理形象可感;⑵很少使用科学专门术语,并在阐述时运用具体的例子和恰当的数据、简洁的比较进行说明,读者容易理解和掌握;
⑶大量运用优美的词语和描述性的语句、恰当的修辞手法,使原本枯燥抽象的事理变得通俗易懂;⑶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层次鲜明的说明条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给读者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科普知识的说明文更讲究说明的条理性,注重内在逻辑。本文清晰的条理不仅表现在全文,也同样体现在文章的局部或段落之间,甚至体现在段落的内部、段落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上。
⑴从全文整体上看,首先从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说起,具体阐释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接着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再次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指出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⑵从局部上来看,说明顺序安排的逻辑性很强,如第7至10段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以“首先”“第二个”“第三个”“此外”为明显的语言标志,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排列,次序井然;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第四个是时间因素;再如,第4段和第5段之间是阐释与举例子的结合,第6段与第7-10段之间是提问与解答的设问关系。
⑶从段落内部来看,同样体现了说明的清晰条理,如:第1段一年四季的顺序安排;第3段,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第7-10段,都是采用“中心句+阐释+举例”的段落结构样式来展开说明的。
⑷从段落内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来看,条理性也很强。如第1段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表示说明语句之间的内在关系,它们依次是“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句子之间衔接自然,条理清晰;再如第11段,说明物候学研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时,“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等词语呈现出非常清晰的思路。
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又生动典雅的特点十分突出。教学本文,往往对语言形象生动的赏析有余,而对语言准确性的理解做得不够。文中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例子很多。如,第7段“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准确的天数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也是科学精神的体现;这里还是举例子、列数据和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具体的数据、典型的例子、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地方的比较,准确、简练、通俗
地说明了决定南京和北京物候现象不同的纬度差异。再如第8段“大连的维度在北京以南约1°”,这里的“约”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体现了注重观察和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因此,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精确的语言,另一种是比较模糊但同样准确的语言。此类例子,文中俯拾即是。
(正文:1,485字)【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有课标意识,应注意指导学生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说明文,学生不仅要读懂文章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说明文条理清晰、浅显易懂的原因,即明白表达这样的内容所采用的语言手段、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本文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知识说明文,作者把深奥的物候学知识通俗而生动地说明清楚。因此,我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可以概括为:“简洁阐释—理清思路—品味语言—拓展迁移”。说明文的课堂教学同样要倡导:在平等的对话中,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寻找、探究文本信息、品味文章语言;并以此为立足点,让学生随教师的精心指导在文本中细细品味、深入领会、拓展迁移。
教学目标:
⒈理解本文“语言”和“物候学”的基本知识。
⒉理清本文清晰严谨的说明思路。
⒊品味平实准确、典雅生动的语言,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过程:
一、简洁阐释
⒈铺垫:
⑴明确课题。作者竺可桢的简要介绍。
⑵导入课文: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传承文明的交际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⒉过渡:本文是介绍物候知识的科普说明文,为什么不直接以“物候”或“物候学”作为标题,而要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
⒊阐释:请跳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阐释“物候”和“物候学”。可以适当改写原文;注意准确、简洁地表达。
提示: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古代起源很早,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二、理清思路
⒈铺垫:刚才说到了物候学的知识,其中的关键是“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那么,物候学的研究对农业的重要性是什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又有哪些?
引导学生抓住各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
⒉过渡:说明文更讲究说明的条理,刚才我们是从文章整体上理清了说明的思路,下面我们来看第7段文字,看它在说明的思路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朗读第7段;师生共同研究。
明确:第7段,共八句话,第一句话是段落中心句,第二至六句话是具体阐释维度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性作用,第七、八句是举例子进行具体的说明。整个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