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综合模拟全国卷含答案)
2024高二语文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高二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邂逅(xiè)赦免(shè)鞭笞(chī)长歌当哭(dàng)B. 踯躅(zhízhú)踌躇(chóu chú)怆然(chuàng)忸怩不安(niǔní)C. 拗口(ǎo)踌躇(zhōu chú)隽永(juàn)毛骨悚然(gǒng)D. 歃血(shà)毗邻(pí)喋血(xiě)桀骜不驯(ào)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当我来到昔日荒芜的小山村,看到眼前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的景象时,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B. 为了迎接这次检查,城管人员在大街小巷到处张贴标语,弄得满城风雨,惹来市民的纷纷议论。
C. 这座图书馆藏书丰富,品种齐全,简直成了包罗万象的“世界之窗”。
D.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也日新月异。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月球探测的成功,对于中国人实现探月梦想的伟大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B.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C. 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D. 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小王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伶牙俐齿,这让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
B. 小区里的张阿姨虽然年过花甲,但干起活来仍然生龙活虎,不输于年轻人。
C. 小王同学平时学习不努力,临近高考了才开夜车,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D.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智能,只要努力开掘,就一定能有所作为。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划线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荟萃(cuì)缙(jìn)绅纾(shū)祸翌(yì)日B.遽(jǜ)然羁縻(mí)诟(gòu)病造诣(yì)C.诋(dǐ)毁庶几(jǐ)酋(qiǘ)长彷(páng)徨D.愧怍(zuò)自刭(jǐng)巡徼(jiào)檄(xí)文2.下列划线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予自度不得脱何不改乎此度B.夜则以兵围所寓所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C.竟使遇哨,无不死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微斯人,吾谁与归3.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D.如高沙,常恐无辜死4.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C.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D.请罪于母,母不许5.下列各句划线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A.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C.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D.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1】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危险)B 修我戈矛,从王于师(整治)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交付)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写文章献给)【2】下列各句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B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D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 本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以及自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决心。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全国甲卷)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全国甲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力,中国画的这种特质是与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气度、神韵有着血肉联系的。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大众对于中国画的接受出现了审美观念固化、阅读空间窄化等问题。
因此,重新发掘中国画的审美价值与意义,是当前建立大众审美空间的重要课题。
我们以黄宾虹所提倡的“自然观”及其相关画论为例,探讨重构中国画审美空间的路径。
自康有为提出“中国画衰败论”开始,中国画的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对中国画精神内核的质疑。
在这个过程中,黄宾虹提出“内美”理念,为中国画的特质辩护。
他认为“逮清道咸余石学盛,籀篆分隶,椎拓碑碣精确,书画相通;又驾前人而上,真内美也”,指出绘画应具备含蓄与质朴之感,也即创造深藏于心的内在之美,而非直接诉诸感官的浅表美。
黄宾虹的“内美”从自然得来,又超越了一般性的自然形态,进入到深刻的“自在”状态。
从另一个角度说,黄宾虹的“内美”指向的是人格与艺术品格之美,更多地蕴藏于传统文人画所坚守的气韵与格调之中。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传统文人逐渐淡出文化舞台,一些画家开始把目光投向西方绘画。
黄宾虹坚持研习中国画传统画法,他的中国画作品充满“自然之法”。
如《青城坐雨图轴》吸收了“师法自然”的艺术理念,以描摹雨水淋湿墙头的瞬间为核心,通过集中运用泼墨、干皴加宿墨以及焦墨的技法,将云游青城山时遇到的自然景观真挚地展现出来。
《支硎山秋色图》同样运用“自然之法”。
明代画家陆治曾在隐居支硎山期间,因感悟支硎山的天然山石之美,留下著名的《支硎山图》。
黄宾虹则以恢宏厚重的笔法创作出《支硎山秋色图》,与陆治进行了时空上的对话,通过自然景观的描摹抵达内心之秋。
在《夜山图》中,黄宾虹将自然作为人之心灵的比照,其画集中表达出黄宾虹对自然万物的提炼与整合,给人以立足于自然之中的深邃感觉。
当前,作为审美主体的大众往往表现出“被动”状态和功利心态,没有建立审美阅读的主动性。
高二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毅然决然恍若未然B. 瞒天过海胡言乱语C. 振聋发聩振臂高呼D. 气喘吁吁气壮山河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B.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C.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既要保持冷静,又要积极应对。
D. 这场辩论赛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和团队精神。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B.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C. 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
D. 她的笑容如同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B.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青年一代必须肩负起历史使命。
C. 他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钢琴。
D.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
5.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就像黄鹂的鸣叫,悦耳动听。
B. 那座山犹如一位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
C. 她的笑容如同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D.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
6.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青山绿水,碧波荡漾。
B. 春风拂面,暖意融融。
C. 月黑风高,寒星闪烁。
D. 画龙点睛,一挥而就。
7.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花儿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B. 小溪潺潺,宛如一位少女在低声吟唱。
C. 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D. 风儿轻拂,柳枝摇曳,宛如一位少女在翩翩起舞。
8.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嗓音洪亮,可以传遍整个操场。
B. 她的美丽如同天仙,令人陶醉。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心惮(dān)惆怅(chóu)壶觞(shānɡ)B.眷然(juàn)怡颜(yí)载欣载奔(zǎi)C.自酌(zhuó)矫首(jiǎo)盘桓(huán)D.窈窕(yǎo)遑遑(huānɡ)东皋(ɡāo)2.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舟遥遥以轻飏B.问征夫以前路C.园日涉以成趣D.云无心以出岫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园日涉以成趣②策扶老以流憩③或棹孤舟④乃使其从者衣褐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⑥渔人甚异之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⑤/②③④/⑥D.①③/②④⑤/⑥4.对作者的高尚情操的表现,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表现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憎恶。
意思是说,为了谋求衣食去做官,而做官却要违背自己意志,不能正道直行。
B.“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既表现出作者傲视官场,清高自守的情操,又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高尚情趣。
C.“富贵非吾愿”,明确表示了作者安贫乐道,不为追求富贵而出卖灵魂的高尚情操。
D.“乐夫天命复奚疑”,一句提到“天命”,表示作者有宿命论的思想。
5.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袒露了作者过去求官的失误悔悟和今日归隐田园的愉悦心迹,表达了对官场现状的不满。
B.本文善于通过环境描写创造意境,烘托主题,营造出真挚明朗的感情。
C.本文多用偶句,韵调和谐,语言如行云流水,自然畅达,有着丰富的韵律美。
D.本文大胆流露出“乐夫天命”的闲情逸致,这在当时无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高考模拟语文试卷高二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古代的诗歌,犹如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学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唐代诗人杜甫,以其“诗史”之称,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作,既有对民生疾苦的深刻揭示,又有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怀,展现了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甲】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C. 诗歌的结尾“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现了诗人因忧国忧民而头发斑白、忧虑成疾的形象。
D. 这首诗与杜甫的另一首《春望》相比,主题和情感表达有所不同。
2.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话中“烽火”和“家书”的象征意义。
(6分)3.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昔者,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因:于是,就B. 释:放下C. 冀:希望D. 为:成为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中耕者守株待兔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愚昧无知。
B.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这句话,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兔子意外死亡的情景。
C. “因释其耒而守株”这句话,表明耕者已经意识到兔子不会再出现,但仍然坚持守株。
D. 文章结尾“身为宋国笑”表明耕者的行为引起了国人的嘲笑。
3.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考高二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jīng yìng jīng yíng)B.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C. 雨后春笋(yǔ hòu chūn sǔn)D.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将越来越深。
C.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生动的故事。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星期天,我和小明、小红、小刚一起去了公园。
”B. “这次考试,我得了100分,爸爸妈妈都非常高兴。
”C. “请把这份文件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
”D. “我国科学家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仿佛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B. 这座城市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版图上。
C. 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D. 那条小河像一条绿色的飘带,蜿蜒在田野间。
5.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用电。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非常出色,可以说是大放异彩。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生动的故事,让人爱不释手。
D. 他的演讲非常生动,把听众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境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写的词语是:a. 我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难题,感到十分困惑。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生动的故事,让人爱不释手。
高考模拟语文试卷高二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段话强调了水的哪些美德?【答案】水的美德包括: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几于道。
二、古诗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庄子·逍遥游》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曰:“方今之时,草木零落,百鸟归巢,是时也,天地闭,贤人隐,隐士不隐,故两小儿争辩也。
”孔子曰:“尔辈何争?吾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尔辈何争?”一儿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然则,水善也。
”一儿曰:“非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然则,水不善也。
”孔子曰:“然则,尔辈皆未识水之道也。
”一儿曰:“吾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吾辈何争?”孔子笑曰:“善哉!善哉!”1.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方今之时(2)处众人之所恶(3)几于道【答案】(1)方今之时:现在这个时期。
(2)处众人之所恶: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
(3)几于道:接近于道。
2. 翻译下列句子。
(1)方今之时,草木零落,百鸟归巢。
(2)吾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答案】(1)现在这个时期,草木凋零,百鸟归巢。
(2)我听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三、作文(60分)题目: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成长成长,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在这段旅程中,我们经历了欢笑与泪水,痛苦与快乐,逐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记得小时候,我们总是无忧无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那时的我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在父母的呵护下,自由地飞翔。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长大,开始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学会了独立。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的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A.波澜(lán)商贾(jiǎ)消耗(hào)励精图治(lì)B.凯歌(kǎi)脉络(mài)场所(cháng)以逸待劳(yì)C.迄今(qì)回溯(suò)未泯(mín)毋庸置疑(wú)D.束缚(fù)逞能(chěng)庇荫(yìn)排忧解难(n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疫情贮立指摘波澜壮阔以权谋私B.弘扬磨砺谄媚艰苦卓绝身先士卒C.嘹亮横量防范坚持不懈众志成诚D.斜念辩识内涵归根到底统筹兼顾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
②要加强党风政风建设,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③我们要毫不松懈地抓好经常性防治措施的落实,坚决防范疫情再次发生。
A.主体保障切实防止B.主体保证切实防范C.主力保障确实防止D.主力保证确实防范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日前,有媒体公开对一则广告中出现的别字提出了批评,想不到广告的设计者竟振振有词地辩解说:“我是搞设计的,看事情的角度自然和你们不同。
”B.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这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类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
C.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有的干部对群众的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管理的中医坐堂、医药一体,不仅扩大中医人才的就业需求,带动中药种植业的发展,使农民增收,还可为百姓就医带来便利,减轻百姓的医药负担,一举数得。
高二语文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高二语文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导读: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高二语文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考试网!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两千余年来,“学而优则仕”作为以学致仕的信条被读书人奉行不渝。
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以后,“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成了士子生活的金科玉律。
“学而优则仕”传统在历史演化中对中国社会产生过积极影响。
它确立了学问作为政府取吏的标准。
以学取士将大部分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吸引到官员队伍中,保证了政府运作始终处于接受过儒家道德教训的文吏手中。
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不得不接受叔孙通的名言“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并视之为治国要诀,对书生保有相当的尊重。
文吏统治造就了“士”作为无冕之王的优越地位,也促成了“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
《三国演义》塑造了名士祢衡裸体痛骂曹操而为曹操所宽宥的形象,近代文化名人章太炎以大勋章作扇坠在袁世凯的总统府门前大诟袁氏包藏祸心,而被袁氏所容忍,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士子对世道民心的巨大影响,无论是治世英雄,还是乱世奸雄,都不能不有所忌惮。
另一方面,读书人坚守位卑不忘忧国的信条,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将平生所学贡献于国家民族,都与学优而仕传统有关。
中国历史上,所谓“贵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不是全由血统决定。
对社会各等级的人而言,通过以科举制度为体现的“学优而仕”途径跻身于士大夫阶级之后,可以加入孟子所说的“劳心者”之列,由“治于人”而变为“治人”,从而由“贱”入“贵”,成为“贵族”。
正是由于学优而仕传统为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整个中国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划分才不像印度种姓制度那般僵死。
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创造出多少“平等”观念,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信众以信教为自己争得了平等地成为上帝仆人的权利,而中国的士子们则由学优而仕获得了参与政治的平等权。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全国卷)
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题共6道大题,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卷时,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A.偃.仰/围堰.睥.睨/脾.气蚍蜉./饿殍.B. 娇嗔./瞋.目骸.骨/弹劾.鼎镬./豁.达C. 麋.鹿/奢靡.枕藉./籍.贯眄.视/腼.腆D. 吮.吸/允.许隧.道/深邃.力能扛.鼎/扛.着锄头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上世纪80年代末,在朦胧诗的热度尚未褪尽之时,汪国真的诗横空出世,中国诗坛迅速刮起一阵‚汪国真热‛的旋风。
汪国真承载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那些曾经人手一份手抄本汪国真诗歌的人,无不关注当年这个炙手可热的名字。
2015年4月26日凌晨2时,他离去的消息迅速刷爆各种电子屏幕,并引起各方网友对他的缅怀。
A.横空出世B.承载C.炙手可热D.刷爆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凡在清远中心城区、县级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就业的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可在清远落户。
B.最美的春耕图景属于梯田——放眼望去,宛如蛛丝般的田埂,泛着银光的水面,戴着蓑笠、唱着山歌、吆喝着水牛耙耕的农夫,构成一幅无可比拟的田园山水画。
C.过去一年,我们深切地感受着清远发展的脉搏,全程记录了广清一体化、农村综合改革、广乐二广高速通车、创建文明城市等等改变清远城乡面貌。
D.据了解,该书店同时推出青少年儿童读物区和成人精品阅读区,后者结合开卷图书排行榜、南国书香节等,向读者推荐一些畅销和经典的社科、文学、经济、生活等成人读物。
4.把下列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汽车一转弯,将要到钱塘江大桥了,我看见,背负着远山与高空,下临浩渺的白水,气象非常雄伟。
语文高考二模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窥视窥伺悄悄B. 潇洒潇洒自如潇洒得很C. 神秘神秘莫测神秘兮兮D. 精美精美绝伦精美至极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在这个领域里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誉为我国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B. 我国科学家在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奇异的星体。
C. 他在比赛中勇夺金牌,为国争光,成为我国体育界的骄傲。
D.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南接印度洋,西靠喜马拉雅山脉,北接俄罗斯。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发芽,桃花盛开,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
C. 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长城、故宫、黄山、张家界等。
D. 她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严谨,关爱学生,深受学生喜爱。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像一只蜜蜂,在知识的花园里采撷花蜜。
B. 她的声音如黄鹂般婉转动听,令人陶醉。
C.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引领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D. 那个季节,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5. 下列各句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她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深入分析。
C.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D. 他为人谦逊,从不炫耀自己的成就。
二、阅读题(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仁者,以天下为己任也;不仁者,以天下为害也。
故辞利必辞天下。
辞仁必辞天下。
夫志于仁者,无恶也。
志于仁而不得仁,犹为志于仁也。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精髓(suǐ)纯粹(cuì)数落(shǔ)数见不鲜(shù)B.停泊(bó)湖泊(pō) 无垠(yín)鲜为人知(xiān)C.槛外(jiàn)门槛(kǎn)涕泪(dì)一蹴而至(cù)D.叫嚣(xiāo) 犬吠(fèi)颦蹙(cù)轻鸢剪掠(yuā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真正的民主拆迁中没有“强制”二字,一切都在相互尊重与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也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
B.巴林石是中国各色石种的集大成者,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石之精品。
C.如今,美国毕竟只有军事力量和美元货币这两个最后优势了,如果再不使用和展示,美国将没有任何机会挽回其江河日下的国运了。
D.尽管有专家认为“国考”暴热现象说明越来越多的青年有志在行政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政治抱负,但是透过表象看实质,这个分析更像是隔靴搔痒。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关人士认为,如果进一步实施限购措施,将使汽车销量下降2个百分点,势必对国民经济,乃至整个汽车行业产值产生明显影响。
B.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
《环境保护法》原有条款已不足以应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需要,因此修订《环境保护法》的呼声日益高涨。
C.在这两部小说中,作者拉开生活的帷幕,以“友情”为聚焦点,探寻同代人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不屈不挠,并赋予人们厚重的历史审美观。
D.今年入夏以来,赣中和赣南部分地区经常出现高温天气,气象部门一再提醒,户外作业的人们一定要尽量避免直接在太阳底下暴晒。
二、现代文阅读下面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爱伦·坡“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这句的意思是说爱伦·坡没读过中国诗,孤陋寡闻,才提出可笑的主张。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乙卷)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乙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美丽中国"在农村的实施和体现。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乡村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点,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归宿,是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在农村的体现和实施,体现了深刻的生态内涵。
从内容上来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渗透到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而美丽乡村建设则着眼于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从发展秩序来看,二者都是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GDP 至上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转到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摘编自柳兰芳《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解析“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材料二: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在这春风激荡的美好季节,我们相聚在美丽黔西南,共同拉开第五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序幕。
我们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法则,借力一年一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加强生态保护,深挖民族特色,有效地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山地旅游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涡阳九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谈国学的时代性吴乾圣“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清代著名学者孔治让在《周礼正义》中解释为:“国学者,在围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
”现在我们说的“国学”是在近代回应“西学”的挑战而提出来的,包括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经、史、子、集等内容上。
当代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明多样化的时代,中国作为一个具有灿烂文明的古国,那么把传统文化的底蕴发挥出来至关重要。
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在国学上,所以说国学是国魂之学。
那么挖掘国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如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指出:国学,不仅成为现代中国人提高道德品质的教程,更是中国各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精神支柱,是中华儿女一统华夏的文化源头。
在关于和谐问题上,国学中也有很深的底蕴。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提出“和为贵”、“知和而和”的思想。
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同样倡导“知足”与“不争之德”,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出“相兼爱”、“非攻”等主张。
这表明,国学中包含有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经过时代的创新改造,定为当今时代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智慧的来源和依据。
台湾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认为:“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
中国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
今天我们中国分成两个,然而我们人大脑子里还是不喜分,喜欢合”。
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最能调和,使冲突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济。
在人文精神培育上,国学给我们提供更为宽广的源泉。
如仁、义、礼、智、信是儒学经典的核心,是儒家伦理的最高准则。
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我们汲取后,可以成为以人为本的精神资源。
“义”,是儒家提出作为人应遵循的道义,是一种准则,是做人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维持社会的正义更显其重要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市场也带来弊端,一些企业未来各自的利益,坑蒙拐骗、见利忘义等。
这些正是道德沦丧的表现,是人生价值观的模糊所致。
“礼”,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准则,其作用是规范人际之间关系。
通过礼可以更是构建在人格平等上的人际行为关系。
“智”,就是智慧,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就是知识和技能的统一。
“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会道德的基础,诚信合一,立身兴业,缺不了信。
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化文明不但不冲突,反而更有利于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今天,我们不能把这些全部舍弃,要将“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内容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与时俱进,成为当前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
在国家治理上,国学也有我们汲取的资源。
儒家强调礼与法是统一的。
儒家强调的礼作为伦理道德规范,多靠社会舆论、道德自律、传统风俗习惯等力量来维护,其制裁体制虽有独特的优点,但面对恶的人性,其力量与强度都显不足。
而法由于依靠强大的国家机器,足以克服礼之于恶势力的不力和无奈。
若礼法相结合,则可以相得益彰。
荀子主张治国要礼法并用:“治之经,礼与刑”(《荀子。
成相》),也就是说,只有礼法结合,才能使国家“合于文理,归于治”。
这对我们当前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德与法律规范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时代,既允许异域文化的传播,更应当倡导本土传统文化的弘扬。
国学的普及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保护,需要大众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专家学者们的解读与阐释。
我们都应该活学活用国学,使国学内容以清新的面貌、得体的方式,成为格言警句,化作成语典故,成为大众文化的主体。
所以说,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汲取古代思想家为我们留下的具有普世意义的思想精华,把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对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天所谈的“国学”与周代的“国学”含义是不同的,它是在近代回应“西学”挑战而提出来的,主要体现在经、史、子、集等内容上。
B.国学之所以被认为是国魂之学,是因为中国具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C.汤恩佳博士指出:国学,不仅成为现代中国人提高道德品质的教程,更重要的是中国各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精神支柱,是中华儿女一统华夏的文化源头,这说明了国学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D.儒家提倡“和为贵”,道家提倡“知足”与“不争之德”,墨家提出“兼爱非攻”,他们的这些主张都包含了和谐的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作者分别从“在关于和谐问题上,在人文精神培育上,在国家治理上”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阐明了国学的时代性。
B.国学思想经过时代的创新改造,一定会为当今时代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智慧来源和依据。
C.国学在构建社会和谐、人文精神培育、国家治理等方面能为我们提供思想源泉和指导,挖掘国学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D.“仁”可以成为以人为本的精神资源;“义”可以规范做人的准则,“礼”可以用来维系社会秩序,它们与“智”“信”对于人文精神的培育,都很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精髓,有利于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们要与时俱进,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容。
B.一些企业为了各自的利益,坑蒙拐骗、见利忘义等,这些正是道德沦丧的表现,违背了儒家提出的人应遵循的道义。
C.礼的作用是规范伦理道德,但它不足以克服恶势力,如果我们做到礼法结合,将有助于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德与法律规范体系。
D.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把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就能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很快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徐立平:在飞船和导弹上雕刻火药的航天人央视网讯(记者王甲铸)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但是他雕刻的火药药面误差却不超过0.2毫米。
面对火药整形这一世界难题,他一次次“亮剑”,将一件件大国利器送入太空,也让自己成长为大国工匠。
他,是西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徐立平。
徐立平的家庭是一个航天之家,家庭成员大多是航天人。
1987年,他听从母亲建议,选择了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发动机药面整形车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
固体燃料发动机是导弹装备的心脏,在上千道制造工序中,发动机固体燃料微整形极为关键。
火药整形在全世界也一直是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
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就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这个极度危险的工作,全中国只有不到20个人可以胜任。
母亲知道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但她却说:“我刚工作的时候有同事整个手指都烧掉了,却愿意到最危险的岗位上去,我想你们年轻人也是一样的。
”就这样,徐立平开始了近30年发动机药面整形工作。
工作后第二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出现问题,必须剥开填筑好的火药,工作难度和危险度非常大。
徐立平凭着精湛的技艺和胆量加入了突击队。
徐立平介绍:“可以说这是我们厂有史以来头一次钻到火药堆里去挖药。
”在装满火药的发动机壳体里,仅留一名操作人员半躺半跪地用木铲、铜铲非常小心地一点点挖药,每次只能挖四五克,高度紧张和缺氧使人每次最多工作十几分钟。
徐立平回忆:“在里面除了铲药的沙沙声,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最终,经过两个多月高度紧张的工作,徐立平和同事们挖出了300多千克药,成功排除发动机故障。
像这样危险的任务,徐立平已不记得完成多少次了。
“下刀的力道,完全要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
工作要求0.5毫米或0.2毫米,我们这一刀铲下去,铲不到要求的厚度的话,就可能造成产品报废。
”徐立平说,“要做到心手合一并不容易,只能通过用心苦练。
”如今,徐立平已经练就了仅用手摸一下就能雕刻出符合设计要求药面的绝活。
徐立平还不断琢磨,针对不同的发动机药面,他先后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立平刀”。
7416厂远离西安市区,安静却也偏僻。
最冷和最热的时候,厂房里都难熬。
工作时必须敞开“生命通道”的大门,夏天面对毒力极强的蚊子毫无办法,“闻了火药的蚊子战斗力就是强。
”徐立平笑着,“冬天,长时间一个姿势会让冻僵的双手麻木,只能放在暖气上烤烤再重新拿起刀具。
”更多的时候,车间的人数最多不超过两个人,戴上护具开始工作后,徐立平说感觉世界和时间都停止了,只听见挖药的沙沙声和自己的心跳声。
近30年来,徐立平就是这样与最危险的火药为伴,抬望航天梦,俯刻匠人心。
徐立平说:“再危险的岗位都要有人去干,每一次看到神舟飞船上天、嫦娥上天,杀手锏的武器走过天安门广场,心中就充满自豪感。
”徐立平说:“总理不是也说吗,工匠精神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其实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东西。
”徐立平的母亲温荣书也说:“国家才是第一位的,没有国何有家?”春节过后,徐立平获得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词这样赞扬他:“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
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
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立平受家庭的影响以及母亲的建议选择了为固体发动机药面整形工作,这项工作难度大,风险高,全国只有少数人能够胜任。
B.徐立平工作后第二年加入了突击队,去解决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出现的问题。
他凭着精湛的技艺和胆量,成功排除发动机故障。
C.徐立平专心致志,苦练发动机药面整形技术,做到了心手合一,练就了仅用手摸一下就能雕刻出符合设计要求药面的绝活。
D.徐立平与最危险的火药为伴已经将近30年,尽管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他始终把国家放在第一位,把责任放在第一位。
5.在飞船和导弹上雕刻火药,其难度和危险度大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6.徐立平身上具有一种“工匠精神”,你怎样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丑琴操邓跃东祖父会拉琴,好事者命令他带上两个会拉胡琴的侄儿一起演出。
在邻村第一次巡演时,我大伯父刚拉开过门,台下就扔来一只鞋子,砸在他头上。
他们指责大伯父的胡琴有问题,硬是逼着他锯掉了琴杆上的龙头……这件事我是听一个叔父说的,几个伯叔不愿回忆这些旧事,唯有我堂二叔反应异常,他大口大口地吸着烟说:“琴头是我砍的!”我知道二叔一直钟情于胡琴,没想到他竟是这件事的亲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