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
2023年中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中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中医药行业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经济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当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医药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下文将从行业规模、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剖析中医药行业未来的市场前景。
一、行业规模根据中国药品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约为860亿元,中药材市场规模约为500亿元,中成药市场规模约为250亿元,中药饮片、中药材、中成药三者的总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了1600亿元。
预计到2023年,中药材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中成药市场规模也将持续增长。
二、政策扶持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
《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提出,到2020年,中医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中医药产业总规模达到4万亿元以上。
同时,各地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中医药扶持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科技创新支持等,大力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三、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中医药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中医药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和保健作用,对许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据统计,我国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将会在未来几年不断增加,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品的需求。
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医药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
中医药研究所、中医院等一大批医疗研究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力推动了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标准化制备和国际化交流。
例如,把草药熬制成传统的煎剂,成为很多人接受不了的现实。
因此,很多药企把草药加工成颗粒、胶囊、口服液等剂型,以方便患者取用。
各类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提升,为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者:王立元章德林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22期摘要:我國中医药产业一直呈较快增长趋势,但“十三五”末各产业发展均有不同程度减缓。
尽管中医药产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宣传与普及不到位、监管趋严和新产品研发难度增加等困难,但仍存在市场需求增长、社会认可度高、技术进步和政策扶持等有利因素。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江西;机遇与挑战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我国历来把中医药作为工作重点来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医药产业一直被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首次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首次提出“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以吉林、山东、四川、江西为代表的省份均把发展中医药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
一、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随着《中国中医药法》《中医药白皮书》《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文件的相继颁布,中医药产业进入提速发展的新时代。
据统计,1996年我国规模以上中药制造和中药饮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35.4亿元,2016年上升到8653.41亿元,增长了近37倍,在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从约1/5增长到约1/3。
但2017~2018年,受经济增速放缓大和两票制、医保控费等政策约束,中医药产业发展放缓。
2017年,规模以上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735.8亿元和2165.3亿元,2018年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655.2亿元和1714.9亿元,中医药产业发展暂时进入迟滞期。
江西作为中医药产业基础较好的省份,中医药产业规模居于全国前列。
2016年,江西中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0.4亿元,其中中成药主营业务收入416.49亿元,中药饮片主营业务收入86.75亿元。
2017年,江西中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3.73亿元,其中中成药主营业务收入458.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8%,中药饮片主营业务收入94.84亿元,比上年增长9.33%。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和政策研究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和政策研究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大健康产业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大健康产业是指通过传递健康效应、增强健康能力和提供健康服务等方式,实现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全社会健康状况的改善,包括医疗卫生、健康食品、体育健身、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
中国政府正积极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措施,为企业和个人参与大健康产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本文将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政策框架、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探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和政策研究。
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大健康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
根据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约为5.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8.3%。
其中,医药卫生、保健食品、体育健身、养老服务等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具体来看,医药卫生领域是大健康产业的主导领域,占比约为62%;保健食品和保健品市场也在扩大,约占总规模的21%;体育健身和养老服务市场正在逐步崛起,占比分别为10%和7%。
从消费者的需求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来看,大健康产业将有一个广阔的前景。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健康产业所形成的市场将越来越大。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突出,健康养老市场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三、政策框架为促进大健康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其中,《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扩大消费的若干意见》是最重要的两个文件。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医疗与医保制度的改革、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等重要任务。
这项政策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在大健康产业方面做出了基础性的规划和引导工作。
《国务院关于扩大消费的若干意见》是为了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而出台。
在这个文件中,大健康产业被赋予了极大的重要性,文件明确提出了鼓励居民更多消费保健食品、健身服务、智能医疗设备等产品和服务,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包括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等。
甘肃中医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甘肃省中医中药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推动中医中药产业发展壮大,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到2020年,力争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率达到40%,深加工转化率达到50%(其中精深加工率达到20%),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镇(社区)以上医疗机构超过90%,中医药旅游年增长20%以上,全省中医药及相关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中药种植业250亿元,医药工业250亿元),年均增速15%以上,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和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到2025年,力争全省中医药及相关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中医药产业事业融合发展,产业标准体系、市场体系更加健全,骨干企业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中医药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
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步增加,根据市场需求,年均增长10%左右,大宗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
建设一批野生药材保护与繁育基地。
构建县域推动、组织化生产、道地品种支撑的中药材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体系,全面提升中药材品质,建成我省中药材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中医药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
中药材加工率年均增长10%左右。
建成6个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园区。
培育10家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中药现代企业,力争新增2家上市企业。
打造10个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中成药大品种、50个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中成药特色品种。
形成产业园区引领、骨干企业带动、特色品种支撑的中医药现代工业绿色发展体系。
——中医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建设10个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中医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力争培育1—2个国家级中医药技术创新平台。
重点中医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5%。
努力建成创新要素完备、运行协调高效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
——中医药市场体系更加完善。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宝政发〔2018〕6号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宝政发〔2018〕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宝鸡市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2017年第12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宝鸡市人民政府2018年1月21日宝鸡市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药产业涵盖国民经济一、二、三全产业链,是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合体,大力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中医药产业,尽快把宝鸡建成关天经济区现代中医药产业高地,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中医药法》、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创新发展、质量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我市秦岭山脉的中药材种质资源优势,以中药材种养殖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中药工业化集群化发展为主体,以中药商品仓储流通贸易为纽带, 以大健康产业培育为突破,主攻规模扩张,狠抓招商引资,扶持龙头企业,打造中药材种养殖、中药加工制造、中药流通贸易、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相关产业及中医药人才科研“六位一体”的产业体系,实现宝鸡市中医药产业的跨越发展。
医药之大作业题答案-1

1、以下哪一位科学家所提出的侧链思想是现代药物靶点理论的雏形?()A、发明百浪多息的Gerhard DomagkB、发明氟哌啶醇和芬太尼的Paul JanssenC、发明胂凡纳明的Paul EhrlichD、发明普萘洛尔和西咪替丁的James Black2、以下关于靶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靶点理论是现代药物发现的基础B、靶点理论建立在通过表型发现药物的基础之上C、细胞因子也可以成为药物作用的靶点D、靶点的可成药性druggability是靶点验证的关键所在3、以下不属于靶点药物发现的案例是()。
A、通过费城染色体易位机制发现了伊马替尼B、通过缓解牙痛现象发现了乙酰水杨酸C、通过EGFR活化突变机制发现了吉非替尼D、通过NS5B机制发现了索非布韦4、以下不属于药物靶点的是()。
A、多巴胺受体B、五羟色胺重摄取转运体C、阿米巴原虫D、四氢蝶酸合成酶7、第二代抗肿瘤药物伊马替尼的研究假设是()。
A、费城染色体畸变B、肿瘤血管新生C、EGFR水平表达过高D、p53抑癌基因失活8、对于药物靶点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A、药物靶点所在信号通路必须疾病具有关键影响B、药物靶点对于所在信号通路的功能必须具有关键作用C、药物靶点在结构上必须有口袋与药物发生结合D、药物靶点是对疾病与药物之间关系的简化9、以下哪一个分子属于卡培他滨的活性药物形式?()A、尿酸B、氟尿嘧啶C、腺嘌呤D、硫唑嘌呤10、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属于()。
A、配基门控离子通道受体B、G蛋白偶联受体C、核受体D、酪氨酸激酶受体11、单胺氧化酶B的底物是()。
A、五羟色胺B、去甲肾上腺素C、多巴胺D、谷氨酸12、平喘药物克伦特罗又名瘦肉精,属于β2肾上腺素受体的()。
A、激动剂B、拮抗剂C、反向激动剂D、变构调节剂13、以下不适合作为药物靶点的有?()A、组胺受体B、二氢叶酸还原酶C、肿瘤坏死因子D、以上均可作为药物靶点14、关于Druggability的说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535号(医疗体育类310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535号(医疗体育类310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1.09.06•【文号】国中医药提字〔2021〕68号•【施行日期】2021.09.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535号(医疗体育类310号)提案答复的函国中医药提字〔2021〕68号杨宇飞委员:您提出的《关于以民间形式开展全球中医古籍解读研发工作,纳入“十四五”纲要和中医发展专项规划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充分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将中医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中医药古籍不仅对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根基。
2016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明确提出“将中医古籍文献的整理纳入国家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开展中医古籍文献资源普查,抢救濒临失传的珍稀与珍贵古籍文献,推动中医古籍数字化,加强海外中医古籍影印和回归工作”。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强典籍利用,编撰中华医藏,制定中医药典籍名录,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实现数字化、影像化记录”等重点任务。
“十四五”规划建议,在第33项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
2021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改善一批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的中医药古籍保护条件,提高利用能力”。
二、支持对中医药宝库精华的挖掘和保护工作(一)加强对中医典籍精华的筛选和挖掘,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
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治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的通知

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治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2.30•【字号】长政发〔2018〕85号•【施行日期】2018.12.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治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长治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长治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已经2018年12月20日市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治市人民政府2018年12月30日长治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的通知健康是民众幸福之源,是国家富强之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升,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开启了“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工程,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纳入“十三五”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中明确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强调要树立“大健康”观念,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上来。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的论断,意味着这一战略有了更高的定位和要求。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
《“健康山西2030”规划纲要》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确定为建设健康山西的战略主题,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具备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冈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冈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冈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5.25•【字号】黄政发〔2018〕5号•【施行日期】2018.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冈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黄政发〔2018〕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黄冈高新区管委会、黄冈白潭湖片区筹建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现将《黄冈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5月25日黄冈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目录前言1一、背景与基础4(一)发展背景4(二)发展基础5(三)存在问题8二、总体要求9(一)指导思想9(二)发展原则9(三)发展定位10(四)主要目标11三、空间布局12(一)两大核心12(二)三大组团14四、重点产业16(一)现代中医药16(二)绿色健康食品19(三)健康养生旅游21(四)医疗卫生与养老23(五)运动健身25五、重大工程27(一)大健康城市品牌创建工程27(二)中医药文化传承工程28(三)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工程28(四)大健康重点企业培育工程29(五)大健康助推乡村振兴工程29六、保障措施30(一)加强组织领导30(二)强化政策保障30(三)强化资金保障31(四)加强人才保障31(五)抓好重大项目32(六)营造良好氛围32(七)加强监测考核33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长远发展和时代前沿出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坚定不移实施这一战略,必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扎实的健康根基。
“健康中国2030”把发展健康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到2030年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3.18•【字号】市政发〔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西安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2022年3月18日西安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健康西安2030行动规划》,结合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规划年限为2021—2025年,规划范围为西安市域和西咸新区。
第一章规划背景“十三五”期间,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人均期望寿命从2015年的76.2岁提高到2020年的80.86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从2015年的12.93/10万、2.77‰下降到2020年的11.98/10万和1.45‰。
主要健康指标居全国前列。
一、“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一)健康西安行动效果显著。
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第三轮复审,并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个获得WHO颁发“世界无烟日奖”的城市。
开展妇女“两癌”筛查,免费为45.63万名妇女提供宫颈癌筛查服务,为22万名妇女提供乳腺癌检查服务。
截至2019年底,四大类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至13.2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至17.74%。
开展空地结合的紧急医疗服务,全市急救站点达到99个。
艾滋病病死率降低至1.1%,重点区县高发镇街出血热疫苗覆盖率达到100%,结核病FDC使用覆盖率达到100%。
2019-2020年中医药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目 录 CONTENTS
前言
1. 中医药产业相关概述
1.1 中医药的定义 1.2 中医药产业链 1.3 中医药行业政策 2. 医药行业发展分析
2.1 固定资产投资维稳 2.2 总产值稳步上涨 2.3 资产规模增长超10% 2.4 收入与利润负增长 2.5 医药品进出口稳增 3.中医药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3.1 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情况
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不断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理论知识,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技术与方法,丰富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
根据《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的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江苏康缘药业股份
《中药保护品种公告(第2号)有限公司生产的九味熄风颗粒、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归柏化瘀胶囊
(2018年第81号)》
绿色防控实现全覆盖。
02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固定资产投资维稳
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7581家,实现销售收入达到2.16万亿元,同比增长 12.4%。在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抗生素等品种的驱动下,我国医药行业经过近10年的快速增长,当 前国内医药行业增速逐步开始显现出下滑趋势。但在大健康的推动下,我国医药制造固定资产投资维 稳。
政策
内容
2015.4 2016.2 2017.1 2018.1 2018.4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药材资源保护和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
2020)》
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国家级规划。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 (2016-2020)》
当严格按照本规范要求组织中药材生产,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 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7.03.10•【文号】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9号•【施行日期】2017.03.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及《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我局启动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并制定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7年3月10日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中医药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总体规模稳步增长,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培养模式不断丰富,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结构层次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高度重视,要求切实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亟需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及对外交流合作全面协调发展要求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一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法》,创新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快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决定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以下简称“岐黄工程”)。
涪陵区实施中药材振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涪陵区实施中药材产业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发展绿色产业,构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生产、加工和服务体系,推动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全国中药材之乡”,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发展基础(一)产业基础涪陵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
我区自古以来就是中药材之乡,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原涪陵地区中药材公司(现属太极集团下属企业)长期是黄连、青蒿、木香、厚朴、金银花等涪陵地产品种的指定购销单位。
涪陵区现有中药材农户1万多户,种植金荞麦、前胡、紫苏、白芷、苍术等中药材近3万亩,覆盖16个乡镇街道50多个村,交货数量2500吨,产值3100万元。
龙头企业带动力强。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极集团)是中国产销量最大的中成药生产企业,拥有10000家药房、13000名员工、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13家制药厂、太极医药研究院及重庆中药研究院两大研发机构。
现有中西药品种1500多个,其中全国独家生产品种50多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50多个、国家基药品种165个、年销售额逾亿元的品种15个、过千万的—1 —品种逾100个、获国家专利120项。
太极藿香正气液2017年单品种销售13.88亿元,太极藿香正气液疗效全国老百姓认可度排名第一,其功能主治最多,增长潜力最大。
(二)发展机遇中药材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全民健康、养生等意识不断增强,食品药品安全特别是原料质量保障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中药材在中医药事业和健康服务业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发展道地药材、食药同源药材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前景十分广阔。
到2027年,太极集团全力将“太极藿香正气液”打造成为中华第一药,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超过200亿元,其中国内市场不少于100亿元、国际市场不少于100亿,届时太极藿香正气液所需药材量将达20万吨。
目前太极藿香正气液200亿规划最大的瓶颈是中药材原料质量不稳定和中药材产量没有稳定的保障,个别药材如苍术等供应紧张,造成价格翻番。
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

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鲁政字〔2023〕162号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医养健康产业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之一,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健康山东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按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年塑成优势”的整体安排,科学谋划全省医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二个五年工作任务,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2023年至2027年,展望到2030年。
一、基础环境(一)发展成效。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2022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超过5600亿元,较2018年增长36%,年平均增速达8%以上,高于全省GDP 年均增长速度。
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4%,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带动作用明显。
全省医养健康产业“雁阵形”集群13个、领军企业30家,2022年集群营业总收入突破5400亿元。
其中,济南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烟台市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年营业总收入突破千亿元。
烟台、临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获批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智慧医疗、健康养老、康养旅游、体卫融合、养生保健等医养健康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重点领域亮点纷呈。
医药工业竞争力显著增强,2022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91亿元,产业规模约占全国十分之一,12家企业入围2022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海洋生物医药全国领先,2022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达到173亿元,以海洋创新药物、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功能食品等为主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中医药产业特色鲜明,拥有知名中药材公共品牌“鲁十味”,金银花、丹参、西洋参、山楂等单品种的产值产量均占全国70%以上,2022年规模以上中药制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6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程度的加快,各国对中医药的认知度正逐步提升,目前全球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年交易额近5000亿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国际医疗保健服务市场前景广阔。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为全面提升我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发挥中医药特色服务作用,拓展中医药服务新领域、新业态,加快推进健康**和生态康养旅游强县建设,按照《**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广元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县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7—2020年)》,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机遇
(一)发展基础
1. 药材资源丰富。
我县拥有药材资源2000余种,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产业的生产原料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优势突出,全县现有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
2.5万余亩,年产量达8万吨。
川明参、白及、黄精、天麻、瓜蒌、丹参、银杏、葛根、百合等道地药材优势产业带正逐步形成。
2.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全县现有中药材种植及粗加工企业2家,老鸱山药文化博览园已具雏形。
2017年底中药材年总产量达8万吨,综合产值超15亿元。
3. 医疗服务发展较好。
截至2017年底,我县拥有公
立中医医疗机构1所(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全县100%的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有中医科(室),95%以上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县基层中医药服务量持续保持50%以上。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县中医药健康产业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1. 产业结构单一,竞争优势不足。
中医药产业主要以中药材种植和粗加工为主,企业尚无知名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对全县中医药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2. 政策措施乏力,吸引能力不足。
招商引资的“软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推进机制还不够健全,项目引进和产业培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对规模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强。
3. 药材特色欠缺,品种开发不足。
我县药材资源丰富,与相邻县区比较特色不明显,规范化不足,规模较小。
没有优势品种精深加工企业,综合开发利用不足,未形成产品链及产业链,产品的综合效益不明显。
4. 科技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
作为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中医药科技支撑乏力,中药种植、栽培、研发、营销以及中药信息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缺乏高等院校、产业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支持。
(二)发展机遇
1. 国际、国内中医药健康消费需求增长态势良好、前景广阔。
近年来医药保健产业和医疗健康服务实现了快速发展,2015年全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6885亿元,年均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