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芭蕾舞舞蹈班教学计

成人芭蕾舞舞蹈班教学计
成人芭蕾舞舞蹈班教学计

成人芭蕾舞舞蹈班教学计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成人舞蹈班学员年龄在 20 岁至 70 岁之间,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是舞蹈多数没有舞蹈基础,本班以塑造形体,学习舞蹈组合为主。本学习教学重点针对班级的特点,本学期主要通过站、坐姿态的训练和腰、腹、背肌素质的训练达到塑身,通过不同风格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学习舞蹈。

主要基础课,授课教师通过本课程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理解每一个动作的规格和要领,组合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以及领会训练审美的要求,加强自身的舞蹈表现力,为今后教学示范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大纲

芭蕾舞基本功训练(一)的基本要求,规范和统一,因为目前学生的基础水平程度比较复杂,主要是消化和复习却去年前课程教学的规格要领,对于业余舞蹈爱好者学生来讲,应尽快的根据教学要求,以能有一个尽可以统一的起点,为以后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效果形体方面:通过一学期的训练,认识到正确的体态,达到腿直、背直、挺胸、收腹、开肩、抬头,通过肌肉素质训练渐渐解决身上多余脂肪。

四、教学手段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繁、由简到难、由单一到复杂、循环渐进的基本教学规律。正确规范的教学示范,转变单一、枯燥的基本功训练方法,将趣味的训练融入基本训练,结合现代舞,古典舞,更有效的引导学生从课堂到舞蹈表演的转变。

五、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单元,每一个单元训练重点都有不同,每一单元都对学生有新的要求,紧抓舞蹈教学中连续性的教学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训练负荷。

第一单元:腿、跨、腰、肩、脚部柔韧性及灵活度的训练,坐、站姿态的训练和腰、腹、背肌素质的训练,芭蕾舞基本脚位、手位。

第二单元:巩固前面训练,结合现代舞、古典舞将前面练习的柔韧及灵活和肌肉素质结合音乐形成组合训练。

第三单元:巩固前面训练,结合现代舞、古典舞将前面练习的坐、手位、呼吸结合音乐形成舞蹈组合训练,结合现代舞、芭蕾舞将前面练习的站、脚位、手位、呼吸结合音乐形成舞蹈组合训练。

第四单元: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学习综合舞蹈组合进行练习,总复习,巩固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计划(学期总课时:24 课时)教学计划

第一、二课常规训练压腿、胯、腰、肩,腹背肌训练,体态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软度、灵活性,掌握基本体态基本手位、脚位。

第三、四课 .确掌握坐、站体态,柔韧 2.腿、跨、腰、性训练的正确方法。韧性及灵活度的训练压腿、胯、腰、肩,腹背肌训练,体态训练。训练目标让学生能熟悉课堂流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软度、灵活性,掌握基本体态、和基本手位、脚位。

第五、六确掌握坐、站体态,柔韧 2、腿、跨、腰、肩、脚部柔课性训练的正确方法和肌肉素质训练 1、 2、韧及灵活度的训练。 3、腰、腹、背肌素质的训练芭蕾舞手位脚位组舞姿训练等。

第七、八课第九、十课第十一、十二课芭蕾舞基本脚位、手位。周末芭蕾舞基本脚位、手 1、芭蕾舞手位脚位组合。位。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学习综合舞蹈组合 2、舞姿训练等。综合舞蹈

四月常规训练训练目标 1、周课时量:周课时量:6 课时压腿、胯、腰、肩,腹背肌训练,体态训练巩固第一周所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训练内容能独立完成。 2、继

续加强身体灵活性,协调性训练。

第十三、十四课教学重点复习芭蕾舞手位脚位组合。 1、 1、训练内容芭蕾舞手位脚位组合腿、跨、腰、肩、脚部柔韧性及灵活度的训练。 2、 3、 4、腰、腹、背肌素质的坐、站体态训练芭蕾舞手位脚位组合训练

第十五、复习巩固前面所学内容,

十六课逐一标准化结合现代舞、芭蕾舞将前

第十七、面练习的柔韧、协调及灵

十八课活和肌肉素质结合音乐形成组合进行训练组合一

五月常规训练 1、训练目标 2、课时压腿、胯、腰、肩,腹背肌训练,体态训练巩固前面训练所达到的效果。要求学生熟练灵活运用,动作基本达到自动化阶段通过本单元训练,提高学生对节奏节拍的掌握和对舞蹈的流畅性。教学重点结合现代舞、芭蕾舞将前训练内容

第十九、面练习的坐姿、手位、呼

二十课吸结合音乐形成地面舞蹈组合进行训练。第二十一到二十四结合现代舞、芭蕾舞将前面练习的站、脚位、手位、呼吸结合音乐形成舞蹈组合进行训练。通过综合训练,检验学生综合能力,学生熟悉掌握本学期所学内容,基本达到形体美观,身体素质增强的目的教学重点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学习综合舞蹈组合训练内容综合舞蹈本学期所有内容

扶把与中间动作:

1.Battement tendu 和压脚跟的Battement tendu 以及Battement tendu en tournant. 2.Demi plie 和gnand plie.

3.Battement tendu demi plie.

4.Battement tendu jete Battement tendu jete baiionne 及Bettment tendu jete en tournant.

5.Rond de jambe a terre en dehors 和en dedans 带en tournant 做。

6.Plie soutenu 以及带en tournant 做。

7.Battement soutenu 点地的45 度,90 度以及带en tournant 做。

8.Battement frappe 和Battement double frappe 以及带en tournant 做。

Battement foudu 和Battement double fondus45 度,90 度以及带en tournant 做。

Petit Battement surle cou-de-pied 以及带en tournant 做。

Battement foudu 和Battement surle cou-de-pied 以及带en tournant 做。

Rond de jambe en lain 和Double rond de jambe en lair45 度,90 度以及带en tournant 做。

Temp releve45 度。

Battement releve lant.

Battement developpe 以及Battement developpe ballotte 和带短促的ballonne (横和竖的)。

Demi Grand rond de jambe45 度,90 度包括从舞姿到舞姿。

Fouette45 度,90 度包括变化舞姿。

第一,二,三,四,五,六种Port de bras.

Grand temps releve 以及en tournant1/4,1/2 圈以及整圈。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一) 中国古代舞蹈史部分 前言 舞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舞蹈,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舞蹈既是艺术之母,又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者。原始人类从本能的情绪情感的发泄到生存欲望的表达、实现,都是依靠动作来完成的。动作浓缩了原始人的思想情感、情绪和激情,孕育了原始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舞蹈文明史,它是中国文化极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并掌握中国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是舞蹈表演、创作和研究人员的必修之课。 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中国舞蹈史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修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宏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帮助他们树立起为祖国舞蹈事业献身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舞蹈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各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以便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促使他们在一个高层次上进行舞蹈的学习、表演、欣赏、评论以及创作、教学与研究。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 第一章原始舞蹈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从能上能上几个方面来把握原如舞蹈与原如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为原始舞蹈在原始社会并非是一种审美活动,而是原始人类一种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是原始人生活的必然内容之一。因为它不仅是原始人宣泄情绪情感、表达愿望的有效手段,同时更是其生存的重要方式。正如闻一多总结原始舞蹈的性质时所言:“以综合性的形态动员生命;以律动性物本质表现生命;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命。” 一、原始人与舞蹈 1、不以审美为目的的活动 2、画中的舞蹈形象 二、原始舞蹈的种类 1、图腾祭祀 2、劳动生产 3、战争生活 三、原始舞蹈的性质 1、强烈的功利目的 2、高度的生命情调

舞蹈课程顾问话术

舞蹈课程顾问话术

舞蹈课程顾问话术 1、(街舞、拉丁、肚皮舞、爵士舞等这么多)为什么要选择芭蕾? 答:芭蕾可以称之为“万舞之源”,舞蹈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形体动作的训练。而芭蕾舞蹈对于舞蹈者本身的形体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对于形体技术的要求则更为突出。因此,学习芭蕾是从基础的形体训练开始学习的,通过形体的训练,舞蹈学习者能够找到正确而灵活的驾驭自己肢体的方式。让自己的肌肉在最松弛的状态下,达到形体的规范和动作的协调,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个人的素质。现代芭蕾舞几乎已经融入了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促进儿童成长的一门必修课程。儿童在学习芭蕾舞蹈的过程中,无论身心都会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对儿童的心智起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作用,而且对于儿童的个人身体素质同样大有裨益。另外无论将来是否从事舞蹈行业,拥有好的外形和形体美,都将极大地提升个人的社交自信心。 1.芭蕾舞的形体训练能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 每个人出生以后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导致个体成长而呈现不同的状态,小 时候养成的不良习惯有可能给个人的形

体、气质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少儿芭蕾 舞蹈则给了儿童一个很大的训练以及纠 正个人形体的机会。另外,在心灵和形 体美的熏陶和教育之下,儿童的气质、仪表、仪态等都 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芭蕾舞的形体训练能提升儿童的身体素质 因为个人身体条件的不同,很多儿童因为天生的身体较弱,或者后天缺乏 锻炼,导致身体素质较低,体质差,容 易生病。而跆拳道、武术等高强度的训 练对于很多儿童是不适合的。而芭蕾舞 形体训练可以说是一种更为柔和的健身 方式。 3.芭蕾舞的形体训练能提升身体的灵活性 芭蕾形体训练不但从整体上能够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从身体不同的层面,芭蕾形体训练能够增强个体的身体灵敏度、身体 的平衡能力、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和反应速度。从稳定性说起,芭蕾 舞蹈动作有着很强的技巧性,跟随音乐的节奏,每一个动作稳步的 旋转和固定,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完成。 2、其它教育机构也有芭蕾舞蹈课程,为什么要选择你们中心呢? 答:首先我中心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的最高学府)指定新疆唯一考级中心,我们的课程教材都是按照北舞老艺术家学者50年总结的经验设立施教,该教程共分八级,每一级别都是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编写而成。我们的老师也是通过北舞的考核并取得北舞的老师资格证方可聘用任教,专业方面毋庸置疑。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舞种不重要,重要的选择专业的机构,专业的老师,专业的老师才能对孩子形体、气质、自信完美的身形打下基础。我们的专注芭蕾舞的教育培养专而不杂。 其次我中心除了是北舞指定的考级中心外,还是北舞附中、沈阳芭蕾舞蹈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广州芭蕾舞团广州艺术学校的人才基地定点招生单位,有推荐学员去更高学府的机会。同时我中心建立与圣彼得堡(芭蕾殿堂)文化交流的资质,让孩子接触更高级别的芭蕾视觉盛宴与身心体会。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一二级教学法

(新)中国舞一、二、三级教学法中国舞等级考试课 第一二级教师教学法试题 1、背诵年级教学任务 2、讲解(边讲边做)下列动作的训练目的、规格、要领、节奏及术语。 训练目的: ①平踏步:学会“平踏步”,训练膝部的松弛和灵活。 ②推指、绕腕:学会“推指”和“绕腕”动作,训练手指的柔韧性和腕 部的灵活性。 动作规格: ①脚位: 正步位:脚尖、脚跟分别对齐,脚的内侧靠拢。 小八字位:脚跟靠拢,两脚尖分别外开,两脚之间形成90度的直角。 大八字位:在“小八字位”的基础上,一脚向旁横移一步,两脚跟之间 的距离约为一脚。 ②旁开腿:“仰卧、正步位绷脚”,双手“旁斜下位”扶地,自髋关节开 始向旁开至最大限度,膝、及脚背始终对上方。 动作要领: ①扩指:手掌及手指最大限度伸展,指根最大限度向外扩张。 ②勾绷脚:“勾脚”时,脚跟用力,脚跟最大限度延伸。 “绷脚”时,脚踝、脚背同时用力,脚趾最大限度延伸。 动作节奏: ①头的动作(一级) ②摆臂 动作术语: ①蛙跳步:扩指双托手;双起单落蛙跳步;大八字位蹦跳步。 ②头的动作(二级):低头;倾头;点头。 3、什么是教室的方位 答:教师有8个基本方位(或称8个点);以教师为1点定位,每向右转动45度为1个点,转动一周共8个点。 4、什么是动作的运行路线举例说明。 答:指动作运行的轨迹。如:直线、弧线、圆线(平圆、立圆)等。 5、什么是动作的用力点 答:动作时身体主要用力的部位。 6、音乐反应训练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①音乐反应训练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音乐反应训练能促进大脑发育。 ③音乐反应训练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新)中国舞一、二、三级教学法

少儿舞蹈培训班中的形体芭蕾与芭蕾舞区别

少儿舞蹈培训班中的形体芭蕾与芭蕾舞区别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心头肉、是爸爸的小公主,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像小公主一样优雅、有气质?孩子差不多过了3岁以后,在身心各方面发展渐趋稳定状态下,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跳舞,尤其是气质优雅的芭蕾舞。北京舞蹈培训班也因此开设很多针对少儿的芭蕾舞班。 专业角度来讲,皇家芭蕾舞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拥有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在舞蹈培训过程中是十分艰苦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信心。还有一种是形体芭蕾,形体芭蕾由芭蕾延伸而来,把芭蕾特有的优雅内涵融汇到形体芭蕾中,从而塑造舞者的优美体型,提升孩子一生的良好气质! 那么,对于3岁以上的少儿来说,显然形体芭蕾更适合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学习,是家长首要考虑范畴。 首先,从注重孩子的骨骼发育来说,皇家芭蕾要练基本脚位,通俗地说就是“立脚尖”,这种训练对幼儿或者少儿会造成脚踝或者脚趾损伤,不利于孩子骨骼正常生长,如果导致脚趾变形则背离了学习舞蹈的初衷且得不偿失。形体芭蕾只是训练基本的形体动作,培养孩子的动作规范。目前北京舞蹈培训班中,北京舞乐坊就是主要塑造孩子形体美为主的,是国内较具规模的从3岁开始培养幼儿芭蕾艺术感知的专业教育机构,用故事、角色扮演、游戏和道具提升孩子的音乐舞蹈兴趣,让孩子在舞蹈学习中享受优美的音乐体验。 其次,从运动学角度讲,形体芭蕾在动静结合的运动中让身材会变得更修长,并且提升身体的柔韧性,加之舞蹈艺术的熏陶,在北京舞乐坊学习的孩子,没有因为训练而缺乏耐心想要放弃的,反而是在舒适优雅的环境中,让他们成长的更有气质。家长们看着孩子从走路到说话、从眼神到表情发生美的变化,从心里为孩子感到骄傲。 著名的法国蒙特梭利教育有一个理论就是给孩子足够的“爱与自由”,顺应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才能培养孩子良好心智。北京舞乐坊的舞蹈老师,深谙儿童心理发展,以微笑言传身教,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愉悦的氛围,让孩子在自由快乐中享受舞蹈带来的乐趣,与艺术为伴,与优雅同行。

舞蹈系本科班芭蕾舞基训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系本科班芭蕾舞基训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学时:本科大一第一、第二学期 总学时数:共学习两学期,每学期18周,每周6个课时,共计216课时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地位:芭蕾舞基本功课在舞蹈专业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这门课主要训练身体各部分肌肉能力,解放关节,使学员能自如地完成舞蹈表演的各种基本技术、技巧动作。同时培养学员的舞蹈感觉,努力使形态动作富有艺术表现力。 性质:本课程在全部舞蹈表演训练中既是基础又是主干,它与舞蹈技巧互促互补,为《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现代舞》等科目的学习和训练提供必备的形体要求和扎实的技术技能,同时也是《剧目排练》和学员的舞台表演中具有长期作用的素质基础。 任务:考虑到本科生的特殊情况,学员都具有一定功底,但个别学员对芭蕾基训接触不一。首先,应采取灵活教学方案,要根据学员情况进行施教。开始应着重注意基础训练,而后加入更复杂和难度较大的动作训练。使学员在一年的芭蕾基本功训练里,达到学员了解动作的规格和要领,在掌握躯干的开、绷、直及重心感觉基础上,通过地面、把杆与中间的训练过程,锻炼学员的肌肉能力,从而尽可能的完成多种旋转和跳跃等各种技术技巧。走向舞台或从事舞蹈事业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以结合教学法进行古典芭蕾舞动作的训练教学,帮助不同舞种的

学生掌握如何教授芭蕾的初学者,使他们懂得脚、上肢、躯干等部位的基本姿势,寻找肌肉外旋、延伸的运动感觉,为古典芭蕾的基础教学打下良好的基本功。 三、各章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地面训练 教学内容: 1、地面勾绷脚训练 2、地面腿部外开训练 3、地面吸伸腿训练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新)3级教师考级试题及教学法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新)三级教师考级试题及教学法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院是文化部批准的社会艺术水平跨省考级机构。考级院以“普及舞蹈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立足于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经过30年的发展,在国内已有合作单位300多家,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多家合作单位。每年在海内外培训舞蹈考级教师3万余人次,有近30万学生参加舞蹈等级考试,经测评合格获得“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 三级教师试题 A B 1.吸跳步和敬礼 1. 吸跳步和敬礼 2.波浪2.波浪 3.弯腰3. 弯腰 4.勾绷脚4.吸伸腿 5.手位5.手位 6.半蹲6.松肩 7.踮脚走7.鸭走步 8.蹦跳步8.踏点步 9. 模仿与想象9. 模仿与想象 背诵年级教学任务 三级教学任务 (1)能较好地完成第一、二级教学任务的各项要求。 (2)熟悉围绕自身的基本方位(上、下、前、后、旁、平、斜位)。 (3)听音乐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 (4)培养幼儿在跳舞时有自娱感,热爱考级课程

.讲解(边讲边做)下列动作的规格、要领、节奏及术语。 训练目的: (1)踮脚走:学会“踮脚走”动作,训练脚踝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2)吸跳步和敬礼:学会吸跳步动作,合上节拍做动作,纠正自然体态。 动作规格:一边做一边说 蹦跳步:“正步位”站立,“扩指”手型,双臂屈于肩前,“蹦跳步”同时双 臂向前划立圆。 动作要领: (1)前弯腰:脊椎最大限度伸展。 (2)旁弯腰:腰的旁侧肌肉一侧最大限度收缩,另一侧最大限度伸展,手扶地时,肘放松。 (3)后弯腰:保持呼吸顺畅。 (4)转腰:以腰为轴,向左或向右最大限度转动,(1至3级的转动幅度为2、8点)。 节奏: (1)踏点走 (2)踮脚走 动作术语: (1)波浪:旁大波浪、前大波浪、胸前小波浪。 (2)手位:前平位上翘指、旁平位上翘指、上位、下位、旁按手位(旁斜下位)。 .什么是自身的方位? 答:围绕自身的上、下、前、后、旁、平、斜位。 .什么是动作的形状?举例说明 答:指动作的形象和状态,如:鸡冠状、兔耳状、蛙状等形象,以及上弧、下弧、圆弧等动作状态。

舞蹈培训如何上好第一节舞蹈课

东莞少儿芭蕾舞培训浅解如何上好第一节舞蹈课? 文章来源:东莞舞蹈培训https://www.360docs.net/doc/416304364.html,点击量263 东莞少儿芭蕾舞培训看到很多的舞蹈老师发帖询问如何上好第一节课,第一节课要上哪些内容?等等一些疑问,在这里东莞少儿芭蕾舞培训与东莞舞蹈培训D舞秀把一些比较好的方法和一些经验与老师们做一个交流,希望能给你们一些帮助和启发,更希望资深有经验的舞蹈老师们能够给我一些更好的建议和指正,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了。 上第一节课之前,我们先问问自己,上第一节课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 考过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们接触过心理学,还记得心理学上有一节叫“首因效应”吗?专业解释就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第一个意义就出现了:就是你初次见家长,要给家长留下的印象应该是既有专业上的能力又有管理小孩的能力。要给小孩留下的印象是你有幽默感,善于调解她们的气氛。如果第一次你就能做到家长和小孩都能留下一个中肯的印象,以后上课你会减少很多的压力,家长和小孩会先入为主对你有一种信任感,信任你了,你就好上课了呀~ 第二个目标:要让家长了解你这个培训班的一些规章制度,比如说上课下课上厕所要换生活鞋,比如说要准时上课,尤其是安全事项要强调再强调。每个老师有自己上课的风格和特点,可能会一些特殊的要求,只要是为孩子好也可以向家长提出。(比如一些老师强调暑期上课一律不开空调,因为小孩子出汗的时候毛细孔张开,空调风灌进去,长年累月小孩子长大容易得关节炎风湿病等等,和家长详细解释清楚,她们会配合。)适当的提出要求的好处是,你是占主导地位,不会被家长牵着鼻子走。 第三个目标:给家长与小孩灌输励志的思想。防止她们对你的课不够重视,经常迟到。举例子:我经常和家长说,小孩要学好舞蹈必须要三方面共同配合。第一,我们舞蹈教师必须有的责任心上进心。第二,小孩们应该有的良好学习氛围和一点竞争的意识。第三,家长的积极配合,最起码做到能够准时来上课。三方面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反正就是要让家长重视你的舞蹈课,你可以天马星空的去想一些能够抓住家长心的理论,用故事或者已经教的很好的班级形象的讲给她们听会更好。 第四个目标:孩子换舞蹈衣裤鞋,给孩子们排上课的队形。

《芭蕾舞基本训练》教学大纲

《芭蕾舞基本训练》教学大纲 6、《》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E85062 课程名称:芭蕾舞基本训练 课型:专业选修 学时:96 学分: 3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芭蕾基本训练是舞蹈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为训练学生身体的基本形态、熟悉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巧,解芭蕾基本动作的规范和审美要求,并且为其他门类的舞蹈课训练基本能力。 舞蹈教育专业芭蕾基本训练课程共开设二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 (一)任务 训练学生身体的基本形态,脚、手臂的基本位置,扶把、离把的基础练习,初步掌握点地舞姿,双脚的半脚尖练习,简单的port de bras,最简单的跳跃和单一的舞步训练。

(二)具体动作 扶把练习: 一、脚的位置:一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 二、demi-plie和grand plie用一、二、四、五位做音乐2/4或3/4四至二小节 三、Battement tendus 1、一位、五位往旁、往前、往后音乐4/4一小节或2/4二小节 2、带demi plie的一位、五位往旁、往前、往后音乐2/4四小节 四、Battement tendu jete 1、一位、五位往旁、往前、往后音乐2/4二小节 2、带demi plie一位、五位往旁、往前、往后音乐2/4四小节 3、pigue点地往前、旁、后做(一位、五位) 音乐2/4二小节pigue每1/2小节做一次 五、第一、第三port de bras 六、Rond de jambe pas terre 1、Demi - rond

de jambe pas terre en dehors和en dedans 音乐3/4二小节 2、Rond de jambe pas terre endehors和en dedans 3、带Demi - plie的rand de jambe pas terre en dehors 和en dedans 七、Plie - soutenus一位、五位往前、旁、后,全脚和带半脚尖做的音乐2/4或3/4四至二小节 八、Sur le cou - de - pied前和后的位置(包、勾、绷的) 九、Battement fondus往前、旁、后点地和45的音乐4/4一小节或3/4四小节 十、Battement soutenus往前、旁、后点地和45的音乐4/4一小节或3/4四小节 十一、Battement frappe往前、旁、后点地和45的音乐2/4二小节 十二、Petit battement sue le cou - de - pied音乐2/4二小节,用平均节拍做 十三、Battement retire音乐3/4四小节 十四、Battement releve lents 45和90从一位、五位开始往前、旁、后音乐2/4或3/4八小节至四小节 十五、Battement developpe 45和90往前、旁、后音乐2/4或3/4八小节至四小节

个人简历(76)

霸象文化 - 舞蹈表演应聘简历范文 基本资料 姓名:邮箱:111111111 性别:年龄: 学历:毕业院校: 电话:薪资要求: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xx师范学院最高学位:本科 专业:舞蹈专业 主修业课程舞蹈专业知识:舞蹈编导、基训、民间舞、现代舞基训、古典舞身韵、剧目表演、中国舞蹈史、西方芭蕾史、舞蹈剧目分析、舞蹈解剖学、艺术概论、曲式分析、音乐基础 工作经历 XX舞蹈学校 舞蹈系教研室主任 在职期间主要担任芭蕾舞形体、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古典舞身韵教师!同时兼教研室主任一职!曾多次带学生考级并获得优异成绩!

霸象文化 - XX艺术培训中心 教育职业技术教师 曾在XX艺术团担任舞蹈老师,在XX舞蹈健身俱乐部担任舞蹈教练。 XX文艺学校 艺术系讲师/助教 在校艺术系担任舞蹈专业、音乐舞蹈专业、音乐专业舞蹈专职教师。并编写《XX教育学院舞蹈基本功(大专)教材教学大纲》和《XX教育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大专)教材教学大纲》,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演出实践,受到学校和学生的好评。被学校评为“师德模范”和“优秀教师”。 XX舞蹈学校 舞蹈系教研室主任 在职期间主要担任芭蕾舞形体、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古典舞身韵教师!同时兼教研室主任一职!曾多次带学生考级并获得优异成绩!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大方,待人热情真诚,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对待工作细致认真,有责任心,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事物;爱学习,爱新事物,爱与人交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生活中,我开朗、自信、爱笑,我善良、有责任心。我热爱舞蹈,喜欢用肢体表达感情,喜欢用艺术能独立编舞,编乐,经常参加文化艺术团举办的一些文艺活动。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一、二级教学法

中国舞等级考试课 第一二级教师教学法试题 1、背诵年级教学任务 2、讲解(边讲边做)下列动作的训练目的、规格、要领、节奏及术语。 训练目的: ①平踏步:学会“平踏步”,训练膝部的松弛和灵活。 ②推指、绕腕:学会“推指”和“绕腕”动作,训练手指的柔韧性和腕 部的灵活性。 动作规格: ①脚位: 正步位:脚尖、脚跟分别对齐,脚的内侧靠拢。 小八字位:脚跟靠拢,两脚尖分别外开,两脚之间形成90度的直角。 大八字位:在“小八字位”的基础上,一脚向旁横移一步,两脚跟之间的距离约为一脚。 ②旁开腿:“仰卧、正步位绷脚”,双手“旁斜下位”扶地,自髋关节开 始向旁开至最大限度,膝、及脚背始终对上方。 动作要领: ①扩指:手掌及手指最大限度伸展,指根最大限度向外扩张。 ②勾绷脚:“勾脚”时,脚跟用力,脚跟最大限度延伸。 “绷脚”时,脚踝、脚背同时用力,脚趾最大限度延伸。 动作节奏: ①头的动作(一级) ②摆臂 动作术语: ①蛙跳步:扩指双托手;双起单落蛙跳步;大八字位蹦跳步。 ②头的动作(二级):低头;倾头;点头。 3、什么是教室的方位? 答:教师有8个基本方位(或称8个点);以教师为1点定位,每向右转动45度为1个点,转动一周共8个点。 4、什么是动作的运行路线?举例说明。 答:指动作运行的轨迹。如:直线、弧线、圆线(平圆、立圆)等。 5、什么是动作的用力点? 答:动作时身体主要用力的部位。 6、音乐反应训练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①音乐反应训练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音乐反应训练能促进大脑发育。 ③音乐反应训练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国舞等级考试课 第一二级教师教学法试题 7、为什么教节拍从儿歌开始? 答:①儿歌具有鲜明的节拍感。 ②儿歌的内容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③以儿歌作为幼儿学习节拍的切入点。通过说儿歌,同时一个字做一 个动作,让孩子直接感受并掌握音乐节拍的一拍及半拍。 8、为什么要严格要求教师的动作必须规范? 答:因为1至2级的学生是以模仿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的动作是否正确关系学生学习的质量。 9、教师教授1至2级课程的方法是什么? 答:主要用示范的方法,示范时应采用镜面教学法。 10、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态学习舞蹈? 答:①教师应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 ②授课时有饱满的热情。 ③用美丽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同时多鼓励学生。 11、教师除了掌握教材和教学法外还应具有什么品质? 答:爱学生,有责任心。 12、第1至2级学生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好奇心强。 ②喜欢模仿。 ③喜欢表扬。 ④注意力持久性短,易受干扰。 ⑤自控能力差。

舞蹈课程顾问话术.doc

舞蹈课程顾问话术 1、(街舞、拉丁、肚皮舞、爵士舞等这么多)为什么要选择芭蕾? 答:芭蕾可以称之为“万舞之源”,舞蹈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形体动作的训练。 而芭蕾舞蹈对于舞蹈者本身的形体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对于形体技术的要求则更为突出。因此,学习芭蕾是从基础的形体训练开始学习的,通过形体的训练,舞蹈学习者能够找到正确而灵活的驾驭自己肢体的方式。让自己的肌肉在最松弛的状态下,达到形体的规范和动作的协调,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个人的素质。现代芭蕾舞几乎已经融入了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促进儿童成长的一门必修课程。儿童在学习芭蕾舞蹈的过程中,无论身心都会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对儿童的心智起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作用,而且对于儿童的个人身体素质同样大有裨益。另外无论将来是否从事舞蹈行业,拥有好的外形和形体美,都将极大地提升个人的社交自信心。 1.芭蕾舞的形体训练能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 每个人出生以后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导致个体成长而呈现不同的状态,小时候养成的不良习惯有可能给个人的形体、气质带来不利的影响。 而少儿芭蕾舞蹈则给了儿童一个很大的训练以及纠正个人形体的机会。另外,在心灵和形体美的熏陶和教育之下,儿童的气质、仪表、仪态等都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芭蕾舞的形体训练能提升儿童的身体素质 因为个人身体条件的不同,很多儿童因为天生的身体较弱,或者后天缺乏锻炼,导致身体素质较低,体质差,容易生病。而跆拳道、武术等高强度的训练对于很多儿童是不适合的。而芭蕾舞形体训练可以说是一种更为柔和的健身方式。 3.芭蕾舞的形体训练能提升身体的灵活性 芭蕾形体训练不但从整体上能够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从身体不同的层面,芭蕾形体训练能够增强个体的身体灵敏度、身体的平衡能力、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和反应速度。从稳定性说起,芭蕾舞蹈动作有着很强的技巧性,跟随音乐的节奏,每一个动作稳步的旋转和固定,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完成。 2、其它教育机构也有芭蕾舞蹈课程,为什么要选择你们中心呢? 答:首先我中心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的最高学府)指定新疆唯一考级中心,我们的课程教材都是按照北舞老艺术家学者50年总结的经验设立施教,该教程共分八级,每一级别都是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编写而成。我们的老师也是通过北舞的考核并取得北舞的老师资格证方可聘用任教,专业方面毋庸置疑。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舞种不重要,重要的选择专

《芭蕾基训》教学大纲.

《芭蕾基训》备课 一、课程名称:《芭蕾基训》 二、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课 三、本课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芭蕾基训是一门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是各种各类舞蹈训练的基础。 四、设置目的:芭蕾基训是各类舞蹈训练的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训练学生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改变学生原有的自然体态,解放肢体、获得必要的技术、技能和规范的动作形态。 五、教学内容: 这一学期主要训练学生对芭蕾基训的规范性和对开.绷.直.立的意识。 教学目标: 第一学期分四个单元 (1)掌握双手扶把的基本体态,正确的舞台方位,头肩的方向;(2)掌握手位、脚位、手形的准确位置; (3)将站姿,手位,脚位,编成双手扶把的组合,做到身体直立、手脚协调配合; (4)在双手扶把的基础上第四个单元进行单手扶把训练,解决中间站立的体态。 重点:体态、正确的手位、脚位 难点:掌握身体的直立,手位中两臂的延伸

第一周 1.站姿:可以在把杆和中间练习。 2.方向:舞台的8个点.enface(正面).epaulement(头和肩的位置).en dehors .en dedans(向外和向里).croise和efface(交叉和敞开) 3.脚位:先学习一.二位脚,在学三.五位脚,最后学习四位脚。 4.手位:先学习一.二.三.七位手,在学四.五.六位手。 5.扶把:扶把的手行和姿态。 6.将站姿,手位,脚位编组合训练。 7.tendu(擦地):先学一位向旁的,再学前.后的。先学双手扶把的再学单手扶把的,用4/4;2/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8.plie(蹲):先学demi plie(半蹲)再学grand plie(深蹲)。先学一.二.五位的再学四位的,先学双手的再学单手的。用2/4.3/4.4/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9.tendu(五位):和一位tendu训练方法相同。用2/4.3/4.4/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10.allonge(延伸):在把下训练手位时加上。 第二周 1.jete(小踢腿):先练前.后的再练向旁的。。用4/4的音乐进行分解练习。 2.plie: 继续学习,开始grand plie的训练,并将demi plie和grand plie 编成一个组合。

业务课考试要求(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一致)

附件:2 业务课考试要求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一致) 一、中国音乐史 (一)古代音乐史部分 ⒈远古(约公元前21世纪以前): ⑴远古时期的考古音乐资料; ⑵历史传说中的远古时期音乐。 ⒉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 ⑴“六代乐舞”与“雅乐”; ⑵《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和《楚辞》; ⑶乐器的发展; ⑷乐律学的形成; ⑸乐器和器乐音乐; ⑹音乐思想。 ⒊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 ⑴音乐机构; ⑵相和歌和清商乐; ⑶乐器和器乐; ⑷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 ⑸乐律学的发展; ⑹嵇康和《声无哀乐论》。 ⒋隋、唐(公元589年——公元960年): ⑴音乐机构; ⑵曲子和变文; ⑶唐大曲; ⑷古琴音乐; ⑸参军戏、钵头、大面、踏摇娘; ⑹乐律学的发展; ⑺记谱法。 ⒌宋、元、明、清(公元960年——公元1840年): ⑴民歌和小曲; ⑵词调音乐与姜白石的歌曲; ⑶散曲音乐; ⑷宋元明清乐器和器乐; ⑸说唱音乐; ⑹戏曲音乐; ⑺乐谱与乐律学; ⑻音乐论著。

(二)近、现代及当代音乐史部分 1.中国近代音乐(公元1840年——公元1919年): ⑴西洋音乐的传入; ⑵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 2.中国现代音乐(公元1919年——公元1949年): ⑴音乐社团与音乐教育机构; ⑵20世纪早期的音乐创作; ⑶黄自与学院派音乐家的创作; ⑷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及音乐创作; ⑸抗日根据地、国统区的歌曲创作; ⑹三、四十年代歌剧、秧歌剧和新歌剧创作; ⑺王光祈和青主的音乐理论研究。 3.中国当代音乐文化(公元1949年——公元1990年): ⑴建国初期的音乐(公元1949年——公元1966年): ①声乐创作----群众歌曲、抒情歌曲、合唱音乐的创作; ②器乐独奏曲----民族器乐独奏曲创作、钢琴、小提琴独奏曲创作、合奏音乐及管弦乐、交响乐创作; ③简述建国后17年的歌剧、舞剧音乐创作。 ⑵文革中的音乐创作(公元1966年——公元1976年): ①声乐创作----语录歌、歌曲创作、合唱; ②革命样板戏; ⑶改革开放后的音乐创作(公元1976年——公元1990年): ①多元的声乐创作—歌曲创作、通俗歌曲创作、合唱; ②歌剧与舞剧; ③小型器乐独奏; ④室内乐重奏与“新潮音乐”的崛起; ⑤交响音乐的繁荣。 二、西方音乐史 ⒈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⑴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⑵常用乐器; ⑶音乐理论。 ⒉中世纪音乐: ⑴格里高利圣咏; ⑵复调的兴起; ⑶中世纪方言歌曲。 ⒊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⑴法国和意大利的“新艺术”; ⑵尼德兰乐派; ⑶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⑷威尼斯乐派; ⑸世俗音乐的发展。

芭蕾舞班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 1.本学期28个基本功训练组合。芭蕾舞步练习(2个)、把杆练习(12个)、中间练习(2个)、转的练习(2个)、跳跃练习6个、足尖练习4个,下学期要在本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增加组合,舞步练习增加(1个)、中间练习增加(2个)、转的练习增加(1个)、跳跃练习增加(2个)、足尖练习增加(4 个)。 2.针对上学期的问题,本学期的目标有三大点。第一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通过老师细节讲解,让学生更规范学习芭蕾舞基本功组合练习,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什么是规范而不是一味的要求难度。本学期会针对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第二是老师用循序渐进地的方法进行身体软开度的训练,进一步提高舞蹈基本功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良好的软度能力,打好基础。第三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手段: 1.遵循师范教育的教学特点,运用示范、讲解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教学方法,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有代表性以及科学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每一个舞蹈动作。 2.有计划的制定好每节课的授课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教学。

3.教授新课时由教师进行正确示范、重点讲解、分解练习,以达到学生能准确完成动作。 4.通过生动的、富有童趣的舞蹈小组合对学生的表现力进行训练,达到独立的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 1.基本功练习:本学期以基本功为重点,使每一个学生在本期的学习训练中都能有所收获,有较强的进步。 2.把上组合:本学期的课堂内容比较丰富和全面。本班学生这学期的教学重点为中间的组合练习,为了让学生打下更好的基础我将先从单一的扶把动作开始讲解、练习再慢慢过度到中间练习。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通过舞蹈组合训练学生的表现力及感觉,同时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练习。 教学效果: 1.软开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横,竖叉、下腰抓脚、前、后桥,侧手翻)。把杆内容严格标准规范。 2.让学生通过感兴趣的舞蹈慢慢体会舞蹈艺术的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

幼儿芭蕾舞教学视频

幼儿芭蕾舞教学视频 篇一:edu_ecologychuanke1477654458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 1.【试卷原题】11.已知A,B,C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AC,则ABAC?的最小值为() ? ? ?? 1 41B.? 23C.? 4D.?1 A.?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OB,OC表示其它向量。 ???? 2.找不出OB与OA的夹角和OB与OC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135106舞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

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舞蹈)培养方案 (2013年入学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1351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艺术硕士 专业领域代码: 135106 专业领域名称:舞蹈(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学制:3年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专业领域介绍: 广州大学全日制艺术硕士舞蹈专业研究领域包括舞蹈编导和舞蹈表演与指导两个方向,体现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先进性的艺术教育特点,强调舞蹈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舞蹈艺术专门人才。 舞蹈编导本方向主要是对舞蹈编导基础理论与舞蹈创作的研究。注重舞蹈编导教学、舞蹈剧目创作、舞台导演研究的同时,系统地理解、掌握、运用舞蹈编导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创作实践;发展舞蹈动作语言,继承岭南传统舞蹈文化,积累舞蹈创作素材,形成正确的舞蹈创作思维方式;能自如地运用舞蹈编导理论与技术技法编创不同风格题材舞蹈作品和舞蹈晚会;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的教学原则,培养创造和创新意识,适应舞蹈创作工作的需要。 舞蹈表演本方向主要包括芭蕾舞、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等舞种的表演研究。坚持舞蹈表演的艺术和技术统一的原则,在接受本专业严格的技术、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舞蹈表演理论、舞蹈史论、舞蹈作品体会与分析、舞蹈美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理论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舞蹈表演能力和丰富、全面的舞蹈文化修养,掌握舞蹈作品的分析方法,有较强舞蹈鉴赏能力和表演不同风格及题材舞蹈作品的能力;并能运用现代传媒工具,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 三、培养目标 培养舞蹈专业领域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创作技能及表演技能、较强艺术理解能力与艺术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本专业的各种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的高层次、应用型舞蹈艺术专门人才。 四、培养方式 (一)充分利用广州芭蕾舞团、广州歌舞团和广州市艺术学校“两团”的优质资源,共享“两团”所拥有的师资、设备、场地等有利条件,紧密结合艺术实践,聘请“两团”高水平舞蹈专业艺术家指导实践类课程,加强舞蹈表演实践与舞蹈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将“两团”作为艺术硕士研究生的艺术实践基地。 (二)采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度。聘请“两团”高水平舞蹈专业艺术家为校外导师,主要负责艺术表演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校内导师主要负责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 (三)采用“课题制”实践教学,探索“院团结合”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新路子。 (四)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对岭南舞蹈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强调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在艺术技能、技巧、艺术基本功方面的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价值观;对不同类型生源,实施分类培养。根据这一基本思路将艺术硕士课程体系分设为文化与艺术素质、表演技能、创作实践三大板块。 1.文化与艺术素质板块 (1)专业外语(2学分) (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学分) (3)舞蹈表演艺术精华(3学分) (4)舞蹈美学(3学分)

芭蕾基础训练对中小学生形体美塑造的初探

芭蕾基础训练对中小学生形体美塑造的初探 芭蕾基础训练是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的一套基本练习,它作为一 门世界性的艺术制约着人类的形体美,同时也影响着人的形象与气质。中小学校开设芭蕾基础训练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很多人 提出芭蕾基训能够为身心带来很大的益处,而一些以前健康受损的人 也认为,在不能接受剧烈运动的状况下,芭蕾基训是一种的健康锻炼 方式。总之,不管哪行哪业的人一旦接触了芭蕾基训,都会从中受益。芭蕾已被大家认知,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人们抱着对芭蕾的理解和 热爱聚集在一起,持续享受着美和快乐,塑造形体美,培植心灵美, 追求人生美,造就世界美。芭蕾基训不但是形体训练的需要,而且也 为各个行业提供了专业基础,这就是芭蕾基训实用价值的具体体现。 而今,我们能够理解到芭蕾基础训练将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 如美的姿态,健康的身体,这能让我们更加自信。能够说有了艺术美 感的人,才能传递美、表达美,否则只会是没有感染力、没有灵魂的 匠人[1]。芭蕾基训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就应该更好将其 推广发展,引入到各个中小学,从小孩开始就规范地使用基础训练, 让他们从小培养好的形体,准确的姿势。 一、芭蕾基础训练的目标意义 本课题基于芭蕾基础训练对中小学生的意义展开研究,关于芭蕾 基础训练的目标意义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现状探究 中国现在的普通教育学校中的芭蕾教育并不发达,但社会舞蹈教 育是比较健全的。少年宫、青年宫、文化宫群众艺术馆遍及全国各大 城市。县、乡、镇等也都有群众艺术机构,不过如今,舞蹈教育事业 的发展起来了,除了高等艺术学院有系统的芭蕾专业教学之外,在一 些大城市里少儿芭蕾舞蹈培训班、成人形体芭蕾、芭蕾沙龙比比皆是。现在很多不同年龄的孩子到业余舞蹈训练班学习芭蕾,这说明越来越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大纲[1]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舞蹈史 课程编号:05203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2学时 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 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从舞蹈的起源到历代舞蹈发展的状况,来了解中国舞蹈文化的悠久历史,加深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认识,增强对舞蹈文化事业的热爱。通过对古代舞蹈史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舞蹈发展状况和不同时期的审美特征,艺术风格及在舞史上有影响的舞蹈、著名舞人。重点掌握两周、汉代、隋唐三大舞蹈集成时期舞蹈的变革和发展。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上去认识舞蹈。 二、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章原始舞蹈的产生与表现形式 本章要点:通过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来把握原始舞蹈与原始生活的紧密联系。原始舞蹈的产生不是审美的需要,而是原始人必不可少和必须赖以存在的生活形态及生存方式的需要。 第一节舞蹈的起源 1、舞蹈起源于劳动 2、最早的民间集体歌舞表演形式 3、崖画中的舞蹈形象 第二节“求偶舞”的形成 1、“求偶舞”形成的原因 2、崖画中“求偶舞”的舞蹈形象 第三节征战与古武舞 1、“古武舞”与原始战争的紧密联系 2、崖画中“古武舞”的舞蹈形象 第四节原始宗教观与祭祀性舞蹈 1、原始宗教观的形成所产生的祭祀舞 2、对氏族首领的图腾崇拜 3、对本氏族徽号的图腾崇拜 复习思考题: 1、原始舞蹈与原始人类生存关系 2、原始舞蹈得以保存、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舞蹈的质变与进化 本章要点:国家的产生、阶级的分化、私有制的发展、夏商时代“乐舞奴隶”的出现,使原始舞蹈开始从自娱性表演向表演性方向转化,标志着舞蹈最早审美功能的体现。商朝的神权社会,原始祭祀功能被进一步强化,祭祀舞蹈得以较大发展。 第一节奴隶制度下的表演性舞蹈 1、夏朝,乐舞开始步入表演性舞蹈范畴 2、“以巨为美”、“北里之舞”的商朝 第二节巫舞与宗教祭祀舞 1、祭祀舞蹈发展兴盛的因素 2、甲骨文中“”字与“”字的文字记载 3、商代的“巫舞”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表演性舞蹈的发展是奴隶制时代的重要进程 2、从哪些方面体现出奴隶时代舞蹈发生的质变和进化 第三章两周时期舞蹈的发展与变革 本章要点:礼乐制的形成,被历代封建王朝奉为“先王之乐”,成为巩固封建王朝统治特权的工具,“六代舞”、“六小舞”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美育课程,并形成体制,是雅乐体系的开端;礼乐制的衰落和民间舞的兴盛与社会根源及艺术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儒家乐舞理论对中国古代舞蹈的深刻影响;楚舞的多种表演风格,标志着我国古代舞蹈最早的审美风格的形成。 第一节周代主要成套祭祀乐舞 1、《六代舞》的内容和祭祀对象 2、《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及艺术成就 3、《六小舞》的内容和祭祀对象 4、西周礼乐制的作用及意义 第二节礼乐制的衰落与民间舞的发展 1、“礼崩乐坏”的社会原因与艺术发展规律的关系 2、民间乐舞的兴盛 (1)、《诗经》 (2)、《九歌》 (3)、《傩舞》 (4)、孔子的乐舞教育文化观 3、表演性舞蹈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1)、表演性舞蹈的发展 (2)、舞蹈活动与政治斗争

芭蕾舞12个实用基本动作教学

芭蕾舞12个实用基本动作教学 1.battement tendu jete`(小踢腿) battement tendu jete的训练目地与意义:此动作主要训练脚部通过向外踢出的力量与能力,通过这种擦地快速踢起的训练提高腿部的能力与腿部的灵活性,为大幅度的踢腿动作以及大跳的脚步抛出打好基础。 battement tendu jete的要求:用脚带动腿向空中踢起,要敏捷、有力而迅速地踢出与收回脚,胯部稳定,脚抛出与收回前不能忽略擦地的全过程。 2.battement tendu(擦地) battement tendu的训练目的与意义:是芭蕾基训中所有动作训练的基础与延伸,正确地学习与掌握它的规范性做法,可以为其他动作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battement tendu主要训练脚趾、脚掌、脚弓、脚腕、跟腱等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等的柔韧性、灵活性和能力,同时锻炼人体的垂直站立、稳定性、后背的控制能等,使腿部的肌肉群得到延伸与外开的锻炼。 battement tendu的要求:动作过程中人体垂直站立,身体的重量平均分配在双脚上,当动力脚向外擦出时,身体的中心微微移至主力腿。动力腿伸直,保持外开的形态,脚掌紧贴地面向外擦出,脚跟先离开

地面,然后脚弓、脚掌一次离开地面,最后脚尖点地,脚尖向外擦出的距离是在两跨保持稳定、水平、不移动位置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远点。动力脚向主力腿收回的路线与过程按照出时各部位的运动顺序依次反过来进行,脚收回至动作开始之前的位置。 向前做时:脚跟先行,将脚尖留住,保持脚与腿部的外开形态,擦出至正前方的最远点,这时动力脚尖与主力脚跟最外侧呈垂直线;收回时脚尖先行,脚跟留住,将脚收回至动作前的位置。 向旁做时:脚跟向前顶,保持脚与腿部的外开,擦出至正旁的最远点,这时动力脚和主力脚在平行的“一字”线上;再按原路线将脚收回至动作前的位置。 向后做时:脚尖先行,将脚跟留住,保持脚与腿部的外开,擦出至正后方的最远点,这时动力脚尖与主力脚跟最外侧成垂直线;收回时脚跟先行,脚尖留住,将脚收回至动作之前的位置。 3.battement fondu(单腿蹲) battement fondu的训练目的与意义:主要训练双脚的柔韧性、外开与互相间的协调配合能力,锻炼主力腿承受身体重量与重心稳定的能力,增强腰、背肌的能力,为以后大幅度的动作和跳跃落地时膝关节缓冲的能力打下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