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总结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总结一、区域分析的基本概念区域分析是研究特定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要素的相互作用、组织和影响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区域特征分析:对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分布等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以便为区域规划提供详细资料和信息。
2.区域发展潜力分析:通过对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人才素质等因素的研究,分析区域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为区域规划提供发展战略。
3.区域发展动态分析:对区域发展的历史演变、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揭示出区域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为区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区域竞争力分析:对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竞争力、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分析区域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为区域规划提供发展战略。
二、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区域规划是指对特定地域进行研究与规划,包括对区域的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方面进行有序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区域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明确区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2.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区域的自然资源和人口需求,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城市布局规划:根据区域的交通条件、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城市的布局,提高城市的功能和效益。
4.经济产业布局规划:通过对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的研究,制定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提高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三、区域分析的研究方法区域分析主要依赖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1.定量分析:利用数学和统计工具对区域的要素进行量化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区域经济模型、层次分析法、多指标评估模型等。
2.定性分析:通过对区域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揭示出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主要问题,并进行综合评估和综合决策,常用的方法包括SWOT分析法、影响矩阵分析法等。
四、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区域规划主要依赖于系统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1.系统分析:以系统论为基础,通过对区域的各个要素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揭示出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一、引言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是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涉及到对特定地理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复习资料介绍:区域分析的概念与方法、区域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步骤、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关系、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案例分析等。
二、区域分析的概念与方法1. 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是指对特定地理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以了解该区域的特点、问题和潜力,为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 区域分析的方法(1)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对区域内相关因素的描述、比较、分析等手段,揭示区域内的现象、问题和特征。
常用的方法有SWOT分析、PESTEL分析等。
(2)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区域内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得出客观的数据结果。
常用的方法有统计分析、回归分析、GIS分析等。
三、区域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步骤1. 区域规划的基本原理(1)综合性原理:区域规划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实现区域内各项发展目标的协调与统一。
(2)可行性原理:区域规划应基于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
(3)可持续性原理:区域规划应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保护未来世代的利益。
2. 区域规划的步骤(1)问题识别:明确规划目标,分析区域内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数据采集与分析:采集与区域发展相关的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目标确定: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制定区域发展的目标和战略。
(4)方案设计: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包括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
(5)评估与调整: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6)实施与监测:将规划方案转化为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关系区域分析与规划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区域分析与规划
❖ 二、扩大区域研究范围
❖ 1、传统的区域发展研究:以本区域(更多是行政区域)
的条件(资源、劳动力、资金等)为依据,为本区域服务为 目标的。这是一种区域自我经济循环的过程,带有某种封闭 性。因此,其发展受到区域条件的很大约束。
❖ 2、区域发展的研究应当扩大研究的视野,从参与市场竞争 的角度和运用新国际劳动分工的理论,强化区域的基础设施 和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区外、国外的资源、资金、技术、 人才,建立起内外结合(甚至以外为主)的经济运转系统, 促进区域的发展。
第三节:区域发展与区域研究
❖ 一、改变区域资源的观念
❖ 新要素学说 ❖ A、人力资本说
❖ 代表人物(西奥多·舒尔茨 (1902 —1998) )
❖ B、研究与开发论
❖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格鲁伯、弗农等人提出。
❖ C、信息要素说
❖ 作为生产要素的信息是指一切来源于生产过程之外并作用 于生产过程的、能带来利益的讯号的总称。
第四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
❖ 一、区域规划的发展过程
❖ 从二次大战以来,作为一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 一总体部署的区域规划,可以认为经历了三个不同的过程或 不同的目标取向。
❖ 1、二次大战后—— 20世纪50、60年代 ❖ 2、 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末 ❖ 3、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 A、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更重视增长质量 ❖ B、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持自然为基础,要与资源和环境和承
载能力相协调
❖ C、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童为目的,要与社会 进步相适应,即必须与解决贫困联系在一起。
❖ 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区域研究的主题,区域开发的基本原 则;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PRED)是区域发 展的主要目的。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基本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生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性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人口惯性——是指人口在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
人口容量——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以不损害该区域环境质量和破坏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在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持续供养的相应于一定生活水平的最高人口数。
劳动力资源率——反应劳动力人口总量占区域总人口比重的相对数量指标。
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反应实际适用的劳动力资源人数占区域劳动力资源人口总数的相对量指标。
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总和价值。
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人类发展指数——是测算人类发展水平的概要指标。
包括: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生活标准。
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区域分析与规划最全版
区域分析主要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既包括反应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化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适度人口:就是使得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最大值的那种人口规模,而这种适度人口规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新技术的发现,可以使得原来的适度规模相对扩大。
人口惯性:人口在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
产业结构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得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
(一)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二)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a.三次产业的划分 b.五次产业划分的探讨(三)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四)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a.资源密集型产业b.资金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五)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区域规划内容:(1)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空间管制(8)区域发展政策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①自主发展战略。
②高速度增长战略。
③交通经济发展战略。
④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⑤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⑦信息化发展战略。
(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1.基本战略思想:①集中式发展。
②分散式发展。
③集中和分散整合发展。
2.空间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①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②明确开发的重点城市、地区和开发的时序或推进的层次关系。
③要体现区域和区内各部分空间开发上的问题和未来开发策略。
④要体现区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
区域分析与规划word版
区域分析与规划第一章绪论一、区域:是指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特征:1、整体性 2、结构性 3、动态性二、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和建议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特点:战略性前瞻性动态性综合性目的性地域性三、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种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四、区域的类型:1、均质区: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具有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
2、结节区(功能区、枢纽区):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五、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联系第二章区域发展条件评价一、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二、性别结构: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组成状况称为人口的性别结构。
三、人口年龄金字塔:表示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
四、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五、区域政策工具:六、索洛余值法计算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算法。
七、资源特性:八、技术进步的环境及机制九、技术进步的分类十、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引起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变化●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范围不断扩大●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不断加深●减少了区域经济对地产自然资源的依赖度2、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结构不断提升首先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及决定因素其次技术进步会改变生产生活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发生变化3、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4、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质的飞跃5、技术进步促进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十一、制度创新的分类十二、区际联系的研究方法第三章区域发展现状评价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一)提出者:罗斯托(二)理论主要内容:六个增长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⑴实现“起飞”的三个条件:一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二是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三要建立一种能够保证“起飞”的制度。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一.名词解释1.土地人口承载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
P2752.区域经济: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P673.配第-克拉克定律:p210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4.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是人们根据现有的认识,对规划区域的未来设想和理想状态及其实施方案的选择过程。
P2355.恩格尔系数:反映消费状况。
表示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有的比重。
P1396.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7.人口惯性:是指人口在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
8.职业构成:P82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亦即各部门劳动职工或工作人员占在职人员总数的比例。
职业构成代表经济活动人口的就业人口,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特征。
9.土地生产潜力:目前或将来某一时期在合理有效的管理基础上,在能够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的前提下,土地可以生产出人类所必需的食物、纤维等物质的能力。
P27610.区域发展战略: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P26411.霍夫曼系数:指一国工业化进展中,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
p139霍夫曼比例= 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反映工业化程度)12.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第二节 地域分工与雁行形态发展理论
二、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费用理论”— —扶持“幼小(弱势)产业”,使其成 长为优势产业,如日本的汽车工业发展 之路。 三、赤松“雁行形态说”——揭示了后起国 实现产业高级化的进程,成功地解释了 劳动地域分工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关系。
第二节 地域分工与雁行形态发展理论
(三)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 1、概念 2、(1)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 的生产和资源的供给水平相适应;(2) 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载荷能力及其动态 平衡相适应;(3)人口数量的增长还 必须与质量的提高相适应.
第五节 区域投资环境与政策分析 一、区域硬环境 二、改善投资软环境对区域引资具有重 大意义 1、政策法制环境的改善 2、市场环境的改善 3、配套服务环境的改善
(五)资源密度划分 1、劳动密集型 2、资本密集型 3、技术密集型 (六)产业地位和作用分类法 1、主导产业 2、辅助产业 3、基础产业
第一节 产业分类法及产业结构的演替
二、产业结构的演替
(一)“配第定理”——产业间相对的“收 入差”会推动劳动力向更高收入的部门 转移。 (二)克拉克的产业结构理论——劳动力在 产业间的变化移动是由于在经济发展中 各产业之间出现收入(附加价值)的相 对差异所造成的,即人们总是向高收入 的产业移动。
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产业分类法及产业结构的演替 地域分工与雁行形态发展论 产业结构与区域资源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主导产业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节 产业分类法及产业结构的演替
一、产业分类法
(一)两部类划分法(马克思) 1、第一部类:生产资料部类(I) 2、第二部类:生活资料部类(II) (二)农、轻、重划分法(前苏联) 1、生活资料部类—农业和轻工业 2、生产资料部类—重工业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一、名词解释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3、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4、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5、增长及理论: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
1966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6、核心—边缘理论:他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谋略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7、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权具意义的谋划。
8、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所谓出口替代是指以新的产品(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9、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所谓进口替代,是指用国内生产去替代过去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10、钻石模型: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钻石结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既生产要素、供需状况、相关产业、企业战略和组织。
二、简答题1、区域分析的内容?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2、区域规划的特点和内容?答:规划工作的共同特点:目的性、前瞻性、动态性。
区域规划的特点:(1)综合性(2)战略性(3)地域性区域规划的内容:(1)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空间管治(8)区域发展政策3、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1)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重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重点一、区域分析的重点1.自然环境分析:包括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特点,为后续的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2.经济社会分析:对人口、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交通、教育、卫生等经济社会要素进行分析,了解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3.基础设施分析:对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包括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状况、效益等,为后续规划提供依据。
4.生态环境分析: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状况、生物多样性等,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5.风险评估与应对:对区域的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社会问题等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保障区域的安全和稳定。
二、区域规划的重点1.发展目标与定位:根据区域分析的结果,明确区域的发展目标和定位,确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
2.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对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评估和规划,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功能和空间布局,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区位优势的发挥。
3.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根据区域的产业基础和特点,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策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增长。
4.城市与乡村发展: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进行规划,包括城市扩容、城市更新、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5.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区域的交通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制定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6.生态环境保护: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规划,保护和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7.社会事业与民生改善:对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进行规划,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之,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重点内容包括对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要素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土地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等规划措施。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实验过程
• 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学习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 收集实验数据,整理数据,为实验做好准备
• 运用区域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分析某区域的发展情况
• 运用区域规划的方法和技术,制定某区域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基本理论和技术
• 提高解决区域发展与规划问题的能力
• 熟悉实验数据和方法,独立完成实验任务
• 认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
实验数据与方法
实验数据
• 提供某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趋势等相关数据
• 提供某区域发展规划的文本和图表资料
实验方法
• 运用区域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分析某区域的发展情况
01
发展趋势一:信息化
•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效
率和准确性
• 利用GIS、虚拟现实等技术,提高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可视
化程度
02
发展趋势二:智能化
•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区域分析与规划
的智能化水平
• 利用专家系统、知识图谱等技术,提高区域分析与规划
的科学性
03
发展趋势三:跨学科融合
SMART CREATE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实验报告
CREATE TOGETHER
01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定义与内涵
区域分析
• 是一种研究区域空间结构和发展过程的方法
• 通过分析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趋势,为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 区域分析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 通过区域分析,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名词解释: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和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界限、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区域研究的新动向: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强调区域间关系研究、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研究、确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活动。
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
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从保护自然资源和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自然资源质的评价、自然资源量的评价、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的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时空内涵、社会经济内涵、可持续内涵。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征: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
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自然资源的代内分配(自然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分配的公平性、同一国家内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1. 区域科学:区域科学是一门有关区域或空间系统的治理、开发、管理的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
2. 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3. 适度人口:指对一国或地区发展最适宜的人口数量4. 劳动地域分工:社会劳动分工的空间形式。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相互关联,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分析是对城市或区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旨在找出问题、发掘潜力、确定目标,为制定合理的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区域规划是在区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实现城市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优化。
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起点和基础。
通过对区域的自然、人文、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详细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该区域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区域分析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数据、地理信息等,了解和分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可以评价区域的发展潜力、矛盾和问题,并准确把握区域的发展方向。
定量分析则依靠统计学和模型分析等方法,使用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常用的方法有区域经济计量模型、综合评价模型、三维可视化模型等等。
定量分析可以更加明确地评估区域的经济特征、交通运输状况、土地利用结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通过定量分析,还可以预测和模拟不同规划方案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供决策参考。
在进行区域分析的基础上,区域规划的制定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措施。
区域规划主要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等。
总体规划是对整个区域进行宏观布局和综合统筹的规划,包括城市发展方向、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的规划。
分区规划则是对不同功能区域进行详细的规划,如产业园区、住宅区、商业中心、公园绿地等。
专项规划则是对其中一特定问题进行规划,如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交通规划等。
区域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优化。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
区域规划应该合理布局城市和自然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在当今社会,区域的发展和规划对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旨在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合理的规划,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基础,它通过对区域内各种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的调查和研究,揭示区域的特征、问题和发展潜力。
在进行区域分析时,首先要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进行了解。
例如,一个地区的地形是山地还是平原,气候是湿润还是干旱,这些自然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
经济因素也是区域分析的重要内容。
包括区域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劳动力资源等。
比如,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地区,可能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地区,则更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社会因素如人口分布、文化传统、教育水平等也会对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
人口密集的地区往往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地区可以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环境因素在区域分析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包括空气质量、水资源状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区域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完成区域分析之后,就可以进行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根据区域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区域未来发展的目标、战略和具体的规划方案。
区域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综合性原则等。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确保区域的发展不会以牺牲未来为代价。
因地制宜原则强调根据区域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适合的发展策略。
综合性原则则要求在规划中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实现协调发展。
区域规划的内容通常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指对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规划,以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分析主要包括对区域内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详细调查和研究,以了解其基本情况和问题所在。
而区域规划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以解决该区域所面临的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区域分析是为了了解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区域分析时,需要对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土地利用、生态状况、经济产业结构、人口分布、交通设施等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以了解该区域的特点和问题所在。
通过对各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该区域的发展潜力和存在的矛盾。
其次,区域规划是为了解决区域存在的问题,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在制定区域规划时,需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确定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方向。
比如,如果该区域存在资源环境矛盾,则需要制定相应的环保规划措施,以保护和治理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如果该区域经济落后,需要提出具体的产业发展规划,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最后,区域规划还需要考虑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和整合。
在制定区域规划时,需要考虑到该区域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和依赖关系,确保规划的实施能够促进区域间的相互协调和整合。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对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区域的深入研究和规划,可以帮助解决该区域存在的问题,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同时,也需要与相关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形成多方合力,推动规划的顺利实施。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一、区域规划的概念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规划是人们以思考为依据,安排其行为的过程。
规划与计划近义,经常被替换和混用。
许多国家把区域规划称为区域计划。
规划与计划一样,通常兼有两层含义:一是描绘未来,规划是人们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目标和发展状态的构想;二是行为决策,即实现未来目标或达到未来发展状态的行动顺序和步骤的决策。
任何一个区域,不论它地处发达富裕的城市地区,还是位居贫穷落后的边远山区;不论是在高原沼泽,还是在荒漠草地,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可能达到的发展目标都不是唯一的。
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布局和城市发展规划也有各种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方案,可以出现许许多多的状态和空间景象。
区域规划就是要在多种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中确定适合规划区域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总体蓝图。
由此而言,区域规划就是人们根据现有的认识,对规划区域的未来设想和理想状态及其实施方案的选择过程。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物质载体。
地区的生产布局,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
国民经济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的安排不能分割。
因此,从规划工作的实质而言,区域规划实际上就是对区域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总体部署。
正是由于经济建设布局与土地利用紧密相关的缘故,所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区域规划与地区性的国土规划两个概念互相通用。
例如,在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称为区域规划的工作,在日本、朝鲜等国却称为国土规划,法国则称为领土规划。
区域规划是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
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解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解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解一、区域的定义及个人理解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具有以下属性:(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个人理解:从区域的定义来看,区域是有范围的、是地球的表面、有一定的体系,是客观存在不随人的主观变化的地域结构形式。
二、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及个人理解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个人理解:从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来看,区域分析主要关注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状况、发展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及策略。
三、区域规划及其发展及个人理解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的特点。
区域规划的内容包括: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区域空间管治、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规划的发展:区域规划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为了解决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而产生的。
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引起工业和人口向少数工矿区和城市畸形集聚,从而产生两个突出的问题,提出了进行区域规划的客观要求。
第一是工业集聚和城市规模扩大提出的规划要求。
第二是随着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地区差异进一步扩大。
为了协调城乡关系,平衡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以整治落后地区和以开发资源为目标的区域规划也相应的提出了客观的要求。
国外区域规划的发展:20世纪初期开始许多国家陆续开展了区域规划,但区域规划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施行,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综观世界各国区域规划工作,有许多共同点,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1)规划体系完整,有一套科学的方法;(2)规划的目标主要是本区域的社会经济更好的、更稳定的向前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区域的划分,依据区域概念划分为均质区和结节区依据区域特性分为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基本属性,1.地球空间2.范围界限3.体系结构4.客观存在结构性分为层次性组织性和稳定性2.区域研究的新动向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强调区域间关系的研究,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3.区域科学发展历程时间20世纪50年代标志人物,艾德萨,区域科学之父54年,第一个系,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科学系1958年区域科学学报区域科学的定义,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
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4.自然资源的分类1利用目的:农业,药物,能源,旅游2圈层特征: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3按照其属性和用途划分:自然资源分为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自然资源,太空自然资源陆地自然资源分为,土地,水,气候,生物,矿产海洋资源分为生物化学气候矿产海底1.自然资源的特性: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有限,区域,整体,多用途,社会2.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经济特色的形成原因1,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2.劳动分工规律3.产业布局的指向性4.区域利益3.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区域产业布局特色4.年龄构成: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将全部人口划分为三组,即零到14岁,少年儿童组14到64最青年或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5.人口自然增长分析四种类型: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6.技术进步的类型: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节约劳动型和技术进步型7.区域分工模式:水平分工垂直分工和混合分工8.产业按照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资源资金劳动技术知识9.技术进步的测算1.索洛余值法(增长率方程法)2.科布-道格拉斯函数3.肯德里克(综合生产要素生产率模型)10.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1.区域比较优势基准2.产业关联基准3.莜原两基准11.主导产业的带动影响表现:1.回顾影响2.前瞻影响3.劳侧影响12.产业机构优化的目标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2.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3.产业结构的先进性13.极化方式的三种类型1.向心式极化2.等级式极化3.波状圈层式极化14.扩散方式四种类型:核心等级波状跳跃式15.影响加工制造业工业布局因素:原料供应状况,市场需求,专业化协作,技术基础16.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及影响布局因素17.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特点: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制造,销售与服务18.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经济社会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生产,生活环境条件19.物流中心主导功能分类与功能模式:配送型物流中心,仓储型物流中心,货物枢纽。
名词解释1.区域,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和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分析: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4.自然资源:指存在于自然界,内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
5.资环承载力: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治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6.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综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7.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即人口的性别构成,通常以每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表示。
8.年龄过程:是指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用各年龄组占总人口的百分数来表示。
9.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10.适用技术:指符合引进国或区域的特殊条件而能够取得的最大效果的技术,11.技术扩散:是技术在空间上的流动和转移,它是由新技术的供方,受方,传递渠道组成的。
12.中间技术:介于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的技术。
他形象地称之为镰刀和拖拉机之间的技术13.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应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14.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的总和价值。
15.绿色GDP:=产痛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16.国家竞争力:在一定的体制下,一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在全球性国际竞争中相互结合而展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国际实力。
17.区域竞争力:争夺,拥有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8.区域优势(区域发展优势):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19.区域优势的类型:有型区域优势与无型区域优势,绝对区域优势和相对区域优势,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20.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21.支柱产业:营运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
是净产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
22.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23.增长极: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外贸,经济中心。
24.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聚集区,也就是经济发达地区。
25.边缘区域:是指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26.高新技术产业:是指用当代尖端技术(主要指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和新兴,技术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群,是相对一般技术和传统产业而言的27.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和网络等高技术产业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部门。
28.闲暇产业:是指当人们经济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生活质量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加而出现的新兴服务产业,包括旅游业,文化娱乐业,健身体育业等。
29.城镇一夕: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简答题:1.区域研究的新动向:1.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商业文化精神,人群思维方式,信息资源,科学技术,资金支持以及高素质人才)2.强调区域间关系研究(区域与外部的合作交流)3.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研究(科学技术的发明,科学技术的新应用,新整合以及知识的重新整合)4.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等相互协调。
代际公平区际公平)2.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1)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的数量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3.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4.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3.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4.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4.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自然环境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2.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有影响3.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5.区域历史基础分析的主要内容1.区域历史改革的分析2.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社会历史事件的分析3.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6.技术选择的原则:1.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和生产力水平。
有利于当地的技术水平提高2.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3.必须适应当地的人力资源基础,满足劳动力就业4.适应当地的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考虑市场空量5.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7.技术引进或转移的优点1.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2.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研制费用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8.技术选择的标准1.商产出标准论——经济绝对增长2.社会极限生产标准论--量力而行3.商积累标准论--资本生产和基础设施4.时间系列标准论--不同阶段的经济目标有不同的标准9.库兹涅茨理论1.农业部门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草动力比重不断下降2.工业部门国民收入占整个比重大体上升的,劳动力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3.服务部门劳动力比重基本上升,国民收入比重不一定同步上升,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10.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传统社会,起飞前提条件,起飞,成熟,高额消费,追求生活质量11.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六个时期1.传统社会阶段2.工业化初,中,后期3.后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社会阶段。
12.霍夫曼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设定霍夫曼洗漱(消费工业净产值/资本品工业净产值),提出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霍夫曼比例不断下周将的趋势13.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第一,自给自足阶段二:乡村工业崛起阶段三: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四:工业化阶段五:服务业输出阶段。
14.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经济学之父,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1776年《国富论》国际地域分工理论内容: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级,然后彼此进行产品蒋欢,对相关国家都有利评价(1)是对国际地域分工的第一个理论解释,称为国际理论的基础,促进了世界性经济交流(2)缺陷:该理论只使用于生产力水平较均衡的区域和国家,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国家之间并不适用15.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果说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先后为英国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所接受,成为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强大思想武器。
内容:如果在进行两国优势比较时,一个国家各个产地的产品成本都高于另一个国家时,贸易仍然能使双方得到好处,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应把资本和劳动投入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生产本国最有利的产品,利用国际分工和贸易实现互补,从而在小号等量资源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