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设计:分享真快乐

合集下载

道法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教案

道法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教案
B、当你希望别人与你分享时,别人拒绝了你该怎么办呢?
C、和别人分享时,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3.小结:出示59页儿歌,齐读
【设计意图】:活动中围绕学生在分享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围绕“分享的内容”“分享需要注意的细节”以及“当别人拒绝与我分享该怎么办”的三个问题进行细致的指导。因为有了具体情境的依托,学生能更好的融入到讨论中,在师生的交流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她和好朋友一起读,和同学一起把古诗表演给全班看,后来又与别的同学一起看……)
3.像小女孩这样,让更多的小伙伴感受到自己拥有的图书的乐趣,这就是分享。还有哪些做法,也是分享行为呢?
4.生自由汇报
5.大家说得非常好,这些都是与人分享的好行为。其实,我们不仅可以和小伙伴分享唯品,还可以和小伙伴们分享其他的哦!
B、课间,乐乐看见玲玲正津津有味地看一本书,想让玲玲分享一下,可是玲玲页拒绝了。
C、乐乐新做了一个树叶贴花,他想分享给大家看,结果被露露不小心给弄坏了。
乐乐沮丧地说:“分享一点都不快乐!”
2.乐乐为什么会觉得分享不能带来快乐呢?你们愿意帮帮他吗?(生交流分享)
教师相机引导:
A、原来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分享呀!你们觉得还有些什么也不太适合分享呢?
实施策略
情景表演,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 学 流 程
个性修改
活动一、初步感受“分享”
1.(出示一块椰子糕)这是什么?想吃吗?
2.大家都知道啊,品尝过的同学请举手。
3.(随机采访同学)椰子糕好吃吗?和平常的糖果有什么不一样的?(学生讨论交流)
4.小结:我们虽然没和**一起去过海南,但我们和他一起品尝到了当地的美味,这就叫分享。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教学设计

15、分享真快乐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体会与他人分享时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情感目标: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情感,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3.行为目标:实际参与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享真快乐》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一)分享阅读更有趣。

1、看图片,观察图片内容。

(出示图片)2.请同学讲讲这四幅图。

3.你和你的好朋友分享过什么呢?分享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呢?4.小结:分享会让我们更快乐,心情更愉快。

(二)分享的魔力1.读儿歌,思考问题。

2.出示图片,看看图片中的孩子在做什么?3.分享有什么什么样的魔力呀?(三)快乐的分享1.观察图片,看看小朋友们都在分享什么呀?2.根据图片内容,讨论,我们有什么好方法快乐地分享呢?3.请你们读读快乐分享的法宝。

读儿歌三、开展活动,快乐分享。

活动一:下雨天,同学们陆续回家了。

一个同学站在校门口,焦急地望着天空。

这时,小刚同学拿着伞刚要回家,小刚该怎么办? 情境表演活动二:1、贴画的游戏规则:a.先把自己的构思在小组内交流。

b.派一代表去别组学习,了解别组的做法c.小组商量,选择最佳言方案大家一起动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

2.学生小组活动,老师指导。

3.交流汇报:游戏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4、总结提升: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之后,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四、总结跟同学,朋友,家人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书籍、食物、玩具......不仅让小朋友们能够得到更多的书籍、食物、玩具......还能够让小朋友们收获更多的快乐,收获更多的幸福,收获更多的朋友。

教师寄语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对于道德和法治的概念还很模糊。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好奇心,他们善于观察和感受,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因此,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是可行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2.培养学生主动分享意识和行为。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分享,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培养学生主动分享意识和行为。

2.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分享,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培养分享意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分享的意义。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分享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分享的意义。

3.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朋友分享食物给其他伙伴,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分享?为什么要分享?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分享的场景,如小朋友分享玩具、分享知识等,让学生观察和感受。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分享的意义是什么?分享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快乐?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分享游戏,如“分享接力”、“分享拼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分享的意义。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分享,感受分享的乐趣。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必修课程中的一部分,包含了十五个小节,第15个小节的内容是分享真快乐。

在这个课程中,通过让学生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他们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分享的定义和意义;2.认识分享的表现形式;3.掌握分享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发现和分享美好事物的能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与他人高效互动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分享爱与快乐的情感品质;2.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内容1.认知分享通过图片、小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分享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和重要性。

2.了解分享的表现形式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指导学生获得更直观的体验和认识分享的表现形式,并引导学生从自身环境中发掘出更多有意义的分享事情和具体方式。

3.认识分享的技巧和方法通过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分享好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实际生活情景,让学生积极地应用分享技巧。

4.分享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分享行动计划,并邀请班级同学配合行动,使他们能够切身体验分享行动的实际效果。

四、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通过启示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挖掘其自身模仿、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构造情境并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中去感受和体验,从而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道德思想。

3.师生互动教学法让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巧妙的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口头评价1.师生互动情况评价;2.教学效果评价。

2.书面评价1.作业考查评价;2.听课反馈。

六、教学调整针对学生的学情,根据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使用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效提供保证。

15 分享真快乐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5 分享真快乐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享的概念,明白分享的意义和价值。

2.通过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和能力。

3.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分享的概念,明白分享的意义和价值。

2.通过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和价值。

2.如何激发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先让学生看一幅图,让他们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看到的内容,为什么会喜欢这幅图。

2.分享的意义(10分钟)老师指导学生讨论、分享:什么是分享?分享有什么好处?分享对社会有什么作用?3.分享游戏(20分钟)老师设计一个分享游戏,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都会得到一种水果,要求他们把这种水果的好处和好吃的地方分享给别的小组,最后评选出分享最多、最好的小组。

4.分享故事(20分钟)老师选择有关分享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课后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文章,结合自己的实际,阐述分享的意义和重要性。

5.分享角色扮演(30分钟)老师设计一个分享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进行发言,如同学、老师、家长等身份,让他们实际体验到分享的乐趣和价值。

6.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五、教学评价在每个环节中,老师都要关注学生的表现,给学生一些指导,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并在课后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写作、角色扮演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设计出合适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课堂效果的评价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15 分享真快乐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15 分享真快乐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分享真快乐》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第15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在一起”主要通过学习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和他人交往的方法,感受交往的快乐。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的以活动体验为主的课程,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和游戏,以引导孩子们在活动中真确感受分享的快乐。

【教学目标】1.知道分享能带给别人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快乐。

2.认同别人的快乐,学会真心祝贺和分享别人的快乐。

3.能够对同学间不接纳和不欣赏的行为进行阻止,并运用正确的方式使大家一同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分享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教学准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一样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带到教室。

(如:书、玩具、工艺品、食物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开心盒一个,“快乐果树”树干一棵及开心果若干。

【教学过程】一、听故事,引入分享主题1.听儿歌“学会分享”2.指名生说儿歌告诉了我们什么?师:说得真好,是的,这首哥告诉了我们要学会分享,(出示分享一词),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核友谊。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享,一起感受分享的快乐。

来,一起读读课题(板书课题并全班齐读)那么,如何分享呢?让我们来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都分享了些什么快乐?(课件自动播放5张图片)(第一张)这本书真好看,他们分享读书的快乐;(第二张) 他们玩得好开心呀,他们分享游戏的快乐;(第三张)有玩具一起玩,这是分享玩具的快乐;(第四张)生活当中需要互相帮助,他们分享食物的快乐;(第五张) 分享一起过生日的快乐;看了小朋友的分享,你们想不想也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呀?那就让我们来做个写快乐,抽快乐的活动吧。

【设计理念】听儿歌,唱儿歌是一年级孩子的天性,以儿歌“学会分享”引入主题,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再以孩子平时学习生活中一起游戏,一起读书的画面直观提示什么是分享,亲切而自然,孩子乐于接受。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第15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分享来体验快乐,明白分享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情境对话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分享的意义,学会分享,并在生活中践行分享。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能够理解和关注他人的情感。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分享的概念可能有所了解,但分享行为还不够自觉和主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情境模拟、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分享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懂得分享是一种快乐,是一种美德。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模拟、互动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分享的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养成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的快乐。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分享的行为,使分享成为一种自觉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增强对分享的理解。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分享,培养分享行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分享物品,如零食、玩具等。

3.准备课堂活动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分享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分享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情境对话或故事,呈现分享的情境,让学生了解分享的意义。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分享?分享有什么好处?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分享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观察他们的分享行为。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分享经历,让大家一起感受分享的快乐。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分享的意义和好处。

–理解与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掌握通过分享与他人建立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个案分享以及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倾听和合作能力。

–通过观察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与人为善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分享的意义和好处。

•掌握通过分享与他人建立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与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幻灯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和铅笔。

2.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喜欢和别人分享吗?分享给别人可以带来什么样的快乐?”3. 学习新课内容(1)呈现与感知•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本第15课《分享真快乐》。

•教师播放课件第一部分的故事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分享的快乐。

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想法。

(2)分析与解读•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然后进行解读。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故事中的小兔子为什么愿意分享自己的食物?” “小兔子和小猫分享了食物后,他们感到了什么?”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享的意义是什么?分享是否只是给予物质上的东西呢?分享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快乐?(3)情感价值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分享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师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你有没有过分享的经历?分享给别人带给你什么样的快乐?为什么分享对大家都有好处?”等等。

4. 教学延伸与拓展•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自己的经历,讲述一个分享的故事。

学生可以用口头、绘画、写作等方式进行表达。

•学生分享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了解每个小组分享的故事,并提供反馈。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分享的重要性和好处。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分享真快乐》人教(新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分享真快乐》人教(新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分享的基本概念。分享是指在人与人之间,愿意将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使用或享受。它是建立友谊、和谐关系的重要方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朋友分享玩具,以及分享如何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关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分享的意义和如何进行有效分享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情景模拟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享的意义。例如,讲述一个小朋友在幼儿园分享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感受分享的快乐: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分享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可能存在难度,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
-分享中的公平问题:学生在分享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何公平分配的问题,如何让每个参与者都感到满意是教学的难点。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分享真快乐》人教(新版)
一、教学内容
《分享真快乐》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我们是一家人》中的第2课。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引导学生认识到分享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分享,提高他们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快乐。
-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公平分享,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互动游戏和团队活动,帮助学生打破自我中心,学会关心他人。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分享真快乐》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分享的奥秘。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分享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分享意识和分享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商;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懂得宽容、支持和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1.学习分享的意义;2.分享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行为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2.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从而养成分享的习惯。

教学内容1.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关注分享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分享过什么?分享过的时候感觉怎样?2.学习分享的意义(10分钟)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分享的意义。

例如:分享的好处是什么?分享能带给他人什么?3.分享的方式和方法(10分钟)教师以投影片的形式介绍分享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协作分享、信息分享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4.分享练习(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经历并带来小礼物,以此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和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5.课堂综合(10分钟)学生们反馈自己的分享体验,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和反馈,然后总结分享的意义以及方法。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找到可以分享的事情,并分享给家长或朋友。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分享练习中的表现,是否具有分享意识并能够适应在小组内分享。

2.收集学生对分享的认识和看法,检验学生的理解水平,是否能够对分享有一定的认识。

3.检验学生的作业,以及对课堂内容的回顾。

总结分享是一种社交行为,能够培养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让学生懂得宽容、支持和帮助他人。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分享的意义,能够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教案

一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教案

一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分享的快乐,感受分享的意义。

2.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掌握分享的方法。

3.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品质,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分享的快乐,学会分享。

掌握分享的方法,养成分享的习惯。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乐于分享。

三、教学方法故事讲述法、游戏活动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首欢快的儿歌《分享快乐多》,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提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从这首歌中听到了什么?分享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引出课题。

2.分享的快乐讲述故事《小熊的分享》,小熊把自己的玩具和食物分享给小伙伴们,大家一起玩得很开心。

组织学生讨论:小熊为什么要分享?分享后大家的心情怎么样?引导学生体会分享带来的快乐。

让学生回忆自己分享的经历,说一说分享时的感受。

3.学会分享游戏活动:“分享大转盘”。

准备一个大转盘,上面写上不同的物品或活动,如玩具、图书、美食、游戏等。

学生转动转盘,转到什么就分享与之相关的东西或经历。

小组讨论: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分享的方法,如要有礼貌、尊重他人的意愿、爱护分享的物品等。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分享的场景,如在学校、家庭、公园等,让学生表演如何正确地分享。

4.分享的意义展示一些关于分享的图片和视频,如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图书、玩具,志愿者们分享爱心等。

组织学生讨论:分享有什么意义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分享可以让我们结交更多的朋友,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传递爱和温暖。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分享,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分享的快乐和意义,鼓励学生学会分享。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与家人或同学分享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并记录下分享的过程和感受。

开展“分享之星”评选活动,每周评选出在班级中最乐于分享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游戏、讨论和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和意义,学会了分享的方法。

一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一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一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感受分享带来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乐于分享的意愿。

2.帮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知道可以分享的事物有很多,不仅包括物品,还包括快乐、经验等。

3.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主动与他人分享,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验分享的快乐,理解分享的意义,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和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分享,掌握分享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落实分享行为,克服分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私、不舍等心理障碍。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讨论法、体验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带来一个漂亮的玩具小熊,走进教室后向学生展示。

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什么?(玩具小熊)它是不是很可爱呀?老师现在心里可高兴了,因为我有这个可爱的小熊。

那你们想不想也和老师一样感受这份快乐呢?2.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只有老师一个人拥有这个小熊,老师会很开心,但是如果老师把它分享给你们,让你们也能看到它、摸到它,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享真快乐。

(二)新课讲授1.分享的快乐故事导入:教师讲述《小熊的分享》故事。

小熊有很多美味的蜂蜜,它一开始自己独自享用,觉得很满足。

但是有一天,它遇到了其他小动物,看到它们很羡慕的样子,小熊决定把蜂蜜分享给大家。

小动物们都很开心,它们一起品尝蜂蜜,一起玩耍,小熊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快乐了,因为它不仅品尝到了蜂蜜的甜美,还收获了朋友们的欢笑和友谊。

教师提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觉得小熊为什么会变得更快乐呢?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分享能带来更多的快乐。

游戏体验:“分享糖果”游戏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颗糖果,然后让学生自己先品尝糖果的味道,感受那份甜蜜。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糖果分享给身边的同学,互相交换品尝。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的内容。

本课通过四个板块进行编排,第一个板块是“分享阅读更有趣”,旨在引导学生从分享阅读的角度理解分享的意义与价值;第二板块是“分享的魔力”,是在前一板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分享的概念与种类,进一步理解分享行为的意义和价值;第三板块是“快乐地分享”,旨在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来交流分享带来的乐趣,帮助学生学会分享的技巧与方法,提高分享的实践能力;第四板块是“他是‘小气鬼’吗”,揭示了学生中常见的不愿与人分享的原因,意在解决此年龄段学生分享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绘本故事,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初步感受分享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了解分享的类别,学会分享的方法,懂得分享的原则。

3.通过情境小视频,让学生辨别是与非,引导学生在分享过程中要友爱同伴,关心他人,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分享的方法,懂得分享的原则,能够与小朋友快乐地分享,感悟在互相分享的过程中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精神,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学情分析】我校一年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形成了自私、独占、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这些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分享的体验,也知道分享是一个备受赞扬的良好品质。

很多时候,孩子们乐于彼此的分享,但在分享的过程中不知道分享的方法和技巧,经常会产生各种矛盾,导致不愉快,并未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有些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过度考虑他人感受,当别人要求与其分享一些可以不分享的内容时,不懂得拒绝,从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些对于他们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因此,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培养乐于分享的精神,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教法】活动式、启发式、合作探究。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的主题。

本课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故事、漫画、讨论题等,旨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分享,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具备一定的分享经验。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自我中心、不愿意分享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知道分享可以带来快乐。

2.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分享,提高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的快乐。

2.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意义。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认识分享。

3.榜样示范法:以教师、同学或动画角色为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分享。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道具(如玩具、水果等)。

3.教学场地布置: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动画或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分享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漫画、故事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如:展示一个小朋友分享玩具给其他孩子的场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

如: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分享事例,以及分享带来的快乐。

4.巩固(5分钟)通过游戏、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

15《分享真快乐》(教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5《分享真快乐》(教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详案内附随堂测验习题以及参考答分析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15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到分享的概念和意义,并能够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互助意识,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心和善意,培养学生的互相尊重和关爱他人的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和案例引导学生自发地去分享和关心他人。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幼儿园向小学转化的过程中,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商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缺乏关注他人、分享和倾听的习惯和意识,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案例,让他们感受到分享和倾听的快乐和意义,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

因此,本节课应该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互动游戏和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体验分享和倾听的重要性,提升社交情商和心理素质。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分享的概念、分享的方式和分享的意义。

教材中通过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分享的美好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分享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他人、倾听和分享的意识。

教材中通过互动游戏和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分享的快乐和意义,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反思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分享的重要性和倾听的精神,从而提升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同时,教材中的图片、视频和互动游戏等形式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分配:本节课共40分钟,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导入(5分钟)教师将通过口头描述或展示图片,让学生认识分享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分享的意义和价值。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下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下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下册教学设计《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与态度: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二)行为与惯:1、大家共同分享自己所有的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该活动。

2、熟悉班集体环境,能利用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与帮助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2、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3、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过程与方法:1、体验参与合作和分享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教学难点:能够与他人同等地交换与合作,配合完成“设想活动”,造就心中有他人的个人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分享组图欣赏、各种分享游戏、XXX等。

学生:搜集自己想要与同学分享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师:教师出示一块椰子糕,问:这是什么?想吃吗?生:这是XXX在海南旅游时给同学们带回来的椰子糕。

师:大家都知道啊请品尝过的同学举手。

师:(小结)我们虽然没和XXX一起去过海南,但我们和他一起品尝了当地的美味,这就叫分享。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感受分享的快乐。

研究课15课《分享真快乐》。

出示:课题《分享真快乐》。

二、新课进修活动一:“分享阅读更有趣”。

1、从我们的“分享日”中,体会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提议为班挑选一个“分享日”。

导入:课前大家都带了一两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我建议把今天定为我们的“分享日”。

请拿着你的“最爱”,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

(板书:分享的快乐)2、组织学生把带回的物品进行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设计:
分享真快乐
5、分享真快乐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体会与他人分享时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情感目标: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情感,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行为目标:实际参与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糖果、树叶、叶贴画、。

2、学生准备:一两件自己最喜爱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唱歌激情,引言揭题
、播放《幸福拍手歌》,师生共享。

2、引言揭题,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展开活动,分享快乐
物质分享的快乐
活动一:我们班的“分享日”,分享活动,享受物的分
享快乐。

、分享活动建议:
a.你可以向别人介绍你的心爱之物,也可以把你的心爱之物借给同学。

b.你可以与小组内的同学分享,也可以到其它组和其它同学分享。

c.欣赏别人的物品请用心爱护。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其中。

3.交流感受:在刚才的分享活动中,你们A觉得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呀?
4.总结归纳:你有一个快乐,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

5.体验升华:将糖果奖给刚刚与人分享最多,给更多人带来快乐的同学,让他说说打算如何处理糖果。

活动二:我们共分享,回归生活,体验肋人的快乐。

、生活小故事。

情境表演,感受分享就是献出关爱。

2、活动拓展:
下雨天,同学们陆续回家了。

一个同学站在校门口,焦急地望着天空。

这时,小刚同学拿着伞刚要回家,小刚该怎么办?
情境ABc:小刚把伞借给那个同学,自己冒雨回家。

小刚让这个同学在学校等他,他回家取伞给他。

小刚把这个同学送回家后再回家。

么样的办法帮助别人会更好?
智慧分享的快乐
活动一:大家的智慧多又多,感受合作的快乐
、叶贴画的游戏规则:思想碰碰车:
a.先把自己的构思在小组内交流。

b.派一代表去别组学习,了解别组的做法
c.小组商量,选择最佳言方案大家一起动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

2.学生小组活动,老师指导。

3.交流汇报:游戏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4、总结提升: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之后,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活动二:故事与思考,深化对分享的理解。

小品表演:盲人打手电筒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