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及计算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o mp u t a t i o n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D y n a mi cMo d e l o f E n g i n eV a l v eT r a i n
L I NP i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A u t o m o t i v eE n g i n e e r i n g&C o n s t r u c t i o nM a c h i n e r y , F u j i a n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T e c h n o l o g yC o l l e g e ,F u z h o u3 5 0 0 0 7 ,C h i n a )
( 5 )
5 ) 是一个关于未知数 y ( ) 的二阶常微分 式( α 方程, 它有无穷多个解。为了得到确定的气门升 程函数 y ( ) , 还需要补充给出 2个初始条件, 即 α 在对应于气门刚刚打开的一瞬间 α= , 有 α 0 = yα = α 0 d y =0 0 d α α =α ( 6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1 8 微分方程, 并给出初始条件。
1 配气机构动力学微分方程
1 . 1 物理模型的建立 配气机构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 本文研究的 发动机为四冲程发动机, 采用顶置式配气机构, 将 配气机构作必要的简化, 简化物理模型必须选择 恰当, 才能获得可百度文库的计算结果。本文将配气机 构看作是由一组无质量的弹簧和集中质量相互联 系组成的系统, 把挺柱一侧的构件质量和刚度, 按 位能和动能相等的条件转换到气门一侧。建立的 配气机构单质量模型如图 1所示。 其中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t h em o t i o nl a wa n df o r c ec o n d i t i o n s o f e x h a u s t v a l v eo f a ne n g i n e ,ad y n a m i c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i s u s e dt o o b t a i nt h e s i n g l e m a s s d y n a m i c m o d e l o f t h e v a l v e t r a i nw i t hi t s d y n a m i c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e q u a t i o n s .T h e v a l v e ’ s d i s p l a c e m e n t ,v e l o c i t y a n da c c e l e r a t i o nc u r v e a r e g o t t e nb y c o m p u t e r c o d e s .T h e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i s m o d e l c a nc o r r e c t l yr e f l e c t t h em o t i o nl a wa n dd y n a m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v a l v et r a i n ,i s s i m p l ea n dp r a c t i c a l a n dc o n v e n i e n t f o r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 K e yw o r d s : v a l v et r a i n ;e x h a u s t v a l v e ;d y n a m i c s a n a l y s i s 内燃机既要求配气机 构 具 有 良 好 的 充 气 性 能, 又要求其工作平稳可靠, 产生较小的冲击、 振 动和噪声。随着工作转速的提高, 配气机构的工 作条件变得更为恶劣, 对其动力性能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因此, 运用动力学计算法设计配气机构, 对于近代高速汽车发动机来说尤为必要。针对配 收稿日期: 2 0 0 9- 1 1- 2 8
k 为摇臂比; h为气门间隙; h ( ) 为挺柱升 其中: δ α 程函数; x ( ) 实际上就是将配气机构当作完全刚 α 和b 性时的气门升程函数。图 1中的 b p 则分别表 示内阻尼和外阻尼。 建立该方程的目的是要确定气门升程函数, 也就是集中质量 M 的位移 y 依赖于凸轮转角 α的 表达式 y = y ( ) 。 为此, 首先要建立 y ( ) 所满足的 α α
图1 配气机构单质量动力学模型
J v =
x ( )-y ( ) ,x-y>0 α α {0 ,x-y ≤0 d y 。 d α
( 4 )
1 . 2 配气结构动力学微分方程 气门的运动用一个集中质量 M 描述( M 包含 气门质量以及其他传动零 件 换 算 到 气 门 处 的 质 M 的一段通过刚度为 c ′ 的气门弹簧与气缸盖 量) , 联结, 另一端联结一假想的刚度为 c 的“ 弹簧” , 此 弹簧的上端由“ 当量凸轮” 直接控制, 凸轮的运动 规律己知: x=x ( ) =k ·h ( )-δ h α α ( 1 )
5 )外阻尼力为 - b ·ω · p
将以上各力和代入式( 2 ) , 得到:
2 b d y d y c b p J+ J · - v- 2 = 2 M d M ω ω α d Mω α
F F ( ) α c ′ 0 +R g ·y- 2 2 Mω Mω 其中 J 和J 3 ) 和式( 4 ) 确定。 v由式(
第2 4卷 第 8期
重 庆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
2 0 1 0年 8月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V o l . 2 4 N o . 8 A u g . 2 0 1 0
, 假设作用在集中质量 M 上的外力之和为 F 显然应有 F =Ma=M
2 2 d y 2 dy =M ω 2 2 d t d α
( 2 )
式中: M 为集中质量; a 为凸轮旋转角加速度; ω为 凸轮旋转角速度。 外力包括以下几部分: 1 )配气机构( “ 弹簧” c ) 的弹性恢复力 c ·J ,
J=
x ( )-y ( ) ,x ( )-y ( ) >0 α α α α ( 3 ) {0 ,x ( )-y ( )≤ 0 α α
之所以出现这种形式, 是因为当 x ( ) ( ) 时, α ≤y α 机构手拉立即脱开, 弹性恢复力消失。 2 )气门弹簧预紧力 - F ( ) 。 α g 3 )气缸内燃气对气门的作用力为 -F ( ) , α g 这项力在计算进气机构时可取为零, 而对排气机 构则不应忽略。为了将计算公式统一, 将其记为 - R ·F ( ) , 其中 R称为进排气指示数, R= 0表 α g 示进气, R= 1表示排气。 4 )内阻尼力为 b ·ω ·J , 其中 v
其中: J l 为摇臂在气门侧的 R 为摇臂的转动惯量; 长度。 摇臂转 动 惯 量 J R 可以通过计算或实测来 决定。 ( 1 3 ) 5 )阻尼系数 b 和b P 确定阻尼 系 数 的 方 法 比 较 复 杂。有 文 献 建 议, 外阻尼系数 b 。将阻尼系数 b 取为 P 取为 0 b=0 . 1 0 7槡 ( c +c ′ ) M ( k g / c m ) ( 1 8 ) 6 )弹簧刚度 c ′ 取c ′ = c c , 这里的 c 和c 分别为内外弹 i n+ o u t i n o u t 簧的刚度, 由弹簧刚度决定。 7 )计算终点 α c 取无支座模型, 故只要算到气门落座( 即y ≤ 0 ) 时为止。若要考虑气门反跳, 则计算终点比无 支座模型退后, 需算到气门落座即 y ≤Δ时为止。
作者简介: 林平( 1 9 5 6 —) , 福建闽侯人,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发动机性能检测、 分析与故障诊断研究。
气机构的设计, 目前已经提出了多种动力学模型, 如单质量模型、 二质量模型、 多质量模型、 有限元 模型等。单质量模型着重研究气门的运动, 本文 建立了单质量模型, 分析动力学微分方程, 通过编 程计算, 获得排气门的升程曲线、 速度曲线和加速 度曲线。
{
z d = u d α b d u c ′ b c p =- ·u- 2·z - ·J - 2·J +φ ( ) α Mω v Mω d α Mω Mω
初始条件式( 9 ) 则为 d x , zα = α u α =α ( 1 1 ) = =x ( ) α 0 0 0 0 d α α =α 在式( 1 0 ) 中的 J 和J 应该写为: v J= z ,z>0 {0 ,z ≤0 ( 1 2 )
引进一个新的未知函数 z ( ) 来代替 y ( ) , 它 α α ( ) 的关系为 和y α
林 平: 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及计算分析 1 9 z ( ) =x ( )-y ( ) α α α ( 7 ) 当 α= 对应于气门开启的瞬间, 将 α= α 0 时, 1 4 ) 的解: α 0 视为方程( d x c ·x ( )+b =F ( ) ( 1 4 ) α ω α 0 +F g d α 2 )缸内燃气作用力 F ( ) α g 设气缸内气体压力为 P ( ) , 气门背面气道内 α 的压力为 P ( 近似为 1个大气压) , 气门底盘面积 0 , 气门受到 P ( A 为A v 0 作用的面积为 A 1 1 近似取值 A . 5倍的气门杆截面积) , 则有 v减去 1 F ( ) =A P ( )-A P α α g v 1 0 3 )配气机构刚度 c 刚度 c 可以通过有限元法计算来确定, 也可 以由实测得到, 一般采用实测。 4 )集中质量 M 质量 M 可由式( 1 6 ) 确定: MP 1 M =MV +MS MS +MR 1 6 ) R + E + 2 ( 3 2 k 式中: Mv为气门质量; MS R为气门弹簧上座质量; ( 1 0 ) MS 为气门弹簧质量; MR MP 为 E为摇臂当量质量; 摇杆质量; k 为摇臂比。 MS 只取 1 / 3是因为弹簧 的一端固定在发动机缸体上。 MR E = J R 2 l ( 1 7 ) ( 1 5 ) 这时就可从式( 5 ) 中导出 z ( ) 应满足的微分 α 方程:
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及计算分析
林 平
(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运用与工程机械系, 福州 3 5 0 0 0 7 )
摘 要: 根据排气门的运动规律及相应的受力情况, 运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配气机构 单质量模型及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编程计算, 获得某发动机排气门的气门升程、 速度和加速 度曲线。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到: 该动力学模型能够正确反映配气机构的运动规律和动力学特 性, 简单实用, 便于理论分析。 关 键 词: 配气机构; 排气门; 动力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U 4 6 2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8 4 2 5 ( 2 0 1 0 ) 0 8- 0 0 1 7- 0 4
2 d z b d z c ′ b p · + 2·z ( )+ · α 2+ M M d ω α ω d Mω α 2 c d x b p J + · J= · v 2 2+ Mω d α Mω
F ·F ( ) α ′ d x c 0 +R g + 2·x ( )+ ( 8 ) α 2 d α Mω Mω 式( 8 ) 的右端是 α的己知函数, 可记为 φ ( ) 。此 α 6 ) 就变为 时初始条件式( d z d x =x ( ) , α =α ( 9 ) α = zα=α 0 0 0 0 d α d α α =α d z 如果记 = u ( ) , 并把它也当作一个未知函 α d α 8 ) 改写为关于未知函 数, 那么就可以把二阶方程( 数z ( ) 和u ( ) 的一阶微分方程组: α 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