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刑法试题与答案
刑法分则法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则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持有毒品C. 未经许可进入他人住宅D. 因正当防卫而伤害他人答案:D2.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行为尚未完成,但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C. 犯罪行为未完成,因外部原因被迫停止D. 犯罪行为已完成,但犯罪人后悔答案:B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不适用死刑?A. 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B.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 犯罪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人D. 所有故意杀人犯答案:A4.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C5.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诈骗罪?A. 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骗取银行贷款B. 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他人财物C. 以虚假的专利证书骗取他人财物D. 以上都是答案:D6.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过当致人死亡D. 紧急避险致人死亡答案:A7.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抢劫罪?A. 以暴力、胁迫手段抢夺他人财物B. 以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C. 以盗窃手段秘密窃取他人财物D. 以敲诈勒索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答案:A8.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盗窃罪?A. 以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B. 以暴力手段抢夺他人财物C. 以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D. 以胁迫手段索取他人财物答案:A9.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侵占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非法占有他人遗忘物C. 非法占有他人遗失物D. 非法占有他人埋藏物答案:B10.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走私罪?A. 非法运输武器、弹药进出国境B. 非法运输毒品进出国境C. 非法运输珍贵文物进出国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C.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D. 过失伤害他人身体答案:A、B、C2.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A. 犯罪时未满14周岁的人B.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 犯罪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人D. 犯罪后坦白并积极赔偿被害人答案:B、C、D3.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C4.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诈骗罪?A. 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骗取银行贷款B. 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他人财物C. 以虚假的专利证书骗取他人财物D. 以盗窃手段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答案:A、B、C5.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抢劫罪?A. 以暴力、胁迫手段抢夺他人财物B. 以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C. 以盗窃手段秘密窃取他人财物D. 以敲诈勒索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答案: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合法性原则- B. 公平原则- C. 适用性原则- D. 惩罚性原则正确答案:A2.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 犯罪与刑罚必须有法可依原则- C. 犯罪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原则- D. 犯罪以法律为依据,刑罚以行政法规为依据原则正确答案:D3.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是()。
- A. 主体- B. 客体- C. 行为- D. 结果正确答案:D4. 下列关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B.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C.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法律规定的情形并不重要- D.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利益,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正确答案:A5.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之客体的是()。
- A. 身体- B. 财产- C. 社会主义制度- D. 公共利益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1. 刑法是指国家以刑罚来保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罪与刑。
正确答案:对2. 刑法是国家施行刑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法律,是国家行使刑事权力的依据。
正确答案:对3.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规定罪及其刑罚,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正确答案:对4.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对5. 罪是指犯罪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错以上为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以上是我根据您提供的要求编写的《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年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年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不归还D. 故意损坏公共设施2. 以下哪项不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A. 一年B. 二年C. 三年D. 五年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哪项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财产权C. 受教育权D. 所有选项都是4. 以下哪项不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A.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B.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C.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不服的D.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民事判决不服的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哪项属于无效合同的情形?A.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合法的合同B.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C.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D. 所有选项都是...(此处省略15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D.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哪些属于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A. 公正原则B. 合法原则C. 及时原则D. 公平原则...(此处省略8题)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的。
A. 正确B. 错误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自由是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A. 正确B. 错误...(此处省略8题)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4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42.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A. 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B. 行为人的年龄C. 被害人的同意D. 行为的违法性答案:A2. 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我国刑法只适用于我国领土范围内发生的犯罪B.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船舶或航空器内发生的犯罪,无论其在何处C.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以外,由我国公民实施的犯罪D.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以外,由外国公民实施的犯罪,但该犯罪侵犯的是我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答案:C3. 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正当防卫?A. 甲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将小偷打成重伤B. 乙在醉酒状态下,将酒瓶砸向正在抢劫的歹徒C. 丙在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 丁对正在进行的非法拘禁行为进行反抗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 请解释刑法的空间效力。
答案:刑法的空间效力,即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地域和对什么人具有效力。
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效力: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领海、领空范围内发生的犯罪。
(2)国籍效力: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3)普遍管辖效力: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
三、案例分析题甲(17岁)与乙(15岁)共同盗窃一辆摩托车。
甲在盗窃过程中负责望风,乙负责实施盗窃。
在盗窃过程中,被失主发现并报警。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甲在公共场合故意放火,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杀人罪B. 故意伤害罪C. 放火罪D. 盗窃罪答案:C3. 乙在没有得到车主同意的情况下,将他人汽车开走,乙的行为构成:A. 盗窃罪B. 侵占罪C. 诈骗罪D. 抢劫罪答案:A4. 丙因过失造成他人重伤,丙的行为构成:A. 故意伤害罪B. 过失致人重伤罪C. 故意杀人罪D. 抢劫罪答案:B5. 丁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伤害了他人,丁的行为:A. 构成故意伤害罪B. 构成过失伤害罪C. 不构成犯罪D. 构成故意杀人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作为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意外D. 无罪答案:A, B2. 以下哪些情形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持刀攻击时,反击致乙受伤B. 丙在看到丁偷窃他人财物时,将其制服C. 戊在被己追赶时,逃跑途中不慎将己撞倒D. 庚在被辛抢劫时,用随身携带的防身器械反击答案:A, D3.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私人财物D. 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答案:A4.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视为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A, B, D5.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故意用毒药毒死乙B. 丙在与丁争吵后,用棍棒将丁打死C. 戊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将己打死D. 庚在自卫过程中,不慎将辛打死答案:A, 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司考刑法试题及答案
司考刑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未归还D. 故意损坏公共设施答案:C2.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人:A. 犯罪时的年龄B. 犯罪时的精神状态C. 犯罪时的动机和目的D. 犯罪时的行为方式答案:C3.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C.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进行防卫D. 为了保护他人合法权益进行防卫答案:B4.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是指:A. 犯罪行为的实施B. 犯罪行为的完成C. 犯罪行为的准备阶段D. 犯罪行为的中止答案:C5.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因过失致人死亡B. 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C. 因正当防卫致人死亡D. 因紧急避险致人死亡答案:B6. 以下哪种情形属于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C. 犯罪行为在进行中,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D. 犯罪行为因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答案:C7. 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犯罪后自首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后拒不认罪D. 犯罪后抗拒抓捕答案:A8.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犯罪未遂?A.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B. 犯罪行为因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C. 犯罪行为因犯罪人自动放弃而未完成D. 犯罪行为因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答案:C9. 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可以视为自首?A. 犯罪后逃跑,但被抓获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B. 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犯罪后被抓获,但拒不供述自己的罪行D. 犯罪后被抓获,但只供述部分罪行答案:B10. 以下哪种情形属于犯罪的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行为B.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犯罪行为C. 一人实施犯罪行为,其他人知情不报D. 一人实施犯罪行为,其他人提供帮助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包括:A. 故意犯罪B. 过失犯罪C. 共同犯罪D. 未遂犯罪答案:A B C12.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贪污公款B. 受贿C. 滥用职权D. 非法经营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作为犯罪的主观方面?A. 犯罪动机B. 犯罪目的C. 犯罪行为方式D. 犯罪结果答案:A B14.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包括: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死刑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作为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时间D. 犯罪地点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犯罪预备是指犯罪行为的实施阶段。
司法考试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致人死亡D. 故意伤害答案: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因此,正当防卫致人死亡不构成犯罪。
2.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人身权和知识产权。
行政权属于行政法范畴,不属于民事权利。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哪项不是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B.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C.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D. 对行政机关内部人事任免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的规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许可等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行政机关内部人事任免决定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答案:A, C, 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的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因此,选项A、C、D均构成贪污罪。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以下哪些情形下,合同无效?A.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B. 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C. 合同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D. 合同当事人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答案:A, B, 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司法考试题的答案及解析
司法考试题的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犯罪的是: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后据为己有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选项A和B明显违反了刑法规定,属于犯罪行为。
选项D属于侵犯公民住宅权的行为,也构成犯罪。
而选项C中的行为,虽然不道德,但并不构成犯罪。
2. 下列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B.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C.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 18周岁以上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8周岁以上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A. 未经批准擅自占用耕地B. 未取得营业执照擅自开展经营活动C. 违反交通规则驾驶机动车D.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答案:A B C解析: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
选项A违反了土地管理法规,选项B违反了市场监管法规,选项C违反了交通法规,均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选项D属于犯罪行为,不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A.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B. 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C.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D.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答案:A B C 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无效:(一)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行为D. 犯罪结果答案:D2.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答案:D4.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种犯罪行为不适用死刑?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D.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答案:C5.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行为是否构成犯罪?A. 是B. 否C. 视情况而定D. 部分构成犯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A. 盗窃B. 诈骗C. 故意伤害D. 非法拘禁答案:ABCD7. 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哪些?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无期徒刑答案:ABCD8.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中止D. 犯罪未遂答案:ABCD9.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包括哪些?A. 罚金B. 剥夺政治权利C. 没收财产D. 驱逐出境答案:ABCD10.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情形不构成犯罪?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过失犯罪D. 意外事件答案:ABD三、判断题11. 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错)答案:对12.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对/错)答案:对13.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错)答案:对14.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考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法考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在与乙争吵后,情绪激动,失手将乙推倒,导致乙头部撞击地面死亡。
B. 甲在与乙争吵后,情绪激动,故意将乙推倒,导致乙头部撞击地面死亡。
C. 甲在与乙争吵后,情绪激动,失手将乙推倒,但乙并未受伤。
D. 甲在与乙争吵后,情绪激动,故意将乙推倒,但乙并未受伤。
答案:B2. 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遭受乙的攻击时,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反击乙,造成乙轻伤。
B. 甲在遭受乙的攻击时,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反击乙,造成乙轻伤。
C. 甲在遭受乙的攻击时,为了保护他人的生命安全,反击乙,造成乙轻伤。
D. 甲在遭受乙的攻击后,为了报复乙,故意伤害乙,造成乙轻伤。
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单位财物。
D. 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答案:A、C2.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诈骗罪?A. 甲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乙的财物。
B. 甲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乙的信任,但并未骗取财物。
C. 甲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乙的财物,但数额不大。
D. 甲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乙的财物,数额巨大。
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对)2.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3.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4.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对)5. 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023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
2023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问题:什么是故意杀人罪?如何判定故意杀人罪?
答案: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判定故意杀人罪需要满足以下两个要素:
1. 主观方面:犯罪人的行为必须有故意,即明知是非法的并愿意实施。
2. 客观方面:犯罪行为必须导致他人死亡,且与犯罪人的行为有因果关系。
试题二
问题: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如何判定盗窃罪?
答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 主观方面:犯罪人的行为必须有故意,即明知是非法的并愿意实施。
2. 客观方面:犯罪行为必须实施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
判定盗窃罪的关键在于确定是否存在非法占有行为,即犯罪人是否擅自占有他人财物,并具备明显的不当使用目的。
试题三
问题: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如何判定?
答案: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判定主要依据犯罪人对他人健康或身体所造成的损害程度进行分类。
具体判定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伤害程度:判定伤害程度涉及受害人的损伤情况,如轻伤、重伤等。
2. 犯罪意图:判定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和手段,是否有明显的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根据上述判定要素,可以将故意伤害罪划分为不同的刑事责任和量刑范围。
司法考试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
司法考试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下列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未归还D. 未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答案: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犯罪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选项A和B均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构成犯罪。
选项D虽然违反了法律规定,但未达到犯罪的程度。
选项C中的行为虽然不道德,但并未达到犯罪的标准。
2. 下列关于民事诉讼时效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A. 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一律为2年B. 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可以中断C. 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起诉权D. 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实体权利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可以因法定事由而中断。
选项A错误,因为民事诉讼时效期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并非一律为2年。
选项C和D错误,因为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丧失的是起诉权,而非实体权利。
二、多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无效合同?A.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B. 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C.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D.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答案:ABC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无效合同是指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因急需资金,向李某借款10万元,并签订了借款合同。
合同约定,张某应在一年内偿还本金及利息。
一年后,张某未能按时还款,李某多次催讨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请分析张某与李某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否有效?张某未能按时还款,李某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答案:张某与李某之间的借款合同有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合同的成立需要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特殊主观方的是()。
A. 故意B. 过失C. 故意和过失D. 直接故意正确答案:D2.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A. 客观要件B. 主观要件C. 结果要件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3. 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的行为客观上要求()。
A. 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B. 限制对方的人身自由C. 违背法定程序D. 惩罚犯罪分子正确答案:B4.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客观要件包括()。
A.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B. 未经许可C. 惩罚犯罪分子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5. 犯罪的刑罚种类包括()。
A. 主刑B. 附加刑C. 剥夺政治权利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两种不同的主观故意形态。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犯罪性质,但仍然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
而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由于疏忽、粗心或疏于管理等原因,未能采取必要的注意措施,致使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
2. 简述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包括: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和未经许可。
主观要件是犯罪人的故意,即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非法的,并有意实施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
3. 什么是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体指的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即犯罪人。
犯罪人可以是自然人或者法人,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能成为犯罪主体。
4. 简述犯罪的刑罚种类。
犯罪的刑罚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对犯罪人直接施加的刑罚,如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死刑等。
附加刑是在主刑之外对犯罪人的其他权利进行限制或剥夺,如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等。
5. 简述犯罪的构成要件。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是指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行为和客观结果。
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故意或过失。
司法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概述
本文档主要提供了司法考试中《刑法学》试题及答案的解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答案。
试题及答案解析
1. 问题:什么是故意犯罪?
答案: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将会造成犯罪结果,却故意进行该行为的犯罪行为。
2. 问题:什么是过失犯罪?
答案: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在未能预见犯罪结果的情况下,因过失而造成了犯罪行为。
3. 问题:刑法中的“法定刑”是指什么?
答案:法定刑是指依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和刑罚幅度。
4. 问题:什么是共同犯罪?
答案: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更多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
5. 问题:刑法中的“从犯”是指什么?
答案:从犯是指在主犯的犯罪行为中起辅助作用或参与犯罪的人。
6. 问题:徇私舞弊刑事责任是如何确定的?
答案:徇私舞弊刑事责任的确定需考虑行为人的机关地位、犯
罪主观故意、错误行为的严重程度等因素。
7. 问题:累犯是什么概念?
答案:累犯是指在刑法规定的累犯制度下,曾被判处刑罚后再
次犯罪的行为。
结论
以上是《刑法学》司法考试中的一些试题及其答案解析。
希望
本文提供的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注: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司法考试官方的解释和观点。
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
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刑法
1. 以下哪一个不是犯罪的构成要件?
a) 主观方面的要件
b) 客观方面的要件
c) 合法性要件
d) 时机要件
答案:c) 合法性要件
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刑罚类型?
a) 拘役
b) 罚金
c) 死刑
d) 剥夺政治权利
答案:d) 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部分:民法
1. 以下哪一项不是合同的要素?
a) 客体
b) 客观要件
c) 主观要件
d) 动作要件
答案:d) 动作要件
2. 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a) 合同当事人情感不和
b) 合同标的物价格上涨
c) 合同履行存在困难
d) 合同签订时间超过一年
答案:c) 合同履行存在困难
第三部分:行政法
1. 以下哪一个机关不属于我国行政机关?
a) 人民法院
b)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 人民检察院
d) 人民政府
答案:a) 人民法院
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行政法中的行政行为?
a) 行政许可
b) 行政处罚
c) 行政强制
d) 行政诉讼
答案:d) 行政诉讼
第四部分:宪法
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a) 人民民主专政
b) 社会主义制度
c) 民族平等
d) 制度
答案:d) 制度
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a)
b) 人身自由
c) 财产自由
d) 违法自由
答案:d) 违法自由
以上为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
2023年司法考试刑法测试试题答案
2023年司法考试刑法测试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C解析:海盗犯罪,依照国际公约,实行普遍管辖2.B解析:我国刑法第6条规定了属地管辖的原则,凡是发生在我国境内的刑事案件均由我国司法机关进行管辖解决。
但是,根据有关的国际公约,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其在我国内犯罪的,应当通过外交途径进行解决,而不合用我国刑法。
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人员有:外国元首和政府高级官员;外交代表、外交职工、执行外交任务的外国代表;与外交官员一起居住的外交官的配偶和子女。
因此,在本题中,外交职工的丈夫在我国国内犯罪的,应当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B解析:本题重要考察的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是相对负刑事责任的人,其所负的刑事责任的范围问题,也是我国刑法第17条的内容。
本题中陈某是15岁,属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范畴,其仅仅对法定的八种严重的故意犯罪负刑事责任,即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而盗窃、绑架罪则不属于此范围之内。
故对陈某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根据第17条4款之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的刑事责任的法定范围是历年来律考的一大考点,对此,不仅要纯熟掌握,并且还应当注意对于虽然不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法律规定有特殊的解决原则,如责令家长严加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劳动教养。
4.B解析:法律结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在故意识地实行某种行为时,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或意义有误解。
一般认为涉及以下三种情况:(1)行为人误认为自己实行的是刑法严禁的犯罪行为,其实并非如此,这种情形称为幻觉犯。
既然这种行为并非刑法的严禁的行为,就不能由于行为人误认为犯罪而定罪处罚;(2)行为人误认为自己实行的行为不是刑法的严禁的犯罪行为,其实该行为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司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盗窃他人财物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误将他人财物当作自己的使用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选项A、B、D均违反了刑法规定,而选项C中的行为虽然不当,但并未达到犯罪的程度。
2. 下列哪一项不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A. 法律平等原则B. 诚实信用原则C. 诉讼时效原则D. 调解优先原则答案:C解析: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调解优先原则。
诉讼时效原则是民事实体法中的原则,不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行政法上的行政行为?A. 行政处罚B. 行政强制C. 行政指导D. 行政奖励答案:A、B、D解析: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对外部作出的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行政奖励均属于行政行为,而行政指导通常不具有强制力,不属于行政行为。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些情形可以解除合同?A. 当事人一方违约B. 当事人一方丧失履行能力C. 当事人一方死亡D. 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答案:A、B、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一方丧失履行能力,对方可以解除合同;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选项C中的情形,当事人一方死亡,并不直接导致合同解除,除非合同具有人身性质。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与李某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张某向李某购买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万元。
合同签订后,张某支付了5万元作为定金。
后因市场变化,李某决定不再履行合同,张某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双倍返还定金。
问题:张某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为什么?答案:张某的诉讼请求合理。
司法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B. 因过失致人死亡C. 盗窃他人财物D. 捡到遗失物拒不归还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因过失致人死亡、盗窃他人财物均构成犯罪。
而捡到遗失物拒不归还,虽然是一种不道德行为,但并不构成犯罪。
2. 下列关于合同解除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债务不再履行B. 合同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请求赔偿的权利C. 合同解除后,已经履行的部分可以要求恢复原状D. 合同解除后,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已经支付的款项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债务不再履行,已经履行的部分可以要求恢复原状,且不影响当事人请求赔偿的权利。
但是,当事人是否可以要求返还已经支付的款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并非一律可以返还。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情形下,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C. 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被行为人主动停止D. 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止答案:B、C解析: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止,或者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主动停止。
选项A和D描述的情形均不属于犯罪中止。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A. 公开侮辱他人B. 诽谤他人C. 捏造事实损害他人名誉D. 未经他人同意公开其隐私答案:A、B、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公开侮辱他人、诽谤他人、捏造事实损害他人名誉均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选项D描述的行为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而非名誉权。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因与李某发生争执,一怒之下将李某打伤,造成李某轻伤。
后张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赔偿李某医药费等损失。
刑法学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但因疏忽大意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A. 故意犯罪B. 过失犯罪C. 无罪D. 不构成犯罪答案:B2.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主刑?A. 有期徒刑B. 无期徒刑C. 死刑D. 罚金答案:D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行为中哪一项不构成犯罪?A. 盗窃他人财物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捡到遗失物拒不归还D. 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他人住宅答案:C4. 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是指:A. 为了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B. 为了报复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故意制造事故D. 为了个人利益,未经允许使用他人财物答案:A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情况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严重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D. 犯罪后拒不认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作为量刑时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A. 自首B. 立功C. 犯罪未遂D. 犯罪预备答案:A, B, C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C.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企业财产D. 个人非法占有他人遗失物答案:A, B8.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C.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D. 个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答案:A, B三、简答题9.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犯罪预备的定义及其法律后果。
答案: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危害公共安全罪1.(事故型犯罪、法条竞合)甲某是某建筑队的电焊工,在一次建筑物装修的施工中,没有注意清除电焊作业下方堆放的大量的木板和棉织物,就进行电焊作用。
结果炙热的电焊残渣掉落到下方的物品上,引起火灾,造成大楼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同时还导致20人被大火烧死。
甲某构成:( )A.失火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B.失火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2.甲某开办一生产烟花爆竹的工厂,因为生产场地狭小,违反成品不能堆放于生产车间的规定,将成品堆放于生产车间。
.工人在操作时不慎打出火花,引燃火药,继而引爆堆放的成品,引起巨大爆炸,致使在车间工作的十几人死亡。
甲某的行为构成:( ) A.过失爆炸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危险物品肇事罪D.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3.(破坏型犯罪、想象竞合犯)甲某见村边新架设的电力线路还不带电,认为不会有危险,就爬上电线杆,割下100余米,价值3000余元。
经查,该部分线路已经架设完毕并经电力部门验收合格,打算下个月通电。
在审查中,甲某还交代,曾经盗割过一段国防通信线路,当时造成该线路通信中断3小时。
曾经盗割过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路,造成铁路调度工作中断,差点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甲某的行为:( )A.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交通设施罪和破坏通信设备罪B.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交通设施罪和破坏军事通信罪C.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破坏军事通信罪D.构成盗窃罪、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和破坏军事通信罪4.(破坏型犯罪)甲某为泄愤,在夜晚先后到乙、丙、丁三家打谷场(不在一起)上放火,烧毁乙某稻谷3000公斤,稻草2000公斤;丙某稻谷50}oO公斤;丁某稻谷3500公斤,稻草2万公斤,造成直接损失1.5万元。
甲某的行为:( )A.构成放火罪B.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不构成犯罪5.某甲的公司购买工业用基础油,未经检验鉴定使用于生产饼干50余吨,分别销往各地。
其中XX镇幼儿园因购买了4箱该厂生产的饼干,分给311名儿童食用,造成了44名儿童集体食物中毒的严重后果。
该单位构成:( )A.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B.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C.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D.过失投放危险物品罪6.甲某(越南人)对婆婆乙某心生怨恨,萌生毒死乙某的恶念。
某日将灭鼠药放入丈夫为公公丙某、婆婆乙某煎的中药内。
乙某先倒给丙喝,在丙某喝时,甲某害怕罪行败露未予制止。
丙某中毒死亡。
某日,甲某又在家中的粥锅中放入灭鼠药。
乙某自己吃几口后又喂孙女(3岁)吃,乙某轻微中毒,但孙女中毒死亡。
某日,甲某在乙某的茶壶中偷放灭鼠药,乙某及2个孙子喝茶中毒,经抢救脱险。
某日甲某进入乙某的房内在乙某专用的白瓷茶壶中投放灭鼠药。
当天到其家做客的邻居、亲戚等10人喝壶中的茶水,9人中毒,受轻微伤,1人死亡。
①关予此案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甲莱构成故意杀人罪B.甲某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C.甲某对死亡结果具有间接故意D.对甲某不能附加剥夺政治权利7.某甲等4人因为有急事回村,登上一辆小公共汽车后,要求司机改变预定的行驶线路,向他们村行驶,但遭到司机的拒绝和车上乘客的反对。
司机指出该村十分偏远,未通正式的公路,十分危险,不能过去。
但是某甲等4人不顾众人的反对,拔出刀子架在司机的脖子上胁迫司机朝他们村子开去。
由于路况不好,加之司机十分紧张,一路上险象环生,几度几乎翻车。
车客纷纷要求下车,某甲等人声称,要想下车,必须交出身上的钱物。
众乘客只好交出财物才得以下车。
司机因为害怕不肯继续开车前行,某甲等人干脆将司机赶下车子,由某甲自己开车。
某甲只开过农用拖拉机,并不熟悉汽车驾驶,也没有汽车驾驶执照。
因此路过一个小镇时,撞倒了一个行人,镇上的行人纷纷叫喊,要其停车,也有人上前阻拦,但某甲仍不停车,将拦截汽车的数人攮倒后,继续逃逸。
逃逸中又撞倒3人。
车子冲进街边的店铺才熄火停下。
某甲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劫持汽车罪D.交通肇事罪8.下列哪种情形不是交通肇事罪?( )A.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B.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痰的C.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D.行为人违章驾驶旅客列车造成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9.甲晚上酒后驾车在村公路擅倒乙,甲将乙搬到车上送医院。
途中,甲发现没带钱,就把昏迷中的乙放到一间废弃屋中,并往乙上衣内放了10块钱。
尔后开车离去。
当晚,甲回家后怕乙在小屋内冻死,又从家里拿旧被褥送到小屋并盖在乙的身上。
第二日上午乙苏醒,自己回到家。
事后,经法医鉴定,乙受轻伤。
甲的行为构成;( )A.交通肇事罪B.故意杀人罪(未遂)C.遗弃罪D.不构成犯罪10.车主甲雇用乙为其开车自山西往北京运煤。
途中乙因为已经驾驶10余小时,感到非常疲劳。
甲仍要其继续赶路。
结果乙由于过度疲劳,打瞌睡时与其他车辆相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甲、乙行为构成:()A.乙构成交通肇事罪B.甲构成交通肇事罪C.甲、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共犯D.乙构成交通肇事罪.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11.矿主甲开办的小煤窑不符合安全标准,随时有冒顶塌方的危险,有关部门责令其关闭,甲阳奉阴违,仍然强令工人继续开工作业,结果发生重大事故。
致10余名井下作业矿工死亡。
其中有5人尚未年满16周岁。
甲构成:( )A.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B.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C.择一重罪处罚D.数罪并罚12.下列哪些情形造成危险、尚未造成结果,即认为犯罪既遂?( )A.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质罪B.生产销售劣药C.生产销售假药罪D.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13.甲不常在家住,为防小偷便在自己家院子里面窗子的铁栅栏上通上电,某日邻居小孩乙串门扒窗子被电死。
甲的行为:( )A.过失致人死亡罪B.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14.按规定刑警甲依法配备的枪支只能配发60发子弹,但是甲违反有关规定私自持有1000发子弹,甲的行为:( )A.非法持有弹药罪B.非法私藏弹药罪C.违反公安内部枪弹管理规定的行为,不构成犯罪D.滥用职权罪15.甲明知K基金会是恐怖组织,仍向其捐赠50万元人民币,甲的行为:( )2C.构成资助恐怖活动组织罪D.洗钱罪16.下列哪些情形,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才能构成犯罪?( )A.依法配备公务用抢的人员。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B.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报的D.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医疗器材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将自己依法配置的猎枪借给乙使用,但在次日,甲便向乙索要猎枪.乙问为什么提前要回猎枪,甲说需要用猎枪杀丙.于是乙将猎枪还给了甲,甲随后杀死了丙。
乙与甲构成共犯B.甲与乙赌博,乙钱输光还纠缠甲继续赌,承诺在赌榆后甲可以砍掉其一个小拇指。
乙输,自愿将手伸给甲并把刀递给甲,甲用刀切下乙小拇指.甲不构成犯罪C.甲产生了杀害乙的意思,为买杀人用的毒药而向丙借钱,甲构成故意杀人预备D.法官F执行了一笔100万的财产划到法院的账上,H知道了这一情况后就找到F的女友甲帮忙,甲做F的工作,二人策划后将这笔款交给H使用。
因为甲不是公款的使用人,对甲不能以挪用公款罪共犯论处。
18.甲、乙、丙、丁四人在三年间,以夜间在养牛人家的牛草料投放灭鼠药或者直接朝牛嘴灌毒药的手段,作案20余次,毒死耕牛42头。
在每次毒死耕牛后,前去低价收购。
然后将牛肉在市场出售。
对行为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A.破坏生产经营罪和销售有毒食品罪数罪并罚B.故意毁坏财物罪和销售有毒食品罪数罪并罚C.盗窃罪和销售有毒食品罪数罪并罚D.投放危险物质罪19.下列哪些情形应当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定罪处罚?( )A.甲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火灾事故,烧毁工厂、烧死5名工人的B.单位直接责任安全生产的人员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严重后果的C.在生产爆炸物的过程中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造成重大爆炸事故的D.莱饭店大厨甲在烹调作业时违反安全规定造成重大火灾的E.施工单位的人员偷工减料造成施工建设完毕的建筑物垮塌砸死数人的F.铁路道口值班员违反铁路运营管理规定,造成重大铁路运营安全责任事故的G.某运输公司负责人甲强令单位司机乙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责任事故的H.职工甲上班时间吸烟乱扔烟头导致火灾烧毁生产车间的I.民工甲在建筑工地开铲车挖土方时,违章操作致铲车倾倒,当场砸死另两个施工的民工20.关于《刑法修正案(六)》修正内容正确说法是:( )A.第134条生产、作业责任事故罪的主体为“在生产、作业中的人员”,不必是该单位职工B.第135条重大劳动安全责任事故罪取消了“发生单位”和“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
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的限制C.第163条商业受贿罪主体增加“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为该罪主体D.第185条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不以“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为必要答案及解析危害公共安全罪1.D。
理由:事故型犯罪包括重大责任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与生活型犯罪发生竟合的时候应优先适用事故型犯罪。
所以不要以为死人的都是过失致人死亡,不要以为发生火灾的都是失火,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业务过失的还是应该定重大责任事故罪。
32.C。
因为这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罪和危险物品肇事罪的法条竞合,需适用特别规定。
过失爆炸罪通常属于“生活”型过失,并且犯罪人通常是自己的过失行为直接造成“爆炸”的人。
3.B。
理由:破坏型犯罪包括破坏交通工具(《刑法》第117条)、电力设备(《刑法》第118条)、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备(《刑法》第124条),故意破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
破坏型犯罪涉及想象竞合犯的问题。
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包含架设完毕没有通电但交付电力部门验收的电力设备,本案行为人偷割这样的线路,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当然行为人同时又有盗窃行为,属于标准的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是典型的想象竞合犯的类型,因此只需处罚重的破坏电力设备罪。
行为人交待了他盗割过一条国防线路,同时触犯盗窃罪和破坏军事通信罪,属于想象竞合。
盗割铁路专用电话线的,一方面它属于电活线、属于通信设备,另一方面又是铁路专用的,涉及交通运输安全,这种情况应该从重选择适用,所以应当定为破坏交通设施罪。
因此,本案的行为人总共犯了3个罪。
4.C。
放火和故意毁坏财物、破坏生产经营的区别,是否定放火罪主要看是否危及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安全或者是重大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