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版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词竞赛试卷

合集下载

1至4年级古诗竞赛试卷

1至4年级古诗竞赛试卷

1至4年级古诗竞赛试卷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A. 《静夜思》B. 《登鹳雀楼》C. 《望庐山瀑布》D. 《早发白帝城》2. 以下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维3. 以下哪个朝代的诗人创作了《咏柳》?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4. 以下哪首诗是杜甫的“三吏三别”之一?A. 《新安吏》B. 《石壕吏》C. 《潼关吏》D. 以上都是5. 以下哪个诗人被称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作品。

()2.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3. 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4.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

()5.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作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______。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______。

3.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______的《江雪》。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______。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2. 请简要介绍杜甫的“三吏三别”系列诗歌的主题和背景。

3. 请简要介绍李白的诗歌风格和代表作品。

4. 请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琵琶行》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5.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风格和代表作品。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解释《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2. 请分析《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的意义和哲理。

3. 请解释《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请分析《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的情感和背景。

超全)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超全)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超全)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小学三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55分)一)把下面的成语或惯用语补充完整。

(8分)人死留名——青史留名见怪不怪——以为常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指()为()——指鹿为马笑()非富丽——驴唇不对马嘴背()而——背道而驰二)写出与下列成语的比喻意思相对应的成语。

(4分)谈笑风生——黯然失色未雨绸缪——亡羊补牢杯水车薪——杯弓蛇影开门见山——一语中的三)综合知识填空(12分)1、XXX被称为“至圣”,下面几位圣贤指谁?(4分)亚圣诗圣医圣兵圣——XXX、XXX、XXX、老子2、写出下面各居士的姓名。

(4分)XXX居士XXX居士XXX居士易安居士——XXX、XXX、XXX、XXX3、“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4分)四)、把下列格言、警句、歇后语补充完整。

(10分)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XXX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3、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5、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XXX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9、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10、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五)古诗词默写(10分)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彼亦是天子,亦称是仙家。

时不利兮骓不逝。

3、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9、古十功名尘与土,大梁城北称东都。

10、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91、用下面的词语组成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4分)这句不话对完全故事。

XXX讲儿子爱的一个有完全故事。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3年级语文古诗词名言警句默写练习(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3年级语文古诗词名言警句默写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1到3年级语文古诗词名言警句默写练习(附答案)一年级上册古诗词参考答案一、补全下面古诗词或名言警句。

1、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4、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8、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二、读古诗,回答问题。

1、《咏鹅》这一首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白、绿、红。

2、《画》这首诗中包含的三对反义词,分别是:(远)—(近) (有)—(无) (去)—(来)3、《悯农》中这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成果。

4、《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

5、《风》这首诗写了风的力量,它能使秋天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一年级下册古诗词参考答案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完整)(已编)小学生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已编)小学生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已编)小学生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

(16分)1 .填颜色:(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⑵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3) —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2. 填数字:(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 填植物:(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补充句子(10分)(1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⑵江上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⑷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⑸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古诗文中“游”名胜。

(10分)(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⑵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3)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⑸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四、判断题(在括号内对的打“V”,错的打“x”。

)(10分)1、《渔歌子》的作者是宋朝诗人张志和。

()2、《过故人庄》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

()3、《枫桥夜泊》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作者旅途寂寞的心情。

()4、“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5、《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鹿柴》都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

()五、填空(12分)1 •《游园不值》的作者是企代诗人叶绍翁。

诗中描写景色的名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本诗描写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广为流传的诗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不久我们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时写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

(完整版)部编版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词竞赛试卷

(完整版)部编版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词竞赛试卷

部编版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竞赛卷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32道,每道题一分,共32分):1、以下古诗不是李白的作品是:()A、《望庐山瀑布》(二上)B、《静夜思》(一下)C、《登鹳雀楼》(二上)D、《早发白帝城》(三上)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自孟郊《游子吟》,是一首等赞美()的诗。

(三下)A、友情B、父爱C、母爱D、师爱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的作者是( C)。

(一下)A. 李白B.苏轼C. 贾岛4、李白的号是()A、香山居士B、太白居士C、青莲居士D、少陵野老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鹞。

”这两句诗出自( C )的《村居》。

A、郑燮B、袁枚C、高鼎(二下)6.《敕勒歌》出自于(D )。

(二上)A、《诗经》B、汉乐府C、古诗十九首D、北朝民歌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的意思是()(二上)A、听见B、看见C、同“现”,呈现、露出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的是()修辞手法。

(一下)A、比喻B、拟人C、夸张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句诗出自( B )的《山行》。

A、杜甫B、杜牧C、李绅(三上)1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A )。

(三上)A.因为B.坐下C.座位1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是( D )的诗句。

(二上)A、孟浩然;B、杜牧;C、杜甫;D、胡令能12、李白的《古朗月行》中“又疑瑶台镜”的下句是(C )。

(一上)A.入竹万竿斜 B. 呼作白玉盘。

C. 飞在青云端13.被誉为“诗圣”的是(A )。

A、杜甫B、白居易C、范仲淹D、王安石。

14、《游子吟》的作者是唐代的( B )。

(三下)A、张养浩B、孟郊C、白居易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A )。

(二下)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B、王昌龄《出塞》C、杜牧《江南春绝句》1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名言、成语知识考查试题(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名言、成语知识考查试题(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名言、成语知识考查1——4单元一、下列成语、古诗常考题型你会做吗?(市、省统考真题)1.下列成语的构词形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提心吊胆B.披头散发C.鸦雀无声D.张牙舞爪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弟弟背古文的时候,总是摇头晃脑....,像个老学究似的。

B.王警官张牙舞爪地.....向歹徒扑去,三两下就把歹徒制服了。

C.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我们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D.弟弟眼疾手快....地用铁锹把这只老鼠给打死了。

3.下列词语不是一类的一组是( ) 。

A.春风、春雨、春花秋月、春华秋实B.立夏、暑假、绿树成荫、烈日当空C.月饼、大雁、层林尽染、电闪雷鸣D.冬眠、腊梅、寒风刺骨、大雪纷飞4.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

(1)停牟坐.爰机林晩。

( ) A.坐下 B.乘车 C.因为(2)荷尽.已无撃雨盖。

( ) A.尽头 B.全部 C.完,指凋谢(3)萧萧..梧叶送寒声。

( ) A.风声。

B.雨声。

C.鸟叫声。

(4)知有儿童挑促织..。

( ) A.青蛙。

B.蝈蝈 C.蚂蚱 D.蟋蟀。

5.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C.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节奏划分正确。

B.知有儿童挑.促织。

读音是tiǎo,意思是“拨弄”。

C.“寒山”指的是作者所游览的山的名字。

D.“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中的“欲”是“将要”的意思。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课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B.“一年好景君须记”的意思是一年中的美丽景色你都要记住。

C.“知有儿童挑促织”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想到的。

D.《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刘景文是作者的好朋友。

部编版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词竞赛试卷

部编版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词竞赛试卷

部编版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竞赛卷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32道,每道题一分,共32分):1、以下古诗不是李白的作品是:()A、《望庐山瀑布》(二上)B、《静夜思》(一下)C、《登鹳雀楼》(二上)D、《早发白帝城》(三上)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自孟郊《游子吟》,是一首等赞美()的诗。

(三下)A、友情B、父爱C、母爱D、师爱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的作者是(C)。

(一下)A.李白B.苏轼C.贾岛4、李白的号是()A、香山居士B、太白居士C、青莲居士D、少陵野老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鹞。

”这两句诗出自(C)的《村居》。

A、郑燮B、袁枚C、高鼎(二下)6.《敕勒歌》出自于(D)。

(二上)A、《诗经》B、汉乐府C、古诗十九首D、北朝民歌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的意思是()(二上)A、听见B、看见C、同“现”,呈现、露出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的是()修辞手法。

(一下)A、比喻B、拟人C、夸张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句诗出自(B)的《山行》。

A、杜甫B、杜牧C、李绅(三上)1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A)。

(三上)A.因为B.坐下C.座位1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是(D)的诗句。

(二上)A、孟浩然;B、杜牧;C、杜甫;D、胡令能12、李白的《古朗月行》中“又疑瑶台镜”的下句是(C)。

(一上)A.入竹万竿斜B.呼作白玉盘。

C.飞在青云端13.被誉为“诗圣”的是(A)。

A、杜甫B、白居易C、范仲淹D、王安石。

14、《游子吟》的作者是唐代的(B)。

(三下)A、张养浩B、孟郊C、白居易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A)。

(二下)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B、王昌龄《出塞》C、杜牧《江南春绝句》1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小学三年级学生诗词大会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2(部编版背景+60道小题)

小学三年级学生诗词大会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2(部编版背景+60道小题)

小学三年级学生诗词大会竞赛试题2第一部分:必答题(共六套题,参赛小组每组只能抽取其中一套题,并在组织人员宣读题目后依次作答)【必答题竞答规则】①每组由1号选手负责抽取套题序号;②每套题的第1道小题由1号选手负责作答,2号、3号选手依次答题并循环完成后续题目的作答;③选手答题时,同组其他队员不得提示或代替答题,否则按犯规处理,扣除5分;④选手每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得分。

第一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7小题,计70分)1.以下四首古诗中哪项属于袁枚的作品?( )A.《所见》B.《乞巧》C.《山行》D.《村居》2.“意欲捕鸣蝉”的下一句是什么?3.“白云深处有人家”的上一句是什么?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6.“骆宾王”、“孟浩然”、“白居易”、“朱熹”四位著名诗人中不属于同一朝代的有几位?( )A.1B.2C.3D.47.“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句诗的“鸟不惊”的原因是什么?( )A.这是只菜鸟B.是自家养的宠物鸟C.这是一只图画中的鸟D.鸟老了,反应不灵敏第二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7小题,计70分)1.以下四句古诗中哪项属于苏轼的作品?( )A.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B.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C.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D.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2.“一年好景君须记”的下一句是什么?3.“长河渐落晓星沉”的上一句是什么?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6.《望天门山》、《嫦娥》、《乞巧》、《饮湖上初晴后雨》四首诗中创作时代的有几首?( )A.4B.3C.2D.17.“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句诗中的“灵药”有啥作用?第三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7小题,计70分)1.以下四首古诗中哪项属于杨万里的作品?( )A.《古朗月行》B.《宿新市徐公店》C.《夜书所见》D.《赠刘景文》2.“又疑瑶台镜”的下一句是什么?3.“树头花落未成阴”的上一句是什么?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的劳动场景?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6. 以下著名诗人中不属于同一朝代的哪位?( )A.李白B.杨万里C.苏轼D.叶绍文7.“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诗的“蝉”也叫什么?第四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7小题,计70分)1.以下四句古诗中哪项属于高鼎的作品?(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C.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2.“儿童急走追黄蝶”的下一句是什么?3.“江上秋风动客情”的上一句是什么?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这句诗描写哪个季节?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6.《草》、《宿新市徐公店》、《春日》、《赠刘景文》四首诗中属于宋朝的有几首?( )A.1B.2C.3D.4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诗的“潋滟”是什么意思?第五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7小题,计70分)1.以下四首古诗中哪项属于贺知章的作品?( )A.《赠刘景文》B.《回乡偶书》C.《宿新市徐公店》D.《饮湖上初晴后雨》2.“过江千尺浪”的下一句是什么?3.“菊残犹有傲霜枝”的上一句是什么?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句诗中的“重阳日”是指农历哪一天?6.“李峤”、“李贺”、“李绅”、“李商隐”四位著名诗人中属于同一朝代的有几位?( )A.1B.2C.3D.4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句诗中的“雨”是哪个季节下的?( )A.春B.夏C.秋D.冬第六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7小题,计70分)1.以下四句古诗中哪项属于林杰的作品?( )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D.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2.“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下一句是什么?3.“无边光景一时新”的上一句是什么?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6.《赠刘景文》、《回乡偶书》、《夜书所见》、《古朗月行》(节选)四首诗的作者来自几个朝代?(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7.“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诗中的“不相识”原因是什么?第二部分:抢答题(共12道题)【抢答题竞答规则】①各代表队根据出示题目随机抢答;②代表选手抢到题后必须在五秒之内作答;③每道题抢答正确加10分,抢答错误扣10分;④选手必须在主持人发布口令后方可抢答,否则按犯规处理,扣除5分。

小学1-6年级古诗词考试(附答案)

小学1-6年级古诗词考试(附答案)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啊!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4、按要求写诗句: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的百挑不厌。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

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9、根据“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10、“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不错,正如一句诗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间;“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特点,“竹”具有刚强勇敢特点。

请写出《石灰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14、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

诗句是:1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静夜思》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闻官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小学三年级诗词大会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三年级诗词大会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三年级诗词大会竞赛试题第一部分:必答题说明:共六套题,参赛小组每组只能抽取其中一套题,并在组织人员宣读题目后依次作答。

【必答题竞答规则】①每组由1号选手负责抽取套题序号;②每套题的第1道小题由1号选手负责作答,2号、3号选手依次答题并循环完成后续题目的作答;③选手答题时,同组其他队员不得提示或代替答题,否则按犯规处理,扣除5分;④选手每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得分。

第一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7小题,计70分)1.“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的作者是()A.朱熹B.叶绍翁C.高鼎D.林杰2.“夜深篱落一灯明”的上一句是什么?3.“牧童骑黄牛”的下一句是什么?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6.在“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句诗中的“东吴”主要指哪里?()A.湖南省一带B.湖北省一带C.广东省一带D.江苏省一带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的“树”特指什么树?第二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7小题,计70分)1.《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A.李白B.杨万里C.杜甫D.苏轼2.“烟村四五家”的上一句是什么?3.“天门中断楚江开”的下一句是什么?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的风光?5.“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6.在《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的“庐山”在哪个省?()A.江西B.安徽C.云南D.广西7.“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词的“客”是指谁?第三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7小题,计70分)1.《古朗月行》的作者是()A.李白B.李峤C.李贺D.李商隐2.“长河渐落晓星沉”的上一句是什么?3.“篱落疏疏一径深”的下一句是什么?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6.在《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中“新市”在哪个省?()A.山西B.河南C.浙江D.河北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佳节”特指哪个节日?第四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7小题,计70分)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作者是()A.高适B.岑参C.苏轼D.孟郊2.“菊残犹有傲霜”的上一句是什么?3.“草长莺飞二月天”的下一句是什么?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6.在“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句诗中的长安现在是哪里?()A.北京B.西安C.南京D.洛阳7.“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这句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第五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7小题,计70分)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作者是()A.骆宾王B.李峤C.杜牧D.李商隐2.“飞在白云端”的上一句是什么?3.“家家乞巧望秋月”的下一句是什么?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句诗中“雨”特指什么雨?()A.春雨B.夏雨C.秋雨D.梅雨6. 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中的“西湖”现在哪个市?()A.昆明B.杭州C.西宁D.西安7.“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句诗的“君”是什么意思?()A.君王B.刘景文C.对古代男子的敬称,“您”的意思D.和“均”相似,表示“全部”第六套(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不扣分,共7小题,计70分)1.《回乡偶书》作者是()A.柳宗元B.贺知章C.高昂D.白居易2.“门泊东吴万里船”的上一句是什么?3.“意欲捕鸣蝉”的下一句是什么?4.体会诗句意境,判断“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一首诗描写哪个季节?5.“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这一句诗中的“七夕”是指农历哪一天?6. 在《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中的“新市”现在属于哪个省?()A.山西B.河南C.浙江D.河北7.《赠汪伦》一诗中的汪伦是哪个朝代的人?第二部分:抢答题(共12道题)【抢答题竞答规则】①各代表队根据出示题目随机抢答;②代表选手抢到题后必须在五秒之内作答;③每道题抢答正确加10分,抢答错误扣10分;④选手必须在主持人发布口令后方可抢答,否则按犯规处理,扣除5分。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课《古诗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课《古诗三首》一课一练试题(含答案)

1.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yuān yánɡ xiǎo xī méi zijiǎn shǎo méi huā lú wěi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诗一()江山一()春风一()花一()燕子一()鸳鸯三、选字填空。

①芽牙发________ 树________ 刷________ ________齿②惠思________想________念贤________ 实________③梅海大________ 蜡________ 杨________ ________水④短豆________小________子长________ 黄________ 四、把下列含有“春”字的诗句补充完整.(1)________,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2)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3)红豆生南国,________________。

(王维)(4)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

(贺知章)(5)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五、默写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类文阅读。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惜:()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尖尖角:()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 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泉水()柳枝()树荫()荷叶()荷花()蝴蝶()蜻蜓()3.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

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一、鸳鸯小溪梅子减少梅花芦苇二、首座阵朵只对三、芽芽牙牙思思惠惠海梅梅海短豆短豆四、(1)春眠不觉晓(2)春风吹又生(3)春来发几枝(4)二月春风似剪刀(5)春色满园关不住五、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完整word版部编版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词竞赛试卷

完整word版部编版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词竞赛试卷

部编版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竞赛卷_________姓名:班级:_________32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2道,每道题一分,共) 1、以下古诗不是李白的作品是:()(一下、《望庐山瀑布》(二上)B、《静夜思》A ))二上 D、《早发白帝城》(三上C、《登鹳雀楼》()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自孟郊《游子吟》,是一首等赞美()的诗。

(三下 D、师爱C 、母爱 A、友情 B、父爱) (一下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的作者是( C)。

C. 贾岛A. 李白 B.苏轼)4、李白的号是(D、少陵野老、太白居士C、青莲居士、香山居士A B C )的《村居》。

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鹞。

”这两句诗出自(二下) C、高鼎(A、郑燮 B、袁枚)二上(6.《敕勒歌》出自于(D )。

、北朝民歌、汉乐府 C、古诗十九首DA、《诗经》 B))(二上 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的意思是(、同“现”,呈现、露出 C、看见 B A、听见))修辞手法。

(一下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的是(A、比喻B、拟人C、夸张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句诗出自( B )的《山行》。

A、杜甫B、杜牧C、李绅(三上)1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A )。

(三上)A.因为B.坐下C.座位1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是( D )的诗句。

(二上)A、孟浩然;B、杜牧;C、杜甫;D、胡令能)一上()。

C 、李白的《古朗月行》中“又疑瑶台镜”的下句是(12.A.入竹万竿斜 B. 呼作白玉盘。

C. 飞在青云端13.被誉为“诗圣”的是(A )。

A、杜甫B、白居易C、范仲淹D、王安石。

14、《游子吟》的作者是唐代的( B )。

(三下)A、张养浩B、孟郊C、白居易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A )。

(二下)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B、王昌龄《出塞》C、杜牧《江南春绝句》1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练习题型完美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练习题型完美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练习题型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所见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忽然闭口立。

[1]补充古诗内容。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

[3]这首诗刻画了一个()的牧童形象。

A.天真烂漫B.调皮捣蛋C.富有心机[4]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清明:.纷纷:.欲断魂:借问:.[3]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

可是诗中的“______”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_____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______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

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

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________。

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_________、明快。

[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练习。

早发白帝城作者()_______________ ,千里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轻舟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多音字组词。

还huán(____________)hái(____________)重chónɡ(___________)zhònɡ(___________)[3]解词,再写出诗句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练习题型完美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练习题型完美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练习题型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宋词,其中“清平乐”是___________,“村居”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词写的是()A. 城市生活 B. 乡村生活[3]根据词的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位老人是一对白发夫妻,他们正在家辛勤地劳动。

(_____)(2)这首词表现了农家生活的闲适和劳动的快乐。

(_____)[4]“最喜小儿无赖”中,“无赖”表现了小儿子的_____________2. 古诗阅读。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清明”是指(____)。

A.清澈明净 B.清醒明白 C.二十四节气之一(2)“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是对行人的(____)描写。

A.动作 B.神态 C.外貌[2]诗中用“欲断魂”形容行人悲伤愁苦的样子,请你写出两个表示“悲伤愁苦”意思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雨纷纷”既形容春雨,也形容人的情绪。

(____)(2)“借问酒家何处有”是诗人杜牧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家。

(____)(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遥指”是摇着手指。

(____)3. 延伸阅读。

题画[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1]写句意。

桃花映水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正确的理解:牧童何处去?( )A. 牧童要到哪里去?B. 牧童去哪儿了?[3]回答:你觉得“牛背一鸥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你怎样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部编版2022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

部编版2022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

部编版2022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古诗《绝句》,回答问题。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我们课本上学习的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是一首五言绝句,而这一首则是________绝句。

[2]“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中以_______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得更加生动活泼。

[3]与“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意思对应的诗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_________,后写小牧童的____________,这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变化,写得既突然有自然,把小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2]本诗的题目是《所见》,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诗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___,我是从“_____”发现的。

[2]“夜书所见”中“书”的意思是____,“所见”指的是作者_______。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诗词鉴赏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诗词鉴赏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16.唐白居易
17.对比
【分析】
15.本题考查对古诗句的识记能力。
《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全诗如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6.本题考查对古诗作者及朝代的识记。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
17.本题考查对古诗中写作手法的理解。
古诗中的前两句,把平地上百花凋零的景象跟高山古寺中桃花刚盛开时的景象进行对比,突出自己对桃花盛开的惊喜之情。
D.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3.“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的意思是( )
A.欲望B.喜欢C.将要D.需要
24.这首诗表达了杜甫的( )之情
A.喜悦B.兴奋C.伤感D.愤怒
诗歌鉴赏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5.古诗讲究对仗。诗句中“迟日”对“________”,“江山丽”对“________”,“泥融”对“________”,“________”对“鸳鸯”。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人们在细雨绵绵的日子扫墓、祭祀先人
【分析】
1.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诗词歌赋默写。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在识记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诗句的意思,平时要多背诵和理解一些常见的诗句。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包括作者及写作背景。这样,同学们做题时会游刃有余。
2.
此题考查古诗词的理解感悟能力。《清明》写的是清明节,描写了人们在细雨绵绵的日子扫墓、祭祀先人,诗人借问牧童哪里有酒家,牧童遥指不答的情景。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中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必备的小学生古诗考试题目(附解答)

必备的小学生古诗考试题目(附解答)

必备的小学生古诗考试题目(附解答)第一题古诗《静夜思》的作者是谁?请写出古诗的前两句。

答案: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第二题古诗《登鹳雀楼》是哪位诗人的作品?请写出古诗的前两句。

答案: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第三题古诗《春晓》的作者是谁?请写出古诗的前两句。

答案: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第四题古诗《登高》的作者是谁?请写出古诗的前两句。

答案: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第五题古诗《静夜思》的写作背景是什么?答案:李白在长安时期,因思乡之情而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六题古诗《登鹳雀楼》描写的是哪座楼?在哪个地方?答案:描写的是江苏扬州的鹳雀楼。

第七题古诗《春晓》描写了春天的什么特点?答案:描写了春天的清晨景色,春天的鸟鸣声和生机盎然的气息。

第八题古诗《登高》描写的是登高时的什么情景?答案:描写了登高时的山川美景,以及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宏伟和壮丽。

第九题古诗《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话的意境是什么?答案:表现了李白在夜晚思乡时,通过床前明月的光景联想到故乡的冷寂和遥远。

第十题古诗《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话的意境是什么?答案:表现了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远眺山河壮丽景色,感慨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壮丽。

第十一题古诗《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话的意境是什么?答案:表现了孟浩然在清晨醒来时,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听到鸟鸣声,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第十二题古诗《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句话的意境是什么?答案:表现了杜甫登高时,感受到风的疾速和天空的广阔,听到猿猴的哀鸣,看到水清沙白和鸟儿飞翔的景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标准化试题及答案(共7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标准化试题及答案(共7套)

新部编版三语上标准化试题+课内阅读(附答案)1(标准化试题内容与本课所编知识点梳理同步)4.古诗三首一、标准化试题:1.(生字运用)根据拼音或语境写字词。

(1)教师节到了,我们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zèng sòng ()给liú()老师。

(2)歪xié()的小jìng()旁,几株cán jú()傲shuāng()挺立。

(3)yuàn zi( ) 墙壁上yìn( )画的图案有guīzé( ) 地pái liè( )着,看上去极其美丽。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石径.(jìn jìng)增.添(zēng zhēng)犹.如(yoūyóu)残.菊(cán chán )赠.送(zèng zhèng)斜.阳(yúxié)挑.促织(tiǎo tiāo) 橘.绿(jújǘ)橙.黄(céng chéng)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挑起帘子②挑担③挑夫④挑拨⑤挑战⑥挑选[tiāo]: [tiǎo]: .4.用“√”画出恰当的字组词。

(寒赛)假比(寒赛) 石(径经) (橙登)子(残钱)缺金(残钱) (增赠)加(增赠)言5.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

(1)停牟坐爰机林晩。

( ) A.坐下 B.乘车 C.因为(2)荷尽已无撃雨盖。

( ) A.尽头 B.全部 C.完,指凋谢(3)萧萧梧叶送寒声。

( ) A.风声。

B.雨声。

C.鸟叫声。

(4)停车坐爱枫林晚。

( ) A.乘,搭。

B.因为。

C.坐下。

(5)知有儿童挑促织。

挑( ) A.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B.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促织( ) A.青蛙。

B.蝈蝈 C.蚂蚱 D.蟋蟀。

6.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一至三年级古诗竞赛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32道,每道题一分,共32分):
1、以下古诗不是李白的作品是:()
A、《望庐山瀑布》(二上)
B、《静夜思》(一下)
C、《登鹳雀楼》(二上)
D、《早发白帝城》(三上)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自孟郊《游子吟》,是一首等赞美()的诗。

(三下)
A、友情
B、父爱
C、母爱
D、师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的作者是( C)。

(一下)
A. 李白
B.苏轼
C. 贾岛
4、李白的号是()
A、香山居士
B、太白居士C、青莲居士D、少陵野老
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鹞。

”这两句诗出自( C )的《村居》。

A、郑燮
B、袁枚
C、高鼎(二下)
6.《敕勒歌》出自于(D )。

(二上)
A、《诗经》
B、汉乐府
C、古诗十九首
D、北朝民歌
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的意思是()(二上)
A、听见
B、看见
C、同“现”,呈现、露出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的是()修辞手法。

(一下)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句诗出自( B )的《山行》。

A、杜甫
B、杜牧
C、李绅(三上)
1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A )。

(三上)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1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是( D )的诗句。

(二上)
A、孟浩然;
B、杜牧;
C、杜甫;
D、胡令能
12、李白的《古朗月行》中“又疑瑶台镜”的下句是(C )。

(一上)
A.入竹万竿斜 B. 呼作白玉盘。

C. 飞在青云端
13.被誉为“诗圣”的是(A )。

A、杜甫
B、白居易
C、范仲淹
D、王安石。

14、《游子吟》的作者是唐代的( B )。

(三下)
A、张养浩
B、孟郊
C、白居易
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A )。

(二下)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绝句》
1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两句诗出自于李白的( B )。

A、《赠汪伦》
B、《望天门山》
C、《早发白帝城》(三上)
17.我国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A )。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李商隐
1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的意思是( C )。

(二上)
A.想要把景物看到尽头,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B.想要看到一千里地方的景物,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C.想要把很远很远地方的景物都看到,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19.《咏柳》的作者是()。

(三下)
A、贺知章
B、李白
C、白居易
D、杜牧
20.《春日》的作者是()。

(三下)
A、杜甫
B、苏轼
C、郑燮
D、朱熹
21.《乞巧》的作者是()。

(三下)
A、李清照
B、李绅
C、林杰
D、胡令能
22.《嫦娥》的作者是()。

(三下)
A、李白
B、李商隐
C、陆游
D、孟浩然
二、趣填古诗。

1、在括号里填一种动物名称:(10分)
①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二下)
②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三上)
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下)
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二下)
⑤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上)
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上)
⑦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上)
⑧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一上)
⑨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三上)
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二上)
2.在空白处填一种植物名称:(6分)
①墙角数枝(煤),凌寒独自开。

(二上)
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一上)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下)
④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一上)
⑤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一下)
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下)
⑦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二上)
⑧(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三上)
⑨(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三上)
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二下)
3.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

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11分)
①(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上)
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上)
③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菊(绿)时。

(三上)
④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一下)
⑤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二上)
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二下)
⑦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二下)
⑧接天莲叶无穷(绿),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下)
⑨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二下)
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三上)
4.在括号里填上表示数字的词语。

①飞流直下()千尺,疑是银河落()天。

(二上)
②危楼高()尺,手可摘星辰。

(二上)
③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上)
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上)
⑤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下)
三、填空。

(21分)
1.清·高鼎有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纸鸢”我们称作(风筝)。

(二下)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出自于( 唐 )朝诗人( 刘禹锡 )的《望洞庭》。

(三上)
3. ,疑是地上霜。

(一下)
4. ,呼作白玉盘。

(一上)
5.远上寒山石径斜,。

(三上)
6. ,凌寒独自开。

(二上)
7.欲穷千里目,。

(二上)
8.,莲叶何田田。

(一上)
9. ,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下)
四、连一连。

1.(二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夜宿山寺》李白(一下)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李绅(一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敕勒歌》白居易(二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锄禾》北朝民歌(二上)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赠汪伦》孟浩然(一下)桃花潭水深千尺《梅花》王安石(二下)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高鼎
2. 诗仙杜甫
诗圣李白
诗鬼孟浩然
山水诗人李贺
边塞诗人王昌龄
四、判断题。

(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X”。

)(10分)
1.唐白居易《池上》中“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中的“不解”的意思是不能解决。

(×)(一下)
2.《山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三上)
3.《咏柳》是一首赞美夏天的诗。

(×)(二下)
4.白居易,他是一个热爱人民的伟大诗人,千百年来,被人们称作“诗史”。

(√)
5.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一下)
6.“乞巧”是我国古代节日,相当于现在的端午节。

()(三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春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