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7章 空气与生命 7.3 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 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名师教案设计 牛津上海

合集下载

空气中的氧气植物的生命之源

空气中的氧气植物的生命之源

空气中的氧气植物的生命之源空气中的氧气是植物的生命之源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不仅能够提供我们所需的食物和药物,还能够产生氧气,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而植物所需的氧气则来自于空气中的氧气。

本文将探讨空气中的氧气是植物的生命之源,并介绍植物如何利用氧气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植物的呼吸过程。

与动物一样,植物也需要进行呼吸来获取能量。

植物通过气孔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被称为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叶子的细胞中,其中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通过呼吸作用,植物能够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并将其用于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

除了呼吸作用,植物还进行光合作用来产生能量。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这个过程中,植物需要充足的氧气来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不仅能够为植物提供能量,还能够产生氧气,释放到空气中供其他生物使用。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和养分,通过叶子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

其中,氧气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通过气孔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并将其输送到细胞中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

氧气在植物的细胞中与有机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被称为氧化作用。

植物通过氧化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并将其用于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

除了为植物提供能量,氧气还参与了植物的其他生理过程。

例如,氧气参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的酶催化反应。

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的许多酶都需要氧气参与才能正常进行。

因此,氧气不仅是植物的生命之源,也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总结起来,空气中的氧气是植物的生命之源。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利用氧气产生能量,并将其用于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

氧气不仅为植物提供能量,还参与了植物的其他生理过程。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能量从哪里来)能量与生活新课件教学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能量从哪里来)能量与生活新课件教学
㈠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⑴ ⑵ ⑶ ⑹ ⑻ ⑽ ⑿ ⒀; ㈡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⑷ ⑸ ⑺ ⑼ ⑾ ⒁; 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⑶ ⑹ ⑽ ⑿ ⒀; ㈣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⑴ ⑵ ⑷ ⑺ ⑻ ⑼ ⑾ ⒁。
2(2012·重庆高一检测)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是指( D ) ①煤炭和石油的开采与技术有关,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煤炭和石油的开采是有 限度的,这叫能源短缺。 ②煤炭和石油资源是有限的,以今天的开采和消耗速度,石油储藏将在百年内 用尽,煤炭资源也不可能永续,这叫能源短缺。 ③煤炭和石油具有大量的气味,在开采、存放和使用过程中这些气味会聚存在 空气中污染空气,使环境恶化. ④大量煤炭和石油产品在燃烧时排出的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改变了空气成分, 使环境恶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实质:合成有机物, 储存能量
呼吸作用
分解
有机物(储能)+ 氧 线粒体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实质: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进行场所
叶绿体
线粒体
对光需求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在光下进行 有光无光均可进行
无机物合成有 机物
贮存能量
有机物分解成 无机物
释放能量
2.能源的大量使用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哪些问题?
①酸雨
②温室效应
③臭氧层的破坏
④土壤酸性化
⑤生态平衡的破坏……
能源危机和能源利用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与破坏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世
界性问题。
三 能源的开发
化石能源的不断枯竭,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迫使人们寻找和开发新能 源。而储量丰富、低污染、安全稳定的能源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最新】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7章 空气与生命 7.3 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 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教学课件

【最新】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7章 空气与生命 7.3 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 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教学课件
据《悉尼晨锋报》6月30日报道,一名印度男 子名叫,现年64岁,从1995年开始的8年时间中, 从未吃过一粒粮食,仅靠喝水和接受太阳光照射就 能活命,《印度时报》对此人做过详细报道后,引 起了美国NASA(NASA邀请到美国进行实验,科学家 想解开发生在这名印度男子身上的神奇之谜。
绿色植物的营养 ——光合作用
科学家是怎样发现光合作用的呢?
亚里士多德: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全部来源于土中 范 ·海尔蒙特:盆栽柳树称重实验
普里斯特利实验简介
科学家是怎样发现光合作用的呢?
亚里士多德: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全部来源于土中 范 ·海尔蒙: 盆栽柳树称重实验 普利斯特利:植物可以恢复因蜡烛燃烧而变“坏”了 的 之后,又经过英空恩气豪斯、谢尼伯、索绪尔、萨克斯等多 位科学家的研究发现:
探究活动2:
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绿 叶是否一定需要光才能
能够制造淀粉?
方法步骤
1暗处理 2选叶部分遮光照射 3沸水煮叶 4叶片脱色 5清水冲洗 6滴加碘液 7清水冲洗 8观察
结 论 1:
绿色植物只有在光照下才能制造淀粉
探究活动3:
绿色植物在制造淀粉时会 放出哪些气体?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将二氧 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淀粉,同时释放
出氧气的作用过程。——光合作用
什么是光合作用?
原料
动力 厂房
产品
光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氧化碳 +水 叶绿素 淀粉+氧气
探究活动1:
假设绿叶的光合作用能 生成淀粉,如何检验绿
叶中的淀粉?
(检验叶片中淀粉) 方法步骤
1沸水煮叶 2叶片脱色 3清水冲洗 4滴加碘液 5清水冲洗 6观察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空气与生命7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空气与生命7

空气的成分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主要成分的用途。

2.学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照试验,利用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方法进行类比找推断空气的主要成分。

2.用类比的方式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试验设计观念,学会科学地推断分析试验现象。

2.初步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科学地相识自然了解自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知道空气的成分2.驾驭氧气、二氧化碳、水的检验方法【难点】学会对试验现象的一般视察方法及相关描述,培育类比推断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打算: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教学器材:氧气、二氧化碳试管,用木塞塞住,火柴、酒精灯、碳酸氢盐指示剂、木条、澄清石灰水找出空气的成分教学器材:澄清石灰水、洗耳球、广口瓶、木条、火柴、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空集气瓶、氯化钴试纸、碎冰若干、粘纸、培育皿流程说明:五、训练与评价:一、基础型习题1、空气是由多种组成,其主要的成分有、、等气体。

(答案: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设计意图】课标中空气的组成,考查学生的学问与技能中的相识。

2、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无色气体中,木条复燃。

说明这种气体是。

(答案:氧气)【设计意图】课标中氧气的检验方法,考查学生的过程与方法中的推论。

【设计意图】课标中空气的组成与检验,考查学生过程与方法中的视察和推论。

4、下列哪一种气体可以使碳酸氢盐指示剂由红色变为黄色?……………()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答案:C)【设计意图】课标中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考查学生的过程与方法中的推论。

5、在大热天,将放入冰箱中的饮料瓶移入室内。

过一会儿,假如用干燥的氯化钴试纸接触瓶壁表面,试纸的颜色会有什么改变?………………………()A、没有改变B、由红色变成黄色C、由蓝色变成粉红色D、由粉红色变成蓝色(答案:C)【设计意图】课标中水蒸气的检验,考查学生过程与方法中的预料。

科学六年级的二学期 第七章 空气与生命

科学六年级的二学期 第七章 空气与生命

科学六年级的二学期第七章空气与生命《人类如何获取能量》设计者:卢湾区向明初级中学蔡律一、教学目标1、通过选择试剂,主动设计实验能比较与理解呼吸前后气体成分及温度的变化。

2、通过类比的方法认识人类和动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化学能。

3、由探究气体成分与温度变化,培养小组合作、乐于用自己语言表达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呼吸前后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难点】设计对照实验并评价实验结果。

三、教学准备1、探究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活动器材:水槽每组1个、吸管(能弯转)、试管每组6支、与试管相配的塞子、试管架、洗耳球、BTB试剂、碳酸氢盐指示剂2、探究呼出、吸入气体中水分活动器材:培养皿每组2只、无水硫酸铜、载玻片、烧杯3、探究呼出气体温度变化活动器材:体温计四、内容组织【活动设计】(一)、探究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活动目的:①通过让学生设计各种检验二氧化碳、氧气的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②通过自己选择试剂检验气体,理解呼吸前后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二)、探究呼出、吸入气体中水分活动目的:①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小组合作、用自己语言表达的意识;②同时通过设计“呵气”实验,知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水分。

(三)、探究呼出气体温度变化活动目的:通过“对体温计呼气”实验能比较与理解呼吸前后气体成分及温度的变化。

五、训练与评价【设计思想】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已知食物在氧气中燃烧时释放出能量、二氧化碳、水;知晓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检验方法;学生已知绿色植物获取能量方式;以及上半学期已学会如何进行科学猜测的技能的基础上,顺势引出动物获取能量的方式,可以从人类本身着手。

在活动7.13-1中直接用吸管通过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的气体更方便,也更卫生、安全。

另外,在这里打算增加BTB试剂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因为此反应效果明显,有利于学生探究增加成功的喜悦。

吸入的空气,用洗耳球模拟打入试管内更形象。

活动7.13-2中要强调设计对照实验的科学性,增加载玻片这一器材,引导学生设计多种活动探究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含水量的比较。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7课《能量从哪里来》(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pptx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7课《能量从哪里来》(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pptx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 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通过“食物链”图示讨论活动,知道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通过体验小电动机发电活动,知 道电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推理的方法,分析太阳能在生物体中的传递过程。通过 分析推理的方法,体会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探究实践: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图示,能够描述太阳能为我们 提供能量的过程。在观察体验小电动机发电时,能基于证据分析得出小电动机可以发电的结论,体会到小电动机转 速越快,发电越多。态度责任:在分析能量来源和转换过程时,认识到太阳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开发 绿色新能源的重要性。
四、研讨拓展1.资料阅读。书本第75页资料。2.布置课后任务:组装一辆太阳能驱动的小车,并测试。【设计 意图】在“做”中学,养成动手动脑学科学的好习惯,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音箱的喇叭发声时,最主要的能量转换方式是( 化为热能C.电
)。A.电能转化为声能B.电能转
能转化为磁能D.电能转化为光能2,下列用品使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oA.太阳能热水器B.新能源汽车
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分析太阳能的传递和电能的转化,建构不同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亲历小电动机能发电的实践,分析其中的能量 转化。
教学准备教师:1.课件优化2.手摇发电机、玩具小电动机
学生:手摇发电机、玩具小电动机(带齿轮)、尼龙线、发光二极管、导线、学习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 《能量从哪里来》能量与生活优质课件PPT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 《能量从哪里来》能量与生活优质课件PPT
• 能源的分类:
• 按属性分类: (1)可再生能源(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如: 太阳能、地热、水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 (2)不可再生能源(须经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 成而无法在短期内再生,如:煤、石油、天然气。
2021/02/21
5
• 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 (1)常规能源(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 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 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2)新能源(指采用新技术开发的可再生能 源)如: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生物质 能、氢能,风能等。
2021/02/21
6
• 能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环境问题: • 煤炭: ➢开发:农田塌陷--------土地,村庄 ➢利用:空气水源,江河湖海污染\ ➢石油: ➢运输泄漏,污染水域,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
10
2021/02/21
11
能量从哪里来
2021/02/21
1
• 人们用什么来做 • 他们起了什么作 饭,取暖,使汽车行 用? 驶,电器工作? • 提供能量
• 柴草,煤气,煤,天 • 你知道还有什么 然气,石油,电等 可以提供能量吗?
• 江河里的水流,太 阳光,流动的空 气……
2021/02/21
2
• 像他们这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 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能源。
2021/02/21
7
• 煤的开采对我们生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 引起地表塌陷、采掘的废矸石、排出 的废水污染水资源、废气污染空气、粉尘 影响植物生长、生产过程中的噪声等对地 面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2021/02/21
8
人类使用能源的几个阶段及发展趋势
生物质阶段
化石燃料阶段
液体燃料阶段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下《第7章空气与生命》ppt课件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下《第7章空气与生命》ppt课件
P51
知识框架
对比
综合训练
对比
质量指数
作业
污染与危害
P51
氧气
其他成分1%
氮气
二氧化碳 0.03% 稀有气体 0.94%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
例1:某兴趣小组研究冲饮“维C泡腾片” 后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 实验准备:用集气瓶收集满3~4瓶冲饮“维C 泡腾片” 逸出的气体。 实验步骤: (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发现木 条未复燃,则说明该气体主要成分不是 氧气 气 体。 (2)向另一瓶气体中倾倒澄清石灰水,振荡 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该气体中一定 大量含有 二氧化碳 气体。
燃烧 需要
产物 高温
二氧化碳 (原料/产物)
温度 (常温/高温) 火焰 (产生/不产生)
产物 常 温
不产生 缓慢有序
产生
剧烈
能量释放 (缓慢/剧烈)
1、用水浇灭 2、把沙倒在着火处 3、釜底抽薪 4、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a、取走燃料 b、切断氧气供应 c、降低温度
可燃物 取走可燃物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空气 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质 量状况。 目前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银边天竺葵叶缘呈白色的原因是: 无叶绿体 (2)实验时把天竺葵预先放在黑暗处48小时处理的目的是 消耗掉叶片内的淀粉 b (3)滴上碘液后,叶片上 部位(用图中字母回答) a、c 变蓝色, 部位不变蓝色。 (4)比较a、b两处实验结果,可证明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比较b、c两处实验结果,可证明 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 。

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PPT课件(初中科学)19张)

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PPT课件(初中科学)19张)
3、清水漂洗的作用是什么?
洗去叶片上残余的酒精。
4、为什么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数日?
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被消耗尽。实验中鉴定的淀 粉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
放在 黑暗 处(2~ 3)天
探究结果: A袋中的叶片_没__有__产__生___淀粉; B袋中的叶片_产__生__了___淀粉。
原因:A袋内没有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取了)。
把处理过的天 竺葵放在阳光下照 射3~4小时。
摘下叶片,去掉铝箔。
把叶片放在沸水中约一分钟。 目的:将叶片的细胞杀死。
酒精脱色 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 小试管中,隔水加热,使叶 片的绿色退去。
取下铝箔,把叶 片放在沸水中
将叶片放入酒精溶液水 浴加热
当叶片变 为黄白色
清水漂洗
注意保持叶 片的完整性
酒精易燃、易挥发,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 不能直视烧杯口。
3、清水漂洗的作用是什么?
洗去叶片上残余的酒精。
4、为什么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讨论:
1、为什么要将叶片用酒精脱色?
酒精溶解叶绿素,消除叶绿素对颜色的的影响, 使实验现象明显。
2、为什么酒精脱色时要隔水加热,而不直接加热?
酒精易燃、易挥发,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不能直 视烧杯口。
结论: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彩叶草用酒精脱色处理后,加碘液视察颜色的 变化,并对这种现象加以解释。
原叶
脱色中……
脱加色碘后液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时产生什么气体?
可用什么方法收集和检验氧气?
水生绿色植物 结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二氧化碳
淀粉
氧气
放入培养皿,向叶片滴加碘酒,视 察现象。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空气与生命7.4动植物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人类的呼吸教案设计牛津上海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空气与生命7.4动植物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人类的呼吸教案设计牛津上海版

人类的呼吸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呼吸系统中各器官的主要作用。

2、知道呼吸的机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讨论和比较器官之间的形态特征,了解各个器官在呼吸中的作用。

2通过观看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理解呼吸中气体交换的奥秘。

3通过呼吸模拟装置,了解呼吸的基本机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实验观念,学会科学地判断分析实验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呼吸系统中各器官名称和作用。

难点:呼吸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准备:人体呼吸系统模型、人类呼吸模拟装置六、训练与评价一、基础型习题1、呼吸时,气体从进入,经过最后到达。

(答案:口和鼻,气管,肺)【设计意图】2、肺是由许多构成的,其外布满毛细血管。

氧气通过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答案:肺泡,扩散)3、仔细阅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的橡皮膜代表人体的哪一部分?…………()A、皮肤B、膈C、肺D、肋骨(答案:B)(2)装置中的气球代表人体的哪一部分?……………()A、气管B、支气管C、肺D、鼻孔(答案:C)(3)以上模型主要用来显示人体哪种结构在呼吸时的作用?………………………………………………………()A、气管B、支气管C、肋骨D、膈(答案:D)(4)当橡皮膜被向上推移的过程中,下列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答案:D)4、右图显示了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的空格内填入有关结构的名称:(答案:左边至上而下:鼻、气管、支气管;右边至上而下:咽、肺)(2)A、B、C三个部位分别表示什么结构名称?A:; B:; C:。

(答案:膈,肺泡,肋骨)(3)试说明A、C两部位在呼气过程中的作用:(答案:呼吸时,膈会向上推,肋骨下降,回到原位,此时胸腔内气压增大,把气体推出肺外。

)评价:。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空气与生命7.3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名师教案设计牛津上海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空气与生命7.3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名师教案设计牛津上海

⼩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空⽓与⽣命7.3⽣物体如何获取能量绿⾊植物如何获取能量名师教案设计⽜津上海绿⾊植物如何获取能量⼀、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合作⽤的发现历史,从理论研究上认识光合作⽤。

2、过程与⽅法: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探索光合作⽤的原料、产物、条件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学会⽣命科学⽅法中的控制变量法。

②运⽤合作学习的⽅法,将实验结果进⾏分析处理,最后归纳出光合作⽤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进⼀步培养学⽣进⾏探究时注重各环节科学性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绿⾊植物通过光合作⽤获取能量知道绿⾊植物进⾏光合作⽤的原料、产物、条件。

难点:设计探索光合作⽤的原料、产物、条件等各种实验活动。

三、教学准备:1、探究光合作⽤的原料:天竺葵、碱⽯灰、透明塑料袋2、探究光合作⽤的产物:(1)淀粉:天竺葵(预先饥饿2-3天)、铝箔、夹⼦、淀粉⽔溶液、碘液、酒精、酒精灯、⽕柴、试管、烧杯;(2)氧⽓:玻璃管、⽊塞、漏⽃、⽔藻、烧杯、、⽊条、⽕柴3、探究光合作⽤的条件:洒⾦桃叶珊瑚树叶、碘液、酒精、酒精灯、⽕柴、试管、烧杯四、教学流程:会利⽤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科学实验,并积极性进⾏评价与完善。

作业教师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根据实验⽅案实施实验探究活动。

五、训练与评价:训练:⼀、基础型习题1、很多植物的叶⽚呈绿⾊,这是由于叶⽚内含有⼀种称为的物质。

(答案:叶绿素)2、在检验叶⽚中是否含有淀粉时,我们常利⽤脱去叶⽚的颜⾊。

(答案:酒精)3、检验淀粉所⽤的试剂是。

(答案:碘液)4、把⼀株绿⾊植物置于⿊暗的环境中,两天后叶⽚中的淀粉含量会。

(答案:减少/消耗)5、下图列出的是“绿⾊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的相关步骤,但次序是打乱的。

(1)实验的正确步骤应该是:(答案:D→C→A→B)(2)为什么要把叶⽚先放在沸⽔中?(答案:把叶⾁细胞杀死)(3)步骤A有什么作⽤?(答案:除去叶绿素)⼆、拓展习题6、在17世纪以前,⼈们认为植物增重的物质全部来源于⼟壤,是不是这样呢?1642年,⽐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提出质疑并⼤胆做出猜测:柳苗的增重是来⾃于⽔,之后进⾏了著名的柳树⽣长实验(如下图)。

六年级生物下册7.4动植物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教案上海教育版

六年级生物下册7.4动植物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教案上海教育版

第五章能与能源人类活动离不开能能的形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与区分不同形式常见的能2、过程与方法: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能的形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能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与区分不同形式常见的能教学难点:列举势能的例子教学过程:一、引言让学生观看资料短片《太阳的能量》让学生初步接触能的概念。

二、人类活动离不开能让学生阅读书本,指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

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离开了能会带来哪些的不便。

学生将讨论的意见汇总,教师注意学生忽略的能的形式,举例并引出下面的课题三、能的形式让学生阅读书本,并完成P4页的学习重点,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师讲解:生活中常见的能的形式。

四、作业练习册:第一、二页教后感学生对关于太阳及其能量产生的资料片非常感兴趣。

分组讨论也很积极,课堂气氛很活跃。

对动能、势能和化学能如果有相应的资料片会更好。

简单的能的转化能的转化器失控的能的转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列举一些常见的能的转化实例2、过程与方法:观察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制作简单的能的转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失控的能的转化对人类造成的不良影响,培养安全使用能源的意识。

课时:二课时教学重点:知道能的转化器是将一种形式的能转化成其它的形式教学难点:知道某些能的转化过程中涉及多种形式的能同时存在教具:酒精灯单摆有发条的玩具车橡皮筋教学过程一、引言提问学生:通电的导线蕴藏什么能?通电的电灯呢?电灯的光能来自哪里呢?引出课题:简单的能的转化二、简单的能的转化让学生观察点燃的酒精灯,一起考虑这个过程当中能的转化。

讨论完成书本:P5—P9页的内容讲解之前提示学生能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其它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的物体,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一起讨论完成书本P5—P9页的内容。

(穿插单摆和有发条的玩具车实验)三、能的转化器能的转化是由能的转化器完成的。

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

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

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
设计思想:
六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他们非常喜欢动手实验。

本节课安排学生在生物实验室开展活动,教师引导他们通过分组合作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分享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会检验绿叶中是否含有淀粉,学生通过检验叶片上遮盖局部与非遮盖局部中是否含有淀粉,学会这一技能。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将光合作用产物一起讲,把探究绿色植物在阳光下产生氧气调整到活动二展开。

因为时间的关系,活动二:探究绿色植物在阳光下产生氧气,采用播放视频的方法。

在光合作用所需条件〔二氧化碳、叶绿素〕的探究活动中采用播放课件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一、教学目标
1、用检验淀粉的方法学会找出绿叶中是否含有淀粉。

2、实施实验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及产物。

3、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进展探究时注重各环节科学性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1、了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
2、了解绿色植物进展光合作用的场所、所需的条件及产物。

【难点】学会检验绿叶中是否含有淀粉。

三、教学准备
实物材料:
天竺葵预先饥饿2-3天,一株用星形叶夹夹好,预先太阳光或灯光光照3-4小时,淀粉糊、碘液、酒精、酒精灯、火柴、烧杯、试管、三脚架、石棉网、镊子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视频
完成练习册P53第13题,P54第16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7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7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7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点
一、绿色的“能量转换器”:
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通过光合作用将它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从而获取能量,所以,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

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1、绿色植物使生物圈的空气中的碳、氧平衡。

2、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3、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

4、分泌抗生素,杀死空气中的病原菌。

三、天然的“蓄水池”:
1、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2、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

3、绿色植物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从而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7章 空气与生命 7.4 动植物与大气间

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7章 空气与生命 7.4 动植物与大气间
8 ( 左肺 )
2、肺中有大量的肺泡,肺泡有一些与气体交换相 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1)__肺_泡_数目极多,大大扩大了气体交换的 总面积;
(2)肺泡外面布满 毛_细_血_管_;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_很_薄__,仅由_一_层_上_皮
_细_胞_构成,有利于肺泡呼吸
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气体成分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水
其他气体
吸入气体 21% 0.03% 78% 0.07% 0.9%
呼出气体 16% 4% 78% 1.1% 0.9%
呼、吸比较 少了 多了 不变 多了 不变

呼吸系统 呼吸道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的组成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都很薄(一层上皮细胞) 换
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胸腔的底部有一块肌肉,把胸腔和腹腔分隔 开来,称为横膈。
每两根肋骨之间有两组肌肉,分别称为肋间内 肌和肋间外肌。
试一试:填出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名称
1( 鼻 ) 2( 喉 )
3 ( 右支气管) 4 (右肺 )
5( 咽 )
6 ( 气管 ) 7 (左支气管)
(一)肺的位置
位置: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二)、肺的内部结构
左、右支气管分别 进入 左、右两肺, 形成树枝状的分支 (细支气管)
树枝状分支的末 端形成许多肺泡
上 皮 细 胞
毛 细 血 管
肺泡外面包 绕着毛细血 管
肺泡的特点
1.肺泡数目多,面积大 有

2.肺泡外布满毛细血管
于 气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交

2023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7.3《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ppt1

2023春上海教育版生物六下7.3《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ppt1

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2、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难点) 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重点)
能量的摄取
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物
食物中的 营养成分
水分 无机盐 维生素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提供能量
问题: 食物中到底含有多少能量,又怎么 来表示和验证呢?
P30 探究活动: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消化系统 食物
呼吸系统 氧气
循环系统 细胞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能量
维持人体 各项生命活动 维持人体 正常体温
▪ 我们是在静坐的时候消耗能量多 还是运动的时候消耗能量多?
▪我们是在走路的时候消耗能量多 还是跑步的时候消耗能量多?
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分析讨论,P34正文
说说你的看法?
1、食物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热量,这说明 了什么?
食物中蕴含着能量。
2、不同食物的热价为什么有较大的不同? 与组成食物的有机物种类有关。
3、你所测出的食物的食物热价符合其实际热 价吗?为什么? 不符合。因为食物燃烧不充分,燃烧过程中 热量有散失,有少部分加热了试管。
据测定:
▪ 糖类的热价为17.15千焦/克 ▪ 蛋白质的热价为17.15千焦/克 ▪ 脂肪的热价为38.91千焦/克
D 2、我们吃的下列哪种食物中含蛋白质最多( )
A、葡萄 B、饼干C、蔬菜 D、鱼
B 3、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
A、脂肪 B 、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C 4、等量的食物中,下列哪种食物燃烧释放的能量最多?( )
A 、馒头 B、面包
C 、 花生 D 、玉米
B 5、人呼吸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空气与生命7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空气与生命7

燃烧过程与能量释放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相识食物燃烧时须要氧气,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学会食物在氧气中燃烧试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食物在氧气中的燃烧试验确定燃烧过程中的产物并相识其能量释放过程。

2.初步学会用限制变量法的思想设计试验,能科学地分析试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试验设计观念,学会科学地推断分析试验现象及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相识食物在燃烧的过程中须要氧气,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热量。

【难点】学会用限制变量法设计试验并分析试验结果,树立科学的试验设计观念,学会科学地推断分析试验现象。

三、教学打算:【食物在氧气中燃烧】器材:酒精灯、火柴、燃烧匙、集气瓶、氧气袋(内装氧气)、干燥的氯化钴试纸、澄清石灰石溶液、学生自带的干燥食物(如薯片、饼干、面包、花生、稻米等。

)。

【食物燃烧时释放出能量】器材:酒精灯、火柴、燃烧匙、试管、试管夹、酒精温度计、蒸馏水。

【不同食物燃烧释放能量的比较】器材:酒精灯、火柴、燃烧匙、试管、试管夹、酒精温度计、蒸馏水、电子天平、10mL量筒、胶头滴管。

学生自带的干燥食物(如薯片、饼干、面包、花生、稻米等。

)。

四、教学过程流程说明:五、训练与评价:(一)、基础型习题1、食物中的能是以形式存在的。

当食物燃烧时,会转化成能和能。

(答案:化学能、光、热)【设计意图】课标中常见物质中蕴含的能的形式及其转化,考察学生学问与技能中的相识。

2、空气对我们极为重要,食物燃烧时,须要大量的。

(答案:氧气)【设计意图】课标中食物的燃烧,考察学生学问与技能中的相识。

3、图中所示的是某同学进行“燃烧食物”试验中,正在把燃烧的食物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试验中会产生下列哪些现象?…………………()①集气瓶的内表面上附满了小水珠;②燃烧中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集气瓶变温煦。

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

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
暗处理 叶片局部遮光处理 给以光照 脱去叶绿素 漂洗、滴加碘液 观察叶色变化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暗处理)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遮光)
3、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去纸)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 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脱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
片滴加碘液。
(加碘)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了
什么变化。
(观察)
提出问题:
1、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使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2、为什么要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 什么?
防止酒精的快速蒸发影响叶绿素溶解, 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3、叶片脱色之后变成什么颜色?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用酒精去掉叶绿素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
绿色植物 的光合作用
基础部分
光合作用
有机物 水
氧气
二氧化碳
光能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原料 条件
产物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提高与拓展
如何选材来验 证植物的光合 作用的条件是
叶绿体?
绿色植物在制造淀粉是会放出哪 些气体?
问题导学:
1、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或卫 生香)插进玻璃管内,观察到什 么现象? 2、通过这个小实验能得到什么 结论?
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 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 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从理论研究上认识光合作用。

2、过程与方法: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学会生命科学方法中的控制变量法。

②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将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归纳出光合作用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时注重各环节科学性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
知道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

难点:设计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等各种实验活动。

三、教学准备:
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天竺葵、碱石灰、透明塑料袋
2、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1)淀粉:天竺葵(预先饥饿2-3天)、铝箔、夹子、淀粉水溶液、碘液、酒精、酒精灯、火柴、试管、烧杯;(2)氧气:玻璃管、木塞、漏斗、水藻、烧杯、、木条、火柴
3、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洒金桃叶珊瑚树叶、碘液、酒精、酒精灯、火柴、试管、烧杯
四、教学流程:
会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
科学实验,并积极性进行评价
与完善。

作业教师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根据实验方案实
施实验探究活动。

五、训练与评价:
训练:
一、基础型习题
1、很多植物的叶片呈绿色,这是由于叶片内含有一种称为的物质。

(答案:叶绿素)
2、在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时,我们常利用脱去叶片的颜色。

(答案:酒精)
3、检验淀粉所用的试剂是。

(答案:碘液)
4、把一株绿色植物置于黑暗的环境中,两天后叶片中的淀粉含量会。

(答案:减少/消耗)
5、下图列出的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的相关步骤,但次序是打乱的。

(1)实验的正确步骤应该是:
(答案:D→C→A→B)
(2)为什么要把叶片先放在沸水中?
(答案:把叶肉细胞杀死)
(3)步骤A有什么作用?
(答案:除去叶绿素)
二、拓展习题
6、在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植物增重的物质全部来源于土壤,是不是这样呢?1642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提出质疑并大胆做出猜测:柳苗的增重是来自于水,之后进行了著名的柳树生长实验(如下图)。

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众多科学家在海尔蒙特的实验的基础上,渐渐拨开了迷雾,最终清晰地认识了光合作用的本质。

1779年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这一净化空气的气体被后人称之为氧气。

1782年谢尼伯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804年,索热尔证明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

1864年,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1)分析海尔蒙特实验前后柳苗和干土的重量有何变化?。

(答案:柳苗增重74.4kg,干土只减少0.1kg。


(2)海尔蒙特通过此实验得出柳苗的增重只是来自于水,通过你之前的学习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说明他忽视了哪些因素?。

(答案:不正确,忽视了空气/二氧化碳、光照等因素。


(3)通过对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和了解,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

(答案:感受到科学发现离不开科学家们前赴后继的努力和智慧,人类对于某些事物的科学认识和发现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等等,合理即可。


7、任意选择一个你认为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探究问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实验物品:
实验步骤:
(1)目的:。

(2)目的:。

(3)目的:。

(4)目的:。

(5)目的:。

(6
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不需要。

(答案:Ⅰ:阳光;生长茂盛的绿色植物、铝箔或不透光的硬卡片等;(1)用铝箔或不透光的硬卡片遮住部分叶片,阻止阳光照射;(2)暗处理,使叶片内的淀粉耗尽;(3)将叶片放入沸水中约1分钟,杀死叶片细胞;(4)将叶片放入酒精水浴5约分钟,将绿色物质溶解出来;(5)冲净叶片,去除酒精;(6)滴加碘液淹没叶片片刻之后冲洗掉多余的碘液,便于观
Ⅱ:二氧化碳;生长茂盛的绿色植物、透过的塑料袋、少量碱石灰等;(1)用透光的塑料袋包裹部分叶片并在其中放入少量碱石灰,除去二氧化碳;(2)暗处理,使叶片内的淀粉耗尽;(3)将叶片放入沸水中约1分钟,杀死叶片细胞;(4)将叶片放入酒精水浴5约分钟,将绿色物质溶解出来;(5)冲净叶片,去除酒精;(6)滴加碘液淹没叶片片刻之后冲洗掉多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