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的理念谈大学的教育理念
大学精神文化与大学理念
二、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
4、大学精神文化的个性 高校特色即文化特色,精神文化的个性标 识比其他个性标识更具内涵、更为彰显。 高校特色的意义:来自工具理性与价值理 性视角的认识。 工具理性——生存战略:形成竞争力。 价值理性——发展战略:形成发展力。
二、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
现代高性解读: (1)特色与特色化;(2)特色与特点;(3)特 色与特色项目。学校内部文化的多元与个性。 特色的共识性:脱口而出、众口一词、异口同声。
二、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
1、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性 继承的发展与创新的发展。“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 遗传与环境的产物”(阿什比)。 当前大学精神文化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 一是高校都珍视自己的历史,但并不知道悠长的办 学历史究竟为学校积淀下来哪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而 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今天的高校办学究竟意味着什 么,或者说有什么作用,也就是如何转化为今天学校 办学的文化资源。
二、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
特色和品牌的形成过程:特色目标——特 色——品牌。这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过 程。 品牌的公认度和影响力:从原创到普适。
请批评指正! 谢谢!
一、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认识
大学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 化。三者密切联系。 大学精神文化体系包括大学精神、理念、校 训、校风、学风、教风和管理作风等精神文化 元素。价值层面的文化元素(大学精神、理念、 校训)与实践层面的文化元素(校风、学风、 教风和管理作风)。
2、大学精神文化形成的途径 ——自然嬗变:文化自然 ——主动建构:文化自觉 从文化自然到文化自觉,体现了现代大学 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二、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
一所高校的历史悠久并不必然带来文化的厚重, 也未必就是学校的财富。 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的关系。如果说任何一所高 校都有自己的理念,但不是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精 神。校训:从理念到精神的过程。 二是有些高校并不知道现代大学文化形成的路径 在哪里。自然物的教育诠释:来自于木绵文化的启示; 文化传统的现代诠释:来自于校训的启示。
大学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方式
大学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方式大学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其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学理念大学教学理念是指大学对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理念和观念。
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也是大学教学理念的核心。
大学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为主要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大学教育更加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品质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
二、教育方式大学教育方式是指大学教师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
传统文化注重师德和师风,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同时,大学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大学教育方式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美的境界。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通过文艺活动和文化体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观念,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教育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同时,大学教育也应该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与现代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通过传统文化的启迪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谈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代大学生教育
谈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代大学生教育中国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精神遗产,包括思想、道德、礼仪、艺术、文学、哲学等各个方面。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基。
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在学习、生活中都应该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培养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感悟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把握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杨利平,2017年)。
其次,中国文化传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文化注重伦理道德、礼仪规范,提倡的是“中庸之道”,以“仁、义、诚、信”为核心价值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在当代社会,这种和谐相处的理念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特征。
通过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传统,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魂的高素质人才。
最后,中国文化传统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人生规划。
传统文化具有深度的内涵和高度的思辨性,它的核心精神是“天人合一”,倡导追求“道与德”。
对于人生规划,传统文化鼓励人们寻求一种更高的境界和理想,以人为本,融合自我的价值追求与社会责任。
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世界,规划未来,树立追求卓越、适应未来社会市场需求,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人生目标。
总之,中国文化传统是传承千年的宝贵财富,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育工作者应该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根本,建立起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大学生也要勇于接纳和融入传统文化,在学习、生活中拥有文化自信和历史担当,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由文化的理念谈大学的教育理念
动 物性 。“ ” 就是 变 化 的意 思 ,“ ”由 “ ”字 旁 加 一 个 化 化 人
匕首 的 “ 匕”组 成 , 明 人 摆脱 动 物 性 的 变 化过 程 是 相 当痛 说 苦 的 。“ ”还 有 “ 头 彻 尾 、彻 里 彻 外 ”的意 思 ,全部 的变 化 彻 化 、 完 全 脱 离 动 物 界 的 变 化 是 人 的最 高 境 界 。把 “ ”与 文 “ 化”合 在 一 起 , 文 化 ”就 是通 过 文 饰 改 变 事物 的本 然 状 态 , “ 对 人 而 言 就 是 改 变 人 原 初 的 野 蛮 状 态 ,通 过 “ ”使人 发生 文 变 “ ” 这 就 是 文 化 。 化 作 为 动 词 , 者 说 从 动 词 的 角 度 化 , 文 或 来 理 解 的文 化 ,它 至 少 包 含 了 以下 几 层 含 义 。首 先 ,它 表 示
维普资讯
现 代 教 育 N- 学
高 教 研 究
MO E N E UC TO CE C D R D A I NS IN E
20 0 6年第 6 期
由文 化 的 理 念 谈 大 学 的教 育 理 念
赵 庆 杰
刘 曙 辉
[ 摘 要 ] 当今 大 学 教 育 理 念 的 某 些 欠 缺 在根 本上 源 于A. 对 于 文化 的不 当理 解 ,因此 ,更 新 对 文 化理 4 0
文 化是 什 么 ?这 是 一 个 需 要 重 新 定 义 的 问题 。一 般 人们 将 文 化 理 解 为 是 人 类 在 社 会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中所 创 造 的物 质 财 富 和精 神财 富 的 总 和 , 括 物质 技 术 、社 会 规 范 和 观 念 精 包 神 等 ,也 即一 般 把 文 化 作 为 一个 名 词 来 看 待 。 从这 样一 个 角 度 出 发 ,能 否 让 我们 真 正理 解 文 化 ?能 否 真 切 地把 握 文 化 的本 质 ?这 还 像 是 有 些 隔靴 搔 痒 ,好 像 文 化 不过 是人 创 造 的一 大堆 有 形 的 和 无 形 的 东 西 而 已 , 管 这 些 不 东 西 是 什 么 、 人 有 什 么用 处 , 此 之 外 没 有 太 多 的 含 义 了 。 对 除 所以 , 我们 经 常 对 一 些 叫 做 “ 化 ”的 东西 感 到 不 置 可 否 。 文 比 如 , 的调 皮 的学 生 也 仿 照鲁 迅 儿 时 的做 法 在整 洁 的课 桌 上 有
大学育人理念的演变与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育人理念的演变与文化素质教育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社会地位越来越突出,大学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反思和修正。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强化文化素质教育,重点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关键词:理念;育人;文化素质教育一、西方大学育人理念的演化西方大学开始于欧洲中世纪。
由于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以发展,从而萌芽了大学教育。
中世纪的教育始于基督教的寺院,主要传授初步的读写算,以维持社会极低水平的文化生活。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中世纪的大学在僧院和大主教学校不能满足人们文化生活上的需求中诞生。
起初分文、法、医、神四科,以宗教和世俗教育为主,由学生和教师组成一种自治的学术团体。
虽然由于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性,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但它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奠定了大学自治的传统,为文艺复兴储备了精神力量。
随着欧美各国相继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大学育人观发生了革命化的变革:反对僧侣主义教育,推行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教育”教育,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要求解放人的个性,恢复人的价值,发展人的能力。
当时的大学正如19世纪中叶生滓学者纽曼指出的,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培育绅士的地方。
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德国大学肩负起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功能,从事“创造性的学问”成为教师的职责之一。
当时德国学者耶士培(Karl Japers)概括性描述:真正的大学必须具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学术性之教学,二是科学与学术性的研究,三是创造性之文化生活。
美国大学既继承了德国大学重研究之传统,又继承了英国大学重教学之传统。
二战后,超出了德、英的模式,追赶时代,与市场结合,成为社会的“服务站”,从而建立起世界公认的现代大学的主流模式: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
20世纪初,美国大学吸收英国大学教育淡化专业、强调基础的经验,开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思考、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广博知识和应变能力,改变过去专门化教育体制,重视培养通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解析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解析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作为现代社会中最具有教育意义和影响力的学府,承载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而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作为传统文化中对于大学教育的理想追求,凝聚了丰富的教育智慧和人文精神。
本文将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个方面解析大学之道的内涵,探讨其在当代大学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
“明明德”即是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
人民性、仁爱之德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要以德为先,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培养高尚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素养,并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锤炼学生的品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大学还要充分发挥崇德尚能的教育价值,推崇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并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秉持诚信和正直的科研态度和职业操守,最终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之才。
“亲民”即是以民为本,回归人文关怀。
大学的根本宗旨是造福人民,所以大学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才能,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平等、全面的教育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大学还应以实际需要为依托,服务民生,服务社会,通过深入社会调研,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最终成为具有高度使命感和社会担当的优秀人才。
“止于至善”即是追求最高境界的美好。
大学教育要高瞻远瞩,立足人类文明发展全局,提升学术研究层次和水平,积极探索科学真理、人文精神和社会进步的新途径,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为人类的共同理想和未来的美好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秉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道,对于拓展大学教育内涵和意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仁爱之德的人才和服务人民的人才,这是大学育人理念的本质要求。
以民为本、回归人文关怀,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内在动力,以实际需要为依托,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是实现大学办学目标的根本出发点。
开学发言稿:向新生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
开学发言稿:向新生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亲爱的新生们:首先,我代表整个学校的教职员工,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相信大家都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期待进入这个充满智慧和知识的学堂。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
第一,关于教育理念。
我们学校秉承着“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这不仅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通过体验和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我们相信,只有真正理解、实践和运用,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第二,关于办学特色。
我们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们的课程设置不仅包括传统的学科学习,还涵盖了各类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里,你们将有机会参与到各类科研项目、实验实训和社会实践中,拓宽自己的眼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关于师资队伍。
我们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强素质的师资队伍。
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扎实的造诣,同时也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们将为大家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指导和关爱,协助大家全面发展。
我们学校还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激发思维的火花。
我们相信,有了这样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你们一定能在这里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第四,关于学校资源。
我们学校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校园文化资源。
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实验室设备齐全,科研实力雄厚。
此外,学校还积极提倡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比赛,锻炼自己,完善自己。
第五,关于学校校风校纪。
学校一贯秉持严谨治学的原则,强调诚信和纪律。
我们希望每一位同学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培养自律和责任感。
只有在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大家才能专注于学习,追求更高的目标。
第六,关于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学校注重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学校会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讲座、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艺术和文化中感受美的力量。
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影响1. 引言校园文化是大学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包括学校良好的教育理念和办学传统,还包括学生们的行为准则、社交方式和精神世界。
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
2. 教育理念与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传统。
具有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一所注重发展创新精神的学校会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并将其视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价值体验。
同样,一所重视助人为乐的学校会倡导公益行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3. 课程设置与活动组织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课程设置和各类活动组织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学可以开设相关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如伦理道德、公民教育等,以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自我、他人和社会。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类主题讲座、论坛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看法,拓宽大学生的思维视野。
4. 学生组织与社团活动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大学生能够参与到共同目标、共同责任的项目中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比如,加入公益协会后,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来关爱他人,倡导正能量。
5. 校风与师风建设优良的校风和师风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有着无形却深远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注重培养正直、宽容、务实、创新等良好品质,并将其倡导到每一个角落。
师资队伍是校风与师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优秀而具备道德操守和专业素养得教职工能够身教言教,并以身作则地引导大学生做正确选择。
6. 影响与启示沉浸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大学生将受到积极塑造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人,在思想上也会受到一定程度上膨胀。
因此,对于大学而言, 构建良好健康传播渠道, 对价值观进行适量引导, 是根本之策。
并非是不重视自由度问题, 而是提供高质量之余按需求提供一部分引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在高校育人功能上的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在高校育人功能上的实践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高校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实践路径的角度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育人功能上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相结合的关键环节。
高校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古代文化遗址,邀请专家学者讲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等等。
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方面,高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设不同形式的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音乐、中国古代哲学等。
通过这些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二、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中的传播和传承需要不断创新。
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传统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传统文化创作比赛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高校还可以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学相结合,通过多媒体、互动式教学等方式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传统文化教育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三、注重传统文化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组织传统文化研究团队,开展传统文化调研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意识。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实施幸福教育,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
以“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为核心理念,文化理念是“习惯养成教育”,让习惯养成贯穿于学校管理和师生工作学习的始终,精心培育每一名学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的适应教学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和以质量为中心,规范创新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特色意识,注重建立学校品牌。
一、核心理念1.教育理念: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
从孩子所具有的独有天赋来看,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只要教育得法,普通孩子也会成为大器人物。
所谓大器人物,就是充满了道德感和责任感,能够创业和服务于社会的某个领域的能工巧匠或大家巨子。
人人生而平等。
每个学生都有做人的权力和尊严。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生存价值,才能把每个孩子打造成大器人物。
2.校魂: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
“幸福人生”有两层涵义,第一,要创设生动、活泼、健康、快乐的学校生活,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第二,要为孩子的学习奠基,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为孩子拥有幸福人生奠基。
我们要为孩子储备一笔能够全面发展和终身受享用的精神“财富”,使之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3.管理法则:用“习惯养成”的校园文化理念实施“精雕细琢、终成大器”。
4.校训:教有特色,学有特长。
5.校风:让读书成为习惯。
6.教风:关爱人、相信人、发展人。
7.学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成人。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
)8.培养目标:培育品学兼优的幸福孩子,打造中西合璧的大器人物。
9.学校追求:打造“优质教育”。
“优质教育”就是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的教育——让问题孩子变成正常孩子,让正常孩子变成优等孩子,让优等孩子变成大器孩子!10.学校理想:实施“幸福教育”,打造中国的“巴学园”。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实施幸福教育,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
以“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为核心理念,文化理念是“习惯养成教育”,让习惯养成贯穿于学校管理和师生工作学习的始终,精心培育每一名学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支素质较高的适应教学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和以质量为中心,标准创新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特色意识,注重建立学校品牌。
一、核心理念1.教育理念: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大器人物。
从孩子所具有的独有天赋来看,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只要教育得法,普通孩子也会成为大器人物。
所谓大器人物,就是充满了道德感和责任感,能够创业和服务于社会的某个领域的能工巧匠或大家巨子。
人人生而平等。
每个学生都有做人的权力和尊严。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生存价值,才能把每个孩子打造成大器人物。
2.校魂: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
“幸福人生”有两层涵义,第一,要创设生动、活泼、健康、快乐的学校生活,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第二,要为孩子的学习奠基,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为孩子拥有幸福人生奠基。
我们要为孩子储备一笔能够全面发展和终身受享用的精神“财富”,使之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3.管理法则:用“习惯养成”的校园文化理念实施“精雕细琢、终成大器”。
4.校训:教有特色,学有特长。
5.校风:让读书成为习惯。
6.教风:关爱人、相信人、发展人。
7.学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成人。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
〕8.培养目标:培育品学兼优的幸福孩子,打造中西合璧的大器人物。
9.学校追求:打造“优质教育”。
“优质教育”就是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的教育——让问题孩子变成正常孩子,让正常孩子变成优等孩子,让优等孩子变成大器孩子!10.学校理想:实施“幸福教育”,打造中国的“巴学园”。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
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从古至今,教育都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为教育不仅能够传承文化,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更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培养未来人才的过程中自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学校中,核心教育理念以及校园文化也被视作一个学校教育体系的灵魂和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因此,本文将对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学校核心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学校的教育体系和理念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探索,各个学校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核心教育理念。
所谓核心教育理念,就是学校在教育方面所坚持的最重要的教育观念和思想。
一个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学校对于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的规划和定位。
要想办好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理念。
在具体的实践中,核心教育理念所反映的是学校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等方面。
而这些具体内容又体现在学校的教育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环境和教研成果等方面。
因此,核心教育理念对于学校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应该具备的特点1. 实用性强学校的教育理念必须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具备相应的实用性。
只有这样,学校教育的实际效果才会更好,而且能够逐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面,推进教育改革。
2. 创新性强学校的教育理念必须具备创新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才形成的需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因此,学校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教育理念,推进教育创新。
3. 适应性强学校的教育理念必须具备适应性。
因为教育过程是一个始终处于变化中的过程,它需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适应。
因此,学校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三、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需要具备的特点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学术氛围。
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具有抱负校园文化应该具有远大的抱负和愿景。
规划一个富有发展潜力的未来,而不是满足眼前的需要。
大学五大教育理念
大学五大教育理念1.学术卓越学术卓越是大学的核心理念之一。
高等教育机构应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学生。
为了实现学术卓越,大学应该招聘和培养优秀的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资源。
同时,学生也应被鼓励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发展自己的学术能力。
2.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大学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大学应该提供各种发展机会,包括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成长。
此外,大学还应关注学生的道德、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公民。
3.创新与创造创新与创造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
大学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学需要提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环境,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创业活动。
同时,大学还应该与企业和社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创新资源。
4.国际视野国际视野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必备品。
大学应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让学生具备在全球范围内应对挑战的能力。
为了实现国际视野,大学应该提供丰富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国际项目和交换计划。
此外,大学还应关注国际教育标准和国际人才需求,为学生提供与国际接轨的教学和培养体系。
5.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应该培养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关注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社会发展。
为了实现社会责任,大学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项目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同时,大学还应倡导可持续发展、道德规范和公共利益,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大学五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将能够在学术、综合素质、创新、国际竞争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解析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解析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对于大学教育理念的总结。
这句话出自《大学》这部经典的儒家文化经典著作,是孔子弟子曾子编辑的一部论述教育思想的书籍。
这句话中的三个关键词包含了深刻的哲学内涵,代表着大学致力于培养的品格和修养,也代表了大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通过对这句话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学之道的真谛。
让我们来解析大学之道中的第一个关键词“明明德”。
明,意指明晰、清楚,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清晰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品德操守和道德准则。
德,指的是正直、诚实、有德行。
结合起来,明明德可以被解读为对于品德的清楚明了和坚守。
在大学中,“明明德”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品德和美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一个有德之人。
这也意味着大学要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修养和良好的道德操守,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
我们来解析大学之道中的第二个关键词“亲民”。
亲,指亲近、亲和、亲近人民。
民,指百姓、人民,也可以理解为普通老百姓。
这里的亲民可以被理解为大学要与人民群众亲近,与社会接轨。
大学是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地方,应当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大众,关注和满足社会的需要。
亲民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即大学教育要以培养爱国爱民的情感和责任感为宗旨,提倡为人民服务、造福社会的精神。
亲民的大学教育理念,旨在使大学生关心社会民生,感恩报恩,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我们来解析大学之道中的第三个关键词“止于至善”。
止,指到达、止步。
至,指最高最好的。
善,指美德、美好。
结合起来,止于至善可以被理解为追求最高的美德和最美好的境界。
在大学教育中,“止于至善”是指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应当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追求一种高尚的精神和道德的境界。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情操,引导他们朝着至善至美的目标不断追求,不断进步,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文化立校育“大国良师”
文化立校育“大国良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要发挥学校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全社会文明形态的整合和创新。
”文化立校的关键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其素质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要培养“大国良师”,就必须要注重文化立校,让学校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为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文化立校育“大国良师”,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要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纽带。
教师要以文化自信为基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只有教师对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才能够在教学中将文化渗透到教学内容和教育活动之中,从而引领学生们走向文化的殿堂。
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文化素养。
要培养学校师生文明素质和道德情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牢记育人使命,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文化素养,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形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在行动中落实文化传承。
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文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只有在行动中不断落实文化传承,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文化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热爱祖国和民族的情感,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化立校育“大国良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当加大对文化立校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学校和教师创新发展,推动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
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为学校和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共同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而家长则应当积极关注孩子的文化教育,培养孩子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文化立校育“大国良师”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理念与方法探究
教育传播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称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是中华文明的软实力,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教育的根本。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融合了诸子百家的文化精髓,相互包容和融通的和谐体系。
[1]所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的源泉。
具体而言,概括为以下的几个方面精神价值:1.法自然、倡人道,尊重生命2.重民本、求大同,重义轻利3.崇仁义、讲仁爱,恪守诚信4.重道德、讲人格,修身养性5.讲中庸,尚和合,辩证统一文化对于国民的影响是一代又一代,代代传承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2]二、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短板和问题在教育功利化愈演愈烈的时代,传统文化教育与知识、职业技能教育必然在资源、课时和保障条件方面争夺激烈,因此,往往必须让步于被认为“更加重要”的专业教育。
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产教融合、订单式教育、现代学徒制教育大潮下,传统文化教育已难以守住一方阵地。
(一)领导层的重视程度不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般表述为:“具有某某知识、掌握某某技能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功利性较强。
与之相对的文化积淀、人文情怀、眼界心胸却成为看不见摸不着的无用之物,可要可不要。
在一部分的高职院校领导层面看来,只要能在三年的时间里,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某个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熟手”就达到了基本培养目标。
而“实施难、时间长、见效慢”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值得投入太多的关注,因此,几乎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向专业教育倾斜,传统文化教育基本丧失立足之地。
长此以往,它造成的学生知识面狭窄、社会责任感缺失、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终将逐步暴露出来。
大学中的教育理念与儒家文化
大学中的教育理念与儒家文化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教育理念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在中国,儒家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探讨大学中的教育理念与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这种关系对大学教育的启示。
1. 教育理念的演变大学教育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变,而这种演变也反映了不同的教育理念。
我国古代的教育理念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伦理观念,将教育置于道德修养的重要位置。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大学教育更加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2. 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儒家思想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儒家强调道德伦理观念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追求的人文精神也强调了文化传承和传统价值的重要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心非常关键。
3. 教育理念与儒家文化的融合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场所,教育理念与儒家文化的融合对于培养优秀人才至关重要。
首先,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儒家的伦理观念可以为大学教育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其次,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自信心。
儒家的人文精神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可以提供学生对于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的承担,使他们更加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
4. 大学教育的启示教育理念与儒家文化的融合给大学教育带来了一些启示。
首先,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其次,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担当。
最后,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自信心,使他们成为具有文化传承意识和国家认同感的优秀人才。
综上所述,大学中的教育理念与儒家文化是紧密相关的。
中国书院文化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中国书院文化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摘要】中国书院文化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德育与才育的结合、平等教育、全人教育、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些理念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对现代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借鉴中国书院文化的理念,可以推动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中国书院文化的精华,以此推动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作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书院文化、现代高等教育、德育、才育、平等教育、全人教育、师生关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理念、改革、发展、传统文化、启示意义、促进发展1. 引言1.1 了解中国书院文化中国书院文化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源自中国古代书院制度,是一种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和制度体系。
中国书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雏形,盛行于宋明清时代,一直延续至现代。
书院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传承文化、弘扬道德、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
在书院文化中,重视德育与才育的结合,注重平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师生关系的亲密和谐,以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了解中国书院文化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意义也会更加清晰和深远。
的内容也包括书院文化的发展历程、特点、功能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1.2 现代高等教育的现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现代高等教育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数量逐年增加,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教学模式传统化、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等。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学校过分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西文化差异下大学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对比
中西文化差异下大学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对比本文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在中西方大学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上的不同体现。
在教育理念上,中国秉承“社会本位”,西方则倡导“个人本位”;在管理模式上,中国实行“行政型管理”下的大众教育,而西方则实行“学术型”管理下的精英教育。
建议中国大学教育应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保证中国大学教育健康发展。
标签:传统文化;中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管理模式中西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其差异性在大学高等教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教育理念上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1、中国大学教育的“社会本位”在中国,“教育”一词无论是从其内涵意义还是发展过程来说都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概念,强调的是“社会本位”。
从老师角度来看,教育具有“教授”、“示范”和“培育”的含义;从学生角度来看,教育具有“听从”、“效仿”和“学习”的含义。
而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教师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从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社会需求则一直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主导方向。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荀况认为,教育不应从“人的本性”出发,而应基于“礼”这种社会需要。
由此而知,中国古代的教育以“社会”为其价值取向,还要借助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将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因此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国家借助教师“教育”个体的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在这种自上而下的传统文化熏陶下,“社会本位”的教育理念依然影响着中国大学的高等教育。
“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满堂灌”传统课堂和“集体第一,个人其次”的传统价值观会导致大学缺乏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制约中国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并不能真正实现“社会本位”的教育理念。
当然,“社会本位”文化培育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集体责任感也是西方大学教育所不能企及的。
2、西方大学教育的“个人本位”在西方(以英美国家为例),教育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受西方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传统文化和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西方大学教育强调的是“个人本位”。
大学的主流文化与“以善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
大学 文化 的 内容十分 丰 富 , 包括 物 质 文 化 、 精
的主流或主体文化。
在 的实 然状 态 , 主要 探 寻关 于 自然 各种 事 物 、 象 现
No. 2 0 3 08 S m No. 3 u 23
大学的主流文化与“ 以善为本’ ’ 的人文教育理念
马 毅 胡 凡 2 ,
( .大连 大学 人 文 学院 , 宁 大连 1 6 2 ; 1 辽 1 6 2 2 黑龙 江 大学 历 史文化旅 游 学院 ,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8 ) 5 0 0
谐的“ 文化人” 应成为任何 一种教育 的永恒价值 维 , 特点是严谨 、 范, , 其 规 遵循概念 清晰、 断准 判 追求 。 确、 推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原则 , 决不允许在思维过
一
、
大 学的 主流 文化 : 文文化 与 人
科 学现矛盾与悖误。这种极其缜密的逻
辑 思维 形式 , 人 类 揭 示 客 观 自然 奥 秘 的主 要 途 是
径 。在价值追求上 , 人文文化 的价值视野是超验
的和无 限的 。作为生 命 、 人性 存在 的应然 状 态 , 其
1 两种 文化 的不 同本 质 内涵 .
目的是探寻有关人的生命及其 自身的存在意义和 神文化 、 识文 化 、 知 制度 文化 、 为文 化 、 境 文 化 价 值 问题 , 行 环 揭示 社会 存在 和人 存 在 的规律 , 以求 得 等等 , 与 大学 教 育 内容 一 致 的文 化 可 以概 之 为 最大的人生 意义 , 但 其最高价值 追求 是至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文化的理念谈大学的教育理念
当今大学教育理念的某些欠缺在根本上源于人们对于文化的不当理解,因此,更新对文化理念的理解是更新大学教育理念的关键。
“文化”实际上就是“人化”,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人文精神。
在此“文化”理念指导下的大学教育理念就应该实现“从专家到通才”、“从求知到做人”、“从科学到人文”的转变。
[标签]文化大学教育理念大学之道
但是,这些发展成果的背后也暴露出大学教育理念的某些欠缺,比如重专轻博、重智轻德、重工轻文等问题。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大潮中,大学教育的理念亟需更新。
而直接把问题指向大学教育理念本身可能还没有抓到问题的病灶.因为大学教育的理念不是孤立产生的,它的内涵必然由一个更为根本的理念支配着。
那么,这个“元理念”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文化的理念。
一、文化的理念
文化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定义的问题。
一般人们将文化理解为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等,也即一般把文化作为一个名词来看待。
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能否让我们真正理解文化?能否真切地把握文化的本质?这还像是有些隔靴搔痒,好像文化不过是人创造的一大堆有形的和无形的东西而已,不管这些东西是什么、对人有什么用处,除此之外没有太多的含义了。
所以,我们经常对一些叫做“文化”的东西感到不置可否。
比如,有的调皮的学生也仿照鲁迅儿时的做法在整洁的课桌上刻一个“早”字,当老师批评其破坏公物时,他美其名曰在创造“课桌文化”;有的无聊之徒在厕所墙壁上乱涂乱画,美其名日“厕所文化”。
如果我们仅仅按照上面对文化的定义,这些的确可以称为“文化”,因为它们的确是人创造的东西,但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似乎又觉得不妥。
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是因为我们对文化的本质涵义缺乏深刻理解而造成的认识上的疑惑。
为了正确理解文化的精髓,应把文化首先作为一个动词来理解。
①把文化作为一个动词来理解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根据的。
“文”者“纹”也,比如“文身”、“文过饰非”。
可见,这里的“文”具有动词的性质,表示通过一定方式改变事物原来的样子,“文”代表了对事物本然状态的改变。
“文”与“质”是相对的,所以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质”也就是人的本然状态,对人而言,就是人的动物性;而“文”对人而言,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摆脱人的动物性,来“文饰”、改变人的动物性。
“化”就是变化的意思,“化”由“人”字旁加一个匕首的“匕”组成,说明人摆脱动物性的变化过程是相当痛苦的。
“化”还有“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意思,全部的变化、完全脱离动物界的变化是人的最高境界。
把“文”与“化”合在一起,“文化”就是通过文饰改变事物的本然状态,对人而言就是改变人原初的野蛮状态。
通过“文”使人发生变“化”,这就是文化。
文化作为动词,或者说从动词的角度来理解的文化,它至少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它表示一个变化的过程。
当人类使用第一块遮羞布遮住身体的时候,人类的文化已经开始了,已经表明人与动物的区别了,这是文化的开端。
从遮羞布直到现在的各种各样的流行时装,在“质”上是一样的,都表明人类一直在“文化”着。
其次,文化表明一种存在状态。
在人类的发展中,文化的“质”尽管没变,但“量”是会变的。
这个变化的量的多少,我们称为“文化程度”或“文化水平”,它表现为这个变化过程的某一阶段上的状态或取得的成果。
这时的成果就是名词意义上的文化,即我们一般理解的文化。
再次,文化还表明了人的一种目的。
因为“化”有完全的变化之意,所以,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彻底摆脱动物的本然状态,最后变成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
这是人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即马克思所讲的大写的“人”。
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文化与知识的不同。
平常我们经常把文化和知识混用或连用,比如在填写履历表上的“文化程度”一项时,我们会填写“文盲”、“高中”、“硕士”或“博士”等内容。
其实严格地讲,这些只代表了你的知识水平,而文化水平则是另一个含义,文化水平代表了人摆脱动物性的距离。
至于一个人在接受教育、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文化水平有没有提高,则是另外一回事。
君不见有的博士的人品和道德境界还不如小学生吗?有的饱读诗书的人也会做一些禽兽不如的事吗?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工科院校如此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因。
因为,科学知识和文化素质是两回事。
对文化与知识之不同涵义的理解可以借助于“大学之道”。
《四书》中有一篇叫《大学》,这里的“大学”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高等学府,而是指“大人之学”,即成就一个大人的学问。
《大学》开篇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简单地说,“明明德”就是复明人的光明的德性;不仅要使自己成为有德性的人,还要照顾到他人,即“亲民”;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兼善天下,而这种做法的最高境界就是“至善”。
所以要“止于至善”,达到“至善”而后“止”,否则永不停息。
这样一个过程具体展开为八个环节,那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经历过这八个依次递升的环节,一个人就成为了“大人”——一个最高文化境界意义上的人。
而我们现在的科学知识仅仅是指其中“格物”、“致知”部分。
像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是被翻译成“格致学”的。
而“格物”、“致知”是处于大学之道的最低层次上的,一个人如果只学了点“格致学”就以为成了“文化人”,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离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还远着呢!离成为一个“文化人”还远着呢!所以,我们可以有点夸张地说:现在有些人是有“知识”却没“文化”!
既然文化不完全等同于知识,那么,文化到底是什么?实际上文化是难以定义的,只能设定,因为文化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人文精神。
设定就是一种意义的赋予,一种价值的赋予,这种价值与意义并不是事物本身原本所具有的,而是人为地加上去的。
这使得文化具有强烈的主体性,与人紧密相连。
文化的主体是人,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使人成为人,并得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
因而可以说,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又是人的标志,离开了“人”这一核心就没有文化,文化也就是“人化”。
秉承这样一种“文化”的理念,我们对今天大学的教育理念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大学的教育理念
当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大学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机构,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鉴于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及上面对文化的理解,当今大学的教育理念应该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1.从专家到通才。
在现代社会,人被抛入了一种功能主义的生存结构之中,人不再是目的,而是沦为了手段和工具,由此决定了人必然陷入片面化和从属化的生存情境之中,功能主义使我们对大学培养目标的定位出现了偏差。
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应该是通才还是专才呢?应该说,大学的最大目的在于培植通才,而不在于培养一批批限于一种专门学科的专家或高等匠人。
特别是在当今这种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密,学科间隔阂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培养通才更为重要。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通才的境地就是学术上“至善”的境地,从培养专家向塑造通才的转化是实现大学教育理念转化的第一步。
2.从求知到做人。
现代人对教育的理解已变得非常狭隘。
我们素有视读书为改变身份地位、加官晋爵之当然途径的传统,这就决定了我们很少有“求知”的渴望,更多的是“求仕”的祈望。
我们对“幸福”的理解,大抵是“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动力源于“黄金屋”和“颜如玉”的刺激,好像大学只是一个知识的中转站,而与人的品德素养毫无瓜葛。
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些仅具有高级专业知识而不一定具有高尚品德与人格的人。
这其实曲解了大学的功能。
怀特海曾指出:“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
大学的任务在于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化为一个成人的力量。
”由求知向做人的转化就是为了实现品德上的“至善”境界。
3.从科学到人文。
在我们为科学的飞跃欢欣鼓舞、因技术的巨力而傲慢狂妄时,也不情愿地看到,技术越发达,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却变得越脆弱,对其长远后果的预测也越难以确定。
在这样一个极其脆弱的时代,人类的命运急需人文精神的拯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正是人文的价值所在。
因此,大学作为一种提高人的精神品位的文化机构和一种实践功用服务社会的职能机构,其教育中人文精神分量的多少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今的大学应该用一种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把支离破碎的专业和课程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重建大学的整全(UNVERSITY)正是当今大学教育应该具有的新的发展理念,更是改变单一的学科模式、向世界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迈进的象征。
(对文化的理解主要得益于东南大学樊浩教授的教海,在此谨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