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的理念谈大学的教育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文化的理念谈大学的教育理念

当今大学教育理念的某些欠缺在根本上源于人们对于文化的不当理解,因此,更新对文化理念的理解是更新大学教育理念的关键。“文化”实际上就是“人化”,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人文精神。在此“文化”理念指导下的大学教育理念就应该实现“从专家到通才”、“从求知到做人”、“从科学到人文”的转变。

[标签]文化大学教育理念大学之道

但是,这些发展成果的背后也暴露出大学教育理念的某些欠缺,比如重专轻博、重智轻德、重工轻文等问题。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大潮中,大学教育的理念亟需更新。而直接把问题指向大学教育理念本身可能还没有抓到问题的病灶.因为大学教育的理念不是孤立产生的,它的内涵必然由一个更为根本的理念支配着。那么,这个“元理念”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文化的理念。

一、文化的理念

文化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定义的问题。一般人们将文化理解为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等,也即一般把文化作为一个名词来看待。

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能否让我们真正理解文化?能否真切地把握文化的本质?这还像是有些隔靴搔痒,好像文化不过是人创造的一大堆有形的和无形的东西而已,不管这些东西是什么、对人有什么用处,除此之外没有太多的含义了。所以,我们经常对一些叫做“文化”的东西感到不置可否。比如,有的调皮的学生也仿照鲁迅儿时的做法在整洁的课桌上刻一个“早”字,当老师批评其破坏公物时,他美其名曰在创造“课桌文化”;有的无聊之徒在厕所墙壁上乱涂乱画,美其名日“厕所文化”。如果我们仅仅按照上面对文化的定义,这些的确可以称为“文化”,因为它们的确是人创造的东西,但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似乎又觉得不妥。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是因为我们对文化的本质涵义缺乏深刻理解而造成的认识上的疑惑。为了正确理解文化的精髓,应把文化首先作为一个动词来理解。①把文化作为一个动词来理解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根据的。

“文”者“纹”也,比如“文身”、“文过饰非”。可见,这里的“文”具有动词的性质,表示通过一定方式改变事物原来的样子,“文”代表了对事物本然状态的改变。“文”与“质”是相对的,所以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也就是人的本然状态,对人而言,就是人的动物性;而“文”对人而言,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摆脱人的动物性,来“文饰”、改变人的动物性。“化”就是变化的意思,“化”由“人”字旁加一个匕首的“匕”组成,说明人摆脱动物性的变化过程是相当痛苦的。“化”还有“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意思,全部的变化、完全脱离动物界的变化是人的最高境界。把“文”与“化”合在一起,“文化”就是通过文饰改变事物的本然状态,对人而言就是改变人原初的野蛮状态。通过“文”使人发生变“化”,这就是文化。文化作为动词,或者说从动词的角度来理解的文化,它至少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首先,它表示一个变化的过程。

当人类使用第一块遮羞布遮住身体的时候,人类的文化已经开始了,已经表明人与动物的区别了,这是文化的开端。从遮羞布直到现在的各种各样的流行时装,在“质”上是一样的,都表明人类一直在“文化”着。其次,文化表明一种存在状态。在人类的发展中,文化的“质”尽管没变,但“量”是会变的。这个变化的量的多少,我们称为“文化程度”或“文化水平”,它表现为这个变化过程的某一阶段上的状态或取得的成果。这时的成果就是名词意义上的文化,即我们一般理解的文化。再次,文化还表明了人的一种目的。因为“化”有完全的变化之意,所以,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彻底摆脱动物的本然状态,最后变成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这是人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即马克思所讲的大写的“人”。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文化与知识的不同。平常我们经常把文化和知识混用或连用,比如在填写履历表上的“文化程度”一项时,我们会填写“文盲”、“高中”、“硕士”或“博士”等内容。其实严格地讲,这些只代表了你的知识水平,而文化水平则是另一个含义,文化水平代表了人摆脱动物性的距离。至于一个人在接受教育、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文化水平有没有提高,则是另外一回事。君不见有的博士的人品和道德境界还不如小学生吗?有的饱读诗书的人也会做一些禽兽不如的事吗?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工科院校如此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因。因为,科学知识和文化素质是两回事。

对文化与知识之不同涵义的理解可以借助于“大学之道”。《四书》中有一篇叫《大学》,这里的“大学”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高等学府,而是指“大人之学”,即成就一个大人的学问。《大学》开篇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简单地说,“明明德”就是复明人的光明的德性;不仅要使自己成为有德性的人,还要照顾到他人,即“亲民”;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兼善天下,而这种做法的最高境界就是“至善”。所以要“止于至善”,达到“至善”而后“止”,否则永不停息。这样一个过程具体展开为八个环节,那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历过这八个依次递升的环节,一个人就成为了“大人”——一个最高文化境界意义上的人。而我们现在的科学知识仅仅是指其中“格物”、“致知”部分。像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是被翻译成“格致学”的。而“格物”、“致知”是处于大学之道的最低层次上的,一个人如果只学了点“格致学”就以为成了“文化人”,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离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还远着呢!离成为一个“文化人”还远着呢!所以,我们可以有点夸张地说:现在有些人是有“知识”却没“文化”!

既然文化不完全等同于知识,那么,文化到底是什么?实际上文化是难以定义的,只能设定,因为文化更多的是体现为一种人文精神。设定就是一种意义的赋予,一种价值的赋予,这种价值与意义并不是事物本身原本所具有的,而是人为地加上去的。这使得文化具有强烈的主体性,与人紧密相连。文化的主体是人,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使人成为人,并得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因而可以说,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又是人的标志,离开了“人”这一核心就没有文化,文化也就是“人化”。

秉承这样一种“文化”的理念,我们对今天大学的教育理念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