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矿物与岩石鉴定--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三篇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三篇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三篇科学概念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透明度和光泽、矿物晶体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鼓励孩子综合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研究过程与方法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研究活动过程:经历对矿物进行透明度和光泽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能描述有着特殊规则的矿物几何形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让孩子在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发展教学难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教学重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教学准备:老师给每一小组提供一份材料包括: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手电筒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从些方面去观察矿物呢(生:矿物颜色和条痕、硬度)师:上节课我们经历对矿物颜色和条痕的观察和描述以及矿物互相刻划及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来研究矿物透明度和光泽及描述特殊规则的矿物几何形状二、探究过程1、观察矿物透明度和光泽(1)观察、描述纸的透明度A、出示(三种纸):透明纸、半透明纸、不透明纸思考:这几种纸的透光情况一样你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又如何来描述这些纸的透明情况B、学生交流反馈:隔着这三种纸观察纸下面的字;手电筒照射;对着阳光等C、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验证D、交流汇报(2)学习迁移观察几种矿物的透明度并记录表中提示:用矿物碎片的边缘观察其他物体A、交流反馈B、师小结(3)观察矿物的光泽师:光泽是指什么(生:反光能力)师:你见过些物体有光泽(生:教室窗户上的玻璃;玻璃边框有光泽;墙上那个科学家的那个画框有光泽)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东西: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请你观察它们的反光情况并按反光强弱排列A、学生动手排列B、交流反馈C、观察云母、石英的光泽看看云母的光泽跟桌上什么光泽比较接近石英的光泽跟个物体的光泽相似D、描述云母、石英的光泽(生:云母的光泽最像玻璃的光泽;石英的光泽有点像蜡烛;石英的光泽也有点像玻璃瓶的光泽;云母也有点像金属的光泽)小结:我们说了这么多像这个像那个其实这就是描述矿物光泽的一种方法方法(生:用对比的方法描述)对了当我们无法用很准确的语言描述时可以找一个与它接近的东西作为参考2、观察、描述矿物的形状(1)投影图片:辉锑矿、石盐、石膏、石英、方解石(2)学生观察形状并小组内描述(3)交流描述这些矿物的形状三、课外延伸1、阅读单元资料库《怎样采集制作岩石、矿物标本》2、试着收集和制作岩石矿物标本科学概念综合运用观察矿物颜色和条痕、检测矿物硬度、观察矿物透明度和光泽、查找资料等方法研究不知名的矿物并写出特征卡片过程与方法运用一些矿物光泽、硬度、条痕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并综合所学方法开展应用性观察研究鉴别身边的矿物让孩子在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发展对探究矿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并鉴别矿物教学难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鉴别教学准备:放大镜、小刀、瓷砖、不知名的矿物(每组一份)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和描述岩石的一些方法现在让我们来研究一块自己身边的矿物吧二、探究过程1、它们矿物①研究矿物的方法A、说一说你学习了些观察和描述岩石、矿物的方法B、学生交流汇报(用观察矿物颜色和条痕、检测矿物硬度、观察矿物透明度和光泽等方法)C、我们需要些工具帮助研究(生:放大镜、小刀……)②研究我们的矿物A、猜测:打开盒子你知道它们分别矿物B、学生猜测C、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应该怎样做(小组讨论)D、学生发表意见:借助工具观察;查找资料识别;收集矿物的特征等E、投影图片师介绍地质学家鉴别矿物的方法F、运用前面所讲的方法研究矿物G、交流汇报你发现了矿物有多少特点你去描述这些特征呢小组活动:互相描述评一评③为矿物做份“简历”2、确定“身份”①阅读单元资料库的《矿物特征卡》②对照《矿物特征卡》鉴别它们分别属于什么矿物说说我们是根据它们的些性质做出判断的③交流反馈3、猜猜它是“谁”请一学生描述矿物其他人猜4、举例说一说选择两种矿物或岩石详细了解利用它们的不同特性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三、课外延伸做一个岩石展示盒你想做个样的展示盒你打算去做呢科学概念让孩子经历调查研究活动探究生活中、身边的岩石和矿物过程与方法让孩子在经历查阅资料的活动过程中增加对岩石、矿物用途的进一步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孩子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岩石和矿物对人类的作用教学难点:会整理自己调查研究活动的资料教学准备:以小组或个人为形式课前开展孩子调查研究生活中的岩石、矿物活动;同时鼓励孩子们带着问题从科普读物等书或网上查阅相关文字资料教师收集相关采矿、用岩石与矿物制成的物品等图片资料或实物教学过程:1、课前调查研究活动调查人员:调查地点:调查结果生活、学习用品所用岩石、矿物2、课堂进行资料整理活动3、科学讨论会开始“猜一猜”活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岩石与矿物请你介绍一块最感兴趣的岩石或矿物请大家猜猜它的名称说说岩石与矿物在家庭和学习生活中的应用介绍岩石与矿物在其它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分类标准岩石或矿物名称冶炼金属建筑材料生活用品医药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由介绍主动讨论教师的角色应该只是“主持人”的身份4、保护我们的岩石与矿物你知道岩石与矿物是开采出来的尽可能让学生多说说教师适当也可以出示矿石开采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矿物开采完后还有可能再产生出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提供一些由于乱开采而带来生态破坏的场景图片或录像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应该做呢5、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岩石和矿物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岩石和矿物进行观察和鉴别。

3. 掌握不同类型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增强学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岩石和矿物的基本特征。

2. 不同类型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

难点:1. 岩石和矿物的鉴别方法。

2. 岩石和矿物形成过程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岩石和矿物标本或图片。

2. 实验器材:放大镜、镊子等。

3. PPT课件。

学生准备:1. 收集有关岩石和矿物的资料。

2. 准备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岩石和矿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对岩石和矿物有什么了解?环节二:岩石和矿物的基本特征1. 介绍岩石和矿物的概念。

2. 讲解岩石和矿物的基本特征:成分、结构、硬度等。

3. 学生观察岩石和矿物标本,用放大镜、镊子等进行鉴别。

环节三: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1. 讲解不同类型岩石的形成过程: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2. 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

环节四: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内容。

环节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调查身边的岩石和矿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火山和地震1. 让学生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基本概念。

2. 理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

3. 掌握火山和地震的预测方法。

第七课时:化石1. 让学生了解化石的概念。

2. 知道化石的形成过程。

苏教版科学五下岩石和矿物AB教案

苏教版科学五下岩石和矿物AB教案

2、岩石和矿物 A 案教课资源开发本课是“岩石和矿物”单元中的第 2 课,是在学生认识常有岩石的基础长进行的。

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经过图书、网络等门路对岩石和矿物有所认识,并且对此还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研究欲。

在科学知识目标上,主若是初步成立矿物的观点,知道岩石和矿物的关系。

但科学知识不过科学学习的载体,获取悉识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在教课过程设计方面,依据本课内容和学生认知特色,在教课中先让学生察看并找出矿物的共同特色,接着以学生常有的花岗岩作为典型带路睁开察看,进而认识岩石是由矿物构成的。

这样的活动看似简单,实质上供给了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使学生研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获取保障。

而教师要做的:一是创建宽松、和睦、民主的讲堂氛围,使学生敢做、敢说,敢于睁开各样研究活动;二是保持一个有组织、有次序的活动环境。

在资料设计方面,准备一些常有的矿物标本、花岗岩、放大镜以及各样不一样颜色的沙砾(主若是粉红色、白色、黑色)、胶水、一次性塑料杯以及量筒。

这些资料能够是师生共同准备,也能够让学生自己准备。

过程与方法● 在察看中发现矿物的构成特色;● 绘制在放大镜下看到的岩石的矿物构成;● 做矿物构成岩石的模拟实验。

知识与技术● 初步成立矿物的观点;● 知道岩石是多种矿物的混淆物;● 能模拟矿物构成制作一块人造花岗岩。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脚踏实地、认真认真地察看并做记录;● 愿意合作沟通,分享合作带来的快乐;● 乐于研究,保持发现岩石神秘的兴趣。

教课过程设计一、导入1展览学生制作的岩石标本。

2评选优异的岩石标本制作者。

【评析】教师对学生的评论应陪伴着教课过程的各个环节,这样有助于促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对于学生课外作业的达成,教师更应当赐予必需的鼓舞性评价,这将是促使学生踊跃参加学习的动力。

二、察看矿物1讲话:认识这些石头吗 ?认真察看一下,这些石头有什么特色?2分组采纳各样方法察看,并填写察看记录。

3学生报告,教师把报告结果一一写在黑板上。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三篇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一科学概念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透明度和光泽、矿物晶体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鼓励孩子综合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研究。

过程与方法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研究活动过程:经历对矿物进行透明度和光泽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能描述有着特殊规则的矿物几何形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让孩子在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发展。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教学重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老师给每一小组提供一份材料,包括: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手电筒。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观察矿物呢?(生:矿物颜色和条痕、硬度)师:上节课我们经历对矿物颜色和条痕的观察和描述以及矿物互相刻划及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来研究矿物透明度和光泽及描述特殊规则的矿物几何形状。

二、探究过程1、观察矿物透明度和光泽(1)观察、描述纸的透明度A、出示(三种纸):透明纸、半透明纸、不透明纸思考:这几种纸的透光情况一样吗?你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又如何来描述这些纸的透明情况?B、学生交流反馈:隔着这三种纸,观察纸下面的字;手电筒照射;对着阳光等。

C、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验证D、交流汇报(2)学习迁移,观察几种矿物的透明度,并记录表中。

提示:用矿物碎片的边缘观察其他物体。

A、交流反馈B、师小结(3)观察矿物的光泽师:光泽是指什么?(生:反光能力)师:你见过哪些物体有光泽?(生:教室窗户上的玻璃;玻璃边框有光泽;墙上那个科学家的那个画框有光泽)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东西: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

岩石与矿物(教案)

岩石与矿物(教案)
2、南极洲以前不在这个纬度,而是在纬度较低的地方,后来漂移到这里的。
3、印度发现古冰川的痕迹,说明印度以前也不在低纬度地区,而是在高纬度地区。
4、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磷是因为北方在地质史上有成煤的地质环境,而南方成磷的地质环境北方没有。
承上启下
Flash动画进行演示
各类岩石的特征,成
因展示
答案:ppt将会展示表格正确内容
而这些矿物是地壳中包含着化学元素的一种或多种。在地壳中我们也已发现了90多种化学元素,前8位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共占97.13%,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3、通过图片讲解:矿物在地球上分布十分广泛,到处可以看见,他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将20余种常见矿物称为造岩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等。当大量可利用矿物富集在一起时,就形成有开采价值的矿物
一、岩石
岩石:是由造岩矿物按一定规律形成的集合体。
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冷凝作用形成
沉积岩—外力作用
变质岩—变质作用
二、矿物
是构成岩石的物质基础
详见下表
5.5分目标不够准确,重难点突出不明显,课堂提问不具有启发性,上课内容不详细,仅仅是皮毛的传授
这个学生了解吗
回答,例如:石英,长石等。加深对矿物概念的理解
欣赏矿物之美,激发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矿物的理解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对矿物由浓厚的兴趣
化学元素,矿物和岩石关系示意图
用常见造岩矿物进行展示
这个学生知道吗
图片文字相结合
参考资料
高一上册地理书专题6岩石与矿物
教学后记
教学提纲(板书):
专题6:岩石与矿物
然后导入本课内容:岩石概念

2024年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2024年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2024年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奇妙的岩石”,第一节“认识岩石”和第二节“岩石的分类”;第二章“有用的矿物”,第一节“矿物与我们的生活”和第二节“矿物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岩石和矿物的概念,掌握岩石的分类及常见矿物;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岩石与矿物的能力;3. 增强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岩石的分类及矿物性质的掌握。

教学重点:岩石和矿物的概念、观察与分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岩石和矿物标本、放大镜、实验器材等;2. 学具:学习单、画笔、纸张、矿物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种类的岩石和矿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 新课导入:讲解岩石和矿物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第一章“奇妙的岩石”;3. 教学环节一:认识岩石(1)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岩石;(2)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细节,并完成学习单;(3)进行岩石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4. 教学环节二:岩石的分类(1)介绍岩石的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类岩石的特点;(3)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岩石标本,判断其类别;5. 教学环节三:矿物与我们的生活(1)讲解矿物的作用和常见矿物;(2)让学生触摸和观察矿物标本,了解矿物的性质;(3)进行矿物性质实验,加深学生对矿物性质的理解;6. 教学环节四:矿物的性质(1)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矿物的硬度、颜色、光泽等性质;(2)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矿物标本,描述其性质;六、板书设计1. 岩石和矿物的概念;2. 岩石的分类及特点;3. 常见矿物及其性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岩石和矿物,描述其特点,并判断其类别;2. 答案:略。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的第一章《认识岩石和矿物》。

具体内容包括:岩石和矿物的定义、分类、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和矿物的概念,掌握其基本分类和特征。

2. 学会观察、描述和分析岩石和矿物的性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了解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岩石和矿物的分类、特征及其应用。

重点:岩石和矿物的识别、性质分析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岩石和矿物标本、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小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岩石和矿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岩石和矿物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岩石和矿物的定义、分类及特征。

(2)岩石和矿物的识别方法。

(3)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岩石和矿物的识别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观察、描述和分析岩石和矿物标本。

5.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岩石和矿物的定义、分类及特征。

2. 岩石和矿物的识别方法。

3. 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岩石和矿物,并描述其特征。

(2)简述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略。

(2)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工业原料、珠宝首饰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概念、分类和特征掌握程度较高,但在实际识别过程中仍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实践操作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岩石和矿物的开采、加工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高中地理《岩石与矿物》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岩石与矿物》教案、教学设计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周边的岩石与矿物,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判断力。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岩石与矿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与地质作用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情况,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资源状况。
6.总结反思:对本章节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评价:
1.评价标准:知识掌握程度、分析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合作精神等。
2.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
3.优秀作业将进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地考察、实验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岩石与矿物的相关知识。
2.通过观察、描述、比较、分析等途径,培养学生对岩石与矿物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利用图表、模型、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
4.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岩石与矿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岩石与矿物的定义、分类及特征,掌握各类岩石与矿物的识别方法。
2.学习岩石与矿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与地质作用的关系。
3.掌握矿产资源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矿产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
在此基础上,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实物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岩石与矿物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知识整合:引导学生将已学的地理知识与新学的岩石与矿物知识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教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第一章:认识岩石和矿物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和矿物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

2. 能够区分岩石和矿物。

教学重点:1. 岩石和矿物的概念及特征。

2. 区分岩石和矿物。

教学难点:1. 岩石和矿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1. 岩石和矿物标本。

2. 显微镜。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岩石和矿物有哪些。

2. 讲解:介绍岩石和矿物的概念,讲解它们的特征。

3. 实践:学生分组观察岩石和矿物标本,用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结构。

4. 总结:强调区分岩石和矿物的方法。

作业布置:1. 观察周围的岩石和矿物,记录它们的特征。

第二章:岩石的形成和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掌握岩石的变化规律。

2. 能够分析不同岩石的特点。

教学重点:1. 岩石的形成过程。

2. 岩石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1. 岩石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1. 岩石标本。

2. 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岩石形成和变化的认识。

2. 讲解:讲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分析不同岩石的特点。

3. 实践: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加深对岩石形成和变化的理解。

4. 总结:强调岩石的变化规律。

作业布置:1. 分析身边的岩石,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矿物的特征和分类教学目标:1. 掌握矿物的特征,了解矿物的分类。

2. 能够识别常见矿物。

教学重点:1. 矿物的特征。

2. 矿物的分类。

教学难点:1. 矿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1. 矿物标本。

2. 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矿物特征和分类的认识。

2. 讲解:讲解矿物的特征,介绍矿物的分类。

3. 实践:学生观察矿物标本,对比相关图片资料。

4. 总结:强调矿物的特征和分类。

作业布置:1. 收集常见矿物标本,进行观察和识别。

第四章:探索岩石和矿物的奥秘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2.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岩石和矿物。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第一章:认识岩石和矿物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岩石和矿物的概念。

使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物。

1.2 教学内容:岩石和矿物的定义。

岩石和矿物的特点。

常见岩石和矿物的图片展示。

1.3 教学活动:引入岩石和矿物的概念。

展示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物图片。

学生观察并描述岩石和矿物的特点。

第二章:岩石的形成和变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

使学生能够理解岩石的变化原因。

2.2 教学内容:岩石的形成过程。

岩石的变化原因。

实例讲解岩石的形成和变化。

2.3 教学活动:讲解岩石的形成过程。

分析岩石的变化原因。

通过实例讲解岩石的形成和变化。

第三章:矿物的特征和分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矿物的特征。

使学生能够对矿物进行分类。

3.2 教学内容:矿物的特征。

矿物的分类。

常见矿物的特征和分类。

3.3 教学活动:讲解矿物的特征。

引导学生对矿物进行分类。

展示常见矿物的特征和分类。

第四章:岩石和矿物的观察和实验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岩石和矿物的特性。

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4.2 教学内容: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岩石和矿物的特性实验。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

4.3 教学活动:讲解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进行岩石和矿物的特性实验。

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第五章:岩石和矿物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岩石和矿物的应用。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岩石和矿物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岩石和矿物的应用领域。

岩石和矿物的重要性。

实例讲解岩石和矿物的应用。

5.3 教学活动:讲解岩石和矿物的应用领域。

强调岩石和矿物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讲解岩石和矿物的应用。

第六章:沉积岩的特点和形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使学生能够识别沉积岩的特点。

6.2 教学内容: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沉积岩的特点。

实例讲解沉积岩的形成和特点。

6.3 教学活动:讲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第一篇: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1、各种各样的岩石•科学概念1、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附近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综合运用感官对岩石进行直接的观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并能描述自己观察的岩石。

3.能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2.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3.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教学重点:用一些标准给岩石分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岩石,能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形式,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

教师也应该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本地区常见的岩石。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地表岩石风貌的录像片,和提供一些典型的图片。

1、岩石是地球的主要组成部分,到处可见。

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2、你玩过岩石吗?你是怎么玩的?3、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研究岩石。

出示课题:各种各样的岩石二、探究过程1、开个石头展览会师:你的岩石是从哪里找到的?请简单介绍你的寻找经历。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到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2、观察“我的岩石”师:你们的岩石真有特色,我也带了一些岩石,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的吗?师:你们准备怎样观察?生:用眼睛看形状、颜色、花纹;手摸的感觉;用鼻子闻气味;…… 教师引导并板书:(1)用眼睛可以观察岩石的什么?(颜色、形状、条纹或花纹、斑点、大小等)(2)用手怎样观察?(摸)摸可以感觉到岩石的什么?(光滑粗糙程度)(掂)可以掂一掂它是轻还是重。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岩石和矿物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岩石和矿物进行观察和分析。

(3)掌握三大类岩石(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岩石和矿物概述1. 岩石和矿物的定义2. 岩石和矿物的特点和区别3. 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第2课时:沉积岩1.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2. 沉积岩的特点3. 常见的沉积岩及其例子第3课时:火成岩1. 火成岩的形成过程2. 火成岩的特点3. 常见的火成岩及其例子第4课时:变质岩1.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2. 变质岩的特点3. 常见的变质岩及其例子第5课时:岩石和矿物的观察与分析1. 岩石和矿物的观察方法2. 岩石和矿物的分析方法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岩石和矿物的观察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岩石和矿物的概念、特点和区别,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难点:岩石和矿物的观察与分析方法。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模型、标本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认识。

3. 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概念、特点和区别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的了解。

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观察和分析岩石和矿物的能力。

4. 学生团队协作、交流表达等方面的发展。

六、教学资源1. 岩石和矿物标本: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等。

2. 图片资料:各类岩石和矿物的图片。

3. 实验器材:放大镜、显微镜、滴瓶、解剖针等。

4. 教学课件: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特点等。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二 矿物的形态与物理性质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二  矿物的形态与物理性质

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2.3 矿物的物理性质识别(实训四) 授课时间 安排 授课类型 请标注√ 第周第次 教学器材与工具 课时:1 成套矿物手标本
理论课()实训课(√)习题课()其他()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矿物各种光学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矿物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的 特征;学会用肉眼和放大镜及简易定性化学实验方法观察并鉴定矿物,学会观 察与描述矿物性质和特征的方法,为各论中鉴定描述矿物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各种矿物光学性质与力学性质的识别, 难点:灵活掌握鉴定矿物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 1.识别各种矿物的光学性质:颜色、条痕色、光泽、透明度等, 2.识别各种矿物的力学性质:硬度、解理、裂开、断口,比重等, 3.识别各种矿物的化学性质:可溶性、可氧化性、电性、放射性、吸水性、膨胀性等。
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2.1 矿物的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授课时间 安排 授课类型 请标注√ 第周第次 教学器材与工具 课时:2 教学 PPT、矿物手标本
理论课(√)实训课()习题课()其他()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授课使学生了解矿物类质同象及其形成机理、同质多像及其转变 类型,熟悉矿物的单体形态和几何体形态的表述方法,掌握矿物结晶习性及其 相关内容,熟悉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重点掌握矿物的光学性质与力学性质及 其在矿物鉴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矿物的类质同象及同质多象类型,理想晶体与实际晶体、晶体的结 晶习性及其分类,双晶,矿物的物理性质及其它(磁学)性质, 难点:晶体的结晶习性和双晶要素分析,矿物的光学性质与力学性质认识 矿物。 教学基本内容 一.矿物的类质同象与同质多像 1.矿物的类质同象 2.矿物的同质多象 二.矿物的形态: 1.矿物的单体形态:一向延生、二向延伸、三向延生 2.矿物的集合体形态:显晶质集合体、隐晶质集合体 3.矿物的双晶 三.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它性质 1.矿物的光学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 2.矿物的力学性质:硬度、解理、裂开、断口,比重, 3.矿物的化学性质:可溶性、可氧化性、与酸碱反应的性质, 4.矿物的其他性质:磁性、电性、放射性、吸水性、膨胀性等。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一:教师多媒体演示 交互式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课堂板书,讲授矿物形态、物理性质及化 学性质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岩石和矿物的概念,知道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岩石和矿物,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岩石和矿物的概念及特点2. 岩石和矿物的分类3. 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4. 岩石和矿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 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岩石和矿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难点:理解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以及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实物、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知识。

3. 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课时本单元共需4课时。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岩石和矿物的概念及特点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岩石和矿物。

2. 讲解:讲解岩石和矿物的概念,介绍它们的特点,如硬度、颜色、透明度等。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岩石和矿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4. 实践:学生触摸不同岩石和矿物标本,感受它们的特性。

第2课时:岩石和矿物的分类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岩石和矿物。

2. 讲解:讲解岩石和矿物的分类,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3. 互动:学生分组观察岩石和矿物标本,判断它们属于哪种类型。

4. 实践:学生完成岩石和矿物分类的实验。

第3课时: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

2. 讲解:讲解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如沉积、熔融、变质等。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

4. 实践:学生观看岩石和矿物形成过程的视频。

第4课时:岩石和矿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岩石和矿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的第一章节“认识岩石和矿物”。

详细内容将包括岩石和矿物的定义、分类、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岩石和矿物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分类和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岩石矿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让学生学会探究岩石和矿物的性质,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激发他们对地质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岩石和矿物的分类及特征。

教学重点:岩石和矿物的概念,以及如何观察和分析它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岩石和矿物标本、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本、铅笔、直尺、岩石和矿物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岩石和矿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岩石和矿物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细节: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观察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2. 新课导入:介绍岩石和矿物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细节:教师讲解,学生做好笔记。

3. 实践活动:观察岩石和矿物标本,分析其特征。

细节: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岩石和矿物的特征,进行讨论。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岩石和矿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细节:教师讲解例题,学生跟随解题过程。

5. 随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细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解答。

细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岩石和矿物的定义、分类、特征。

2. 岩石和矿物的观察与分析方法。

3. 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描述三种岩石和矿物的特征,并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描述岩石和矿物的特征和应用。

2.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岩石和矿物标本,进行分类。

答案:学生需根据岩石和矿物的特征,完成分类任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精品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精品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中,深入学习第二章“认识岩石”和第三章“探访矿物”内容。

具体包括岩石分类、特征及形成过程,矿物定义、物理性质和典型矿物识别。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岩石和矿物定义、分类、特征及形成过程,能识别常见岩石和矿物。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岩石和矿物能力,提高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质资源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岩石和矿物识别及特征描述。

2. 教学重点:岩石和矿物定义、分类及形成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岩石和矿物标本、放大镜、地质锤、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笔记、画图工具、实验报告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著名地质景观,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景观是由什构成?从而引出岩石和矿物概念。

2. 知识讲解(10分钟)(1)岩石分类、特征及形成过程。

(2)矿物定义、物理性质和典型矿物识别。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岩石和矿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其特征,并正确分类。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岩石和矿物标本,完成观察报告。

5.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用地质锤敲击岩石,观察岩石断面,并记录其特征。

教师点评学生实践操作中表现,强调岩石和矿物识别关键点。

六、板书设计1. 岩石和矿物定义、分类、特征及形成过程。

2. 常见岩石和矿物识别方法。

七、作业设计(1)描述岩石和矿物外观特征。

(2)判断岩石和矿物种类。

(3)分析岩石和矿物形成过程。

2. 答案:(1)岩石:表面粗糙,呈层状结构;矿物:晶体形状规则,颜色鲜艳。

(2)岩石: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

(3)岩石:由沉积物堆积、胶结而成;矿物: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由岩浆冷却结晶而成。

矿物岩石实习鉴定PPT学习教案

矿物岩石实习鉴定PPT学习教案
• 进一步观察矿物的形态和其他物理性质
第4页/共8页
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别
• 岩浆岩的鉴别方法
先看颜色,再看结构和构造,然后看矿物成分.
• 沉积岩的鉴别方法
先看结构构造,再看成分.
• 变质岩的鉴别方法
先看构造,再看成分.
第5页/共8页
三大类岩石特征对比

岩石类别 成因
物质组成 结构
构造
代表性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 2、由学生参照教材,自行对岩石标本进行综合观察。 选定外观相似,但成因不同的岩石标本(如花岗岩与片 麻岩、石英砂岩与石英岩、砾岩与斑岩等)作典型深入 地分析、对比。
第2页/共8页
附1、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矿物的肉眼鉴定法,通常情况下,可参照下列步骤进行:
▪ 1、首先观察矿物的光泽。 ▪ 2、然后试验矿物的硬度。 ▪ 3、再观察矿物的颜色。 ▪ 4、进一步观察矿物的形态和其它物理性质。
▪ 2、岩石:不同的岩石,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个 不相同,故可根据这些特征对岩石进行鉴定;
第1页/共8页
三、使用的仪器、设备、材料
1、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等 2、材料:矿物及岩石标本
四、实验步骤
▪ 1、由学生参照教材,自行对矿物标本进行综合观察。 选定常见矿物标本(石英、长石、方解石、角闪石、 辉石、黄铁矿)作典型深入地分析、对比;
高温高压 硅酸盐 结晶结构 块状构造 花岗岩 岩浆冷凝 金属硫化
物 常温常压 碎屑物质 碎屑结构 层理构造 砂岩 岩石风化 粘土矿物 结晶结构 层面构造
化学物质 生物结构 有机物 岩石变质 变质矿物 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片麻岩
变余结构 片麻构造 压碎结构 千枚构造
第6页/共8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矿物与岩石鉴定本章要点本章主要介绍了矿物、岩石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性质,认识了常见造岩矿物和常见的岩石,了解了常见岩石的鉴定方法;为岩、土工程性质的认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对常见造岩矿物和常见的岩石进行鉴定。

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成分,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各种地质作用的自然产物。

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是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是由一种矿物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由于地质作用的性质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同的岩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内部结构也有所不同。

自然界的岩石的种类很多,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根据矿物组成将岩石分为单矿岩和复矿岩。

矿物的成分、性质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发生影响。

所以要认识岩石、分析岩石在各种自然条件下的变化,进而评价岩石的的工程地质性质,为工程建设服务,就必须先了解矿物的有关知识。

2.1 造岩矿物矿物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在各种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体和化合物。

其中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2.1.1矿物的一般知识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的矿物约3300多种,其中构成岩石的矿物有30余种。

造岩矿物绝大部分施结晶质的,结晶质的基本特点施组成矿物的元素质点(离子、原子或分子)在矿物内部按一定规律重复排列,形成稳定的格子构造,在生长过程中如条件适宜,能生成被若干天然平面所包围的固定的几何形态,但绝大多数矿物在发育时受空间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具有规则的形态,如蛋白石(SiO2H2O)、褐铁矿(Fe2O3.nH2O)等。

自然界的矿物按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型:1.原生矿物(配图)在岩石或成矿的时期内,从岩浆熔融体中经冷凝结晶过程中所形成的矿物,如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

2.次生矿物指原生矿物遭受化学风化而形成的新矿物,如正长石经水解作用后形成的高岭石。

3变质矿物指在变质的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蛇纹石、滑石、石榴子石等。

2.1.2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决定于它的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

掌握矿物的物理性质是鉴别矿物的主要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用肉眼观察并借助简单的工具和试剂鉴定矿物。

其物理性分为光学性质、力学性质、其它性质。

(一)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光学性质是指矿物对自然光的吸收、反射和折射所表现的各种性质。

1.颜色矿物的颜色指矿物对可见光中不同光波选择吸收和反射后映入人眼的现象.它是矿物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常用标准色谱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以及白、灰、黑来说明矿物颜色,也可以依据最常见的实物颜色来描述矿物的颜色,根据形成颜色的原因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

自色矿物本身所含有色素离子的颜色(见表2-1),自色对矿物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

如孔雀石含有Cu2+呈现出绿颜色,而赤铁矿含有Fe3+呈现出红颜色。

(配图)鉴定意义。

如水晶(SiO2)本身是无色透明的,但当含有少量氧化锰杂质时呈紫色(紫水晶),含钛时呈红色(蔷薇水晶),含碳时呈褐色至深黑色(烟水晶或墨水晶)等等。

(配图)假色矿物内的某些物理原因所引起的颜色,比如光的干涉、内散射等,对某些矿物具有鉴定意义。

如斑铜矿(Cu5FeS4)风化表面呈紫蓝色,称为“锖色”现象;石英、方解石内部有细裂隙面时呈彩虹色,称为“晕色”等。

(配图)原生矿物按其自色分为浅色矿物和深色矿物两类,浅色矿物有石英、长石、白云母等,深色矿物有橄榄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

2.条痕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指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简称为条痕板)上擦划时所留下的矿物粉末痕迹。

条痕对不透明、深色、金属矿物具有鉴定意义。

对浅色矿物无鉴定意义。

例如:黄铁矿——为绿黑色的细条痕;黄铜矿——绿黑色中显铜粉末的粗条痕;赤铁矿——不论外观何色,条痕为樱红色。

(配图)3.光泽光泽是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根据矿物表面对光反射能力的强弱,用类比方法分为四级;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绝大多数矿物呈非金属光泽。

还有一些特殊的光泽如油脂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蜡状光泽、土状光泽等。

矿物遭风化后,光泽强度就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玻璃光泽变成油脂光泽等。

4.透明度透明度是指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即光线透过矿物的程度,在矿物学中,一般以1cm 厚的矿物的透光度为标准,将矿物的透明度分为三级:⑴透明——隔着矿物能清楚地见到另一侧物体的轮廓。

如水晶.冰洲石.云母片等。

⑵半透明——隔着矿物能见到另一侧物体的模糊阴形,如蛋白石、辰砂等。

⑶不透明——隔着矿物完全不能见到另一侧的任何形象,如磁铁矿、石墨等。

在矿物鉴定工作中,通常取0.03mm的薄片进行比较,以透光程度将矿物分为透明的和不透明的两类。

当手标本不具备标准厚度的情况下,应以光学性质的四个方面的内在联系作综合分析判断。

一般而言,颜色浅淡、条痕无色或白色、非金属光泽的非金属矿物,都是透明的;颜色深暗、条痕黑色或暗色、金属光泽的金属矿物.基本上是不透明的;介于两者之间的为半透明的矿物(见矿物光学性质对照表2-2)。

但存在以下两种特殊的情况:浅色矿物铝土矿为半透明的和深色矿物橄榄石为透明的。

矿物的力学性质是指矿物在受力后所表现的物理性质。

1.硬度:硬度是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

一般用肉眼鉴定时,通常以己知硬度的矿物去刻划被测定的矿物,以此鉴定其相对硬度。

在野外鉴别矿物硬度时,还可采用简易鉴定方法来测试其相对硬度。

即利用指甲、铁刀(铅笔刀)、玻璃刀和钢刀将矿物划分为三个判定(不标明具体数值)硬度等级:指甲能刻出划痕的为低硬度;指甲刻不出、小刀(铅笔刀)可刻出划痕的为中硬度;小刀刻不出、钢刀可刻出划痕的为高硬度。

一般只判断;低、中、高。

国际上采用“摩氏硬度计”(1824年奥地利矿物学家摩氏首先提出),以常见的10种矿物作为标准,从低到高分为10级,代表矿物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见表2-3)。

(配图)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裂开的光滑平面为解理面。

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破裂面,称为断口根据解理的完全程度,可将解理分为以下几种:(配图)1. 极完全解理:矿物极易断开成薄片状.纤维状.规则块体(云母.石棉.方解石)2.完全解理:矿物极易裂开成薄斤、纤维状、规则块状,如云母、石棉、方解石等。

3.中等解理:矿物能沿解理作不完整的裂开,解理面不光滑不连续.如角闪石、辉石等。

4.不完全解理:在块体矿物上很难见到解理面.偶而可见的解理面既小又不平滑,如磷灰石、橄榄石等。

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相互消长的,解理完全时则不显示断口。

反之,解理不完全或无解理时,则断口显著。

如不具解理的石英,则只显示贝壳状断口。

解理是造岩矿物的另一个鉴定特性。

矿物解理的发育程度,对岩石的力学强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断口又分为:贝壳状、参差状、锯齿状、平坦状。

(三)矿物的其它性质有些矿物还具有独特的性质如磁性、弹性、发光性、放射性、人的感觉感官性等。

2.1.3常见的造岩矿物矿物的种类繁多,由于其物理性质测试简单,常是鉴定和分类的主要依据。

下面介绍几种重要的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

1. 石英(SiO2)石英(SiO2)无色,因含杂质等可呈各种颜色。

无条痕,断口呈贝壳状,油脂光泽,硬度高,透明。

晶体呈六方柱双锥状。

化学性质稳定,抗风化能力强,含石英越多的岩石,岩石的工程性质越好。

石英广泛分布在各种岩石和土层中,是重要的造岩矿物。

2..正长石(KAlSi3O8)呈柱状、板状、块状,颜色为肉红色或黄褐色或近于白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硬度高,中等解理,两组解理面近于90°正交。

易于风化,完全风化后形成高岭石、绢云母、铝土矿等次生矿物。

3. 斜长石呈长状、板条,白色至暗灰色,无痕,透明、玻璃光泽,硬度高,中等解理,两组解理面呈86°左右斜交。

易于风化,解理面上有细条纹。

成分中以Na+为主的是酸性斜长石,以Ca2+为主的是基性斜长石,两者之间的为中性斜长石。

斜长石是构成岩浆岩最主要的矿物。

4.白云母呈片状、鳞片状,薄片无色透明,珍珠光泽,硬度低,薄片有弹性,一组极完全解理,具有高的电绝缘性.抗风化能力较强,主要分布在变质岩中。

5.黑云母呈片状或板状,颜色深黑,其它性质与白云母相似,硬度低,玻璃或珍珠光泽、半透明、易风化,风化后可变成蛭石,薄片失去弹性,当岩石含云母较多时,强度降低。

广泛分布于岩浆岩和变质岩中。

6.角闪石呈长柱状、针状,颜色暗绿至黑色,玻璃光泽,硬度高,半透明,中等解理,两组解理交角56°。

较易风化,风化后可形成粘土矿物、碳酸盐及褐铁矿等。

多产于中性岩浆岩和某些变质岩中。

7.辉石呈短柱状、粒状,黑色,玻璃光泽,半透明,中硬度、中等解理,两组解理面交角87°。

较易风化,多产于基性或超基性岩浆岩中。

8.橄榄石呈粒状集合体,橄榄绿色,玻璃光泽,透明、高硬度,断口贝壳状。

常见超基性岩浆岩中,易风化。

9.方解石呈菱面体或六方柱,无色或乳白色,玻璃光泽,四度,三组完全解理,与稀盐酸起泡反应。

方解石是组成石灰岩的主要成分,用于制造水泥和石灰等建筑材料,也可作电气及炼钢的熔剂等。

10.白云石菱面体,集合体呈块状,灰白色,玻璃光泽或珍珠光泽,硬度为中,透明,中等解理、遇热稀盐酸时微弱起泡。

11.石膏(CaSO4·2H2O)集合体呈致密块状或纤维状,一般为白色,条痕白,硬度低,丝绢光泽,透明,一组完全解理,广泛用于建筑、医学等方面。

12.粘土矿物泥黄色,浅色条痕,土状光泽,透明,低硬度,平坦状断口。

泛指各种形成粘土的矿物。

(1)高岭石常呈致密块状、土状,白色,土状光泽,透明,硬度低,平坦状断口。

透水性差,干燥时粘舌,易捏成粉末,湿润具有可塑性。

(2)蒙脱石呈土状、块状,白色,土状光泽,透明,硬度低,平坦状断口。

吸水性很强,透水性差,吸水后体积可膨胀几倍至十几倍,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和阳离子交换性能。

(3)伊利石呈块状,白色,平坦状断口。

不具膨胀性和可塑性,因产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而得名。

13.蛇纹石集合体呈致密块状,颜色黄绿,腊状光泽,硬度中,半透明,断口平坦,可作室内装饰材料。

为富镁质超基性岩变质后形成的主要变质矿物,常与石棉共生。

14.绿泥石集合体为隐晶质土状或片状,浅绿到深绿色,玻璃光泽,半透明,一向中等解理,薄片有挠性无弹性,硬度低,强度较低,是长石、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的次生矿物,在变质岩中分布最多。

15.滑石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白色,淡黄色,淡绿色,珍珠光泽,硬度低,一组完全解理。

富有滑腻感,工业上常用原料。

为富镁质超基性岩,白云岩等质后形成的主要变质矿物。

16.石榴子石晶体菱形十二面体或粒状,颜色随成分而异,玻璃光泽,硬度高,半透明,无条痕,无解理,主要用于研磨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