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学习“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课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关于“摆事实,讲道理”的教学策略。
“摆事实,讲道理”,就是议论文写作中要找的论据。你拿出的观点要让人信服,就要选好论据。这和打官司是一个道理。你要证明你是无辜的,或者证明对方有过错,你就得拿出证据来,别人不会凭空认为你是清白的,你也不能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是论据呢?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就叫论据。这句话也点出了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即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论据有两种,一是事实论据,二是道理论据。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初学议论文写作,最好多以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一则因为事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则因为事实好找,它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不过,要注意的是,证明论点的事实,一要真实可靠,否则就失去了说服力,假的事实就好比打官司用伪证,是通不过的;二要有代表性,否则说服力就要打折扣,没有代表性的事实,就好比打官司找的都是旁证,而直接的或主要的物证、人证缺失,最后官司是不能定性的。有的学生在没有素材的时候,往往会编造我的朋友、同学、亲戚如何如何之类的故事,虽然可能实有其事,但在说服力度上不如众所周知的材料更能说服人。面对这种情况,倒不如把“我的朋友、同学、亲戚如何如何”换成“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这一类人,他们如何如何”,这种做法就是将“普遍的个体行为”概括为“类的行为”,让读者在生活中加以比照和确认,从而产生认同感,这样你的文章也就增强了说服力。
道理论据一般包括名人名言,革命理论,格言俗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社会公理等。能够作为论据的这些道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被社会和人们公认的,靠得住,信得过,用它们来证明论点,说服力强。要注意的是,引用这类论据,要求准确无误。有的学生在引用名人名言上容易张冠李戴,在引用数据上不精确,在直接引用时出现丢字现象,这些都要避免。当对引用的具体内容能知其大意但不知其详时,就不要用引号引起来;当确实能记起那个人说的某句话但人名记不住的时候,可以用“古人说”“一位哲学家说”等等的方式规避,切不可胡诌一个人名来代替。
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作文,有明确的观点,也能围绕观点去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论证,最后也能归纳、总结。这是不错的,但也是远远不够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论据”上。他们所摆之事实,大都是“我自己”怎么怎么样,或者“同学”“邻居”怎么怎么样,不能选用古今中外大量公认的有名的“人”或“事”做论据,事例不“典型”,造成说服力不强,另外,虽然能引用一些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来论证,但这些“事例”不是与观点不符,就是简单的堆砌,缺乏对“事例”的分析、议论,造成“材料”与“观点”不能有机地协调、衔接。再就是“事例”无新意,老就是那么几个例子。他们所讲道理,要么“无理”,要么
杜撰几句某某人说过某句话,或者引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要么讲道理不联系实际,架空议论。
那么中学生写议论文时在运用论据方面应注意一些什么呢?
1. 事实论据
①所选材料,必须是“典型”的。这里所谓的“典型”是指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不是“我自己”怎么怎么样,“邻居”或“其他同学”怎么怎么样。比如,要论证“业精于勤”这一观点,举例时说:“我的同桌,记忆力很差,加上口吃,记诵英语单词很困难,但他在困难面前没有畏缩,坚持天天早起早读,经过勤奋努力,他终于取得了好成绩,况且口吃的毛病也改掉了。”这样的事例尽管也能证明论点“业精于勤”,但不“典型”,因为它不是“众所周知”的,而范文《说勤》举的例子是“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由此可见,论据的“典型”使论证更具说服力,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当然,论据要典型有力,事实论据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
②对事实论据要加以分析、议论。对事实论据如果不加分析,只把它罗列在观点后面和前面,这就构成我们通常说的“观点 + 材料”的毛病。克服的办法就是对事实论据要进行分析,把能说明观点的事理因素抽出来,加以生发、剖析、强调。那么该怎样分析呢?一般是分析意义,分析因果。分析时也可正反分析、假设分析等等。采用什么角度,要依据事实论据本身特点以及它与论点的关系来确定。一般而言,直接取自社会生活的材料,如人物事迹,多从意义着手分析;采用类比论证方法的小故事、寓言、自然现象等事例,宜从分析实质入手。下面就以《理想的阶梯》一文为例具体加以说明。该文在论证分论点“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时,先举两个例子论证: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在举例论证之后,作者紧接着紧扣事例进行分析:那些杰出的人物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精神。是理想的浪涛激励着他们去刻苦奋斗。这样,有观点、有材料、有分析,就使得论证深入透彻,更有说服力,从而就解决了“观点 + 材料”的毛病。
③事实论据要概括、简明,不要以叙为主,以叙代议,形议实叙。有些学生不懂得用概括的语言来摆事实,而是不吝笔墨,原原本本地叙述事实的本身。夹叙夹议是写议论文的常用方法之一,但议论文中所引用的事例,要求简明扼要,不可把事例论据写得太详细,要学会概括要旨,也就是说举例不要用记事的展开法,而要用凝聚法,讲求三言两语把事例说出来。举例时有的学生不会从完整的事例切取论证的一截,而是连细节也会抄下来。这样就会
削弱说理的雄辩力。以吴晗的《话骨气》为例,文中第三自然段就是在反复解释骨气的基础上,提出“我们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有骨气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品质,这就是概括的事实。具体的事例就是:“文天祥面对高官厚禄的利诱拒不降元”,“古之穷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面对敌人枪口毫不畏惧”这三个例子没有原原本本地象记叙文那样去详写这些故事的始末,从而使论证简洁有力。
2. 事理论据
事理论据就是平时所说的道理论据,它包括一般道理(定义、公理等),名人名言等。用道理作论据,应用的道理必须是真理、公理或大家公认的社会生活、道德准则(如领袖人物、名家名流的言论、格言、警句)。学生的主要问题是材料掌握不够,造成无理可说,只好临时杜撰几句某某人说的话来,或者即使引用了一些言论、思想,也不确切、完整,这必然影响说服力。解决的办法是:①多读书、多摘录记录,最好每人一册《名人名言录》,积累道理论据。②讲道理时必须联系实际,不要架空议论。有些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可用理论后,写起文章来也只能是从道理到道理,不知用理论联系实际,没有针对性,因而内容空泛,没有说服力。那么,讲道理怎样联系实际呢?教材中的议论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如邓小平《讲究实事求是》一文中“毛泽东同志历来坚持要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简单地照抄照搬。”这段话运用归纳法,对各个历史时期进行总结,论证毛泽东同志历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进一步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联系了实际,针对性强,不空洞,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