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的认知分析
信仰与宗教的思考

信仰与宗教的思考信仰和宗教是人类思维和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通过信仰还是宗教,人们寻求关于生命意义、道德价值和存在意义的答案。
本文将对信仰和宗教进行思考,并探讨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一、信仰的本质信仰是一种对于超自然力量、神明或某种理念的坚定信奉。
它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信仰的内容可以包括多种形式,如宗教信仰、哲学信仰、科学信仰等。
无论具体形式如何,信仰本质上是一种对于某种事物真实性的强烈认同。
二、宗教的作用宗教是一种信仰体系,通常包括信仰对象、仪式、道德规范和教义等要素。
宗教信仰通过提供对人生意义的解释、传统和社会准则的引导,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 个体层面上,宗教为人们提供了安慰和指导。
在人们遭遇困境时,宗教可以给予信徒寄托和信心。
宗教仪式提供了一种与神明和教派成员建立联系的方式,使信徒感到身心平衡和满足。
2. 社会层面上,宗教在塑造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宗教仪式和教义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宗教组织还可以促进社会凝聚力,形成共同体感和归属感。
三、信仰与个体发展信仰对于个体的发展和成长有深远影响。
信仰可以为个体提供生活意义和价值,增强内心的力量和勇气。
无论信仰是宗教信仰还是其他形式的信仰,它都可以激发个体内在的动力,帮助克服困难和挑战。
信仰还促使个体进行思考和探索,推动他们在道德和伦理规范上不断进步。
通过对信仰的思考和实践,个体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进而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方向。
四、宗教与社会和谐宗教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宗教信仰提供了一种超越个人的共同价值观,使社会成员产生共鸣和凝聚力。
宗教仪式和活动为人们提供了相互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促进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与理解。
然而,宗教也可能引起社会分裂和冲突。
当宗教信仰被利用于政治或其他私利目的时,宗教分化和敌对情绪可能会产生。
因此,平等、尊重和包容是建立在不同信仰共存的社会中的重要原则。
浅谈我对宗教的认识

浅谈我对宗教的认识
首先,宗教是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和理解。
因为人们对于自然、人类和社会等现实世界
的认知和理解有限,而宗教提供了一种超越人类认识和想象的方式去解释未知的神秘世界。
信徒们通过信仰,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安慰,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宗教可以成为他
们内心的支柱,支撑他们度过生活中的挫折和苦难。
其次,宗教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和文化传承。
对于许多传统社会而言,宗教信仰是社会
秩序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宗教的知识和道德教育在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对于当代社会,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例如中国的佛教和道教,对于传统文化的
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宗教在历史中也出现过许多不和谐和冲突的事件。
有时候,宗教信仰被利用来
促进权力的扩张和人类的压迫,甚至导致了战争和暴力行为的发生。
在这些情况下,宗教
信仰被滥用,成为一种破坏社会和人类的因素。
因此,我认为对于宗教的认识应是全面的,要正视它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它的
负面影响。
在对待宗教的问题上,我们不应该武断地否定或者盲目追随,而应该以理性客
观的态度去理解和面对它。
我们的社会应该建立一个开放、宽容和兼容并蓄的宗教氛围,
倡导人们积极参与宗教活动,同时也要警惕那些利用宗教信仰做何种政治和经济的局限性
影响。
总而言之,尊重宗教信仰,理解和认同它的基本价值,这是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关
系的基本条件之一。
我对宗教的认知和理解

我对宗教的认知和理解宗教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对宗教的认知和理解,主要是从宗教的定义、起源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首先,宗教的定义是什么?宗教是人们对于神或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它是一种由人类在面对普遍存在的生死、疾病、战争、天灾等无法掌控的现象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宗教是一种信仰系统,它包括宗教信仰、宗教仪式、宗教经典、神秘体验等多个方面。
宗教通常依托特定的神殿、寺庙或宗教组织,为信众提供宗教教育、宗教咨询、宗教服务等内容。
其次,宗教的起源是什么?对于宗教的起源,学术界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
某些学者认为,宗教是一种自然宗教,即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例如太阳神、雨神等。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宗教,即起源于社会团体对于某个共同利益的信仰和崇拜,例如家庭、城镇等。
另外,有些学者认为,宗教是一种心理宗教,即起源于人类对于神秘性、终极真理的探求和追求。
从这些角度来看,宗教的起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认知和体验。
最后,宗教有何功能和意义?对于宗教的功能和意义,学术界也有多种不同的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宗教具有安抚人心的功能,可以为人们提供信仰、坚定和安慰。
另外,宗教还具有社会功能,可以加强社会凝聚力、规范社会行为、激发社会创造力等。
同时,宗教还具有思想功能,可以为人们提供关于生命、权利、等价、公正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
因此,宗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具有多个方面的功能和意义。
总之,我对宗教的认知和理解,认为宗教是人类对神或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它源远流长,具有多个方面的功能和意义。
虽然宗教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和聚焦点,但都塑造了人们的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于人们的生命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

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第一篇: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关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分析宗教是人类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也是当今世界大多数人的精神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多元化的信仰选择之一,社会范围内出现了引人关注的“宗教升温”现象。
大学生是时代的寒暑表,“宗教升温”自然在他们中间得到了反映,并冲击着他们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不仅表现为宗教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还表现为大学生对宗教认识和态度的变化,个别大学生的入教、信教。
改革开放后,过去长期沉闷的空气被打破,出现了思想解放、言论自由的新氛围,各种思想文化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互相交织、互相激荡。
大学生作为最有条件和机会接触民族的和世界的、传统的和当代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知识群体,对于包括宗教在内的一切文化财富,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些宗教书籍、宗教器物就已成为大学生中十分畅销的抢手货。
据了解,20多年来基督宗教为教徒读经文,印刷了上千万本《圣经》在教堂内销售,结果大量地被教外人士购买,其中不少就是为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所吸引的大学生。
至于根据各种宗教经文编写的故事书籍更是受到青睐,仅某学者编译的一本《圣经故事》就曾印发到100万册,其读者群主要是有一定文化基础,且对西方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大学生。
所以,在今天的大学生中,宗教已不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字眼了。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虽然远不至于信仰某种具体的宗教,但宗教中的思想精华对他们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他们不仅有兴趣研读宗教故事、宗教典籍,而且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践履着一些以宗教文化为底蕴的流行时尚。
比如,佩带个十字架项链,怀揣个观音护身符,发送个圣诞贺卡,馈赠个开光圣物,进寺庙拜个佛、求个签,去教堂听会儿赞美诗、感受一下宗教氛围。
尤其是每年的圣诞节,不少城市的教堂都拥挤不堪,人满为患,造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就是在校大学生。
对宗教的认识和感悟

对宗教的认识和感悟宗教是人类历史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人们的信仰、道德、文化和社会组织等方面。
在我的生活中,我对宗教有着一些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下面我将就宗教的定义和功能、个人信仰和对宗教的思考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宗教的定义和功能宗教是人们对未知、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寻求,是人类凭借信仰与生活相结合的一种信仰体系。
它是人们对生命意义和存在本身的追问和思考的产物。
宗教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首先,宗教提供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意义的认识。
宗教告诉我们人类存在的目的和意义,给予人们精神上的安慰和信心。
其次,宗教为人们提供了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信仰宗教的人们会受到其信仰体系所规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从而促使人们秉持善良和正义的原则去行为。
再次,宗教为社会提供了凝聚力。
宗教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形式,能够凝聚信仰者,形成一个共同体,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辨识度。
最后,宗教给予人们信仰的力量。
无论在生活的困难时刻,还是在追寻信仰的道路上,人们凭借着对宗教的信仰,获得力量和支持。
二、个人信仰和对宗教的思考个人信仰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私人的事情,它反映了对宗教的认知和信仰。
在我个人而言,宗教的存在和影响对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我认为宗教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的追问和探索。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曾面对生命的困惑和追问,而宗教给予了我回答的启示。
宗教提供的一些哲学思想和信仰体系能够帮助我理解人类存在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其次,宗教为我提供了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
在生活的低谷和困难中,我的信仰给予了我信心和力量,让我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幸福和希望也将到来。
另外,宗教信仰也给予了我对他人宽容和尊重的理念。
尊重和包容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是宗教和平共处的基础,而个人信仰的养成也使我懂得尊重他人的信仰。
最后,对宗教的思考让我认识到,宗教并非万能。
虽然宗教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负面问题,比如宗教极端主义和狭隘的思维方式。
我对宗教信仰的理解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宗教又是许多政治争端的导火线,例如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东正教对耶路撒冷的争端,使得中东地区长时间内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激烈的宗教冲突使得局部战争一触即发。
而宗教作为个人的精神信仰,对个人的价值体系以及行为方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的精神信仰为其物质活动提供依据,有宗教信仰的人觉得自己所作的每一件事都具有超验的价值,他们在现实中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现实的时空,例如基督教中的来世得救的说法,信徒今生及时行善为来世赎罪;在佛教里,信徒通过虔诚的信仰普度众生,或是行善积德为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的幸福积下功德......信徒通过这些行为把自己与非宗教信徒划分开来,从而使他们的人生富裕不同寻常的意义。
但总的来说,宗教是社会存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宗教作为一种神圣的社会存在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仍然需要他们的尊重一样。
我对宗教信仰的理解
宗教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社会文化现象,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的巫术,祭祀,人们对宗教的信仰不是凭空产生的,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有个人自身的,主要是人类对于自身未来的不确定把握,对于生命的短暂易逝的恐惧和不安。也有自然原因,由于人类最初对自然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不得不对自然有很强的依赖性和畏惧,这体现在人类对自然中一些无法征服的动物的崇拜和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当然这只是解释了宗教信仰产生的历史渊源,在宗教产生后的时间里,有很多人加入各种不同的宗教教派,这也有他们信教的社会原因,如出生的民族决定了他们的信仰,家庭的联姻,政治的强制以及诸多社会因素都会使许多人加入宗教信徒的行列。
如何看待人类对宗教的信仰?

如何看待人类对宗教的信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改变。
然而,在当今世界,很多人仍然会选择去追求和坚持宗教信仰。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宗教信仰,以及人类对于宗教的信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一、宗教信仰的基本概念宗教信仰是指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一种信仰和崇拜。
在世界范围内,宗教信仰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很多人都会通过宗教信仰来得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理解宗教信仰的基本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现象。
二、宗教信仰的意义1.慰籍人心在人们面临痛苦和困难的时候,宗教信仰可以给予他们心灵的慰籍和安慰。
相信神灵的帮助和庇佑,可以使人们在困境中不感觉孤独和无助。
2.指导人生很多人选择信仰宗教,是因为宗教信仰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人生的指导。
在宗教中,有许多关于道德和生活方式的教导,这些教导可以帮助人们拥有更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更高尚的道德品质。
3.社会和谐宗教信仰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在宗教信仰的框架下,人们可以学习如何尊重和容忍他人,以及如何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社区关系。
三、宗教信仰的影响1.产生分裂尽管宗教信仰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但有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和分歧,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分裂和动荡。
2.限制个人自由在某些宗教之中,存在一些规定和禁忌,这些规定和禁忌可能会限制个人的自由。
如果过分遵循了这些规定和禁忌,有可能会使个人丧失一定的独立性和自然性。
3.影响科学创新某些宗教信仰在一些方面与科学理论相抵触,这就可能会对科学研究和创新带来一定的影响。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在合理崇拜的前提下去平衡。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类对宗教的信仰呢?从其中正面和负面评价的角度来看,宗教信仰本身并不是好坏的标准,而是对于不同人们有不同的意义。
对于每个个体而言,宗教信仰也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我们应该通过理性思考以及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它,以便更好地发挥和利用它们所带来的益处。
你如何看待人类的宗教信仰?

你如何看待人类的宗教信仰?
人类的宗教信仰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话题,涉及到文化、历史、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思维逻辑的锻炼,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人们对于神秘、超自然力量的探索和追求,也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凝聚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宗教信仰反映了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人们对于生命意义、道德规范、社会秩序等方面的思考和追求。
其次,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安全感、归属感和意义感的需求,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
宗教信仰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有着积极的作用。
再者,我们可以从哲学和逻辑的角度来思考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涉及到对于神的存在与本质、人类的终极命运、善恶的根源等一系列哲学问题。
不同的宗教信仰对于这些问题有着不同的解释和观点,这也是哲学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
综上所述,人类的宗教信仰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话题,需要我们从历史、文化、心理学、哲学等多个角度来进行思考和分析。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提高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你如何看待宗教和信仰?

你如何看待宗教和信仰?
宗教和信仰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话题,涉及到个人的信仰观念、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等多个方面。
对于这个问题,我会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和回答。
首先,宗教和信仰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支柱。
宗教可以给人们带来信仰的力量和安慰,让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找到支撑和勇气。
同时,宗教也是人类对于生命、宇宙和人生意义的探索,是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和渴望。
其次,宗教和信仰也是多元化的。
不同的宗教和信仰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教义。
每种宗教都有其独特的信仰体系和仪式,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因此,我们在看待宗教和信仰时,需要尊重不同宗教和信仰的多样性,不要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他人。
再者,宗教和信仰也是与道德和伦理观念密切相关的。
宗教教义中往往包含了对于善恶、道德行为和人生价值观的规范和引导。
宗教和信仰的存在可以促使人们更加关注道德伦理问题,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宗教和信仰是一个复杂而又多维的话题,需要我们以开放、包容和尊重的态度来对待。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信仰选择,并且在交流和对话中保持开放的心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信仰观念。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宗教和信仰对于人类社会和文明的积极作用,并努力促进不同宗教和信仰之间的和谐共存。
读后感中提到的宗教信仰你怎么看

读后感中提到的宗教信仰你怎么看在我们阅读各类书籍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书中涉及宗教信仰的内容。
这引发了我们对于宗教信仰这一复杂而又深远的话题的思考。
宗教信仰,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心灵的寄托,是人生道路上的指引明灯。
然而,对于另一些人,它可能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或者是难以理解的神秘存在。
当我们在读后感中提及宗教信仰时,首先要明确的是,宗教信仰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选择和体验。
每个人对于宗教的理解和感受都可能大相径庭。
有些人可能因为家庭传统、社会环境或者个人经历而选择信仰某一宗教,他们在宗教的教义和仪式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力量和安慰。
以基督教为例,许多信徒坚信上帝的存在,相信耶稣基督的救赎。
他们通过祈祷、参加教堂活动以及遵循教义中的道德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追求灵魂的升华和永生。
对于这些信徒来说,宗教信仰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予了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以及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动力。
佛教则强调通过修行和觉悟来摆脱烦恼和痛苦,达到涅槃的境界。
佛教徒们通过冥想、诵经等方式来净化心灵,培养慈悲和智慧。
对于他们而言,佛教的教义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和人生的独特视角,帮助他们超越世俗的欲望和纷争。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宗教信仰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宗教可能被极端分子利用,成为煽动仇恨、引发冲突的工具。
历史上,因为宗教分歧而引发的战争和冲突并不少见。
这提醒我们,对于宗教信仰,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批判性的思维,不能盲目跟从或者被其误导。
同时,宗教信仰也可能导致一些人过度依赖宗教而忽视了自身的努力和责任。
比如,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不是积极地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而是仅仅寄希望于神灵的庇佑。
这种过度依赖可能会使人失去自我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此外,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也可能引发社会的不和谐。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如何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宗教信仰,促进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处,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宗教信仰?

什么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信仰和行为方式。
它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信仰、宗教组织和实践,而每个宗教信仰都有其独特的教义、仪式和社交结构。
了解宗教信仰的含义和历史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详细的内容分述:1. 宗教信仰的定义和诠释宗教信仰是指人们对于超自然存在、神、上帝或其他类似概念的信仰和崇拜。
它包含了宗教组织、仪式、教义等多个方面。
宗教信仰是不同文化之间出现的共同特征,人们通过宗教来理解世界、回应生命意义和寻求安慰和解脱。
宗教信仰在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行为。
2. 宗教信仰的历史和演变宗教信仰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
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段内,出现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等。
每种宗教信仰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发展模式,但都试图回答一些基本问题,如人类的存在、生命与死亡、道德和善恶等等。
3. 宗教信仰的作用和意义宗教信仰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提供安慰和启示,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
宗教信仰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和团结,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此外,宗教信仰还推动了文化传承和发展。
4. 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和挑战宗教信仰的多元性是当今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的主要挑战之一。
随着各种宗教信仰的传播和混杂,信仰之间的互动和冲突变得越来越复杂。
此外,一些宗教信仰在历史上被滥用和扭曲,导致了暴力、歧视和压迫等问题。
因此,需要更多的跨宗教和文化的对话和合作,以促进和平和互联互通。
5. 总结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人类对生命和存在的基本问题,同时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了解宗教信仰的历史、演变和多元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和文化,促进和平和理解。
我对宗教的认识800字

我对宗教的认识800字宗教,在我的认知里,就像是一个神秘而又庞大的精神世界。
它像是一个装满了故事、教义和信仰的大宝库,不同的宗教有着各自独特的风貌,就像不同民族有着自己特色的美食一样。
从历史的长河中看,宗教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一路走来的。
像佛教,那一个个充满智慧的禅语故事就像是一盏盏明灯。
比如“拈花微笑”的典故,只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蕴含着无尽的深意,让人感觉仿佛在与一种超脱的智慧对话。
佛教的寺庙也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一进去,就能闻到淡淡的香火气,那诵经的声音回荡在耳边,让人心瞬间就静了下来。
它倡导人们慈悲为怀,多做善事,就像给人们心中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让这颗种子在生活中发芽生长,影响着人们对待他人的态度。
基督教也很有意思。
那高耸的教堂,彩色的玻璃窗透着神秘的光,教堂里的唱诗班唱出的歌声空灵而圣洁。
基督教教义里充满了对爱与救赎的强调,它就像是一个精神上的避风港,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会在对上帝的信仰中寻找力量。
我觉得宗教虽然有着强大的精神影响力,但也不是万能的魔法。
它不能代替科学去探索世界的真相。
就像你生病了,总不能光靠祈祷宗教里的神来让病好起来,还得去看医生,靠医学知识和技术来治病。
而且,宗教也不是一个可以逃避现实的地方。
有些人以为躲进宗教里就可以不面对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真正健康的宗教信仰应该是让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更积极、更勇敢、更有爱心。
在现代社会里,宗教更像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寄托。
我们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就像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一样。
但是呢,也要防止一些打着宗教旗号的不良行为,比如说一些极端组织,他们做的那些恐怖暴力的事情根本就不是真正宗教所倡导的,完全是在歪曲和抹黑宗教。
宗教在我的眼里,是一个很复杂又很有趣的存在,它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但也要理性对待,让它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积极的作用。
社会学对宗教信仰的分析

社会学对宗教信仰的分析宗教信仰在人类文化中久已存在,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而被不断传承与演变。
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信仰的地位和作用无法忽视。
对于宗教信仰现象的研究,社会学提供了深入的视角和理论解释。
一、宗教信仰的社会功能宗教信仰作为文化现象,其存在一定有其社会功能。
社会学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解释。
首先,宗教信仰能够提供社会凝聚力。
宗教信仰往往会建立起共同的价值和信仰,聚集了一批信徒,形成了一定的社群。
这种社群内的成员,在共享宗教信仰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群体认同,促进了团结与凝聚。
其次,宗教信仰可以提供精神支持和安慰。
在人生中的不同阶段,个体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宗教信仰可以帮助个体从内心上获得一种安慰和支持,减轻精神上的负担。
再次,宗教信仰也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
宗教信仰往往塑造了一种互惠互利的道德伦理,倡导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在一定程度上,宗教信仰可以使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更加友善、互相尊重,从而减少冲突和矛盾。
二、宗教信仰与社会变化关系的解释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信仰也常常发生变化。
社会学家对此进行了不同解释。
从功能主义的角度看,宗教信仰面临的变化与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的变化有关。
社会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宗教信仰服务对象的变化,从而影响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例如,在城市化进程中,宗教信仰更多地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带,同时信徒的阶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中产阶层和青年人群的加入使宗教信仰呈现出多元和青春化的特征。
从符号互动主义的角度看,宗教信仰的变化与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播有关。
在法伊尔与马奇西尼的社会互动学理论中,信仰是一种符号体系,它在交往中得以共享和传递。
当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播方式发生变化时,宗教信仰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例如,在现代社会中,新兴的传媒技术和网络平台为宗教信仰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形式与机会。
三、宗教信仰与社会问题的关系解释宗教信仰与社会问题有着复杂的关系,社会学家多方面地对此进行了研究。
从社会控制的角度看,宗教信仰是一种社会规范,它对于个体道德行为和社会公正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控制和监督作用。
你如何看待宗教和信仰?

你如何看待宗教和信仰?
宗教和信仰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话题,涉及到个人的信仰观念、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等多个方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定义一下宗教和信仰的概念。
宗教通常指的是一种对神灵、超自然力量或者宇宙意义的信仰体系,包括对神的崇拜、宗教仪式、道德准则等。
信仰则是指个人对于宗教、哲学或者道德观念的坚定信念。
对于宗教和信仰的看法,我认为首先需要尊重每个人的信仰自由。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信仰,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非宗教信仰。
宗教和信仰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能够给予人内心的安宁和力量,这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我也认为宗教和信仰应该与科学和理性相结合。
宗教和信仰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安慰,但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我们也需要依靠科学和理性思维来解决。
宗教和信仰不应该成为束缚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桎梏,而应该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科学知识相融合。
此外,我认为宗教和信仰也应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理解。
不同的宗教和信仰体系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但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信仰,并且通过对话和交流来增进理解和包容。
总的来说,我认为宗教和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处理宗教和信仰问题时,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信仰自由,注重科学和理性,促进和谐与理解。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助你锻炼思维逻辑。
对宗教的认识心得体会 (4)

对宗教的认识心得体会 (4)
作为一种信仰和精神文化,宗教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名普通的信仰者,我在学习和实践中对宗教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宗教是人类对神秘、超自然力量的信仰。
它囊括了人类对生命、死亡、存在等基本问题的探索。
宗教不仅仅是教派和组织,更是一种普世的文化和精神体验。
在宗教的追求中,个体往往通过祷告、冥想和宗教儀式来达到神的启示,从而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其次,宗教对社会有深刻的影响。
宗教不仅仅是信仰,还是一种文化、伦理和价值观念的传播。
宗教对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性别平等、人权、法律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宗教还可以成为一个社会凝聚力量,让人们感受到宗教界别的共同价值和目标,进而团结起来为社会的共同发展而努力。
最后,宗教也可以成为人类追求和平的催化剂。
宗教可能会因教派之间的宗教争端和内部矛盾而产生冲突,但是宗教的基本精神却是关心人类和世界的和平。
宗教的普遍背景和核心价值观可以调教人的心灵,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关爱他人,建立和平的人际关系,由此进而建立共同繁荣的文化基础。
总之,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我们要尊重各种宗教的信仰和实践,同时也不断学习和探索宗教的真正内涵,以此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宗教信仰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宗教信仰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宗教信仰是信仰中的⼀种,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群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由崇拜认同⽽产⽣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的皈依。
那么你对宗教信仰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宗教信仰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宗教信仰的意义 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类所具有的普遍⽂化特征,具有神秘神话⾊彩,它是⼈类精神的阶段性体现。
信仰是⼈类的⼀种本能天赋的主观反应,它是⼈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它是⼈类 对⼈⾃⾝存在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某种反应,它是⼀种形⽽上的意识形态。
“宗教的本质既不是思维也不是⾏动,⽽是知觉和情感。
它希望直观宇宙,专⼼聆听宇宙⾃⾝的显⽰和活动,渴望孩⼦般得的被动性被宇宙的直接影响所抓住所充实。
”从字⾯上来看它的本质,就是⼈类对⾃⼰⼼中王国宗主的向往与精神皈依所在。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宗教情感论的⾸创者施莱⽽马赫这样解释宗教的本质意义。
作为⼈把握世界和⽣命的⼀种独特的⽅式,充分体现了⼈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它对⼈⽣的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们通过教义的学习和不断重复的仪式⾏为,使宗教信仰的理念和精神也逐渐渗透到⼈们的价值和⾏为系统之中,,从⽽成为形塑信教者的⼼理与⼈格的新的⼒量。
宗教信仰为⼈⽣提供慰藉。
作为⼀种哲学范畴,宗教信仰具有追求为⽣活寻找⽀撑和意义的显着特征。
表征着⼈对终极关怀的渴望,它给⼈注⼊神圣的⽬标,引导⼈去反省⾃我、超越⾃我、塑造⾃我、完善⾃我、实现⾃我,从⽽为⼈的⽣活提供情感、意欲、愿望、⾏动等的根基。
是⼀种精神的仰望和⽣命的活⽔,是⼈的⼀种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
提供应当 作为评价主体价值观念体系的深层内核,是价值评价活动的⼤前提。
信仰从它的⽣成那⼀刻起,即满⾜着⼈的超越现实指向未来的理想性需要,信仰⼀⽣成就本然性地获得了‘纯正性’的价值本性。
聚合和圣化 每个⼈⽆论他是否具有宗教倾向,都有⾃⼰最终的假定前提。
因为这些前提对他来说是真实的,这种假定前提不管是被称为意识形态、⼈⽣观、观念或者仅仅是对⽣活的⼀种直觉,都对属于他们的所有⾏为产⽣了创造性的压⼒。
读后感中提到的宗教信仰你怎么看

读后感中提到的宗教信仰你怎么看在阅读各类书籍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书中涉及宗教信仰的内容。
这些内容可能会引发我们各种各样的思考,对于读后感中提到的宗教信仰,我们应当以一种客观、理性和包容的态度去看待。
首先,宗教信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对许多民族和社会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信仰往往为人们提供了一套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个体的心灵慰藉和社会的秩序维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比如,佛教倡导的慈悲、善良和宽容,基督教强调的爱与宽恕,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信徒们追求美好的品德和行为。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宗教信仰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历史上,宗教冲突和宗教极端主义导致了无数的战争和灾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同时,一些宗教教义可能会被曲解或滥用,成为控制和压迫人们的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和判断。
在读后感中,当作者提及宗教信仰时,我们要理解其所处的背景和目的。
有些作者可能是通过描述宗教信仰来展现特定时代或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精神寄托和追求;有些可能是为了探讨宗教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现象的影响。
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应该尝试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们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每个人对于宗教信仰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不同的。
这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性格特点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阅读他人的读后感时,我们要尊重这种差异,避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对于那些对宗教信仰持肯定态度的读后感,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宗教所蕴含的积极价值,思考如何将这些价值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但我们也要注意,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而要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合理的筛选和运用。
而对于那些对宗教信仰提出质疑或批判的读后感,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作者是在诋毁宗教。
或许他们是基于对宗教现象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对宗教与信仰的思考与尊重

对宗教与信仰的思考与尊重宗教和信仰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作为一种深层次的信仰体系,它们涉及到人们对于神秘和超自然力量的认知和追求。
对于宗教与信仰的思考和尊重,既关乎个人内心的追求与情感需求,也关乎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基础。
本文将从哲学、社会学和个人层面三个层面,对宗教与信仰进行思考与尊重。
一、哲学层面在哲学层面,人们对宗教与信仰进行思考是因为这种信仰体系回答了一系列的基本问题:人生的意义、宇宙的起源、伦理道德等。
宗教和信仰提供了一种超越理性认识的方式,给人们带来心灵的寄托和安慰。
在当代社会,虽然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它仍未能解答所有的问题。
因此,人们对宗教和信仰的思考依然具有其合理性和现实性。
宗教与信仰思考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宗教的多元性。
世界上的宗教众多,每一个宗教都有其独特的信仰系统和仪式,都代表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在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宗教中学习到不同的智慧和人类文明的精华,使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更加全面。
二、社会学层面在社会学层面,宗教与信仰对于社会和谐与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宗教可以将人们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给予人们对彼此的信任和支持。
宗教团体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够为社会提供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准则。
然而,宗教与信仰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宗教的极端主义。
极端主义不仅违背了宗教本身的和平与宽容精神,也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因此,我们在对宗教与信仰的思考中,应该秉持开放的心态,既尊重宗教的多元性,又坚决反对宗教的极端化和歧视行为。
三、个人层面在个人层面,宗教与信仰的思考是每个人内心的选择和追求。
宗教和信仰提供了对于生活意义和目标的思考,帮助人们面对困境和挫折,从而赋予生活更多的希望和动力。
宗教和信仰也为人们提供了人生的指南和行动准则,使我们在现实中找到道德和伦理的底线,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和充实。
然而,对于宗教与信仰的思考和选择也需要尊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
宗教信仰的认知分析

宗教信仰的认知分析张宪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论文摘要] 本文尝试说明可以从认知角度对宗教信仰及其经验进行分析,以确认支持宗教信仰的特殊经验与日常感觉经验一样具有同样的认知信息和水准。
本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交代问题的引出;第二部分介绍认知分析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简述认知分析的几种主要观点;第四部分就宗教经验从认知角度展开初步的分析并给出判定的几个标准。
最后的结语部分指出,宗教信仰是一种向着终极实在开放的认知自由活动。
一.宗教解释——解释学抑或认知科学?当我们说宗教经验是宗教信仰的基础时,实际上对宗教作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解释:信仰者通过宗教经验发现了自己的宗教信仰的直接或间接证明的要求。
例如,基督徒相信,圣灵(Holy Spirit)赐予他(她)超自然的荣耀,使他(她)在皈依(上帝)之后,找到自己与世界相关联的新途径,由此他(她)便假定,自己对圣灵赐予超自然的荣耀的信仰被经验间接地证明了。
这种宗教经验使信仰者对周遭世界及其事物有完全不同的认知反应,这反过来即成为信仰者假定圣灵存在的一个理由。
另一方面,当信仰者自认为正在经验上帝的临在时,他(她)便认为他(她)的经验证明了,假定上帝就是他(她)所经验的东西是正当的。
因此,在相信上帝向他(她)显现时,他(她)的经验直接证明了信仰上帝是合理的。
1这里,宗教经验有别于日常经验的一个主要特点当然是它的神秘性。
无疑,神秘经验普遍见之于人类的宗教活动中,特别在一神论宗教那里,它既是对上帝及其启示的神秘认知,又是把人引向上帝之路的津梁。
不过,宗教经验的神秘性仅是表明宗教经验不同于日常经验的特殊性,并非说,宗教经验具有神秘性就成为不可解释的经验。
神秘经验无疑也是经验,“神秘的”在人类语言使用中极富弹性。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说,神秘经验指的是,呈现在意识的“信息”被我们某种对终极实在的超感官知觉所获得。
2早在十九世纪下半页,美国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宗教经验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信仰的认知分析张宪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论文摘要] 本文尝试说明可以从认知角度对宗教信仰及其经验进行分析,以确认支持宗教信仰的特殊经验与日常感觉经验一样具有同样的认知信息和水准。
本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交代问题的引出;第二部分介绍认知分析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简述认知分析的几种主要观点;第四部分就宗教经验从认知角度展开初步的分析并给出判定的几个标准。
最后的结语部分指出,宗教信仰是一种向着终极实在开放的认知自由活动。
一.宗教解释——解释学抑或认知科学?当我们说宗教经验是宗教信仰的基础时,实际上对宗教作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解释:信仰者通过宗教经验发现了自己的宗教信仰的直接或间接证明的要求。
例如,基督徒相信,圣灵(Holy Spirit)赐予他(她)超自然的荣耀,使他(她)在皈依(上帝)之后,找到自己与世界相关联的新途径,由此他(她)便假定,自己对圣灵赐予超自然的荣耀的信仰被经验间接地证明了。
这种宗教经验使信仰者对周遭世界及其事物有完全不同的认知反应,这反过来即成为信仰者假定圣灵存在的一个理由。
另一方面,当信仰者自认为正在经验上帝的临在时,他(她)便认为他(她)的经验证明了,假定上帝就是他(她)所经验的东西是正当的。
因此,在相信上帝向他(她)显现时,他(她)的经验直接证明了信仰上帝是合理的。
1这里,宗教经验有别于日常经验的一个主要特点当然是它的神秘性。
无疑,神秘经验普遍见之于人类的宗教活动中,特别在一神论宗教那里,它既是对上帝及其启示的神秘认知,又是把人引向上帝之路的津梁。
不过,宗教经验的神秘性仅是表明宗教经验不同于日常经验的特殊性,并非说,宗教经验具有神秘性就成为不可解释的经验。
神秘经验无疑也是经验,“神秘的”在人类语言使用中极富弹性。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说,神秘经验指的是,呈现在意识的“信息”被我们某种对终极实在的超感官知觉所获得。
2早在十九世纪下半页,美国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宗教经验的本质。
他在《宗教经验之种种》(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 Study in Human Nature, 1902)中,用了相当的篇幅对宗教经验的神秘性作了较为详尽的科学分析。
3不过,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宗教并由此形成一种所谓“宗教的认知科学”,这是较为晚近得多的事情。
1详细的分析可见[美]迈尔威利•斯图沃特编《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周伟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281-290。
2参见[英]约翰•希克《宗教之解释——人类对超越者的回应》,王志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页192。
3参见该书英文版第十六和十七讲演(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A Study of Human Nature, New American Library, 1958),页292-328。
不可否认,目前宗教研究基本上是在人文学科语境中的活动,它旨在说明性地评价而非解释性地切入宗教方面的认知问题。
由人文学科带出的某种解释学的切入,着眼于(宗教)文本的阅读(广而言之“文化的阅读”),只是要求通过文献分析获得某种专门知识,当然其中主要的是历史的和哲学的知识。
从社会科学方面看,对宗教的研究实际上是解释学的变种,因而是人文学科关注的回声。
4这样的研究把关注点放在宗教活动的社会化过程(即组织形式和教化意义),换言之,它不太关心宗教经验的结构、宗教观念的习得和传达,而是关心宗教的社会功能。
因此,大部分研究者特别有兴趣追问,宗教如何满足诸如个人的和社会的整合这样的心理学的和社会的需要。
不幸,这样的切入已经设定某种确实是过分简单化的心灵理论,即把人的心灵简单看成为信息传达的导管以及只有为信息服务的功能,没有认真注意心灵本身如何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有学者严肃地指出,用属于人文学科的解释学方法为宗教研究定位,大大缩窄了关于宗教的追问。
而且,解释学通常是历史相对主义的。
然而更为严重的是,解释学在宗教研究中不仅给予宗教文本以特权,而且在一般意义上也给了文本范畴以特权。
5简言之,问题在于,宗教系统并不是文本。
解释学方法必定被强求去固定那些并非文学的宗教系统(或任何符号-文化系统),例如各种活生生的宗教仪式、宗教实践以及几乎所有的偶像崇拜。
坚持在文本线索中建构所有的文化现象,必然使研究者看不到这些文化现象的许多非语言学的特征。
这里,我并不反对把解释学方法用于所谓的“反思宗教”。
我只是想强调说,我们不可以把一种宗教简单视为文本而对其加以类比。
不错,研究者可以采用一种介于潜在的宗教系统结构和自然语言的语法之间的类比,二者并不矛盾。
尽管文本总是在一些自然语言中出现,但是,自然语言和它们潜在的语法结构都不是文本。
“自然语言”的概念既没有预设“识字”的概念,也没有预设“文本”的概念。
事实上,大量的自然语言存在于说者-听者从未产生过一个文本的情况中!采用解释学方法作为宗教研究的唯一途径会带来另一个负面后果,即强调对历史的自我感知,也就是说,把(研究者眼中的)“历史”当作基于文本的文本。
把宗教仅视为历史的文本,不可避免会过高估价传统记录和文本记忆。
由此,对世界上有些不属于此文本系统的民族和文化组织产生一种视而不见的傲慢态度。
这直接表现在大大小小欧洲中心主义者、文化殖民主义者的著述中,因为他们认定“原始人”没有传统(换言之,他们没有文本)。
也正是这个意义上的“传统”,本应由解释学继续追问却大部分被忽视。
尽管我们承认人文学科在(宗教)文本和(宗教)传统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却不同意说文本和传统囊括了所有宗教现象;也不同意说,文本和传统是宗教的最基本特征。
当然,说宗教系统不能从理论上加以解释,这也是不对的。
相反,我们拒绝这种见解,所有对宗教现象的解释,都可以由人文学科和解释学方法来“埋单”。
6事实上,要提醒注意的是,宗教活动大量存在于现在的和过去的文化中,而解释学的切入恰好误解了有关宗教活动的根本特征。
认知科学作为解释学的补偿,给我们提供了另一条重新解释宗教现象的路径。
所有宗教现象都具有这样一种最根本的和普通的特征,这些现象发生在一种象征的-文化的系统中,它本来就预先假定了一些超人类的代理者。
这个关于宗教的实质性看法,大体上为我们提供了4例如,宗教人类学、宗教历史学、宗教语言学、宗教社会学等。
5参见劳森和马考雷合写的论文“良知的危机、认同的困惑:由认知切入宗教现象的可能性”,载《美国宗教学会杂志》卷61(Crisis of Conscience, Riddle of Identity: Making Space for a Cognitive Approach Religious Phenome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LXI/2),页214。
6“埋单”是粤语方言,原意为付清帐单。
现转意为解决问题。
一个定义。
对宗教现象的解释并不需要无休止地争论定义,因为定义是在解释中自然给出的,并且基于某种解释的理论。
较之于理论解释的成果,定义并不总是有趣的东西。
事实上,只有当理论使呆板的定义富有生气时,它们才能像理论那样为人接受。
反过来说,理论只有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可解释的合理建议、反映事物的一般性、原则上维持经验的稳定性,才能为人接受并且运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都乐意承认,社会科学在提供这种富有解释力的理论方面,能做的并不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多。
自然,这也是社会科学家纷纷选择转向解释学的原因之一。
7相比之下,我倒觉得这也可能是认知科学可以作出贡献的一个领域。
二.认知分析的历史线索宗教认知性问题8,或简言之,认知性问题,历史地观之,似乎有两种根本上对立的看法。
实际上,宗教认知性问题首先不得不要处理知识在宗教中的位置。
然而,这也涉及到诸如理性、宗教理解、宗教信念的明证性等等这样的概念。
看来,在宗教反思中有两种非常不同的关于知识的直观及其内容,一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
而且,在这些直观之间的对立呈现出依赖于宗教文本语境的不同的形式。
一种对立的形式表现为,神秘直观(至少是关于某些神秘东西的直观)把握宗教真理是“超越知识的”;在那些接受宗教真理的自然神学家看来,这些真理至少有一部分是可以被认识的因为它们能够被证实。
对于狄奥尼修斯(Dionysius,生卒年月不详)来说,“超出存在者的不可知性”只有在弃绝“理解的整个掌握”之后方可切近9,而对于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von Aquinas, 1224-1274)来说,上帝的存在能够在崇拜对象阙如的情况下,借助“科学知识”得以检验并如此认识。
10换言之,我们可以在某种认知意义上获得有关宗教的知识。
在关于上帝知识的形成方面,阿奎那强调的是理性论证的功能,而与他同时代的波那文都(Bonaventura, 1221-1274)则返身着力凸显神灵启明的作用。
对上帝知识的不同看法,实质上关系到对宗教信仰特点的理解。
从基督宗教早期拉丁教父思想家如德尔图良(Tertullian, 145-220)论述来看,(基督)宗教信仰无疑是超出人的理智,或者说,人从理智上不可能切近信仰。
11但是,在托马斯主义的传统中,人的理智则有助于信仰的确立。
后来的基督宗教新教改革家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1564)又反对托马斯主义的这一看法,不同意把信仰说成是本质上“理智的认可”。
加尔文认定,信仰不过是一种感情上7参见布朗和马库车昂的《宗教研究指南》(Guide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ed. By W. Braun & R. T. McCutcheon, Cassell, London and New York, 2000),页75-79。
8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宗教”和“宗教的”这样的字眼来表示信仰者对上帝的宗教信念。
在西方宗教、特别在犹太-基督教的传统里,这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处理像佛教和所谓“没有上帝的”后现代宗教,情况则完全不同。
这时候要处理的就是一种与世俗日常生活不同的宗教神秘经验。
9参见狄奥尼修斯《神秘神学》(The Mystical Theology),包利民译,香港道风山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6,页2-3;罗尔特(C.E.Rolt)译《雅典大法官狄奥尼修斯》(Dionysius the Areopagite, trans. C.E.Rolt, London: SPCK, 1940),页194。
10参见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卷一,“上帝与创造”(Summe Der Theologie, Hrg. V on Joseph Bernhart, Erster Band, Gott und Schoepfung, Kroener Verlag, Leipzig, 1933),页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