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主线的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读为主线的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

以读为主线的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明确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熏陶。”应该成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指南。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位,在阅读教学中惟有学生的读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惟有学生的读,才能实现探究。近年来,我有兴趣依据新的教育理念、教材内容和训练要求,对以读为主线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作一研究和探索,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情感。一、创设情境,初读感知。《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在开课伊始就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应很注重导入的设计。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为了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情景,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大年夜对你们来说,是多么幸福啊!穿戴一新,亲人团聚,品尝佳肴。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十九世纪的丹麦,却有一位可怜的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光着头赤着脚,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卖着。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十九世纪的丹麦了解这位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随后,教师再播放课件,让学生整体感知童话。感人的画面,充满激情的配乐朗读,小女孩生活的可怜、命运的悲惨一定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课件的播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还能为本课的学习很好地奠定情感基调。不管哪类课文的导入,我们都应力求简洁、精炼,都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要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二、披文入情,精读感悟。《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说明阅读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应特别重视理解和感悟。1、自读自悟,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学法提示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在初步领略了桂林山水美的感受之后,我具体引导学生欣赏了漓江的水。先让学生自由读文,把自认为写得最美的地方用笔划下来,读出自己的感受来。然后交流朗读,体会水的“静”、“清”、“绿”,读出水的静态美。然后,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去领悟漓江水那种纯净、没有一点杂质的绿,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教师再借助课件并引导学生将“漓江的水”与“西湖”及“大海”相比,从而体会漓江水那种独特的美及漓江水的特点。在引导学生有了体验之后,教师再播放优美的古筝乐曲,指名配乐朗读、赛读,学生闭眼想象情境,并说出意境,最后指导学生背诵。我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反复地朗读、揣摩、思考,才能加深对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验,才能学会品析语言文字的精妙,从而积累美的语言。教师的巧妙指导,又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学法。2、合作探究,举一反三。上一环节中,教师教给了学生学法,如何将这一学法活用呢?我们教育者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将学到的学习方法很好地运用到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中。仍以《桂林山水》一文为例,引导学生学习了“漓江水”这部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出学习“漓江水”这一部分的学习方法,即读——划——品——诵。再让学生用这种方法自学“桂林山”这一部分。教师再借助课件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特点。最后,配乐,启发学生赛读,闭眼想象意境并说出意境,从而感受桂林山那种独特的美。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巧妙的指导,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法得到真正的迁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三、以声带情,诵读体验。课标中

指出:“阅读教学应重理解、感悟、体验。”课程中所包含的任何知识,只有与学生的体验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活知识,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获取知识,深化理解,升华情感呢?我认为有感情地朗读是最好的体验方法。学生的朗读不是一种对课文内容简单的理解,而是一种美的陶冶,这种感情又加深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体验。如《长征》这首诗简短的56个字却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朗读是体验这份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通过想象朗读、情境朗读等形式,可以深刻体会到红军战士那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这种读的体验中能加深学生对文中语言文字的感悟,其语言感受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四、积累运用,拓展阅读。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1、找准读写的结合点,进行说写训练。学了《索溪峪的“野”》一文后,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积累中选择一处景物,写一篇作文,可以学习使用本课的词语和句式。学了《荔枝》一文后,让学生加入适当的想象,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为开头写一段话,以读促写,学会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拓展阅读。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渠道。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大的语文观,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打破课内外的界限,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得以沟通,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广阔的阅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教给一些方法,提出一定的要求,使课外阅读能落实,有质量。如学完《草原》后,让学生阅读有关描写祖国名胜风景的文章,要求做好读书摘录卡,背诵精彩片断。学了《一夜的工作》一文后,让学生读有关周总理的文章,走近伟人,更深地感受伟人的伟大人格,有的课外阅读文章还可以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写简短的读书笔记等。同时,尽量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