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学科教案 轮子的故事
一年级上册科学 教案-12 轮子的故事 苏教版
第十二课轮子的故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推重物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1.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2.动手制作小车。
【教学具准备】办公室转椅、乐高、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个团队行动小体验。
看,老师这里有一张从办公室搬来的椅子,还有一张是我们科学教室的椅子。
现在请仁弘同学坐在这张科学教室的椅子上,大家从教室这头将仁弘同学运到教室那头去。
2.学生团队合作,执行任务。
3.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再请仁弘同学坐在这一张办公室的椅子上,你们同样将仁弘同学运到教室对面去。
4.学生再次开始团队行动。
5.师:同学们,通过刚才两次的团队小体验,你们觉得用那种方式来运仁弘同学会更容易啊?6.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随机点评。
7.师:那你们再说一说,这是为什么呀?8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结合点评指导。
9.师:是的,我们教师办公室的椅子上有轮子,因为有了轮子你们就可以很轻松的将仁弘同学运到教室另一边,甚至仁弘同学不用站起来,也不用别人帮助自己动动脚,就可以到达教室另一边。
生活中有了轮子,我们不仅仅能够省力,还能够省时间。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轮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看一看,说一说。
1.师:同学们,刚才在我们的团队行动小体验中,大家都觉得用没有轮子的椅子运仁弘同学,实在是太累了,但是在轮子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时候,那时候的人啊只能用这样笨拙的方式进行。
2.师:那轮子是怎么被发现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轮子的发展历史。
(放映PPT)3.师:最初人们用滚木运送重物。
后来人们用木头做成了轮子,发明了车。
再后来,人们把木轮挖空,装上轮辐,车跑起来更轻巧了。
之后,人们又给木轮套上铁皮,车轮变得更结实了。
现代,人们又发明了有弹性的橡胶轮,坐在车上更舒服了。
如今,人们仍在不断地改进轮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轮子的故事教案
轮子的故事教材内容:3.1体会轮子的作用3.2阅读:轮子的历史3.3给小车安上轮子3.4交流轮子的运用教学目标:◆了解轮子的发展历程,知道人们运用技术在不断地改造完善轮子,使其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实际需求。
◆通过认识轮子的组成,初步学会安装、调试轮子的方法。
◆经历安装轮子的活动,感受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体会轮子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
基本设想:趣味性与科学性兼顾一、创设情境(动画片导入)怎样移动方形石头?(使用滚木、轮子)字典在铅笔上滑动的实验二、探究:1.轮子(滚木)有什么作用(省力)2.别的形状做轮子可以吗?(上述示意图可改为演示实验)用到的核心概念为: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从技术领域来说,圆形物体直径和半径总是不变,运行平稳。
结论:使用轮子可以省力并运行平稳3.滚木与轮子的区别见下一活动三、轮子的历史1.现代的轮子什么样?(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从各种轮子的特点,抽象出轮子的共同结构特点——轮+轴)2.轮子的发展历程——滚木→横截木轮→带轮辐的木轮→包铁皮的木轮→现代橡胶轮(分析各自特点,体现技术发展进步)滚木→横截木轮——车的发明,轮子随车走,减少了滚木的使用和铺设难度横截木轮→带轮辐的木轮——避免开裂,更耐用,更轻便带轮辐的木轮→包铁皮的木轮——更耐用包铁皮的木轮→现代橡胶轮——减少颠簸,更平稳、更安全四、组装轮子材料的选取(材料、形状、大小、加工难度)组装的技术(轴、圆心、公差)如果是简单组装,上面的设计就取消五、轮子的应用普通轮(各种汽车轮)、轨道轮(火车轮、塑钢门窗、窗帘架)、万向轮(电脑椅、轮椅)各自需求与应用设计轮子新科技:球轮(短视频介绍)。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轮子的故事 (7)
12.轮子的故事【教学目标】1.知道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感受圆形轮子便于滚动、舒适。
了解轮子的异同,感受轮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吸管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3.大胆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心中未来轮子的样子,并说出设计理由。
【教学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展过程【教学难点】动手制作小车【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小车组装材料一套、课件、接力棒6根、纸箱(里面装重物)、木轮子4个、带辐的木轮、电动车轮。
学生材料:小车组装材料一套(含车轮4只、纸盒1只、吸管1根、铁棒2根、双面胶带、剪刀),活动记录纸。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创设,巧妙设疑1.(出示画面)小朋友们,快看,这是谁啊?(熊大和熊二)一对好朋友正在运货物,准备盖楼房呢,可是货物这么大这么重,怎样才能顺利运回家呢?两个好朋友急得满头大汗。
小朋友,你们能帮它们想个好办法吗?2.哪位小朋友来说?(指名说)还有什么好办法?随机点评:(推)太沉了,实在推不动。
(拉)太重了,还是不行啊。
(用一辆车子运走)(教师竖起大拇指)这办法可行,你真爱动脑筋。
可是,姜老师很遗憾的告诉你,现在没车,森林协会的车子全派出去运木头了。
(用木头放下面滚)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就是聪明。
用滚木真的能行吗?(装个轮子推推)你怎么想到的?(学生说)生活中,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二、探究实验,了解演变1.滚木实验用这种方法真得行得通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实验。
这里有个箱子,哪位小朋友能帮老师推过去?(用很大的劲)那按照刚才那位小朋友的方法,在下面放几根木棍,我们再来试一试好吗?(下面放上木棍)太好了!箱子可以往前走了,为什么这样就可以往前推行了呢?(这里的木头在滚动,相当于我们生活中的轮子)看来这个方法可行哦!能把这箱子推过去吗?(继续推)。
你发现了什么?(箱子又掉下来了),那箱子怎么继续前进呢?(再把木棍放到前面去),那谁来帮帮这位小朋友。
小学科学12轮子的故事(教案)
小学科学12轮子的故事(教案)轮子的故事(小学科学教案)引言: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轮子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了解轮子的起源、作用以及应用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造力的关键。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个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轮子故事,让学生对轮子的原理和作用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一、故事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个轮子故事是关于一个小村庄里的人们如何发明轮子的。
具体情节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理解能力进行适当地修改和调整,以达到故事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二、目标1. 了解轮子的基本定义和作用。
2. 探究轮子的起源和发明过程。
3. 理解轮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轮子的概念1. 教师用实物轮子或图片向学生介绍轮子,并鼓励学生讨论轮子是什么以及它以前的使用方式。
2. 引导学生明确轮子的基本定义是一个圆形的装置,可以在地面上滚动。
3. 引导学生思考轮子有什么作用,例如减轻人力、加快速度等。
第二节:轮子的起源1. 通过叙述故事情节的方式,告诉学生古代人们如何发明轮子。
可以提到人们最初使用圆木、石块等物体作为“轮子”,用于推动和移动重物。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会发明轮子?能够提供更多的力量、减少摩擦、节省能量等等。
第三节:探究轮子的运作原理1. 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解说,详细介绍轮子的结构和构造。
包括车轮、车轴、轴承等。
2. 引导学生理解轮子是如何与地面产生接触,并减少摩擦力的。
例如,车轴和轮子之间的轴承可以帮助轮子在地面上滚动。
3. 通过实际示范,让学生体验轮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差异。
可以在一个光滑的地面上推一个装满重物的盒子,比较使用轮子和不使用轮子的情况。
第四节:轮子的应用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探究轮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车辆、自行车、滑板等交通工具中的应用,以及家用电器、玩具等方面的运用。
2.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海报或展板,展示他们对轮子的应用所做的研究和总结。
《轮子的故事》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12.轮子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推重物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
2.阅读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
3.做小车,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吸管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动手制作小车。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每组六角铅笔2根、圆形铅笔2根、橡皮筋2根、新华字典1本、小车组装材料一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回顾历史,导入新课1. 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人的生活,今天这节课我们还是从古代开始。
2. (出示金字塔建造图片)埃及有个非常独特的建筑,叫做(金字塔),金字塔是用什么建造的?(巨大的石头)这么大的石头重不重啊?这么重的石头要垒到尖顶上去,可困难了,当时人们想了很多办法。
你有没有办法了?[设计意图:金字塔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名的人工建筑之一,其建造过程吸引了无数人的猜想与探究,以金字塔的建造导入,既可以导入课题,又可以引领学生明白科学的伟大之处。
]二、模拟探究,感知轮子的发展史1. 用字典模拟大石头,先用手在桌面拉一拉,看一看需要用多大的力才能拉动它。
2. 老师教你一个省力的办法,想不想我发个材料给你?(每组发两支六角铅笔)用铅笔能不能轻松一点呢?在小组内轮流体验一下。
3. 请同学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铅笔是怎么垫的?哪一种更省力?还有你怎么知道你省力呢(看橡皮筋拉伸的长度)?4. 小组内轮流实验。
(注意引导学生建立实验规则、有序实验)5.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更好的材料,你做好了吗?做好的组准备发新材料(发放圆铅笔)。
比较一下方铅笔与圆铅笔有什么不同呢?小组内轮流实验。
(注意:铅笔塞到橡皮筋里不省力)怎样才能让铅笔很省力了?为什么垫在橡皮筋里面不省力?思考后再回答。
(滚动)看图中埃及人有没有滚动的木头?圆木头还是方木头?圆木头才省力。
6. 古代人在圆木滚动省力的启发之下,就发明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轮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上第四单元第12课时《轮子的故事》教案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童装的纯净水:提出问题:同学们口渴了,这一桶水怎么搬到教室里去呢?追问:哪一种方法比较省力呢?(承接)我们发现滚动的物体更容易向前移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轮子的故事想一想,说一说:我们可以两个人抬着我们可以把水放平,滚动过去生:发现滚动要轻松的多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调动学生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既能调动学生动脑,又能促进学生交流讲授新课一.体会“轮子”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体会轮子的作用。
1.出示字典:2.提出问题和要求:(1)请你用一只手指推一推这一本新华字典,结果怎样?(2)你们有办法轻松地用一个手指推动这本字典吗?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使用一只手指头移动大字典呢?4.引导学生做一做:(1)在字典的底部垫上直尺(2)在字典的底部垫上三角楞的铅笔(3)在字典的底部垫上圆形的铅笔提问:从实验中你发现哪种最省力?5.总结:通过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轮子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运输时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和摩擦阻力。
轮子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新的运动方式,就是由移动向滚动的飞跃。
二.了解轮子的历史圆圆的轮子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它的发展1.准备好字典2.动手做一做,想一想,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所想(1)用手推直接放在桌面上的字典,比较费劲(2)想办法使字典轻松的移动。
3.讨论交流:在字典的底部垫上几个铅笔在字典的底部装上轮子4.做一做,想一想发现了什么?5.生:我们发现了圆形物体可以向前滚动,所以最省力在“做”中学,在知识的对比中学习,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不断的深入思考,梯级设置问题,步步深入是经历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认识五个阶段1.出示图片:古埃及金字塔的修建2.轮子究竟怎样发展成现在的样子的呢?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你知道图中三种轮子哪一个出现的早,哪一个出现的晚?介绍车轮出现的第二阶段:补充:古时的人切下一段滚木,挖空中间部分,就有了最初的轮子3.出示第三阶段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时候的车轮有什么特点?补充:出现轮辐,可以分担重量,车跑起来更轻巧了,而且轮子不容易裂开。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轮子的故事》优质教案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2课《轮子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的第3课。
本单元从科技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认识科学,《轮子的故事》共安排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体验活动,通过用两种方法推动一个重物,体会轮子的作用。
第二部分,通过图片、阅读、实物展示轮子的发明史,了解从古到今车轮的发展与改进过程,知道车轮的改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第三部分是动手制作,通过提供简单有结构的材料,给小车安装轮子,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思考,如何改进小车才能使轮子更加灵活。
第四部分,通过交流轮子的作用,体会轮子的重要性,体会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拓宽学生视野。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轮子并不陌生,从自己的玩具车到家里、街上的汽车,生活中处处能看见轮子,他们也可能体会过轮子省力的作用,但还没有比较系统、完整的探究过轮子。
本课就是要他们了解身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体验工程师的工作。
一年级学生活泼、可爱,自我控制能力差,学生在实验前一看到实验材料就急于动手,所以在实验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材料的出示时间,一年级学生处于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培养他们细致观察并能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把观察的结果表达出来,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因素。
三、学习目标科学知识:通过推重物的对比,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阅读轮子的发明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关键变化。
科学探究:能动手制作小车,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
科学态度:愿意讲述和倾听,分享自己或他人的想法,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生活中轮子的发明是一项重要的发明,并且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难点:动手制作小车,并能改进小车的轮轴,提高小车的灵活性。
五、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圆筒铅笔(每名学生5-10根),大字典(每组一本)、轮子(每组4个)、吸管(每组两个)、胶带、剪子、锥子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大的圆筒状桶装水实物或图片。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轮子的故事 苏教版
12 轮子的故事教学目标(1)学生能体会“轮子”省力的作用,了解轮子发展的历史,并能动手给小车装上轮子,理解滚动摩擦更加省力的科学原理。
(2)学生能通过对比的方法,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轮子资料,推导出轮子形状与结构演化过程。
(3)学生能通过寻找让推拉小车更省力的方法,产生科学探究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装小车轮子,深化团结协作、合作分享的科学态度。
(4)学生能理解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前进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生活得更便捷。
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难点:动手制作小车。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4人组)圆柱形铅笔六枝,筷子、盛砝码的砝码盒(用作小车),车轮与车轴,剪刀、胶带、吸管。
教学过程:一、真实经历,体验轮子的发明师:小朋友们,老师收到了满满一箱子的科学图书(你们看有……,有……,想不想看?),哪位小朋友能帮老师把这箱书推到(加手势)讲台前面来?生尝试(小个子)(大个子)师:看来啊这箱书实在是太重了,那请小朋友们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一个小朋友就能很轻松地把这箱书推到讲台前面来呢?生讨论(提取类似“轮子”的答案)师:这个方法行不行呢?那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活动:利用塑料管推动箱子师:(问推书的同学)现在是不是很轻松的就能推动了啊?生答师:你们想不想也来体验一下啊?(出示字典、铅笔)老师给每一小组准备一本字典和几只圆柱形铅笔,字典代表这箱书,铅笔代表这些塑料管。
我们先用一根手指推一推这本字典,感受一下需要多少力气,然后再把铅笔放到字典下面,用同一根手指再推一推这本字典,感受一下需要多少力气,比一比两次感受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变省力了。
下面就请每一组的小朋友们轮流体验一下。
活动:利用字典、铅笔感受滚木的作用师:体验活动结束,请小朋友们把材料放回托盘里,老师来看看哪组整理的最快!刚才我们第一次感受了没有铅笔推动这本字典需要多少力气,第二次感受了垫了铅笔之后再推动这本字典需要多少力气,两次感受有什么不同呢?生答师:在箱子下面放塑料管、在字典下面放圆柱形铅笔都能起到省力的作用,那这个塑料管和铅笔就像什么啊?有什么作用呢?生答(能够滚动,像轮子一样)小结: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轮子”。
12轮子的故事教案及反思
12《轮子的故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轮子的故事》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
本单元从科学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认识科学,从最基础的人造物与自然物、人造世界与人工世界区分,到了解衣食住行等各种物品的演化过程,再到阅读“轮子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
本课选择一项具体的技术发明——轮子,让学生了解轮子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而用我们的双手也可以做成一辆小车,并且把习得的知识运用到动手制作活动中。
通过阅读和安装轮子的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认识到科技产品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学情分析】一年级小学生,对轮子不陌生,每天都能见到汽车、生活用品上的轮子。
但他们对轮子的作用、发展史就相对模糊了,本课在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其体验轮子的创造发明历程,认识轮子发展大致过程,体会轮子的作用。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阅读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
科学探究:通过推重物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轮子外在特征,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做小车,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吸管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难点:动手制作小车。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圆柱形铅12支,六边形铅笔12支,小车组装材料一套,含车轮4只、纸盒1只、吸管1根、铁棒2根(车轴),另加工辅助工具若干,含剪刀、胶带等。
教师演示材料: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前概念师:1、在之前的课上,我们一起了解了原始人,古代人的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大家还有印象吗?生:有师:接下来,我们还是从古代人的生活来开始的学习。
大家看,这副图片给我们展现了古代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名叫埃及,埃及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建筑,叫做金字塔,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金字塔是用什么建造的呀?你们能不能在图片中找出大石头?这石头重不重呀?生:听说过,大石头,能,非常重师:石头非常巨大,非常重,要想把这么巨大的石头磊到这个尖顶上去,可不容易啊。
轮子的故事科学教案
轮子的故事科学教案摘要:一、引言:轮子的发明及其重要性二、教学目标:了解轮子的原理和应用三、教学内容:轮子的演变、类型及工作原理四、实践活动:制作简单轮子模型五、总结:轮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正文:轮子的故事科学教案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轮子无处不在,它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发明。
从古老的车辆到现代的交通工具,从简单的机械设备到高科技的生产线,轮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了解轮子的原理、类型及应用,以此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了解轮子的发明历史及重要性。
2.掌握轮子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3.理解轮子的工作原理。
4.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轮子的演变轮子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最早的轮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随后,轮子的材料和结构不断改进,出现了铁轮、橡胶轮等。
如今,轮子的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泛。
2.轮子的类型根据用途和结构特点,轮子可分为实心轮、辐条轮、多轴轮等。
实心轮主要用于轻型车辆,辐条轮适用于高速行驶的车辆,多轴轮则适用于大型工程机械。
3.轮子的工作原理轮子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将滚动摩擦转化为滑动摩擦,减小摩擦力,提高运动效率。
同时,轮子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实现力的传递。
四、实践活动1.制作简单轮子模型:让同学们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轮子模型,了解轮子的结构,感受轮子的工作原理。
2.探讨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们思考轮子在生活中的例子,了解轮子的广泛应用。
3.创新设计:鼓励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设计一种新型轮子,讨论其优点和可行性。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轮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轮子作为一种重要的发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学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轮子的故事》教案(2024秋)
12.轮子的故事【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观察不同种类的轮子,了解它们由轮和轴组成。
通过体验,感受到轮子省力的特点。
[科学思维]通过对轮子的研究,学会如何观察、假设、实验和得出结论。
通过比较,了解轮子演进的原因。
[探究实践]在用手推一推的体验活动和给车子安装轮子的实践活动中,感受轮子的作用。
[态度责任]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激发他们对轮子的探究兴趣,体验轮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它为生活生产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给小车安装轮子。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大字典、小木棒若干根;纸盒子、轮子、车轴、吸管、胶带、剪刀等【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轮子的故事。
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1.谈话:小朋友们是怎么来上学的?(坐车)不论是哪一种交通工具,它们都有轮子。
轮子是非常重要的人造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轮子的世界,了解关于《轮子的故事》。
(板贴)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1.看一看:汽车博物馆里展出了一组车轮,仔细观察,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最外面是轮圈,里面是凸起的轴)(板贴)2.请学生上台指一指。
3.找一找:小朋友们,你能找出下面这些轮子的轮和轴吗?请把它们标出来。
4.请学生上台标出来。
1.想一想:你们可真棒,准确找出了这些轮子的轮和轴。
你还在哪里见到过轮子?只有车子才有轮子呢?2.学生举例。
3.想一想:看来,轮子被广泛地运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它们为什么都用到了轮子呢?4.学生回答。
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探究:使用轮子是否省力1.想一想:使用轮子能省力,真的是这样吗?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这些材料(一本很重的字典、5根圆木棒),你有什么好办法验证你的猜想?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3.小组汇报:先用手推字典,再将字典下面放圆木棒推,比较两次感受。
4.小结:使用轮子能省力。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4单元《12 轮子的故事》 苏教版
回顾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做推书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引发研究轮子的兴趣。
通过科技史的学习,体会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并且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
让学生经历一次制作过程,尤其是学会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小车,使小车的轮子转得更加灵活。
电教手段
PPT、交互平板、投影仪
重点
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难点
动手制作小车。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
活动一:
激发兴趣,引出前概念
师: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衣食住行的变化,我们了解到古代人和现代人衣食住行是非常不一样的,请问古代先现代在“行”上有什么变化?
分组排序活动。
哪个小组来全面展示一下你们所排的顺序?
师:轮子为我们的生活各方面都带来了便捷,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为小车装上轮子呢?
1、认识活动材料。
2、下面小组同学一起商量一下,怎么才能给小车装上轮子,而且让它跑起来呢?
3、分组商量、制作、试跑。
4、展示。评价。
师:1、在小车上有轮子,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见过哪些物品上有轮子呢?
通过交流轮子在方方面面的应用,认识到轮子的重要性,生活中离不开轮子。
活动二:
体会轮子的作用。
活动三:
阅读轮子的发展史。
活动四:
给小车安装轮子。
活动五:
体会轮子的其他用途。
作业
无
检测反馈
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关于轮子的科学教案(精选3篇)
关于轮子的科学教案(精选3篇)关于轮子的篇1一、活动目标1、发现“转动”的有趣现象,体验“转动”游戏的乐趣;2、尝试探索让物体转动起来的方法;3、能关注并说出周围生活中转动的某些现象,发现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感受过物体“转动”的.现象。
2、物质材料准备:地球仪、风车、积木、光盘、笔、圈、绳子、圆罐、纸杯、勺子:ppt三、活动过程1、游戏:快乐小转盘(请五位小朋友上来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边转圈边喊口令:“快乐小转盘,大家一起转,叽里咕噜转呀转,转出可爱的动物来。
”喊完之后停下做出一个可爱动物的动作,没有做出来的淘汰。
)2、探索尝试,让各种物品转动起来(1)、交代任务(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3)、师幼一起总结”转动”方法(吹、拧、转、拨、搓等)(4)、引出转动和“力“有关3、尝试让两种物品一起转动起来(1)、交代任务(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四、转动与生活、并播放PPT课件活动总结生活中的“转动”无处不在,它们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还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小朋友们用你们善于发现的眼睛,继续观察和探索身边的转动吧!一、主题名称:小司机二、活动内容:车轮骨碌骨碌转三、活动目标:1、知道不同类型的车辆发出不同的铃声,模仿他们发出的.不同声音。
2、尝试体验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四、活动准备:各种玩具车辆五、过程与指导:1、说说自己上幼儿园的方式(1)、介绍每天早上自己是怎么来幼儿园的。
(2)、如果是坐车来,说说坐的什么车。
(3)、谈论车子怎样跑得快,车身下都装着什么。
2、学念儿歌(1)、欣赏儿歌(2)、说一说儿歌里出现的是什么车,发出怎样的声音。
(3)教师扮演司机,幼儿扮演乘客,一起边念儿歌边模仿开汽车的动作;“小汽车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带着我呀向前跑。
车轮骨碌骨碌转,转呀转,转呀转,一直转到幼儿园。
”(4)谈谈说说:自行车有没有车轮?它会发出怎样的铃声?(5)将儿歌中的汽车改编为自行车,听听老师怎样念:“自行车呀丁零零,丁零零,丁零零,带着我呀向前跑。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4单元 用双手创造 12 轮子的故事》_3
轮子的故事教学目标:1、能通过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2、体会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并且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3、经历制作的过程,学会改进方案。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手制作小车,并进行改进。
难点:动手制作小车,并进行改进。
教学过程:1、体验轮子的作用老师今天从高邮到江都来上课,随身带了很多的物品,(出示实物)这么多东西,太重了不方便移动,谁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呢?(引导学生想到小车)为什么小车就能很轻松的运送物品呢?(引导学生想到小车有轮子)人们很早就发现用轮子可以省力,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轮子宝宝(出示卡通形态的轮子)轮子宝宝:大家好,我是轮子宝宝,很高兴认识大家!2、轮子宝宝的自我介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轮子宝宝的自我介绍吧!播放轮子发展的视频,出示轮子发展史的图片,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第12页的第一项内容。
看过了轮子宝宝的自我介绍,大家想不想跟他一起玩啊?让我们一起把轮子宝宝装到小车上去吧!4、给小车装上轮子播放电子教材中做小车的视频,让学生动手,组装小车,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
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小车,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比赛,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跟比较好的小组进行对比,完善自己小组的设计,并改进自己小组的小车)5、体会轮子的其他用途我们跟轮子宝宝已经比较熟悉了,现在啊,轮子宝宝想跟大家玩捉迷藏,他藏在了我们身边一些物体中,你能把他找出来吗?出示带有轮子的物品图片(让学生找到其中的轮子)6、畅想轮子宝宝厉不厉害?轮子宝宝这么厉害,那你还想把他装到什么地方去呢?把你的设计画出来吧(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第12页第二项)7、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4单元 用双手创造 12 轮子的故事》_8
12、轮子的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轮子的异同,感受轮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轮子的演变,培养幼儿联想、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自制轮胎车。
[教学过程]一、教师骑自行车进入,引起学生对轮子的注意。
教师骑自行车进入,‚同学们,你们好,老师知道今天要和同学们见面,骑了一辆自行车飞快的赶了过来,同学们知道自行车为什么跑这么快吗?‛对,因为它有轮子,轮子在哪儿呢?‛请学生找一找自行车的轮子。
(提醒学生注意脚蹬处的齿轮。
)二、通过和轮子玩具玩游戏,了解轮子的异同感受轮子的作用。
1、轮子玩具,体验轮子带给来的乐趣,知道生活中常见有轮子的物品。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玩的轮子玩具,大家可以尽情去玩。
‛幼儿玩玩具。
这些玩具上面都有什么?你还知道什么东西上面有轮子?2、二次玩玩具,了解轮子的异同。
‚刚才有很多小朋友没有玩够,现在再去玩你刚才没完过的,注意观察这些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行动。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尽情发言。
引导学生发现轮子的异同。
(异:大小不同、材质不同、有的有齿,有的没有齿……同:都是圆的,都能转动。
)3、认识轮子家族的成员——齿轮、滑轮及在生活的应用。
‚刚才小朋友发现了有齿的轮子,(出示齿轮)它的名字叫齿轮。
‛他藏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学生发言。
看课件了解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样的方法认识滑轮。
4、把能滚动的轮子、有牙齿的轮子、能滑动的轮子送回家。
‚轮子玩具在这儿太拥挤了,老师给他们安一个宽敞的家,(出示三张轮子图片)这是辆滚动轮子的家,这是有牙齿的轮子的家,这是能滑动的轮子的家。
(依次张贴)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把它们送回家。
‛学生按照图示将轮子分类。
三、通过‚以前没有轮子‛这个问题,了解没有轮子的局限和轮子的演变。
1、推理想象没有轮子的世界,感受没有轮子的局限。
‚刚才小朋友见到了很多轮子,假如生活中没有轮子会怎么样?‛让学生充分发言。
2、看课件了解轮子的演变。
‚看来轮子的作用还真不小,老师告诉你们以前真的没有轮子,那轮子是怎么演变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轮子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课堂总结 1.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下节课预习内容: 教学后记:
轮子级上册科学学科教案
课题
轮子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知道轮子的作用; 2. 知道轮子的发展史; 3. 通过操作活动体会轮子的作用; 4. 通过看资料了解轮子的发展史; 5. 感受轮子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轮子的变化。 难点:轮子的应用。 教(学)具使用: 师:轮子、小车配件包、课件等。 生:
共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体会导入 1. 活动:先推书,再用铅笔做轮子,再推,说说轮子的作用。 2.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轮子的故事。
二、探索发现 1.读一读轮子的历史。 2.讨论:从古至今,轮子有了哪些改变? 3.完成活动手册第 12 页。 4.评价活动手册。 5.小组活动:想办法给“小车”装上轮子。 6.展示成果,相互评价。 7.拓展:轮子还能应用在哪里? 8.完成活动手册第 12 页。 9 评价活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