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故居观后感
参观杨开慧故居心得
参观杨开慧故居心得杨开慧故居看起来是那么的简朴和破旧,但虽是陋室,却这内头充满了浩然正气,让人从外到内,在心灵上受到一次洗礼的地方。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观杨开慧故居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杨开慧故居心得篇1杨开慧的故居,座落在长沙县福临区开慧乡开慧村的板仓,这里距长沙市65公里,有长沙至湘阴的公路经过。
故居坐西朝东,前临公路,其余三面青山环绕。
故居依山而建,前有矮墙防护,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栋和东西两厢,中辟天井,植有桂树和女贞树。
开慧一家住左厢,其叔父一家住右厢。
1966年11月,故居维修开放,供人参观学习。
以后又经过多次维修和整理,现复原陈列了毛泽东住的房间、杨开慧烈士的住房。
杨昌济夫妇的住房横堂屋,厨房等。
毛泽东住房中的四只瓷茶碗和杨开慧住房中的藤椅是当年用过的珍贵文物。
故居内设了杨开慧生平事迹陈列室,展出了大量照片、画照和文抄,四个低平柜里还展出了部分文物,较为全面的反映了杨开慧烈士光辉的一生。
开慧烈士陵园位于开慧故居右侧的棉花坡,三面环山,东临公路,占在面积20多亩。
新建陵墓为混凝土墓壁,面贴大理石,墓的两侧,各竖汉白玉碑一块。
右侧碑文刻着“杨开慧烈士墓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开慧,生于1901年,长沙板仓人,早年在毛泽东,蔡和森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下,追求革命真理,反对封建礼教。
与丁玲等同考入岳云中学(当时是所男校),是“开放女禁”的急先锋。
在读书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1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与毛泽东结为伴侣,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
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从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妇女运动。
大干革命失败后,她回到板仓同地下党的同志们一道坚持了三年多艰苦的地下工作。
1930年10月的一天下午,杨开慧被敌人密探发现,80余名敌兵将板仓下屋团团围住,杨开慧从容处理文件后被捕,仅有8岁的小岸英也被敌人押送到长沙。
参观杨开慧故居的观后感
参观杨开慧故居的观后感篇一参观杨开慧故居的观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去参观了杨开慧故居,这一趟下来,那感受可真是多得没法说!走进那故居,就好像一下子穿越回了过去。
我看到那些陈旧的摆设,也许在当时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可放在如今,显得那么简陋。
我就在想,杨开慧同志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怎么坚定地追求自己的信仰的呢?看着那些老照片,她的眼神那么坚定,那么勇敢,我心里不禁问自己:如果我处在她那个年代,能有她那样的勇气和决心吗?可能我会害怕,可能我会退缩。
但杨开慧同志没有啊,她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事业中,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和信念支撑啊!那一间间屋子,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觉得她的一生,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那个黑暗的时代。
可她自己呢,却承受了那么多的苦难和折磨。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幸福啊!能吃饱穿暖,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一切,不都是像杨开慧这样的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不好好努力呢?参观完杨开慧故居,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有时候太把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了?也许我们应该多想想过去,多想想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付出一切的人们。
这一路参观下来,真好!让我明白了很多,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篇二参观杨开慧故居的观后感朋友们,我刚从杨开慧故居回来,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一迈进那大门,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就扑面而来。
我心里琢磨着,这地方咋就这么有魔力呢?能让人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呼吸声。
看着故居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我就忍不住瞎想:杨开慧当年是不是就在这张桌子前写东西?是不是在这个院子里散步思考?哎呀,我觉得她的生活肯定不像我们现在这么轻松自在。
她明明知道前方的路充满了危险和困难,可为啥还那么坚定地走下去呢?我就很纳闷儿,换做是我,可能早就吓得屁滚尿流了。
但人家杨开慧不是啊,那叫一个英勇无畏!再看看我们现在,遇到点小挫折就怨天尤人,稍微吃点苦就叫苦连天。
杨开慧故居参观记三年级作文500字
杨开慧故居参观记三年级作文500字杨开慧故居参观记三年级作文500字今年四月的一天,风和日丽,爸爸妈妈开车带着我一起出门踏青,我们来到了长沙县的“杨开慧纪念馆”参观。
一下车,举目四望,只见绿树掩映,群山环绕,“杨开慧纪念馆”在这绿树群山之中格外醒目。
我们随着人群,踏上了纪念馆的台阶。
走进厅,迎面面来的是杨开慧烈士雕像,只见火红的党旗背景前,一位浑身雪白的女英雄,脚步坚定,双拳紧握,眼睛看向前方,在她的眼中,仿佛有两束燃烧的烈火,控诉着当时的黑暗。
看到这雕塑,我深深被震撼到了。
杨开慧,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她也是毛主席的夫人。
她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
她虽是女儿身,但父亲也为她取了名、字、号。
后来,她与青年时代的毛主席成为了革命伴侣,他们为着祖国和人民的解放,分隔两地。
她是一个年轻的革命烈士,29岁就光荣牺牲了。
在过去那些困难的日子里,她悉心抚育年幼的孩子,照顾年迈的母亲,思念远行的亲人,坚持地下革命活动,被抓后,她不畏敌人的严刑拷打,不受敌人的威逼利诱,舍生取义,壮烈牺牲。
听着讲解员告诉我们的杨开慧的英雄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敬佩之情犹然而生:杨开慧是一位了不起的女英雄,她立场坚定,内心坚强,真让人敬佩!为了正义,连生命都不要,虽然现实并没有那么残酷,但我们应该学习她那种为了信仰的坚持的那种精神。
她牺牲后,毛主席悲痛欲绝,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词来表达对这位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杨开慧故居,这是一栋好多房间的平房,古朴大方,充满田园气息。
还瞻仰了许多旧时的遗物,为烈士们敬献花篮。
参观结束了,我的心却心潮起伏:今天的我们,是享受和平与幸福的一代人,我们更应该学习烈士身上的精神品质,运用到我们的学习上来,为祖国的未来作出贡献!指导:吴建芝杨开慧故居参观记三年级作文500字今年四月的一天,风和日丽,爸爸妈妈开车带着我一起出门踏青,我们来到了长沙县的“杨开慧纪念馆”参观。
杨开慧故居导游词
昔日的星沙山丘起伏,荆棘纵横,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如今的星沙楼宇鳞次栉比,道
路四通八达,经贸繁荣昌盛,四季绿树成荫,一座现代化的新县城拔地而起,让世人瞩目。星沙镇党委政府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响亮地提出“开发区发展我发展,开发区繁荣我
繁荣”的战斗口号,并以“服务县区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为工作重点,动
条汉子”(周扬、田汉、夏衍、阳翰笙)中的田汉,即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者,也都是长沙县人。长沙县不但气候宜人、资源充足、物产丰富,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良好的经
济基础、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依靠较
好的县域经济基础、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科学的产业布局,发展迅速。目前
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更加坚定了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的雄心斗志,同时,待我以最诚恳的心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参观的机会,瞻仰革命先烈杨开慧女士的英勇事迹,让每个积极分子知道,只有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我们
才能树立宏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目标,它将一直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杨开慧烈士那种在民族大义面前挺身而出,坚忍不拔坚定目标始终不变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群热血青年,每个入党积极分子回校后都豪情壮言,感慨万千。
自强自立,从小接受父亲严格的教育到跟随毛泽东一起为革命而奋斗,再到被捕英勇就义,仍为革命成功抱着坚定地信念,我想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正是这些舍身革命,不畏生死的先辈,才有我们现在的中国。
这就是一个民族的不
屈的脊梁,崛起的标志,作为后来者,更应该在新时代,新潮流中继承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杨开慧故居看起来是那么
观了关于杨开慧同志的事迹,
杨开慧故居观后感
杨开慧故居观后感杨开慧的故居,故居位于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始建于1795年本文是XX精心编辑的杨开慧故居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杨开慧故居观后感杨开慧的故居,故居位于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始建于1795年,是一座建筑面积达680平方米的土木结构院落,现有大小房屋36间,1966年故居进行了维修后对外开放,并取名“板仓”二字。
经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从外到内依次走过了36间房,各间屋里都摆放了以前他们家人用过的东西。
让我觉得好奇的是竟然还有佣人房,可想而知,杨氏家族是很富有的。
讲解员还特别跟我们介绍了一间房,那是毛泽东住过的房屋,他总共才来这里住过三次,时间最长的一次也只有三天。
接着第二站是杨开慧的陈列馆,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大厅和三间展室,大厅里面是杨开慧的石膏雕像,墙壁上刻着毛泽东写的《蝶恋花》,我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细细的品味,这字里行间都藏着毛泽东对其爱人深深的思念和惋惜。
第一间展室主要是陈列了她父母及全家的照片,还有杨开慧小时候的照片,看得出开慧小时候是一个可爱、乖巧的女孩,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立下了大志。
第二间是杨开慧青年时候的照片和同毛泽东的留影。
留着一头青年发,一副雄心壮志的样子给我印象特深,每看到她的一张照片我都会伫立很久。
在一个展柜里面,陈列了她的手记,那是写给毛泽东的“情书”,原文我记得不太清楚,有几句感动的话语是这样写的:“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的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他许多的文章和日记,我就爱上了他……自从我完全了解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就有了一个新的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假如他被捉去杀头,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命运。
”我看了这段文字后,我能体会到当时的杨开慧是多么的深爱着毛泽东,他们之间的感情是那么纯、那么真。
遗憾的是毛泽东没有亲眼看到这封信。
来到第三展室,墙壁上挂了很多伟人给杨开慧的题辞,对她予以极高的评价;我还看到了一张显眼的合影,分别是杨开慧跟她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我在想为什么没有毛泽东呢?这些孩子们也真是可怜。
游杨开慧故居作文
游杨开慧故居作文我老家离杨开慧故居不远,打小就听说她的故事,那时候只觉得是个了不起的阿姨。
这回趁着假期,我特意跑去那儿走了一遭,嘿,这一去,心里头真是五味杂陈,感慨万分。
走进那院子,第一眼就被那股子古朴劲儿给吸引了。
青砖黑瓦,岁月悠悠地在墙上刻下了斑驳的痕迹,就像是老照片一样,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我心里头嘀咕着:“这地方,可真有年头了。
”沿着石板路往里走,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感觉整个人都被温暖包围了。
这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走到正屋前,抬头一看,那“板仓”二字赫然在目,苍劲有力,仿佛能穿透时空,让人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力量。
我轻轻推开门,一股陈旧而又不失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像是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屋子里布置得简简单单,几件旧家具,几张老照片,还有那些泛黄的书籍和手稿,都透露出主人的不凡气质。
我走到一张照片前,那是杨开慧阿姨的遗像,她面带微笑,眼神坚定,仿佛在说:“我不怕,我要为信仰而战。
”那一刻,我仿佛能听到她内心的声音,感受到她那份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热爱。
走出正屋,我来到了后院。
那里有一片菜园子,绿油油的蔬菜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我蹲下来仔细看了看,心里头想着:“这些蔬菜,是不是也见证了杨开慧阿姨的辛勤劳动呢?”想着想着,我不禁有些动容。
在故居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我仿佛看到了杨开慧阿姨忙碌的身影,听到了她坚定的脚步声,感受到了她那颗为革命事业跳动不已的心。
我知道,她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离开故居的时候,我回头望了望那片熟悉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慨。
我想,这次旅行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我会把杨开慧阿姨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她的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中继续传承下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脑海里不断回放着刚才的一幕幕。
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像杨开慧阿姨那样,坚定自己的信仰,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参观任弼时与杨开慧故居有感
参观任弼时与杨开慧故居有感参观任弼时与杨开慧故居有感20xx年11月20日,我校组织了一批学生去参观了任弼时和杨开慧的故居。
而我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我怀着高兴的心情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去参观了他们的故居。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任弼时的故居,一路参观一路拍摄使我的心情特别激动,我将自己喜欢的景点都拍了下来,来到任弼时居住的地方一看,感觉很大,像是个富裕的大家族。
19xx年4月30日,任弼时诞生在这里,并在此读完小学,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
他的故居系砖木结构,共占地38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间37间,全部房屋为青瓦覆盖,三合土地面,大门上挂有邓小平19xx年手写的“任弼时同志故居”黑底金字匾。
我们进堂屋看到了任弼时的仿铜石膏胸像,并且两边墙壁挂有毛泽东等领导人亲笔题词。
毛泽东的题词是:“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二进中厅悬有赵朴初手书“浩气长存”巨匾。
三进正厅设纪念室,挂有任弼时遗像。
我们从外到内依次参观了一下,里面摆放了以前他家用过的东西,当我看到那些东西时,我就联想到他们以前一家的生活情景,他们一大家族都生活在一起,我觉得那时他们一家肯定好幸福的!里面的东西都非常具有历史意义,一点一滴的见证了任弼时同志的人生事迹,对于要了解他的人来说价值意义重大。
我们参观任弼时的故居之后就去了他的纪念馆,里面珍藏了他许多有价值、有纪念、有历史意义的文件与物品。
他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忠于祖国,贡献于祖国,为了祖国的独立与强大奉献了他的短暂人生。
他曾留学与国外,知识渊博。
他有着骆驼一样的精神:对待工作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即使身体不好也要硬撑着继续自己的任务,从来没有一丝怨言。
叶剑英同志是这样评价他的: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而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
是的,的确如此,我觉得骆驼对他的评价太贴切了,他索取很少,全是付出,等到他可以去享受生活的时候,他已经为革命付出了一切,没有了生命,谈不到享受。
参观杨开慧故居有感
参观杨开慧故居有感
参观杨开慧故居有感
湖南党史通讯
朱先泽
前年清明节参观长沙县杨开慧故居时,听到女讲解员说:“维修杨开慧故居的墙壁时,曾发现了八篇开慧同志的遗文,见证了1928年10月至1930年1月的这段历史,有珍贵的价值。
”
近日听文友说,《湖南党史通讯》早在1984年第一期上,发表了《偶感》,《见欣赏人头而起的悲感》及《女权高于男权?》三篇。
为什么不将烈士遗文全部发表呢?忠于历史,应当是不折不扣,原原本本告知天下后人,这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篡改与筛选都不妥。
另有《给一弟的信》,《寄一弟》,《从六岁到二十八岁》及《无题》等篇目,不知何日再发表?录此存照,这是比塑像更好的纪念?
2008年立春于岳阳楼下。
参观杨开慧故居心得_参观杨开慧故居有感
参观杨开慧故居心得_参观杨开慧故居有感杨开慧故居看起来是那么的简朴和破旧,但虽是陋室,却这内头充满了浩然正气,让人从外到内,在心灵上受到一次洗礼的地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观杨开慧故居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杨开慧故居心得篇1杨开慧的故居,座落在长沙县福临区开慧乡开慧村的板仓,这里距长沙市65公里,有长沙至湘阴的公路经过。
故居坐西朝东,前临公路,其余三面青山环绕。
故居依山而建,前有矮墙防护,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栋和东西两厢,中辟天井,植有桂树和女贞树。
开慧一家住左厢,其叔父一家住右厢。
1966年11月,故居维修开放,供人参观学习。
以后又经过多次维修和整理,现复原陈列了毛泽东住的房间、杨开慧烈士的住房。
杨昌济夫妇的住房横堂屋,厨房等。
毛泽东住房中的四只瓷茶碗和杨开慧住房中的藤椅是当年用过的珍贵文物。
故居内设了杨开慧生平事迹陈列室,展出了大量照片、画照和文抄,四个低平柜里还展出了部分文物,较为全面的反映了杨开慧烈士光辉的一生。
开慧烈士陵园位于开慧故居右侧的棉花坡,三面环山,东临公路,占在面积20多亩。
新建陵墓为混凝土墓壁,面贴大理石,墓的两侧,各竖汉白玉碑一块。
右侧碑文刻着“杨开慧烈士墓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开慧,生于1901年,长沙板仓人,早年在毛泽东,蔡和森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下,追求革命真理,反对封建礼教。
与丁玲等同考入岳云中学(当时是所男校),是“开放女禁”的急先锋。
在读书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1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与毛泽东结为伴侣,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
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从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妇女运动。
大干革命失败后,她回到板仓同地下党的同志们一道坚持了三年多艰苦的地下工作。
1930年10月的一天下午,杨开慧被敌人密探发现,80余名敌兵将板仓下屋团团围住,杨开慧从容处理文件后被捕,仅有8岁的小岸英也被敌人押送到长沙。
杨开慧故居游记作文
杨开慧故居游记作文
哎呀,说起去杨开慧故居那次,我真是又笑又感慨,就跟串了趟时空隧道似的。
那天,阳光明媚,我跟几个朋友一拍即合,说走就走,奔向了湖南这片英雄辈出的土地。
一到故居门口,那古色古香的门楼就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感觉就像是穿越到了民国时期。
门口还有几位大爷大妈,拿着扇子边扇边聊,看到我们这几个外来客,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热情地招呼着:“小伙子小姑娘,来参观我们这儿的‘红色记忆’啊?”那声音,暖洋洋的,就像这天气一样。
进了门,我们先是一阵东张西望,想把这些历史的痕迹都尽收眼底。
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得数那件小事儿——在故居的后院,我们发现了一棵老槐树,树干粗壮得三个人都抱不过来,树叶茂盛得能遮住半边天。
我们几个围着树转圈圈,突然,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几片黄叶悠悠然飘落在我们头上,朋友小刘打趣道:“嘿,这树也懂欢迎仪式呢,还给我们撒花呢!”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连空气里都弥漫着欢乐的气息。
走着走着,我们还遇到了一位讲解员阿姨,她穿着朴素,但讲起杨开慧的故事来,却是绘声绘色,眼里闪烁着对英雄的敬仰。
她说起杨开慧如何在艰难岁月中坚持信仰,如何教育子女,听得我们是既感动又敬佩。
阿
姨还告诉我们,这棵老槐树见证了杨开慧家许多重要的时刻,就像是他们家的守护神一样。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片充满故事的地方。
回望那棵老槐树,它依旧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点点滴滴。
这次杨开慧故居之旅,不仅让我对这位伟大的女性有了更深的了解,更让我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坚韧与执着。
回家的路上,我暗暗许下心愿,要像杨开慧那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
参观杨开慧故居活动心得
参观杨开慧故居活动心得(总1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心得体会
上个周末在研究生院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杨开慧前辈的故居。
很荣幸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去参观学习。
带着对革命先辈的深深敬仰和感慨,我们来到杨开慧故居。
在讲解员的低声解说下,我们一路参观着她用过的朴素物品,看着她写下的一页页泛黄手稿,仿佛在诉说着她和毛泽东同志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谱写着一代巾帼英雄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坚贞。
她不仅是忠厚传家的好女儿,忠贞爱情的好妻子,忠义教子的好母亲,更是忠烈为民的好学生,忠诚革命的好党员。
这一趟红色之旅像夏日的一场大雨洗涤着大家的心灵,让所有前来人员深受震撼。
作为一名研究生而言,我们更应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把爱国爱党之情落实到具体工作学习中去,牢记宗旨,忠诚履职,让革命先辈的不朽精神代代相传,让中华儿女的奋斗事业生生不息。
之后我们继续召开了团学干部培训活动,会上学长和老师们的分享与教诲让我受益良多。
不禁让自己感觉到肩上多了份担子。
在此次培训中,我也学到了一些东西,对我们的职责也有了深一步的理解,而更多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让自己成为合格,优秀的人。
我们研究生院是一个大家庭,作为一名班干部,我们更应该以此为荣,并且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做好本职工作,把研究生院创建的更好美好,为同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样才不愧说自己是高富帅研究生院中的一员。
梁欢。
【最新2018】杨开慧故居-word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杨开慧故居篇一:参观杨开慧故居有感参观杨开慧故居有感今天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组织大家去杨开慧同志故居进行参观学习,一下午的时间参观开慧故居对我的影响很大,不仅学到了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而且深深地被这些前辈们的精神所鼓舞,更加强坚定了我要求入党的信念。
从纪念馆到故居再到陵园,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一参观了关于杨开慧同志的事迹,和其他同样深受感动的同学相比,作为冒醒的后辈的我被他们的追求而震撼,同样也是姓毛,我从心底感到了一份骄傲,从他们身上更激发了自己内心当年的倔强,有如此辈英勇的事迹,作为后辈者,就不能落了他们的名头,个落后他们太多。
他们是需要我一生敬仰的人,也是我努力以他们为榜样在将来做出贡献不断前进的动力,“开慧尚能以一女辈而敢为天下先为革命流血本就是骄傲!”自强自立,从小接受父亲严格的教育到跟随毛泽东一起为革命而奋斗,再到被捕英勇就义,仍为革命成功抱着坚定地信念,我想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正是这些舍身革命,不畏生死的先辈,才有我们现在的中国。
这就是一个民族的不屈的脊梁,崛起的标志,作为后来者,更应该在新时代,新潮流中继承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杨开慧故居看起来是那么的简朴和破旧,但虽是陋室,却这内头充满了浩然正气,让人从外到内,在心灵上受到一次洗礼的地方!杨开慧故居回来后,更加确定了要努力学习知识在平时发扬全心全意服务的精神。
参观杨开慧故居有感这次旅途,着实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一路上堵车几小时,让我们原本那兴奋劲冲淡了许多,在感叹颠簸中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烈士杨开慧故居板仓是烈士杨开慧居住的地方,青山掩映,土墙瓦舍,显得是那么地普通,而随着讲解员讲述杨开慧烈士生平:她是一个令人可爱可敬伟大却有平凡的女性。
游杨开慧、彭德怀故居有感
缅怀革命先烈,深化“两学一做”——游杨开慧故居彭德怀故居有感我一直认为拜访故居需怀崇敬情,还需对故居的主人有一定的了解,才会有所体悟。
对于杨开慧的认知是电影《建国大业》里的那个喜欢毛润之的灵秀姑娘,对于彭德怀元帅的认知就是来自历史书上的百团大战。
幸亏两处都有解说员,让我们对两位革命烈士有了更多的了解。
每次都会看生平事迹表,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做某事,然而这些我向来记不住。
我记住的是某一件具体的小事,是细节让人物形象变得丰满。
上午我们来到了位于长沙县板仓的杨开慧故居。
纪念馆的中间是一尊白色塑像,杨开慧着学生装,短发,奔走状,为革命呐喊,让人肃然起敬。
后来知道她是湘福女中唯一剪短发的学生,被校方认为是“过激派”,限其三月内蓄起发来,她却坚持剪发是自己的自由,大胆独立。
在橱柜里有一件破旧的衣服,杨开慧家境殷实却着粗布衣服,她说“我同情劳苦的人民”跟那些“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相比,她有着崇高的人格。
最让我震撼的是那幅雕塑,狱中年幼的毛岸英牵着母亲的手依偎在其身旁,而杨开慧目光如炬,神情坚毅,她已经下定决心为革命献身,忠于爱情,她宁愿死也不愿公开申明自己与毛泽东不是夫妻关系,“我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一位母亲在这种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多大勇气啊,她有太多的眷恋和不舍,然而在大义面前,她选择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一曲骄杨颂表达了毛泽东对两位革命烈士杨开慧和柳直荀的痛惜之情,我觉得“骄”字甚好,符合杨开慧的气质。
她是一位英气的女子,她坚强勇敢,不输男子。
下午参观的是位于湘潭乌石的彭德怀故居。
不像杨开慧,彭德怀来自贫苦人家,如他自己所言“我是一个勇敢的农民的儿子”。
生长在农村的他自然了解农事,在“大跃进”期间,他亲自做调查,反映问题,却惨遭批斗。
他一辈子就想搞富国强兵,在纪念馆里有一处复原百团大战的场景,极为逼真。
彭德怀司令手持望远镜,目视前方一脚踏在战壕边上,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之下,他的这种无畏激励着战士们冲锋向前。
【参考文档】杨开慧纪念馆-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杨开慧纪念馆篇一:参观杨开慧故居有感参观杨开慧故居有感今天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组织大家去杨开慧同志故居进行参观学习,一下午的时间参观开慧故居对我的影响很大,不仅学到了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而且深深地被这些前辈们的精神所鼓舞,更加强坚定了我要求入党的信念。
从纪念馆到故居再到陵园,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一参观了关于杨开慧同志的事迹,和其他同样深受感动的同学相比,作为冒醒的后辈的我被他们的追求而震撼,同样也是姓毛,我从心底感到了一份骄傲,从他们身上更激发了自己内心当年的倔强,有如此辈英勇的事迹,作为后辈者,就不能落了他们的名头,个落后他们太多。
他们是需要我一生敬仰的人,也是我努力以他们为榜样在将来做出贡献不断前进的动力,“开慧尚能以一女辈而敢为天下先为革命流血本就是骄傲!”自强自立,从小接受父亲严格的教育到跟随毛泽东一起为革命而奋斗,再到被捕英勇就义,仍为革命成功抱着坚定地信念,我想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正是这些舍身革命,不畏生死的先辈,才有我们现在的中国。
这就是一个民族的不屈的脊梁,崛起的标志,作为后来者,更应该在新时代,新潮流中继承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杨开慧故居看起来是那么的简朴和破旧,但虽是陋室,却这内头充满了浩然正气,让人从外到内,在心灵上受到一次洗礼的地方!杨开慧故居回来后,更加确定了要努力学习知识在平时发扬全心全意服务的精神。
参观杨开慧故居有感这次旅途,着实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一路上堵车几小时,让我们原本那兴奋劲冲淡了许多,在感叹颠簸中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烈士杨开慧故居板仓是烈士杨开慧居住的地方,青山掩映,土墙瓦舍,显得是那么地普通,而随着讲解员讲述杨开慧烈士生平:她是一个令人可爱可敬伟大却有平凡的女性。
杨开慧故居社会实践活动心得
杨开慧故居社会实践活动心得杨开慧故居社会实践活动心得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杨开慧故居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杨开慧故居社会实践活动心得1这是在社区工作的最后一周了,越是临近离开却越是舍不得,我似乎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每天早上6:30起床,先做校车再转38路公交车抵达社区,打开社区的大门,擦桌子,拖地,给社区的长辈们泡好茶,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而如今,一晃一个月就要结束了,我真的有点不忍离开了!想想刚来的时候我还真是不习惯,因为社区工作不比在学校里的工作那么简单,一切事情不是你能想得到就可以做得到的。
大学就是一个象牙塔,提前为你买好了保险,你可以毫无顾虑的做自己梦想的事情,而当你踏入社会之后,你就不得不一个人去承担所有责任,不得不考虑所有的风险。
一些事情你或许把它想象的很完美,但是一旦面对现实的时候,就经不起了任何风吹雨打。
我很庆幸自己很有这个机会到社区工作,让我能够更近的了解基层的工作,能够更近的和百信打交道。
在社区工作的一个月里,我学习到许许多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我想这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与同事的相处中要坦诚,心胸要开阔,凡是都要相互体谅。
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要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这才是建立和谐团队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才会做好工作。
在为人处事的时候要谦虚谨慎,对人诚恳,有耐心,工作时千万不可有半点马虎,一定要遵守规章制度,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偷奸耍滑。
特别是在处理社区工作时,一定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循循善诱,不能急躁,也不要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必须实事求是,遵守原则。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收获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更庆幸的是收获了诚挚的友谊。
在一个月的相处中,我们莲新街办的三名志愿者几乎每天都是一起上下班,一起吃饭,一起讨论工作,有困难时我们一起想办法共同解决,成功时我们一起分享快乐,每一分工作我们都是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大家都能够做到坦诚相待,出现问题时,都会诚恳的提出,然后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观后感300字
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观后感300字晴,绿树环绕的杨开慧故居游人如织。
故居卧室玻璃橱窗内,几份杨开慧的手稿引得很多游人驻足观看。
手稿字迹娟秀,内容是杨开慧生平自述,以及部分家书。
当中,有一封托孤信读来让人格外动容。
杨开慧深知,自己作为革命志士,随时有可能牺牲,她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3个孩子。
为了革命事业,她毅然选择了牺牲,将自己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堂弟杨开明。
杨开慧烈士是伟大的,这位女战士用她短短29年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辉煌壮丽的人生华章,给世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清泰乡板仓(今开慧镇开慧村)。
父亲杨昌济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学者、教育家。
杨开慧虽为女儿身,但丝毫不输男儿。
她自幼进入长沙的小学读书,还串联福湘、周南女校5名女同学进入岳云男子中学,成为全省男子中学中第一批女学生,在湖南教育界、学界就妇女教育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1913年,杨开慧随父亲从板仓迁往长沙时认识了毛泽东,这位共产党早期创始人的人格魅力和思想主张深深感染了她。
1920年冬,杨开慧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湖南第一批团员。
就在这时,她和毛泽东在长沙举行了简朴的婚礼,结为革命伴侣。
他俩的婚礼真正做到了“不作俗人之举”,一不办嫁妆,二不置新房,三不坐花轿,四不摆酒席。
1921年冬,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1年10月10日,毛泽东等在湖南建立中共湖南支部。
1922年5月改组湖南支部为中共湘区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杨开慧负责湘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身兼秘书、机要、文印、联络、总务等多种职务,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并随毛泽东辗转上海、韶山、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按照党的八七会议指示,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
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
敌人逼问毛泽东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
杨开慧坚定地说,“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牺牲我小,成功我大”。
关于杨开慧故居观后感(精选6篇)
关于杨开慧故居观后感关于杨开慧故居观后感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
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杨开慧故居观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杨开慧故居观后感1杨开慧的故居,故居位于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始建于1795年,是一座建筑面积达680平方米的土木结构院落,现有大小房屋36间,1966年故居进行了维修后对外开放,并取名“板仓”二字。
经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从外到内依次走过了36间房,各间屋里都摆放了以前他们家人用过的东西。
让我觉得好奇的是竟然还有佣人房,可想而知,杨氏家族是很富有的。
讲解员还特别跟我们介绍了一间房,那是毛泽东住过的房屋,他总共才来这里住过三次,时间最长的一次也只有三天。
(说到这里,我想罗嗦几句说明一下毛泽东跟杨开慧的关系,他们曾经一起学习、一起抗战,然后到相爱、共难再遇难,整个这一过程有且只有16年,从结婚到最后仅仅10年)接着第二站是杨开慧的陈列馆,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大厅和三间展室,大厅里面是杨开慧的石膏雕像,墙壁上刻着毛泽东写的《蝶恋花》,我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细细的品味,这字里行间都藏着毛泽东对其爱人深深的思念和惋惜。
第一间展室主要是陈列了她父母及全家的照片,还有杨开慧小时候的照片,看得出开慧小时候是一个可爱、乖巧的女孩,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立下了大志。
第二间是杨开慧青年时候的照片和同毛泽东的留影。
留着一头青年发,一副雄心壮志的样子给我印象特深,每看到她的一张照片我都会伫立很久。
在一个展柜里面,陈列了她的手记,那是写给毛泽东的“情书”,原文我记得不太清楚,有几句感动的话语是这样写的:“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的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他许多的文章和日记,我就爱上了他……自从我完全了解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就有了一个新的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假如他被捉去杀头,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命运。
杨开慧故居一日游作文
杨开慧故居一日游作文英文回答:One day, I decided to visit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Yang Kaihui, the wife of Chinese revolutionary leader Mao Zedong. It was a beautiful sunny day, and I was excited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site.As I arrived at the residence, I was immediately struck b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the tranquil atmosphere. The courtyard was filled with ancient trees and blooming flowers, and I could feel the sense of history in the air.I took a guided tour of the residence, and the guide shared many interesting stories about Yang Kaihui's life and her contributions to the revolution. I was fascinated by the personal belongings and the artifacts on display, which gave me a glimpse into her life and the era in which she lived.After the tour, I strolled around the surrounding area and found a charming teahouse where I enjoyed a cup of fragrant Chinese tea. I also had the opportunity to chat with some local residents, who shared their own memories and anecdotes about Yang Kaihui and the impact she had on their community.Overall, it was a memorable and enlightening experience to visit Yang Kaihui's former residence. I gain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important rolethat women played in the revolution.中文回答:有一天,我决定去参观杨开慧的故居,她是中国革命领袖毛泽东的妻子。
观杨开慧故居有感
观杨开慧故居有感
七日午1时许,余与众人共乘,赴开慧故里观。
至此地五次有余,由内至外,有感而发,故此记。
------题记至此地,驻足环视,视野开阔,郁郁青青,此乃伟人故里之大观也;献花篮,步伐沉稳,鞠躬示意,真真切切,此乃吊唁先烈之情意也; 观故居,伟人遗物,保存完好,字字入眼,此乃缅怀故人之方式也;入祭坛,石碑留迹,用心斟酌,句句窝心,此乃后人学习之典范也。
观其一生,二十九载,为革命,奋不顾身,身陷囹圄而不屈;为爱情,忠贞不渝,十载坚守而不悔;为家庭,呕心沥血,历尽艰辛而不弃,以汀兰之气质,骄杨之心性,国母之胸怀,成大业,展英姿。
身处革命洪流,其以巾帼不让须眉之气势救国救民;建设温馨家园,其以温柔忠贞之性格相夫教子,此乃女性之不可多得也。
反观今日之自身,处和平年代,无压迫之灾,饥饿之苦,却以安于现状之形,面飞速发展之境,何其悲也。
感华润双舟赠余之契机,以缅先烈之法,改吾随波逐流之状,得过且过之心,碌碌无为之神,止此举于今日。
自此往后,余愿以沉稳宽厚待人,认真尽责恪己;以不断学习之姿,提自身之底蕴;以自立自强之态,挑岗位之重担。
沿和谐社会发展之路,借华润双舟康庄之道,圆吾成就自身之梦;以全心全意服务之力,绘同心同德美好蓝图。
以此为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开慧故居观后感
杨开慧的故居,故居位于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始建于1795年本文是本人精心编辑的杨开慧故居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
杨开慧故居观后感杨开慧的故居,故居位于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始建于1795年,是一座建筑面积达680平方米的土木结构院落,现有大小房屋36间,1966年故居进行了维修后对外开放,并取名“板仓”二字。
经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从外到内依次走过了36间房,各间屋里都摆放了以前他们家人用过的东西。
让我觉得好奇的是竟然还有佣人房,可想而知,杨氏家族是很富有的。
讲解员还特别跟我们介绍了一间房,那是毛泽东住过的房屋,他总共才来这里住过三次,时间最长的一次也只有三天。
接着第二站是杨开慧的陈列馆,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大厅和三间展室,大厅里面是杨开慧的石膏雕像,墙壁上刻着毛泽东写的《蝶恋花》,我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细细的品味,这字里行间都藏着毛泽东对其爱人深深的思念和惋惜。
第一间展室主要是陈列了她父母及全家的照片,还有杨开慧小时候的照片,看得出开慧小时候是一个可爱、乖巧的女孩,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立下了大志。
第二间是杨开慧青年时候的照片和同毛泽东的留影。
留着一头青年发,一副雄心壮志的样子给我印象特深,每看到她的一张照片我都会伫立很久。
在一个展柜里面,陈列了她的手记,那是写给毛泽东的“情书”,原文我记得不太清楚,有几句感动的话语是这样写的:“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的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他许多的文章和日记,我就爱上了他……自从我完全了解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就有了一个新的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假如他被捉去杀头,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命运。
”我看了这段文字后,我能体会到当时的杨开慧是多么的深爱着毛泽东,他们之间的感情是那么纯、那么真。
遗憾的是毛泽东没有亲眼看到这封信。
来到第三展室,墙壁上挂了很多伟人给杨开慧的题辞,对她予以极高的评价;我还看到了一张显眼的合影,分别是杨开慧跟她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我在想为什么没有毛泽东呢?这些孩子们也真是可怜。
最后一站是陵园,一座高3米多、宽1米多的汉白玉雕像是那样的逼真,听说这块汉白玉石真凑姻缘,上身雕的是杨开慧的全身像,下身雕的是毛泽东的半身像。
我们都在这里合了影以作为纪念。
参观到此就结束了,在讲解员的陪同、介绍中,让我对
杨开慧的身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看着这些遗留下来的痕迹,听着这些动人的故事,我尤为感动,顿时热泪盈眶。
一个普通、平凡的女人,能作出不普通、不平凡的事情,给后辈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
杨开慧,既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骄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骄杨”。
她生命虽短,却似锦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