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农业概况(1).doc
非洲国家农业
非洲TOP10国家可耕种面积苏丹80万平方公里阿尔及利亚75万平方公里纳米比亚69万平方公里中非65万平方公里乍得52万平方公里坦桑尼亚45万平方公里莫桑比克35万平方公里安哥拉35万平方公里津巴布韦33.28万平方公里马里共和国30万平方公里阿尔及利亚阿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约1800万,占全国人口的56%。
2004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2%。
主要农产品有粮食(小麦、大麦、燕麦和豆类)、蔬菜、葡萄、柑桔和椰枣等。
阿可耕地面积75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7%,已耕地面积约84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其中粮田306万公顷,75万平方公里果林57.7万公顷,葡萄8.2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5.8万公顷。
阿农业靠天吃饭,产量起伏较大。
安哥拉全国可开垦土地面积约3500万公顷,截止2014年耕地面积约为350万公顷。
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5%,人均耕地面积0.18公顷。
北部为经济作物产区,主要种植咖啡、剑麻、甘蔗、棉花、花生等作物。
中部高原和西南部地区为产粮区,主要种植玉米、木薯、水稻、小麦、土豆、豆类等作物。
截止2014年农业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4%35万平方公里贝宁可耕地705万公顷,实际耕种面积不足15%。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
粮食基本自给,部分出口次地区。
其中棉花出口额约占出口创汇总收入的70%-80%1万平方公里博茨瓦那农业较落后,可耕地占全国面积的15%,种植面积为可耕地的5%。
博农业产量较低,只能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的10%左右,主要农作物为高粱和玉米。
政府鼓励农民多种粮,增加粮食自给,自2008年以来博政府实施综合支持耕地发展项目。
2011-2012财年博土地种植面积为34.1万公顷,农作物产量7.3万吨。
(数据来源:卡马总统2012年国情咨文)2011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08万平方公里2.4%。
布隆迪90%以上人口从事农牧业。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大米、高粱、薯类、芭蕉等。
非洲的农业现状
非洲的农业现状非洲农业中,粮食作物种类繁多,有麦、稻、玉米、粟、高粱、马铃薯等大众作物,以及木薯、大蕉、椰枣、薯蓣、食用芭蕉等特产。
此外,还有棉花、剑麻、花生、油棕、腰果、芝麻、咖啡、可可、甘蔗、烟草、橡胶、丁香等经济作物,以及乳香、没药、卡里特果、柯拉、阿尔法草等特有作物。
由于干旱等因素,非洲是全球饥饿人口最多的洲。
同时,由于人口迅速增长,也加剧了该地区的贫困化。
表1列出了非洲与农业相关国家的现状。
1)马里(MLI):耕地占国土2.8%,其余为沙漠和热带草原。
利用尼日尔河水种植水稻及耐旱的玉米、高粱和棉花。
2)毛里塔尼亚(MTN):耕地占国土0.2%,大部分为撒哈拉沙漠和热带草原,利用塞内加尔河种植水稻,热带草原为畜牧。
另栽培海枣、蔬菜等高价值作物。
3)肯尼亚(GUI):耕地占国土2%,为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种植水稻、花生、木薯等。
4)埃塞俄比亚(ETH):耕地占国土12%,森林与牧地占多。
杂粮、画眉草栽培最多,其他也种植麦类、黄玉米、高粱等谷物以及稻谷,其中稻谷产量甚高,并出口。
5)莫桑比克(MOZ):耕地占国土4%;草地与森林占多。
种植的粮食作物有黄玉米、木薯、高粱、豆类,其他种植作物有腰果、棉花、热带水果等。
长长的海岸线有渔业,广阔的草地有畜牧业。
6)马拉维(MAW):耕地占国土23%,主食为黄玉米,另种植豆类、木薯等和作为出口的烟草、甘蔗及棉花。
7)厄立特里亚(ERI):耕地占国土5%,几乎都种植杂粮。
图中,中间横线为赤道。
白色部分为撒哈拉沙漠地带,每年几乎不降雨(<100mm)。
Sahel地带每年1次雨季;东非每年2次雨季(100-200mm)。
赤道周边每年均有降雨,夏季2次雨季(800-3200mm)。
南部降雨则少,每夏1次雨季(400-800mm)。
非洲的农业目前还属于热带大草原的农耕文化,主要食用作物为杂粮。
它们主要有紫糁、直长马唐、稷、高梁、玉米等夏作杂粮,以及水稻等。
南非农业市场现状
南非农业市场现状南非是非洲大陆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农业在南非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南非农业市场的现状,包括其主要农产品、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南非农产品概况1. 粮食作物南非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包括玉米、小麦、大豆和甘薯。
其中,玉米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应用于人类食物、牲畜饲料和工业原料等方面。
2. 果蔬类南非气候适宜,种植了各种热带和亚热带果蔬类作物,如苹果、香蕉、柑橘和葡萄。
这些水果和蔬菜以其优质、新鲜的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广受欢迎。
3. 肉类和乳制品南非是肉类和乳制品生产国之一。
牛肉、羊肉和禽肉是南非主要的肉类产品,奶制品如牛奶和乳酪也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南非农业市场规模南非农业市场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
根据南非农业、林业和渔业部的数据,南非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2.5%,农业就业人口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约5%。
农业市场在国内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南非农业市场发展趋势1. 农业现代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投资的增加,南非农业正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
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农业机械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农业出口南非的农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
南非的水果、葡萄酒和肉类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出口额不断上升。
南非农业市场正在不断寻找新的出口机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3. 可持续农业南非农业市场对可持续农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日益增强,南非农民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农业的实践,采取环保、生态友好的农业种植和养殖方式。
四、南非农业市场面临的挑战1. 水资源限制南非气候干旱,水资源供应不足,这对农业的发展构成了挑战。
南非政府正在积极推行水资源管理政策,提倡节水农业,以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 土地问题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分配问题是南非农业市场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南非政府正在努力解决土地改革问题,确保土地所有权的公平和可持续性。
3.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南非农业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南非概况
南非概况
0u l e o ti fSou h Af ia n t rc
地理状况
南非 是 非洲 人 陆最 南 端 的国 家 , 尔 北 与 莫 桑 比 克 为 邻 , 边 与 津 巴布 北
南非地理分为四 大区: 狭窄的海
岸 地 区 、 Gra c r me t 脉 、 内 et Es ap n I L l
的 j 倍 , 英 国 的 五 倍 ,但 只 占 全 非 洲
陆地 面积 的 4 。 %
夏季 。秋 天为 南 非最 舒适 季节 。
( GDP )的 2 % 。 2
南非拥 有全非洲最好 的公路与铁 路 运 输 网 ; p u e 路 网 号 称 全 Ca eGa g 铁
非 洲 最 大 。 全 非 洲 32万 公 里 的 陆 上
要 的 国 际 海 运 航 线 之 一 。 Ri h r S c a d。 Ba y足 南 非 唯 一 的 天 然 深 水 海 港 , 自
l7 9 6年 启 用 至 今 , 每 日吞 吐 的 货 运
量 , 它 登 上 南 非 第 一 大 港 兼 世 界 最 使
●
大煤 炭运 输港 的宝 座 。 虽 然 可 耕 地 只 占 全 国 土 地 面 积 的 1 %,但 是 自 1 6 年 开 始 兴 建 现 代 化 2 90
社会经济
矿业 是 南非 的主要 支柱 产业 , 南 非 生 产 的 黄 金 占 世 界 产 量 的 2 % ;南 8
陆 高 原 (Hih ed ) 及 东 北 部 的 副 g vl 以
热带 平 原 。
=j _ 、博 茨 纳 接 壤 ,两 北 边 的 邻 国 是 }
纳 米 比亚 。 非 境 内 另 有 莱 索 托 和 斯 南 威 士 _ 两 个 邻 阳 ,各 以 山 脉 为 天 然 国 兰
【高考冲刺】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特征描述类(综合题)详解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特征描述类(综合题)1.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南非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地理位置独特,且海运发达。
南非的农业和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下图分别为南非地形地势、耕地和降水量分布。
(1)概述南非的地理位置特点。
(2)归纳南非耕地的分布特征。
【答案】(1)位于南半球中低纬,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邻海,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道。
(2)南非耕地分布不平衡;集中分布在东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多分布于地形平坦的平原和高原上;多分布于降水相对丰富的地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位置特征,南非的耕地分布等。
(1)地理位置的描述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等。
结合图示进行分析,南非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海陆位置来看,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邻海;交通位置来看: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道。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根据南非的耕地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判断: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耕地少。
结合南非地形图判断:耕地分布区沿海平原地势低平,东北部高原地势平坦;根据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判断:东北部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上,适合耕作;而西部地区降水少,荒漠化严重,不适合耕作。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在筹划建设的中—老—泰高速铁路是中国与老挝、泰国跨境合作重要交通项目。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我国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也是中—老—泰铁路的起点;老挝、泰国则位于中南半岛上。
简要分析该铁路线沿线的地形特征。
(6 分)【答案】地势北高南低,且由北向南地势降幅较大;(2 分)北部为山区,山高谷深,高差悬殊;(2 分)南部为平原,地势平坦。
(2 分)【解析】本题需要联系我国西南地区横断山区和中南半岛地形特征进行分析。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里南共和国(简称苏里南)国土面积为16.4万平方千米。
平时,人们衣着、服饰比较简约,下午2时后的大街上人员稀少,社交活动一般安排在晚上。
南非农业概况
南非农业概况一、南非概况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的最南端,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西北部与纳米比亚为邻,北界博茨瓦纳,东北部与津巴布韦、莫桑比克、斯威士兰为邻,被其包围的莱索托位于南非东部地区。
南非国土位于东经17度至33度、南纬22度至35度之间,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我国西藏自治区),海岸线长2954公里。
境内大部分为海拔600-2000米之间的高原,沿海为狭窄平原。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部有南北走向的德拉肯斯堡山脉,西北部的卡拉哈里盆地为全国最低点。
南非有两条要紧河流:林波波河和奥兰治河。
南非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南部开普平原为地中海式气候。
南非的夏季为12月到2月,冬季是6月到8月。
南非总体地势较高,因此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
南非的降水量比较小,要紧集中在夏季。
西北部相当洪涝,年降水不足200毫米;东南部雨量比较充沛,可达1000多毫米。
全国有耕地1536万公顷,比1985年增加了将近1/4,但仍只占国土面积的13%,人均耕地约0.4公顷;灌溉面积仅80万公顷。
国内有世界闻名的野生动物园和自然爱护区。
全国人口为4310多万(1999年中期,南非官方估量数字),按人种可分为黑人(占总人口的77.5%)、白人(占12.1%)有色人(占8.1%)和亚裔人(占2.3%)。
官方语言为英语和阿非里卡语(南非荷兰语)。
比勒陀利亚为行政首都,人口108万;开普敦为立法首都,人口235万;布隆方丹为司法首都。
约翰内斯堡的人口约192万,是南非最大的工商和金融都市、交通中心。
开普敦是重要的国际海运航道交汇点,位于西海岸,濒临大西洋,工商业发达。
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5%,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5%左右。
早在殖民主义者入侵前专门久,当地土著居民就生活繁育在南非这块土地上;其中东部地区居住着班图各民族,过着农牧生活,西部居住着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桑人(也被称作布须曼人)和以游牧为生的科伊人(也被称作霍屯督人)。
赴南非、以色列农业考察报告
可达4 。 以上 ,而且十分潮湿。以色列降雨少 , 0C 一 般在4 0 0 毫米 ,降雨主要在冬季的1月至来年 0 —50 2
的3 ,6 8 无 雨 ,全 国6%属于 半 干旱 地 区 , 月 ~月 0
2% 0 为半湿润区 ( 北部 ),5%国土降雨少于10 0 5毫
米 ,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滨海平原 、加利利山区以
甘蔗3 %,羊毛5 %。南非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造 及 约旦 河谷 。全 国分为 l个农 业 区 ,主要作物 有小 3 2 O 森林 ,是世界第 四大羊毛出 口国、第七 大葡萄酒 麦 、棉花、柑橘 、葡萄 、蔬菜和花卉 ,产量最高的 生产国和第 十大葵花籽产地 。南非有着近3 0 公 是柑橘。尽管 以色列的自然环境差 ,水源匮乏 ,可 00 里 的海岸线 ,目前 ,南非海洋渔业从业人员约28 耕 地面 积有 限 ,但 以色 列 自 0 . 2 世纪 7年代 以来 ,通 0
总投资17 . 亿美元 ,将北部加利利湖的淡水 ,向南 直输送到 内格夫沙漠地 区,连接了中部和南部 的供水 网,调剂了城镇 、农业区居 民的生产和生 活用水 ,与此同时 ,以色列新的农业节水灌溉技 术 ,极大地缓解了农业生产 中水 资源严重不足的
一
状况
非洲 比重为:玉米4 %、小麦2%,葵花籽8 %, 5 6 O
19年起 实施 土地 改革 ,计 划用 2年左 右 的时 间让 94 O
地面积增长了8 ,占可耕地面积的1. 倍 9 %,农业种 5
植 区 已由40 0 个增 ) ̄7 0 。随着 以色列 的城 市化 J l5个 lJ l
南非经济发展概述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非洲联盟成员国
01
南非是非洲联盟(AU)的创始成员与发展事务。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02
南非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全球和平与安全
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
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
03
南非是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国,积极参与
全球经济治理和贸易自由化进程。
开采与加工
南非的矿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的矿业公司,如Anglo American, Glencore Xstrata, and Rio Tinto等。这些公司主导了南非的矿业开采和加工,主要产品包括黄
金、铁矿石、煤炭等。
制造业发展现状及主要产业
制造业发展
南非的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 起伏,但目前正在逐渐回升。汽车制 造、化工、食品加工、造船和航空制 造等是南非制造业的主要产业。
3
货币政策
南非储备银行通过调整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调 控经济,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南非国内政治经 济形势的发展,南非的财政金融体系将面临 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南非需要继续加强 财政管理和金融监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 转型升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加强多边合作
南非应继续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之间的多边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性挑战,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深化区域合作
南非应加强与非洲其他国家的区域合作,推动非洲大陆的经济发 展和一体化进程。
加强贸易便利化
南非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合作,降低贸易壁垒,促进 贸易自由化。
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关系现状分析
南非的农业发展特点和经验借鉴
北 部 , 牧 业 集 中在 中部 山 区 和 半 山 区 等 。 由于 集 中连 片形 畜 成 大 规 模 生 产 的 产 业 带 , 以 产 业 化 经 营 程 度 高 。 我们 在 开 所
普敦考察的 G 0 O SA R 0r N T N兀A葡 萄 园 就 是 一 个 集 葡 萄种 C
用。
南 非 大 部 分地 区 为 热 带 草 原 气 候 , 部 沿 海为 热 带 季 风 东
气候 , 西南 部 开 普 敦 平原 为地 中海 式 气 候 。 季 为 1 ~ 夏 2 2月 , ・ 冬
南 非农 业 因为 地 区差 异 而 具 有 不 同 的特 点 。 要 粮 食作 主
物 玉 米 集 中 在 西北 部 , 果 、 麦 集 中 在 西 南 部 , 花 集 中 在 水 小 棉
葡 萄 加 工 厂 生 产 的 葡萄 酒 大量 出 口英 、 、 萄牙 等 国 。 法 葡
4重 视 适 度 开 发 和 生 态 保 护 .
南 非 土 地 资 源 十 分 丰 富 , 理 位 置 优 越 。 国 家 一 方 面 支 地 持 有 竞 争 能 力 的优 势 产 业 项 目; 一 方 面 特 别 重视 资 源 的适 另 度 开发 和 生 态 保 护, 不 允 许 盲 目开发 , 坏 生 态 环 境 。南 非 决 破 平 均 每 公 顷 人 口为 3 9人 , 位 面 积 人 口承 载 量 只有 我 国f3 单 15 人) 2 %, 村 人 口的 比例 只 是 我 国 的 5 % 。但 是 却非 常重 的 9 农 6 视 环 境 和 生 态保 护, 且 重 视 发 展 有 机 农 业 。 发 展 有 机 农 业 而 主 要 是 为 了 防 止 化学 制 品 危 害 人 们 的 健 康 , 护 环 境 。在 农 保 业 生 产过 程 中完 全 不 用 或 基 本 不 用 人 工 合 成 的 化 肥 、农 药 、 生 长 调 节剂 和 牲 畜 饲 料 添 加 剂 。尽 量 采 用 豆 科 作 物 、 物 秸 作 秆 、 畜粪肥 、 机废 物和作 物轮作 、 闲来保 持土壤肥 力, 牲 有 休
南非矿产资源概况介绍
南非矿产介绍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目录1. 南非概况 (1)2. 南非矿产资源概况 (2)3. 矿产资源 (4)3.1 黄金 (5)3.2 金刚石 (6)3.3 铂族金属 (6)3.4 煤炭 (7)3.5铀 (7)3.6 铬 (7)3.7 锰 (8)3.8 钒 (8)3.9 铁 (8)3.10 铅 (8)3.11 锌 (9)3.12 镍 (9)3.13 铜 (9)3.14钛铁矿 (9)3.15锑 (9)3.16 萤石 (9)3.17 磷酸盐岩 (10)3.18 锆石 (10)3.19蛭石 (10)4. 矿业生产 (10)5. 中国企业到南非开矿的机遇与风险分析 (12)5.1 丰富的矿产资源 (13)5.2 目前的有利条件 (15)5.3 目前在南非进行矿业投资的主要风险 (19)5.4 中国与南非矿业合作现状 (23)5.5 几点建议 (25)1. 南非概况南非地处南半球,有“彩虹之国”之美誉,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陆地面积为1219,090平方公里,相当于荷兰、比利时、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五国面积之和,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北面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
南非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财经、法律、通讯、能源、交通业发达,拥有完备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股票交易市场。
南非是世界矿产最丰富国家之一,主要矿产如金、铬、钻石、白金等四种,生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
不过南非混乱的治安问题一直饱受诟病,社会环境还有待改善。
2. 南非矿产资源概况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北与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
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
国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4690万,人均GDP约4500美元。
有非洲最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
南非有柏油公路10.5万公里,非柏油公路43万公里;铁路3.4万里,Spoomet是最长的一条铁路,单程长3.06万公里,连通各矿物中心区,用于货运;有五个主要港口,最大的是理查兹(Richards)(吞吐量7100万吨,主要用于煤出口),其次是萨尔达尼(Saldanha)(吞吐量3090万吨,主要用于铁矿出口),还有德班(Durban)(吞吐量2970万吨,主要用于液体、集装箱等出口)、新的库哈(Coega)港口位于东海角,靠近伊丽莎白港(Elizbeth),目前尚在建设。
南非的葡萄种植与农业经验
南非的葡萄种植与农业经验南非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业历史和独特自然环境的国家,葡萄种植业在当地具有重要地位。
南非的葡萄种植与农业经验丰富,以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全球化市场的机遇,成为该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介绍南非葡萄种植的特点,农业技术和成功经验。
一、南非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南非地域辽阔,拥有多样化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葡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非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这种气候特点使得南非的葡萄株能够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并充分积累阳光、糖分和果酸。
此外,南非还拥有丰富的降水资源,使得葡萄得以充分生长。
南非的土壤条件也非常适合葡萄的栽培。
南非主要土壤类型有石灰土、黄土和粘土等,这些土壤富含养分,保水性好,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和发展。
二、南非的葡萄种植技术1. 品种选择南非针对自身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了适应性强的葡萄品种。
南非的葡萄品种主要包括赤霞珠、黑皮诺和白兰图等。
这些品种在南非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丰产稳定,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口感。
2. 灌溉技术南非的葡萄种植普遍采用灌溉技术,以保证葡萄的水分供应。
由于南非大部分地区雨量不足,灌溉技术对于葡萄的生长和发展尤为重要。
南非利用丰富的水资源,采用创新的灌溉系统,如滴灌、雨淋灌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病虫害防治南非的葡萄种植面临着各种病虫害威胁,如葡萄蚜虫、黑脚病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南非采用综合管理措施,包括清理病株、合理施肥、采用生物防治等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葡萄的质量和安全。
三、南非的农业经验1. 市场开拓南非的葡萄产量在全球具有竞争力,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南非利用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全球各地的贸易伙伴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南非的葡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进口国包括欧盟、中国和美国等。
2. 研发创新南非的农业科技水平较高,国内外机构和企业不断进行葡萄种植和农业技术领域的研发创新。
南非的苹果种植非洲主要的苹果生产国
南非的苹果种植非洲主要的苹果生产国南非的苹果种植业是非洲主要的苹果生产国之一。
南非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为苹果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使得南非的苹果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探讨南非的苹果种植业的现状、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
一、南非的气候和土壤优势南非地处南半球,在海拔高度、纬度和海洋气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
南非的主要苹果种植区域位于西开普省和东开普省,这两个省份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苹果的生长。
西开普省的气候温和湿润,冬季降水充沛;东开普省则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冬季温暖而湿润。
这些气候特点使得南非的苹果树能够获得足够的日照和水分,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南非的土壤也为苹果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西开普省和东开普省的土壤大都来自古老的火山活动和沉积物,富含矿物质和有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这些土壤特点使得苹果树的根系能够充分生长,并从土壤中吸收到丰富的营养物质。
二、南非苹果种植业的现状南非的苹果种植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根据南非苹果出口委员会的数据,南非是全球第八大苹果出口国,并且苹果是南非水果出口中最主要的品种之一。
南非的苹果主要出口到欧洲、亚洲和中东等地,其中英国和荷兰是南非苹果的主要进口国。
南非的苹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许多农民和企业开始投资苹果种植项目。
苹果种植已经成为南非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南非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三、南非苹果种植业的发展潜力尽管南非的苹果种植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南非的苹果产量仍然较低,与全球主要苹果生产国相比有一定差距。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投入的增加,南非有望进一步提高苹果产量,并增加出口规模。
其次,南非的苹果种植业还可以通过品种改良来提高产量和品质。
目前,南非主要种植的苹果品种有皇帝苹果、金冠苹果和红地厘苹果等,但这些品种的抗病性和适应性仍有提升的空间。
通过引进更加耐病虫害的新品种,南非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苹果的竞争力。
南非概况
南非概况发布人:chenmin一、概况国名:南非共和国(The Republicof South Africa)。
面积:122.1万平方公里。
人口:4740万(截至2006年8月,南非国家统计局预测)。
分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亚裔四大种族,分别占总人口的79.4%、9.3%、8.8%和2.5%。
黑人主要有祖鲁、科萨、斯威士、茨瓦纳、北索托、南索托、聪加、文达、恩德贝莱9个部族;白人主要是荷兰血统的阿非利卡人(约占57%)和英国血统的白人(约占39%);有色人是殖民时期白人、土著人和奴隶的混血人后裔;亚裔人主要是印度人(约占99%)和华人。
宗教:白人、大多数有色人和60%的黑人信奉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亚裔人约60%信奉印度教,20%信奉伊斯兰教;部分黑人信奉原始宗教。
语言:有11种官方语言,英语和南非语为通用语言。
货币:兰特(Rand),1美元=6.8784兰特(2007年6月11日)。
首都:比勒陀利亚(Pretoria,行政首都,人口220万),开普敦(CapeTown,立法首都,人口300万),布隆方丹(Bloemfontein,司法首都,人口50万)。
地理: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经17度至33度、南纬22度至35度之间,东北与莫桑比克、斯威士兰为邻,北隔林波波河与津巴布韦、博茨瓦纳交界,西北与纳米比亚接壤。
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抱。
东部境内有一个国中之国——莱索托王国。
南非地处大西洋到印度洋、欧洲到亚洲的海上交通要冲。
东、南、西三面濒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岸线长2954公里。
绕经南非海域的好望角航线是沟通东西方的要道。
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该航线重要性有所下降,但因苏伊士运河吨位限制,大吨位船只仍须经好望角航线。
南非绝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平均海拔约1200米。
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
气候:属全年温暖的亚热带气候,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南部开普平原为地中海式气候。
南非
一.概况:1、地理位置:南非地处南半球,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介于南纬22度至35度和东经17度和33度之间,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北面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
它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
面积有122103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00公里。
全境大部分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
德拉肯斯山脉绵亘东南,卡斯金峰高达3660米,为全国最高点;西北部为沙漠,是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北部、中部和西南部为高原;沿海是窄狭平原。
奥兰治河和林波波河为两大主要河流。
2、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为热带湿润气候,南部沿海为地中海式气候。
全境气候分为春夏秋冬4季。
12月~1月为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2~38℃;6~8月是冬季,最低气温为-10~-12℃。
全年降水量由东部的1000毫米逐渐减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
首都比勒陀利亚年平均气温17℃。
3、首都: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存在三个首都的国家。
①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是南非中央政府所在地;②立法首都开普敦,是南非国会所在地,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位于西南端,为重要的国际海运航道交汇点,③司法首都布隆方丹,为全国司法机构的4、国旗:南非国旗由六种颜色组成,红、绿、蓝、黑、白、金,国旗呈长方形,不算旗杆,长宽比为3:2,旗面上区为红,下区为蓝,各占旗宽1/3,代表鲜血。
旗中央是一横Y三色条,代表团结,金色代表金子,白色代表白人,黑色代表黑人。
5. 人口民族:种族繁多是南非的又一特色,故有“彩虹之国”称誉。
它约有4360万人口,有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亚洲人四大种族,黑人主要包括祖鲁,科萨,斯威士等9个部族,主要使用班图语。
白人以荷兰,英国人后裔为主。
语言为阿非利卡语和英语。
有色人约379万,是殖民时期白人、土著人和奴隶的混血人后裔,主要使用阿非利卡语。
南非简介
• 农业 • 南非的农业也较发达,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可耕地约 占土地面积的13%,但适于耕种的高产土地仅占22%。农业、林业、 渔业就业人数约占人口的7%,其产品出口收入占非矿业出口收入的 15%。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 甘蔗、大麦等。蔗糖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农林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5%,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不断减小。农业提供13%的正式就业机会。 非黄金出口收入中的30%来自农产品或农产品加工。正常年份粮食除 自给外还可出口。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各类罐头食品、烟、酒、咖啡 和饮料质量符合国际标准,葡萄酒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林木覆盖面积 占全部土地的6%。畜牧业较发达,主要集中在西部三分之二的国土。 牲畜种类主要包括牛、绵羊、山羊、猪等,家禽主要有鸵鸟、肉鸡等。 主要产品有禽蛋、牛肉、鲜奶、奶制品羊肉、猪肉、绵羊毛等。所需 肉类85%自给,15%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斯威士兰等邻国和澳大 利亚、新西兰及一些欧洲国家进口。绵羊毛产量可观,是世界第4大 绵羊毛出口国。
•
• 首都 • 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同 时存在3个首都的国家, 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Pretoria)是南非中央 政府所在地,人口:82万 人(2007年);立法首都 开普敦(Cape Town)是 南非国会所在地,是全国 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位于西南端,为重要的国 际海运航道交汇点,人口 349.71万人(2007年); 司法首都布隆方丹 (Bloemfontein)为全国 司法机构的所在地,人口 36.96万人(2007年)。 •
• •
国徽 太阳象征光明的前程; 展翅的鹭鹰是上帝的代表, 象征防卫的力量;万花筒般 的图案象征美丽的国土、非 洲的复兴以 南非国徽及力量 的集合;取代鹭鹰双脚平放 的长矛与圆头棒象征和平以 及国防和主权;鼓状的盾徽 象征富足和防卫精神;盾上 取自闻名的石刻艺术的人物 图案象征团结;麦穗象征富 饶、成长、发展的潜力、人 民的温饱以及农业特征;象 牙象征智慧、力量、温和与 永恒;两侧象牙之间的文字 是“多元民族团结”。
国别报告——南非共和国
南非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一、自然人文概况(一)自然地理1.地理位置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南端,在南纬22°至35°,东经17°至33°之间,面积为121.9万平方公里。
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绕,两大洋交汇于好望角附近的海域,海岸线长约3000公里。
陆地边界从西北到东南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另一邻国莱索托被南非领土所围绕。
距开普敦市东南1920海里的大西洋中的王子岛和马里恩岛,1947年被南非兼并。
①南非地表主要有两种地文类型,内陆的高原和高原与沿海之间的平原地带。
南非高原是北起撒哈拉的非洲高原向南延伸的终端。
南非高原包括两大区域,即内陆的卡拉哈里盆地南端(海拔600-1200米)及其外缘的高地(海拔平均在1200米)。
高原的东侧外缘是陡峭的德拉肯斯山脉,海拔最低处约为1500米,山脉最高处位于山脉的纳塔尔段,海拔为3482米。
德拉肯斯山脉与海岸线之间是狭长的沿海平原,东南沿海平原宽度在80公里至240公里之间,西南部为开普山脉及坡地和沿海褶皱带,西部沿海平原宽度仅为60-80公里。
②2.行政区划南非是单一制共和国,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比勒陀利亚/茨瓦内,立法首都(议会所在地)为开普敦,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为布隆方丹。
在种族主义制度之下,南非分为白人的4个行政省和10个“黑人家园”。
4个省分别是开普省、纳塔尔省、德兰士瓦省和奥兰治自由邦。
10个“黑人家园”分别为博普塔茨瓦纳、西斯凯、加赞库鲁、夸恩德贝莱、坎瓜内、夸祖鲁、莱伯瓦、夸夸、特兰斯凯和文达。
“白人南非”占南非土地的87%,而“黑人家园”只有南非领土的13%。
1994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建立种族平等的新体制之后,根据南非宪法(1996),全国划分为9个省。
从西南到东北,它们依次是西开普省、东开普省、夸祖鲁-纳塔尔省、北开普省、自由邦、西北省、豪廷省、姆普马兰加省和林波波省。
南非经济分析
南非经济分析目录概要 (3)第一章人口 (4)1.1 人口增长情况 (4)1.2人口密度 (5)1.3南非各色人种的比例 (6)1.4人口年龄分布 (6)1.5性别比例 (7)第二章经济现状 (7)2.1概述 (7)2.2 各行业发展状况 (8)矿业 (8)工业 (9)农业 (10)渔业 (11)黄金 (11)旅游业 (11)交通运输通讯 (12)新闻出版业 (14)财政金融 (14)第三章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17)3.1 南非科技发展概况 (17)3.2 高科技行业人力状况 (23)第四章物流供应 (24)4.1 零售终端 (24)4.2 中间商状况 (25)4.3 进出口代理商 (25)总结 (26)概要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北邻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东、南、西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另有莱索托为南非领土所包围。
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南非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硅铝酸盐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锆、钛、氟石居第二位。
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其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南非的电力工业较发达,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干冷发电站,发电量占全非洲的三分之二.目前,南非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南非最大贸易伙伴国。
第一章人口1。
1 人口增长情况Population by province for the census years 1996 and 2001:In October 2001,South Africans were counted for the second time as citizens of a democracy。
Over 83 000 enumerators and over 17 000 supervisors and fieldwork co-ordinators were employ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on persons and household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using a uniform methodology. Census night, or the night of the count,was 9-10 October 2001。
南非农药管理概况
南非农药管理概况
王运浩;陈铁春;穆兰
【期刊名称】《农药科学与管理》
【年(卷),期】2006(27)6
【摘要】@@ 1 南非的农业概况rn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国土面积122万km2,人口约4 200万,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东、南、西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岸线长3 000km.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很少有暴风雨、龙卷风等恶劣自然灾害天气,适合各种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王运浩;陈铁春;穆兰
【作者单位】农业部药检所,北京,100026;农业部药检所,北京,100026;农业部药检所,北京,1000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8
【相关文献】
1.南非矿产资源及管理概况 [J], 鲍荣华
2.南非农药登记管理 [J],
3.南非农药登记管理 [J],
4.我国农药管理概况及国际农药行为准则实施情况——国家项目协调员张纯娟在1989年加强农药管理研讨会上的发言 [J],
5.国际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概况 [J], 刘亚萍;姚芳;刘振东;吴卓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非农业概况一、南非概况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的最南端,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西北部与纳米比亚为邻,北界博茨瓦纳,东北部与津巴布韦、莫桑比克、斯威士兰为邻,被其包围的莱索托位于南非东部地区。
南非国土位于东经17度至33度、南纬22度至35度之间,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我国西藏自治区),海岸线长2954公里。
境内大部分为海拔600-2000米之间的高原,沿海为狭窄平原。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部有南北走向的德拉肯斯堡山脉,西北部的卡拉哈里盆地为全国最低点。
南非有两条主要河流:林波波河和奥兰治河。
南非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南部开普平原为地中海式气候。
南非的夏季为12月到2月,冬季是6月到8月。
南非总体地势较高,因此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
南非的降水量比较小,主要集中在夏季。
西北部相当干旱,年降水不足200毫米;东南部雨量比较充沛,可达1000多毫米。
全国有耕地1536万公顷,比1985年增加了将近1/4,但仍只占国土面积的13%,人均耕地约0.4公顷;灌溉面积仅80万公顷。
国内有世界著名的野生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
全国人口为4310多万(1999年中期,南非官方估计数字),按人种可分为黑人(占总人口的77.5%)、白人(占12.1%)有色人(占8.1%)和亚裔人(占2.3%)。
官方语言为英语和阿非里卡语(南非荷兰语)。
比勒陀利亚为行政首都,人口108万;开普敦为立法首都,人口235万;布隆方丹为司法首都。
约翰内斯堡的人口约192万,是南非最大的工商和金融城市、交通中心。
开普敦是重要的国际海运航道交汇点,位于西海岸,濒临大西洋,工商业发达。
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45%,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5%左右。
早在殖民主义者入侵前很久,当地土著居民就生活繁衍在南非这块土地上;其中东部地区居住着班图各民族,过着农牧生活,西部居住着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桑人(也被称作布须曼人)和以游牧为生的科伊人(也被称作霍屯督人)。
1652年,荷兰人开始从南部沿海入侵,随而向内地推进,对当地居民发动多次殖民战争。
1795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开普登陆,1906年夺取了开普殖民地,迫使荷裔布尔人向内地迁徙。
布尔人于1852年和1854年先后建立了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
1867年和1884年南非先后发现钻石和黄金,大批欧洲移民纷至沓来。
1899-1902年,英国人通过"英布战争"吞并了布尔人建立的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
1910年英国将开普、德兰士瓦、纳塔尔和奥兰治合并为"南非联邦",成为自治领地。
1961年,南非国民党政府退出英联邦,宣布成立南非共和国。
此后,南非白人当局一直在国内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从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黑人和有色人进行残酷镇压和迫害,激起了南非广大人民群众持续不断的反抗和全世界人民的谴责。
南非人民经过长期斗争,终于在1994年5月建立了以曼德拉总统为代表、以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为主体的多党民族团结政府,从而最终结束了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制度,为新南非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南非经济的发展,走的是一条以农牧业起步、采矿业发家、制造业后来居上,采矿业、制造业成为其支柱产业的独特道路。
南非原是一个农牧业国家,随着工矿业的发展,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从1930年代的约20%降至1960年的12.5%、1981年的7.1%,到1992年遭受严重干旱时仅占到4.2%。
目前,南非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4%。
尽管如此,农业在南非经济中仍占重要地位,并且对整个南部非洲地区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非是非洲大陆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有"非洲经济巨人" 之称。
南非国民生产总值一般要占到全非大陆的30%多;但是其经济结构相当脆弱,经济建设资金严重依赖出口收入和外国资本。
1993-1996年,南非经济连续四年实现低速增长,其中1996年经济增长率为3.1%,人均收入比1993年增长4.5%,通货膨胀率也降到了1972年以来的最低点,为7.4%。
受1998年全球金融动荡的影响,南非的经济也出现了动荡。
国际市场上黄金和矿产品价格暴跌,使出口收入锐减。
加上不合理的外资结构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可趁之机,兰特贬值达25%。
这些都影响到南非经济的发展,进而会对整个非洲大陆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南非的货币名称是兰特(rand),2000年6月为6.94兰特兑换1美元。
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南非199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190亿美元,人均2880美元。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1.农业具有鲜明的二元结构南非国内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农业生产机制,其生产内容、水平、特点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方面是少数白人农场主经营的发达的大农场,是高度商品化的农业,提供南非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另一方面,是非洲人仅能维持生计的传统农业。
南非新政府继承下来的是一种极不平等的土地所有制结构。
种族隔离统治时期的土地法令将86%的土地给了白人,广大的黑人被排挤到土地贫瘠的"保留地"。
到种族隔离制结束时,先前白人地区由6.7万个农场主占有,规模大都超过1000公顷,而71%的农村人口居住在剩余的14%的土地上。
而黑人地区人均占有可耕地低至0.1公顷。
南非农业中的这两种极端在短时期内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2.农业商品率和生产率高居非洲前列商品农业经济在南非发展的历史较为悠久,它从一开始就同宗主国的海外市场紧密相联。
开普殖民地的建立,其首要任务是为过往船只提供蔬菜、肉类、淡水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钻石、黄金采矿业兴起后,大批移民纷至沓来,使得城市迅速发展,急剧增加的城市人口对粮食、蔬菜、肉类、水果的大量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后,许多掌权者代表布尔人农场主的利益,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白人农场主的立法,使南非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农业过渡。
二战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商品率。
1994年,南非农用拖拉机拥有量为12.6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为1.27万台。
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谷物7766公斤,生产肉类660公斤。
南非农业虽受气候和地形影响较大,但除少数干旱年之外,它一直是一个粮食自给有余并且出口的国家。
3.地区差异十分明显南非农业因地理、资源条件不同而异,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主要农作物有自己的集中产区。
例如最重要的作物玉米集中在西北省,自由州的西北部、北部和东部,马普马兰加省高草原(海拔1300米以上)以及夸祖鲁-纳塔尔地区。
小麦是仅次于玉米的重要的粮食作物,产区主要在冬季降雨的西开普省、西北省、北部省和自由州(该州的产量最高,但因气候原因,年度产量变化幅度较大)。
西开普省西南部地中海式气候区降雨可靠,冬季温和多雨,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是小麦最为稳定的产区,素有"小麦谷仓"之称。
其他粮食作物中,大麦、黑麦、燕麦等播种面积不大,集中于西南部地中海气候区。
南非是世界第十大产糖国,甘蔗主要集中于沿海无霜冻地区及夸祖鲁-纳塔尔省沿海湿润区,另外10%左右的甘蔗种植在马普马兰加省南部的灌溉农业地区。
棉花分布在北方省。
三、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南非可耕地相对不足,雨量不多,水源不足,干旱一直是困扰南非农业的一个不利因素。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不利。
二次大战后,南非农业的增长率与人口的增长率大致保持同步,农业发展状况较好,产量步步高升。
南非农业的就业人口达165万,约占劳动力总量的10%。
除少数干旱年份外,南非一直是粮食自给有余且能出口的国家,1996年农业总产值达147.55亿兰特。
1995年食品出口占总值的9.15%。
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占非黄金出口额的30%左右,每年创汇10-20亿美元,较好的年份可达30亿美元。
1.种植业南非谷物的播种面积从1990年的618万公顷减少到1998年的463万公顷,单产比较稳定,每公顷约2060公斤,总产因面积缩小而从1990年的1270万吨下降到1998年的960万吨,居非洲第三(位于尼日利亚、埃及之后)。
玉米是南非居民的主食,也是南非最重要的农作物,年产量在600-1300万吨之间波动,总产量为非洲第一。
1998年播种面积352万公顷,产量为757万吨。
国内消费量约700-800万吨。
1970年代以来,玉米的产值在减少,小麦的产值有一定的增加,并已居非洲前列。
1995年,南非出口粮食创汇84.52亿兰特。
南非是非洲最大的蔗糖产区及出口地区。
播种面积常年在30万公顷以上,年产量达到210-240万吨。
南非的主要油料作物是葵花子和花生。
南非是世界第十大葵花子产地,1998年产量在58.4万吨,1996年曾达到78.4万吨,主要分布在马普马兰加省高草原、西北省和自由州。
花生集中于北方省、马普马兰加省、自由州北部和西北省,年产量在10-21万吨之间。
园艺业分布比较集中,近些年来发展较快。
水果常年产量在420万吨以上,蔬菜产量在210万吨左右。
柑橘、苹果、梨、桃、杏主要集中在西开普省的西南部,东北部平原盛产柑橘、亚热带水果和蔬菜。
夸祖卢-纳塔尔省和东开普沿海无霜区适合种植甘蔗、柑橘、菠萝等亚热带作物。
葡萄90%左右分布在西开普省的西南端。
南非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是世界第七大葡萄酒生产国,葡萄酒产量1995年占世界总产量的3.5%。
南非水果的80%主要出口到英、法等国的市场。
商品性蔬菜生产主要在夸祖鲁-纳塔尔省沿海和西开普省西南部。
南非政府已开发了多处大型水利设施。
正在建设中的奥兰治河流域水利工程建成后可增加30万公顷灌溉面积,可使全国灌溉面积增加40%。
另外,南非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化肥、除草剂等,对农业产量的增加起了很大作用。
在耕作技术方面,南非农场中大力推广了轮耕制,对保持土壤的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畜牧业南非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商品性畜牧业规模较大,但是其畜牧业也深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南非的畜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种植业。
南非是非洲最大的养羊国,养羊业超过养牛业。
养羊业以绵羊为主,1996年的存栏数,绵羊2890万只,山羊670万只,所产羊毛90%以上供出口。
另外,南非还引进了卡拉库尔新品种,现在南非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卡拉库尔羔羊皮的供应地之一。
著名的美丽奴细毛羊的主要饲养区在东、北开普省内陆高原、自由州以及马普马兰加省。
有"黑色宝石"之称的卡拉库尔羊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燥地区。
南非有牛1340万头,牛群主要分布在北开普、东开普、自由州和夸祖鲁-纳塔尔部分地区以及北方省。
南非全国乳牛场分布很普遍,主要集中于自由州东部、北部,夸祖鲁-纳塔尔中草原,东西开普、豪腾省大都市区以及马普马兰加的南部地区。